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doc_第1页
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doc_第2页
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doc_第3页
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doc_第4页
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 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某港改建码头毕业设计 1 1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某港改建码头是河口港码头 平面布置与工艺设计按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和 河 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的有关规定确定 根据水文 地质 地形 货种 装卸工艺及施工条 件等因素综合分析 采用高桩码头结构型式 上层土为淤泥 码头前沿大致平行于黄浦江 主流向 由于码头前江面宽约 500 米 水域面积不大 为了不使水流结构发生变化选用顺 岸式 码头前沿布置在规划前沿线 考虑到当地陆域面积紧张 采用满堂式 1 和 2 码头 连片布置 拆掉原有的防洪墙 将后桩台至陆地之间的短距离水域用当地廉价的砂石料抛 填 当汛期来临时 码头停止作业 采用堆沙包的方法来防汛 由资料得到的水位值 设计高水位 高潮位累积频率曲线的 10 处 3 75 m 设计低水位 高潮位累积频率曲线的 90 处 1 22 m 极端高水位 高潮位累积频率曲线的 2 处 4 63m 极端低水位 高潮位累积频率曲线的 98 处 0 60 m 1 1 一号码头总平面布置 1 1 1 停靠方式 停靠方式采用两点系泊 如图 受力系船柱数目根 据船长查得为 n 2 系船柱间距最大为 20m 最少系 船柱个数为 6 个 1 1 2 一号码头主要尺度的拟定 1 1 2 1 泊位长度 单个泊位长度 2 b LLd 单个泊位长度 m b L 设计船长 m 82 6m LL 富裕长度 m 按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查表取值为d 8 10m 82 6 2 8 10 98 6 102 6m 取码头长度为 118m 已有岸线满足要求 b L 1 1 2 2 泊位宽度 为了不占用主航道 泊位宽度 B 2b b 设计船宽 m b 13 6m B 2 13 6 27 2m 取 28m 1 1 2 3 码头前沿顶高程 按有掩护港口的码头计算 基本标准 E HWL 超高值 1 0 1 5 复核标准 E 极端高水位 超高值 0 0 5 E 码头面高程 m HWL 设计高水位 m 基本标准 E 3 75 1 0 1 5 4 75 5 25 m 复核标准 E 4 63 0 0 5 4 63 5 13 m 由资料知 当地万吨级泊位的码头面标高一般为 4 8m 所以取 E 4 8m 1 1 2 4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D T Z1 Z2 Z3 Z4 Z2 K Z1 4 H D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m T 设计船型满载吃水 m T 4 47m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2 Z1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 m 查得 Z1 0 2m Z2 波浪富裕深度 m K 系数 顺浪取 0 3 横浪取 0 5 码头前的允许波高 m 4 H 由于地处黄浦江中 码头前江面宽度只有 500 米 波浪主要为顺浪 查 港口规划与布置 得 3000 吨级的杂货船的允许波高为 0 8m 所以 Z2 0 30 8 0 2 0 04 m 4 H Z3 船舶因配载不均而增加的船尾吃水值 m 杂货船可不 计 Z3 0 m Z4 备淤富裕深度 m Z4 0 5m D 4 47 0 2 0 04 0 0 5 5 21m 所以码头前沿水底高程 设计最低水位 码头前沿 设计水深 1 22 5 21 3 99m 由于码头前沿布置在规划前沿线处 且规划挖至 9 0 m 所以水深条件肯定满足 1 1 3 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 1 1 3 1 泊位数和泊位年通过能力 N t P Q 因泊位利用率不好确定 所以用 t P B d f d z y K G t t tt t T 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法来确定泊位年通过能力 泊位数N 码头年作业量 t 35 万 tQQ 一个泊位的年通过能力 t t P 泊位年营运天数 d y T 泊位年营运天数的确定 大雾 10 天 能见度 1000 降雨 15 天 日降水量 10 25 波浪 最大波高为 所以无影响 风 船靠码头无装卸作业的允许风速为 8 级 由资料知大于 级风的 多年平均天数为 18 6 天 气温 由某港的地理位置 估计不会有冰冻 考虑到以上资料不全和有些影响天数的重复 在总天数中扣掉 10 天 365 43 6 10 331 4 天 y T 装卸一艘设计船型所需的时间 h 21 43 有两台 z t z t 2p G 门机 后面会作说明 设计船时效率 t 台 h 70t 台 hpp 昼夜小时数 h 24h d t d t 昼夜非生产时间之和 h 3h t t 船舶的装卸辅助作业 技术作业时间以及船舶靠离泊时间之和 f t h 取 5h f t 设计船型的实际载货量 t 3000tGG 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 查表得 1 6 B K B K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3 万 t Pt566 50 6 1 3000 24 5 324 43 21 4 331 万 