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方剂学 祛湿剂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 具有化湿利水 通淋泄浊等作用 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 统称祛湿剂 属八法中 消法 分类 燥湿和胃 清热祛湿 利水渗湿 温化寒湿 祛风胜湿 应用祛湿剂注意事项 湿邪为病 有外湿 内湿之分 治湿之法 当结合部位 脏腑 兼挟等因素 湿邪最易阻滞气机 故多配伍理气之品 祛湿剂多由芳化苦燥之品组成 易耗伤阴津 故素体阴虚津亏 病后体虚 以及孕妇应慎用 第一节燥湿和胃 适应病证 湿浊内阻 脾胃失和证 症见脘腹痞满 嗳气吞酸 呕吐泄泻 食少体倦等 代表方 平胃散 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 出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去黑皮 捣为粗末 炒黄色 四两 120g 厚朴去粗皮 涂生姜汁 炙令香熟 三两 90g 陈橘皮洗令净 焙干 二两 60g 甘草炙黄 一两 30g 功用 燥湿运脾 行气和胃 主治 湿滞脾胃证 煎服法 共为细末 每服4 6g 姜枣煎汤送下 或作汤剂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平胃散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平胃散 平胃散 随证加减 证属湿热者 宜加入黄连 黄芩以清热燥湿 证属寒湿者 加入干姜 草豆蔻以温化寒湿 兼食滞者 加山楂 神曲 麦芽以消食 兼气滞者 加木香 砂仁以理气 呕吐甚者 加藿香 半夏以化湿和胃止呕 泄泻甚者 加茯苓 泽泻以利湿止泻 使用注意 阴虚气郁 脾胃虚弱者 不宜使用 平胃散附方 不换金正气散组成 平胃散加藿香 半夏功用 解表化湿 和胃止呕主治 湿困脾胃 兼有表寒证 呕吐腹胀 恶寒发热 或霍乱吐泻 或不服水土 藿香正气散 出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 各一两 30g 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 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 60g 藿香去土 三两 90g 甘草炙 二两 75g 功用 解表化湿 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证 恶寒发热 头痛 胸膈满闷 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 肠鸣泄泻 舌苔白腻 以及山岚瘴疟等 煎服法 散剂 每服9g 生姜 大枣煎汤送服 或作汤剂 加生姜 大枣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藿香正气散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藿香正气散 藿香正气散 随证加减 表邪偏重 寒热无汗者 加香薷以助解表 气滞脘腹胀痛者 加木香 元胡以行气止痛 使用注意 湿热霍乱之吐泻 非本方所宜 第二节清热祛湿 适用病症 适用于外感湿热 或湿热内郁 或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 黄疸 霍乱 热淋 痢疾 泄泻 痿痹等症 代表方 茵陈蒿汤 八正散 三仁汤 甘露消毒丹 茵陈蒿汤 出自 伤寒论 组成 茵陈六两 18g 栀子十四枚 12g 大黄去皮 二两 6g 功用 清热 利湿 退黄 主治 湿热黄疸 一身面目俱黄 黄色鲜明 发热 无汗或但头汗出 口渴欲饮 恶心呕吐 腹微满 小便短赤 大便不爽或秘结 舌红苔黄腻 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煎服法 水煎服 茵陈蒿汤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 配伍特点 利湿与泄热并进 通利二便 前后分消 随证加减 湿重于热者 加茯苓 泽泻 猪苓以利水渗湿 热重于湿者 加黄柏 龙胆草以清热祛湿 肋痛明显者 加柴胡 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茵陈蒿汤及其附方比较 八正散 出自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 去面 切 焙 各一斤 500g 功用 清热泻火 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 尿频尿急 溺时涩痛 淋漓不畅 尿色浑赤 