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登 月【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2【教学目标】1、复习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心算能力。 2、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熟练掌握笔算方法。3、复习轴对称图形、三角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建立形感。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荣誉感。【教学重点】万以内数加减法的笔算及两步题的巧算。【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登 月1.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 过程略 ) 2. 两步题的巧算(过程略)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启发谈话1、 师:理解“登月”的含义2、 开始活动:你知道谁“登月”了? 杨利伟吗?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杨利伟叔叔的事迹?3、 师述:杨利伟航天第一人, 实现了千百年来人类登月的梦想。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4、 师述:我们的祖国正在日益强大,我们更要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为我们的祖国作出贡献,你有信心吗?5、 揭示课题 登月6、 你们想不想也去登上月球,探索其奥秘呢?二、自主学习(一)前往飞船师:我们跟着四个小伙伴一起去飞船,可是路上有很多关口,我们必须经过这些关口,才能到达飞船,同学们,有没有信心?1、末尾有零的加减法(媒体演示)第一关:300+300=第二关:180+320= 第三关:820130 引导学生独立探寻规律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师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些什么?2、巧算第四关: 第五关: (1)、闯关要求a、想一想:这组题有什么规律? b、怎样算,使计算更简便?C、乘与加的巧算 继续闯关: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顺利到达了航天飞机,可是它还不能起飞,我们还得继续闯关媒体演示: 4、画出另一半。5、飞上蓝天(二)登上月球1、混合运算师:我们一起顺利登上了月球,小胖把五星红旗插上了月球,现在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月球上有什么?2、几何知识3、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三角形?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五、体验收获 激励评价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学生自由谈)小组算 男生算 女生算 (这一层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好的。练习过程要适当让差生算基本题)(这一层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练习过程对差生可以适当减量,但对其要求会做的题力求做对)(1) 相互交流(小组合作,寻求计算方法)(这一层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画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对不会的要耐心指导。)相互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交流计算方法学生自选两题,完成练习,并交流反馈。用手势表示:a、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 ) b、钝角三角形有三个钝角。( ) c、直角三角形有三个直角。( ) d、只露出一个锐角的三角形进行判断,让学生灵活运用概念。 根据判断题我们可以得出在三角形中最少有几个锐角? 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先数正的,再数倒的.)(这一层学习,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掌握,以A类学生为主,调动B、C类学生探究的兴趣,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练习。)学生自由说,点个别发言从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联系到感兴趣的事情,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全面地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天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计算,寻求计算规律,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计算题很枯燥,设计闯关游戏情境,学生在这愉悦的教学氛围中,既复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创设登环形山的游戏,让学生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继续帮助学生复习减乘、连乘、乘加、竖式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几何的一些知识,使学生既能掌握算理,又能正确计算,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已有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结构。减法塔(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构造三位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归纳能力。 2、知道构造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的方法;掌握求两个三位数的最大差和最小差。 3、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三位数的最大差与最小差【教学难点】两个三位数的最小差【教学具准备】数卡 多媒体 板书设计: 减法塔(一)出示数卡 975-172= 763 差是451 学生练习展区 三位数 最大三位数 最小三位数差最大 差最小发现什么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 迁移与感知1、 引入师:小朋友,我们以前已经学过造数,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用数卡造三位数,看谁造得又对又多。师:造三位数时,你是怎样想的?造的最大数是几?最小数是几?二、自主探究 建构新知(一)探究新的造数方法:1、 观察与思考师:例1,用数卡可以造出那些三位数? 2、 操作与感悟师:下面,我们来一次小小的比赛:(1)两人合作:用这六张数卡造出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2)独立造出2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3)用刚才造出的两个三位数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4)帮小丁丁解题板书:975-172= 763 9 3 5 1 7 2 7 6 3 7 3 5 1 9 2 _ 5 4 3(4)归纳评价。