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工程学院公共基础课教学大纲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1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4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8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11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课程教学大纲16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I课程教学大纲22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教学大纲27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2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大纲36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41机械设计基础 课程教学大纲50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59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65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71土木工程制图I课程教学大纲76土木工程制图II课程教学大纲82土木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87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导论课程教学大纲911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SD08001200课程名称:工程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总学时:30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2 上机学时:0 课外辅导学时:0 学分:2.0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训练中心授课对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3秋先修课程:工程训练、工程图学、工程材料、材料力学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杜丽娟.材料成形工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主要参考书:邢忠文.金属工艺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课程教学目的材料成形工艺课程是研究常用工程材料加工工艺方法的技术基础课,是机械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它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思维、运用规范的工程语言和技术信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为后续课以及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金属的液态成形、金属的塑性成形、连接成形、粉末冶金成形、高分子材料成形、陶瓷及复合材料成形等。重点是各种成形加工的原理及工艺过程。难点为结构、工艺与质量的关系。(一)课程的主要章节第一章 金属液态成形(6学时)教学内容:1.1液态成形理论基础1.2液态成形工艺1.3结构及工艺设计1.4新工艺及发展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各种铸造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铸造的工艺设计过程,铸件的合理结构设计。第二章 金属塑性成形(6学时)教学内容:2.1塑性成形原理2.2塑性成形工艺2.3工艺及结构设计2.4新工艺及发展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金属的可锻性,各种塑性成形的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自由锻、模锻的工艺设计过程,塑性成形件的合理结构设计。第三章 连接成形(6学时)教学内容:3.1焊接成形理论基础3.2焊接成形工艺3.3结构及工艺设计3.4胶接成形工艺3.5新工艺及发展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金属的焊接性,焊接及胶接的方法、特点及应用;了解焊接件的工艺设计及结构设计。第四章 粉末冶金成形(4学时)教学内容:4.1粉末冶金的特点和应用4.2粉末冶金工艺4.3结构的工艺性4.4新工艺及发展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粉末冶金成形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粉末冶金制件的结构设计。第五章 高分子材料成形(4学时)教学内容:5.1高分子材料工艺性能5.2塑料成形工艺5.3橡胶成形工艺5.4高分子材料快速成形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工艺性能,塑料及橡胶材料的各种成形方法、特点及应用。 第六章 陶瓷及复合材料成形(2学时)教学内容:6.1陶瓷成形工艺6.2复合材料成形工艺教学要求:本章主要了解陶瓷及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特点及应用。 (二)其它教学环节1.实验2学时。2.小作业:每一部分内容结束后都给学生留一定量的作业,目的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且掌握所学的知识。3.大作业:根据提供的一组零件图及设计要求,选择其一进行铸造、塑性成形、焊接工艺设计。 (三)考试权重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试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实验,占5%2.小作业,占10%3.大作业,占15%4.期末考试,占70% (四)实验明细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课外学时1压铸实验1必修演示402注塑实验1选修演示40大纲撰写人:杜丽娟 大纲审核人:韩秀琴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SD08000130课程名称:工程制图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ngineering Drawing总学时:64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16 课外辅导学时:(48)学分:3.5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图学部授课对象:航天学院,理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开课学期:1秋或1春先修课程:金工实习,计算机实用基础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 1. 李利群.工程制图基础.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2. 李利群.工程制图基础习题集.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3. 吴佩年.计算机绘图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主要参考书: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 谭建荣.