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7分)1、测试年级:4-6年级2、测试内容:( 1 ) 四年级:朗读与教材同等难度的文章。 (2)五年级:情景交际。 ( 3 ) 六年级:默读一篇与教材同等难度的文章并回答问题。3、抽测方法:每年段随机抽取五名不同层次学生,比例为:2:2:1。4、评价标准:朗读:(7分)A等:语音、语调、语速完全正确、流利、有感情,断句准确。(7-6分)B等:语音、语调、语速基本正确、流利、有感情。(6-5分)C等:语音、语调、语速错误较多,朗读不流利,缺乏感情。(5-0分)默读:单位时间内看懂文章并回答问题。(7分)情景交际: A等:口语流利,表达准确,思路清晰。(7-6分) B等:无明显错误,表达基本准确。(6-5分) C等:词不达意,语音不准,思路混乱。(5-0分)课外阅读题小学英语阅读 理解测试题(一)Jim gets up at 6:30. His home is near his school. He leaves home at 7:30. They begin class at 8:00. He has lunch at home. After lunch he plays games with his classmates, in the afternoon, Jim has three classes. He leaves school at 4:30.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 1. Jims school is near his home.( ) 2. He leave home at 8:00.( ) 3. Jim has lunch at school.( ) 4. Jim has two classes in the afternoon.( ) 5. Jim goes home at 5:00.小学英语阅读 理解测试题(二)Sue: How are you, Jack?Jack: Fine, thank you. And you?Sue: Im fine, too. Thank you. But I cant find the picture. I must find the picture. I must find it now.Jack: Which picture?Sue: Its a new one.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I are in it. My father is in a blue coat. My mother is in a red dress. Im in brown blouse. A tree is behind us.Jack: Oh, look! Whats that under the table?Sue: Yes, thats it! Thank you, Jack.Jack: Thats all right.根据短文的意思,选出正确的答案。 ( ) 1. Sue cant the picture. A. draw B. find C. see ( ) 2. The picture is . A. old B. new C. good ( ) 3. There are people in the picture. A. two B. three C. four ( ) 4. The woman in a red dress is Sues . A. father B. teacher C. mother ( ) 5. The tree is them. A. behind B. beside C. out of小学英语阅读 理解测试题(三)This is a picture of a family. The grandmothers name is Harry Smith. The grandfathers name is Jean Smith. They are very old. They are Americans.The fathers name is Lake Smith. He is 44. The mothers name is Kate Smith. She is 40. They have a son of ten and a daughter of fifteen.The sons name is John Smith and the daughters mane is Mary Smith. They are students of No.12 Middle School. Kate is a teacher of the same school. Lake is a policeman. Its a very good family.根据短文的意思,选出正确的答案。 ( )1. Lake Smiths parents are . A. Americans B. American C. America ( ) 2. Johns father is . A. 44 B. 40 C. very old( ) 3. Marys mother is a . A. teacher B. policeman C. doctor( ) 4. they are in the school. A. some B. same C. any( ) 5. The family has children. A. six B. two C. four小学英语阅读 理解测试题(四)Look at this desk. Its Jims desk. Its brown. Jims book is on it. Its an English book. His pencil-box is on it, too. His pencil is in his pencil-box. But wheres his pen? He cant find it. 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 1. Jims desk is brown.( ) 2. Jims book is on his bed.( ) 3. His book is a Chinese book.( ) 4. His pencil is in his pencil-box.( ) 5. His pen is on his desk.小学英语阅读 理解测试题(五)Hello! My name is Alice. There are seven people in my family. My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are in America. My parents are English teachers in China. I have two brothers. They are twins. We are students in the same school. I am in Grade One. They are in Grade Three. 