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装饰设计中空间意识与主题营造的重要性 生活,对人而言是至高至尚的。人类的生存生活就是精神与物质的综合体,就生活本身而言它起源于温饱、过渡于小康、满足于享受、要求于提高。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与提高也就同时产生物质与之配套的提高。在现代环境影响之下的装饰设计不再满足于“功能性”的基本要求,随着精神享受意识的再一次觉醒,没有设计语言的物质空间已远不能适应当今消费理念。因此,装饰设计在满足功能配套方面的情况下必须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上来。也就是说,装饰设计的创作已成为主观化了的艺术品。它如同在三维空间里写作诗文一样,要深在思想,妙在情趣,高在意境,必须非常注重作品主题构思的艺术性。意在创造一个有文化内涵的生存空间,将现实物质空间与充满意境幻想的再造空间妙合无痕,完全融为一体,使自身欲望和自然情意在空间氛围中得到极大的表现与满足,这就是现代装饰设计的最高境界。一、建筑的空间概念和特征马克思在一八八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类是“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的”,即“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从石器时代的穴居草棚到近代高楼大厦、从宗祀、寺庙、教堂到皇家宫殿、私家园林无一不是追求着空间形式的比例尺度、和谐、对比、均衡、韵律、质感以及构图序列等等,从黄金分割到六壬盘(即风水轮盘)均是如此,这便是空间的特征。虽然建筑起源于防寒祛暑,荫蔽安全等实用的生活要求,但对内部空间进行艺术化的再设计,营造一种具备审美情趣的室内环境更是我们的追求。就如我国的前辈建筑师戴念慈先生所说:“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是内涵的建筑空间,把建筑空间效果作为建筑艺术追求的目标,而界面、门窗是构成空间必要的从属部分。从属部分是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并对内涵空间使用的感观起决定性作用至于外形只是构成内涵空间的必然结果。”由此可见,建筑外部的形式是表象序列建筑空间的组合,而内部物质基础的构成则是内涵建筑空间的延续,这是一种空间组合的概念。对于一个室内设计师来说,内涵的建筑空间是诠释设计语言最完美的组成部分。建筑的空间特征按照建筑物的实用功能来说可用古人的一句话概言之,“堂以宴,亭以憩,阁以眺,廊以吟”。所以,空间的构成手法也可说是多种多样了。当然,它的表现方式首先必须由设计师对于空间敏锐的艺术尺度感来决定其优胜劣汰,而设计师对于空间敏锐的艺术尺度感也就是设计师的空间意识了。二、主题营造存在的必要性为了营造一种舒适自在的物质空间,设计师根据项目特定的区域文化、空间形态进行考虑,赋于它某种个性,使之既有彻底的功能目的性又兼有艺术的完美。因此,主题营造确有其产生并且存在的必要性。“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主题营造对空间形式的作用,就像“梅花”对于“窗前月”一样,互为依附、彼此辉映。而在主题营造的统一协调之下,各个不同功能不同区域将不至于结构松散,可以避免设计语言出现不知所云的情况。以满足人生活条件为目的的物质空间往往通过文学的命名赋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显得意境隽永。经过了主题营造的氛围空间亦极具布局美、韵律美、和谐美、文化美等各种艺术美感。主题营造对设计而言就像血与肉的关系一样,它对设计作品起到了丰富形式内容的作用,而内容又加强扩张了形式的表现力。古往今来,人的审美情趣在不同的时代接受着不同礼乐文化的绝对制约,设计师的审美情趣也不例外。而就项目本身也必定受到周边环境、结构局限、功能需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所以设计师对于空间敏锐的艺术尺度感以及对主题的感知能力,尤其是对那些公共建筑和标志性建筑所展现的完整的主题意识进行深入的认知,更有利于设计对主题构思的把握。因此,控制范围内的空间形式是进行主题氛围营造的必要条件,不同审美情趣影响下的设计空间意识却是主题氛围营造的关键,而优秀的设计作品,也将以拥有明确的主题性而得以永恒。三、主题营造的文化价值 主题营造的价值,由史以来就是体现一种文化的价值,当然对于客观物质来说,“文化”是属于精神意识方面的东西。如何化意识中的想象为感官上的刺激呢?这需要设计师在尊重现实既定空间的基础上,紧扣主题,使之深化、明确。对主题的表述宜“由大而小、由野而文、由粗而精”。结合多种学科(如建筑、雕塑、绘画、诗文、园林、音乐、灯艺等),彼此映衬、相互渗透,以期在创造舒适物质空间的同时更能体现一种时代的风尚、一种民族的习惯、一种社会的心理、一种集团的气质,或是一种经营手法、文化品味、服务质量及消费观念。司空图认为“对事物的审美感受是由形象所唤起的一种广阔自由的想象、情感、理性诸多因素的融合”,也就是所谓的“象外之象”,“味外之旨”了。 中国的建筑和中国的文化有着盘根错节,错纵复杂的关系。凡是主题,其立意也必深邃,设计构思也必意韵绵绵。如在庄周派思想作为主要精神支柱的时候,苏州拥翠山庄的“抱瓮轩”,便出自庄子.天地篇,子贡见老人抱瓮灌园,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劝其用机械汲水,老人认为这样做了人就会有心机,故羞而不为。“抱瓮轩”,喻其安于简陋、弃绝机心、享受悠闲自在的淳朴生活。如受陶渊明田园诗派影响的时候,诸如扬州的“耕隐草堂”,苏州的“五柳园”、“归田园居”等,全园构思均以陶渊明隐逸思想为文化内涵。主题,实际也反映了人审美情趣上的观念。四、从空间意识到环境氛围的历程中国的建筑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建筑物的集群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中国的园林建筑,它以平面延伸为壮美的观念很早就体现了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人为的将一个建筑空间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门窗到地面的修饰,是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是物质空间产生的必然经过。而这个从“意识”到“氛围”的过程如何产生的呢?这包括很多因素,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对建筑空间结构的认知首先根据建筑的结构特征,因地制宜,将各个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进行有组织的分割并区分主次结构序列,按空间秩序区分点、线、面氛围营造的顺序,强调某点、衬托其主导地位(也即主题的中心)。当然,在结构布局上必须以相互制约配合取胜,形式上要求对称中隐有变化,于变化中又显其一脉之统一,强调以有限空间去创造深远乃至无限的境界。