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论文华东交通大学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毕业论文 Graduation Thesis(20092013)题 目: 浅析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发展 分 院: 经济管理院 专 业: 金融学 班 级: 金融2009-1 学 号: 20090510620121 学生姓名: 尚显江 指导教师: 吴勇 起讫日期: 2012. 112013. 05 摘 要我国民间金融在农村地区的规模非常庞大,其对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具有两面性,从建设性方面看,农村民间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满足农村资金借贷者的需求,有效补充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不足,加快资金的流转及优化了资源配置。从破坏性方面看,影响了国家财政政策及其货币政策的执行和实施,影响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农村民间金融市场中潜在着很大的金融风险,其的存在和发展能够引起相关经济主体发生经济纠纷,扰乱有效的经济秩序,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极为不利。由于农村民间金没有纳入国家的政策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上其内部的体制和制度不完善,可能给利益相关方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国家必须针对农村民间金融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正确引导其向着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发展,规避其破坏性的一面。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机制,把农村民间金融纳入统一的金融管理体系之中。不断健全体制,加强规范,促进发展。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为概论,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归纳,对民间金融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正规金融机构与民间金融组织的协调发展,维护农村金融体制的规范与发展。关键词: 农村;民间金融;金融体制;规范;发展;Abstract Folk financial strength in Chinas rural areas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its impact is very importanceChinas rur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finance ha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ideFrom a positive point of view, Folk finance in Chinas rural areas to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solving individual farmers and rural enterprises production and other funds needed to make up for lack of creditas well as speed up the flow and use of social capital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From a negative point of view, on the one hand,impact of monetary policy and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est rate policy, bring difficulties to the national macro-control, on the other hand,rural underground financial pregnant with a huge financial risk, prone to economic disputes, disrupting social order or undermines social stability, in addition,monitoring absence,coupled with the internal organization of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instability, Ground Floor, easy to damage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Therefore,China must strengthen the rural underground financial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while avoiding disadvantages. By the means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on, we should integrate rural finance organization into unified financial system to construct rural financial system.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to our country rural folk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carry on the induction, the folk financial concept of defined; The second chapter is our country rural folk financial normative development of existing problems; The third chapter of rural folk financi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asons for the analysis; The fourth chapter is our country rural folk financi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nd hope that through the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intaining the rural financial