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客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1页
乘客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2页
乘客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3页
乘客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4页
乘客问卷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打车软件使用者(乘客)的调查问卷的调查报告打车软件自应用以来,褒贬不一,为了有效反映乘客们的需求和心声,我们拟定此问卷,并在南京南站、南京站、玄武湖、各所高校等人群密集区进行问卷调查,人群不限,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后的有效问卷为612份。分析如下:在回答问题“Q1”,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606人次.选择“学生”:360人次(59.41%);选择“白领”:108人次(17.82%);选择“自由职业”:42人次(6.93%);选择“退休”:48人次(7.92%);选择“其他”:48人次(7.92%);。在回答问题“Q2”,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600人次.选择“频繁,几乎一直都用”:78人次(13.00%);选择“偶尔,打不到车时才用”:132人次(22.00%);选择“偶尔,需要提前赶时间时”:174人次(29.00%);选择“完全不用”:216人次(36.00%);。在回答问题“Q3”,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612人次.选择“方便,能够迅速打到车”:192人次(31.37%);选择“有时需要赶时间能够保证用车”:180人次(29.41%);选择“无奈,都使用打车软件,无法招车”:90人次(14.71%);选择“没有什么原因,偶尔用用”:174人次(28.43%);。在回答问题“Q4”,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82人次.选择“没有优点 ”:36人次(6.19%);选择“方便生活 ”:390人次(67.01%);选择“软件多样化,选择广泛 ”:114人次(19.59%);选择“不知道”:66人次(11.34%);选择“5 其他_”:6人次(1.03%);。在回答问题“Q5”,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612人次.选择“出租车司机违约耽误安排”:222人次(36.27%);选择“需要网上支付不方便”:174人次(28.43%);选择“安全性不高”:54人次(8.82%);选择“软件不安全,个人信息被透露”:174人次(28.43%);选择“其他_”:162人次(26.47%);。在回答问题“Q6”,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94人次.选择“是的 ”:216人次(36.36%);选择“否 ”:54人次(9.09%);选择“说不定 ”:198人次(33.33%);选择“不知道”:126人次(21.21%);。在回答问题“Q7”,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82人次.选择“愿意,能够迅速打到车”:54人次(9.28%);选择“视情况而定,急需时”:288人次(49.48%);选择“看心情,随机使用”:36人次(6.19%);选择“不使用,加价毫无道理”:204人次(35.05%);。在回答问题“Q8”,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82人次.选择“正常现象,有很多突发情况”:132人次(22.68%);选择“偶尔,有更快的车时”:192人次(32.99%);选择“无所谓,并不造成影响”:42人次(7.22%);选择“从不,坚持诚信”:216人次(37.11%);。在回答问题“Q9”,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88人次.选择“支持,我觉得很好用”:174人次(29.59%);选择“保留意见,现在说不清楚”:270人次(45.92%);选择“反对,我觉得很不好”:18人次(3.06%);选择“无所谓,对我没有影响”:126人次(21.43%);。 在回答问题“Q10”,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88人次.选择“无所谓,对我没有影响”:174人次(29.59%);选择“会,可以接受”:186人次(31.63%);选择“看具体情况”:210人次(35.71%);选择“不会,完全不能接受”:18人次(3.06%);。在回答问题“Q11”,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588人次.选择“应该,现在有很多问题”:306人次(52.04%);选择“应该,但是觉得不起作用”:156人次(26.53%);选择“不应该,政府不能过分干预”:30人次(5.10%);选择“无所谓,对我没有影响”:96人次(16.33%);。 