图学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课程教学目的工程制图基础主要研究用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是工科本科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绘图、读图能力,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其主要目的是: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2培养绘制、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能够读懂简单的机械零件图;3培养空间想象、空间分析能力。4使学生具有使用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技能。 5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的工作作风。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一、投影基本理论:讲授点、线、面、体的正投影,截交线、相贯线、轴测投影的画法及投影变换。二、工程制图基础:讲授国家标准,组合体及机件的表达方法。三、制图技术应用:讲授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四、计算机绘图:讲述AotoCAD软件应用。本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为:空间几何元素(点,线,平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组合体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一)课程的主要章节绪论(讲课1学时)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讲课3学时、课外辅导4学时)1.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1.2尺规制图工具及其使用;1.3几何作图;1.4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标注;1.5徒手绘图的技巧。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图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任务和方法,认知工程图样是工程界语言的含义。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若干规定,平面图形分析与画法以及尺寸标注,熟知尺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徒手绘图技巧。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讲课5学时、课外辅导5学时)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2点的投影;2.3直线的投影;2.4两直线的相对位置;2.5平面的投影;2.6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教学要求:了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正平行投影法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空间几何元素(点,线,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其规律,熟知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的求做方法。第三章 立体 (讲课3学时、课外辅导3学时)3.1平面立体;3.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3.3曲面立体;第四章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两曲面立体相交(讲课4学时、课外辅导4学时)4.1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4.2两曲面立体相交教学要求:了解立体形成的过程与概念,掌握平面与平面和曲面立体截交线求解方法和作图步骤,掌握两曲面立体相交-相贯线的求做方法,重点掌握柱柱,孔孔相贯线的求解方法。第五章 轴测投影 (讲课4学时、课外辅导4学时)5.1概述;5.2正等轴测图;5.3斜二等测轴图;教学要求: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正等测,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第六章 组合体 (讲课12学时、课外辅导12学时) 6.1组合体的基本知识;6.2组合体的画法; 6.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6.4读组合体视图;教学要求:了解组合体的形成的定义和其组合形式。掌握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形式及其画法,重点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及步骤,及其尺寸的标注以及组合体三视图阅读。第七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讲课12学时、课外辅导12学时) 7.1视图;7.2剖视图;7.3断面图;7.4其它表达方法;7.5表达方法综合举例;7.6第三角投影简介。教学要求:掌握机件的多种表达方法,重点掌握剖视图的画法及其标注。了解第三角投影原理及其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别。第八章 标准件(讲课2学时、课外辅导2学时)8.1螺纹的画法;8.2螺纹的标注;教学要求:了解标准件与常用件的概念,掌握螺纹要素及螺纹画法。第九章 零件图 (讲课2学时、课外辅导2学时) 9.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教学要求:了解零件图的作用,零件图的内容。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二维绘图;(上机讲课8学时、上机练习8学时)第一章 绘图基本设置和基本操作第二章 基本绘图命令第三章 图形编辑第四章 辅助绘图工具第五章 尺寸标注和图案填充第六章 文本标注与编辑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达到能够运用AutoCAD绘制二维图。(二)其它教学环节1大作业 4次2小作业 工程制图习题集3上机 :具体内容见实验明细表 (三)考试权重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试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大作业, 占10小作业, 占20% 期末考试,占70(四)实验明细表序号实验项目上机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课外辅导1计算机绘图基本设置和基本操作、基本绘图命令4必修综合12基本编辑命令、辅助绘图工具4必修综合13尺寸标注、文本标注与编辑4必修综合14工程形体的综合作图4必修综合1撰写人: 王熙宁 审核人:栾英艳工业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SD0001600课程中文名称:工业设计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Design总学时:28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辅导学时:0 学分:1.5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系授课对象:管理学院本科生开课学期: 3春先修课程:无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自编讲义主要参考书:1.程能林.工业设计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8) 2.张宪荣.张萱.工业设计导论.