N692 0 505660 350000 所以取一个泊位 1 1 3 2 件杂货的仓库和堆场所需的容量 E dc Kyk rBKh t T KKQ A K Kq E 仓库和堆场所需的容量 应大于 倍设计船型容量 因为要考虑到一卸E 一装同时进行 年货运量 35 万 h Q h Q 仓库或堆场不平衡系数 1 1 BK K BK K 货物最大入仓库或堆场的百分比 考虑最不利的直取作业情况 r K 100 r K 仓库或堆场年营运天数 d 365d yk T yk T 堆场容积利用系数 对件杂货取 1 0 K 货物在仓库或堆场的平均堆存期 查得 10d dc t dc t 单位或有效面积的货物堆存量 查得 1 qq 仓库或堆场总面积利用率 为有效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查得 K K 70 单层库 K K 2 倍设计船型容量 6000tE95t 10547 1365 1011 1350000 A 5 15068 7 01 95 10547 库场面积取为 16000 预留二线取 7000 实际布置位置及面积见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1 1 4 装卸工艺 1 1 4 1 作业线 布置两条装卸线 已留有发展空间 每条作业线配置如下 一台 M 4 25 型门机 一辆牵引车和三辆平板车 平板车最大载重 8t 自重 2t 二辆 16t 轮胎吊 仓库和堆场各一辆 一辆电瓶车 3 辆叉车 电瓶车只作短距离运输 不上桩台 可在库场内运输 轮胎吊和叉车只在库场内作业 平板车工作时 一挂在前沿 一挂在后方卸货 还有一挂在中途跑 这样可节省时间 考 虑每次往返调头 拆挂钩等操作需时 3min 码头前沿作业地带距库场距离按最大 200m 计 行车速度取 10km h 2 78m s 行车时间 s 则每组拖挂车来回一次需时 72 78 2 200 1 t 3 5 4min 1 个小时能够来回 11 趟 即平板车台时效率为 88t 台 时 而门机的 60 272 台时效率为 70t 台 时 所以每台门机配备一组牵引平板车即可 码头 进口 装卸工艺流程图 船 门机 牵引平板车 叉车 轮胎吊 电瓶车 仓库 堆 场 码头 出口 装卸工艺流程图 仓库 堆场 叉车 轮胎吊 电瓶车 牵引平板车 门机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4 船 1 1 5 港口平面布置 1 1 5 1 码头前沿作业地带 门机轨距 10 5m 前轨中心线距码头前沿 2 m 吊幅满足要求 铁路不上码头 设前沿 堆场 后轨距前沿堆场边缘 1 5m 前沿堆场宽 15m 码头总宽度为 14 15 29m 码头前沿来 往车辆频繁 属于主干道 道路宽度取 12 0m 人行道 2 0m 1 1 5 2 港区内道路布置 该泊位有二条装卸作业线 可以对应布置两条主干道 取道路宽度为 12m 人行道宽度 1m 则 主干道宽度为 12 2 1 14m 港内道路根据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确定港内道路参数 道路宽度 主干道 9 15m 次干道 7 0 9 0m 支道 3 5 4 5m 道路边缘距货堆 机械 建筑物等距离取 1 0 1 5m 距车辆出入口处的距离取 4 5 6 0m 后方铁路中心线至库墙边的距离取 11 75m 港内最小圆曲线半径 20m 交叉 路口处路面内缘最小转弯半径取 12m 以上参数综合考虑库场 办公楼等其他设施布置作 适当调整 道路纵坡考虑排水要求取 0 5 1 1 1 6 生产 生活辅助设施 1 1 6 1 根据河港规范及当地实际情况 确定港区定员 装卸工人总数 Z N zzzl rbz KK nnn 1 装卸工人数 Z N 作业线数 2 z n z n 昼夜作业班次数 因某港较忙 所以用三班制 b n b n 每条作业线的配工人数 r n r n 装卸工人轮休率 zL K zL K 7 1 装卸工人出勤率 90 95 90 zz K zz K 7 46 9 0 7 1 1 632 NZ 取 人 辅助工人数 470 1 4 7 取 5 人 所以装卸工人总数为 52 人 机械司机人数 门机司机数 按规范三班制门机需 7 人 台 则需 7 14 人 牵引车司机数 牵引车需 3 5 人 台 则需 2 3 5 7 人 取 7 人 轮胎吊司机数 轮胎吊需 3 5 人 台 共 4 台轮胎吊 则需 4 3 5 14 人 叉车司机数 叉车需 3 5 人 台 设每组牵引平板车配三台叉车 则需 6 3 5 21 人 合计司机人数为 14 7 14 21 56 考虑出勤率增加 10 共需司机人数为 56 1 10 61 6 取 62 人 由上面计算可知主要生产人数 52 62 114 人 管理人员按 10 设置 人数为 114 10 11 4 取 12 人 须水手人数为 5 人 1 1 6 2 生产 生活辅助设施的面积 综合办公室 人 侯工室 人 装卸及成组工具库 按工艺要求确定 维修保养间 根据当地条件 按工艺要求确定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5 材料供应站 泊位 码头水手间 间 不宜小于 人 加油站 还有小型流动机械库等等 具体位置及面积见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1 2 二号码头总平面布置 此处布置 2 码头主要是为了进行总体规划 所以不如 1 码头 那么详细 1 2 1 二号码头主要尺度的拟定 1 2 1 1 泊位长度 单个泊位长度 2 b LLd 单个泊位长度 m b L 设计船长 m 161 4m LL 富裕长度 m 按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查表取值为d 18 20m 161 4 2 18 20 197 4 201 4m 由于 1 和 2 码头连片布置 所以泊位长度 b L 有重叠 所以取码头长度为 200m 已有岸线满足要求 1 2 1 2 泊位宽度 为了不占用主航道 泊位宽度 B 2b b 设计船宽 m b 20 2m B 2 20 2 40 4m 取 41m 1 2 1 3 码头前沿顶高程 按有掩护港口的码头计算 基本标准 E HWL 超高值 1 0 1 5 复核标准 E 极端高水位 超高值 0 0 5 E 码头面高程 m HWL 设计高水位 m 基本标准 E 3 75 1 0 1 