在回答问题“Q12”, 共参与应答人数为23人次.回答“无所谓,自己开车”:1人次(0.98%);回答“希望付款方式多样化”:1人次(0.98%);回答“应该取消加价功能,会扰乱出租车价格”:1人次(0.98%);回答“应利于老年人打车更方便”:1人次(0.98%);回答“优化支付手段,创新线上线下活动”:1人次(0.98%);回答“有些手机不支持软件”:1人次(0.98%);回答“在速度和服务态度上要改善”:1人次(0.98%);回答“这是年轻人使用的”:1人次(0.98%);回答“便宜一点吧”:1人次(0.98%);回答“不需要打车软件,平时也很方便”:1人次(0.98%);回答“部分出租车安装即可,不能影响出租车市场”:1人次(0.98%);回答“诚信发展”:1人次(0.98%);回答“对老年人使用提供帮助”:1人次(0.98%);回答“多发大面额的代金券”:1人次(0.98%);回答“方便老年人使用”:1人次(0.98%);回答“分时段规制,方便不会用电子软件打车的老年人群体”:1人次(0.98%);回答“公平竞争,健康发展,政府少干预,合理引导”:1人次(0.98%);回答“加强监管,加速行业规范的建立”:1人次(0.98%);回答“建立时间段规制,加强违约惩罚,完善打车软件自动显示预约的状态。”:1人次(0.98%);回答“可以专门针对女性朋友尤其是夜间时段有其特别政策保证安全性,而且打车软件不能有效规制黑车。”:1人次(0.98%);回答“没听过”:1人次(0.98%);回答“普及性不广泛”:1人次(0.98%);回答“使用太麻烦”:1人次(0.98%)。通过上述数据,主要反映了如下一些问题:使用频率、原因、影响(利弊)、态度及发展展望乃至建议。概况结论如下:完全不使用打车软件的人群占到了36%,多是因为没听过或是嫌麻烦,在问卷回收时发现,这些人集中体现为约莫40岁以上的人群,一是对手机软件应用的操作不熟悉和习惯,二是有些手机并不支持软件应用下载。以上都说明打车软件的普及适用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而使用该类型软件的人群认为该软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特别是体现在赶时间的时候。宏观上虽然看似便利,然而,实际中使用时,发现在很多地方即使使用了打车软件也叫不到车,司机挑客的现象屡见不鲜,交通不便或者不划算的单,司机并不愿意接受,即使接受也可能违约。而如果在繁华地段,打车软件的出现似乎又成了一个多余。诸如此类的质疑声也说明打车软件仍有很多不足,司机违约,网上支付不便,信息泄露是大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尽管如此,还是有36%以上的人对其发展抱着乐观态度,认为其利大于弊。对于加价功能,其中49.5%的人在急需时认为这样的做法是合理的,但35.1%的人完全反对该制度。加价行为算是一种乘客间的竞争,实际成为了司机挑客的重要依据。其不当之处在于,原来相对公平的“有车即上”打车模式变相演变成为了“价高者上”。另一角度而言,却也为赶时间的人留下了机会。值得肯定的是,乘客们多数坚持诚信,拒绝违约,但偶尔有更快的车时也属于人之常情。一方面,相关的惩罚制度和监督制度没有建立起来,乘客们的打车行为并不一定规范得当。而另一方面,打车本应是一个很轻松、很方便、随性的行为,但是打车软件的使用,一部分人认为它改变了使用者的这种心态,不仅要登陆软件按部就班地操作,而且要按时按地,把传统的打车行为变成一个正式的要约,束缚了乘客们的意志和自由。谈及打车软件,45.9%的人仍然持保留态度,还在观望当中,对于其是否要加入电召平台也是模棱两可。也有很多人诚实表示并不知道什么是电召平台。乘客们对于打车软件的发展态度不明朗并不是一个可喜的征兆,这说明打车软件目前的应用市场比较狭隘,并未深得人心。毫无疑问的是,过半数以上的乘客认为它应该受到管制,但其中又有二分之一并不看好这种监管。我们须知,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经验的校正。同时,每个人都应该对政府监管怀有信心和信任。最后,乘客们的建议都应该得到重视和考虑,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不会使用软件)人群需要特别的政策保障用车,而不能影响公平的打车环境。附录:打车软件使用者(乘客)的调查问卷关于打车软件使用者(乘客)的调查问卷1. 您的职业是?A学生B白领C自由职业D退休E其他2. 您使用打车软件的频率?A频繁,几乎一直都用B偶尔,打不到车时才用C偶尔,需要提前赶时间时D完全不用3. 您使用打车软件的理由是?A方便,能够迅速打到车B有时需要赶时间能够保证用车C无奈,都使用打车软件,无法招车D没有什么原因,偶尔用用4. 您认为使用打车软件有什么优点?A没有优点 B方便生活 C软件多样化,选择广泛 D不知道 E其他_5. 您认为或遇到过的打车软件的弊端A出租车司机违约耽误安排B需要网上支付不方便C安全性不高D软件不安全,个人信息被透露E其他6. 打车软件的应用利大于弊么?A是的 B否 C说不定 D不知道7. 您是否愿意使用加价功能?A愿意,能够迅速打到车B视情况而定,急需时C看心情,随机使用D不使用,加价毫无道理8. 您对于违约行为如何看?A正常现象,有很多突发情况B偶尔,有更快的车时C无所谓,并不造成影响D从不,坚持诚信9. 您对打车软件的态度?A支持,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