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doc_第1页
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doc_第2页
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doc_第3页
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间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共12542例,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应用情况。结果: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率41.81%(5244/12542)均高于第一代27.37%(3433/12542)、第三代20.56%(2579/12542)、三代复方制剂8.06%(1011/12542)、第四代2.11%(265/1254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P0.05)。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临床应用中药师应注意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及范围,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日益进步,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产品日益增多,且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显著,并受到了临床医学者的重视。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凭借着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大的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受到医患人员的青睐。为了进一步探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种类、药理作用及其应用情况,本文特选取我院半年内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所选12542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处方均选于我院自2015年1月-2015年5月的处方,包括药品名称、用药数量、使用规格、价格及其金额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1.2研究方法 根据新编药物学、药理学等著作,分析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即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头孢克肟等。计算及统计分析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Dc)、限定日剂量(DDD)。其中DDDs=某药品年消耗总剂量(g)/限定日剂量(DDD);DDDc=某药品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当DDDs数值越大时,表明该药物的用药频率也就越大。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PEMS3.1统计学软件处理,DDDs、DDDc均以%表示,以X2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有5244例,占41.81%;均高于第一代27.37%(3433/12542)、第三代20.56%(2579/12542)、三代复方制剂8.06%(1011/12542)、第四代2.11%(265/12542)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P0.05),详见下表1所示: 3 讨论 近几年来,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中的品种越来越多,且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与第一代、第二代相比,有着更强的抗菌性,更广的抗菌谱。然而,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价格在市场中相对其他两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较贵,制约了其应用,使得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医院中并未成为首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尤其在基层医院中。在本次调查研究中,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频率约占20.56%,而第一代约占41.81%,第二代占27.37%,均低于前两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较为常用的主要有头孢曲松钠、拉氧头孢、头孢克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匹胺钠等。其药理作用如下: 头孢曲松钠有着广泛的抗菌谱,且对于多种-内酞胺酶有着降解作用。对于G-菌与 G+菌作用有着显著效果,但对于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不动杆菌的敏感性较差,对于多数拟杆菌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拉氧头孢属于氧头孢类抗生素,对革兰阴性菌、厌氧菌均有着较好的抗菌效果,对于-内酰胺酶的效果也较大。当前临床大多学者表明:拉氧头孢的抗菌效果较显著,并得到临床医学者的青睐。此外,拉氧头孢与其他的抗菌药物有所不同,与其他的抗菌药物作用强15倍左右,尤其对于绿脓杆菌有着较强的抗菌效果。可控制控制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特别是耐药阴性杆菌及其厌氧菌感染上有着较大作用,这是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所没有的作用。但在使用拉氧头孢抗菌药物时,应注意:不适宜与抗凝血药物联合使用;对于出血患者慎用;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出血,必须使用拉氧头孢时,不仅应加用维生素K外,还应给予输血小板浓缩治疗。头孢克肟有着较强的灭菌效果,常抵抗的菌类主要有淋球菌、肺炎球菌及其流感杆菌等,与蛋白3、1a与1b有着较强的亲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细菌的细胞壁合成,使得细菌快速灭亡。头孢他定属于近几年来的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会产生较高的血药浓度,当药物进入到体内后,往往不会与血浆蛋白物质产生强烈的结合作用,往往其不良反应也较小。头孢哌酮能够有效解决细菌所产的-内酰胺酶所引起的耐药问题。也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若长期使用头孢哌酮,可对Ampc酶致病菌耐药,进而导致持续高产的Ampc酶发生率日益增加。为此,在临床应用中应准确抱我用药指证,控制药量,进而延缓细菌的耐药性。在本次研究中,用药金额、DDDc及DDDs排名第一的则为头孢哌酮。临床中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大多是由于医生凭借着经验用药、不够详细了解药动力学。头孢匹胺钠的临床疗效较稳定,可用于产酶菌、耐药菌感染等。通过本次研究可得到:头孢匹胺钠对-内酰胺酶的的效果较稳定。但应注意该用药往往可增加细菌耐药性,从而增加不良反应。因此,临床医师应掌握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适用范围及用量,最大限度降低其不良反应。 从本次研究来看,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反应了本院抗菌药物基本合理,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事件。在今后的临床用药中,应加强头孢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及其监管,最大限度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建英,叶延程,王金凤等.医院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0):2417-2418. 2冷利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和合理应用探析J.医药前沿,2014,36(11):207-207. 3郑继海,王金彩.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情况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5):359-360. 4马明兰,马建伟.头孢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的临床观察与对策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01):40-42. 5钟松阳,刘伟.95例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8):3926-3928. 6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 7李娟,鄢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及风险规避的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1):1932-1935 文档资料:调查分析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及其应用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阅读相关文档:加温冲洗液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患者中的应用 脓毒症胰岛素强化治疗研究 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影响因素研究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的检验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评价 社区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血清胱抑素C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肾功能评价意义分析 刺激植物神经系统治疗腹型癫痫综合征探析 生物治疗在肿瘤综合治疗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