5 4 75 5 25 m 复核标准 E 4 63 0 0 5 4 63 5 13 m 由资料知 当地万吨级泊位的码头面标高一般为 4 8m 所以取 E 4 8m 1 2 1 4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D T Z1 Z2 Z3 Z4 Z2 K Z1 4 H D 码头前沿设计水深 m T 设计船型满载吃水 m T 8 46m Z1 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 m 查得 Z1 0 2m Z2 波浪富裕深度 m K 系数 顺浪取 0 3 横浪取 0 5 码头前的允许波高 m 4 H 由于地处黄浦江中 码头前江面宽度只有 500 米 波浪主要为顺浪 查 港口规划与布置 得 3000 吨级的杂货船的允许波高为 1m 所以 Z2 0 31 0 2 0 1 m 4 H Z3 船舶因配载不均而增加的船尾吃水值 杂货船可不计 Z3 0 m Z4 备淤富裕深度 m Z4 0 5m D 8 46 0 2 0 1 0 0 5 9 26m 所以码头前沿水底高程 设计最低水位 码头前沿 设计水深 1 22 9 26 8 04m 由于码头前沿布置在规划前沿线处 且规划挖至 9 0 m 所以水深条件肯定满足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6 1 2 2 港口主要建设规模的确定 1 2 2 1 泊位数和泊位年通过能力 N t P Q 因泊位利用率不好确定 所以用 t P B d f d z y K G t t tt t T 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法来确定泊位年通过能力 泊位数N 码头年作业量 t 40 万 tQQ 一个泊位的年通过能力 t t P 泊位年营运天数 d y T 泊位年营运天数的确定 大雾 10 天 能见度 1000 降雨 15 天 日降水量 10 25 波浪 最大波高为 所以无影响 风 船靠码头无装卸作业的允许风速为 8 级 由资料知大于 级风的 多年平均天数为 18 6 天 气温 由某港的地理位置 估计不会有冰冻 考虑到以上资料不全和有些影响天数的重复 在总天数中扣掉 10 天 365 43 6 10 331 4 天 y T 装卸一艘设计船型所需的时间 h 85 71 有两台 z t z t 3p G 门机 后面会作说明 设计船时效率 t 台 h 70t 台 hpp 昼夜小时数 h 24h d t d t 昼夜非生产时间之和 h 3h t t 船舶的装卸辅助作业 技术作业时间以及船舶靠离泊时间之和 f t h 取 5h f t 设计船型的实际载货量 t 18000tGG 港口生产不平衡系数 查表得 1 5 B K B K 40 万 t Pt704 92 5 1 18000 24 5 324 85 71 4 331 万 N43 0 927040 400000 所以取一个泊位 1 2 2 2 件杂货的仓库和堆场所需的容量 E dc Kyk rBKh t T KKQ A K Kq E 仓库和堆场所需的容量 应大于 倍设计船型容量 因为要考虑到一卸E 一装同时进行 年货运量 40 万 h Q h Q 仓库或堆场不平衡系数 1 1 BK K BK K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7 货物最大入仓库或堆场的百分比 考虑最不利的直取作业情况 r K 100 r K 仓库或堆场年营运天数 d 365d yk T yk T 堆场容积利用系数 对件杂货取 1 0 K 货物在仓库或堆场的平均堆存期 查得 10d dc t dc t 单位或有效面积的货物堆存量 查得 3 5 qq 仓库或堆场总面积利用率 为有效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查得 K K 70 单层库 K K Et 8 12054 1365 1011 1400000 A 3 4920 7 05 3 8 12054 库场面积取为 10000 满足大于 2 倍设计船型容量的要求 预留二线取 5000 实 际布置位置及面积见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1 2 3 装卸工艺 1 2 3 1 作业线 布置三条装卸线 已留有发展空间 每条作业线配置如下 一台 M 4 25 型门机 一辆牵引车和三辆平板车 平板车最大载重 8t 自重 2t 二辆 16t 轮胎吊 仓库和堆场各一辆 一辆电瓶车 3 辆叉车 电瓶车只作短距离运输 不上桩台 可在库场内运输 轮胎吊和叉车只在库场内作业 平板车工作时 一挂在前沿 一挂在后方卸货 还有一挂在中途跑 这样可节省时间 考 虑每次往返调头 拆挂钩等操作需时 3min 码头前沿作业地带距库场距离按最大 200m 计 行车速度取 10km h 2 78m s 行车时间 s 则每组拖挂车来回一次需时 72 78 2 200 1 t 3 5 4min 1 个小时能够来回 11 趟 即平板车台时效率为 88t 台 时 而门机的 60 272 台时效率为 70t 台 时 所以每台门机配备一组牵引平板车即可 码头 进口 装卸工艺流程图 船 门机 牵引平板车 叉车 轮胎吊 电瓶车 仓库 堆 场 码头 出口 装卸工艺流程图 仓库 堆场 叉车 轮胎吊 电瓶车 牵引平板车 门机 船 1 2 4 港口平面布置 1 2 4 1 码头前沿作业地带 门机轨距 10 5m 前轨中心线距码头前沿 2 m 吊幅满足要求 铁路不上码头 设前沿堆场 后 轨距前沿堆场边缘 1 5m 前沿堆场宽 15m 码头总宽度为 14 15 29m 码头前沿来往车辆频 繁 属于主干道 道路宽度取 12 0m 人行道 2 0m 1 2 4 2 港区内道路布置 该泊位有三条装卸作业线 可以对应布置三条主干道 取道路宽度为 12m 人行道宽度 1m 则 主干道宽度为 12 2 1 14m 港内道路根据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 确定港内道路参数 道路宽度 主干道 9 15m 次干道 7 0 9 0m 支道 3 5 4 5m 道路边缘距货堆 机械 建筑物等距离取 1 0 1 5m 距车辆出入口处的距离取 4 5 6 0m 后方铁路中心线至库墙边的距离取 11 75m 港内最小圆曲线半径 20m 交叉 路口处路面内缘最小转弯半径取 12m 以上参数综合考虑库场 