system specifications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Rural country; Folk finance; Financial system; Standard; Development;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1引 言1 1.1研究背景和意义1 1.2研究方法12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22.1农村民间金融的概念和形式22.2农村民间金融的特点32.3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势33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53.1农村金融体制落后53.2民间金融往往与政府调控意愿相悖53.3借贷比例、利率相对偏高63.4农村民间金融生态环境欠佳74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84.1农村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增加84.2农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84.3农村信用社管理方式滞后8 4.4农民生活模式发生转变84.5正规金融制度缺陷与供给弱化94.6金融机构改革导致涉农机构锐减94.7农村民间金融高利率的成因95我国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建议11 5.1确立农村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引导发展11 5.2 鼓励机构创新,优化农村生态环境115.3借鉴国际经验,开展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合作12结 语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15 1 引 言1.1 研究背景和意义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已经过去,从过去的实践中得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中国的“三农”问题已经到了不能回避和无法回避的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要依赖农村金融体制的有效改革,而关注民间金融的运作是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必须注意的。当前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发展是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必须关注的当务之急。 截至2012年底,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3747家,资产总额133.6万亿元,同比增长17.9%,负债总额125.0万亿元,同比增长17.8%;不良贷款余额1.0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34亿元,不良贷款率1.5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3.25%,同比上升0.54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1.46万亿元,比年初增加2653亿元;拨备覆盖率295.5%,同比上升17.3个百分点。 资料数据来源:银监会2012年报 由这些数据可知银行业整体呈现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结构不断优化。农村民间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服务城乡的同时,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保证了各项业务经营的健康、稳健发展。民间融资的形式多样、范围扩大、内容复杂,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发展中伴随着许多不规范的问题,比如利率过高、欺诈、随意运作等等。因此,研究农村民间金融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2 研究方法在十二五规划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对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运行的现状和重要性进行分析,结合正规金融取得的经验,学习运用国外发展的成果,不断探索和创新制度和运行方式,在遵循可持续经济、金融内在规律的前提下,促进农村民间金融朝规范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农村金融的和谐发展,逐步改变二元格局,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实践中,对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和制度变迁提供理论借鉴和政策借鉴,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作用。本文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综合分析。2 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现状2.1农村民问金融的概念和形式2.1.1 农村民问金融的概念民间金融是相对于正规金融来说的,是指在我国银行保险系统、证券市场以外的经济主体所从事的融资活动,属于非正规金融。其主流形式有金融公司、农村产业基金、地下钱庄、银背及金融合会等。民间金融广泛存在于经济比较发展的广大农村。在我国进代经济发展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民问借贷同步发展。由于农村金融供需矛盾、银行金融机构在农村的信息不充分和金融管制等条件,让建国后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获得了生长空间。近年来,农村民间借贷发展迅速,且较之以往出现了新变化,它不再局限于本乡土的亲朋好友,只要可靠即可发生借贷关系。借款用途由过去的婚丧嫁娶、购买生产资料,转变为弥补经营性资金;受贷的主体也逐步集中于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种植和养殖专业户;借贷期限有长有短,以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水平为主要参考。农村民间借贷与正规银行机构贷款相比较,具有不用交税、手续简单、包袱轻等先天优势。2.1.2 农村民问金融的形式(1)民间借贷与集资。主要是指基于血缘、地缘和人缘所出现的农民私下的资金直接借贷,这是在民间金融活动中最古老的一种,目前在农村有较大的规模。民间集资是以民营企业为发起人,直接从市场上筹措资金的金融活动。