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doc_第1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doc_第2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doc_第3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doc_第4页
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目 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2、引用标准(1)3、环境条件(2)4、使用性能(3)5、材料及热处理(4)6、焊接(4)7、桥架结构(5)8、主要零部件(8)9、装配(9)10、电气设备(11)11、安全、卫生(12)12、外观(13) 附录1(14)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文件参照国家标准GB/T14405-93制定通用桥式起重机技术条件,作为设计、制造与安装的工作标准,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低于国家有关标准。本文件可适用于一般环境中工作的双梁通用桥式起重机(以下简称起重机),其取物装置为吊钩、抓斗或同时共用。专用桥式起重机中相同或类似的部分亦可参照使用。2引用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99优质碳素结构钢 技术条件GB/T700碳素结构钢GB/T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与尺寸GB/T986埋弧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T1348球墨铸铁件GB/T1591低合金结构钢GB/T3323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T3768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反射面上方采用包络测量表面的简易法GB/T3811起重机设计规范GB/T4628桥式起重机 圆柱车轮GB/T4942.2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5905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5972起重机械用钢丝绳 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6067起重机安全规程GB/T6164起重机缓冲器GB/T6333电力液压块式制动器GB/T6334直流电磁铁块式制动器GB/T7592通用桥式起重机 限界尺寸GB/T8110.2起重机橡胶缓冲器GB/T8918优质钢丝绳GB/T8932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10051起重吊钩GB/T10095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10183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制造及轨道安装公差 GB/T11325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12469焊接质量保证 钢熔化焊接头的要求和缺陷分级GB/T13306标牌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405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7通用桥式和门式起重机司机室 技术条件GB/T502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27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B/T1152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B/T2299矿山、工程、起重运输机械产品涂漆颜色和安全标志JB/T4315起重机电控设备JB/T50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JB/T6391.2起重机滑接输电装置技术条件JB/T6392.2起重机车轮技术条件JB/T8905.2起重机用底座式减速器JB/T9003起重机三合一减速器JB/T9005.10起重机用铸造滑轮 技术条件JB/T9006.3起重机用铸造卷筒 技术条件JB/T10104 YZ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JB/T10105 YZR系列起重及冶金用三相异步电动机 技术条件3环境条件 3.1起重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频率为50HZ,电压380V。