(二)计算最大差和最小差。例2,从数卡中选出6张,将它们摆成三位数,求两数的差。1、计算最大的差(1)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最大差?2、探究计算最小的差a、怎样才能得到最小的差? b、可以找出几组数,进行尝试计算。c、议一议,是否已找到最小差。根据学生交流板书:312298=14412398=14512498=14612598=14712698=14812792=14(3)观察每一个算式有什么特点?计算最小差又没有规律?(4)演示数射线。(5)师生归纳:、这两个数必须有6个不同的数字组成。、这两个数在数射线上必须尽可能接近,以产生尽可能小的差。(三)差是451。 板书:968517=451,876425=4513、师生归纳:可以假设一个比差大的三位数,用被减数减差就能找到减数,然后进行验算,符合要求即可。三、内化新知,整合延伸1、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2、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3、在计算中有没有碰到问题?四、体验收获,激烈评价。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知识? 计算最大差和最小差要注意什么?2、 学生造三位数。3、 交流反馈(这一层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造数,只是不同学生在同一时间内,造的量可以不同)(学生口答)(这一层学习,要求每一个学生都会造指定数的最大数和最小数,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做后核对)(互相检查)(互相检查)(这一层学习,要求小组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好的学生要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力求每一个学生都会做。)独立尝试,交流反馈。板书:987-123= 864先观察所组的三位数有什么特点,再引导学生小结:最大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三位数就能得到最大的差。小组合作(寻找方法)师生互动探究:说说最小差是怎么得到的?数射线上找规律:从集点的位置上去找,如近集点300的两个数分别是298和312,所以最小差是这两数的差,依次-(这一层学习,不要求人人都掌握知识,只要学生初步了解在数射线上帮助解决问题的方法,让A类学生懂得计算最小差的规律,并会独立再造数。)1、学生独立用数卡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451。2、交流:差是451,你是怎样找到被减数和减数的?(1)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差。(2)交换其中两张数卡,计算它们的差。(3)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最大的差。(4)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它们的最小差。(5)摆出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差是175。(这一层学习,要求应该人人都掌握,并会按要求正确摆出数,对A类的学生可以拓展练习。)学生回忆造数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增强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学习新知铺路架桥。造三位数学生有经验,例1的重点是计算三位数的差,因此教师把当作竞赛题作为每个孩子的“热身赛”,让他们在(造数)操作中感悟,在计算中体验。通过尝试计算,交流反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求最小差是教学难点,教师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寻找方法,但教师要合理调控,必要时要稍作提示和点拨,以免太费时间。另外,教学中要借助数射线帮助学生寻找、分析数与数之间的规律,以便灵活运用知识。在练习中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计算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让学生在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两个方面齐头并进。减法塔(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试验本)p5【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构造三位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2、能读懂和运用流程图,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读懂和运用流程图。【教学难点】运用流程图【教学具准备】数卡、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减法塔(二) 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 活动导入:谈谈自己的理想-,今天我们来当一回建筑工程师,你想造什么?-造一座高高的数学塔。二、自主探究 (一)理解图式师:介绍造减法塔的流程图板书:师:谁来说说今天造的最大三位数和最小三位数与前一堂课造的最大三位数、最小三位有什么区别?3、练一练。(二)探寻规律1、 观察三座减法塔思考:1)减法塔最高有几层?最矮有几层?2)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2、 交流感悟师:通过观察和思考,请你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塔层数多,有的塔层数少? 师:你还发现了什么小秘密?3、 师生归纳:(方法与规律)二、 内化新知1、 用数卡造塔。2、 用数卡造塔的方法能用竖式来表示吗?(1) 用试试。(2) 交流反馈() 三、体验收获你今天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天学得最开心的是什么?大家畅谈小组合作,探寻新知合作要求:(看书)读懂流程图每一层的意思;按要求跟着流程图做一做;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集体交流(1)两人合作:按流程图要求,用造减法塔。(2)独立完成:用造减法塔。(3)交流反馈:(板示三座减法塔)归纳(造减法塔的方法)(跟选择数字有关)讨论:为什么减法塔中,每层的结果数的中间都是9?选择你喜欢的三个数造减法塔。跟同桌交换一个数字,再造一座减法塔。交流核对(本节课本身就是很有趣味的课,所以不管是那类学生都要关注到,但所有的学生的都能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积极性,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做的对、快、好。)开课谈理想,加强理想教育很有必要,同时为探究学习明确了学习任务,导语激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流程图为学生造数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思考、讨论自主探索新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获得成功体验的学习过程。