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_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_第1页
工艺技术_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_第2页
工艺技术_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_第3页
工艺技术_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_第4页
工艺技术_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 第五章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 第一节编织工艺设计的原则第二节编织工艺设计的内容第三节横机的基本操作第四节横机编织羊毛衫工艺设计第五节圆机编织羊毛衫工艺设计 自学 第一节编织工艺设计的原则 羊毛衫的编织工艺设计 是整个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 编织工艺的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设计产品的款式和规格 并与产品的用毛率 劳动生产率 成本有很大的关系 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原则 一 按产品的经济价值分档设计产品 二 节约原材料的耗用量 降低生产成本 三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 制定最佳工艺路线 四 提高劳动生产率 五 严格执行中试制度 一 产品分析 二 工艺计算 三 计算产品用料及制定半成品质量要求 四 制定缝纫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 五 制定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及质量要求 六 确定产品的出厂重量 商标及包装形式 七 技术资料汇总 第二节编织工艺设计的内容 一 产品分析 1 根据产品款式 配色 选用纱线原料及纱线的线密度 2 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 3 选用编织机器 确定型号与机号 4 确定产品规格和测量方法 5 选定缝合设备及缝合质量要求 6 选用合理的染色与后整理工艺 并考虑质量要求 7 确定产品所采用的修饰工艺和所需的辅料 8 考虑产品所采用的商标形式及包装方式 二 工艺计算 1 通过小样试验 确定织物成品密度和回缩率 2 计算横机羊毛衫的编织操作工艺或确定圆机产品的织物幅宽及针筒尺寸 3 制定横机产品的编织操作工艺单 或按照款式制定圆机产品的裁剪样板和排料方法 三 计算产品用料及制定半成品质量要求 四 制定缝纫工艺流程和质量要求 五 制定染色和后整理工艺及质量要求 1 对需要染色的产品 制定合理 经济的染色工艺 2 制定产品最佳的缩绒工艺及其他整理工艺 3 正确选用染色及后整理设备的型号规格 4 制定染色及后整理工艺的质量要求 六 确定产品的出厂重量 商标及包装形式在产品的出厂重量 商标及包装形式方面应给予充分考虑 因为它对产品的形象 销售及价位有很大的影响 七 技术资料汇总 汇总产品的技术资料 装订 登记并存档管理 第三节横机的基本操作 一 基本操作二 编织工艺操作图的阅读 一 基本操作 在横机的编织过程中 主要有掀罗纹 起口 翻针 放针 减针 收针或拷针 落片等基本操作 一 掀罗纹 毛衣衣片的下摆 袖口和领口常采用罗纹组织 为了编织罗纹组织的起口 在起口前必须对针床上的织针进行罗纹所需的排针工作 俗称掀罗纹操作 掀罗纹时 先将编织幅宽内的织针推到编织工作位置 然后采用与编织罗纹相配的起针板 将前后针床上不参加罗纹编织的织针掀到停针区 即退出工作区域 事实上 掀罗纹就是一种选针工作 电脑横机上 选针由机器自动完成 二 起口 为了防止起口线圈的脱散和便于牵拉 在编织每一块衣片时 首先要编织一横列起始线圈 这一工作称为起口 当掀好罗纹排针后 应将针床移位 使两针床织针成交叉配置 才能完成正常的起口动作 这时才能推动机头 使两针床上处于工作位置的舌针钩住纱线 完成起口横列的编织 二 起口 