办公楼等其他设施布置作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8 适当调整 道路纵坡考虑排水要求取 0 5 1 1 2 5 生产 生活辅助设施 1 2 5 1 根据河港规范及当地实际情况 确定港区定员 装卸工人总数 Z N zzzl rbz KK nnn 1 装卸工人数 Z N 作业线数 3 z n z n 昼夜作业班次数 因某港较忙 所以用三班制 b n b n 每条作业线的配工人数 r n r n 装卸工人轮休率 zL K zL K 7 1 装卸工人出勤率 90 95 90 zz K zz K 05 70 9 0 7 1 1 633 NZ 取 71 人 辅助工人数 710 1 7 1 取 8 人 所以装卸工人总数为 79 人 机械司机人数 门机司机数 按规范三班制门机需 7 人 台 则需 3 7 21 人 牵引车司机数 牵引车需 3 5 人 台 则需 3 3 5 10 5 人 取 11 人 轮胎吊司机数 轮胎吊需 3 5 人 台 共 6 台轮胎吊 则需 6 3 5 21 人 叉车司机数 叉车需 3 5 人 台 设每组牵引平板车配三台叉车 则需 9 3 5 31 5 人 取 32 人 合计司机人数为 21 11 21 32 85 考虑出勤率增加 10 共需司机人数为 85 1 10 93 5 人 取 94 人 由上面计算可知主要生产人数 79 94 173 人 管理人员按 10 设置 人数为 173 10 17 3 取 18 人 须水手人数为 15 人 1 2 5 2 生产 生活辅助设施的面积 综合办公室 人 侯工室 人 装卸及成组工具库 按工艺要求确定 维修保养间 根据当地条件 按工艺要求确定 材料供应站 泊位 码头水手间 间 不宜小于 人 加油站 还有小型流动机械库等等 具体位置及面积见码头总平面布置图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9 2 第一方案 此方案采用纵横梁不等高连接 横梁现浇 纵梁采用预制叠合梁 面板搭在纵梁上 面 板采用叠合板 中间设中纵梁 两侧设两个边纵梁 2 1 面板设计 面板上的垫层考虑到要安放门机轨道取为 10cm 现浇层厚度取 15cm 预制板厚度根据起 重能力取为 25cm 面板受到自重和可变荷载作用 其中可变荷载包括堆货荷载和流动机械 荷载 这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取起控制作用的一个验算 整个前方桩台的面板有 4 跨 取 靠海侧门机纵梁和中纵梁之间的这一跨进行尺寸验算 对于变形缝和码头端部的板 因尺 寸小 所以可不必验算 2 1 1 计算跨度 由于采用的是叠合板 因此按连续板计算 预制板的搭接长度 e 20cm L 5 25m 中到中 Ln 5 25 0 4 0 35 4 5m 净跨 预制板长 Lb 4 5 0 2 2 4 9 m B1 70cm B2 80cm 连续板计算弯矩时的计算跨度 当 B1 0 1L 时 L0 L 当 B1 0 1L 时 L0 1 1Ln 因 B1 0 7m 0 1L 0 525m 所以 L0 1 1Ln 4 95m 2 1 2 预制板起重量验算 G Lb a b 钢筋砼 G 预制板自重 kN Lb 预制板的长度 m Lb 4 9 m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0 a 预制板的宽度 m a 7m b 预制板的厚度 m b 0 25m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G 4 9 7 0 25 25 214 375kN 21875kg 陆上起重能力 60t 所以 满足起重能力 2 1 3 荷载计算 2 1 3 1 板的自重 q1 h1 钢筋砼 q1 板的自重 kPa h1 板的厚度 m h1 0 4m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钢筋砼 25 kN m3 钢筋砼 q1 25 0 4 10 kPa 2 1 3 2 砼垫层自重 q2 h2 砼 q2 砼垫层的自重 kPa h2 砼垫层的厚度 m h2 0 1m 砼的重度 kN m3 砼 24 kN m3 砼 q2 24 0 1 2 4kPa 2 1 3 3 整个板的自重 q0 q1 q2 q0 整个板的自重 kPa q1 板的自重 kPa q2 砼垫层的自重 kPa q0 10 2 4 12 4 kPa 2 1 3 4 堆货荷载 查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知 对海港中的件杂货码头 有门机 前沿堆货荷载标准值为 20 kPa 2 1 3 5 流动机械荷载 流动机械有轮胎吊 电瓶车 牵引平板车和牵引车 电瓶车只用于短距离运输 不上桩台 只在后方工作 轮胎吊主要在后方堆场作业 也不上桩台 牵引平板车和牵引车都上桩台 但由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知 牵引车的荷载值比牵引平板车小 因此只考虑牵引平板车 查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知 牵引平板车自重 2t 满载轮压 25kN 最大载重量为 8t 2 1 4 跨中弯矩计算 取单宽 2 1 4 1 板的自重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0 8 1 LqM 永 永久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永 MmkN q0 整个板的自重 kN m q0 12 4 kN m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1 L0 板的计算跨度 m L0 4 95m mkNM 98 3795 4 4 12 8 1 2 永 2 1 4 2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0 8 1 LqM 堆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堆 MmkN q0 堆货荷载 kN m q0 20 kN m L0 板的计算跨度 m L0 4 95m mkNM 26 6195 4 20 8 1 2 堆 2 1 4 3 牵引平板车产生的跨中弯矩 