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9)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工业设计专业课程,其目的是:1. 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及其产生和发展。2. 了解工业设计的相关课程以及与管理专业主修课程的相互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3. 使学生认识到工业设计最终要解决的是人们在生存活动中不合理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它们是与管理、市场营销有密切的联系的。4. 使学生逐步掌握发现问题、限定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讲授工业设计的起源与发展、工业设计的核心内容以及设计组织与管理。课程重点为工业设计的构成与范畴、工业活动的宗旨以及设计组织与管理。课程难点为工业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脉络、工业设计与技术时代、人类需求的关系。 (一)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第1章 绪论 (讲课4学时)教学内容:1.1设计的提出1.2设计的内涵1.3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1.4我国工业设计的发展现状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人类社会为什么要有设计,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第2章 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讲课10学时)教学内容:2.1工业革命与工业设计2.2初期的设计运动2.3德意志制造同盟与包豪斯2.4 现代主义运动2.5 后现代设计2.6 欧洲及日本的工业设计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工业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发展脉络、工业设计与技术时代、人类需求的关系。第3章 工业设计 (讲课4学时)3.1工业设计界定3.2工业设计的目的3.3工业设计的原则3.4工业设计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工业设计概念及活动的宗旨;工业设计的原则;工业设计师主要的工作侧面;各门类知识对设计的作用和意义。第4章 产品的概念 (讲课6学时)4.1产品的定义和构成4.2产品的外部关系4.3何谓好的产品设计4.4 优秀设计作品赏析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定义与构成;设计师的工作侧面是研究产品的外部关系;好设计的评价标准。第5章 设计组织与管理 (讲课4学时)5.1 设计组织5.2 设计部门的组织5.3 设计责任制5.4 有关设计的法规与制度5.5工业体系中的设计机制教学要求:要求学生通过了解设计组织形式及工业体系中的设计机制,掌握设计管理模式、有关设计的法规与制度。(二)其它教学环节无(三)考试权重 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试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小作业 10%课程报告 40%大作业 50%(四)实验明细表无。大纲撰写人:王勇 大纲审核人:杨利芳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D08001500课程中文名称:化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Engineer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总学时:28 讲课学时:2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辅导学时:0学分:1.5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机械与物流技术系授课对象:化工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3秋先修课程:画法几何、机械设计基础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李红.化工机械应用基础.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主要参考书:谭蔚.化工设备设计基础.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一、 课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实践训练,使学生了解化工设备的常用材料的基本特性和选材要求,了解常用化工机械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与应用,掌握若干典型化工设备结构设计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应用打下基础。二、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压力容器、换热器、塔设备、搅拌反应器、化工用泵、压缩机和鼓风机、离心机等常用化工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应用以及设计分析的基本方法。本课程重点和难点:压力容器、换热器、塔设备、搅拌反应器、化工用泵和离心机工作原理;压力容器、搅拌反应器、离心机等设备设计与分析的基本方法。(一)本课程的主要章节第1章 化工设备材料及其选择(2学时)教学内容:1.1金属材料的性能;1.2分类及牌号,化工设备常用的三大类钢(即碳钢、低合金钢、合金钢);1.3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选材的基本原则。教学要求:了解材料的分类和牌号;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了解化工设备的腐蚀及防腐,选材的基本原则。第2章 化工设备腐蚀与防护(2学时)教学内容:2.1金属材料的腐蚀 金属腐蚀的概念、危害及其分类2.2 金属腐蚀的破败形式2.3 金属设备的防腐蚀措施教学要求:(1)了解金属材料的腐蚀 金属腐蚀的概念、危害及其分类;(2)掌握金属腐蚀的破败形式、金属设备的防腐蚀措施。第3章 压力容器 (6学时)教学内容:3.1 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分类3.2 压力容器的标准化3.3 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内压容器的应力分析、内压容器的设计方法、内压容器在试验应力作用下的强度校核。3.4 容器的封头:封头的类型、封头选择;3.5 外压容器结构和设计 外压容器的结构和概念、外压容器的稳定性、外压容器的临界力,外压容器的工程设计。3.6 压力容器的通用零部件:法兰、容器支座、容器的开孔和接管连接;3.7 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测、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教学要求:(1)了解压力容器的结构与分类、压力容器的标准化;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检测、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外压容器结构和设计(2)掌握内压薄壁容器设计、内压容器的应力分析、内压容器的设计方法、内压容器在试验应力作用下的强度校核、容器的封头设计。(3)掌握压力容器的通用零部件分类与选择。第4章 换热器(2学时)教学内容:4.1热交换器的功能与分类;4.2管式热交换器 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与主要零件、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分类及其标准系列。4.3固定管式热换器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管板及其壳体的连接、折流扳、支承板、旁路挡板及拦液扳的作用与结构、温差应力。