电动机和电器上的电压波动的允许值V=323418V,其内部电压损失不得大于19V。 3.2起重机运行轨道的安装应符合GB/T10183和GB/T50278的要求。 3.3起重机安装使用地点的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超过1000m时应对电动机容量进行校核)。 3.4不得在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气体中工作。 3.5吊运物品对起重机吊钩部位的辐射热温度不超过300。 3.6室外用起重机非工作状态的最大风压为800Pa。 3.7起重机正常工作的气候条件 3.7.1对室内工作的起重机 a、环境温度为-540,在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 b、在40的温度下相对湿度不超过50%。 3.7.2对室外工作的起重机 a、环境温度为-2540,在24h内平均温度不超过35 b、在+25的温度下相对湿度允许暂时高达100%。 C、工作风压不大于:内陆150Pa(相当于6级风),沿海250Pa(相当于7级风)。4使用性能4.1额定起重量、跨度、起升高度、工作级别和运行速度应符合用户在订货合同中提出的要求。4.2对吊钩起重机,起吊物在下降制动时的制动距离(控制器在下降速度最低档稳定运行,拉回零位后,从制动器断电至重物停止时的下滑距离)应不大于1分钟内稳定起升距离的1/65。4.3对吊钩起重机,当起升机构的工作级别为M4M6,且额定起升速度等于或高于5m/min时要求制动平稳,应采用电气制动方法,保证在0.21.0Gn范围内下降时,制动前的电动机转速降至同步转速的1/3以下,该速应能稳定运行。4.4四绳双颚板抓满率应不小于90%。4.5双小车起重机,两个小车相同机构的操纵应是既可联动,也可单独开动。4.6起重机的静态刚性规定为:由起重量和小车自重在主梁跨中引起的垂直静挠度应符合以下要求:a、对A1A3级,不大于S/700。b、对A4A6级,不大于S/800。c、对A7级,不大于S/1000。4.7起重机的动态刚性:当小车位于跨中时,主梁的满载自振频率应不低于2HZ。(但用户无要求时,可不考核)5材料及热处理5.1起重机金属结构件的材质,碳素结构钢按GB/T700,低合金结构钢按GB/T1591,牌号的选用不低于表1的规定。表1构件类别重要构件其余构件工作环境温度不低于-20-20-25不低于-20工 作 级 别A15A6、A7A17A17钢 材牌 号20mmQ235-BFQ235-BQ235-CQ235-AF20mmQ235-BQ235-C16Mn注:重要构件:主梁、端梁、小车架。 要求-20时冲击功不小于27J,在钢材订货时提出或补作试验。5.2重要构件钢材在涂装前,应进行表面喷丸的除锈处理,达到GB/T8923中的Sa2级,其余构件应达到Sa2或St2级。5.3起升机构用的制动轮,其材质应不低于GB699中规定的45钢或GB/T11352中规定的ZG340-640钢。表面热处理硬度应为4555HRC,深2mm中的硬度应不低于40HRC。5.4运行机构的制动轮可采用球墨铸铁,材质应不低于GB/T1348中规定的QT500-7。5.5起重机车轮材料:轧制件应不低于GB/T699中的60钢,而锻造件,踏面直径D400mm时,应不低于GB/T699中的45钢,D400mm时,应不低于55钢。5.6起重吊钩的材料按钩号和强度等级选定,应不低于GB/T10051.1中的表3规定。5.7起重机滑轮组中的滑轮应不低于GB/T11352中的ZG270-800或GB/T9439中HT200,或GB/T1348中的QT400-18,滑轮组的其它零件应不低于JB/T9005.10的相应规定。5.8起重机铸造卷筒的材料应采用不低于GB/T9439中规定的HT200灰铸铁,或GB/T11352中规定的ZG270-800的铸钢。6焊接6.1焊接坡口应符合GB/T985、GB/T986的规定,特殊接头应在图样上注明。6.2焊缝外部不得有目测可见的明显缺陷,这些缺陷按GB/T6417的分类为:裂纹、孔穴、固体夹渣、未熔合、未焊透和形状缺陷。6.3主梁受拉区的翼缘板、腹板的对接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射线探伤应不低于GB/T3323中规定的II级,超声波探伤应不低于JB/T1152中规定的I级。6.4其它的对接焊缝应达JB/T5000.3的规定BS级,角焊缝应达CK级。7桥架结构(运行机构组装之后)7.1主梁跨中(0.9/10001.4/1000)S的上拱度,且最大上拱度应控制在跨中S/10的范围内。桥架检测条件见附录17.2正轨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的水平旁弯度应不大于S1/2000(S1为两端第一块大筋板间的实测长度),测量位置为距上翼缘板约100mm处(当额定载荷Gn50t时,只能向走台侧凸曲)。7.3 主梁腹板的局部平面度:以1m平尺检测,在离上翼缘板H/3(H为腹板高度)以内的区域不大于0.7,其余区域不大于1.2。7.4箱形梁及单腹板梁上翼缘板的水平偏斜值CB/200(图1),在长筋板处测量。7.5箱形梁腹板的垂直偏斜值hH/200,单腹板梁及桁架梁的垂直偏斜值hH/300(图2),在长筋板处或节点处测量。