甚则癃闭不通 小腹急满 口燥咽干 舌苔黄腻 脉滑数 煎服法 散剂 每服6 10g 灯心煎汤送服 汤剂 加灯心 水煎服 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八正散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八正散 八正散 随证加减 血淋者 尿频 尿急 尿痛 尿中带血 加生地 小蓟 白茅根以凉血止血 石淋者 细小为砂淋 加金钱草 海金砂 石韦等以化石通淋 膏淋者 清浊不分 小便混浊 加萆薢 菖蒲以分清化浊 三仁汤 出自 温病条辨 组成 杏仁五钱 15g 飞滑石六钱 18g 白通草二钱 6g 白蔻仁二钱 6g 竹叶二钱 6g 厚朴二钱 6g 生薏仁六钱 18g 半夏五钱 15g 功用 宣畅气机 清利湿热 主治 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头痛恶寒 身重疼痛 肢体倦怠 面色淡黄 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 苔白不渴 脉弦细而濡 煎服法 水煎服 三仁汤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三仁汤 三仁汤 配伍特点 宣上 畅中 渗下 三焦分消 随证加减 湿温初起 卫分症状明显者 加藿香 香薷以解表化湿 兼寒热往来者 加青蒿 草果以和解化湿 使用注意 舌黄腻 转向 热重于湿者 不宜使用 三仁汤附方 藿朴夏苓汤组成 藿香 半夏 赤茯苓 杏仁 苡仁 白蔻仁 通草 猪苓 淡豆豉 泽泻 厚朴 功用 解表化湿 主治 湿温初起 身热恶寒 肢体倦怠 胸闷口腻 舌苔薄白 脉濡缓 甘露消毒丹 出自 医效秘传 组成 飞滑石十五两 450g 淡黄芩十两 300g 绵茵陈十一两 330g 石菖蒲六两 180g 川贝母木通各五两 150g 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各四两 120g 功用 利湿化浊 清热解毒 主治 湿温时疫 邪在气分 湿热并重证 发热倦怠 胸闷腹胀 肢酸咽痛 身目发黄 颐肿口渴 小便短赤 泄泻淋浊 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 脉濡数或滑数 煎服法 散剂 每服6 9g 丸剂 每服9 12g 汤剂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 加减变化 若黄疸明显者 宜加栀子 大黄清泄湿热 咽颐肿甚者 可加山豆根 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 使用注意 若湿热入营 谵语舌强者 非本方所宜 连朴饮 出自 霍乱论 组成 制厚朴二钱 6g 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 3g 香豉炒焦栀各三钱 9g 芦根二两 60g 功用 清热化湿 理气和中 主治 湿热霍乱 上吐下泻 胸脘痞闷 心烦躁扰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脉滑数 煎服法 水煎温服 连朴饮 当归拈痛汤 出自 医学启源 组成 羌活半两 15g 防风三钱 9g 升麻一钱 3g 葛根二钱 6g 白术一钱 3g 苍术三钱 9g 当归身三钱 9g 人参二钱 6g 甘草五钱 15g 苦参酒浸 二钱 6g 黄芩炒 一钱 3g 知母酒洗 三钱 9g 茵陈酒炒五钱 15g 猪苓三钱 9g 泽泻三钱 9g 功用 利湿清热 祛风止痛 主治 湿热相搏 外受风邪证 遍身肢节烦痛 或肩背沉重 或脚气肿痛 脚膝生疮 舌苔白腻微黄 脉弦数 煎服法 水煎服 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 配伍特点 发散风湿和利湿清热相配 表里同治 苦燥渗利佐以补气养血 邪正兼顾 加减变化 若脚膝肿甚 加防己 木瓜以祛湿消肿 若身痛甚者 加姜黄 海藤皮以活血通络止痛 二妙散 出自 丹溪心法 组成 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 炒 各15g 功用 清热燥湿 主治 湿热下注证 筋骨疼痛 或两足痿软 或足膝红肿疼痛 或湿热带下 或下部湿疮 湿疹 小便短赤 舌苔黄腻 煎服法 为散剂 各等分 每次服3 5g 或为丸剂 亦可作汤剂 水煎服 二妙散 二妙散 随证加减 湿热痿证 可加豨莶草 木瓜 萆薢等祛湿热 强筋骨 湿热脚气 宜加薏苡仁 木瓜 槟榔等渗湿降浊 下部湿疮 湿疹 可以加土茯苓 赤小豆清湿热 解疮毒 二妙散附方 三妙丸组成 二妙散加川牛膝 功用 清热燥湿 主治 湿热下注之痿痹 两足麻木或肿痛 或如火烙之热 痿软无力 四妙丸组成 二妙散加川牛膝 苡仁 功用 清热利湿 舒筋壮骨 主治 湿热痿证 两足麻木 痿软 肿痛 第三节利水渗湿 适用病症 