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精选.doc_第1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精选.doc_第2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精选.doc_第3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精选.doc_第4页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精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规范处理(3)(一)参与制定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1.目的预案通过自上而下的制定过程,形成上下统一的一种正式行动方针。以实现建立一致的长期目标、指定完成目标的责任者、建立可行的工作惯例、确定控制的目标,整合资源,保证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都为共同的目标而共同行动。过于空洞,只是管理学上对预案制定的描述。2.职责和基本任务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协调各部门间的协同作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卫生系统应急预案的制定,并按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责任务,制定相关的预案和应急计划; 医疗救治部门:按卫生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的医疗机构职责任务,制定相关的预案和应急计划。应由行政部门统筹制定。3.主要内容和方法内容A 应急预案或计划与当地文化背景、发展应急计划的人对危害的洞察力相关,与即将运作的环境相适应。根据国家、上级、社区应急计划或预案,按事件的性质、类别制定。主要包括传染病 (如鼠疫、霍乱、肺炭疽、0157、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应急计划应包括一份各关键人物和代理人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名录。分区应急计划社区应急计划省级应急计划危险特别计划组织特别计划国家应急计划图2-1:应急预案/计划的内容B 具体内容如下:l 应急准备工作和发展计划l 应急处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方案l 应急处置管理组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l 应急处置组织和相关部门的职责l 突发事件的监测与预警l 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l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和监测机构及其任务;l 突发事件的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l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居民参与l 突发事件物资和技术资源管理l 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建设l 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反应处置的评估l 执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优先权方法A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社区诊断,确定主要公共卫生潜在的与暴露的危急因素、卫生资源;B 特尔菲法,确定主要公共卫生潜在的与暴露的危急因素、卫生资源、应急处置措施。根据国家、省制定的应急预案要求,收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辖区的本底资料,在单位应急协调机构的组织下,组织有关科室和专家,起草并修订应急预案,经专家组反复讨论、认证、修改,形成应急预案草案报当地政府部门。4.工作流程和步骤确认并被授权选择具备应急准备与制定政策有经验、知识的人作为制定的管理者管理者分析权限范围内的环境、社会、公共卫生管理情况建立与应急处置相关、来自不同部门的人组成的预案起草小组社区主要公共卫生潜在的与暴露的危急因素调研分析卫生资源分析描述任务和责任描述管理机构公布关于预案方向的决定,并尽可能的征求各方面意见报上级机构做出最终决定,并正式公布与宣传5.技术文书相关的政策法规类(见附件遗漏请补充)反映制定预案、方案工作管理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反映制定预案、方案工作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如汇总报表、监测记录、检验报告、监测报表等。分析结果汇报表;分析结果反馈表;改进建议报告;评估报告;年末总结。6.质量要求.关00内容:负责预测预警的信息通报和报送政府发布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的要求,与相关政策相衔接,与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相结合,确保应急预案的全局性、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个人与组织职责明确,资源可承受评价应急预案的质量指标,见下表3-1-1。