2、空间使用功能的明确人是现实环境的主导因素,一切将以满足人的生活要求为目的进行功能配置。如厅堂必定是公众共享部分、房间必定是私密空间,或者廊亭必是空间的连接。它们的分割、功能、造型必定是不一样的,但设计师必须让各个不同的区域围绕同一个主题风格表达出它的设计语言来。3、装饰手法的确立 一个项目由于受到经营定位、使用功能、地域文化等方面的诸多限制,装饰手法上肯定有一定的偏向性,所表现出的装饰语言也将各不相同。如皇家建筑体量大、装修豪华、色彩金壁辉煌,表现出恢宏博大的皇家气势;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又如私家住宅更多的是表现主人的个人喜好和修养。由此可见,装饰手法的确立更取决于设计师对空间意识的理解能力。4、材质的合理运用作为组成空间的物质基础,有些材质本身的肌理纹案就提供给人某种明确的、实用的观念情调,它的美学精神可用宗白华先生的一句话来概括:“于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各种感官上的刺激所引起的一切意识上的幻想相对设计本身来说,是创造了一种精神上的空间环境,强调了心灵的能动性、突出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5、陈设布置的艺术 室内陈设一般分为功能陈设和装饰性陈设二种。功能性陈设是指具有实用价值兼有观赏性的陈设(包括家具、灯具、织物、器具等),在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有时也能起到空间分割和丰富空间层次的效果;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目不识古,轩窗几案,毫无韵物”。可见,除了实用的陈设之外,具有欣赏价值和文化蕴涵的装饰性陈没也是必不可少的。装饰性陈设就是指以装饰观赏为主的陈设(包括雕塑、字画、工艺品、植物等),通过陈设品本身的造型、图案、色彩、质感来烘托加强空间氛围,在与主题形成统一风格的同时又往往构成独立的欣赏点,它们作为装饰设计中的亮点,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存在于空间的造型、线条、色彩、光线等开始了和空间的新的对话。6、造物造物,可为整个设计进行构思的前提。在中外成功的设计典案中不乏对造物的理解与推崇,而现代人也往往惊讶于去我们先辈们对造物工艺的非凡创造力。前人对于技术的衡量尺度实际已涵盖着对审美价值的诠释,功能反复要求合理、视觉不断追求和谐、主题始终围绕统一,由此造物艺术和技术都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作为人类思想实践的伟大举措,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都对造物不同程度的刻上人类思想的烙印。造物在现代设计中同样可与装饰融会成一种对主题风格的完善。7、借景自然。由于空间结构或空间范围必定处于既定范畴之内,可能存在很多局限。设计师必须考虑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借景”?计成园冶.借景中说:“夫借景,园林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俯借、应时而借。”也就是说,只要能突破空间限制,可得景则无拘远近,无所不借。如沧浪亭的“看山楼”,楼址高旷清爽,可领略“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趣味,此为远借。又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阴晴显晦,昏旦含吐,千变万状”,此为应时而借。或者合理的配置一些植物来装点室内环境,俗话说:“无花不成景,无绿不成园”,有些花木本身就形神俱备,意境高远,它的功用价值、内涵价值能起到完整主题的作用。也可适当的进行人工造景,对建筑内部作出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将生意盎然的自然美交融于怡然自乐的生活美,室内外环境和谐的连为一体。宋.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由此可见,自然因素是设计中永恒的主题。五、意识空间的审美情趣一般来说,物质空间的审美标准是以“空间舒适度”来衡量的,主题氛围的营造是建筑产生美感的基础。崇尚自然是自古以来反复证明的美的根源,很多设肌理念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天人合一”等均以追求天趣为依附,这也说明“不下华堂而坐穷泉壑”是物质空间审美的极高境界了。就如郑板桥有云:“十笏第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夕弥新乎!”这可能也是自然因素为人所用最成功的案例了吧?人对建筑空间的美感来自于自由空间本身的造型、色彩、比例、构图序列、文化内涵等。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如中国园林建筑的陈设之法,文震亨有云:“位置之法,繁简不同,寒暑各异,高堂广榭,曲房奥室,各有所宜云林清秘,高梧古室中仅一几一榻,令人想见其风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韵士所居,入门便有一种高雅绝俗之趣。”总而言之,装饰设计是一个结合多种艺术形态进行创作的空间构造过程。它以空间意识为主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I安全攻防演练方案试题(含答案与解析)
- 从化小额招标管理办法
- 规范网上采购管理办法
- 业务拓展人员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招聘考试热点解析与备考建议
- 2025年红十字初级急救员证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工业制造企业销售经理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营销费用结算管理办法
- 2025年药品专业知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护士条例及法律法规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环境工程专业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外卖餐饮培训课件
- 畜禽生产技术课件
- 【忻东旺作品分析4100字(论文)】
- 中国凸轮式自动车床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数据标注教学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HTCC陶瓷基板市场销售模式及竞争前景分析报告
- 房屋过户买卖合同贷款事宜范本
- 幕墙施工安全课件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2025至2030年中国肌肽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