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音乐史资料1.音乐的起源是是由于宇宙中一种超人的力量“太一”。吕氏春秋仲夏纪:“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先王定乐,由此而生。”有人将音乐的起源完全归之于某些个人的创作,特别是阶级统治中的个人创作。乐记:“王者功成作乐。”有人认为音乐是起源于古代的巫术。王国维宋元戏曲考:“歌舞之兴,其起于古之巫术乎?”劳动的进行、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发达,为音乐艺术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吕氏春秋:“今举大木者,前呼舆謣,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者善矣。”淮南子:“今夫举大木者,前呼 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动力之歌也。”吕氏春秋:“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鞈置缶而鼓之。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2.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名况,赵国人。他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相”又名舂牍,最初是一二尺至六七尺长的粗竹筒或木杵,用于夯土或舂米的工具,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节奏乐器。成相篇属最早的说唱音乐。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改变作风,进行开明的政治;性质上,它不是讲故事,而是讲道理;形式上,是用一种叫“相”的击乐器打着节奏而同时歌唱的一种诗篇,类似快板和莲花落等说唱音乐 3.广陵散是我国古代十大经典名曲之一,出现于汉代。古代的君主对广陵散取贬抑的态度。由于广陵散赞扬劳动人民对封建君主残酷统治的斗争,因此统治阶级中许多文人对广陵散有贬抑的态度。例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说:“其曲最为不平和,有臣欺君之意”。唐代的孙希裕认为广陵散的存在“有伤国体”,并将手中的曲谱烧掉了。明朝宋濂认为广陵散的声音躁而急,不可为训。此外,中国古曲采用宫商角徵羽五音阶,宫代表君王,商代表臣子,广陵散演奏中运用慢商调式,即降低古琴第二弦商音,使第一弦宫音与第二弦音高相同,并同时弹奏二弦,从而奏出双音的效果,强调主音加强乐曲的紧张情绪,因此历代统治者认为广陵散具有“臣凌君”的意思4.古琴独奏艺术发展迅速,突出一例即目前仅见的一首以文字记谱的琴曲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的琴谱为唐人手抄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据谱前小序说:“丘明,会稽人也,梁末隐于九嶷山。妙绝楚调,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可见此曲为南朝梁丘明所传。古琴曲集中存有管平湖据古逸丛书谱的译谱(乐4-1)。此曲采用了纯律定弦法,以“正调”定弦,七条弦散音完全合乎纯律五声音阶,泛音、徽位按音以及用长度和徽名间记录的徽间音都合乎纯律。全曲共分四段,节奏变化较多,十三弦上的泛音都已用到,还保留了一些古老的演奏指法。从碣石调幽兰的琴谱可以看出,当时的古琴不仅已具备了七弦十三徽的形制,且记谱法也已是相当精细,这说明我国古琴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5.学堂乐歌内容l1,宣扬“富国强兵”抵御外强欺凌的爱国精神。这在当时是数量最多,影响最大的主流。代表性作品有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沈心工作曲的黄河、体操兵操、王引才作词的扬子江、李叔同作词的哀祖国等等。l2,歌颂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新政的胜利。代表作品有沈心工作词的革命军、 华航琛作词的光复纪念、沈心工作词与朱云望作曲的美哉中华等等。这类的歌曲大多是产生在辛亥革命取得成功之后。l3,配合中小学生进行所谓“军国民教育”的各种各样的所谓“军歌”,例如出军、出征、从军歌、妇人从军歌、海战、陆战、炮兵歌、行军、学生军等等。这些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受了日本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也与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切望迅速实现“富国强兵”理想的迫切心情有关。l4,呼吁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代表作品有秋瑾作词的勉女权、沈心工作词的女子体操和缠足苦等等。在当时这些歌曲中都没有非常鲜明地提出“男女平等”的口号,也没有更深地触及这个问题,主要只是号召妇女要自强、自立、争取自己应得的地位和应该发挥的作用。在李叔同编写的歌曲婚姻祝词的歌词中,则提出了要改变“男尊女卑”、要实现“权力平分”的思想。尽管当时这类题材的歌曲的数量还比较少,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人能大胆提出这个问题,其意义就不可低估。l5,鼓吹学习新文化、倡导除去旧习俗、树立新风气。比如格致、地球、电报、运动会、跳舞、博览会、英文等等。在这些作品中,有的还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思想 。l6,向青少年进行勤学苦练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教育。