例如吴英案,根据金华市人民检察院的指控,2005年5月至2007年2月,吴英用个人或企业名义,以高额利息为诱饵,以注册公司、投资、借款、资金周转等为名,非法集资所得款项用于偿还本金、支付高息,购买房产、汽车及个人挥霍等,集资诈骗人民币达38985.5万元资料来源:新华网,广州2011,04,07。民间集资事件频发的本质不过是民间资金持有者不满现有金融体系的服务水平或者能力,自主选择了他们信得过或者感兴趣的投资对象而已。新形势下的集资,当是需求与供给共同推动的产物。(2)金融合会。金融合会是我国民间自发产生的“金融互助”组织。是民间传统的信用形式。合会的特点有规模扩大、形式多样、趋利性明显等。但由于合会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中介性,导致了民间合会过程中金融投机、金融诈骗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引发了局部的金融风潮,影响了地区经济和社会稳定。(3)私人钱庄。私人钱庄是1978年以来复兴的新式钱庄,比较常见的有机构化或半机构化的私人资金中介组织,主要出现在我国市场经济最发达的浙江、福建、广东一带。私人钱庄以经营者的自有资金作为信用担保,低息借入,高息贷出,通过借贷的利差获得利润。大部分处于地下状态,也曾经出现过有关部门批准公开营业的钱庄。私人钱庄在调剂当地资金余缺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对国有金融发起了挑战。私人钱庄不足的是信用基础比较脆弱,经营安全性低,有可能引发信用危机。(4)小贷款公司。小贷款公司是 指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银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银监会在2009年6月发布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转为村镇银行,但必须符合把商业银行作为最大(唯一)股东的基本条件,即小额贷款公司没有独立经营的权利,也只能由商行发起设立 。截至2012年12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贷款余额5921亿元,全年新增贷款2005亿元 。2.2 农村民间金融的特点2.2.1 金融文化建设加强农村金融文化建设是有相当难度的系统工程。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活动的开展和组织 “金融人才工程” 的实施,使金融业务的开展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培养了金融专业人才。农村金融机构要加速制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政策和传导学习交流体系,提高工作信息透明度。打造自身领先的企业,文化和优势,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培养职业道德高,综合素质全面,对社会负责的优秀职工,激活农村职工队伍。使得农村金融文化得到加强。2.2.2 发展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实质就是一种制度,即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和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主要有创业投资、企业重组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等实业投资。产业投资基金兴建有利于缓解农村建设资金紧缺,有利于给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创造更多的GDP,有利于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配合国家投资改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局面,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改善,促进农村金融发展。2.3 农村民间金融的优势2.3.1交易成本优势在小范围内的特殊人群之间存在交易成本优势,交易成本优势随着范围的扩大逐渐缩小。随着民间金融的规模不断扩大,客观方面需要更高的资产管理水平,因为民间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明显低于正规金融,又不具备相当的经济规模优势,当资产的规模达到相当的数量时,经营管理成本就大幅增加了。因此,民间金融边际成本呈现先降后升的特征(如下图)。在图中,两者在M点相交。在点M的左侧,M0M,民间金融交易成本优于正规金融。一般来说,农村民间金融的规模都不大,大多位于M点的左边。所以,民间金融具有交易成本的优势。 成 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本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M0 M 图2.1 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边际成本2.3.2 担保优势在贷款的抵押担保方面,农村民间金融安排比较灵活。在农村,因为筹款人没有有效的抵押物而被银行机构拒绝放贷现象比比皆是。而很多在银行机构认为不能作为担保的物品在农村市场却可以作为担保,比如土地、房产、社会关系等,由于地域关系,借贷双方都比较了解熟悉,处置和担保这些物品的成本相对较小。因而具有相对的优势。2.3.3 产权结构优势目前,我国的民间金融组织的产权结构主要有个体经营、股份制、合伙制。自负盈亏是它们的约束激励机制。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是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产权明晰的需求者与产权明晰的供应者之间形成的硬约束信用关系。这比目前的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的信用关系更为优越。2.3.4 信息优势信息对称是效率市场的基本条件,信息以及建立在信息基础上的信用决定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民间金融组织具有社区性,其信息优势反映两方面,一是贷款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甄别上,贷款人对借款人的品行、经济状况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可以省去大量的调研费用和减少审核批准程序。二是在贷款的监督过程中,由于血缘、地域和职业等原因,借贷双方经常的接触,保证了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并进行适时行动监督。因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比较小。3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3.1农村金融体制落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呈现出二元结构特征,一元是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组成的主导型制度。