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doc_第1页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doc_第2页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doc_第3页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doc_第4页
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业资料:_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单位:_部门: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页 共 9 页煤矿井下火灾的抢救处理火灾是井下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由于火灾的发生不仅会烧毁设备、材料、资源,造成财产损失,更重要的是火灾会产生烟流和以一氧化炭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煤矿火灾包括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两种。内因火灾即煤炭自然发火,从发生氧化至完全燃烧将经历一定时间(自然发火期),在此期间均能被观察和早期发现,然后采取相应防范治理措施,因而,内因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威胁不象外因火灾那么严重。据调查,诸如电气着火之类的外因火灾事故,各种类型煤矿均有发生。因此掌握火灾事故的预防和抢救处理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发生时间与地点出人意料。由于这种突发性和意外性。常会使人惊慌失措而酿成恶性事故。因此,对每场火灾的处理均应予以足够重视,不能麻痹大意。在火灾处理上要果断迅速,不能犹豫不决,坐失良机。火灾事故的处理和其它事故的处理一样,必须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定的事故发生时的行动原则:在场人员应做到保持头脑清醒,沉着冷静,尽可能地了解或判断事故的性质、地点与危害程度,在情况允许时,按计划就地取材、果断处理。当放炮或电气设备等引起火灾,当火势不大,估计可能扑灭则应立即进行处理。电器火灾在处理前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砂子等进行灭火。灾情严重,现场人员难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处理时,发现火情者应立即向井口及调度室汇报,并通知组织灾区人员逆风流撤离。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切断灾区电源(掘进巷道发火或爆炸,风机启闭遵循“保持原状”原则)一一按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定通知相关领导及人员一一立即向矿务局(矿)调度室汇报一一邀请矿山救护队一一成立事故抢救指挥部一一派救护队进入灾区救人、侦察灾情一一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灾方案一一救护队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抢救)指挥部成立后首先听取当班值班领导的灾情汇报以及已经下达的命令情况汇报。”据此,在指挥部成立以前,矿井值班领导有权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规定结合井下灾情进行必要的抢险救灾调度、指挥和安排:(一)对灾区进行断电撤人。应注意,若火灾发生在掘进巷道,应严格控制局部通风机的启闭,其原则是“保持原状”原则。即救护队到达局部通风机处,正在运转的风机不能停转,已停转的风机不能盲目启动,待侦察巷内情况后再决定。(二)在有害气体积聚的巷道与新鲜风流交叉的新鲜风流中设立安全岗哨,阻止人员进入。救护队到达后,井下岗哨应由救护队员担任。(三)组织施救。正如前述,在火灾初期,如果火势不大,可以带领或组织现场人员就地取材灭火,但要判断正确、确保施救人员安全。如果灾害严重,火势较大时,在灾区的救助必须由救护队进行,其它被安排入井人员只能在进风侧安全井巷内进行辅助工作。在着火初期火势不大时,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就地取材灭火,为防止烟流伤人,也只能在进风侧进行。若是电气火灾,在断电之前严禁用水灭火。应该明确,组织救灾时,抢救遇险人员是矿山救护队的首要任务,要创造条件以最快速度、最短路线,先将受伤、窒息人员运送到新鲜空气地点进行抢救。其方法有二:一是沿回风侧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侧进入灾区。从进风侧进入,有利于保持救护队员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消耗。从回风侧进入,有烟雾和有毒气体威胁,救护队员行进速度慢。可是,如果在火灾发生后,灾区回风巷道有行人时极易受害,这一带是遇险人员较集中地段,因此必须明确“救人是首要任务。”