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低收购价小麦收储直属库检验骨干培训讲义_第1页
企业培训_低收购价小麦收储直属库检验骨干培训讲义_第2页
企业培训_低收购价小麦收储直属库检验骨干培训讲义_第3页
企业培训_低收购价小麦收储直属库检验骨干培训讲义_第4页
企业培训_低收购价小麦收储直属库检验骨干培训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年最低收购价小麦收储直属库检验骨干培训讲解人 袁小平 2 一 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质量要求 二 关于执行粮油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 国粮发 2010 178号 中有关粮油收购问题 三 小麦 国家标准 主要解读内容 3 一 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质量要求 4 5 二 关于执行粮油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 国粮发 2010 178号 3 粮油收购3 1所有粮油收购网点 应在显著位置公示粮油收购质量标准 收购价格和作价规定 摆放粮油等级标准参考样品 配备符合规定的检验仪器和设备 粮油验质人员应取得粮油检验员职业资格 持证上岗 售粮者对粮油检验验质结果有异议时 粮油收购站点必须使用符合规定的检验仪器进行复验 6 3 2粮油收购中 按以下规定进行增扣量 3 2 1水分含量 实际水分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 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 每低0 5个百分点增量0 75 但低于标准规定指标2 5个百分点及以上时 不再增量 实际水分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 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 每高0 5个百分点扣量1 00 低或高不足0 5个百分点的 不计增扣量 7 3 2 2杂质含量 实际杂质含量低于标准规定的粮油 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 每低0 5个百分点增量0 75 实际杂质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 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 每高0 5个百分点扣量1 5 低于或高于不足0 5个百分点的 不计增量 矿物质含量指标超过标准规定的 加扣量0 75 荞麦除外 低于标准规定的 不增量 荞麦中矿物质指标每低或高于标准0 1个百分点 增扣量0 5 低或高不足0 1个百分点的 不计增扣量 无使用价值的霉变粒按杂质归属 8 3 2 3不完善粒含量 不完善粒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 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 每高1个百分点 扣量0 5 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 不扣量 低于标准规定的 不增量 标准中未规定生霉粒限量的 生霉粒按不完善粒归属 不单独扣量 9 3 2 3不完善粒含量 不完善粒含量高于标准规定的粮油 以标准中规定的指标为基础 每高1个百分点 扣量0 5 高不足1个百分点的 不扣量 低于标准规定的 不增量 标准中未规定生霉粒限量的 生霉粒按不完善粒归属 不单独扣量 10 3 2 8各项定等指标及不完善粒含量 谷外糙米含量 损伤粒率 热损伤粒含量超过粮油质量国家标准等级内质量规定的 以及黄粒米含量超过2 0 互混 率 超过20 的 不得作为政策性粮油收购 三 GB1351 2008 小麦 小麦 国家标准是全文强制性国家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 禁止生产 销售和进口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的相关术语和定义 分类 质量要求 卫生要求 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签标识 以及包装 储存和运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收购 储存 运输 加工和销售的商品小麦 本标准不适用于本标准分类规定以外的特殊品种小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GB T5490粮食 油料及植物油脂检验一般规则GB5491粮食 油料检验扦样 分样法GB T5492粮食 油料检验色泽 气味 口味鉴定法GB T5493粮食 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GB T5494粮食 油料检验杂质 不完善粒检验法GB T5497粮食 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GB T5498粮食 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 T21304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 小麦籽粒结构 3术语和定义 3 1容重 小麦籽粒在单位容积内的质量 以克每升 g L 表示 容重是小麦定等指标 所以容重测定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测定容重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容重器应按说明书检查空载时零点 每次测定 