一元是由地下钱庄、高借贷等组成的民间金融。政府一直限制民间金融的发展,而由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组成的主导型制度始终运行在政府规定的利率水平下。由于资金使用成本极低(在通货膨胀时甚至为负数),从而形成了很高的资金需求。在经济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小额信贷”有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农户贷款”也已经改名为“居民贷款”,而在经济不发达的村镇,活跃着类似于“村镇银行”或信用合作组织,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但不同的是准入政策放宽、门槛放低,农村金融改革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目前,因为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有规模小,数量少,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不高,供求结构失衡,购买力低,赔付率高等特点。所以,一般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开办此项业务,只有政策性银行经营此项业务。自2007年至2012年,人保财险累计承担了农业风险责任1.57万亿元;累计承保各类农作物20.53亿亩,累计承保森林面积17.15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2.83亿头次。 资料数据来源:网易财经2013,1,25这对于地大物博的农村市场来说远远不足,任重道远。面对2012年“三农”保险市场的新机遇,适应行业资源整合新趋势,各家保险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巩固城市、拓展两乡”的市场策略,不断扩大“三农”保险的服务领域和覆盖面,使农村保险市场进一步发展。3.2民间金融与政府调控意愿相悖当政府为了特定的目标而实施货币金融调控时,民间金融可能与调控目标背道而驰,甚至出现民间资金流入受限制的行业抵消调控效应的情况。例如,在2011年,由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2011 年上半年央行以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和2 个月加一次息的频率收缩信贷资金阀门资料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在无法从银行贷到款的情况下转向民间金融渠道进行融资。从2010 年下半年到2011 年6 月份,温州的民间借贷资金就已经达到1800 亿的规模,这显然与央行紧缩银根的调控目标相悖资料数据来源:中国广播网经济之声20101219。 图3.1 2011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统计资料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农村民间金融由于区域性的特点,其规模的大小不一样,独立的经营模式,分布面比较广,明显分散的特征。监管和协调相对不足,各自为战,使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负担加重。如果不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监管成本,监管的目的就无法达到,监管效率很难提高。同时,公司制是我国大部分民间机构的存在形式,因此银监会和央行的监管权利受到了限制。3.3 借贷比例、利率相对偏高农村民间金融的贷款主要是信用贷款,没有抵押和担保。如果借贷方没有能力偿还,就会发生欺诈以及赖帐的行为,钱庄就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甚至无法摆脱倒闭的命运。具体来说,规模越小的钱庄,地域经营范围就小,借贷双方都比较了解熟悉,放款就比较可靠;反之,规模较大的钱庄,经营地域范围就越广,放款的风险就增大。农村民间的借贷利率都比较高,一般比国家规定的利率高出三倍以上。风险和收益是成正相关的。利率越高说明风险相对越大,不管是存款还是贷款,都是一样道理。在货币市场中,正规金融机构信贷紧缩、贷款投放下降造成的资金缺口被农村民间融有效的弥补了,使货币市场资金能够正常的流动,使M2在紧缩的货币政策条件下能维持适当的增长,LM曲线向右移动。此外,我国农村民间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能满足农村广大农户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使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使IS曲线向右移动,投资通过乘数作用促进经济增长,进而使我国民间经济持续增长。但是对利率的影响不确定。如图3.2所示:3.4农村民间金融生态环境欠佳 农村金融绩效的高低受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具体表现为三方面。第一是法律建设不完善,惩罚机制缺乏。当前的农村,由于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法律、信用环境不好,担保体系不健全,使得维权难上加难。最终导致金融环境混乱,无规可遵、无法可依。第二是机构服务水平差,收费高。第三是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市场化程度低。由于宣传工作和诚信教育不到位,农村借款者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文化匮乏,致使欠债不还的现象发生,再加上缺少可以作为信贷抵押的物品,放款的安全更难以得到保证。所以农村的金融机构就没有了放款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金融的发展。4 农村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分析4.1 农村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增加 随着我国加大对三农政策支持,全国各地方都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不断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不断提升各项经济发展的指标。无论是个体经济户、还是乡镇企业都获得了迅猛的发展。资金需求改变了原有的经济架构,这些经济体和国有企业相比起来,其经济规模实力都不大,找不到有资信的担保方。此外,资金需求额度小、周转频率高是这些经济体的特点,而银行贷款手续繁、门槛高、机会成本大,所以难以获得贷款。只有转向农村金融市场融资,对刚起步的中小企业来说,民间融资是最好的选择。4.2 农村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农村没有证券市场,国债下不到乡镇,再加上信息渠道、思想观念、思维习惯等因素影响,目前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是银行存款。 而存款利率则一降再降,还要征收利息税,大大降低了存款收益。 