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程论文.doc_第1页
毛概课程论文.doc_第2页
毛概课程论文.doc_第3页
毛概课程论文.doc_第4页
毛概课程论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途径摘要: 文章在对我校(广西师范大学)数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查阅网上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当代大学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的欠缺与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自然科学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弱,创新成果少等问题,结合社会各界的调查成果分析导致大学生创新意识减弱的原因以及对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意识 培养 途径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禾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大学生这一重要群体, 然而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逐步的减弱,我们将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其如何改进做一次探讨。1、 什么是创新及创新意识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社会学以及建筑学这些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口语上,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 。既然改革被视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促进创新的因素也被视为至关重要。创新意识是一种不安于现状、精益求精的意识,面对任何未知的问题、未知的领域有勇于尝试的冲动,是不断探索、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的兴趣和欲望;创新意识是创新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是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的潜能。 二、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现状表一:(针对本校在校生调查数据)问题是否不知道比例比例比例对一个事物或问题产生兴趣是否觉得困难26.9%65.4%7.6%你认为培养创新意识是否是意见困难的事61.5%34.6%3.8%你是否敢于尝试有创新性质的工作73.1%7.6%19.2%你是否参加过创新性的比赛38.5%61.5%大学里你是否想参加创新类比赛76.9%11.5%7.6%看到别人通过创新取得成果,你是否也想要进行创新57.7%23.1%19.2%表二:(网上查到的问卷调查数据) 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立不同意极不同意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发明创造是研究生、博士生的事895.0%1568.8%25814.6%93953.0%33018.6%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72040.6%78744.4%18310.3%794.5%30.2%在大学从事发明创造是有意义的事75142.4%77643.8%22612.7%191.1%00%创新一定是“高、精、尖”的大项目402.2%794.5%25614.4%123869.9%1599.0%(1)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的信心和勇气从表一的问卷调查数据比例中,很明显的可以发现:我校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但缺乏创新的信心和勇气。表二的问卷调查数据比例可以说明是说当代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创造力是每个大学生都有的一种潜在的自然属性”,他们对科技创新期望指数是很高的。并且,很多研究表明,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意识的强弱和创新观念的健全与否。(二) 大学生理论知识较强而动手能力很弱 在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的数据显示中,60.5%的参与问卷的同学成绩优良,38.5%的同学参加过创新性的比赛;40%的同学考取了各种不同的证书,但却只有9.6%的同学自己动手制作过一些创新的小作品;62.6的学生经常去图书馆借阅图书,15.4的学生经常听各种学术报告,但是仅有23%的同学善于分析问题并会主动发现与问题相关的联系。透过以上的数据对比,很容易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对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掌握,但是动手能力确很弱。(三) 有创新的灵感、兴趣和热情,但教学环境的欠缺限制学生的行动 调查结果显示,60%的同学擅长从日常观察中得到灵感,45%的同学灵感经常在脑内涌现并可以不断提出新的设想,55.5%的同学在探索问题过程中有新发现会很兴奋。但是,70%的同学认为学校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培养创新意识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矛盾,并且大部分的同学认为阻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的因素有:课程设置存在缺陷、教学方法陈旧 、大学制度改革滞后。这些数据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是有创新的灵感、兴趣和热情的,只是由于教学环境的欠缺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环境的限制下逐步削弱。3、 分析原因,提出培养途径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然而,我们现在的高校教学依然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至今没有迈出实质性的一步,高等教育阶段成为继基础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个“断层”之后的又一个“断层”。归根结底,首先高等学校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继承性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训练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够,而学生评价体系更是深受“应试教育”影响。加之,长期深处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当代许多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首当其冲的便是创新意识不够。许多大学生虽然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唉声叹气,缺乏行动的信心和勇气;或者在实践活动中,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缺乏创新的兴趣,观察事物缺乏深度和广度;有些学生也想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缺乏相关的思维训练和技能操作实践。 针对以上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的现状和创新意识减弱的原因,分析总结出以下四点关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1) 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使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无畏的胆识、坚强的意志和浓厚的兴趣。(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解决创新教育观念问题。创新教育观念包含四个方面:即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念,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价值观念。高等学校要树立“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高校教学的主旋律”的指导思想,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激励大学生勇于创新。(3) 学生应该学会充分的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做到“知识活力化”。改变思维偏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不能致用的这种现状。(4)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都能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使每个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