二 起口 当完成起口横列的编织后 用定幅梳栉 又名穿线板 从针床下部穿过起口横列的纱线 升出于针床隙口 然后穿入梳栉钢丝 最后在梳栉下面挂上适量的牵拉重锤 到此完成了织物的起口操作 要求织物处于穿线板的中间位置 二 起口 起口 毛起口和纱起口毛起口 用毛纱直接编织起口横列 纱起口 先用起头纱在织针上编织一个或几个起口横列 然后再调用毛纱编织起口横列 待衣片下机后再拆除起头纱即称为光边罗纹口 涉及到分离横列的编织 二 起口 三 起口空转 在完成起口操作后 按照工艺要求编织几个横列的管状组织的操作 俗称打空转 通过打空转可以使罗纹边口光滑 饱满 在实际操作中 定幅梳栉挂好后 将前针床上的1 和后针床上的3 起针三角关掉 或前针床的2 和后针床的4 进行空转编织 空转的横列数 根据工艺要求而定 一般织物的正面空转应比反面多一个横列 四 翻针 羊毛衫的下摆常采用罗纹组织 而大身常采用单面组织 这就需要在织完下摆罗纹后 将前 或后 针床上织针所编织的线圈移到后 或前 针床上对应的织针上 然后再进行单面组织的编织 这一转移线圈的过程称为翻针 四 翻针 手工翻针的工具是收针柄 翻针有单翻针和组列式翻针 单针翻针目前在一部分小厂中仍然在采用 但目前大多数羊毛衫厂使用组列式翻针工具 称为翻针板 其翻针效率大大提高 翻针前一横列一定要适当开松 即密度稍放松一点 四 翻针 四 翻针 五 放针 放针在羊毛衫的编织工程中 又称加针或添针 利用增加工作针数来完成增宽衣片的过程称为放针 放针分为 明放针和暗放针 1 明放针将需要的织针直接推入编织区 不进行移圈而使其参加编织的放针方法称明放针 五 放针 1 明放针 五 放针 放一枚针时 可以直接将织针推入编织区 移动机头垫纱来完成放针 1 明放针当一次进行多枚针放针时 需先将机头边需要放的那几枚针推入工作位置 然后用编织纱线逐一绕过每一枚织针 使纱线交叉点在针背处 然后再推动机头 多针放针时 需挂边锤进行牵拉 五 放针 1 明放针 五 放针 1 明放针 五 放针 2 暗放针将需放的织针推入编织区域 然后将衣片边缘织针的一组线圈 整列的横移 使被放的织针挂上旧线圈的放针方法称为暗放针 五 放针 2 暗放针 五 放针 2 暗放针暗放针后 会在空针处产生小小的孔眼 可将空针所对应的前一横列线圈的圈弧 套于空针上来消除孔眼 五 放针 六 收针 收针是利用移圈的方法 将衣片横向相连的边缘线圈 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并合移圈 并将移圈后的空针退出编织工作区域 使衣片的横向编织针数逐渐减少 以达到减幅的目的 收针又分为明收针和暗收针 六 收针 1 明收针将需要收去的织针上的线圈直接移到相邻的织针上 使其成为重叠线圈 这一收针过程称为暗收针 六 收针 2 暗收针将需要收针的织针上的线圈连同边部其它织针上的线圈一起平移 使收针后衣片最边缘织针上不呈现重叠线圈的收针方法 称为明收针 六 收针 2 暗收针 六 收针 七 拷针 根据工艺要求使需减针的织针上的旧线圈脱落 不进行线圈的转移 并将这些织针掀下 直接退出编织区域 使衣片由宽变窄的操作称为拷针 拷针的操作工艺一般在细机号的横机上广泛采用 其下机衣片大部分需要经过裁剪后成衣 拷针比收针操作方便 产量较高 同样能达到减幅的目的 但缺点是原料消耗较收针为大 八 落片 落片又称塌片 其实质是通过线圈脱套来落取衣片 落片时需要先去掉牵拉重锤和挂边重锤 然后左手握住衣片 给衣片以适当的牵拉力 右手轻轻推动机头 进行一次无垫纱的编织 使织针上的线圈全部从织针上脱套下来 左手握住落下的衣片 这就完成了落片操作 落片操作时 导纱器应停在机器的右边 二 编织工艺操作图的阅读 例 71 4 2tex 14 2公支 驼绒V字领男开衫编织操作工艺单 95cm 横机机号 9 下机密度 纵向 59 5 横向 42 5 成品密度 纵向 身 66 袖 62 罗纹 84 横向 身 42 袖 43 收针辫子四条 空转 前后身2 1 袖子2 1 坯布组织 身袖为平针 下摆 领口为1 1罗纹 缩片方法 揉 掼 衣片下机总重380g 前片 后片 袖片 附件 第四节横机羊毛衫编织工艺设计 一 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选定二 织物密度与回缩率的确定三 常见羊毛衫款式的衣片组成形式四 羊毛衫编织工艺计算流程五 羊毛衫编织工艺计算方法 一 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选定 1 机号2 