4.4 新型热换器教学要求:(1)了解热交换器的功能与分类、管式热交换器 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与主要零件、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分类及其标准系列。(2)掌握固定管式热换器 管子的选用及其与管板的连接、管板及其壳体的连接、折流扳、支承板、旁路挡板及拦液扳的作用与结构、温差应力。(3)了解新型热换器。第5章 塔设备(2学时)教学内容:5.1塔设备的功能与分类;5.2板式塔:总体结构、塔盘结构设计;5.3填料塔:总体结构、填料、喷淋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填料支承结构;5.4裙式支座;塔设备的载荷及塔体与裙座的设计简介教学要求:(1)了解塔设备的功能与分类;(2)掌握板式塔:总体结构、塔盘结构设计、填料塔的总体结构、填料、喷淋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填料支承结构;(3)了解裙式支座;塔设备的载荷及塔体与裙座的设计方法。第6章 搅拌反应器(4学时)教学内容:6.1搅拌反应器的总体结构;6.2搅拌反应器的类型与选型;6.3搅拌器的功率、釜的结构设计:结构尺寸确定、顶盖结构;6.4传动装置与搅拌轴:传动装置、搅拌轴、轴封装置。教学要求:(1)搅拌反应器的总体结构、搅拌反应器的类型与选型;(2)掌握搅拌器的功率、釜的结构设计:结构尺寸确定、顶盖结构。第7章 化工用泵(2学时)教学内容:7.1化工用泵的类型;7.2叶片式泵:离心泵、漩涡泵;7.3往复泵、回转泵、7.4流体动力泵;泵的选择;7.5化工用泵的使用和维护。教学要求:(1)了解化工用泵的类型、化工用泵的使用和维护方法;(2)掌握离心泵、漩涡泵、往复泵、回转泵的基本结构和选择。第8章 压缩机和鼓风机(2学时)教学内容:8.1压缩机的用途、分类、应用范围、工作原理;8.2往复式压缩机:容积式压缩机的特点与型号编制、活塞式压缩机的总体结构、活塞式压缩机的方案选择与参数选择、活塞式压缩机的排气量调节;8.3离心式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的理论基础、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换算与调节、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8.3离心式通风机和鼓风机: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鼓风机。教学要求:(1)了解压缩机的用途、分类、应用范围、离心式通风机、离心式鼓风机(2)掌握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往复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离心式压缩机的理论基础、离心式压缩机的性能换算与调节、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第9章 离心机(2学时) 教学内容:9.1离心机的概述;9.2离心机的分离因数、分类及标注;9.3人工操作间歇式离心机:三足式离心机、上悬式离心机;9.4自动连续式离心机:卧式活塞推料离心机、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螺旋卸料过滤式离心机、离心卸料离心机、高速离心机。教学要求:(1)了解离心机的分类;了解人工操作间歇式离心机。()掌握分离因数的概念、自动连续式离心机:卧式活塞推料离心机、卧式刮刀卸料离心机、螺旋卸料过滤式离心机、离心卸料离心机、高速离心机的工作原理。第10章 常用机械传动装置简介(4学时)教学内容:9.1机械系统结构概述;9.2电动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用途和分类、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型号和额定数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9.3减速器:减速器的类型和特点、通用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主要参数、减速器的选择要点、通用标准齿轮减速器;9.4联轴器:联轴器的分类、名称和型号、几种最常用的联轴器、联轴器的选用、联轴器的主要尺寸和特性参数。教学要求:了解机械系统结构、电动机、减速器、联轴器。(二)其它教学环节设计性大作业:内压容器设计(每人一套参数);设计性大作业:搅拌反应器的传动系统设计计算(每人一套数据)。(三)考试权重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核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大作业一:15%;2.大作业二:15%;3.期末考试:70%。(四)实验明细表无大纲撰写人:薛渊 大纲审核人:薛渊96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SD08000111,SD08000112课程名称: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课程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Mechanical Drawing I总学时:112 讲课学时:88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24 课外辅导学时:(90)学分:6.0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图学部授课对象:机电工程学院本科生开课学期:1秋,1春先修课程:金工实习,计算机基础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 袭建军.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 2. 王熙宁.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 3. 吴佩年.计算机绘图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主要参考书: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 谭建荣.图学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 机械工程标准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标准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一、课程教学目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I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和制造机器以及工业产品均离不开工程图样,在使用机器设备时,也要通过阅读工程图样了解机器的结构和性能。因此工程图样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否则无法从事技术工作。本课程主要研究用投影理论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和绘制机械图样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 研究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 培养使用仪器、徒手和计算机绘图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3. 培养运用计算机进行参数化三维建模的技能;4. 培养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5.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养成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习惯。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一、投影基本理论:讲授点、线、面、体的正投影,截交线、相贯线、轴测投影的画法及投影变换。二、工程制图基础:讲授国家标准,组合体及机件的表达方法。