根据短文的意思,选出正确的答案。( )1. Three are people in Alices family. A. eight B. seven C. ten( ) 2. Here parents are China. A. at B. on C. in( ) 3. There are children in her family. A. seven B. three C. two( ) 4. They are in same school. A. a B. an C. the( ) 5. Her parents are . A. doctors B. teachers C.workers小学英语阅读 理解测试题(六)My name is Ted Pike. I am a worker in a big store. I dont work in the morning. I only work at night. Every morning I come home at about half past six. I have breakfast at seven. After breakfast I go to bed. I get up at about half past two. I have lunch at a quarter to three and supper at twenty to eight. Then I go to work at a quarter past eight. I start work at nine. I look after the store every night. I like my work very much.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句子的正误,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 1. Ted works in the morning.( ) 2. Ted sleeps at 6:30 a.m.( ) 3. Ted doesnt work at 12 p.m.( ) 4. Ted goes to work at 8:15 p. m.( ) 5. Ted is at home in the morning.口语交际题:1、购物 2、谈论业余爱好 3、交流个人信息 4、谈论天气 5、参观学校 6、谈论家庭成员三年级查字典试卷学校: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按要求查字典,并填空1、遥:大写字母( ), 在第( )页, 有( )种解释。 2、旅:大写字母( ), 在第( )页, 有( )种解释。3、藏:大写字母( ), 在第( )页, 有( )种解释。4、“胸”的部首是( ),再查( )画,读音是( )。5、“遗”的部首是( ),再查( )画,读音是( )。二、用你喜欢的方法查字典,并填空1、“娱” 在第( )页。 2、“潺” 在第( )页。3、“践” 在第( )页。 4、“谋”在第( )页。5、攀:在第( )页。三年级默读材料一落满霞光的竹林泉水清亮,没有小依香的眼睛亮;芒果甜蜜,没有小依香笑起来甜蜜。这个傣家的小姑娘的心里,像有一群花翅膀喜鹊做了窝,关不住的笑啊,飞上眉梢,溢出嘴角。可是最近几天,不知她碰上了什么事情,眼睛蒙上了薄薄的雾,笑声也失落在放学的回家的路上了。是作业不认真,被老师批评了 ?才不是呢。是跟同学闹意见,心里结了疙瘩?也不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依香给自己的嘴巴上了锁,旁人就是挖空心思也别想猜着。这天放了学,依香先把书包放回家,花花的小筒裙一闪一闪,人就消失在寨子南边的凤尾竹林,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前面。前面是什么呢?有一块高大的界碑,据说是周恩来爷爷当年跟缅甸总理亲切握手之后埋下的。界碑这边是中国,那边是缅甸。这时候,从界碑这边的草丛里,咕噜一声,飞起一只红脸的芦花大母鸡。它收拢翅膀站在界碑上,跑回缅甸境内去了。这是大母鸡太沉得住气了,它的尾巴消失之后,依香才听它在一个缅甸大婶的院子内大声的叫起来。依香把什么都看清楚了,她从界碑旁边站起来,手里捧着一个热乎乎的大鸡蛋。望着界碑那边的一切,她的眼睛又像泉水一样清亮,笑容又像芒果一样甜蜜了。第二天清早,当霞光在凤尾竹林织下万缕金光的时候,缅甸大婶在院门口捡到了一个包裹,里面有八个洁白的大鸡蛋。她纳闷的拿起鸡蛋,发现了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缅甸大婶:您家的芦花鸡在我们这边下了蛋,一共八个,请您收下。此致敬礼中国红领巾5月30日。回答下面的问题:1、 文章讲了谁的故事?(1分) 2、 文章的主人公开始为什么眼睛不亮、笑容不甜了?(2分) 3、 文章的主人公把 还给了 (2分)4、 读了这篇短文,你的感受是什么?(答案不少于15个字。)(1分) 三年级默读材料二 海滨小城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早晨,机帆船、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回答问题:1、 作者写的海滨小城位于哪个地方? (1分)2、 作者都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地方?写出三处以上。(2分) 3、 读了这篇短文,这座海滨小城留给你了怎样的印象?(答案不少于15个字。)(2分) 四年级默读材料一:青鸟情院子里飞来两只小鸟,乌黑的翅膀,雪白的脊梁,人们叫它青鸟。清晨或傍晚,它们总在树上跳来跳去,唱自己的歌。乏了,多在树枝上相偎着,闭上眼睛,作短暂的小憩。不期然地,它们“嗖”地飞起,一前一后,平展了双翅,斜斜地绕过屋顶,互应一声,转个圈儿,飞向远方。青鸟比麻雀大,比喜鹊小,也不像燕子那样筑窝。屋檐墙上有孔小洞,便是它们温温暖暖的家了。它们形影相随,步调一致,是对可爱的小夫妻。过了一月,又过了一月,人们很少听到它们的歌声了,却意外地发觉洞里有了吱吱喳喳的叫声,也看到它们飞来飞去,格外忙碌。原来它们已是有了儿女的“人”呢!五月的一天下午,突地阴了天,嘎地来了雷,眼前一个闪电,雨点跟着风就来了。风一起,大雨泼了下来,从田里跑回家的人,淋得透湿,赶忙换了衣服,然后出着长气,屋檐下站了,一边擦雨水,一边望着外面的雨线,议论起雨的来势。忽然,从那昏昏的天边,望着了一个白点,像风筝在飘。