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表标志 1、后正中沟(后纵沟) 为躯干后部正中纵行的浅沟,在沟底可触及多数椎骨的棘突。 2、第7颈椎棘突平肩处第1个容易摸到和看到(尤其是低头时)的骨性隆起。 3、骶正中嵴骶骨后面正中线上可触及,其中以 第2、3骶骨处最显著。由骶椎棘突愈合而成。 4、骶中间嵴在距骶正中嵴外侧一横指处。由骶椎 的关节突愈合而成,位于骶后孔的内侧。 5、骶角在后正中沟近尾骨底的附近可摸到。 6、尾骨尖在后正中沟的下端可摸到。 7、腰骶部菱形窝由后正中沟的下部扩大而成。其上角 相当于第5腰椎的 棘突所在处,两侧角相当于髂后上棘,下角为两侧臀肌的夹角。 8、肩胛冈为肩胛骨背侧横列的骨嵴。两侧肩胛 骨内侧端的连线,通过第3胸椎的棘突。 9、肩胛骨下角为肩胛骨的下端,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通过第7胸椎的棘突。 10、第12肋通常在皮下可触及,为胸腰部间的分界。 11、髂嵴为髂骨上缘弓形隆起,在腰部两侧可 触及。左右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第4腰椎棘突。 12、髂后上棘髂棘的后端。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 通过第2骶椎中部。 13、外侧沟在椎骨棘突与肋骨的肋角之间,有竖 脊肌通行其中。 1、第7颈椎棘突平肩处第1个容易摸到和看到(尤其是低头时)的骨性隆起。 2、肩胛冈两侧肩胛冈内侧端的连线,通过第3胸椎的棘突。 3、肩胛骨下角对第7肋或第7肋间隙。两侧肩胛骨下角的连线,通过第7胸椎的棘突。 4、髂嵴左右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第4腰椎棘突。 5、髂后上棘髂棘的后端。两侧髂后上棘的连线 通过第2骶椎中部。 浅层结构 【1】皮肤和浅筋膜: 项区的皮肤较厚,移动性较小,有较丰富的毛囊和皮脂腺;浅筋膜致密而厚,含有较多脂肪,有较多的结缔组织纤维束与深筋膜相连,项区上部的浅筋膜特别坚韧。 【2】皮神经:主要来自颈神经的后支。 第1、第7、第8颈神经的后支不发出皮支,只有第26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支配皮肤,其中较粗大的皮支有枕大神经和第3枕神经,第46颈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细小而且数目不定,在靠近项区正中线的两侧浅出,向外横行分布于皮肤。 1枕大神经: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向上行于 半棘肌和斜方肌深面,在斜方肌起点上项线下方浅出,伴枕动脉分支上行,分数支分布于枕部的皮肤,可达颅顶。 2第3枕神经:第3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为第3枕神经,穿斜方肌浅出,分布至项区上部的 皮肤。 【3】浅血管:主要来自 枕动脉、肩胛背动脉等的分支。 3、深层结构 【1】深筋膜:分为浅、 深两层,包裹斜方肌。 浅层覆盖在斜方肌表面,深层在该肌深面,称项筋膜。它包裹夹肌和半棘肌,内侧附于项韧带,上方附于上项线,向下移行为胸腰筋膜后层。 【2】肌肉:项区肌分两层: 浅层肌有斜方肌、夹肌、肩胛提肌、菱形肌和上后锯肌; 深层:有半棘肌、竖脊肌、枕下肌等。 1斜方肌 (1)位置形态:是项部最浅层的肌肉。为三角形的阔肌,两侧相合为斜方形。 (2)起、止点:起于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上部的肌束斜向外下方,中部的平行向外,下部的斜 向外止上方;止于锁骨的外侧端以及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 (3)作用。 (4)由副神经支配。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浅动脉和肩胛背动脉,其次来自枕动脉和节段性肋间后动脉。 2肩胛提肌 起自上4个颈椎的横突,止于肩胛骨上角。肩胛背神经 3夹肌。 近邻斜方肌深面。起自项韧 带下部和C7T6棘 突,止于颞骨乳突和上项线外1/3、胸锁乳突肌止点下方、C1-C3横突。 受颈神经后支的外侧支支配。双侧收缩头后仰,单侧收缩使头斜屈向同侧。 4菱形肌 起自第6、7颈椎棘突、第1-4胸椎棘突,止于肩胛骨内侧缘。 作用: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并向上。