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_第1页
企业培训_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_第2页
企业培训_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_第3页
企业培训_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_第4页
企业培训_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员工入职消防安全培训 主讲人 周学军办公内线电话 691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方针 安全第一 预防为生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一 宪法 相关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二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 安全生产法 消防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矿山安全法 劳动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等 三 地方性法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 结合当地的民族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制定的安全生产法规 其内容不得和法律法规 行政法规相抵触 其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如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深圳经济特区安全管理条例 等 安全生产法 相关内容 一 宗旨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法 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八大权利及三项义务 一 八大权利1 知情权 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 2 建议权 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3 批评 检举 控告权 即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 4 拒绝权 即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5 紧急避险权 即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6 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 7 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权 8 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二 三项义务1 自律遵规的义务 即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 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 2 自觉学习安全知识的义务 即要求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危险报告的义务 即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时 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 不得上岗作业 安全教育的形式1 三级教育新工人进入公司前要进行厂级 车间 班组三级安全教育 2 持证上岗教育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关主管理部门培训且考核合格后 方可上岗工作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了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从业人员要达到以下要求 1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的知识 2 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 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保护用品 并监督 教育员工按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安全生产法明确了造成安全事故的惩罚 员工不服从管理 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 造成重大事故 构成犯罪 将依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消防法 相关内容 一 相关规定1 消防工作贯彻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的方针 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2 任何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 保护消防设施 预防火灾 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单位 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3 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 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4 任何单位 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 拆除 停用消防设施 器材 不得埋压 圈占消火栓 不得占用防火间距 不得堵塞通道5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 都应当立即报警 任何单位 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 不得阻拦报警 严禁谎报火警 安全基本知识 一 安全生产的概念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而采取相应的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 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 一词所讲 生产 是广义的概念 不仅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 也包话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 娱乐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三不伤害 原则 三不伤害 是指 不伤害自已 不伤害他人 不被别人伤害 三不违 三违 是指生产过程中的 违章指挥 违章作业 违反劳动纪律 的违规行为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和责任不清不放过 事故责任人员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没有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不放过 如何做到 三不伤害 呢 那么 怎样才能做到 不伤害自己 不伤害他人 不被他人伤害 呢 一 以人为本 营造 三不伤害 氛围 要对 三不伤害 原则的内容 涵蕴 意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 造成一种氛围 让每一个员工感觉到 三不伤害 原则与自己息息相关 就在身边 深刻认真到 三不伤害 原则不仅是 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的具体体现 是 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的需要 同时还可以让员工感同身受 认识到 三不伤害 原则是保护自己生命安全 不可或缺的 护身符 从而增强恪守 三不伤害 原则的自觉性 1 不伤自己应具有的基本行为规范 牢记保护自己的安全主要靠自己 随时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及良好的身体心理状态 掌握自己操作的设备或操作中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方法 遵守安全规则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 绝不违章作业 任何操作或设备都可能是危险的 应确认无伤害威胁后再实施操作 杜绝侥幸和想当然心理 莫以患小而为之 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识别和处理危险的能力 虚心接受别人对自己不安全行为的纠正 2 不伤别人应具有的基本行为规范 你的行为随时会影响他人安全 尊重他人生命 不制造安全隐患 多听 多看 多问 随时与别人沟通协商 启动操作 维修 清洁 保养设备时 要确保他人免受影响 将你知晓的危险及时告知可能受影响人员并加以消除或置以标识 对所接受到的安全规定 标识或指令 认真理解后才执行 不默许 纵容他人的违规行为 及时提醒 3 