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doc_第1页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doc_第2页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doc_第3页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doc_第4页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 献 综 述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 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研究综述摘 要:城市形象定位已经是当下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现在许多城市纷纷推出各种城市形象定位方案,将城市的经济、市政、环境、生态旅游与城市形象联系在一起,而究竟哪一种定位才是最适合一个城市的发展则需要考虑到它的历史、区域和文化背景。而本文也将从不同角度简述和研究当前杭州城市形象定位问题,使这座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快速、可持续性地发展。关键词:杭州;城市形象;战略定位;形象应该是对一个城市最本质、最个性化特征的反映,那么,杭州应展示什么主题,体现何种精神,才能展现杭州的“城脉”,成功地营销杭城呢?我们认为,打造“生活品质之都”应该是对杭城营销战略的最好定位,除了休闲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外,杭州无论从本身的区位、资源、经济条件和文化氛围,还是整体城市风貌服务设施,都为“生活品质之都”形象的打造和整体城市的营销提供强大的支撑,并可使杭州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在区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更大的可识别性。一、杭城映象折射杭州形象一个人对于一座城市的映象和评价是对它个别性的简单反映,但是一群人抑或是所有人对它的整体映象就是对它的真实评估,从侧面就能折射出它蕴含的内在价值。因此,在研究如何定位杭城的形象,如何打造“生活品质之都”,如何制定合理、先进的战略定位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对杭城的内外在形象有一个整体把握。1.1 杭州城市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自古繁华,马可波罗曾称赞她是世界上最华丽高贵的城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的西湖,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其造园艺术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唐代自居易、宋代苏轼等著名诗人都写有赞美西湖的诗篇,使西湖具有了极高的历史文化含量,也为杭州增添了不少色彩。南宋文化:王国平的南宋的历史贡献与杭州的城市品牌建设中提到,南宋在杭州建都138年,皇城经过历代皇帝的不断改建扩建,持续100多年建设,使凤凰山东麓形成了一座方圆九里、巍峨辉煌的宫殿群组。后因元军南侵,入杭州,纵火城中,大火焚烧皇城三天三夜,地上建筑无一留存,大批前朝留下的建筑和精美园林,化为乌有。当时只留下一片残垣断壁。而随着800多年的城市演进,地表建筑荡然无存,遗址深埋地下。南宋是杭州最精华的城市历史印记,从南宋建都迄今800余年,而杭州历史上最伟大的良渚文化:周膺的良渚文化与杭州城市精神中写到,良渚文化先民最早立足于苕溪冲击平原,亦即今天所说的西溪湿地;后来苕溪与钱塘江海潮的进一步作用扩大了水网平原的面积,使良渚遗址一带发展成文化中心;再后来,才形成现今的杭州市区。杭州的城市精神在很大程度上秉承良渚文化先民的传统;杭州地域性人文学科建设与研究与良渚文化有比较密切的关系。运河文化:张卫中的试论杭州“运河文化特色品牌建设中提到,杭州是南北大运河的终点城市,地处钱塘江畔,沿江可通东南沿海。南北大运河开通以后,杭州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海外贸易港口。唐代的杭州已经商贸并凑,人宋以后,杭州更盛。“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保证了杭州的漕粮、物资以及其他的茶叶、香药、金银布帛的运转,杭州因而成为世界性城市,成为以江河湖海连接世界的繁华都会,成为市井与风雅并存的“人间天堂。同时,杭州也是世界茶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杭州茶消费氛围自古以来都具有地方特色,清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每次均要到龙井赏茶,中国惟一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茶叶博物馆”也坐落在杭城。杭州地处吴越之区,襟江带湖,历史悠久,文化气氛浓厚。严军的关于杭州城市形象定位的思考中曾经提到,近年来,杭州市政府以建设东南大都会的气势,对杭州进行整合,提出了城市跨江发展的战略与“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兴市目标,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发展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南线景区的整合与湖西景区的建设更为杭州都市增添了新的的景观。应当看到的是,杭州是以旅游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真正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主要不是杭州的工业,也不是杭州的商业,而在于杭州的山水景观、人文艺术氛围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2 杭州城市有其与众不同的区域特性,楼含松杭州旅游与文化创新整合研中指出,杭州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旅游城市。这样的城市性质是颇为“特殊”的,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心城市,也不同于一般的历史文化名城,又不同于一般的风景旅游城市,三者兼而有之的,在国内乃至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杭州的城市形象,不是向一般的大城市学习看齐就可以了,而是要按“杭州”的“特性”来定位,力求比一般城市高出一筹。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三者合一为杭州独特的城市性质。二、城市形象定位原则城市形象定位是树立城市形象的基础。陈跃和聂江的“生活品质与杭州城市形象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准确的城市形象定位,有赖于对城市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深层理解,有赖于对城市形象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因此,在城市形象定位中,要充分体现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行为识别和理念识别,充分体现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注重其整体风貌特色和前瞻性,遵循五项原则:()历史、现实和未来相联结的原则。