通过观察,思考和比较,让学生学着归纳小结,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师将减法塔转化为单纯的竖式,并告诉学生“高斯数学的故事”。前后呼应,进行了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题策略,激励学生体验成功。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6【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用正方形拼组各种平面图形。 2、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组合能力。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几何思维训练拼几何图形,组合能力的培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和组合能力。【教学具准备】 教学平台 每人一套正方形多连块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活动一:认识多连块 媒体出示:一连块、两连块、三连块、四连块、五连块活动二、用多连块搭图形媒体演示主题图师:图上的小伙伴们在干什么?说说他们搭的图形是由几个正方形连块组成的?活动三、探究正方形多连块的组合种类(一)用多连块摆长方形1、媒体出示:小亚摆出的长方形,同桌说一说小亚摆出的长方形是由几块怎样的多连块拼成的? 2、师小结:小亚拼的这个长方形竖着看,每列有2个正方形,因为有四列,所以我们简单地把它称为24的长方形用多连块摆正方形。3、 媒体出示:小巧摆出的长方形,同桌说一说小巧摆出的长方形是由几块怎样的多连块拼成的? 4、这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 ?学生小结:小巧拼的这个长方形竖着看,每列有4个正方形,因为有四列,所以我们简单地把它称为44的长方形。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还可以利用多连块来做些什么?一、1、请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图形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给它起个什么名称?它的含义是什么?2、同桌说一说。小组活动,用正方形多连块搭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说一说自己所搭的图形各是由几个正方形连块组成的?3、学生活动,初步感受尝试摆出三连块的2种组合。尝试摆出四连块的5种组合。探究五连块的12种组合种类。(本环节要发挥小能人的作用,)二、(学生观察)1.(一连块、三连块、四连块各一种。)2.学生模仿小亚那样来拼出长方形。3.(学生观察)(两连块1块、三连块2块、四连块2块。)4.、学生模仿小巧拼出长方形来。(本节课是学生动手的活动课,应该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也许B、C的学生要超过A类的,所以本节课不分层次要求,只是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求活动的时间不够时可以延伸到课外进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对于多连块的真实感受,真切理解多连块的含义。放手让学生亲身体验多连块的组合种类,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独立获取知识的乐趣,有效地培养了实践能力。采用“指导法”,让学生通过先观察,后操作的方法,循序渐进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组合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自己发现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既在操作中进行独立思考,又在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方式方法,在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6正方形组成的图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正方形拼组各种平面图形。【过程与方法】几何思维训练-拼几何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组合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和关键:重点:拼几何图形关键:组合能力和几何思维的训练。教具准备:正方形学具,课件。 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一、复习:用1、2、3、4个正方形拼成了许多新的图形,回忆一下分别有几个几连块?二、揭示新课:今天我们要用5个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猜一猜能拼成几个五连块呢?课题出示:“用正方形拼成的新图形”三、新授:媒体出示小胖的长方形: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长方形?你知道他是怎样摆的1师:下面就请你们用5个正方形拼一拼,到底能品出多少个?小结:用5个正方形可以拼成12个五连块,除了2个之外,其他都可以用英文字母(印刷体)标明:T V I U W X Y Z L P。四练一练: (教师巡视指导)五想一想:怎样才能用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怎样才能用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一共用掉几块正方形,怎么算呢? 小结:当每行或每列的块数相等时,就能拼成长方形。当每行和每列的块数相等时,就能拼成大正方形。行数和列数的乘积就是总块数。五总结:(略)学生回忆或运用正方形再拼一拼。(本环节要求人人动手会正确拼并会说有几个几连块,)学生竞猜学生分别演示说明,教师补充(本环节只要求A类的学生掌握,B类学生基本掌握会找出几种,C类学生不作具体要求。)学生操作,交流学生练习学生通过操作得出结论(本环节要求动手的活动要人人参加,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复习旧知,引入新知通过猜测的游戏,调动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本课中。通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拼搭和竞猜,充分调动雪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对于加深本科知识的印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学生得出结论,可以培养孩子的反思能力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单元课题(章节)乘整十数、整百数(一)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教学目标:1、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加强对乘法定义的理解。2、理解推算,从43推算430和4300,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推算:从43推算430、4300。就是表示4个3十,4个3百,即(43)个十和(43)个百,会进行巧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师:小胖今天带来了一道乘法题目,向小朋友提出挑战,你们是否愿意接受挑战?