表3-1-1 制定应急预案工作的质量要求工作流程和步骤质量控制关键点反映该点的指标指标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具体标准(值)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具备相关经验、知识人作为制定的管理者建立预案起草小组成员组成情况代表性起草准备收集背景材料分析环境、社会、公共卫生管理情况资料完整性制定预案框架要素齐全,布局,部门职责明确符合率完成预案制定描述任务和责任,描述管理机构规范程度专业技术人员讨论征求各方面意见广泛性科学性预案专家论证并修订征求各方面意见报上级机构并正式公布与宣传批准公布宣传7.工作频率、数量应急预案应覆盖各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应急预案一般每3年修订一次。每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都要进行预案的重新评估和修订。表3-1-2 制定应急预案工作的数量和频率工作流程和步骤工作内容该项工作内容的量和频率县级市级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11建立预案起草小组建立预案起草小组11起草准备起草准备11制定预案框架制定预案框架11完成预案制定完成预案制定12专业技术人员讨论专业技术人员讨论11预案专家论证并修订预案专家论证并修订12报上级机构并正式公布与宣传报上级机构并正式公布与宣传118.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或方案的绩效评估指标,如预案、方案的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绩效评估:资料收集情况;资料分析情况;分析讨论情况;各类预案制定情况 评价指标:资料收集完整率;资料分析正确率;分析讨论记录完整率;预案制定齐全率。表3-1-3 制定应急预案工作的评价指标 项目内容评价指标指标的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标准值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建立预案起草小组资料收集完整率措施可操作性资源可承受性全面性程度资料收集完整率的要求最低标准值应该为 95起草准备制定预案提纲组织讨论确定提纲分工落实起草预案讨论与审定预案草稿修订预案报上级机构并组织专家讨论9.保障措施组织保障由应急协调职能科室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制定应急预案起草、修订制度人力条件和技术培训一般由各相关专业科室人员承担,专业应涵盖传染病、卫生统计、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检验专业人员等。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应由相关专业资深专家承担(具备高级职称)。临时组织,兼职310人,182400工作日;表3-1-4 制定应急预案工作的人力条件(每万人口每年所需人天数)步骤和流程具体内容市级县级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0.04 0.06 0.08 0.06 0.29 0.40 0.79 0.37 0.15 建立预案起草小组建立预案起草小组0.01 0.01 0.01 0.01 0.03 0.04 0.09 0.04 0.02 制定预案提纲制定预案提纲0.00 0.00 0.01 0.00 0.02 0.02 0.04 0.02 0.01 组织讨论确定提纲组织讨论确定提纲0.00 0.01 0.00 0.00 0.02 0.03 0.05 0.03 0.01 分工落实起草预案分工落实起草预案0.00 0.00 0.01 0.00 0.02 0.02 0.04 0.02 0.01 讨论与审定预案草稿讨论与审定预案草稿0.01 0.01 0.01 0.01 0.04 0.06 0.13 0.06 0.02 修订预案修订预案0.02 0.03 0.03 0.02 0.13 0.17 0.40 0.17 0.07 报上级机构并组织专家讨论报上级机构并组织专家讨论0.01 0.02 0.02 0.01 0.07 0.10 0.22 0.10 0.04 物力保障可以与日常工作共享,但当地的一些相关基本数据则可能需要购买(如气象资料,统计局相关数据)制定应急预案工作的物力条件仪器设备名称目前配备的数量年使用工作日按工作量要求计至少应配备的数量设备是否工作必须是否可在科室内共享是否可在机构共用便携式计算机04.5198.682.738.0多媒体投影仪01100.0100.00.0数码像机05192.587.250.8摄像机05189.785.357.5传真机081100.087.654.5计算机15.51100.081.839.2宣传板01100.0100.00.0打印机161100.086.449.0复印机05197.286.164.2VCD01100.0100.00.0电视机04.5192.486.156.7刻录机01100.0100.00.0编辑机01100.0100.00.0资料柜11.5100.0100.00.0网络设备024199.385.860.0实验室设备00.0100.0100.0气象资料库012195.685.973.0统计局相关数据库03197.186.270.1微波炉01100.0100.00.0防护衣,防护口罩,防毒面具01100.0100.0100.0普通电冰箱01100.0100.00.0毒物快速检测仪01100.0100.0100.0大气采样器01100.0100.0100.0无线网络系统13651100.0100.00.0水质检测仪01100.0100.00.0经费保障和工作流程和步骤以及其中的内容相结合。主要指通讯费、交通费、监测消耗材料费等可变成本(消耗品成本),但不包括人力成本。表3-1-6 制定应急预案工作的经费条件(每万人口每年,单位:元)步骤费用具体内容市级县级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确认、授权与接受任务2.2 1.9 3.0 13.4 9.9 5.5 制定预案提纲4.7 1.7 4.0 34.6 10.0 4.8 组织讨论确定提纲9.0 1.8 2.1 15.4 16.4 7.1 修订预案3.0 1.0 2.4 15.1 4.1 13.4 合计18.9 6.4 11.4 78.4 40.5 30.9 (二)对辖区内应急物资储备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1.