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该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该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法人代表吴树斌联系人吴树斌通讯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47100建设地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立项审批部门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池州市水务局批准文号池水务供【2014】8号建设性质新建(补办)行业类别及代码自来水生产业 D4610占地面积(平方米)1400绿化面积(平方米)200总投资(万元)870.05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评价经费(万元)/预计投产日期/1.1工程内容及规模1.1.1项目由来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为私人水厂,后由于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落后、供水管网不配套、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陈旧、落后等问题,出水水质较差,为保障供水安全,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厂于2014年进行了改扩建,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设备安装、厂区建筑及附属工程,总投资898.98万元。采用联片集中供水、引水到户的供水方式,总覆盖人口22653人,涉及驻驾村、幸福村、民生村及普庆村四个行政村,供水规模为3000m3/d,于2014年完成改造。该项目已经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和池州市水务局以池水务供【2014】8号立项同意。水厂目前正常运行,至今未办理相关环保审批手续,现为了完善环保审批手续,需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查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委托,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项目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建设地周围环境状况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当地的有关资料,按有关技术要求编写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审批。1.1.2项目概况1、地理位置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厂址位于驻驾村西北方位,靠近取水水源长江。具体位置见附图1。2、工程规模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供水规模为3000m3/d,109.5万t/a。3、工程内容项目工程内容见表1-1,项目主要构(建)筑物见表1-2。表1-1 工程内容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及名称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取水工程取水泵站采用移动式浮船,选用两台ISG100-160(I)A单级单吸离心泵,电机功率为18.5kV,Q=140m3/h,H=28,n=2900r/min,水泵一用一备已建成输水工程输水管线中水流速度要求大于0.6m/s,输水管道采用DN250的PE管,管道输水流量为135m3/h,输水管线长0.4km已建成净水厂占地约1400m2,包括反应沉淀池、普通滤池、清水池、泵房、生活办公用房等构筑物已建成配水工程采用PE管,管道内压耐压等级分别为0.8MPa、1.0MPa、1.25MPa、1.6MPa,管道总长度约33.96km已建成辅助工程办公室一层,建筑面积约75.6 m2已建成控制室一层,建筑面积约26 m2已建成配电房一层,建筑面积约36 m2已建成仓库一层,建筑面积约56 m2已建成生活用房三层,一层作为排水池,建筑面积约136 m2,二、三层为生活用房已建成厂区道路厂区主要道路宽度4m,已进行水泥地面硬化已建成公用工程供水给水水源为长江水,厂区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供给。已建成供电依托当地用电设施供电,用电量约12万度已建成排水雨污分流,雨水通过雨水明沟排放附近河流;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生产工艺废水经厂区内处理达标后排放。已建成环保工程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作为附近农田施肥。已建成生产废水设有排水池,反冲洗废水和沉淀池排泥水进入排水池静置沉淀后排放。新建固废污泥自然干化后作为绿化用土,或者外运卫生填埋;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已建成表1-2 主要构(建)筑物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及型号结构形式1反应沉淀池座111.7m6.4m钢筋混凝土2普通快滤池座18.5m7.6m钢筋混凝土3清水池座113m13m钢筋混凝土4取水泵房座115m10m浮船5水泵房座114.1m6.9m混合结构6加药加氯间座110.8m3.6m混合结构7控制室座17.2m3.6m混合结构8办公用房间112.6m6.0m混合结构9生活用房栋117.1m8.0m混合结构10配电房间16.0m6.0m混合结构11仓库间18.0m7.0m混合结构4、设备及原辅材料消耗情况本项目设备情况见表1-3,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1-4和表1-5。表1-3 项目主要设备清单序号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及型号备注1取水泵台2ISG100-80-160B一用一备2反冲洗泵台2ISG300-235B一用一备3二氧化氯发生器台2HYFA2-200-3004加压泵台4ISG80-160两用两备5搅拌器套1ZJ-1000表1-4 项目主要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储存方式备注1聚合氯化铝400t/a袋装用作絮凝剂2盐酸200t/a桶装用于制备二氧化氯消毒剂3氯酸钠200t/a桶装表1-5 项目主要能源消耗情况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备注1生产用水109.5万t/a长江2生活用水182.5 t/a自供3电12万度当地供电所5、项目平面布置现有厂区主要为净水常规处理构(建)筑物,包括:普通快滤池、反应沉淀池、清水池、加氯加药间、控制室等。厂前区主要为办公室、生活用房,位于整个厂区的东侧。生产区与厂前区之间设置绿化隔离带,以植树为主,广植草皮,保证厂前区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空间。具体平面布置见附图2。6、工程服务范围驻驾自来水厂规划服务人口数约为22653人,涉及驻驾村、幸福村、民生村及普庆村四个行政村。7、水源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余公里,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9513亿m3,地下水资源2463亿m3,水量充沛。取水口地处长江下游,安徽境内江段又称“皖江”,作为城镇的供水水源,沿江各地都积累了很多经验,水厂选择长江作为本项目的供水水源。根据大通水文站19572008年系列流量资料分析,长江大通站多年平均流量为280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8830亿m3,径流量年际年内分配不均。历年最小枯水流量为4620 m3/s,发生在1979年1月31日。因此,能够满足驻驾水厂3000 m3/d的取水需求。