派往回风侧进入的队员宜选择身体强、素质高、心理素质好的救护队员,行进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灾害抢救指挥部成立后,除了首先要了解灾情、判断灾害性质、受灾范围外,要作好撤离人员的统计,对灾区人员尚未完全撤出井外,又不能排除火灾,回风路线有人时,必须派救护队员侦察探询,发现遇险人员及时救出。对灾害事故的抢救,战机至关重要。从时间上讲任何事故的抢救早比晚好,灾变初期总是易于控制的,要及时、果断地采取有效对策与措施,决不允许犹豫、拖拉。大量案例表明,贻误战机往往造成灾害扩大,人员伤亡增加。而抓住战机,采取正确措施可以及时处理灾害,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不久前笔者参加了一起井下电缆着火事故的处理,对此深有体会。xx年2月28日,某矿井一个工作面的机巷、运巷同时进行巷道掘进。晚1l:45时,机巷20余米电缆着火,在机运巷进行掘进施工的人员即刻撤离并向井口汇报。汇报人员惊慌失措,灾情汇报不详。为此,笔者和值班领导商量后,在向上级按程序汇报的同时作了以下安排:在井口人井处、井下进入灾区的所有通道人口新鲜风流巷道设置岗哨,严禁人员人井和进入灾区,通过一切通讯手段通知受灾害影响范围的人员撤离;通知切断灾区电源;笔者带领一名安全员、一名队干督促断电撤人,并进一步了解井下灾情后向井口汇报(此时矿领导、相关部门、救护队已到达),并建议由救护队对可能有人的井下回风巷进行侦察救人被采纳。然后按矿领导安排配合救护队根据侦察情况制订措施,由救护队灭火。经过三个小时奋战,在井下煤层即将被引燃时将火全部扑灭,无一个人受伤,该采区停产一个小班后正式恢复生产。该次事故之所以如此迅速有效地得到处理,就在于矿领导指挥正确果断、措施得当、抓住了战机。倘若稍有拖延,煤层被引燃,必将扩大灾情,处理难度可想而知。因此,对灾害事故的处理要纵观全局、抓住战机、巧妙地组织力量并运用一切可以动用的救灾手段,力争最快地处理事故。第 5 页 共 9 页煤矿井下烧焊作业管理办法为规范井下烧焊管理,严格落实烧焊措施和相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煤矿井下烧焊作业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一、管理规定(一)井下、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同时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有关规定。(二)煤层中未采用砌碹或喷浆封闭的主要硐室和主要进风大巷中,不得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三)井下所有回风巷道内均严禁施焊,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及其所有顺槽均严禁烧焊。(四)地面煤仓烧焊每次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二、烧焊专项技术措施制定及审批(一)措施的编制人员必须是烧焊单位的主管技术员,措施的审批人员必须为审批单位技术人员。(二)措施内容要求详见附件。(三)烧焊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按照矿规定要求进行审批、下发、贯彻学习等(必须有记录可查)。(四)烧焊安全技术措施必须由施工单位至少提前一天编制,并根据作业方式和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保证作业安全,一个措施只能在一个地点使用一次。烧焊作业必须当班完成。(五)烧焊安全技术措施中必须明确烧焊时间、地点、负责人及安全要求等内容,同时包括烧焊器材的运输保管和点火工具的管理等内容。三、烧焊措施贯彻执行(一)烧焊施工单位必须对审批完毕的烧焊专项措施组织贯彻学习,并将学习记录备案,烧焊时必须有干部现场跟班,并且指定监护人员、瓦斯检查工在场检查和监督。(二)井下烧焊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223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特别规定第24条等,烧焊地点必须悬挂便携式瓦检仪,瓦检员要定时检查瓦斯情况。(三)根据现场情况,在危及安全或不落实措施时瓦检员有权停止烧焊。(四)井下施焊火种必须由班组长携带和保管,入井和升井都必须向井口检查人员汇报火种使用情况。三、要求(一)烧焊前必须由业务部门副总工程师召开专题会,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人员参加,针对烧焊项目事宜进行安排,落实措施要求及相关准备工作。(二)专题会必须按照烧焊措施明确烧焊现场参加人员(无特殊原因不得替换),执行签字手续。(三)专题会决议内容和签字名单由业务部门整理,并在烧焊前报业务部门和安检部门备案。(四)烧焊项目施工必须安排在8点班进行。(五)运输xx队、机电xx队、运输xx队、回收队等烧焊项目多或频繁的单位,每月必须提前制定烧焊计划,烧焊计划必须由业务部门和战线负责人审定签字,并报业务部门和安检部门备案。四、考核(一)烧焊单位未按程序进行措施审批的,对责任人处罚200元。(二)无明确烧焊现场参加人员名单的不得烧焊,不及时整理专题会纪要或纪要不及时报送的,对责任人处罚300元。(三)不组织烧焊专题会严禁烧焊作业,并对负责人处以500元罚款。(四)应制定烧焊计划而无烧焊计划的不得进行烧焊,并对责任人处罚300元。对责任单位处以xx元罚款。(五)烧焊现场应提供措施学习记录,无学习记录的,立即停止烧焊施工,并对责任人处以300元罚款,对责任单位处以xx元罚款。(六)烧焊期间,施工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