三、制图技术应用:讲授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四、计算机绘图:讲述AotoCAD、SolidWork软件应用。本门课程的重点为:空间几何元素(点,线,平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组合体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其难点为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画法。(一)课程的主要章节秋季学期(讲课学时:52学时 课外辅导学时:24学时)绪论(讲课1学时)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讲课3学时、课外辅导4学时)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12 尺规制图工具及其使用;13 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标注;14徒手绘图的技巧。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图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任务和方法,认知工程图样是工程界语言的含义。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若干规定,平面图形分析与画法以及尺寸标注,熟知尺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徒手绘图技巧。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讲课6学时)2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2 点的投影;23 直线的投影;24 求线段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2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26 平面的投影;27 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教学要求:了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正平行投影法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空间几何元素(点,线,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其规律,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投影面倾角,熟知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的求做方法。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讲课2学时)31 平行问题;32 相交问题。教学要求:熟知直线和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互位置关系和几何属性,重点掌握平行,相交问题的求解及作图。第六章 立体 (讲课12学时)61 平面立体;62 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63 曲面立体;64 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5 两曲面立体相交教学要求:了解立体形成的过程与概念,掌握平面与平面和曲面立体截交线求解方法和作图步骤,掌握两曲面立体相交-相贯线的求做方法,重点掌握柱柱,孔孔相贯线的求解方法。第七章 轴测投影 (讲课4学时)71 概述;72 正等轴测图;73 斜二等测轴图;教学要求: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正等测,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第八章 组合体 (讲课12学时、课外辅导11学时) 81组合体的基本知识;82组合体的画法; 8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84读组合体视图;教学要求:了解组合体的形成的定义和其组合形式。掌握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形式及其画法,重点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及步骤,及其尺寸的标注以及组合体三视图阅读。第九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讲课12学时、课外辅导9学时) 91 视图;92 剖视图;93 断面图;94 其它表达方法;9.5表达方法综合举例;9.6第三角投影简介。教学要求:掌握机件的多种表达方法,重点掌握剖视图的画法及其标注,机件的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了解第三角投影原理及其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别。春季学期(讲课学时:36 上机学时:24 上机课外辅导 24 课外辅导学时:42 )第十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讲课12学时、课外辅导12学时)10.1螺纹;10.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10.3键、销和滚动轴承;10.4齿轮;教学要求:了解标准件与常用件的概念,掌握标准件的画法,重点掌握螺纹要素及其紧固件连接画法,齿轮模数,齿数及其规定画法。第十一章 零件图 (讲课8时、课外辅导8学时) 11.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1.2零件的结构分析;11.3零件的视图选择; 11.4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11.5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11.6零件测绘;11.7读零件图。教学要求:了解零件图的作用,熟知零件图的内容,掌握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和零件图的阅读技巧。零件图尺寸基准的选择,和尺寸标注原则。技术要求等通过实践掌握零、部件测绘方法和步骤。第十二章 装配图 (讲课16学时、课外辅导22学时) 12.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12.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2.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 12.4机器或部件测绘;12.5画装配图的步骤; 12.6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 12.7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2.8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教学要求: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孰知装配图的内容,掌握装配图视图表达原则及装配图的画法要领及其特殊和规定画法。重点掌握装配图的阅读方法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相关内容。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二维绘图;(上机讲课8学时、上机课外辅导8学时)第一章 绘图基本设置和基本操作第二章 基本绘图命令第三章 图形编辑第四章 辅助绘图工具第五章 尺寸标注和图案填充第六章 文本标注与编辑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掌握绘图,编辑,尺寸标注等计算机绘图命令和调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第七章 Solidworks 基础知识(上机讲课2学时、上机课外辅导2学时)第八章 草图绘制与编辑(上机讲课2学时、上机课外辅导2学时)第九章 实体建模(上机讲课4学时、上机课外辅导4学时)第十一章 典型零件结构设计(上机讲课2学时、上机课外辅导2学时)第十二章 装配体(上机讲课2学时、上机课外辅导2学时)第十三章 工程图设计(上机讲课4学时、上机课外辅导4学时) 教学要求:了解三维建模的概念和参数化绘图理念。