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 1 机号针床上规定长度内所具有的针距数 G E TG 机号 针 25 4mmE 针床上的规定长度 mmT 针距 mmG 8针 25 4mm为细机号 G 8针 25 4mm为粗机号 2 机号与纱线线密度的关系 Tt 毛纱的线密度 tex G 横机的机号 针 25 4mm C 适宜加工毛纱的线密度常数 C一般取7 11 C 11 纱线太粗 编织困难 C 7 纱线太细 编织的织物过于稀薄 纯毛纱C一般取9 腈纶膨体纱取8 例1 已知采用41 7tex 2 24公支 2 的羊绒纱编织纬平针织物 求最适宜的横机机号 解 所以最适宜先用的机号为10针 25 4mm 例2 已知横机机号为14针 25 4mm 求其编织平针织物时纱线的线密度范围和最适宜编织的纱线 纯毛纱 线密度 解 1 当C取7时 Tt 1000 7 142 35 7 2 当C取9时 Tt 1000 9 142 45 9 3 当C取11时 Tt 1000 11 142 56 1因此 所编织纱线的线密度范围为35 7 56 1tex 最适宜编织的纱线 纯毛纱 线密度为45 9tex 二 织物密度与回缩率的确定 一 密度的确定横密主要受编织机的机号影响 机号越高 则横密越大 纵密主要受编织机弯纱深度影响 弯纱深度越深 则纵密越小 下机直测密度Ps 刚从编织机上下来的毛衫衣片密度 下机回缩密度 下机或毛坯密度 Pm 从编织机上下来的毛衫衣片 回缩后达到或接近自然松弛状态时的密度 成品密度Pc 编织机编织的衣片经过缝制和后整理后 达到毛衫成品时的密度 是羊毛衫工艺计算的主要参数 二 回缩率的确定1 回缩率U Pc Pm Pc 100 回缩率可正可负 一般情况下 纯毛缩绒产品的纵向回缩率为正 而横向回缩率大多为负 2 影响回缩率的主要因素原料的种类原料的加工方法 粗纺毛纱比精纺毛衫的回缩率大 织物的组织结构 组织不同回缩率也不同 织物密度 密度越小 回缩率越大所受张力的大小 纱线在加工过程中所受的张力越大 回缩率越大毛纱的色泽 深色织物的回缩率较浅色的小染料的选择 弱酸性染料染色的毛纱比强酸性染料染色的毛纱回缩率大 后处理的方法 轻缩绒比重缩绒的回缩率小 后整理过程中 温度越高 时间越长 缩率就越大 1 蒸缩湿蒸 将衣片放在100 左右的蒸箱内蒸5 10min 然后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干蒸 将衣片放在温度为70 左右 不含水气的钢板上烤5min 然后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2 揉缩 将衣片无规则地团在一起 加以揉 捏 然后将其拍平 抹直线圈纵行 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3 掼缩 将衣片横向对折 在折成方块形在平台上进行掼击 直至衣片缩足为止 然后抹直线圈纵行 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4 卷缩 将衣片横向卷起稍拉 然后拍平 测量其密度和尺寸的方法 以上四种方法 蒸缩效果最好 但需要蒸箱设备 3 回缩方法 4 毛坯密度的控制方法 1 回缩率法 将下机前的衣片长度与下机后的衣片长度比较 求出差值 从第二片开始编织时 将此差异值加在下机前的衣片上 然后直接在机器上测量第二片的悬挂长度 只要与第一片的长度相同则密度就相同 2 拉密法横向拉密法 将下机衣片10个线圈纵行横向拉足时测量其横向尺寸 横向尺寸相同的衣片 其毛密度相同 10只拉密法 纵向拉密法 将下机衣片20个线圈横列纵向拉足时测量其横向尺寸 纵向尺寸相同的衣片 其毛密度相同 20只拉密法 3 编套法 在纱线一定长度上 40cm 作记号 让此线段参加编织 记下所编织的线圈数 即为编套值 三 常见羊毛衫款式的衣片组成形式 四 羊毛衫编织工艺计算流程图 五 羊毛衫编织工艺计算方法 羊毛衫丈量方法工艺计算 横向计算针数纵向计算转数斜线 弧线计算收 放针规律 前片 胸宽的针数肩宽的针数罗纹排针数 衣长转数挂肩转数挂肩以下转数 挂肩收针针数 每边 挂肩收针转数挂肩收针次数挂肩平摇转数挂肩放针 劈势 领阔针数 领深转数 袋口阔针数 袋深转数 前片 胸宽针数 注 后折宽 一般取1 1 5cm 两边合计 摆缝耗 一般细针取2 3针 粗针取1 2针 弹性差异 一般取0 5 1cm a 套衫 前片 胸宽针数 b 装门襟开衫 c 连门襟开衫 前片 肩阔针数 注 