7.6桁架梁杆件的直线度l0.0015l(图3)7.7主梁和端梁焊接连接的桥架,以装车轮的基准点测得的对角线差S1-S2|5mm(图4),此值允许在运行机构组装前测量控制。7.8小车轨道宜为将接头焊为一体的整根轨道,否则,必须满足以下要求:7.8.1接头处的高低差不大于1mm;7.8.2接头处间隙2mm;7.8.3接头处的侧向错位f1mm;7.8.4对于正轨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轨道接头应位于筋板处,偏差不大于15mm;7.8.5轨道两端最短的一段的轨长应不小于1.5m,并在端部加挡铁。7.9偏轨箱形梁、单腹板梁及桁架梁的小车轨道中心线对承轨梁腹板中心线的位置偏移g:当腹板厚度12mm时,g6mm;当12mm时,g/2;7.10小车轨距K(图4、图5)的极限偏差K不得超过下列数值:7.10.1Gn50t的对称正轨箱形梁及半偏轨箱形梁,在跨端处为2mm;在跨中处,当S19.5m时,K为mm; 当S19.5m时,K为mm。7.10.2对于其它类型的梁,K为3mm。7.11在与小车运行方向相垂直的同一截面上,两根小车轨道之间的高低差h(图5),应符合下列要求:7.11.1 K2m时,h3mm;7.11.2 2mK6.6m时,h0.0015K;经圆整和简化后可按表2选取表2K(m)22.32.32.72.73.03.03.33.33.73.74.04.04.34.34.74.75.05.05.35.35.75.76.06.06.3 h(mm)3.544.555.566.577.588.579.57.11.3K6.6m时,h10 mm;7.12两根小车轨道顶部形成的局部平面度公差hr不得超过小列数值中的较小值(见图6,相对于四轮形成的标准平面)hr0.001Wc(Wc为小车基距)或者hr0.001K;公差值经圆整和简化后可按表3选取。表3 mmWc和K中的较小值(m)0.5111.51.5222.52.5333.53.54hr11.522.533.54Wc和K中的较小值(m)44.54.5555.55.5666.56.5777.5hr4.555.566.577.57.1.3小车轨道的侧向直线度(图7)应符合下列要求: S10m时,b6mm;S10m时,b6+0.2(S-10) 但bmax=10mm。(S为跨度)8主要零部件8.1起重机零部件应符合下列标准8.1.1圆柱车轮 GB/T46288.1.2缓冲器 GB/T61648.1.3块式制动器 GB/T6333或GB/T63348.1.4钢丝绳 GB/T8918,其次选用GB/T11028.1.5起重吊钩 GB/T100518.1.6司机室 GB/T144078.1.7减速器 JB/T8905.2或JB/T9003(采用其它减速器时,齿轮的精度不低于GB/T10095中规定的8-8-7级。8.1.8铸造滑轮 JB/T9005.108.1.9铸造卷筒 JB/T9006.38.1.10电动机 JB/T10104或JB/T101058.1.11电控设备 JB/T43158.2开式齿轮传动的齿轮精度不低于GB/T10095中的8级规定。8.3抓取粉状物、砂子及粮食物料的抓斗,斗口接触处的间隙应不大于2mm。8.4制动轮安装后,应保证其径向圆跳动不超过表4规定的值。表4制动轮直径 (mm)250250500500800径向圆跳动 (m)1001201508.5车轮安装后,应保证基准端面(在装配后的外侧,其上加工出深约1.5mm的沟槽作标记)上的圆跳动不超过表5的规定值。表5车轮直径 (mm)250250500500800800900端面圆跳动 (m)1001201502009装配9.1传动链中各部件间的联结,同一轴线的偏斜角不应大于所用联轴器允许的安装误差。9.2装配好的各机构,用手转动其制动轮,使最后一根轴旋转一周时应转动灵活,不得有卡住等非正常现象。9.3起重机跨度S的极限偏差S应符合以下规定:9.3.1对于采用可分离端梁并镗孔直接安装车轮结构 S10m时,S=2mm;S10m时,S=2+0.1(S-10)mm 上式径圆整和简化的偏差值,可按表6选取。表6S(m)1010151520202525303035S(mm)22.533.544.59.3.2对于单侧装有水平导向轮的起重机,S值可取表6中规定值的1.5倍。9.3.3对于采用焊接连接端梁及角型轴承箱安装车轮结构,S=5mm,且两侧的误差值之相对差不大于5mm。起重机跨度的检测条件见附录2。9.4由小车车轮量出的轨距(图11)的极限偏差不得超过2mm。9.5在车轮架空的情况下测量,起重机和小车的车轮在垂直面上的偏斜。9.5.1对于镗孔直接装车轮轴时,轴线偏斜角(图8)应控制在以下范围内-0.0005tg0.00259.5.2对于采用角型轴承箱,用测量车轮端面控制这种垂直偏斜时,测量值a应不大于L/400,且车轮端面的上边应偏向外侧(L为测量长度,见图8)9.6起重机和小车车轮的水平偏斜应符合如下的规定:9.6.1采用可分离式端梁并镗孔直接装车轮结构时,车轮轴线的偏斜角(见图9)的正切值应不大于表7的规定。表7机构工作级别M1M2M4M57tg四轮结构0.00080.00060.0004四轮以上结构0.00100.00090.00089.6.2当采用焊接连接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的结构,且用测量车轮端面控制这种偏斜时(见图10),测量值|P1-P2|,对四个车轮的起重机和小车应不大于表8规定的值,但在同一轴线上的两个车轮偏斜方向应相反。