根据业主提供的2014年5月24日池州市供排水水质监测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驻驾水厂水源水的检测报告可知,其铁含量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其他各项指标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其超标项目铁含量经自来水净化处理后,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的要求,因此,项目水源符合饮用水水源水质要求。本项目水源从取水水质、水量均能得到保障。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取水口附近主要分布有居民点和农田,无大型企业及排污口的分布,另外,该取水口已经经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贵池区镇街道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区的批复(池政秘【2009】116号)划定了一级、二级、准保护区水域及陆域范围,并取得池州市贵池区水务局颁发的取水许可证。 综上所述,本项目水源选择方案是合理的。8、公用配套设施(1)给排水给水水源为长江,厂区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供给。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雨水通过雨水明沟排入附近河流;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不外排;生产废水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放。(2)供电本项目依托当地用电设施供电,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其供电电源“T”接自附近的10kV架空输电线路,取水泵站和水厂相距约0.4km,与送水泵站公用一台变压器,电源由水厂专用变电所0.4kV母线采用YJV22-0.6/1kV-416型电力电缆埋地引至取水泵站的电源配电箱。9、项目投资及劳动定员项目总投资为 898.98万元。水厂共有职工5人,24小时全天运行,实行三班运转制,每人每班工作8h。1.2 与该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池州市贵池区驻驾自来水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为私人水厂,后由于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落后、供水管网不配套、水处理构筑物和设备陈旧、落后等问题,出水水质较差,为保障供水安全,解决当地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厂于2014年进行了改扩建,建设内容包括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设备安装、厂区建筑及附属工程,总投资898.98万元。采用联片集中供水、引水到户的供水方式,总覆盖人口22653人,涉及驻驾村、幸福村、民生村及普庆村四个行政村,供水规模为3000m3/d,于2014年完成改造。该项目已经池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和池州市水务局以池水务供【2014】8号立项同意。目前,自来水厂正常运行,环评根据企水厂现有实际生产运行情况对现有的污染情况及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介绍。1.2.1现有净水工艺流程图1-1 现有净水工艺及产污流程1.2.2 现有项目污染排放及验收情况1、废水现有项目外排废水为滤池反冲洗水、絮凝沉淀池排泥水以及员工生活污水。在滤池的过滤过程中,滤料层截留的杂质数量不断增加,因而滤料层阻力不断增加,滤池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也会随之升高。因而在过滤过程中须定时对滤池进行反冲洗。根据业主介绍,目前平均半个月反冲洗一次,反冲洗水量一次为200t/次,则滤池反冲洗水产生量为4800t/a。主要污染物浓度约CODcr 80mg/L、SS 350mg/L,则污染物产生量CODcr 0.384t/a、SS 1.68t/a。现有项目本项目采用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自来水原水中的杂质,絮凝剂投入反应池与原水中的胶体相互凝聚,并且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部分溶解物质,原水取长江,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水浑浊度高时,沉淀池需排放污水一次,根据业主介绍,平均每周排放污水一次,每次约产生15t污水,则絮凝沉淀池排泥水产生量为782t/d,污染物浓度为CODcr 95mg/L、SS 500mg/L,则污染物产生量CODcr 0.074t/a、SS 0.39t/a。现有厂区员工5人,年工作日计365天,生活用水定额取100L/人d,则用水量为0.5t/d、182.5t/a。排水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4t/d、146t/a,其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 350mg/L、NH3-N 25mg/L、BOD5 250mg/L、SS 300mg/L,污染物产生量CODcr 0.051t/a、NH3-N 0.0037t/a、BOD5 0.037 t/a、SS 0.044t/a。现有治理措施:目前净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和絮凝沉淀池排泥水直接排入厂区内的明沟内,上层清液直接排放,下层沉积的污泥(含水率约90%)定期清理堆放进入排泥塘。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作为附近农田施肥,不外排。2、废气现有项目净水厂无工艺废气产生。3、噪声现有项目营运期的噪声源主要为各类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运行噪声等。根据表3-5现状噪声监测结果可知,各厂界噪声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4、固废现有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净水构筑物产生的污泥以及职工的生活垃圾。污泥的产生量约20t/a(含水率约90%),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9t/a。现有治理措施:净水厂区外西南角设有污泥池,将污泥置于污泥池,经自然干化的污泥可作为周围的绿化用土,或者外运卫生填埋;生活垃圾收集后委托环卫部门清运填埋处理。1.2.3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以上分析,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1-6。表1-6 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名称产生量排放量处置措施废水生活污水水量146 t/a0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作为附近农田施肥,不外排CODcr0.051 t/a0NH3-N0.0037 t/a0BOD50.037 t/a0SS0.044 t/a0滤池反冲洗水水量4800 t/a4800 t/a直接排入厂区的明沟内,上层清液直接排放,下层沉积的污泥定期清理堆放进入排泥塘CODcr0.384 t/a0.384 t/aSS1.68 t/a1.68 t/a沉淀池排泥水水量782 t/a782 t/aCODcr0.074 t/a0.074 t/aSS0.39 t/a0.39 t/a固废污泥20 t/a0静置于排泥塘,自然干化后作为周围的绿化用土生活垃圾0.9 t/a0由环卫部门清运1.2.4现有项目存在主要环境问题和整改措施根据现场调查可知,现有厂区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滤池反冲洗水、沉淀池排泥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需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符合环保要求。