肩阔修正系数 一般取95 97 12针以上细机号可以忽略不计 前片 罗纹排针 前片 a 衣片下摆为罗纹 衣长转数 注 这里的总转数 对于平肩 平袖斜肩品种为前后身衣长转数的平均值 对于斜袖品种 其为后身的衣长转数 肩缝耗一般取0 5cm 化成转数为1 3转 前片 a 衣片下摆为折边 衣长转数 注 如果下摆采用的是空转 双层平针 则下摆边缝耗为0 肩缝耗一般取0 5cm 化成转数为1 3转 前片 挂肩转数 注 对于斜袖产品不计算挂肩总转数 直接求挂肩以上转数 或 前片 挂肩转数 注 对于平肩产品 肩斜差为0 对于斜肩产品 肩斜差为 男衫8 10cm 女衫7 9cm 童衫5 7cm 前片 挂肩以下转数 前片 挂肩收针分配 注 收针针数应按款式来决定 一般挂肩的收针长度 男式为7 10cm 女式为8 10cm 产品规格大 则取值大 前片 挂肩收针分配 前片 挂肩平摇转数 注 对于平袖斜肩产品 此挂肩平摇转数中 包括前身挂肩最后的绱袖劈势放针转数在内 前片 劈势 对于平袖斜肩产品 为了便于缝合 并使毛衫更能适合人体体型 通常在前身肩口处需要加放上袖 劈势 此劈势一般是在衣片挂肩平摇转数的最后3 4cm中 每边各放1 1 5cm 以造成肩口向外扩张 使肩口上袖平挺 对于肩口质量要求不高的平袖斜肩产品 可以不考虑挂肩劈势放针 前片 领阔针数 a 套衫 注 一般前领阔尺寸与后领阔尺寸近似相同 两领边缝耗阔度取1 3cm 领阔尺寸为里档量 前片 领阔针数 b 开衫 前片 领深转数 a 圆领 注 后直开领深即是后领凹势深度 前片 领深转数 注 对于V领开衫 一般测量因素取1cm 对于V领套衫 其取值为0 b V领 前片 袋口 后片 胸宽针数 后领阔针数肩阔针数 罗纹排针 衣长 转数 挂肩转数挂肩以下转数 挂肩收针转数挂肩收针针数 每边 挂肩收针次数挂肩平摇转数挂肩每次收针转数 后肩收针针数 后肩收针转数 后肩收针次数 后片 胸宽针数 a 套衫 b 开衫 后片 领阔针数 一般后领阔针数与前领阔针数近似相同 肩阔针数 一般后肩阔针数与前肩阔针数近似相同 下摆罗纹排针 与前片排针方法相同 后片 衣长转数 斜肩平袖产品 后身衣长转数 前身衣长转数 平肩产品 斜袖产品 后片 挂肩转数 挂肩以下转数 后片 后身挂肩收针分配 注 此处胸宽针数 肩阔针数等都是指后身片的 后片 后身挂肩收针分配 注 前 后身挂肩的收针原理相同 一般情况下 后身挂肩比前身挂肩少收1 2次 即收针转数少2 6转 特殊情况下 也可取前 后身挂肩收针转数相同 后片 后身挂肩平摇转数 后身挂肩平摇转数 后身挂肩转数 后身挂肩收针转数 后片 后肩收针分配 斜肩平袖产品 注 收针高度 肩斜差 后片 后肩收针分配 斜肩平袖产品 注 后肩平摇转数 一般指收针结束后有2 3转的平摇 袖片 袖长转数 袖膊收针转数 袖口罗纹转数 袖阔针数 袖山头针数 袖口针数 袖口罗纹排针 袖片放针分配 袖膊收针分配 袖片 袖阔针数 袖片 袖阔针数 注 袖斜差 一般男 女装取2 3cm 童装1 2cm 袖阔尺寸 也可由挂肩尺寸和袖山高按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计算得出 一般袖山高 男衫9 11cm 女衫10 12cm 童衫7 8cm 袖片 袖阔针数 注 在一般情况下 袖片编织时的排针数较大身少 门幅较窄 虽然所用横机的型号 规格 原料以及弯纱深度都相同 但在编织过程中 由于袖片所受的牵拉力使袖片纵向变形较大 再加上缝合 缩绒等 袖子所受的纵向拉力 使得袖子 横紧 直松 即袖子成品横密比大身横密大1 5 而纵密比大身纵密小2 8 为了使袖子满足成品规格的要求 在袖片工艺计算时 常取袖子横密比大身大0 3个线圈 纵密比大身少1 6个线圈 袖片 袖山头针数 注 以上是传统的袖山头针数计算方法 袖片 袖山头针数 注 上式中 袖山头宽度 一般男衫8 12cm 女衫6 10cm 袖片 袖口针数 注 此处袖口尺寸是指袖罗纹与袖片交接处的尺寸 一般袖口尺寸 男衫10 13cm 女衫9 12cm 童衫8 10cm 袖片 袖口罗纹排针 袖片 袖长转数 a 平袖 注 袖长尺寸指从袖口量至肩袖缝处的长度 袖片 袖长转数 b 斜袖 注 袖长尺寸指从袖口量至领口中心处的长度 袖片 袖膊 袖挂肩 收针转数 袖膊收针转数 一般取相同或接近于前后身挂肩收针转数的平均值 也可以根据袖山高尺寸来计算袖膊收针针数 对于斜袖产品 袖膊收针转数与后身挂肩以上转数相同或接近 袖片 袖阔平摇转数 注 袖阔平摇尺寸一般取3 5cm 袖片 袖口罗纹转数 注 起口空转长度一般取0 2 0 3cm 袖片 