肩胛背神经 5上后锯肌 起自第6、7颈椎、第1-2胸椎棘突,止于第2-5肋肋角的外面。 作用:上提肋骨。第1-4肋间神经 6头半棘肌 起自第1-5胸椎的横突以及第4至第6颈椎关节突,止于枕骨上、下项线之间骨面、 斜方肌止点下方。颈半棘肌位于头半棘肌深方,它和胸半棘肌一起自第1至第10胸椎横突,止于第2颈椎到第4胸椎的棘突。颈半棘肌主要止于第2颈椎,颈神经后支支配。 7枕下肌群 4块, 头上斜肌起:寰椎横突,止:下项线。作用:头 后仰。 头下斜肌起:第2颈椎棘突,止寰椎横突。作用:旋转寰枢关 节,把脸转向一侧。 头后大直肌起:第2颈椎棘突,止:下项线。作用:头后仰并把脸 转向一侧。 头后小直肌起:寰椎后结节止:下项线。作用:使头后仰。 【3】枕下三角 位置位于头夹肌和头半棘肌深面,枕下、项区上部深层,由枕下肌围成。 境界上界为头后大直肌,外上界为头上斜肌,外下界为头下斜肌。三角的底为寰枕后膜和寰椎后弓,浅面借致 密结缔组织与夹肌和半棘肌相贴,枕大神经行于其间。 内容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经过。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继穿寰枕后膜入椎管,在经枕骨大孔入 颅。枕下神经为第1颈神经后支,在椎动脉与寰椎后弓间穿出,行经枕下三角,支配枕下肌。 【4】 深部的血管和神经: 1动脉:主要由枕动 脉、颈浅动脉、肩胛背动脉、颈深动脉和椎动脉等供血。 枕动脉:起 自颈外动脉,向后上经颞骨乳突内面进入项区,本干继续向上至上项线高度穿斜方肌浅出,与枕大神经伴行分布至枕部。分支中有一较大的降支,向下分布于项区诸 肌,并与椎动脉、肩胛背动脉等分支吻合,形成动脉网)。 肩胛背动脉: 起自锁骨下动脉或甲状颈干,向外侧穿过或越过臂丛,经中斜角肌前方至肩胛提肌深面,与同名神经伴行转向内下,在菱形肌深面下行,分布至背肌和肩肌,并参与 形成肩胛动脉网。 颈浅动脉:起 自甲状颈干,经胸锁乳突肌深面外行,分布至附近肌肉(斜方肌、肩胛提肌等)有 时肩胛背动脉与颈浅动脉共干起自甲状颈干,称颈横动脉,颈浅动脉即颈横动脉的浅支(分支到斜方肌和肩胛提肌等),肩胛背动脉即其深支。 颈深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的颈肋干,向后至头颈半棘肌深面。 2静脉:项区的静脉 汇入椎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3神经:主要包括颈 神经的后支、副神经和肩胛背神经。 颈神经后支: 除第一颈神经外,其它颈神经后支均分为内侧支与外侧支,颈神经后支均支配肌肉,只有第26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术间参观人员管理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全球板球和曲棍球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中风患者康复期饮食护理
- 私立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股权投资协议
- 济南房产交易合同:物业管理权移交协议
- 创新性离婚协议样本:共同财产与债务分担方案解析
- 砂石料回收再利用合同范本与资源循环利用策略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护理
- 婚姻解除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明确协议书
- 血液净化科年终总结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做有梦想的少年+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医院2025年院感防控及传染病考核试题及答案
- 老乡贷贷款管理办法
- 2025年职业技能内河船员证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安装大棚合同(标准版)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 2025年小麦种子研发与应用技术合作开发协议
- 维稳工作汇报课件
- 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WST840-2025学习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