表1-7 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需采取的整改措施序号存在的环境问题需采取的整改措施1未进行环保审批手续;通过本次补办环评完善环保审批手续2滤池反冲洗水、沉淀池排泥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符合环保要求;厂区内设置排水池,反冲洗废水和沉淀池排泥水收集进入排水池进行静置沉淀,上层清液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排放;下层沉积的污泥定期打捞进入污泥池自然干后化定期清运。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2.1.1 地理位置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濒长江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东与铜陵市、芜湖市毗邻,东南与黄山市交界,西南与江西省彭泽、鄱阳接壤。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33至 11805,北纬 2933至 3051。全市现辖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九华山管理委员会,下设58个乡、35个镇(其中城关镇3个)和 2个街道办事处。全市国土总面积 8271.7 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 6;2013 年末全市总人口 162 万人,占全省的 2.4。本项目位于池州市贵池区秋江街道驻驾村西北方位。具体位置见附图1。2.1.2地质地貌池州地处安徽省西南部,池州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太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池州市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本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2.1.3水文特征池州市属邻近区域的地表水体主要有长江、九华河、青通河以及秋浦河。长江在池州市全长160km,城区境内全长58.83 km,每年四份江水水上涨,58月份进入汛期,历年平均水位9.2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9500m3/秒。秋浦河亦名云溪河,经石台、杨坑口,又折北流,经矶滩(汪村)、桥湾,进入贵池县境;至高坦折西北流,经灌口至朝阳街,右纳龙舒河;至殷家汇进入畈圩区,至肖家滩蜿蜒曲折东北流,经木闸、毛家渡,至池口向北注入长江。流域面积2235km2,其中山区占80。河道全长149公里,河床质为岩砾和淤砂,河面宽150250米,底宽60100米,洪水深度7.0米,枯水深度0.7米,比降约1/3700,泄洪能力1000立方米每秒。高坦站历史最大流量为2710立方米每秒(1957年7月4日),最高水位为26.87米(1970年7月13日),最低水位为19.58米(1966年9月26日);殷家汇站历史最高水位为18.11米(1970年7月3日),最低水位为10.0米(1966年10月)。2.1.4气候气象池州市位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6.1,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28.7;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3.1,年降水量1400-2200mm,主导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22m/s。适宜农作物生长地时期,大约始于3月30日至11月17日,此间,日平均温度等10或10以上。2.1.5生物、矿产资源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全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全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全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全省的77%。池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迄今已发现矿种有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有300多处。主要矿种有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等。2.2、社会环境简况2.2.1 池州市一、综合2015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61.6万人,比上年增加1万人。其中,男性82.6万人,占51.1%;女性79万人,占48.9%。常住人口143.6万人,比上年增加0.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8.62;死亡率6.06;自然增长率2.56。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1%,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初步核算,201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4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0.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251.3亿元,增长9.6%,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97.7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222.8亿元,增长8.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3:47.1:39.6调整为13.0:46.1:40.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6.3%。全员劳动生产率47585元/人,比上年增加2058元/人。人均GDP为38014元(折合6105美元),比上年增加1747元。2015年末全市就业人员114.85万人,比上年增加0.7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45.37万人,减少0.01万人;第二产业28.75万人,增加0.13万人;第三产业40.73万人,增加0.62万人。城乡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24.36万人,增加2.6万人。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1.9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9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4%,比上年下降0.76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4%。其中,食品、衣着、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等价格分别上涨3.4%、1.3%、5.6%、0.6%;烟酒及用品、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居住等价格分别下降1.9%、1.3、2.0、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降6.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5%。二、农业2015年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18.7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3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38.2千公顷,减少0.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3.6千公顷,减少3.2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3千公顷,扩大0.1千公顷。