由于是初步设计 采用简化法大致计算平板车在跨中产生的 弯矩 影响线如图 最不利荷载位置如图所示 2 1i i yPM M 牵引平板车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mkN P 牵引平板车的简化集中力 kN P 50kN yi 牵引平板车荷载影响线的各荷载位置下的纵距 m mkN 25 9020 902550M 2 1 5 抗弯模量 2 6 1 bhW W 面板的抗弯模量 m3 b 垂直于板跨方向的板宽 m b 1m h 板的厚度 m h 0 4m 32 0267 0 4 01 6 1 mW 2 1 6 荷载组合 考虑恒载 可变荷载这种组合 可变荷载中牵引平板车荷载起控制作用 因此选用牵引平 板车荷载 可变永中 MMM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中 MmkN 永久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37 98 永 MmkN 永 MmkN 可变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61 26 可变 MmkN 可变 MmkN 荷载组合系数 0 7 mkNM 155 10125 907 098 37 中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2 2 1 7 抗裂安全验算 中 M WR K fm f 抗裂安全系数 f K 截面影响系数 查 港口工程砼结构设计规范 得 1 55 m m 砼的轴心抗拉强度 由于采用的是 C30 号砼 所以 2000kPa f R f R W 板的抗弯模量 m3 W 0 0267 m3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101 155 中 MmkN 中 MmkN 0 6 0 7818 0 155 101 0267 0 10255 1 3 f K 满足采用螺纹刚的抗裂要求 2 2 门机纵梁设计 门机纵梁预制高度为 130cm 底宽 50cm 两边都设有牛腿 尺寸如图 门机纵梁受到本身 自重 面板自重 面板传来的堆货荷载 流动机械荷载和门机荷载作用 堆货荷载和门机 荷载可以同时存在 选取靠海侧的门机纵梁验算 此情况最不利 变形缝和码头端部的悬 臂门机纵梁 因悬臂长度小 所以可不必验算 2 2 1 计算跨度 因纵梁搭在横梁上 应按连续梁考虑计算跨度 此处为初步设计 先取 L中 中为计算跨度 按简支梁计算和 然后对连续梁进行修正可得跨中设计弯矩 由于横向排架间 永 M 可变 M 距为 7m 所以 L0 L中 中 7m 2 2 2 预制门机纵梁起重量验算 预制门机纵梁断面面积 S 0 72 m2 4 10 1565100501580 预制门机纵梁自重 G L0 S 钢筋砼 G 预制门机纵梁自重 kN L0 门机纵梁的长度 m L0 7 m S 门机纵梁断面面积 m2 S 0 72m2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G 7 0 72 25 126 kN 12857 14 kg 陆上起重能力 60t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3 满足起重能力的要求 2 2 3 荷载计算 2 2 3 1 门机纵梁自重 S 1 q 钢筋砼 门机纵梁自重 kN m 1 q S 门机纵梁断面面积 m2 S 0 72m2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25 0 72 18 kN m 1 q 2 2 3 2 面板层自重 kPaq 4 12 2 2 2 3 3 门机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如图 23 qqL 门机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kN m 3 q 门机纵梁承受的面板宽度 m LmL625 3 25 5 2 2 1 mkNq 95 44625 3 4 12 3 要使连续梁跨中产生最大弯矩 均布荷载应隔跨布置 如图 2 2 3 4 由面板传到门机纵梁上的堆货荷载 图与上两图一样 qq4L 门机纵梁上的堆货荷载 kN m 4 q 堆货荷载 kPa 20kPaqq L 门机纵梁承受的面板宽度 m mL625 3 25 5 2 2 1 20 3 625 72 5kN m 4 q 2 2 3 5 流动机械荷载 只考虑牵引平板车 理由同面板设计中 采用简化法考虑 最不利情况 假设平板车满载时的全部自重都作用在跨中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4 P 100kN 如图 不考虑冲击系数 2 2 3 6 门机荷载 作用在门机纵梁上的门机荷载有两种最不利情况 一种是一台 门机作用在跨中 另一种是二台门机作用在一跨纵梁上 2 2 3 6 1 一台门机 吊臂的位置如图所示 此时轮压为 P 250kN 此时有可能最不利 2 2 3 6 2 二台门机 吊臂的位置如图所示 二台门机同时作用在一 跨纵梁上时吊臂不能交叉 此时轮压为 P 220kN 此时也可能最不利 2 2 4 跨中弯矩计算 2 2 4 1 纵梁自重及其上面板自重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31 8 1 LqqM 永 永久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永 MmkN q1 门机纵梁自重 kN m q1 18 kN m q3 门机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kN m q3 44 95 kN m L0 门机纵梁的长度 m L0 7m mkNM 57 385795 4418 8 1 2 永 2 2 4 2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4 8 1 LqM 堆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堆 MmkN q4 堆货荷载 kN m q0 72 5 kN m L0 门机纵梁的长度 m L0 7m mkNM 06 