袖膊收针分配 袖片 袖膊收针分配 袖片 袖片放针分配 注 放针一般一次放1针 袖片 袖片放针分配 羊毛衫的附件工艺附件工艺包括附件的组织结构 机器型号 规格 原料和进线根数 转数 排针法 放针 收针法 密度要求 记号眼的位置等 具体根据款式而定 在羊毛衫设计中 羊毛衫附件的工艺计算正确与否 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 质量和规格 羊毛衫的附件工艺 圆领针数 V领 套衫 针数 羊毛衫的附件工艺 平翻领针数 挂肩带针数 注 凹势修正因素一般取1 2cm 羊毛衫的附件工艺 V领开衫门襟 注 门襟带 满针罗纹 的回缩率为8 左右 羊毛衫的附件工艺 罗纹袋带 注 满针罗纹袋带的回缩率为7 左右 羊毛衫的附件工艺 附件转数 工艺计算中针数 转数的分配方法 直接分配法拼凑分配法变换分配法程式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直接分配法又称直接搭配法 是将收针或放针针数和转数进行直接分配 得出结果为一段式的分配方法 例如 某段收针转数为12转 每次收2针 共收10针 如果采用先收的方式 应如何进行收针分配 收针次数每次收针转数收针分配式 拼凑分配法又称拼凑搭配法 是当收针或放针针数和转数不能直接分配为一段式时 将针数 转数进行随机拼凑 得出分配式为二段式或多段式的分配方法 例如 某段收针转数为14转 每次收2针 共收10针 如果采用先收的方式 应如何进行收针分配 变换分配法变换分配法又称变换搭配法 是当收针或放针针数和转数不能直接分配为一段式时 可以将针数 转数人为地加上或减去一定数 以便使其能按直接分配法进行分配 在用直接分配法分配完成后 再将此人为加上或减去的数 考虑进去 将此一段式分配变为二段式或多段式分配的方法 例如 某段收针转数为14转 每次收2针 共收11针 如果采用先收的方式 应如何进行收针分配 收针次数 确定 1值每次收针转数 确定 2值计算一段式分配方法考虑 1 2的值 得出二段式或多段式分配法 程式分配法程式分配法又称程式搭配法 即先按工艺要求 将收针或放针的分配方式 用含有x y z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 然后再根据所需要收针或放针的针数 转数来列方程 并通过解方程得出未知数x y z等得知 将这些未知数的值代入含这些未知数的分配式中 便得到了实际收针或放针的分配方式 此法适用于复杂收针或放针分配场合 例如 在袖子快放针后 还需放针62针 放针转数为120转 应如何进行放针分配 放针次数每次放针转数写出含有未知数的分配式列方程解出未知数写出二段或多段放针分配式 例1 平肩平袖羊毛衫产品工艺设计 成品规格及丈量方法 工艺计算举例成品规格 单位 cm 织物组织 大身为平针组织 下摆罗纹 袖口 领为1 1罗纹成品密度 前后身PA 56线圈 10cm PB 84线圈 10cm袖子PA 57 5线圈 10cm PB 80线圈 10cm罗纹PB 121线圈 10cm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横向针数 1 胸宽针数 胸宽 折后宽 弹性差异 横密 10 2摆缝耗 47 5 1 0 5 5 6 2 2 272 8针取273针 2 肩宽针数 肩阔 横密 10 修正系数 2缝耗 37 5 6 95 2 2 200 8取201针修正系数一般为95 97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横向针数 3 下摆罗纹排针 胸宽针数 快放针数 2 273 3 2 2 133 5取正面134针 反面133针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纵向转数 1 前后身衣长总转数 衣长 下摆罗纹 纵密 10 转 缝耗 61 4 4 2 2 241 4取241转 2 前身长转数 前后身衣长总转数 0 5 纵密 10 转 241 0 5 4 2 243转此处0 5为前后身衣长差的1 2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纵向转数 3 前后身挂肩总转数 2挂肩 几何差 纵密 10 转 2缝耗 2 21 2 4 2 2 2 172转注 一般在前 后身挂肩上各减1 1 5cm长度来修正为纵向转数 及几何差取2 3cm 4 前身挂肩转数 1 2前后身挂肩总转数 1 2前后身衣长差 