谷物筒中试样应装满 用分样板刮平 根据GB T5498 2013 分取试样约1000g为检测用样 按标准规定的筛层分4次进行筛选 每次筛选数量约250g 拣出上层筛上的大型杂质并弃除下层筛筛下物 合并上 下层筛上的小麦籽粒 混匀作为测定容重的试样 不能用测过的样品进行重复性试验 插片插拔应迅速 不能停顿 容重器每年应进行计量检定 测定结果应加 减修正值 3术语和定义 3 2不完善粒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小麦颗粒 包括虫蚀粒 病斑粒 破损粒 生芽粒和生霉粒 3术语和定义 3 2 1虫蚀粒 被虫蛀蚀 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检验注意要点 应特别注意是否伤及胚或胚乳 未伤及胚或胚乳的籽粒归属为完善粒 应细致观察粒面是否有细小蛀孔 以免漏检 被虫蛀蚀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被虫蛀蚀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术语和定义 3 2 2病斑粒 粒面带有病斑 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粒面带有病斑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粒面带有病斑且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3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中把黑胚粒和赤霉病粒归属于病斑粒 3 2 2 1黑胚粒 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 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籽粒胚部呈深褐色或黑色并伤及胚乳 检验注意要点 深褐色或黑色斑块可能发生在籽粒任何部位 但常出现在胚部和麦沟处 不论斑块在何处 斑块明显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都应归属黑胚粒 黑胚粒局部 3术语和定义 3 2 2 2赤霉病粒 籽粒皱缩 呆白 有的粒面呈紫色 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 间有黑色子囊壳 籽粒皱缩 呆白 粒面有明显粉红色霉状物籽粒皱缩 呆白 粒面呈紫色 间有黑色子囊壳 检验注意要点 籽粒皱缩 呆白在实际鉴别中按呆白并皱缩掌握 赤霉病粒是小麦感染了禾谷镰孢霉引起的 其毒性较大 主要是在种植期间感染真菌引起的 因此仍将其归属于病斑粒中 由不完善粒总量控制 而其安全性由卫生标准控制 所以在新标准中没有单独列项进行限量控制 3术语和定义 3 2 3破损粒 压扁 破碎 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破碎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压扁并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 检验注意要点 籽粒有裂纹未伤及胚或胚乳的不属于破损粒 3术语和定义 3 2 4生芽粒 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但胚部种皮已破裂或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的颗粒 或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 种皮已破裂 检验要点 应注意观察发芽的痕迹 以免漏检芽已经断落的籽粒 种皮隆起且与胚分离 芽已突破种皮 芽或幼根明显隆起且与胚分离 局部 3 2 5生霉粒 粒面生霉的颗粒 3术语和定义 粒面生霉的颗粒粒面生霉的颗粒 局部 检验注意要点 肉眼可见粒面生霉且未伤及胚和胚乳的籽粒 才归属于生霉粒 我国粮食卫生标准 GB2715 2005 中的霉变粒是指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 子叶 无食用价值的颗粒 规定不得超过2 0 应归属杂质 生霉粒是粒面生霉的颗粒 受到损伤但尚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霉变粒是生霉粒进一步恶化的结果 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但受损害程度不同 因此 此次修订将原标准中的 霉变粒 改为 生霉粒 实际上还有一种粒面明显生霉并伤及胚和胚乳 子叶 有食用价值或无食用价值 但有使用价值的颗粒 应归属生霉粒 病斑粒 黑胚粒须进行剖粒检验 虫蚀粒 芽已断落的生芽粒不能准确鉴别时应进行剖粒检验 鉴别胚部种皮隆起是否与胚分离 可用镊子按压隆起部位 若胚部有空洞感 则判定为生芽粒 不完善粒检验注意要点 3 3杂质 除小麦粒以外的其他物质 包括筛下物 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3 3 1筛下物 通过直径1 5mm圆孔筛的物质 3术语和定义 3 3 2无机杂质 砂石 煤渣 砖瓦块 泥土等矿物质及其他无机杂质 3术语和定义 3 3 3有机杂质 无使用价值的小麦 异种粮粒及其他有机类物质 注 常见无使用价值的小麦有 霉变小麦 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 线虫病小麦 腥黑穗病小麦等颗粒 3术语和定义 粒面明显生霉并严重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胚乳全部变色变质的颗粒 胚乳皱缩变质的颗粒 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颗粒 检验注意要点 a 小麦以外的有机物质包括异种粮粒均为杂质 b 严重病害 热损伤 霉变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变色变质的籽粒 