4447 5 72 8 1 2 堆 2 2 4 3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流 M 0 4 1 PL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流 MmkN P 流动机械荷载 kN P 100 kN L0 门机纵梁的长度 m L0 7m 流 MkN1757100 4 1 由上可知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没有堆货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大 堆货荷载起 控制作用 2 2 4 4 门机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2 2 4 4 1 一台门机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5 此情况下的最不利位置为支腿对称分布 采用结构力学中的影响线来求 影响线如图 4 1i i yPM M 门机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mkN P 门机的轮压 kN P 250kN yi 门机荷载影响线的各荷载位置下的纵距 m M 250 1 125 1 5 2 1312 5mkN 2 2 4 4 2 二台门机 此时有两种情况最不利 如下 情况 影响线如图 门机的支腿荷载对称分布在跨中 8 1i i yPM M 门机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mkN P 门机的轮压 kN P 220kN yi 门机荷载影响线的各荷载位置下的纵距 m M 220 2 1 375 1 0 5 0 125 1320mkN 情况 影响线如图 门机有一个支腿作用在跨中 7 1i i yPM M 门机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mkN P 门机的轮压 kN P 220kN yi 门机荷载影响线的各荷载位置下的纵矩 m M 220 0 5 0 875 1 375 1 75 1 0 625 0 125 1375mkN 综上所述 当二台门机作用时的情况 跨中产生的弯矩最大 M 1375mkN 2 2 5 荷载组合 考虑恒载 可变荷载这种组合 可变荷载中堆货荷载 门机荷载起控制作用 可变永中 MMM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中 MmkN 永久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385 57 永 MmkN 永 MmkN 可变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444 06 1375 1819 06 可变 MmkN 可变 M mkN 荷载组合系数 0 7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6 mkNM 912 165806 18197 057 385 中 2 2 6 门机纵梁高度验算 6 fm f RB MK h 中 h 门机纵梁所须高度 m 抗裂安全系数 1 1 f K f K 截面影响系数 查 港口工程砼结构设计规范 得 1 5 m m 砼的轴心抗拉强度 由于采用的是 C30 号砼 所以 2000kPa f R f R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1658 912 中 MmkN 中 MmkN B 门机纵梁底宽 m B 0 5m 预加应力 kPa 8000 kPa 1 3mmh208 1 100005 15 0 912 16581 16 满足所须要求 2 3 中纵梁设计 中纵梁预制高度为 110cm 底宽 40cm 两边都设有牛腿 尺寸如图 中纵梁受到本身自重 面板自重 面板传来的堆货荷载和流动机械荷载的作用 且这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选取两 个横梁之间的一跨中纵梁验算 此情况最不利 变形缝和码头端部的悬臂中纵梁 因悬臂 长度小 所以可不必验算 2 3 1 计算跨度 因纵梁搭在横梁上 应按连续梁考虑计算跨度 此处为初步设计 先取 L中 中为计算跨度 按简支梁计算和 然后对连续梁进行修正可得跨中设计弯矩 由于横向排架间 永 M 可变 M 距为 7m 所以 L0 L中 中 7m 2 3 2 预制中纵梁起重量验算 预制中纵梁断面面积 S 24 51 0 10551540801570m 预制中纵梁自重 G L0 S 钢筋砼 G 预制中纵梁自重 kN L0 中纵梁的长度 m L0 7 m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7 S 中纵梁断面面积 m2 S 0 51m2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G 7 0 51 25 89 25 kN 9107 14 kg 陆上起重能力 60t 满足起重能力的要求 2 3 3 荷载计算 2 3 3 1 中纵梁自重 S 1 q 钢筋砼 中纵梁自重 kN m 1 q S 中纵梁断面面积 m2 S 0 51m2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25 0 51 12 75 kN m 1 q 2 3 3 2 面板层自重 kPaq 4 12 2 2 3 3 3 中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如图 23 qqL 中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kN m 3 q 中纵梁承受的面板宽度 m LmL25 5 mkNq 1 6525 5 4 12 3 要使连续梁跨中产生最大弯矩 均布荷载应隔跨布置 如图 2 3 3 4 由面板传到中纵梁上的堆货荷载 图与上两图一样 qq4L 中纵梁上的堆货荷载 kN m 4 q 堆货荷载 kPa 20kPaqq L 中纵梁承受的面板宽度 m mL25 5 20 5 25 105kN m 4 q 2 3 3 5 