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设计天津市凯博现代办公楼设计毕业论文目 录摘 要IAbstractI1 设计资料11.1场地地质条件11.2其它相关资料11.2.1气象资料11.2.2场地的地震效应11.2.3施工技术条件12 建筑结构设计22.1 建筑方案设计22.2 结构选型及布置22.2.1构件材料选择22.2.2构件尺寸确定52.3 计算简图63 现浇板设计63.1荷载计算63.2双向板83.2.1内力计算83.2.2双向板配筋计算93.3单向板103.3.1内力计算103.3.2单向板配筋计算104 横向框架计算114.1自重计算114.1.1构件自重计算114.2恒载计算134.2.1中间层梁柱恒载计算134.2.2顶层梁柱恒载计算144.3活载计算154.3.1顶层框架梁柱活载计算154.3.2中间层框架梁柱活载计算174.4风载计算184.5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94.5.1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194.5.2梁柱刚度计算214.5.3自震周期计算214.5.4地震作用的计算214.5.5抗震验算234.6内力计算244.6.1恒在内力244.6.2活载内力294.6.3水平地震作用内力334.6.4风载作用内力384.7内力组合404.7.1弯矩调幅404.7.2梁柱内力组合414.8截面设计494.8.1设计内力494.8.2梁截面设计494.8.3柱截面设计555 第横向框架柱下基础设计625.1 E柱独立基础设计625.1.1荷载计算625.1.2基础底面尺寸的确定625.2 C、D双柱联合基础设计665.2.1荷载计算665.2.2双柱联合基础尺寸的确定665.2.3双柱联合基础内力计算665.2.4双柱联合基础高度验算及配筋67参考文献69图纸目录70致谢71V1 设计资料该办公楼位于天津市中心,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约为4300,共五层,建筑总高为18.9m,屋顶突出的电梯间高为3.0m,主要的功能房间有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接待室、储物间等。建筑物位于市中心,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附近有超市,公园等,环境良好。1.1 场地地质条件该楼位于天津市市中心,场地平坦,已进行静载荷试验,地下水对一般建筑物无侵蚀作用,不考虑土的液化。表1 水文地质一览表序号岩土分类土层深度(m)厚度范围(m)重度(kN/m3)地基承载力fk/kPa1杂填土00.80.815.7903粉质黏土层0.82.21.4192894基岩37.94.9206001.2 其他相关条件1.2.1气象资料:工程所在地主要气象资料如下:最冷月平均:3.4,最热月平均:32.5:;年最高气温:40,年最低气温-5;年降雨量:1000mm;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基本风压:;基本雪压:。1.2.2场地的地震效应:建筑场地所在地区地震的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1.2.3施工技术条件各种机械能够满足现浇结构要求。2 建筑结构设计2.1 建筑方案设计本设计题目为天津市凯博现代办公楼设计,坐落于天津市市中心,结构形式为全现浇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面积约为4300,综合考虑建筑和结构设计的要求,采用内廊式平面框架形式。为了满足不同类型的房间对使用面积的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受力合理性以及柱网的经济尺寸,本设计部分柱网采用6m7.2m,走廊宽度取轴线宽度2.4m,主要人流通道为主楼的两步楼梯和两部电梯。为了满足防火要求,在底层走廊的两端设有侧门,供紧急疏散用,通风采光方面,每间房间为大窗洞口,不仅满足采光要求而且是人进入有宽敞明亮的感觉,心情更加舒畅;建筑的两侧采用玻璃幕墙,使建筑更加美观。(平面图详见图1)。本建筑主体结构为五层,建筑高为21m,办公楼一层层高均为3.6m,地震防震烈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年限为50年。此外建筑物的出入口地位明显,易于找到,窗户的尺寸比例与立面相互协调,使得建筑立面设计显得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立面图详见图2)建筑的剖面图主要表现建筑的内部情况和楼梯布置情况。