纵密 10 转 1 2 172 1 2 1 4 2 88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纵向转数 5 前身挂肩以下转数 前身衣长转数 前身挂肩转数 243 88 155转 6 下摆罗纹转数 下摆罗纹 罗纹起口空转 罗纹纵密 10 转 4 0 2 6 05 22 99转取22 5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挂肩收针分配 1 收针针数 胸宽针数 肩宽针数 2 273 201 2 36针 2 收针转数 收针长度 纵密 10 转 8 4 2 33 6转取34转注 收针长度 男衫为7 10cm 女衫为8 10cm 童衫5 7cm 其值与产品款式有关 或 收针转数 前后身挂肩总转数 1 5 172 1 5 34 4转取34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挂肩收针分配 3 每次收2针 4 收针次数 收针针数 每次收针数 36 2 18次 5 每次收针转数 收针转数 收针次数 1 34 18 1 2转收针分配 2 2 18 先收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领收针分配 1 前领宽针数 领阔 领罗纹 2 缝耗 横密 10 13 2 2 1 5 5 6 86 8针取87针 2 前领深转数 领深尺寸 领罗纹阔 后直开领深 前后身衣长差 纵密 10 转 8 2 0 1 4 2 46 2转取46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领收针分配 3 收针分配前领宽针数87针 转数46转取开领时拷针87 3 29针 余下每边收针数为 87 29 2 29针取平摇转数为46 4 11 5转 取12转 余下的收针转数为34转 29 3 9 67 取9针 分3次快收 为1 3 3 余针数29 9 20针 20 2 10针 收针 1 2 5 余针数20 10 10 余转数 34 3 5 26转 每次收1针 则收针分配为 3 1 6 2 1 5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领收针分配领部收针总分配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后片 横向针数 1 胸宽针数 胸宽 折后宽 弹性差异 横密 10 2摆缝耗 47 5 1 0 5 5 6 2 2 261 6针取261针 2 肩宽针数与前肩宽同 取201针 3 下摆罗纹排针 胸宽针数 快放针数 2 2 261 3 2 2 127 5取正面128针 反面127针 4 后领宽针数 与前领阔同 为87针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后片 纵向转数 1 衣长转数 前后身衣长总转数 前后身衣长差 纵密 10 转 241 0 5 4 2 239转 2 后身挂肩转数 衣长转数 挂肩以下转数 239 155 84转 3 后身挂肩以下转数 与前身同84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后片 挂肩收针分配 1 收针转数 比前身挂肩少3转 为34 3 31转 2 收针针数 胸宽针数 肩宽针数 2 261 201 2 30针 3 每次收2针 4 收针次数 30 2 15次 5 每次收针转数 31 15 1 2 3转 6 收针分配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后片 操作工艺单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横向针数 1 袖宽针数 2袖宽 袖横密 10 2袖缝耗或 2 挂肩 袖斜差 袖横密 10 2袖缝耗 2 21 2 5 75 2 2 222 5针取223针注 袖斜差一般男 女装取2 3cm 童装1 2cm 袖斜差的取值视胸围规格而异 随胸围增大而增大 随袖笼的瘦肥而增减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横向针数 2 袖口针数 2袖口尺寸 袖横密 10 2袖缝耗 2 11 5 5 75 2 2 136 25针取135针 3 袖山头针数 袖山头尺寸 袖横密 10 前片挂肩平摇转数 后片挂肩平摇转数 