流动机械荷载 只考虑牵引平板车 理由同面板设计中 采用简化法考虑最不利情况 假设平板车满载时 的全部自重都作用在跨中 P 100kN 不考虑冲击系数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8 2 3 4 跨中弯矩计算 2 3 4 1 纵梁自重及其上面板自重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31 8 1 LqqM 永 永久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永 MmkN q1 中纵梁自重 kN m q1 12 75 kN m q3 中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kN m q3 65 1 kN m L0 中纵梁的长度 m L0 7m mkNM 83 4767 1 6575 12 8 1 2 永 2 3 4 2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4 8 1 LqM 堆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堆 MmkN q4 堆货荷载 kN m q0 105 kN m L0 中纵梁的长度 m L0 7m mkNM 13 6437105 8 1 2 堆 2 3 4 3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流 M 0 4 1 PL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流 MmkN P 流动机械荷载 kN P 100 kN L0 中纵梁的长度 m L0 7m 流 MkN1757100 4 1 由上可知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没有堆货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大 堆货荷载起 控制作用 2 3 5 荷载组合 考虑恒载 可变荷载这种组合 可变荷载中堆货荷载起控制作用 可变永中 MMM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中 MmkN 永久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476 83 永 MmkN 永 MmkN 可变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643 13 可变 MmkN 可变 MmkN 荷载组合系数 0 7 mkNM 02 92713 6437 083 476 中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19 2 2 6 中纵梁高度验算 6 fm f RB MK h 中 h 中纵梁所须高度 m 抗裂安全系数 1 1 f K f K 截面影响系数 查 港口工程砼结构设计规范 得 1 5 m m 砼的轴心抗拉强度 由于采用的是 C30 号砼 所以 2000kPa f R f R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927 02 中 MmkN 中 MmkN B 中纵梁底宽 m B 0 4m 预加应力 kPa 8000 kPa 1 1mmh01 1 100005 14 0 02 9271 16 满足所须要求 2 4 边纵梁设计 边纵梁预制高度为 90cm 底宽 30cm 一边设有牛腿 尺寸如图 边纵梁受到本身自重 面 板自重 面板传来的堆货荷载和流动机械荷载的作用 且这两者不能同时存在 选取靠海 侧的边纵梁验算 此情况最不利 变形缝和码头端部的悬臂边纵梁 因悬臂长度小 所以 可不必验算 2 4 1 计算跨度 因纵梁搭在横梁上 应按连续梁考虑计算跨度 此处为初步设计 先取 L中 中为计算跨度 按简支梁计算和 然后对连续梁进行修正可得跨中设计弯矩 由于横向排架间 永 M 可变 M 距为 7m 所以 L0 L中 中 7m 2 4 2 预制边纵梁起重量验算 预制边纵梁断面面积 S 由于预制边纵梁的 24 3 010 5 371530601545m 尺寸较小 所以肯定能满足起重能力的要求 2 4 3 荷载计算 2 4 3 1 边纵梁自重 S 1 q 钢筋砼 边纵梁自重 kN m 1 q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20 S 边纵梁断面面积 m2 S 0 3m2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25 0 3 7 5 kN m 1 q 2 4 3 2 面板层自重 kPaq 4 12 2 2 4 3 3 边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如图 23 qqL 边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kN m 3 q 边纵梁承受的面板宽度 m LmL12 2 1 mkNq 4 121 4 12 3 要使连续梁跨中产生最大弯矩 均布荷载应隔跨布置 如图 2 4 3 4 由面板传到边纵梁上的堆货荷载 图与上两图一样 qq4L 边纵梁上的堆货荷载 kN m 4 q 堆货荷载 kPa 20kPaqq L 边纵梁承受的面板宽度 m mL12 2 1 20 1 20kN m 4 q 2 4 3 5 流动机械荷载 只考虑牵引平板车 理由同面板设计中 采用简化法考虑最不利情况 假设平板车满载时 的全部自重都作用在跨中 P 100kN 不考虑冲击系数 2 4 4 跨中弯矩计算 2 4 4 1 纵梁自重及其上面板自重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31 8 1 LqqM 永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永 MmkN q1 边纵梁自重 kN m q1 7 5 kN m q3 边纵梁上的面板层自重 kN m q3 12 4 kN m L0 边纵梁的长度 m L0 7m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21 