本设计楼梯为板式楼梯,单向传力,斜板厚为120mm厚钢筋混凝土板,踏板宽度为1600mm,踢面高度为150mm,踏面宽度为300mm,符合人体习惯。平台踏板宽度取为1800mm,栏杆为圆60的不锈钢管。(剖面图详见图3)2.2 结构选型及布置本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根据地质条件,采用柱下独立基础。2.2.1构件材料选择考虑到强柱弱梁,施工顺序(现场浇筑混凝土时一般梁、板一起整浇,柱单独浇注)等因素,拟选结构材料如下:柱:采用C40混凝土,主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梁:采用C30混凝土,主筋采用HRB400钢筋,箍筋采用HPB300钢筋;板:采用C30混凝土,钢筋采用HRB335;基础:采用C35混凝土,钢筋采用HRB400;围护墙、间隔墙材料:外墙墙体采用200mm厚浆砌焦渣砖墙,内墙墙体采用200mm厚浆砌焦砖墙,卫生间内部隔断取用100厚轻质隔断。浆砌焦渣砖强度等级MU50,73图1 底层平面图图2 南立面图图3 1-1剖面图砌筑砂浆强度M7.5,采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2.2.2构件尺寸确定(1)梁确定原则:梁截面高度一般为其跨度的1/151/10;梁截面宽度一般为其截面高度的1/31/2。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梁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再综合挠度控制、荷载等原因,初选梁界面尺寸为:横向框架梁:bh=300mm500mm横向框架短跨梁:(2400mm):bh=300mm500mm纵向框架梁:bh=300mm600mm次梁:bh=300mm500mm(2)柱确定原则: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5条,矩形截面柱边长不宜小于400mm,柱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3;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6知:二级框架结构柱轴压比限值为0.75.抗震设计时宜采用方柱,根据轴压比确定柱子截面尺寸。轴压比限值条件:上式中:即:且令bc=hc解得:楼板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1.2条:板的跨厚比,对于单向板不得大于30,双向板不得大于40,故板厚取100mm。2.3 计算简图针对本办公楼的建筑设计图纸,选择第轴横向框架作为手算对象。本计算书除特别说明外,所有计算、选型、材料、图纸均为第轴横向框架数据。选取计算单元时的确定原则和方法是在结构计算简图中,杆件用其轴线来表示。框架梁的跨度即取柱子轴线之间的距离;框架柱的高度即为相应的建筑层高,而底层柱的长度应从基础顶面算起,计算简图如图4所示。3 现浇板设计以主楼一层轴线之间楼板设计为例,其区格划分如图5所示,由图知轴线之间的板包括双向板B1和单向板B2。选取底层轴线之间的板作为计算对象。设计资料:混凝土C30(; 钢筋:HRB335(); 板厚:100mm。3.1 荷载计算恒载: 25mm水泥沙浆和30mm大理石砖地面 100mm混凝土楼板 15mm厚石灰砂浆顶棚 小计 活载:由荷载计算部分知道,普通办公室活载值均值均为,走廊部分取为。办公室部分荷载设计值:图4 第轴框架计算简图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可变荷载控制组合: 由此确定其设计用荷载取:走廊部分荷载设计值:永久荷载控制组合:可变荷载控制组合: 图5 主楼一层轴线之间的板区格图由此确定设计用荷载取:3.2 双向板3.2.1内力计算双向板B1进行设计,采用塑性铰线法设计板,由于板两端与梁(柱)整体连接,因此就算跨度取其净跨:长跨:短跨:因,按双向板计算。板B2为三边连接一短边简支,由以上可知: , , , , 其中: , , 根据虚功方程,内力做功等于外力做功,得到:解得:由此可依次得到:3.2.2双向板配筋计算配筋的计算过程详见表2所示l01方向的板底正筋l02方向的板底正筋l01方向的板底负筋l02方向的板底负筋设计内力2.75kNm/m0.83kNm/m5.50kNm/m1.65kNm/m80mm70mm80mm70mm0.0300.0120.0620.016实配钢筋B8200(251mm2)B8200(251mm2)B8200(251mm2)B8200(251mm2)最小配筋验算=0.3%min=0.2%=0.3%min=0.2%=0.3%min=0.2%=0.3%min=0.2%表2 双向板配筋计算3.3 单向板3.3.1内力计算单向板以B2计算为例:板的计算跨度:l=2400600=1800mm荷载计算:q=8.78kN/m2,取一米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考虑到双向板对单向板的约束作用,参照连续单向板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弯矩计算系数的取值,近似取单向板跨中弯矩系数为1/11,板端负弯矩系数为1/14。