目的为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参与和指导有关部门储备应急所需的药品、器械、消杀药品等,以保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需要。2.职责和基本任务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指挥卫生系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和参与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污染事故等事件现场处置需要,分析资源现状,制度资源储备计划,管理、发放相关的资源。医疗救治机构:救急、治疗药品、器械、自我防护品的储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场消杀、自我防护品的储备。“主要承担”是从工作量多少衡量、还是从工作主导地位衡量?既然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应由行政管理部门统筹。3.主要内容和方法储备物资和资源:针对生物、化学、核辐射污染和自然灾害事件处置需要储备。l 在疾病流行所致的紧急状况下所需的资源包括:预算内的供应品、人员、医疗保健、实验室支持、现场调查队、免疫、传染病媒介控制、环境卫生、供应、交通、通信、社会参与、国际援助。l 可获得的医疗保健资源包括:各类医院和其他卫生服务中心的位置,医院收治病例的范围,通常的门诊和住院病人数,传染病房的床位数,病人可获得的隔离类型,隔离设施扩展的可能性,用于集中保健的设施,救护车数,对附加人员的需求,拟作治疗的医院的位置,负责紧急情况的行政官员,可能获得的额外设施,如学校、旅馆等。l 医院内具有高度安全措施的病房应具备的条件:病人应有直接出入通道,以避免医院其他区域的可能污染;只允许一些特殊人员出入病房;前室毗连每一个病人房间;单独使用的厕所设施;空气从非排污区流向污染区,然后过滤排出;特殊废物的消毒和终末灭菌设施;用于人员保护生物学隔离设施或床旁隔离;有在隔离护理方面训练有素的人员,并坚持对其进行医学监测。l 现场调查队所需的资源:训练有素的队员;运输工具;证件;食宿供应;通信设施;各种紧急控制措施的设备。l 应急免疫所需的资源:疫苗供应名录;为满足预期需要贮存足量的疫苗;注射器和消毒设备;免疫队;冷链系统;志愿辅助人员,宣传媒介的广泛协作。l 个人防护装备:全面罩正压空气呼吸器(SCBA),全封闭气密化学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靴,安全帽,头罩式化学防护服,空气过滤式呼吸防护用品等。l 调查检验装备:为流行病学调查和采集、处理和运送实验室检验样品的必要装备,在恐怖行动特别可能采用某些生物战剂时,还应直接配备各该生物战剂的现场检验装备。l 必要的预防与治疗药物:有特效预防和治疗的生物、化学中毒等药物、抢救药物,特别是常用的输液液体、抗生素、抗毒素和强心药物等。其数量应能满足抢救最初发现的病人并对其周围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l 消毒、杀虫、灭鼠药物:针对常见的生物战剂和可携带生物战剂的媒介,配备必要种类的消毒、杀虫、灭鼠药物。其数量足以处理一次小型的生物袭击。 控制成蚊的杀虫剂如生物苄芙菊酯,倍硫磷,马拉硫磷等,杀灭蚊虫幼虫的毒死蚊,燃料油,溴氢菊酯等,控制蝇的甲基吡恶磷,地亚农,乐果等,以及其他控制家畜、蟑螂。人虱的杀虫剂和快速减少啮齿动物数量的急性亚急性灭鼠药物。l 实验检验装备:流动实验室,各种仪器和试剂均可在运行中就位,到达现场不经开设即可开展工作。l 机动与通讯装备:快速反应的交通工具、移动通讯,保证在任何地点都能与基地和上级领导机关顺利通讯。方法:l 相关职能部门现使用物资应急时调拨;l 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保持备用物资库存l 物资供应部门保持库存紧急调拨4.工作流程和步骤现有物资调查分析制定物资储备计划专家论证计划报上级审批计划分发有关部门建立物资储备联系网络紧急必须物品采购建立物资储备管理更新、盘存、应急调用制度5.技术文书相关的政策法规类反映物资储备管理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反映物资储备工作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 (见附件,遗漏请补充,提供样张或电子文档)6.质量要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筹备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的要求,按平战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现有物资设备的效用,应急必须时随时可以调用,库存备用物资要保证随时启用。因此,评价应急物资储备的质量指标,见下表3-2-1。表3-2-1 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质量要求工作流程和步骤质量控制关键点反映该点的指标指标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具体标准(值)现有物资调查分析库存数量和种类清晰,需要补充的明确制定物资储备计划目的明确,类别齐全专家论证意见是否可行报上级审批上报和批复及时计划分发有关部门不遗漏建立物资储备联系网络信息收集完整,部门明确,紧急必须物品采购快速及时到位储备物资更新盘存及时3月一次盘存,及时更新报告及时储备物资应急调用及时报批和办理7.工作频率、数量定期盘存、性能检查、更新年1次季节变化性能检查、更新年4次有效期限1年前,更新储备物数量按应急预案储备表3-2-2 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数量和频率工作流程和步骤具体内容县级的量和频率市级的量和频率调查分析现有物资调查44制定计划制定储备计划11专家论证专家论证适宜性、可承受性11报批上级审批11计划分发有关部门分发有关部门3434建立物资储备联系网络物资储备联系网络11紧急必须物品采购物品采购0303储备物资更新盘存物资更新盘存44报告报告448.