mkNM 89 1217 4 125 7 8 1 2 永 2 4 4 2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2 04 8 1 LqM 堆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堆 MmkN q4 堆货荷载 kN m q4 20 kN m L0 边纵梁的长度 m L0 7m mkNM 5 122720 8 1 2 堆 2 4 4 3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流 M 0 4 1 PL 流动机械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 流 MmkN P 流动机械荷载 kN P 100 kN L0 边纵梁的长度 m L0 7m 流 MkN1757100 4 1 由上可知 堆货荷载产生的跨中弯矩没有流动机械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大 流动机械荷 载起控制作用 2 4 5 荷载组合 考虑恒载 可变荷载这种组合 可变荷载中流动机械荷载起控制作用 可变永中 MMM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中 MmkN 永久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121 89 永 MmkN 永 MmkN 可变荷载在跨中产生的弯矩 175 可变 MmkN 可变 MmkN 荷载组合系数 0 7 mkNM 39 2441757 089 121 中 2 4 6 边纵梁高度验算 6 fm f RB MK h 中 h 边纵梁所须高度 m 抗裂安全系数 1 1 f K f K 截面影响系数 查 港口工程砼结构设计规范 得 1 5 m m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22 砼的轴心抗拉强度 由于采用的是 C30 号砼 所以 2000kPa f R f R 荷载组合后的跨中弯矩 244 39 中 MmkN 中 MmkN B 边纵梁底宽 m B 0 3m 预加应力 kPa 2500 kPa 0 9mmh78 0 45005 13 0 39 2441 16 满足所须要求 2 5 横梁设计 横梁为全现浇的 尺寸如图 由于当地砼浇筑水位在 2 5m 码头顶高程为 4 8m 根据预报的施工期潮位历时曲线 潮位 底于 2 5m 和底于 2 3m 的时间相差不大 取下横梁高度为 0 7m 上横梁高度为 1 7m 横梁截面面积为 1 24 m2 下横梁 底宽考虑到桩所须的外包宽度取为 80cm 由于横梁的断面 面积很大 一般均可满足承载能力要求 可不用验算尺寸 2 6 基桩桩力计算 2 6 1 靠船构件设计 靠船构件由悬臂梁 牛腿 纵向水平支撑 橡胶护舷等构件组成 考虑到船舶停靠安全等 因素 靠船构件底高程取为 1 3m 纵向水平支撑尺寸不小于 35cm 30cm 靠船构件宽度 应小于下横梁宽度 取为 70cm 尺寸如图 2 6 1 1 悬臂梁自重 1 P 钢筋砼 1 V 悬臂梁自重 kN 1 P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悬臂梁的体积 m3 1 V kNP25 127 0 9 05 0 2 1 125 1 2 6 1 2 牛腿自重 2 P 钢筋砼 2 V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23 牛腿的自重 kN 2 P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牛腿的体积 m3 2 V kNP3125 1 335 0 25 0 2 025 2 2 6 1 3 纵向水平支撑 3 P 钢筋砼 3 V 牛腿的自重 kN 3 P 钢筋砼的重度 kN m3 25 kN m3 钢筋砼 钢筋砼 牛腿的体积 m3 3 V kNP54 163 035 0 7 0725 3 2 6 1 4 靠船构件总重及其重心到码头前沿线的距离 靠船构件总重 kNPP i i 1 30 3 1 靠船构件重心到码头前沿线的距离 m PP x317 0 1 30 633 0 257 05 04 01275 0 7 05 0125275 0 275 0 32 2 6 2 船舶撞击力计算 船舶撞击力按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的 10 6 计算 此次设计按橡胶护舷吸收的能量大于 10 倍靠船结构的吸能量来考虑 2 6 2 1 排水量吨位估算 在 港口规划与布置 中查得估算公式为 log f 0 404 0 932logDWT f 满载排水量 t DWT 船舶总载重量 t DWT 3000 t 解得 f 4412 42t 2 6 2 2 船舶靠岸时的有效撞击能计算 M 0 E 2 2 n V 船舶靠岸时的有效撞击能量 kJ 0 E 有效动能系数 0 7 上海港 3000 吨级 1 码头毕业设计计算书 24 M 船舶的质量 t 按满载排水量计算 M f 4412 42t 船舶靠岸时的法向速度 m s 查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得 n V 3000 的有掩护的海船的法向靠岸速度为 0 15 m s n V kJE75 3442 441215 0 2 7 0 2 0 2 6 2 3 选择橡胶护舷 由于上部结构高 2 5m 靠船构件长 1m 查 橡胶护舷性能手册 选用 SA250H 3000 2625 型橡胶护舷 反力为 P 420kN 2 6 2 4 作用在横向排架上的最大撞击力 N P N 作用在横向排架上的最大撞击力 kN 水平集中力的横向分力在排架中的最大分配系数 查 高桩码头设计与施 工规范 得 0 370 P 橡胶护舷的总反力 kN P 420kN N 0 370 420 155 4 kN 2 6 3 船舶系缆力计算 船舶系缆力应按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的 10 4 计算 在计算系缆力前 先按 10 2 和附录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