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籽粒 如芽已掉应注意辩别是否有使用价值 线虫病籽粒 腥黑穗病籽粒等无使用价值的小麦均为杂质 异种粮粒 其他有机类物质 草籽麦壳 3术语和定义 异种粮粒 在检验杂质时 检验杂质的试样分大样 小样两种 大样用于检验大样杂质 包括大型杂质和绝对筛层的筛下物 小样是从检验过大样杂质的样品中分出少量试样 检验与粮粒大小相似的并肩杂质 如果在大样杂质和小样杂质检验中 发现大样和小样中均有带壳麦粒 此时应将带壳麦粒剥离出来 并分别归属 M 大样杂质含量 N 小样杂质含量 m 大样质量 m1 大样杂质质量 m2 小样质量 m3 小样杂质质量 3术语和定义 3 4色泽 气味 一批小麦固有的综合颜色 光泽和气味 3 5小麦硬度 小麦籽粒抵抗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碎的能力 3 6小麦硬度指数 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 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用HI表示 硬度指数越大 表明小麦硬度越高 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 3术语和定义 3 4色泽 气味 一批小麦固有的综合颜色 光泽和气味 3 5小麦硬度 小麦籽粒抵抗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和破碎的能力 3 6小麦硬度指数 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 留存在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 用HI表示 硬度指数越大 表明小麦硬度越高 反之表明小麦硬度越低 3术语和定义 4小麦的分类 白色小麦 黄色小麦 深红色小麦 红褐色小麦 4小麦的分类 4小麦的分类 1999年 小麦 标准分为9类 白硬冬 白硬春 白软冬 白软春 红硬冬 红硬春 红软冬 红软春 混合小麦等 2008年 小麦 标准分5类 硬白 软白 硬红 软红和混合 包括红 白小麦相混和不符合硬麦 软麦要求的小麦 等5类 小麦播种季节可在合同等随行文件中或在包装上标注 5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5 1质量要求 各类小麦质量要求见表1 其中容重为定等指标 3等为中等 表1小麦质量要求 如 一份小麦样品的容重为772g L 不完善粒为8 5 杂质0 5 水分13 0 如何判定该份小麦样品质量 该小麦为二等 不完善粒 水分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制指标 杂质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制指标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扣量 关于执行粮油国家标准有关问题的规定 国粮发 2010 178号 质量判定 38 中央储备粮油质量检查扦样检验管理办法 国粮发 2010 190号 第二十一条质量检验项目有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或国家有关规定的 综合判定为不达标 评判是否达标时 对下列指标 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检验方法标准扣除允许偏差 即 原粮 杂质 的允许偏差不大于0 3个百分点 稻谷 黄粒米 的允许偏差不大于0 3个百分点 小麦 不完善粒 的允许偏差不大于0 5个百分点 玉米 不完善粒 的允许偏差不大于1 0个百分点 水分按当地安全储存水分判定 常规储存条件下水分超过安全储存水分的 判定为不达标 当地安全储存水分没有明确规定的 按照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规定的水分判定 待烘干新粮不作水分评价 但应加以说明并对代表数量进行单独统计 5 2卫生要求 5 2 1食用小麦按GB2715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 2 2饲料用小麦按GB13078及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5 2 3其他用途小麦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5 2 4植物检疫按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执行 GB2761 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 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5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 6检验方法 6 1扦样 分样按GB5491粮食 油料检验扦样 分样法执行 6 2色泽 气味检验按GB T5492粮食 油料检验色泽 气味和口味鉴定法执行 6 3小麦皮色的检验按GB T5493粮食 油料检验类型及互混检验法执行 6 4小麦硬度指数的检验按GB T21304小麦硬度测定硬度指数法执行 6 5杂质 不完善粒的检验按GB T5494粮食 油料检验杂质 不完善率检验法执行 6 6水分的检验按GB T5497粮食 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执行 6 7容重的检验按GB T5498粮食 油料检验容重测定法执行 7检验规则 7 1检验的一般规则按GB T5490执行 7 2检验批为同种类 同产地 同收获年度 同运输单元 同储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