跨中弯矩:端部负弯矩:3.3.2单向板配筋计算(1)跨中正筋设计内力:m=2.88kNm/m 板厚100mm,h0=80mm 实配B8200 AS=251mm2 满足要求。(2)支座配筋设计内力:m=2.03kNm/m 板厚100mm,h0=80mm 实配B8200 AS=251mm2 满足要求垂直于纵向受拉钢筋放置B8180的分布钢筋,其截面面积且4 横向框架计算4.1自重计算4.1.1构件自重计算(1) 轴框架15层自重计算:板:25mm厚水泥砂浆和30mm厚大理石砖地面 1.3kN/m2100mm厚混凝土楼板 0.125=2.5kN/m215mm厚石灰砂浆顶棚 0.1517=0.255kN/m2 小计 4.055kN/m2横向框架梁以及横向次梁:边跨钢筋混凝土梁 15mm厚石灰砂浆顶棚 小计 3.204kN/m2中跨钢筋混凝土梁 15mm厚石灰砂浆顶棚 小计 3.204kN/m2纵向框架梁边梁钢筋混凝土梁 外墙面砖 内墙涂料 小计 4.262kN/m2中梁钢筋混凝土梁 内墙涂料 小计 4.03kN/m2柱:边柱钢筋混凝土柱 外墙面砖涂料(平均取比重) 内墙涂料 小计 24.42kN中柱钢筋混凝土柱 内墙涂料 小计 3.204kN墙:浆砌焦渣砖内墙(200mm)砌体 内墙涂料 小计 10.416kN/m浆砌焦渣砖外墙(200mm)砌体 内墙涂料 外墙面砖涂料(平均取比重) 小计 10.54kN/m(2) 轴框架顶层自重计算:板:防水屋面 1.255kN/m2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15厚石灰砂浆顶棚 小计 3.98kN/m2女儿墙:砌体 外墙面砖 内墙面20厚水泥粉刷 小计 3.44kN/m(3) 门窗 木门 0.2kN/m2 钢铁门 0.4kN/m2 铝合金窗 0.4kN/m24.2 恒载计算4.2.1中间层梁、柱恒载计算(1) 边跨梁上线荷载计算边跨梁上线荷载=边跨梁自重+板重+墙重,其中板自重按450方向分配如图6所示图6 板荷传导方式示意图由此可知梁上分布荷载为一均布荷载与一梯形荷载叠加,只要求出控制点的荷载值,就可以绘出该梁上荷载分布图。最大值:最小值:由此画出该梁上的恒载分布图如图7所示。(2) 中跨梁上线荷载计算:中跨梁上线荷载=中跨梁自重其值为常值:3.204kN/m由此绘出该梁上恒载分布图如图7图8所示。(3) 边柱集中力计算边柱集中力=边柱自重+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部分板重+横向次梁自重+纵向框架梁自重+外墙重 图7 中层边跨梁恒载图 图8 中间层中跨梁 分布恒载图其中,板重:横向次梁自重:纵向框架梁重:墙重:因此,边柱上集中力:(4) 中柱集中力计算:同理:中柱上集中力:(5) 边柱与梁交点处的弯矩: (6) 中柱与梁交点处的弯矩: 4.2.2顶层梁柱上恒载计算(1) 边跨梁上线荷载计算:边跨梁上线荷载=边跨梁自重+板重,板自重按双向板塑性铰线分配,如图6所示,由此可知梁上分布的荷载也为一均布荷载与一梯形荷载叠加,只要求出控制点的荷载值,就可以绘出该梁上荷载分布图。最大值:最小值:由此绘出该梁荷载分布图如图9图10所示。(2) 中跨梁上线荷载计算:同理,中跨梁上线荷载=中跨梁自重+板重 图9 顶层边跨梁恒载图 图10 顶层中跨梁 分布恒载图其值为常值:3.204kN/m由此绘出该梁上恒载分布图如图10所示。(3) 边柱集中力计算:边柱集中力=边柱自重+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纵向框架梁承受的荷载=部分板重+横向次梁自重+纵向框架梁自重+女儿墙自重因此,边柱上集中力:(4) 中柱上集中力计算:同理,中柱上集中力:(5) 边柱与梁交点处弯矩: (6) 中柱与梁交点处弯矩: 通过以上计算,可绘出第轴横向框架恒载图(如图11所示)4.3 活载计算通过查阅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将本次计算所要用到的活载类型汇总如表3所示。4.3.1 顶层框架梁柱活载计算:不上人屋面活载:0.5kN/m2雪荷载:活载取:0.8kN/m2(1) 边跨梁上线荷载:图11.