白点愈来愈近,像要落地似的,但风太猛,总使它忽高忽低,落不下来。几多盘旋,几次挣扎,总是高了又低,低了又高。人们终于看清了,是一只青鸟,但是另一只呢?猛地,只见它斜着翅膀,硬是冲了下来,低了,又一个圈儿,冲进院子,嘿,它嘴里还衔着条虫子哩!它一飞进院子,树上便响起另一只青鸟的叫声,随着叫声,洞口探出四个小小的脑袋,张着扁扁的镶着黄边的嘴巴,吵着嚷着。它飞进洞去,不知给哪只小鸟喂了食,飞出来,叫了一声,另一只飞走了,它却停在那里,守护着洞口,任风刮雨淋了。那飞走的,也极是艰难。风猛,雨急,它全然不顾了。高空一阵呼啸,使它失去了方向,一个把握不住,划道弧线,像石块般地抛在街上。它摔坏了,一动不动,怕是再也飞不起来了!我跑出门去,想把它逮回来,免得雨中受苦。它极力挣扎,但还是被我捉了回来,擦了雨水,放在炕上,用小筛盖了,让它暖和。它先是安静地躺着,一会儿工夫,似乎缓过了气力,再也不安于这温暖的地方了,急着出去,撞得筛子乱响。我刚揭筛子去看,它却瞅准方向,噗噜一声,飞了出来,冲门外而去了雨小了,人们都回屋去了,我却非常不安,望着昏黄的天空,不知它飞向哪里,在干什么?树上的那只,也终未进洞去,缩着脖颈,静静地守着回答下面的问题:1、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1分) 2、青鸟在雷雨交加的天气飞出去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样?(2分)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答案不少于15个字。)(2分) 四年级默读材料二: 儿童的奇想与发明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离不开创造灵感。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问题和常人眼中的“异想天开”,在发明者看来却是创造的源泉。1821年的一天,德国有个农家女孩拿着妈妈的木梳在家门口玩耍。玩腻了,她想出个新花样:找来两张纸片,一上一下贴在木梳上,把它放在唇边,谁知竟呜哩呜哩吹出声了。一个叫布希曼的音乐家路过,被这奇妙的声音吸引住了。他仔细观看了女孩的“杰作”,回家后,综合女孩的木梳、中国古笙和罗马笛的发音原理,制成了第一支口琴。无独有偶,听诊器的发明灵感也来自儿童。一次,法国医生雷内克到一位患心脏病的贵妇家去诊病。由于病人过于肥胖,传统的叩诊法无法测得准确的心率,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贴在患者胸部听诊,医生十分为难。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一群孩子在一根圆木的一头用针刮划,而另一群孩子把耳朵贴在另一头。出于好奇,他凑上前去,竟清楚地听到了圆木那头的声音。这件事启发了雷内克,不久,听诊器问世了。一次性成像照相机是美国人兰德的发明,提醒他进行这项研究的是他的小女儿。一天,兰德和女儿去公园游览。他给女儿拍了许多照片,拍完后,孩子急切地向爸爸要照片。孩子的要求促使兰德花了好多年工夫研究一次性成像问题,终于在1947年成功地研制出一次成像照相机。非裔美国人毕寇是位身手不凡的机械师。他的儿子是个报童,整日奔波送报,脚踏车上的链条常常脱落,儿子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毕寇用塑胶做了些齿轮,再用木工工具加工,给孩子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两轮传动”的脚踏车用踏板的力量同时带动两个轮子,这种车能畅行于郊外崎岖的小径。与前几位相似,发明隐形眼镜的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一天,他正聚精会神地读报,突然,鼻梁上的眼镜被调皮的小儿子打落在地。比斯特正要发火,小儿子却拾起碎镜片,贴在眼前大叫起来。比斯特拿过镜片,果然看到了地上爬行的蚂蚁,他灵机一动,既然碎镜片可以脱离镜架看东西,把它装在眼球上,看东西不是更方便吗?就这样,隐形眼镜诞生了。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创造的契机。发明并不是件高深莫测的事儿。我们今天的许多“文明的奇迹”,最初都源自儿童的创造、发现与奇想。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回答问题1、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1分) 2、布希曼根据女孩聘用木梳吹制片,发明了 ,法国医生雷内克根据孩子划木头的游戏,发明了 ,美国人兰德因为女儿的要求,发明了 ,非裔美国人毕寇为儿子发明了 ,比斯特得益于儿子的恶作剧发明了 (3分)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1分) 五年级默读材料一: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叶倾城。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摔倒了,刀子插入他胸口。他全身颤抖,嘴唇瞬间发青。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刀锋上的血迹。以后三天,父亲照样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前一分钟更苍白、衰弱,他看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忧伤。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头深深印下了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那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能解释的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了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之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皆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他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回答下面的问题;1、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1分) 2、刀子插进了父亲的心脏,可是父亲还是多活了三天,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2分) 3、文章主要写了什么?