2015年全年粮食产量70.5万吨,比上年增产2.5万吨,增长3.7%,其中,夏收谷物1.9万吨,增产0.03万吨,增长1.5%;秋粮52.3万吨,增产2.9万吨,增长5.8%。油料产量9.8万吨,下降1.0%。棉花产量2.9万吨,下降11.1%。茶叶产量0.8万吨,增长9.4%。2015年年末全市生猪存栏42.8万头,比上年增长1.1%;全年生猪出栏73.9万头,与上年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9.0万吨,增长2.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6.2万吨,增长0.2%。禽蛋产量3.9万吨,增长3.3%。水产品产量13.9万吨,增长3.7%。2015年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2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7%。农用拖拉机4.09万台,农用运输车0.25万辆。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6.0万吨,下降1.7%。农村用电量4.3亿千瓦时,增长5.2%。有效灌溉面积105.7千公顷,新增7.9千公顷;节水灌溉面积3.95千公顷。三、工业和建筑业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0户,比上年净增57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国有企业增长1.1%,股份制企业增长10.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2.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5%,制造业增长1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中,34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7%,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5%,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9.3%,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9.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4.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0%。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6.2%;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水泥、硫酸、化学农药原药、铜合金分别增长76.5%、14.4%、14.2%、205.9%,水泥熟料、浓硝酸、钢材、火力发电量、精制茶分别下降8.1%、7.4%、2.9%、7.8%、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8亿元,与上年持平。其中,国有企业下降47.2%,股份制企业增长1.4%;民营企业增长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4个利润超亿元的行业,合计实现利润42.2亿元,增长2.7%,占全部工业的86.5%。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3%。年末资质内建筑企业119个,比上年末增加10个。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89.8亿元,比上年下降3.0%;主营业务成本77.3亿元,下降2.4%;实现利润4.2亿元,下降14.2%。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7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79元,增长8.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11元,增长8.3%。年末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1.0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86.3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72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0.5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7.2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0.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8.5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农村人口全覆盖。年末全市共有1.59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医疗救助1.83万人次,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万人次。五、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2015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22879人,成人在校学生286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8所,在校学生17084人。普通中学96所,在校学生78668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4931人,高中阶段入学率98.77%;初中在校学生数43737人,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96%。小学225所,在校学生87541人,小学入学率100%。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82.3亿元,比上年增长2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6.9亿元,增长21.1%。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6家,其中当年认定12家。全年新认定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4家,新增4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新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新组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院士工作站省级备案1家。荣获省科技一等奖、三等奖项目各1个,安徽省优秀专利奖项目2个。列入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1个。全年申请专利3594件,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发明1776件,增长41.9%。授权专利1614件,增长4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3件,增长227.4%。全年鉴定省级科技成果3项,技术市场成交项目36个,成交额3725万元,比上年增长14.7%。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2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2.2.2贵池区概况贵池区,隶属于安徽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地,中部多丘陵,北部为沿江洲圩区。贵池区在汉时曾称石城县,后易名为贵池县,1988年改为贵池市,2000年改为贵池区。