掌握三维建模的流程和命令的调用,三维装配,由三维模型重构二维工程图等。(二)其它教学环节1大作业 13次2小作业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3上机 具体内容见实验明细表(三)考试权重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试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学期大作业, 占10小作业, 占20% 期末考试, 占70第二学期大作业, 占20小作业, 占10% 期末考试, 占70(四)实验明细表序号实验项目上机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课外辅导1基本设置和基本操作、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辅助绘图工具、图形显示控制4必修综合142尺寸标注与图案填充、文本标注与编辑、4必修综合143SolidWorks2011基础知识、草图绘制4必修综合144实体建模4必修综合145典型零件结构设计、装配体 4必修综合146工程图、将工程图转换为AutoCAD图形4必修综合14撰写人:王熙宁 审核人:栾英艳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I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SD08000121,SD08000122课程名称: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II课程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Mechanical Drawing II总学时:96 讲课学时:81 实验学时: 0 上机学时:15 课外辅导学时:(62)学分:5.5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图学部授课对象:能源学院,材料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开课学期:1秋,1春先修课程:金工实习,计算机基础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 1. 袭建军.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2. 王熙宁.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9年3. 吴佩年.计算机绘图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主要参考书:1.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中国标准出版社2. 谭建荣.图学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 机械工程标准手册编委会.机械工程标准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一、课程教学目的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II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它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设计和制造机器以及工业产品均离不开工程图样,在使用机器设备时,也要通过阅读工程图样了解机器的结构和性能。因此工程图样是人们用来表达和交流设计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是工程界的共同“语言”,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否则无法从事技术工作。本课程主要研究用投影理论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和绘制机械图样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和建立空间想象能力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1研究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2培养使用仪器、徒手和计算机绘图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3培养对空间几何问题的图解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养成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的习惯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一、投影基本理论:讲授点、线、面、体的正投影,截交线、相贯线、轴测投影的画法及投影变换。二、工程制图基础:讲授国家标准,组合体及机件的表达方法。三、制图技术应用:讲授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画法。四、计算机绘图:讲述AotoCAD软件应用。本门课程的重点为:空间几何元素(点,线,平面)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组合体三视图,机件的表达方法,其难点为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画法。(一)课程的主要章节秋季学期(讲课学时:46学时 课外辅导学时:18学时)绪论(讲课1学时)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讲课3学时、课外辅导4学时)1.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一般规定;1.2尺规制图工具及其使用;1.3平面图形的画法及尺寸标注;1.4徒手绘图的技巧。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图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任务和方法,认知工程图样是工程界语言的含义。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若干规定,平面图形分析与画法以及尺寸标注,熟知尺规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徒手绘图技巧。第二章 点、直线和平面 (讲课6学时)2.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22点的投影;2.3直线的投影;2.4求线段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2.5两直线的相对位置;2.6平面的投影;2.7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教学要求:了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正平行投影法的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空间几何元素(点,线,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及其规律,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及对投影面倾角,熟知属于平面的点和直线的求做方法。第三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讲课2学时)3.1平行问题;3.2相交问题;教学要求:熟知直线和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互位置关系和几何属性,重点掌握平行,相交问题的求解及作图。第六章 立体 (讲课12学时)6.1平面立体;6.