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水肿 泄泻等证 代表方 五苓散 猪苓汤 五苓散 出自 伤寒论 组成 猪苓去皮 十八铢 9g 泽泻一两六铢 15g 白术十八铢 9g 茯苓十八铢 9g 桂枝去皮 半两 6g 功用 利水渗湿 温阳化气 主治 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 小便不利 头痛微热 烦渴欲饮 甚则水入即吐 或脐下动悸 吐涎沫而头目眩晕 或短气而咳 或水肿 泄泻 舌苔白 脉浮或浮数 煎服法 散剂 每服6 10g 汤剂 水煎服 多饮热水 取微汗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五苓散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五苓散 五苓散 随证加减 若水肿兼表证者 合越婢汤 若水湿壅盛者 合五皮散 泄泻偏于热者 去桂枝 加车前子 木通以利水清热 五苓散 胃苓汤组成 五苓散合平胃散 苏子 乌梅 煎汤送下 未效 加木香 砂仁 白术 丁香煎服 功用 祛湿和胃 行气利水 主治 夏秋之间 脾胃伤冷 水谷不分 泄泻如水 以及水肿 腹胀 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 出自 伤寒论 组成 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 各一两 10g 功用 利水 清热 养阴 主治 水热互结证 小便不利 发热 口渴欲饮 或心烦不寐 或兼有咳嗽 呕恶 下利 舌红苔白或微黄 脉细数 又治血淋 小便涩痛 点滴难出 小腹胀满者 煎服法 水煎服 阿胶分两次烊化 猪苓汤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猪苓汤 猪苓汤 配伍特点 利水不伤阴 滋阴不碍湿 随证加减 治热淋 可加栀子 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 治血淋 尿血 可加白茅根 大蓟 小蓟以凉血止血 使用注意 内热盛 汗多口渴严重者不宜使用 防己黄芪汤 出自 金匮要略 组成 防己一两 12g 黄芪一两一分 15g 甘草炒 半两 6g 白术七钱半 9g 功用 益气健脾 祛风利水 主治 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 煎服法 作汤剂 加生姜 大枣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防己黄芪汤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 随证加减 兼喘者 加麻黄以宣肺平喘 腹痛肝脾不和者 加芍药以柔肝理脾 冲气上逆者 加桂枝以平冲降逆 水湿偏盛 腰膝肿者 加茯苓 泽泻以利水消肿 使用注意 水湿壅盛而肿甚者 非本方所宜 第四节温化寒湿 适用病症 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 水肿等 代表方 苓桂术甘汤 真武汤 实脾散 苓桂术甘汤 出自 伤寒论 组成 茯苓四两 12g 桂枝去皮 三两 9g 白术二两 6g 甘草炙 二两 6g 功用 温阳健脾 利湿化饮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 胸胁支满 目眩心悸 短气而咳 舌苔白滑 脉弦滑或沉紧 煎服法 水煎服 苓桂术甘汤 苓桂术甘汤 配伍特点 温而不燥 利而不峻 标本兼顾 随证加减 咳嗽痰多者 加半夏 陈皮以燥湿化痰 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 加枳实 生姜以消痰散水 使用注意 饮邪化热 咳痰黏稠者 不宜使用 真武汤 出自 伤寒论 组成 茯苓三两 9g 芍药三两 9g 白术二两 6g 生姜切 三两 9g 附子一枚 炮 去皮 破八片 9g 功用 温阳利水 主治 阳虚水泛证 畏寒肢厥 小便不利 心下悸动不宁 头目眩晕 身体筋肉瞤动 站立不稳 四肢沉重疼痛浮肿 腰以下为甚 或腹痛 泄泻 或咳喘呕逆 舌质淡胖 边有齿痕 舌苔白滑 脉沉细 煎服法 水煎服 真武汤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真武汤 真武汤 随证加减 水寒射肺而咳者 加干姜 细辛温肺化饮 五味子敛肺止咳 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 去芍药之阴柔 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 水寒犯胃而呕者 可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 可更加吴茱萸 