(2分) 五年级默读材料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是逆风行驶,所以帆没有张起来。河面上映着倒影。一群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向前倾,可见都在使劲,可见船上载着很重的货物。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哩!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他身体强壮,显得很有力气。这两个人走在最前头。紧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个高个子,还保留着农民的打扮。他直着身子,没精打采地衔着烟斗,好像已经厌倦了拉纤的生活。高个子旁边是个肌肉结实的小伙子。他使着蛮劲向前拉,往上凝视的目光充满了诅咒和抗议。在这一群人中有个穿着红上衣的少年,从年龄和肤色都可以看出,他拉纤的日子还不久,还不习惯这种沉重的劳动。他拉了一下把他的肩膀勒得发疼的纤绳,好像要摆脱这种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重荷。少年右面的老头儿好像有病。他那微微张开的嘴唇和没精打采的目光,显得又虚弱又疲惫。他正在用袖子拭额上的汗珠。一个皮肤黝黑的汉子在少年后面,只露出半边脸。他用同情的目光看着前面白皙的少年和秃顶的老头儿。这个老头儿显然已经习惯于这种工作了,他一边往前走,一边装他的烟袋。后面是个退伍不久的士兵,还穿着官家发给他的皮靴。士兵后面是个高个子,他转过脸去,愤怒地朝货船上望,一定是货船的老板在咒骂他们,驱赶他们。走在最后的是一个神态沮丧的老头儿。他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拖着沉重的步子,拼着命拉着纤绳往前迈步。这幅画是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当时,俄国的劳动人民处在沙皇的黑暗统治和残酷剥削之下,过着非常贫穷非常痛苦的生活。这幅画上的纤夫,为了挣得一块面包,不得不贱价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终年拉着沉重的货船,在伏尔加河上来来去去。回答下面的问题:1、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1分) 2、领头的纤夫是个肩膀宽阔的老头儿。他包着头巾,衣服上打着补丁,眼睛漠然地望着前方,路还长着哩!老头儿的右边是一个头发胡须都很浓密的中年人。划线的句子是人物的 描写。(1分)3、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答案不少于20个字。2分) 4、短文主要写了什么?(2分) 六年级默读材料一:走进书里去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回答下面的问题:1、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1分) 2、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2分) 3、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2分) 六年级默读材料二:庄重的乞讨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挪动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之中。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回答下面的问题:1.试着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1分) 2、“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这一句的居然的意思是_ 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 _ _,这一切是指_ _ _ _ (2分)3、“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1分) 4、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贫血教学课件
- 轻松学会独立思考
- 老年人日常护理课件
- 老年人心态课件
- CN120209385A 一种反射隔热节能型亚克力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20204939A 高压高湿膜分离测试系统及方法
- 水的组成-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人教版)原卷版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词汇表默写
- 老年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课件
- 配饰鉴赏课件
- T-GDEIIA 56-2024 垂直起降低空航空器起降场基础设施配置技术要求
- 630KVA箱变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DBJ51T 195-2022 四川省纵向增强体心墙土石坝技术规程
- 农家乐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 《马克思生平故事》课件
- 主动脉夹层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系列课件讲解
- 天津市河北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内墙刮大白分包合同模板2025年
- 甘肃省行政执法人员综合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库
- 个人资本注入公司合作合同
- GB/T 44739-2024枸杞及其制品中枸杞多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