不被他人伤害应具备的基本行为规范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保持警惕 及时发现并报告危险 将你的安全知识及经验与同事共享 帮助他人提高事故预防技能 不忽视自己标识的潜在危险并远离之 及时纠正他人可能危害自己的不安全行为 冷静处理所遭遇的突发事件 正确运用所掌握的安全技能 充分认识不被伤害是自己的权利 敢于拒绝他人 包括主管的违章指挥 三 要做到 三不违 和 四不放过 恪守 三不伤害 原则 做到保护自我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不是几句空话 必须切实落实到实处才能达到目的 这就要求每一个一线员工时时 处处做到拒绝 三违 做到 四不放过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 安全生产责任制概念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 概括地讲 就是企业各级领导 各个部门 各类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安全工作应负的责任 二 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的原则1 谁主管 谁负责 和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的原则 2 充分体现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 三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建立一个完整的责任制体系 要做到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横向体系包括生产 劳动人事 财务 后勤等各职能部门 纵向体系应包括决策层 管理层和执行操作层 事故分析与防范 一 事故基本知识 一 事故原因构成的要素任何一种事故发生都取决于一些基本因素 即人 物 环境 管理四个要素 具体见下表 人与机轨迹交叉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在时间与空间上发生交叉 将产生事故 70 以上的事故时由于人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违章指挥 违章操作导致的 由此可见人在安全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安全事故多发生在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知识缺乏的生产一线的员工上 由此可见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对防范事故的重要性 要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就必须从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开始 安全素质包括 思想素质 技术素质思想素质 指员工的安全法制观念 安全意识 安全价值观念 技术素质 指对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对安全知识把握和运用 我们所要掌握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有 一 安全色与安全标识 二 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措施 三 机械安全 四 电气安全 五 防火与防爆 六 物料安全 七 事故应急措施 安全色与安全标志1 安全色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的颜色 如表示禁止 警告 指令 提示等安全信息 具体的含义及用途详见下表 2 安全标识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 警告标志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四类 劳动保护与安全防护措施头孢类药物对人体的潜在危害 过敏反应劳动保护用品包括 防尘 防毒 防噪音 放电 防水 防冲击 防坠落 防机械外伤 防酸碱等 具体有 口罩 防毒面罩 防护眼镜 耳塞 洗眼器 手套 水靴 安全帽 工作服 安全带 工作鞋 设备的防护罩 排风扇等 机械安全一般机械事故的原因1 机械的齿轮 皮带轮 锯片等运动时造成的绞伤和物体打击伤害 2 冲剪压切及木加工机械在加工过程中造成的剪切伤 压伤 碰伤 挤压伤等 3 刀具造成的切割伤及产生的切屑造成的烫伤 刺伤等 4 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 甩出机床造成的打伤 机械伤害形式 电气安全 安全电压 6 12 24 36 42V正常人可承受的电流 男 1 1mA女 0 9mA1mA时 感到有电5mA时 有相当痛感10mA时 感到忍受不了的痛苦20mA时 筋肉剧烈收缩 失去动作自由25mA时 时相当危险100mA时 时致死 跨步电压当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的一相碰地时 就有故障电流流向接地体或碰地处 向四周流散开 而在地面上呈现出不同电位的分布 当人的两脚站在不同电位的地面上时 两脚下呈现的电位差即为跨步电压 当发现有电缆漏电时 应绕道或双脚并在一起蹦过去 触电事故的预防1 电气设备维系都应通知电工进行 2 多检查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外观 3 各种临时电缆应避免重物压 4 移动各种非固定设备时 应先切断电源 5 雷雨天气应避开高压电杆 铁塔 避雷针的接地导线20米6 电气火灾 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 7 电气设备禁止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拭 应急处理 火灾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何种情况下是发生了事故电铃响了 应急疏散广播通知 你要离开车间 事先没有消防系统检测通知 事故处理 1 在事故现场的人员应该做什么 切断电源 用本岗位所配备的灭火器进行灭火2 其它生产车间的人员应该做什么 排成单行顺安全通道的一侧迅速撤离现场注意 高层建筑严禁使用电梯 我们不但要掌握以上安全技术知识 还要克服以下对安全生产有不良影响的心理因素 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心理因素有 侥幸心理惰性心理逆反心理经验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急于求成心猿意马心理失调 与安全有关联的方面还有 设备的卫生物品的堆放设备的间距生产车间的照明人的身体状态人的工作态度人的行走路线家庭状况防护用品的使用总之 安全工作无小事 消防常识 1 燃烧与火灾的概念燃烧 是指一种伴有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火灾 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燃烧的条件 火三角 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即 可燃物 助燃物和火源 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 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 燃烧都不能发生 可燃物 助燃物 火源 火灾的分类 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质 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灰烬 如木材 棉 毛 麻 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 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 煤油 柴油 原油 甲醇 乙醇 沥青 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 如煤气 天然气 甲烷 乙烷 丙烷 氢气火灾等 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 如钾 纳 镁 钛 锆 锂 铝镁合金火灾等 E类火灾 指电器类火灾 灭火的原理1 隔离法 移开或隔开可燃物 使之没有可燃物可提供继续燃烧2 冷却法 降低火场温度 液体的蒸发速度和固体热分解速度也随之下降 当可燃物冷却到着火点以下时即熄灭 3 窒息法 用不燃物捂盖燃烧物或紧闭着火区门窗或把水蒸汽引入火场 降低火场氧浓度 4 化学抑制法 用化学反应的方法抑制燃烧反应 工厂消防系统介绍 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ABC干粉灭火器 抗溶泡沫灭火器消防设备与设施火灾探测报警设备 可燃气体泄露报警器 光电感烟报警器 手动报警按钮 应急广播灭火设施 600立方消防水池 消防水增压泵 清水消火栓 5T抗溶泡沫储罐 抗溶泡沫消火栓和喷淋 灭火器的使用范围和特点 二氧化碳灭火器 主要配备洁净车间 实验室 用于扑灭除金属钾 钠火灾以外的各种火灾 特别是电气 精密仪器的火灾 以液态形式储存 瓶内压力12 5MPa 使用时应注意要不能直接对人体喷 灭火后应立即开启门窗通风 防止窒息ABC干粉灭火器 主要配备在洁净车间以外的厂区 用于扑灭A B C三类火灾 使用前要颠倒几次 使瓶内干粉松动 不能用于倒立面和垂直面的火灾 抗溶泡沫灭火器 主要配备在罐区 用于B类火灾 火灾探测报警设备使用 可燃气体泄露报警器 自动检测 报警后 值班保安或安全预案会现场检查或电话询问 员工应配合光电感烟报警器 自动检测 报警后 值班保安或安全预案会现场检查或电话询问 员工应配合手动报警按钮 手动启动 事故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