二、探究阶段:1、出示小胖的问题: 430是多少?问:这题的数有什么特点?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揭示课题:一位数乘整十数)2、师:这道430的积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请你试一试。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点子图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师:重点引入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4、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时,可以利用乘法的定义同数相加来计算;也可以先想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推算出结果。三、巩固练习运用这两种方法(方法一、方法二)进行练习:1、像小亚一样计算:(在书上的框中写出计算方法)530460370650 480720290870 2、像小巧一样计算:64= 46= 78= 87=640= 460= 780= 870=49= 52= 93= 38=490= 520= 930= 380=问:小巧是怎么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的?那通过79这道题,你可以推算出哪些乘法题呢?四、实际应用阶段:1、出示:第9页的图师: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要求三纸板鸡蛋,一共有几个?我还必须先要知道什么条件?从图中观察一纸板鸡蛋有几只?2、问:三板鸡蛋一共与几个?330=? 3、师:运用刚才的两种计算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的生活实际问题。4、完成第9页的练习师:现在请你根据送货单,帮助工人叔叔计算四所小学所需要的鸡蛋数量?你喜欢用哪种算法,就用哪种算法来计算?送货单:新世纪小学:6纸板鸡蛋 实验小学: 7纸板鸡蛋 时代小学: 8纸板鸡蛋 田园小学: 5纸板鸡蛋 五、总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是收获呢?生:是一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这一层教学设计:如果你可以独立解答,算完后就把你的解答方法和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如果有困难也可以先找小组内的小朋友讨论后再解答。)方法一:因为430表示4个30连加(乘法意义)30+30+30+30=120所以430=120 方法二:用推算的方法,因为43=12,所以430=120方法三:学生也可能会想到:把30拆成310,即4310=1210=120(这一层教学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讨论,掌握计算规律和推理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用几种方法除具体要求,可以有多种。)生:79=63,790=630,7900=6300生1:一个一个地数,生2:根据乘法意义每排6个,有5排:65=30。每列5个,有6列:65=30。拓展:1.斜着数,再相加。2.斜着分成两半,先算一半:(这一层教学设计:教师从基础开始引导,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想法,当学生能说出一般的方法后,教师要加以引导,让A类学生能知道拓展的计算思路。)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新世纪小学:630=180实验小学: 830=240时代小学: 730=210田园小学: 530=150生:交流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想法,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用小亚的方法进行计算巩固了乘法的含义。再用小巧的方法推算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算能力。用刚学的知识就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意义,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题(章节)乘整十数、整百数(二)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10教学目标:1、运用推算,从430、4300来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2、知道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也可以交换位置乘,积不变。3、通过推算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熟练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教学难点:理解推算:从43推算430、4300。就是表示4个3十,4个3百,即(43)个十和(43)个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 : 课时:1课时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1、出示:第10页的主题图2、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也如火如荼地开始 了。瞧!在田径赛场上,正在举行800米的长跑比赛,小胖跑在最前面。二、探究一位数乘整百数:1、师: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信息?2、问题一:小胖已经跑了多少米?尝试解答 ,汇报:师:一位数乘整百数和乘整十数一样,也可以运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最后小胖以绝对优势获得了第一名。比赛结束了,但我们的问题又来了!3、问题二:小胖、小亚、小巧、小丁丁都跑完了800米长跑比赛,他们4个人共跑了多少米?。小胖用推算方法算-三、基本练习运用推算的方法来计算。1、像小胖一样计算:(第11页的练习)53= 75= 57= 35=530= 750= 570= 350=5300= 7500= 5700=3500=问:这些题你是怎样算的?仔细观察这几组题,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完成第2题师:让我们也来进行一次比赛,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5400=5900= 4900=7800=8300= 4800=3800=6800=10700= 9700= 4700=5800=问:哪种方法计算的可以更快些,为什么?10700在计算时,你是怎么想的?四、思维交换:1. 出示:11页的图师:学校在操场旁的小花园里铺了一条新的小马路,有了多少块方砖? 问:两道题的积为什么相同呢?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小结:这是交换题。2. 学生独立完成:(11页的练习题)3200=( ) 2003=( )3200 2003五、拓展练习:看谁算得又快有正确? 3002= 2090= 90010= 5020=6500= 706= 3050= 7080=470= 5008=60040= 600800=六、总结:师:在计算乘整十整百数时,我们可以运用推算,把两个数相乘,再在后面填上这两个数末尾的0之和。如4030,先算43=12,所以,4030=1200。1.学生看书讨论,2.教师加以引导生:一圈是200米,小胖刚好跑完3圈。学生列式: 3200=探究计算方法1: 3个2百相加 200+200+200=600 3200=600 方法2:推算 32=63200=600 3.