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绩效评估指标,要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筹备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的要求,按平战结合,充分发挥现有物资设备的效用,保证物资品种齐全、品质优良,应急必须时随时可以调用,库存备用物资要保证随时启用的指标。详见下表3-2-3。表3-2-3 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评价指标项目内容评价指标指标的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标准值现有物资调查分析库存数量和种类清晰,需要补充的明确制定物资储备计划目的明确,类别齐全专家论证意见是否可行报上级审批上报和批复及时计划分发有关部门不遗漏建立物资储备联系网络信息收集完整,部门明确,紧急必须物品采购快速及时到位储备物资更新盘存及时报告及时储备物资应急调用及时报批和办理应急物资购买经费来源?是否落实?物资储备完备率(考虑必备物资购买申请与落实情况)9.保障措施组织保障有物资储备应急协调组织:负责协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的紧急调用,建立健全相关部门协同作战的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人负责事件物资储备管理。按应急预案储备物资。掌握物资储备情况,正常状态可由相关科室使用,必须储备物资由职能科室管理。建立相关物资采购、盘存、更新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器械、实验设备等物资有效、运行正常。医疗救治机构:专人负责事件物资储备管理。按应急预案储备物资。掌握物资储备情况,正常状态可由相关科室使用,必须储备物资由职能科室管理。建立相关物资采购、盘存、更新管理制度,保证药品、医疗设备多物资有效、运行正常。人力条件应急职能科室有专人管理,传染病、卫生统计、公共卫生、职业卫生、检验等各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兼职管理。具体工作日,请你根据你的经验,填写在下表内。需根据辖区内相关单位的数量确定,按2名工作人员一天可调查23个单位考虑。需视供货商是否能及时供货。表3-2-4 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人力条件(每万人口每年所需人天数)步骤和流程具体内容市级县级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现有物资调查分析现有物资调查分析0.01 0.02 0.02 0.01 0.06 0.09 0.16 0.09 0.04 制定物资储备计划制定物资储备计划0.01 0.01 0.01 0.01 0.04 0.06 0.11 0.06 0.02 专家论证意见专家论证意见0.04 0.06 0.06 0.05 0.28 0.32 0.46 0.35 0.11 报上级审批报上级审批0.02 0.02 0.03 0.02 0.11 0.19 0.28 0.15 0.05 建立物资储备联系网络建立物资储备联系网络0.01 0.02 0.03 0.02 0.08 0.11 0.22 0.10 0.05 紧急必须物品采购紧急必须物品采购0.05 0.06 0.10 0.06 0.35 0.43 1.05 0.41 0.16 报告报告0.01 0.02 0.02 0.02 0.06 0.10 0.17 0.09 0.04 经费保障必须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物资储备管理工作所需的经费列入到计划当中(物资采购经费专项申请),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流程和步骤以及其中的内容相结合,消耗的指通讯、交通、材料等可变成本(消耗品成本)费用,但不包括人力成本。见表3-2-5。表3-2-5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物资储备工作的财力条件(每万人口每年,单位:元)步骤费用具体内容市级县级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现有物资调查分析1.3 0.8 1.6 4.6 1.7 0.3 制定物资储备计划1.0 0.8 1.3 5.3 3.6 0.3 专家论证意见2.0 0.7 1.3 1.6 3.5 0.0 报上级审批5.4 1.7 3.8 14.4 5.6 0.0 计划分发有关部门32.3 22.5 10.4 164.4 94.5 2.8 紧急必须物品采购11.0 11.1 5.9 47.2 39.1 13.7 合计53.0 37.5 24.5 237.4 148.0 17.1 物力保障可以与日常工作共用,库存备用物资采购可能需要专项经费。储备物资不应由CDC负责经费,经费应由政府支付。采购、更新盘存是长期大量的投入,3万不够几套防护服。储备联系网络应与医疗机构相连,建网(和管理程序编制)费用可观,CDC一家不行。表3-2-6 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的物力条件仪器设备名称目前配备的数量年使用工作日按工作量要求计至少应配备的数量设备是否工作必须是否可在科室内共享是否可在机构共用便携式计算机06194.381.339.4数码像机03193.682.948.8摄像机06188.483.557.1传真机06197.288.349.6计算机05198.681.240.6打印机010.5198.684.146.7复印机07194.483.556.4电视机04187.286.156.6专用移动电话0364100.00.00.0车辆03198.683.266.4冷藏柜3200.53.5100.050.00.0网络设备030197.981.858.9消毒除害器械01100.0100.0100.0气象资料库06190.683.171.1统计局相关数据库03192.083.972.1通风设施036198.668.440.6监视器0149193.472.849.2警报器036195.070.348.0毒物快速检测仪01.5100.0100.00.0消防设施03651100.072.042.7物质储备架0241100.0100.00.0水质检测仪02100.0100.00.0(三)组建应急事件处置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1.