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真武汤附方 附子汤组成 附子 茯苓 白术 芍药 人参 功用 温经助阳 祛寒化湿 主治 寒湿内浸 身体骨节疼痛 恶寒肢冷 苔白滑 脉沉微 实脾散 出自 济生方 组成 厚朴去皮 姜制 炒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 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 各一两 30g 甘草炙 半两 15g 功用 温阳健脾 行气利水 主治 脾肾阳虚 水气内停之阴水 身半以下肿甚 手足不温 口中不渴 胸腹胀满 大便溏薄 舌苔白腻 脉沉弦而迟者 煎服法 加生姜 大枣 水煎服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实脾散 实脾散 配伍特点 1 脾肾同治 以温脾阳为主 2 行气温利相结合 随证加减 若气短乏力 倦怠懒言者 可以加黄芪补气以助行水 小便不利 水肿甚者 可以加猪苓 泽泻以增利水消肿之功 大便秘结者 酌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使用注意 阳水实证 非本方所宜 萆薢分清饮 出自 杨氏家藏方 组成 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 9g 功用 温肾利湿 分清化浊 主治 下焦虚寒之膏淋 白浊 小便频数 浑浊不清 白如米泔 凝如膏糊 舌淡苔白 脉沉 煎服法 水煎服 加入食盐少许 萆薢分清饮 主治证候病机分析 萆薢分清饮 萆薢分清饮 随证加减 兼虚寒腹痛者 加肉桂 茴香以温中祛寒 久病气虚者 可加黄芪 白术以益气祛湿 使用注意 湿热白浊 非本方所宜 第五节祛风胜湿 适用病证 适用于风湿在表所致头痛身重 或风湿侵袭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顽麻痛痹等证 代表方 羌活胜湿汤 独活寄生汤 羌活胜湿汤 出自 脾胃论 组成 羌活独活各一钱 6g 藁本防风甘草炙 各五分 3g 蔓荆子三分 2g 川芎二分 1 5g 功用 祛风 胜湿 止痛 主治 风湿在表之痹证 肩背痛不可回顾 头痛身重 或腰脊疼痛 难以转侧 苔白 脉浮 煎服法 作汤剂 水煎服 羌活胜湿汤 羌活胜湿汤 随证加减 若湿邪较重 肢体酸楚甚者 可加苍术 细辛以助祛湿通络 郁久化热者 宜加黄芩 黄柏 知母等清里热 羌活胜湿汤附方 蠲痹汤 杨氏家藏方 组成 当归 羌活 姜黄 黄耆 白芍 防风 甘草 生姜 功用 益气和营 祛风胜湿 主治 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之证 肩项臂痛 举动艰难 手足麻木 独活寄生汤 出自 千金要方 组成 独活三两 9g 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麻醉药取药科普
- 悦活四年级模板
- 福利需求动态预测-洞察及研究
- 教育资源开发策略-洞察及研究
- 化肥厂化肥技术咨询制度
- 前膜剥离风险因素分析-洞察及研究
- 楼体led数码亮化工程施工合同7篇
- 跨代社会支持网络-洞察及研究
- 广东省阳江市2025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练习(二)地理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吉林省白城市部分学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山东东营公安招录辅警39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宜宾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临聘人员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考语文 热点04 现代文阅读II之理论与文本互证类题(解析版)
- 第十三章 三角形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预制混凝土检查井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年司法局招聘司法所协理员历年考试试题与答案
- 右江盆地低温金、锑矿床热液石英:显微结构与地球化学特征的成矿密码
- 致敬 9.3:一场阅兵一部民族精神史诗
- 中职高教版(2023)语文职业模块-第五单元:走近大国工匠(一)展示国家工程-了解工匠贡献【课件】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word)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