代表作品有吴怀疚作词的勉学,沈心工作词的祝幼稚生,曾志忞编的蚂蚁,李叔同作词作曲的春游、作词的送别、忆儿时、西湖等。这类歌曲在当时的学堂乐歌中数量不算多,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深受当时广大青少年所喜爱,因而流传面也比较广。l7,鼓吹忠君、尊孔等封建传统伦理道德的题材,如陈颂平作词的尊孔、康有为作词的演孔歌、沈心工作词的孔圣人等。这些歌曲不仅出自洋务派文人之手,包括一些维新派的文人也认为忠君和尊孔是天经地义的传统道德。但这种题材内容已经不再那么吸引人,这些歌曲实际上也很少得到广泛的流传。6.沈心工一生共编写制作了180余首学堂乐歌,自1904年起先后编刊学校唱歌集三集(19041907)、重编学校唱歌集六集(1911)和民国唱歌集(1912);1937年选辑其乐歌代表作和加入20多首后期作品辑成心工唱歌集。他的绝大多数乐歌,是以向小学生进行爱国、民主、文明、进步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儿童歌曲;在民国成立后他所编写的乐歌中,更直接地向小学生传输了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他的歌词常选材于学生儿童日常生活,描摹孩子们眼中看到的世界,而又以童稚能解又引发兴味的语言,作形象化的表达。1,体操兵操(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2,黄河 3,春游4,竹马5,一泓泉水 黄河,是沈心工自创曲中最突出的一首,杨度作词。歌曲体现了宏大的气魄和强烈的激情。黄自曾说:“我最爱黄河一首。这个调子非常的雄沉慷慨,恰切歌词的精神。国人自制学校唱歌有此气魄,实不多觏。”沈心工的创作歌曲还有革命必先革人心、军人的枪弹、采莲曲等。7.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送别这首曲调原是美国作曲家约翰P奥特威(1824-1880)创作的通俗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18841905)在此曲基础上删除了所有的切分倚音,填写了旅愁一曲。李叔同将脱胎于唐代词调“喜迁莺”的送别歌词与其结合,歌词具有古诗风味,音节流畅,感情真挚,意境隽永,词曲结合紧密,突出了中国语言音韵美感的特点,达到了“情趣意境出于天然”而 “不见斧凿痕迹”的高度,是学堂乐歌中的一首经典之作。8.曾志忞的音乐理论著述先后编写了乐理大意、唱歌及教授法(1903);教授音乐初步、乐典教科书(1904);袖珍音乐全书(包括乐典大意、唱歌教授法和风琴练习法和声略意(1905)。 1904年发表音乐教育论,全面阐述了为提高学校音乐教育所需要的各种音乐知识,及他对普及音乐教育的基本主张。1903年在江苏杂志上发表六首歌曲,以五线谱和简谱对照刊印,练兵游春等是目前最早发表的学堂乐歌。1904年出版教育唱歌集,共26首歌曲。2014-2015第二学期中国音乐史课程主要考点:一、 远古时期1. 乐器及其材质(天然、铜制、陶制)列举3种每类2. 中国音乐起源(劳动、感情、模仿)论述题3. 乐舞=音乐+舞蹈4. 北京故宫博物馆中藏河南安阳殷墟 永启磬 永余磬 夭余磬二、 周秦时期1. 周代乐官职能:行政、教学、演奏(唱)2. 诗歌总集:南楚辞屈原 北诗经孔子3. 周秦音乐家:伯牙&钟子期、秦青、韩娥4. 六代乐舞5. 成相篇 荀子 成相及其含义6. 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每类各举一例7. 周秦时期的音乐美学:倡乐派 非乐派 论述题8. 三分损益律的内容9. 颂乐诗经三颂 内容和概念三、 两汉三国1. 鼓吹乐的分类:横吹 鼓吹2. 打击乐的分类3. 器乐音乐代表作品 琴曲广陵散正声 乱声 共六部四十五段4. 嵇康阮籍的音乐美学专著5. 相和引 五音引+箜篌引四、 两晋南北朝1. 南朝独立器乐演奏曲 但曲2. 清商乐的内容 民间音乐 吴声西曲3. 碣石调幽兰 唯一的文字记谱曲 技法、段落 现存最早的琴谱4. 相和大曲 曲式结构 艳 曲和解 趋或乱5. 北歌别名 真人代歌五、 隋唐1. 唐朝大曲 有影响力的作品 多段大型歌舞 散序 中序 破序 霓裳羽衣曲2. 唐朝说唱音乐的别名 变文3. 玄宗李隆基时期 音乐的表演方式分为 坐部伎和立部伎 按照表演场合和乐工人数4. 唐朝著名歌唱家 张红红 许合子 念奴 柳青娘5. 乐律学书籍 武则天 元万顷 乐书要录6. 专门写鼓的著作羯鼓录7. 出现最早的拉弦乐器 奚琴 轧筝六、 宋元1. 江夔最著名的代表作白石道人歌曲2. 艺术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针法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钳工国家考试试题及答案
- 乐理1级试题及答案
- 口语启蒙测试题及答案
- 保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数学考查试题及答案
- 肺栓塞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精益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北京知识产权大数据培训课件
- 口才与演讲训练教程(第四版)课件2-2普通话训练
- 新教师三年职业成长规划
- 理化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 应急疏散培训课件
-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片区2025届数学七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灵芝孢子油培训
- 公司适用法律法规标准清单2025年08月更新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五五”规划》全文
- 2025安徽医科大学辅导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
- 美发店租工位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