以存定期一年的为例,在利息税扣除后,实际的利率为百分之一点八四,是连续八次次降息前的七分之一。因为存款收益不高,他们不得不寻找其他较好的投资渠道,于是为民间借贷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也是推动民间金融发展的原因之一。 4.3 农村信用社管理方式滞后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发展较快,由于农村信用社的内部机构设置,管理体制、方式落后,不能与当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随着地方村镇银行取代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地位,农信社或村镇银行变为资金供给方面的主体,于是在了贷款营销方面就懈怠了,出现观念不强、无危机感、坐等上门等问题。为追求高收益高回报,一些社会游走闲散资金迅速与信誉高、能保证还款的优质客户进行高效投资组合,推动了民间金融的又一次的发展。4.4 农民转变生活模式 目前,我国农村民间经济多元化经济发展形成的资金供求不平衡。例如个人开厂、商贸城、各种经营专业户等,在正常情况下无法得到银行贷款,又急资金周转,迫不得已向民间筹措。民间借贷迅速发展的客观条件是一时急需资金又筹措无着。 随着国家政策向农村偏斜,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单一生活模式已彻底改变,从仅仅依靠土地为生转变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民间借贷的发展。4.5 正规金融制度缺陷与供给弱化目前,农村居民及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络覆盖能力有限和有效供给不足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一是贷款审批制度改革。贷款审批权利由以前的基层行上升到上级行,基层行没有贷款审批权限,只有贷款推荐权。农户及中小企业需要贷款,必须经过上级行的严格审批,使融资效率大打折扣,不能及时满足借款者的贷款需求,增加了贷款的机会成本。贷款的积极性也下降了。二是由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利润额下降,甚至出现亏损,不得不撤出一些营业网点,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资金有效供给不足。此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手续烦杂,审批时间过长,效率低下,致使借款者资金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农村经济主体机构贷款的积极性下降。4.6 金融机构改革导致涉农机构锐减。商业银行在从原国家专业银行“商业化”转化过程中,由于集约化经营、机构撤并的金融改革政策,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营业点也同向变动。农信社存在目标定位模糊、功能不全面、市场体制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满足农村多元、分散的需求。这让部分资金在农村民间市场变得活跃起来。4.7 农村民间金融高利率的成因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的司法解释中明确,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略高于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央行基准利率的4倍。目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是6.56%,这样民间借贷年利率应该控制在26.24%以下。但从调研的情况看,民间借贷的年化利率一般是30%到50%,也有一些地区高达60%甚至100%,这往往取决于民间借贷资金的紧张程度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决定农村民间利率的因素主要包括:(1)利率管制。我国是金融管制相当严格的国家。由于政府管制,官方利率和实际利率不是同一个概念的,市场利率一直高于官方公布的利率。曲线D与曲线S的交点为 (I0,Q0),表示均衡的供给量Q0和均衡的利率I0。因为存在政府管制, I1表示人为规定的利率,由图知I1下的需求量为Q1,供给量为Q2,缺口表示为Q1-Q2。当 I I0(如图4.1所示)。利率DI2 SI0I1Q2Q0 Q1借贷资金图3.1 民间金融政府利率管制模型(2)客观的垄断。我国农村银行金融的供给相对不足。由于城乡经济相互渗透,农村的资金需求较城市旺盛。这样的格局给游资创造了发展空间。但是农村游资的供给是有限的,从而产生垄断。对供给来说,S表示供给,I表利率,MC表示边际成本曲线,AR表示平均收益曲线,MR表示边际收益曲线,由古典模型得:MC=MR决定S,S1对应的曲线AR的均衡利率为I1。假设在充分的竞争市场中,则曲线AR2与曲线MR2重合于MC,则可以知道 (S2,I2)表示信贷的均衡点,I1 I2 (如图4.2所示)。 IMCI1I2ARMR0 S1 S2 借贷资金图4.2民间金融利率垄断决定模型(3)高风险性。内部运作风险和外在限制风险是农村民间金融的风险较高的主要表现,外在限制风险主要是民间金融的融资活动官方不支持认可,得不到法律和政策的保护。内部运作风险主要为农村民间金融,一般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借贷手续简单,法律保障程度低。如果政策有变,农村民间金融就面临全线收缩和退回地下,所以说农村民间金融活动是背负着巨大的政策风险的,这就要求农村民间金融的价格高于正规金融。5 农村民间金融规范发展的对策5.1确立农村民间金融合法地位引导发展5.1.1 确立合法地位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已形成相当规模,其对农村地区和中小型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需要民间金融服务。因此,对于民间金融不是要抑制、禁止,更好的方法是要引导和规范它的发展。我们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有条件的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为个人和企业参与民间金融提供良好的环境。结合农村金融的优势和弊端,政府应当积极引导,梳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关系,使其共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5.1.2 合理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 (1)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建设要想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就要充分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优势去吸引有实力的金融机构进驻农村金融市场。我们国家加入WTO之后,迎来了众多的外国银行。但引入外资的时候,不要盲目引入,要统筹兼顾,实现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可持续发展,再创佳绩。