学生独立列式,尝试计算,并说说算理。推算法:48=324800=3200(米)生找规律:(这些题都是先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末尾填上相应个数的“0”。)学生比赛练习 。讨论交流。学生列式并计算,有两种情况: 工人叔叔: 小丁丁:320=? 203=?算法:32=6 23=6320=60 203=60 320 = 203答:一共用了60块方砖。学生比赛练习。(这一课时教学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讨论,掌握计算规律和推理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用几种方法除具体要求,可以有多种。)出示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主题图,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从乘法的含义进行计算,再从推算的角度也进行计算,便于学生理解算理。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推算,进而发现出乘整百数的方法。巩固和熟练方法。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渗透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课题(章节)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12教学目标:1、掌握整十、整百数被一位数和整十数、整百数除的计算方法。2、掌握因为-所以-的推理方法,经历自主探究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计算的方法过程,体验数学思维的多重性。3、进一步了解乘除的互逆关系。教学重点: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教学难点:被除数不变,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和一位数时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 : 课时:1课时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 创设问题情境1、狐狸装了一筐苹果,今天它要卖苹果。狐狸说:我的苹果可甜了,而且还很便宜呢?2个苹果只要12元哟?小熊看见了想买苹果,它说苹果价钱太贵了,狐狸就说:那好我再便宜一些吧,20个苹果只要120元钱,小熊高兴地说很便宜了,小猴看见了却说小熊上当受骗了,你们说为什么小猴说小熊受骗了?2、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1)2个苹果只要12元。(2)20个苹果只要120元。3、得出以上的信息后,要求学生根据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狐狸两次说的苹果的价钱是多少?4、在计算12020,该怎样计算呢?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二、 探究新知1、讨论算法师:怎样来计算呢? 方法一:因为1226,120里有12个十,20里有2个十,所以,12个十除以2个十的商也是6。方法二、因为620=120,所以,120206。1、 交流与分享(1)师:通过谈论你们有几种不同计算方法?说说方法的理由。(2)师:在做练习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3、试一试:你能像小亚、小巧那样计算吗?(课本第12页)(1)独立计算。(2)集体交流。(3)你喜欢哪种方法呢?三、 应用提高1、小巧和小丁丁学会了“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后,来到超市里买鸡蛋,发现将装在桶里的鸡蛋放入专门放鸡蛋的纸板里,小巧灵机一动,问小丁丁:“每个纸板装30个鸡蛋,120个鸡蛋可以装几个纸板呢?”(1)你能帮小丁丁来算一算吗?2、出示:小胖与小巧募集到180本图书,已送到了云南红河希望小学。问题一:如果每个班要分到60本图书,可分几个班?问题二:如果平均分给3个班级,每个班级可分到多少本图书?(3)学生讨论:这两个算式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4)师生共同总结:在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时,可以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来计算;也可以用推算的方法,根据183=6,求出18060=3;1803=60,在计算中,一定要注意两题的区别。3、灵活求商,逐步熟练1、算一算。1505= 因为5=150,所以1505=8109= 40080= 324= 488= 217= 255=3204= 4808= 2107= 250532040= 48080= 21070= 25050每组题有什么特征?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区分?4、用你喜欢的方法算。54090= 32040= 3507= 6307=5406= 3208= 35050= 63090= 5、比一比,赛一赛:在课本第13页。(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主要通过什么方法获得?学生讨论。(1)122=6(元)(2)12020=以四人一个小组交流你们的想法。生:从推算中寻求到了答案,因为1226,所以,12020=6;也可以从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获得了答案:因为620=120,所以,120206,在计算中。交流方法,并说说理由。(1)学生列出算式 :18060= 1803=(2)交流方法:18060= 相同点:被除数相同;数据相同;都可以根据603=180这一乘法算式,直接求出结果。不同点:除数和商的位置不同;在推算时,因为183=6,所以,18060=3,是18个十除以6个十,所以仍然得3,而后一题因为183=6,所以1803=60,是除数不变,被除数有18个十,所以商是6个十。(这一课时教学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讨论,掌握计算规律和推理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准确计算,A类学生要达到快、正确,B类达到正确, C类基本正确)创设生动具体情景,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带着探求新知的积极心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通过学生在计算时说算理,强化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条理性。通过观察比较,整十数、整百数被个位除和整十数、整百数被整十数除的异同,然后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归纳概括算法。通过各种练习的形式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牢固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口算的目的。课题(章节)大 卖 场 中 的 乘 法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14-15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运用乘法表示生活情景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在交流、探究与讨论中学会表达、倾听。