谋求历史传统、地域文化、民族特色与现代化前景的延续和融和。()环境、功能与理念相统一的原则。把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环境建设、文化建设、思想建设和人的现代化通盘考虑和运作,力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空间环境美、社会生活美和人自身素质美的内在统一。()独特性和开放性相一致的原则。以鲜明的个性为主导,在自觉地吸收古今中外一切城市的先进文化、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创新。()由生产型向特质型转变的原则。抛弃传统的以产业定城市性质的旧模式,注重城市文脉的延续,挖掘城市内在的魅力。()与城市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城市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实现城市规划的补充、完善和升华。三、针对杭州城市形象定位发展的举措从城市顾客需求发,突出城市核心价值,整合城市资源,营造城市吸引力与独特魅力,打造系列化城市产品品牌,大量地吸引外部各种资源,提升综合竞争力,建成国内外知名的投资创业、休闲旅游、生态居住的城市。杭州城市形象的宣传过程,也就是城市的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人们对杭州的认识从感知阶段上升到兴趣阶段直至感情层面的过程,是打造杭州城市品牌、增强城市创造价值能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过程。因此,对杭城的形象定位问题关系到杭城未来经济和文化发展、城市地位衍变、人口繁盛等综合性态势的发展。 优化杭州的整体城市形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城市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为目标,努力把握世界城市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杭州人文资源、探寻特色资源、拓展优势资源,推进城市形态从中心城区“一枝独秀”向主城、副城、组团共同发展转变。徐红的塑造杭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刊物中提到,城市景观从单体美化为主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景观整体和谐转变;城市街区从单功能特色街区向休闲、文化、创业多功能街区转变;城市社区从单纯居住区向舒适、平安、健康、和谐的生活社区转变;城市居民从“封闭、安逸、小气”小市民向“开放豁达、创新进取”现代人转变,逐步形成城市形态合理、都市景观优美、商贸街区繁荣、社区家园温馨、市民品质高尚的杭州城市形象。 参考陈跃、聂江、许君波、吕东东“生活品质与杭州城市形象的研究文章中提到的关于打造杭城形象方案后做出进一步改善的具体举措:(1)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生活、生产、生态高度融合的城市空间形态。就是要推进城市功能从单一功能向综合功能提升,构建适合现代人居住生活求知创业的城市区块,努力使各城市区块成为当地居民和谐生活的家园、求学创业的热土、文化休闲的乐园。(2)坚持品位提升,塑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和谐的城市景观。就是要依托城市自然山水资源,构建城市建筑与自然山水相互映衬的杭州空间景观。城市文明几乎都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杭州这座著名江南水城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与江、河、湖、海、溪紧密相关。要充分利用大自然对杭州的馈赠,挖掘京杭运河、城区内河、钱江海潮等景观要素,注重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引景入城,保持山水相依、城水合壁的城市风貌,并应适时贯通江、河、湖、溪、海,再现“五水共导”的山水城市魅力,使山水环境与人工建筑相映生辉,为人们提供景色秀丽、舒适宜人、建筑形态独特的城市空间景观。 (3)注重人文关怀,打造休闲、文化、创业高度融合的杭州特色街区。就是要按照人的生活尺度,规划设计城市人性化街区。城市是人创造的,同时也是为人创造的,城市的生活品质不仅体现在其华丽的外观形象,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人文关怀上。 (4)建设精品社区,构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生活家园。就是要以和谐社区为目标,构建社区保障服务体系。 (5)弘扬人文精神,塑造诚实守信、宽容和谐、勤奋务实、开拓创新的现代市民形象。就是要以杭州人文精神为引导,培育现代杭州市民形象。要扬弃传统人文特色中的消极因素,使杭州人既具有传统人文特色赋予我们的“精致和谐”的一面,又富有新时代人文精神中“大气开放”的新境界。总结:本人以为,住在杭州、游在杭州,真正把人们吸引到杭州来,仅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山水景观还是不够的。作为大文化的构成部分,城市艺术代表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水准和精神风貌,我们要把什么样的城市与环境、建筑、园林与艺术作品传给子孙,是每一个决策者应当考虑的问题。基于杭州城市的特点和对杭城形象的定位研究,我们应该提高杭州城市的艺术品位与创新特质,使杭州成为一个充满人文艺术气息的都市,进而成为一座“品质生活之都”。当然,这一创造关键是在自己具备的特殊条件下作“不落俗套”的文章。大气之笔,不在规模大小,而在意境上的蕴藉雍容。参考文献:1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C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2 刘向晖破解城市品牌定位的治理难题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楼含松等国内外文化旅游比较研究,杭州旅游与文化创新整合研z 20044 周永广杭州“休闲之都的文化背景初探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 杨嘉鳢. 杭州城市形象研究报告R 杭州科技双月刊,20076 赵国英,司新云城市营销塑造魅力城市J价值工程,2005.7 陈放城市营销十大原理世界标准信息,2 006. 8 康宇航,王续琨论我国城市营销的现状及其策略J江淮论坛,2004(3).9 徐红. 运用城市色彩塑造杭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环节D. 200810 郑胜华 ,剥嘉龙. 21世纪杭州城市形象定位D.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11 苏永华,王美云. 杭州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J.经济导刊. 2010.12 严 军. 艺术都市计划的构想与实施N.杭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J商务印书馆,2005.14 陈 跃, 聂 江.“生活品质与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