第轴横向框架恒载图(力:kN: 弯矩:kN.m)表3活载汇总表类型标准值(kN/m2)组合值系数频遇值系数准永久值系数普通办公室2.00.70.50.4会议室2.00.70.60.5阅览室2.00.70.60.5走廊2.50.70.60.5电梯机房7.00.90.90.8资料室2.50.70.70.5屋面活载0.50.70.70.4同荷载求解方法,得最大值:最小值:0绘制荷载图如图12所示。(2) 中跨梁上线荷载:同恒载求解方法,其值为0。(3) 边柱集中力:边柱集中力=部分板上活载传力(4) 中柱集中力=部分板上活载传力(5) 边柱集中力矩: (6) 中集中力矩: 4.3.2 中间层框架梁、柱活载计算:普通办公室活载:2.0kN/m2走廊活载:2.5kN/m2(1) 边跨梁上的线荷载同以上求解方法,得:最大值:最小值:0绘制荷载如图13所示。 图12 顶层边跨梁线活载示意图 图13 中间层边跨梁活载示意图 (2) 中跨梁上线荷载:同恒载求解方法,其值为0。(3) 边柱集中力:边柱集中力=部分板上活载传力(4) 中柱集中力:中柱集中力=部分板上活载传力(5) 边柱集中力矩: (6) 中柱集中力矩 通过以上计算,可绘出第轴横向框架活载图(图14)图14 第轴横向框架活载图(力:kN;弯矩:kNm)4.4 风载计算计算资料:本建筑位于城市市中心,属于C类场地,基本风压为0.5kN/m2.对于“”型平面建筑,风载体型系数因结构高度H=21m30m,可取风压:图14 第轴横向框架活载图(力:kN: 弯矩:kN.m)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可查荷载规范8.2.1,取Z=4.10(实为4.05),7.7,11.3,14.9,18.5,分别计算出,然后将线荷载换算到每层框架节点上的集中荷载,列于表4中表4 标准高度风载计算Z(m)FK4.10.6503.2812.557.70.6503.2811.8111.30.6503.2811.8114.90.6503.2811.8118.50.7133.5912.92由此绘出第轴横向框架框架图如图15所示。图15 第轴横向框架风载计算图4.5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4.5.1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本设计中,主楼和附楼在结构上是断开的(包括基础),并且选取计算的一榀横向框架是主楼的第号轴线,因此可以只计算主楼的重力荷载代表值。Gi=恒载+0.5活载(1) 中间层(二四层) 楼盖面积(扣除柱所占的面积)为:注:这里没有扣除楼梯间和电梯间的楼面面积,由于电梯间的楼段板自重较水平投影面积相同的100厚混凝土楼面板重,而电梯间则没有板,故近似认为二者相互抵消。梁、柱自重1) 横向框架梁:2) 纵向框架梁:3) 附加次梁:柱:标准层梁柱自重为:4) 填充墙门窗面积外墙门窗面积:外墙门窗自重:外墙面积:外墙自重:内墙门窗面积:内墙门窗自重:内墙面积:内墙自重:5) 活荷载走廊、楼梯活载:办公室等活载:综上所述,中间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2) 一层一层相对于二四层扣除门厅部分墙即可,且为简化计算,一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3) 五层女儿墙自重:楼板自重:屋面活载:五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4.5.2 梁柱刚度的计算(1) 梁的线刚度计算见表5,其中,在计算梁的线刚度时,考虑到现浇楼板对梁的约束作用,对于两侧都有现浇楼板的梁,其线刚度取。对于一侧有现浇板的梁其线刚度取。(C30混凝土:E=3.0107kN/m2)表5梁的线刚度计算截面跨度截面惯性矩边框架梁中框架梁0.30.56.03.1310-34.7010-32.351046.2610-33.131040.30.52.43.1310-34.7010-35.881046.2610-37.83104(2) 柱的侧移刚度D值按下式计算: 式中,一般层: 底层: 各层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计算见表6(C35混凝土:E=3.25107kN/m2)。4.5.3 自振周期的计算按顶点位移法(适于质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框架)计算,考虑填充墙对框架刚度的影响,取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计算公式为,式中为顶点位移,按D值法计算,见表7,则:。