培育小组合作助的团队意识。教学重点:观察、讨论、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训练根据问题选择必要的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时间 : 课时:1课时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一、情景引入: 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大卖场购物。你打算去买些什么?为什么买这些?你知道哪些食品与健康有关的知识?二、从图中搜集、选择并处理信息。出示大卖场整体图,请大卖场中的食品与物品。1、 你想了解哪种商品的详细信息? 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点击相应的商品;请学生根据问题搜集、选择必要的信息;教师板示学生搜集到的信息;交流算式与算法。以薯片为例:(1)、学生搜集信息后板示:小胖要买3箱薯片,12罐一箱,每箱42元,需要多少钱?(2)、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几条信息?根据学生回答把板示调整为:12罐一箱,小胖要买3箱薯片,每箱42元, 需要多少钱?(3)、列式并请有能力的同学介绍算法。 根据回答板书学生的思考过程。 a、423=403+23=120+6=126(元) b、 4 2 3 1 2 6答:需要126元。(4)如果选择另外的信息,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回答,再次调整板书为:12罐一箱,一共多少罐?小胖要买3箱薯片,每箱42元,需要多少钱?2、看书小组交流。要求:每人至少说一题,有问题能解决的组内解决,不能的再请教。3、看投影汇报。突出算法、信息选择的相关性。 三、知识运用:网上购物1、 教师出示超市食品及价目介绍。蛋黄派8元/袋龙眼8元/500g开心果15元/袋山 楂3元/条香蕉2元/500g饼干8.5元/袋水果冻12元/袋桔子5元/500g柚子3元/个4.5元/袋苹 果3元/500g要求学生为班级开展活动购物,要求:购物要合理,注意营养;按每人10元的标准,不能不够化;完成“健康购物伴我行”工作单;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附:“健康购物伴我行”工作单)四、课堂总结。 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与疑惑。2、 对今天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有兴趣的可以去探究其计算方法。教育学生购物要有选择。小组交流再请个别汇报。(学生观察介绍)学生介绍学生搜集学生回答学生介绍算法。学生口答。同桌交流解题方法与算法。说同一内容的同学一起可以互相补充。2、交流。构筑了一个师生关系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平台”,让学生愿意学习数学,并从中了解一些生活小常识。努力创设各种条件,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时间和空间,让其积极学习数学,给与一定的展示机会 小组合作和集体讨论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新知,而且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能力。课题(章节)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1)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P教学目标:1、自主探寻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思维。2、理解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算理,并能运用方法正确计算。3、结合“计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细心计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并能进行运算。教学难点: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分拆成乘与加的形式,并能进行运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设计者: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一、 独立计算,初步感知。1、小竞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147 157 1652、交流:(!)147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2)为什么将147分拆成107+57?二、自主学习,探寻算法。(一)乘法的横式计算1、出示大卖场中的问题。 大卖场署片12罐一箱,每箱42元,小胖买3箱,需要付多少钱?2、选择信息师:买3箱署片需要付多少钱,必须选择哪个信息?为什么?怎样列式? 3、尝试解答4、集体交流,提炼算法。(1) 教师板书各种算法。(根据反馈情况而定)(2) 展示小巧算法。板书:342= 32= (4)归纳:一位数乘以两位数,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拆成几个十和几,并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将两个部分的积相加。5、练一练: 253= 623=归纳,强化计算方法。(二)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金属废料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Chapter1 Coming to school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2A香港朗文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项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绿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 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案
- 磁性生物炭对重金属镉的吸附性能及复合毒性效应机制研究
- 考点攻克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运动》专题练习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达标测试试题(详解)
- 基于滑移率预测的多地形移动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
- 第1课 生活处处皆算法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下册鲁教版(信息科技)
- 采购业务审计培训
- 2025-2026学年冀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84)
- 服装色彩构成课件
- 化工仪表检修与维护课件
- 2025年华为软件开发工程师招聘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程序化广告课件
- 电工基础课件
- 四川省石渠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真菌生物膜毒力因子-洞察及研究
- 基孔肯雅热危害及预防课件
- 副校长在任职宣布会上的表态发言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