(2)国家政策。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会上的报告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5.2 鼓励机构创新,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5.2.1 鼓励机构创新当前,政府积极鼓励组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机构。各机构制定发展计划,加快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引导村镇银行向乡镇覆盖延伸网点。推进小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实现中心镇和功能区全覆盖的局面。试点部分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按规定改制为村镇银行。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积极推动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平台建设,积极开展农村资金互助会、农村保险互助社等试点。鼓励发展商业保理机构,稳妥发展民营第三方支付机构。支持民营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建立完善农信担保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兴办为“三农”服务的担保机构,实现农信担保服务全覆盖。5.2.2 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1)完善征信体系,优化信用环境。首先,积极推进信用的评级建设,加快乡、村、社区、模范户的信用建设,造就良好的社会诚信风氛围。其次,不断健全激励和惩戒机制,可以运用的手段大体有经济、法律、社会监督等。再次,实现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不断加快数据库的更新和保护。(2)强化法制建设,夯实制度基础。民间借贷纠纷高发的原因就是法制观念不强。因此,加强关于金融知识方面的普法教育,大力宣传不合法借贷活动的危害及不受法律保护的行为,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让群众明白自己在借贷行为中履行的权利和义务,使借贷活动一旦发生纠纷后能有据可查,迅速得以解决。首先,与时俱进的完善法律法规,比如刑法、担保法、物权法和破产法等。其次,要在现有的法律基础上,尽快制定出符合农村实际金融的法律规章。最后,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公平对待农村金融企业,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为优化民间借贷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3)规范监测风险。 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就是把农村民间金融组织依法纳入国家监管范围,才能有效规范和防范非系统风险。首先,要做好风险提示或控制。做到对农村民间金融的有效监管,及时提出规避风险的建议。其次,正确规范引导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对于闲散的部分游资应该提供合理的投资渠道。最后,规范农村金融的监测管理。现在各地的央行分支行都建立监测系统,实行不定期的专题监测和定期的利率月度监测,保证了利率信息的可靠性。地方政府、货币当局及其金融监管部门还要正确引导民间融资活动和投资方向,加强金融知识和舆论宣传教育。确立公正、有效的市场竞争规则,同时给市场主体充分的自由选择权。5.3借鉴国际经验,开展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合作。美国给予民间金融很大的支持,充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比如纳斯达克,本来是美国最大的股市,但是他允许企业贷款,丰富了企业的贷款渠道。法国的民间金融管理体系采取的是自下而上功能职责层层区别的三级体制,最下层是农村互助银行,自己入股自我管理;中间层是省级农业互助信贷银行,由本省地方农业互助信贷银行组成,负责省辖业务和管理。最高层是中央农业信贷银行,主要负责各省互助信贷银行的业务监督和管理。另外,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合作也值得借鉴。结 语本文通过对农村民间金融现状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民间金融的发展是不规范的,例如农村民间金融制度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信用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内部经营管理不规范、农村民间金融运行机制不规范、影响国家宏观调控,很难得到法律保护等问题,通过农村民间金融不规范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最主要原因自身发展的缺陷性,其次是政策制度等。从而需要政府不断完善政策支持和健全法律法规,确立农村民间金融的地位,合理引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海省大通县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2026届英语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一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养老护理员(三级)急救技能实际操作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资阳市重点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云南省大理市化学九上期中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垦管理局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安徽庐江县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离婚协议补充协议:共同财产分割及子女教育费用承担
- 海南省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表
- GB/T 8295-2008天然橡胶和胶乳铜含量的测定光度法
- 生产作业管理讲义
- 诗和词的区别课件
- (新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考试题库(含答案)
- 战现场急救技术教案
- 内蒙古电网介绍
- 气力输送计算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 公共关系学授课教案
- 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