2缝耗 大身纵密 10 转 袖横密 10 54 53 2 2 4 2 5 75 141针注 袖山头尺寸 较合体的女衫6 8cm 男衫7 10cm 可根据款式进行调整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横向针数 4 袖罗口排针 袖口针数 2 135 2 67 5正面68针 反面67针袖片 纵向转数 1 袖长转数 袖长尺寸 袖口罗纹 袖纵密 10 转 上袖缝耗 51 3 4 2 194转 2 袖山收针转数 袖山高 袖纵密 10 转 9 4 36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纵向转数 3 袖肥平摇转数 3 4cm 袖纵密 10 转 4 4 16转 5 袖子放针转数 袖长转数 袖山收针转数 袖肥平摇转数 袖口快放转数 194 36 16 2 140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袖山收针分配 1 收针针数 袖肥针数 袖山头针数 2 223 141 2 41针 2 袖山收针转数36转 取收针结束后平摇2转则实际收针转数为36 2 34转 3 每次收2针 收针次数 41 2 20 1 4 每次收针转数 34 20 1 1 15转 5 收针分配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袖片放针分配 1 放针针数 袖肥针数 袖口头针数 2 223 135 2 44针 2 取快放为1 1 3 则实际的放针针数 放针次数 44 3 41 3 放针转数为140转 则每次放针转数 140 41 3 17 4 放针分配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袖片 操作工艺图 第二节斜肩平袖羊毛衫产品工艺设计 成品规格及丈量方法 衣片分解 工艺计算举例成品规格 单位 cm 织物组织 大身为平针组织 下摆罗纹 袖口 领为1 1罗纹成品密度 前后身PA 56线圈 10cm PB 84线圈 10cm袖子PA 57 5线圈 10cm PB 80线圈 10cm罗纹PB 121线圈 10cm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横向针数 1 胸宽针数 47 5 1 0 5 5 6 2 2 272 8取273针 2 肩宽针数 37 5 6 95 2 2 200 8取201针 3 领宽针数 13 2 2 1 5 5 6 86 8取87针 4 下摆罗纹排针 273 3 2 2 133 5取正面134针 反面133针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纵向转数 1 身长转数 65 4 0 5 4 2 2 260 3取260转 2 前后身挂肩总转数 2 21 2 4 2 2 2 172转取172转 3 前身挂肩转数 172 2 8 2 4 2 102 8取103针注 肩斜差 一般男衫为8 10cm 女衫为7 9cm 童衫5 7cm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纵向转数 4 前身挂肩收针转数 9 4 2 37 8取38转收针高度 一般男衫7 10cm 女衫8 10cm 童衫6 7cm 5 前身挂肩平摇转数 103 38 65转 6 前身挂肩以下转数 260 103 157转 7 下摆罗纹转数 4 0 3 6 01 22 237取22 5转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挂肩收针分配 1 收针针数 273 201 2 36针 2 收针转数 38转 3 每次收2针 则收针次数 36 2 18次 4 每次收针转数 38 18 1 2 4一段式分配 2 2 18 先收 变换 3 2 42 2 14 先收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前领收针分配 1 领口收针针数 领宽针数 87针 2 领深转数 8 2 4 2 42针 3 收针数 87 3 29 中间拷29针 实际收针数 87 29 2 29针 4 收针转数 42 1 4 42 32转注 圆领收针时 一般领深的后1 4是平摇的 工艺计算举例工艺计算 前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