贵池区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与铜陵襟连,牵携佛教圣地九华山,是池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516平方公里、人口65万,辖9个镇、11个街道。盛产粮、棉、油、茶、蚕茧等,是全省煤炭、黄金生产重点县之一。贵池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淡水有核珍珠和无核珍珠养殖基地。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经济强县(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区、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试点地区和国家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所在地。3、 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所在区域临近池州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数据引用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中的数据,具体见表3-1。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ug/m3监测点位监测日期SO2NO2PM10PM2.5池州学院2016.3.10202310747环保大楼122310747平天湖8295443全市总体16239444池州学院2016.3.0926239444环保大楼20256532平天湖9318539 全市总体2319733(GB30952012)二级标准1508015075由上表可知,池州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浓度限值。3.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附近水体为长江,根据资料,长江五步沟断面的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 区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单位:pH值无量纲,其余mg/L)监测点位监测日期pHCODBOD5NH3-NTP长江五步沟断面2015.9.307.1122.20.280.12(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6-920.04.01.00.2由监测结果表明,长江五步沟断面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质标准。3.3 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噪声监测结果见表3-3。表3-3 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监测点位测点编号监测时间监测结果LedB(A)昼间夜间东厂界N12016年5月21日57.146.5南厂界N256.448.1西厂界N356.244.9北厂界N456.546.3东侧居民N554.745.1南侧居民N653.544.8西侧居民N755.143.2由上表可知,项目厂界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敏感点处的昼夜间噪声监测值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明项目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位于驻驾村西北方位,靠近取水水源长江,评价区域内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4。表3-4 项目周边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与项目厂界规模环境功能方位距离环境空气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外江边居民点东32m约60户外江边居民点南36m约8户外江边居民点西18m约28户地表水环境长江北133m特大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池塘北75m宽约25m水源保护区北133m项目取水口附近按标准划分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声环境厂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外江边居民点东32m约60户外江边居民点南36m约8户外江边居民点西18m约28户备注:一级保护区:自取水口上游500米至下游2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二级保护区:自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3000米的水域及其两侧纵深各200米的陆域。 4、 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4.1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项目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 表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单位:g/m3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g/m3)标准来源TSP年平均2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4小时平均3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SO2年平均60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 2、水环境质量标准项目附近地表水长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详见表4-2。表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序号污染因标准值(mg/L)标准来源1pH69(无量纲)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2COD203氨氮1.04BOD54.05石油类0.053、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详见表4-3。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类别标准限值dB(A)标准来昼间夜间2类6050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污染物排放标准4.2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水排放标准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附近农田的农肥,不对外排放;工艺废水经厂区内沉淀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具体标准值见表4-4。表4-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除pH外mg/L项 目pHCODCrBOD5SSNH3-N石油类一级标准6-910020701552、噪声排放标准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要求,具体标准值详见表4-5。表4-5 噪声排放标准标准类别标准限值(dB(A))标准来源昼间夜间2类6050(GB12348-2008)3、固体废物执行标准本项目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修改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有关规定。总量控制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执行环保管理目标责任制的基本原则之一,目前,国家总量控制污染因子主要考核COD、SO2、氮氧化物及氨氮四项。