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后的思考.doc_第1页
汶川地震后的思考.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得体会范文/心得体会 汶川地震后的思考 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无论在情感上、思想观念上、人际关系方面,每一个中国人都受到了巨大触动。多少悲惨遭遇,多少温暖画面,薛枭、林浩还有陈坚、程磊,他们的名字让大家永远难忘。那么多的人,让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么多的事,使我们心潮澎湃。可以说,人性的光辉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闪耀出如此夺目的光彩。 感动之余,我们不禁扪心自问,如果那场大灾难降临在自己头上,我们也会表现得那么顽强吗?我们有多少耐力等待?又有多少方法自救?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我们也许就像很多四川同胞那样瞬间遇难,什么都来不及说、来不及告别,我们能够留下什么,拿什么来证明我们曾经来过这个世界。人哪,原来竟是这般脆弱无助。生命确实短暂,值得我们认真经营。怎样活得精彩,不虚度人生,每个人都不得不作出自己的思考。固然我们不能那么悲观,总以为自己站在悬崖峭壁上,但是反过来,谁能确定自己身处安全地带? 一个人静下心时,我也想过,自己来人世走一遭,能给别人留些什么。完全为自己活着,对别人来说你不跟没活一样?而且生命的意义,毕竟不只是当下有无价值,更主要的恐怕还是体现在对未来是否有影响。我能留下什么,要看我现在拥有什么。给后代留一套房,很多人都做得到,这与自己是否乐意,一点关系都没有,谁能把它从这个世界带走。我近万册书对不爱读书的后人,也没有多少价值,拿它换钱也算不了什么。而且认真说来,这些都不是只属于我的东西。想来想去,可以打上我个人印记的,恐怕只有我写的几篇小*了。虽然我也怀疑这是自作多情,但是除了这些,我还有什么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的这些千字文,充分表达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写得很快意,这份敝帚自珍的情态,朋友们是可以理解的。尽管我把心里话倒出来,无意因此获取实际利益,暂时我还不需要以此谋生,但是坦白地说,一点企图都没有,纯粹只是自娱,那也是言不由衷的。根本不求闻达,又何必藏之名山呢?心中有话,发而为文,都程度不同地反映出与人交流的欲望。真正的知识分子,并不看重物质生活条件,他们都把自己的主张付诸笔墨,把它看作生命永垂不朽的事业。我很理解他们的心境。那些忍心把凝聚自己多年心血的手稿放在火上焚烧的文人,已经流光了一生的眼泪。那是怎样凄惶的目光啊,看着这些跳动的火焰,犹如生命在无声消融,生命随着作品的消失快速冷却。有的文人临终时关照身边的亲友,把自己的全部作品一把火烧掉,不是深刻的绝望,就是十足的矫情。鲁迅先生捧着亡友未能面世的文稿,就像捧着一蓬火似的热切心情,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把自己的*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是多数文人身上不可救药的弱点。 我虽才情有限,对人生的感悟层次不高,但不是一个过于自卑的人。把自己看得那么低下,生活还有什么意义?我相信,大家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识,世界肯定会更加丰富多彩。只要自己确实是一种独特的颜色,谁也没有必要自卑。为了赢得更多朋友,寻求共鸣,我曾作过很多尝试,都失败了。前一阵,读了几本杂文选刊,知道有个杂文网,便试着注册一个,发了两篇我在早报网上新近发表的*,怕其有顾虑,还特别指明*出处,并有意以“杂文与文摘”为名开博,还是没能逃过网管的火眼金睛,没一个钟头就删掉了,至今不见踪影。我能想象网管那种惊恐万状的表情。显然,现在,我的很多出格话,都不能见容于官方媒体,除了我那个门可罗雀的博客,只有联合早报能够发表其中一部分,看来只有非法出版一条路了。题目也想好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