表8机构工作级别M1M2M5M6M7|P1-P2|L / 800L / 1000L / 12009.7同一端梁上车轮的同差:不得大于2mm(两个车轮时)。9.8装配好的空载小车,各车轮与轨道接触点形成的平面度ht(图11,相对于两轨道顶部形成的标准面)不大于hr的2/3。公差值经圆整和简化后可按表8选取。表9Wc和K中的较小值(m)0.5111.51.5222.52.5333.53.54ht0.711.31.722.32.7Wc和K中的较小值(m)44.54.5555.55.5666.56.5777.5ht33.33.744.34.759.9起重机车轮支承点高度差应不于0.005W(W为大车轮基距)。以端梁上翼缘板为检测基准时,基准面的平面度不大于1mm,调平条件见附录1。经圆整和简化后的高度差可按表10选取。表10大车基距(m)44.34.34.74.7555.35.35.75.7666.3高度差 6.577.588.599.5大车基距(m)1.7222.32.32.72.7333.33.33.73.74高度差 33.544.555.5610.电气设备 电气设备的选用,馈电装置、电气设备及电线安装等的技术要求与电动葫芦桥式起重机相同,详见我厂文件起重机安装质量验收规范。11.安全卫生11.1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应是常闭的,并且质量良好,灵敏可靠其安全系数n符合规定:11.1.1对一般机构 n1.511.1.2对重要起升机构 n1.7511.1.3吊运液态金属和危险品的起升机构,装有两面个支持制动器时,每一个的制动安全系数不低于1.25。11.1.4具有液压制动作用的液压传动起升机构 n1.2511.2吊钩起重机一般应装起重量限制器。当Gn50 t时,其动作点的最大值不大于1.05Gn,当载荷达到0.9Gn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当载荷超过最大限值时,应能自动切断电源,并发出禁止性报警信号。11.3 起升机构应设起升高度限位器。11.4起重机用钢丝绳的选择,应符合GB/T3811的4.4.2条的要求,并按GB/T5972规定的要求进行检查与报废。11.5起重机司机室及其电控设备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T14407的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处于上部位置的取物装置与司机室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0.4m。11.6起重机供电部分接地的可靠性应符合:车轮与轨道间应有可靠的电气联接,轨道应可靠的接地,必须要时可增加接地滑线。11.7起重机进线处宜设隔离开关或采取其它隔离措施,必须装有总断路器作短路保护.导电滑线处应设防护挡架。11.8起重机必须设失压保护,在司机能方便操作的地方必须设紧急断电开关。11.9能耗制动的调速系统,涡流制动的起升机构调速系统,应设失磁保护。11.10每个机构必须单独设置过流保护装置,但对笼型电动机可例外。11.11进入起重机的门和司机室进入桥架的门,必须设有电气联锁保护装置,任何一个门打开时,起重机所有机构均不能工作。11.12电控设备中各电路和对地绝缘电阻,一般环境中应不小于0.8M,在潮湿环境中应不小于0.4 M。11.13起重机运行机构应设扫轨板、限位器和缓冲器。11.14小车运行机构应设限位器、碰撞安全尺、缓冲器及止挡装置。11.15吊钩滑轮组中,两滑轮侧板的外表面,应按GB/T2299的规定涂上安全标志。11.16起重机走台上通路的宽度应不小于500mm,走台上方的净空高度应不小于1800mm,走台应能承受3 KN移动的集中载荷而不产生永久变形。走台板面应具有防滑性能。11.17走台栏杆高度应为1.05mm,并设有间距为350mm的水平横杆两道,底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70mm的围护板,栏杆上任何一处都应承受1 KN来自任何方向的载荷而不产生塑性变形。11.18起重机外露的、有伤人可能的旋转零部件,均应装设防护罩。11.19司机维修与调整时必须经过的通道,应设安全、方便的梯凳,梯子应尽量采用斜梯,梯凳面应具有防滑性能。11.20在无其他声干扰的情况下,起重机产生的噪声,在司机室座位测量,当Gn100t时,工作级别为A1A5的应不小于84dB(A),A6和A7的应不大于80dB(A),闭式司机室测量时应打开可开窗口。11.21室外用的起重机宜设夹轨器或锚定装置,小车及桥架上的电气设备应设防雨罩。11.22小车上的栏杆原则上应与走台上的同样设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可与小车上传动部件最高点一致,但不得小于700mm,且应在中间加一道横杆。11.23在司机室对面靠近滑线的一端,应设检修吊笼。当导电滑线和司机室在同一端时,对滑线应加保护网。11.24由厂房台架登上起重机的部位,宜设登机信号。12.外观12.1起重机面漆应均匀、细致、光亮、完整和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计孔及严重流挂等缺陷。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