结合本项目污染排放特征,本项目需将COD纳入总量控制。根据工程分析,项目外排废水中COD的达标排放量为0.478t/a。因此,环评建议企业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COD 0.478t/a,由建设单位向池州市环保局申请调剂。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施工期本项目为新建补办项目,故不存在施工期环境影响。5.2.运营期5.2.1净水处理工艺流程图5-1 项目净水工艺及产污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制得净水。混凝:通过取水泵将长江水输送进厂,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将原水分割、改向并形成漩涡,从而使加入的药剂均匀分散于水中。采用穿孔旋流反应池进行絮凝反应,使用聚合氯化铝作为絮凝剂,投加量约2.03.0mg/L。沉淀:采用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占地小,采用重力排泥斗排泥。过滤:采用普通滤池进行过滤,滤层采用单层石英砂滤料,承托层采用砂石。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消毒: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加氯量1.02.0mg/L,投加点设在清水池入口处,加氯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和水射器加氯,全自动化设置。5.2.2主要污染工序1、废水:主要来自厂区工艺废水及员工生活污水。2、噪声:污水处理厂主要噪声源为各种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根据现场实测,设备噪声的声源强度为6585dB(A)。3、固废:主要包括构筑物产生的污泥以及员工的生活垃圾。5.2.3污染源强分析1、废水项目营运期主要滤池反冲洗废水、絮凝沉淀池排泥水以及员工生活污水。(1)滤池反冲洗废水在滤池的过滤过程中,滤料层截留的杂质数量不断增加,因而滤料层阻力不断增加,滤池水头损失增大,水位也会随之升高。因而在过滤过程中须定时对滤池进行反冲洗。平均半个月反冲洗一次,反冲洗水量一次约为200t/次,则滤池反冲洗水产生量为4800t/a。主要污染物浓度约CODcr 80mg/L、SS 350mg/L,则污染物产生量CODcr 0.384t/a、SS 1.68t/a。(2)絮凝沉淀池排泥水项目采用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自来水原水中的杂质,絮凝剂投入反应池与原水中的胶体相互凝聚,并且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质、部分溶解物质,原水取自长江水,雨季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水浑浊度高时,沉淀池一般每8小时排放一次,每次排放2-4分钟。类比同类型自来水厂相关统计数据,平均每生产1万t净水将产生12.5t污水。项目供水能力为3000t/d,则絮凝沉淀池排泥水产生量为3.75t/d,1369t/a。主要污染物浓度约CODcr 95mg/L、SS 500mg/L,则污染物产生量CODcr 0.13t/a、SS 0.68t/a。(3)生活污水现有厂区员工5人,年工作日计365天,生活用水定额取100L/人d,则用水量为0.5t/d、182.5t/a。排水系数按0.8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4t/d、146t/a,其主要污染物浓度CODcr 350mg/L、NH3-N 25mg/L、BOD5 250mg/L、SS 300mg/L,污染物产生量CODcr 0.051t/a、NH3-N 0.0037t/a、BOD5 0.037 t/a、SS 0.044t/a。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作为附近农田施肥,不外排。要求厂区内设置排水池,将反冲洗废水和沉淀池排泥水一起收集进入排水池进行静置沉淀后,上层清液中的SS浓度降至约60 mg/L,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后排放,下层沉积的污泥定期打捞进入排泥塘自然干化定期清运。则工艺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5-1。表 5-1 项目工艺废水产生及排放情况污染物名称产生情况排放情况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滤池反冲洗废水水量/4800/4800COD800.384800.384SS3501.68600.288沉淀池排泥水水量/1369/1369COD950.13950.13SS5000.68600.082综合排放废水水量/6169/6169COD830.514830.514SS3822.36600.372、噪声营运期,净水厂运行时的主要噪声源为各种泵等设备,根据现场实测,设备噪声的声源强度为6580dB(A)。本项目营运期噪声源源强见表5-2。表 5-2 项目噪声源源强 单位:LAdB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噪声源强备注1取水泵台2802反冲洗泵台2753二氧化氯发生器台2654加压泵台4805搅拌器套1703、固废本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污泥以及员工的生活垃圾。本项目污泥产生量约200t/a,厂区外西南角设有污泥池,将污泥暂存在污泥池中进行自然干化后作为周围的绿化用土,或者外运卫生填埋。本项目员工5人,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5kg/d计,产生量约0.9t/a,及时收集后由环卫部门清运至当地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水污染物生活污水水量146 t/a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作为附近农田施肥,不外排COD350mg/L,0.051 t/aNH3-N25mg/L,0.0037 t/aBOD5250mg/L,0.037 t/aSS300mg/L,0.044 t/a滤池反冲洗水水量4800t/a4800t/aCOD80 mg/L,0.384 t/a80 mg/L,0.384 t/aSS350 mg/L,1.68 t/a60 mg/L,0.288 t/a沉淀池排泥水水量1369t/a1369t/aCOD95 mg/L,0.13 t/a95 mg/L,0.13 t/aSS500 mg/L,0.68 t/a60 mg/L,0.082 t/a固废净水构筑物污泥200 t/a0员工生活生活垃圾0.9 t/a0噪声主要为设备运行噪声,噪声声压级约6580dB(A)。经隔声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以达标排放,敏感点处的声环境质量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其他无主要生态影响:据现场踏勘,本项目周围为道路、居民区、农田等,无大面积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项目建设、营运过程中污染物排放量较小,对当地生态环境影响很小,需加强厂区内的绿化。七、环境影响分析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为新建补办项目,故不存在施工期环境影响。7.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7.2.1 营运期废水影响分析本项目工艺废水收集进入厂区内排水池进行静置沉淀后上层清液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则外排废水综合排放水量为6169t/a污染物排放浓度为:CODcr 83mg/L、SS 60 mg/L,污染物排放量CODcr 0.514t/a、SS 0.37t/a。项目工艺废水水质较为简单,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对周围水体影响不大。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46t/a,由于项目污水产生量较小,且项目位于乡村地区,厂区周边有农田,建议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