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tia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tia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tia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tia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TIA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TIA的疗效、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4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联合治疗组,A组)24例,和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常规治疗组,B组)24例,观察用药前后TIA的控制情况,头颅CT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活化指CD63、CD62P治疗后7d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和随防期间,2组均未发生出血和不良事件。结论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改善TIA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氯吡格雷TIA阿司匹林低分了肝素钙 本文观察了我院2002年-2008年的住院患者情况,以探讨该方案治疗TIA的安全性、临床效果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2年-2008年在我院住院治疗TIA患者48例,男30例,女18例,年龄41-71岁,平均52.6岁,合并高血压者42例,高血糖者10例,冠心病者5例,高脂血症者15例,所有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证实无出血,符合1996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1.2研究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联合治疗组24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d,qd;低分子肝素钙5000U,q12h皮下注射;联合治疗组加用氯吡格雷75mg/d,qd。2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及活血药物、降糖药物,2组间发病时间、年龄、伴发疾病、既往史等基本雷同。 1.3临床疗效判定显效:症状完全缓解,无后遗症,6个月内未再发作TIA;有效:症状完全缓解,但6个月内仍有TIA发作,未发生脑梗死(无临床症状);无效:TIA反复发作,进展为脑梗死(有临床症状)。 1.4安全性判断(1)用药前和用药7d后分别检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4项;(2)记录用药期间不良反应;(3)住院和6个月随防期间,是否出现出血和脑梗死、脑出血事件。 1.5血小板活化功能检测分别在用药前、后7d抽空腹血2ml,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活化功能(CD63、CD62P)。 1.6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基础临床特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血管、心血管病、吸烟史、家族史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2.22组疗效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5.83%;常规治疗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0.83%。 2.3安全性判断2组治疗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凝血4项均无改变,住院及随诊6个月未发生出血等不良事件。 3讨论 TIA预示可能发生脑梗死,故倍受临床重视,据WarlQW(1993)估计约有15%首次卒中患者以TIA为表现,但其中仅约1/2病例引起医生重视,如第1次TIA发作后不予以治疗,今后数年内5%-7%发生脑梗死,比无TIA人群发生率高出16倍,一般估计在5年内发生脑梗死的25%-40%,在第1年内发生最多约占半数2,所以尽早干预治疗TIA尤其关键。在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治疗中,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可谓功不可没,阿司匹林也称乙酰水杨酸,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循证医学已证实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作用。氯吡格雷也是一种特异性抗血小板药物,其作用机制与阿司匹林不同,通过阻止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相结合,从而减少凝集的血小板数量,研制直接阻断CD63、CD62P表达的抗血小板药物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新的有效途径。氯吡格雷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已通过10万人的临床研究,并用于全世界4100万患者的临床治疗,多项临床研究已证实氯吡格雷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有早期和长期保护作用,这类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TIA等。急性脑缺血时,血管内皮细胞由于缺血发作肿胀,同时Feinbury及其同事曾证明缺血一定时间后,血管内血小板的沉积增加2倍2,微血管的堵塞与花生四稀酸的代谢产物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A2(TXA2)之间的失衡密切相关。PGI2主要由血管内皮生成,除了有很强的扩血管作用外,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TXA2主要由血小板生成不仅是很强的缩血管物质,而且也是一种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因子,因此是一个很强的致血栓形成的物质,缺血、缺氧时,一方面因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致PGI2生成减少,另一方面缺氧又可使血小板释放TXA2增多,因而发生强烈的血管收缩和血小板的聚集,并进一步形成TXA2,从而促进血栓形成和血管堵塞。氯吡格雷阻碍TXA2合成酶,抑制TXA2的产生,从而抵制血小板聚集力,而不影响其他花生四稀酸代谢酶,促进PGI2的产生,本文对48例TIA患者的观察,无论联合治疗组还是常规治疗组,血小板活化指标CD63、CD62P均下降,但联合治疗组能显著抑制血小板的活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可进一步抑制血小板活化功能,联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TIA时应用氯吡格雷75mg/d,qd,po,使用方便,疗效好,无明显出血倾向,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