4.5.4 地震作用的计算(1) 该办公楼所在场地属于II类一组场地,7度设防设计加速度,查表5.1 41多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已经求出。由于,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表6柱(0.6m0.6m)的抗侧移刚度计算楼层柱类别每层柱数Ic(kN/m)hc(m)KDiDi1边框架边柱67.821044.350.300.3517357729988边框架中柱47.821044.351.050.5125292中框架边柱147.821044.350.400.3818845中框架中柱197.821044.351.400.562777125边框架边柱69.451043.60.250.119625679988边框架中柱49.451043.60.870.3026250中框架边柱149.451043.60.330.1412250中框架中柱199.451043.61.160.3732375表7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计算层次Di59619.369619.366790000.0140.19848925.2318544.596790000.0270.18438925.23274698.826790000.0400.15728925.2336395.056790000.0540.11719585.7545980.807299880.0630.063故:(2) 利用底部剪力法求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结构等效总荷载则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了考虑高振型对水平地震作用沿高度分布的影响,需要在顶部附加一集中水平力,由于且,故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为i楼层处的水平地震作用: 其中:因此第一层的水平地震作用为:同理,可得:F2=547.73kN F2=795.76kN F2=1043.79kN F2=1291.82kN4.5.5抗震验算(1) 按抗规规定:“各类结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其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计算过程如表8所示表8抗震变形验算楼层水平地震力Fi(kN)层间剪力Vi(kN)层间刚度Di层高hi(m)层间相对弹性转角51291.821291.826790003.60.0021/180041043.792335.616790003.60.0031/12003759.763095.376790003.60.0041/9002547.733643.106790003.60.0051/7201321.883964.987299884.350.0051/720由抗规中知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层间位移角限值为1/550,表7中的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2) 轴号横向框架水平地震计算上面计算的水平地震作用,是每个结构层所承受的总荷载;进行框架计算时,需要按照各榀框架的抗侧刚度D将层间水平地震作用分配到每榀框架上去。由于本设计中手算只计算了第轴线的横向框架,故这里也只计算第轴线框架上分配的水平地震作用。一榀框架每层的分配系数为: 将D代入可分别计算出第轴号横向框架各层的分配系数: 轴号横向框架各层所分配到的水平地震作用:将第轴号横向框架的地震作用绘制于计算简图上,如图16所示。4.6内力计算4.6.1恒载内力(1) 第轴梁、柱的截面分别参数前面表4和表5。(2) 弯矩计算利用力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1) 计算杆固端弯矩;将梯形或三角形分布荷载按固端弯矩等效的原则折算成均布荷载:梯形荷载折算公式:其中:为梯形分布荷载的最大值。顶层边跨等效均布荷载: 图16 第轴横向框架地震作用计算简图中间层边跨等效均布荷载 由以上所求均布荷载,各杆固端弯矩就算如图17所示。由此可得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18、19所示(计算跨中弯矩时按折算后的均布荷载计算:)。