目的组建应急事件处置队伍,进行培训和演练,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2.职责和基本任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本单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办公室。单位主要或分管领导为办公室主任,成员由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组成。办公室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为常设机构,其他时间组成人员仍在原办公室工作。负责制定相应的报告、处置、监测制度;设立专线电话,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成立专业技术防治队伍。建立综合联络组。提出有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策略与措施,起草有关业务技术性文件;安排基层的师资培训和检查与技术指导;接受公众热线咨询;协助主要领导协调各业务组开展工作。医疗救治机构:设立应急相关的职能部门,专人负责。组织由有关科室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救治队伍,定期培训与现场演习。卫生行政部门现已设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公室”的职责?环保、消防、交通3.主要内容和方法培训内容:(1)培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2)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原则、方法;(3)医疗卫生人员的个人防护;(4)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监测、处置的任务、技能、等。培训范围:县及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乡镇卫生院、企业职工医院、公共卫生监测点。培训人员包括各单位医疗负责人、预防保健人员、监测点负责人、消毒供应人员等。4.工作流程和步骤制定计划及实施方案:在培训对象的种类及其数量明确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服务人口数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明确本地区一年内需要开展的次数、时间安排等,撰写年度计划和实施方案;系统收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相关知识,以及如何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编制培训资料-组建队伍,选择合适人员,建立专家数据库;多种形式举办演练和培训;评价效果:以问卷的形式对于对象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队伍演练和培训资料(工作记录总结和报告)归档。5.技术文书相关的政策法规类(见附件遗漏请补充)反映应急处置队伍管理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提供格式化的样张,作为附件)反映应急处置队伍建设作痕迹的:文书、报表、记录、总结等;(提供格式化的样张,作为附件)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6.质量要求表3-3-1 应急事件处置队伍组建工作的质量要求工作流程和步骤质量控制关键点反映该点的指标指标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具体标准(值)1、制定队伍建设的计划2、编制培训教材3、建立完善专家数据库4、组建应急队伍 现场流调专业覆盖程度人员构成合理性 消杀监测治疗5、培训演练处置原则、方法个人防护边调查边处理,的原则方法针对性和合理性,分级防护,培训参与率相关知识知晓率相关技能达标率6、相关资料归档7.工作频率、数量每年1次对应急事件处置队伍成员进行调整充实,保证相对稳定;每年2次对应急事件处置人员进行常见主要突发事件培训或现场演习、操练;8.绩效评估指标和标准(1)主要评估指标:队伍组成情况专业结构、技术人员构成的合理性;职责分工、任务分解明确程度,人员培训参与覆盖率、相关知识技能掌握、熟练程度;专家库建立情况。(2)每年评估12次,自我评估与接受上级评估。人员流失率。表3-3-3 应急事件处置队伍工作的评价指标项目内容评价指标指标的基本含义和测算公式标准值1、制定队伍建设的计划人员构成合理性2、编制培训教材培训参与率3、建立完善专家数据库4、组建应急队伍5、培训演练相关技能达标率6、相关资料归档9.保障措施组织保障由应急协调职能科室组织各方面专业人员进行。人力条件和技术培训表3-3-4 组建应急处置队伍工作的人力条件(每万人口每年所需人天数)步骤和流程具体内容市级县级合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东部中部西部小计制定组建计划制定组建计划0.02 0.02 0.04 0.02 0.14 0.16 0.22 0.17 0.06 编制培训教材编制培训教材0.15 0.13 0.22 0.16 0.62 1.08 1.94 0.99 0.46 应急技术培训应急技术培训0.07 0.08 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