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6.3曲面立体;6.4平面与曲面立体相交;6.5 两曲面立体相交教学要求:了解立体形成的过程与概念,掌握平面与平面和曲面立体截交线求解方法和作图步骤,掌握两曲面立体相交-相贯线的求做方法,重点掌握柱柱,孔孔相贯线的求解方法。第七章 轴测投影 (讲课4学时)7.1概述;7.2正等轴测图;7.3斜二等测轴图;教学要求:了解轴测投影的形成和基本概念,重点掌握正等测,斜二测轴测图的画法。第八章 组合体 (讲课8学时、课外辅导6学时) 8.1组合体的基本知识;8.2组合体的画法; 8.3组合体的尺寸注法;8.4读组合体视图; 教学要求:了解组合体的形成的定义和其组合形式。掌握形体之间的表面连接形式及其画法,重点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及步骤,及其尺寸的标注以及组合体三视图阅读。第九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讲课10学时、课外辅导8学时) 9.1视图;9.2剖视图;9.3断面图;9.4其它表达方法;9.5表达方法综合举例;9.6第三角投影简介。教学要求:掌握机件的多种表达方法,重点掌握剖视图的画法及其标注。了解第三角投影原理及其与第一角投影的区别。春季学期(讲课学时:35学时 上机学时:15学时 上机课外辅导学时:9学时 课外辅导学时:35学时)第十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讲课12学时、课外辅导12学时)10.1螺纹;10.2螺纹紧固件及其连接;10.3键、销和滚动轴承;10.4齿轮;教学要求:了解标准件与常用件的概念,掌握标准件的画法,重点掌握螺纹要素及其紧固件连接画法,齿轮模数,齿数及其规定画法。第十一章 零件图 (讲课8学时、课外辅导8学时) 11.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11.2零件的结构分析;11.3零件的视图选择; 11.4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11.5零件图中的技术要求;11.6零件测绘;11.7读零件图。教学要求:了解零件图的作用,熟知零件图的内容,掌握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法和零件图的阅读技巧。零件图尺寸基准的选择,和尺寸标注原则。技术要求等通过实践掌握零、部件测绘方法和步骤。第十二章 装配图 (讲课15学时、课外辅导15学时) 12.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12.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12.3常见装配结构简介; 12.4机器或部件测绘;12.5画装配图的步骤; 12.6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12.7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和明细栏;12.8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教学要求: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孰知装配图的内容,掌握装配图视图表达原则及装配图的画法要领及其特殊和规定画法。重点掌握装配图的阅读方法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相关内容。计算机绘图基础;AutoCAD二维绘图;(上机讲课9学时、上机练习6学时、上机课外辅导9学时)第一章 绘图基本设置和基本操作第二章 基本绘图命令第三章 图形编辑第四章 辅助绘图工具第五章 尺寸标注和图案填充第六章 文本标注与编辑教学要求: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达到能够运用AutoCAD绘制二维零件图、装配图的能力。(二)其它教学环节1大作业 12次2小作业 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习题集3上机 具体内容见实验明细表(三)考试权重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试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学期大作业, 占10小作业, 占20% 期末考试,占50第二学期大作业, 占20小作业, 占10% 期末考试,占70(四)实验明细表序号实验项目上机学时实验要求实验类型每组人数课外辅导1计算机绘图基本设置和基本操作、基本绘图命令、基本编辑命令6必修综合102图形编辑、辅助绘图工具6必修综合103尺寸标注与图案填充、文本标注与编辑3必修综合134绘制完整零件图必修综合16撰写人:王熙宁 审核人:栾英艳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SD08000170课程名称: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课程英文名称: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Shadow Perspective Drawing总学时:58 讲课学时:58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 课外辅导学时:(30)学分:3.5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工程图学部授课对象:建筑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环境艺术开课学期:1秋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1.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画法几何学 (第7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2.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图学教研室.画法几何习题集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 吴雪梅.建筑阴影透视(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4. 吴雪梅.建筑阴影透视习题集(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难点解析-公务员考试《常识》综合练习试题(含详细解析)
- 难点解析-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公安消防队题库检测试题打印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2025年妇科常见讲座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度中小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度社区《网格员》备考模拟题及答案
-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 共享出行市场技术创新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火灾原因认定规则课件
- 井下照明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助产专业介绍
- 2025年职业卫生培训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及风险防控措施
-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件(共十一章)
- 民宿合伙协议书范本
- 医学检验质量培训
- 2025年洛阳理工学院招聘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养生茶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认识
- 产科课件-人工流产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真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