(3) 剪力计算为方便恒载作用下梁、柱端剪力计算,特将梁上的分布荷载折算成集中力:1) 顶层边跨: 2) 顶层中跨: 3) 中间层边跨: 4) 中间层中跨: 分别取各个梁、柱作为隔离体,分别对两端取矩,列出力矩平衡方程,便可得该梁0.0000.0000.7510.2490.0000.1900.5730.237-49.8949.89-1.54-0.7716.213.152.699.82-1.95-3.90-11.75-4.864.86-5.91-1.96-0.89-8.5320.12-48.421.815.452.25-2.2549.51-14.83-4.151.84-28.1430.32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8.11-81.90-5.8881.90-1.54-0.7719.6319.636.393.20-2.969.44-2.87-17.05-5.73-17.05-7.537.53-1.55-1.55-0.512.73-0.26-8.0323.2327.52-77.872.000.672.000.89-0.89-18.2079.78-23.08-8.185.87-28.1430.32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9.82-81.90-8.5381.90-1.54-0.7718.8918.896.163.08-0.789.53-2.70-16.05-5.40-16.05-7.097.09-2.60-2.60-0.851.00-0.43-8.1225.3325.82-79.292.41 0.812.411.06-1.06-21.1779.96-21.76-7.575.26-28.1430.32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9.45-81.90-8.0381.90-1.54-0.7719.0519.056.213.11-1.309.51-2.73-16.24-5.46-16.24-7.187.182.36-2.36-0.761.21-0.38-8.1124.8426.20-79.18-2.620.882.621.16-1.16-20.4480.05-21.73-7.5630.325.25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9.53-81.90-8.1281.90-1.54-0.7719.0219.026.193.10-1.18-2.73-16.21-5.45-16.21-7.157.151.681.680.551.310.2829.0520.70-77.89-0.57-0.19-0.57-0.260.26-23.5979.64-16.78-8.956.129.51-8.110.84-0.2910.358.40图17 恒载弯矩二次分配计算简图注:图中单线条表示第一次分配结束,双线条表示第二次分配结束,节点外弯矩以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图18 恒载作用下梁端弯矩(kNm)图19 恒载作用下柱端弯矩(kNm)由此可得恒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图21所示。图20 恒载作用下剪力图(kN)端、柱端剪力,计算简图如图21所示。图21 剪力计算简图(4) 轴力计算根据配筋计算需要,只需要求出柱的轴力即可,而不需要求出梁轴力。柱轴力=柱顶集中力(包括柱自重)+梁端剪力由此可画出恒载作用下轴力图如图22所示。图22 恒载作用下轴力图(kN)4.6.2活载内力(1) 第轴梁、柱的截面分别参数前面表4和表5。(2)弯矩计算利用力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1) 计算杆固端弯矩;将梯形或三角形分布荷载按固端弯矩等效的原则折算成均布荷载:梯形荷载折算公式: 其中:为梯形分布荷载的最大值。顶层边跨等效均布荷载: 中间层边跨等效均布荷载 由以上所求均布荷载,各杆固端弯矩就算如图23所示。0.0000.0000.7510.2490.0000.1900.5730.237-7.327.32004.521.500.752.75-0.55-1.09-3.29-1.701.70-1.65-0.55-0.28-1.205.62-6.920.280.850.35-0.356.98-3.64-1.351.35-3.246.48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2.26-18.30-1.6518.305.505.501.800.90-0.832.65-0.67-3.99-1.34-3.99-1.751.75-0.49-0.49-0.170.43-0.09-1.936.447.66-17.340.510.170.510.22-0.22-4.7018.12-5.41-1.531.53-3.246.48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2.75-18.3-2.0018.305.295.291.790.90-0.252.67-0.65-3.86-1.30-3.86-1.701.7-0.75-0.76-0.250.23-0.13-3.117.037.2-17.411.080.361.080.49-0.43-4.5518.13-5.89-1.211.21-3.246.48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2.65-18.30-2.0018.305.295.341.790.87-0.382.67-0.65-.6.21-2.09-6.21-2.73.2.73-0.53-0.53-0.250.54-0.09-1.737.087.48-17.410.460.150.460.21-0.21-7.147.48-2.522.52-3.246.480.4300.0000.4300.1400.3600.1210.3600.1592.67-18.30-3.1118.305.335.331.730.87-0.27-0.58-3.45-1.16-3.45-2.522.520.370.370.120.230.068.15.7-17.03-0.10-0.04-0.10-0.050.05-6.4318.03-3.55-2.572.572.67-1.730.19-0.052.85-1.78图23 活载弯矩二次分配计算简图注:图中单线条表示第一次分配结束,双线条表示第二次分配结束,节点外弯矩以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由此可得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24、25所示(计算跨中弯矩时按折算后的均布荷载计算:)。图24 活载作用下梁端弯矩(kNm)图25 活载作用下柱端弯矩(kNm)由此可得活载作用下的剪力图如图26所示。图26活载作用下剪力图(kN)(4) 剪力计算为方便活载作用下梁、柱端剪力计算,特将梁上的分布荷载折算成集中力:1) 顶层边跨: 2) 中间层边跨: 分别取各个梁、柱作为隔离体,分别对两端取矩,列出力矩平衡方程,便可得该梁端、柱端剪力,计算简图如图27所示。图27 剪力计算简图4.6.3水平地震作用内力(1) 计算原则利用D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根据各柱D值,将该层剪力分配至各个柱的反弯点处,其中反弯点处无弯矩,仅有剪力,由此便可利用求得的剪力与反弯点高度求出柱端弯矩;然后利用节点平衡,按梁的抗弯刚度求出各个梁端弯矩;最后,利用求得的弯矩,可解出剪、轴力。以下以底层梁柱为例,计算其弯矩。(2) 底层梁柱受水平地震内力计算1) 计算各个柱分配剪力底层四柱D值分别为:底层边柱(B、E轴柱):D=18845底层中柱(C、D轴柱):D=24252底层层间剪力:依照D值将层间剪力分配给各柱:底层边柱:底层边柱2) 反弯点高度其中:为标准反弯点高度,其值与结构层数n,改柱所在层次j、框架梁柱线刚度比K及侧向荷载等因素有关;y1表示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主题公园沉浸式体验设计对旅游消费市场的影响报告
- 2026届北京市陈经纶学校化学高二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伊迪法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服务标准体系构建
- 财富管理行业2025年客户需求分析与服务生态优化案例研究报告
- 游戏化营销策略在文化旅游纪念品品牌2025年传播效果实证分析报告
- 页岩气开采新技术2025:环境风险评估与生态修复技术选择报告
- 2025年食品安全事故事件应急预案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及相关知识试题(附答案)
- 设备易损配件管理制度
- 叉车维修方案(3篇)
- 颅内感染诊疗指南
- 儿童腺病毒肺炎
- 2025至2030中国UV打印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中学升旗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氢化可的松口服片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消防器材介绍课件
- 可研委托合同(合同范本)5篇
- 2025上半年高级软件水平考试《系统分析师(案例分析)》真题及解析
- 《电解质失衡课件讲解》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