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卷第 4 期 2003年 12 月 湖 南 工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Vol 3 No 4 Dec 2003 收稿日期 20030511 作者简介 廖 晟 1963 男 湖南衡阳人 衡阳铁路工程学校讲师 研究方向 实用文体翻译实践 英汉差异比较与翻译 廖 晟 衡阳铁路工程学校 湖南 衡阳 421001 摘 要 英语和汉语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 风俗习惯 思维方式等不同 各自在词法 句法 篇章结构诸方面皆存在较大差异 英汉 对比研究有助于翻译实践 本文重点从句法层面对英汉语在形合与意合 静态与动态的表达倾向 被动与主动语态的使用 物称与人 称 句子结构 句子重心与修饰语的位置六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和差异进行比较与探讨 并尝试运用于指导翻译实践 关键词 差异 比较 英汉翻译 中图分类号 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5004 2003 04 061 03 A Comparison of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Their Translation LIAO Sheng Hengyang Railway Engineering School Hengyang 421001 China Abstract In the aspects of lexicology syntax and discourse exist a lot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language mainly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customs and thinking way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languages which is very helpful for E C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t the level of the syntax focuses on comparing the main differences and features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 static and dynamic expressions active and passive voices personal and impersonal subjects sentence structures and the positions of modifiers in sentences It aims at applying the method as a guide for E C translation practices Key Words differences comparison E C translation 一 引 言 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 使用人数最多的两 门语言 前者隶属印欧语系 Indo European Language 后 者 属 汉 藏 语 系 Sino Tibetan Language 从 词 源 Etymology 看 英汉两种语言相距甚远 英语和汉语虽然同 属曲 折变 化 Inflection 较少 的 分析 性 语言 Analytical language 但由于各自的历史 地理 政治 经济 文化 风俗 习惯 思维等不同 英语和汉语在词法 句法 篇章结构诸方面 皆存在显豁的差异 特色鲜明 恩格斯曾说 只有将本族语同 其他的语言进行比较 才能真正懂得自己的语言 对英汉两种 语言的差异进行比较 非常有助于英语学习和翻译实践 由于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巨大 本文仅重点从句法层面对英汉语 的主要特点和差异进行探讨 并同时进行翻译实践的尝试 二 英汉差异比较及翻译 1 英语重形合 Hypotaxis 汉语重意合 Parataxis 汉语是一种意境 Artistic Conception 语言 以神驭形 结构松弛 多是意思连接的积累式分句或独立单句 彼此的逻 辑关系多以句序之先后加以暗示 英语遣词造句讲究逻辑性 最忌流散疏放 借助连接词 关系词 指代词等手段来凸现句 子间的逻辑关系 以形摄神 语言学家曾用一个生动形象的比 喻来说明两者间的差异 称英语句子为 葡萄型 结构 汉语为 竹节型 结构 英汉的形合 意合之别可以说是两者最根本的 差别 形合是明示 意合是隐含 在复句内 英语重形合 汉语重 意合 译者了解了英汉这种句法差异 英汉翻译时就会充分发 挥各自的优势 注意各自的特点 译文才会符合译入语的表达 习惯和规范 不留译痕和翻译腔 Translationese 我们在翻 译英语形合句时 常可把原文的连接词和关联词等省略不译 而译成把各种逻辑关系隐含在句中的汉语意合句 试比较 The horrible sense of his view of her so deadened her that she staggered 真没想到 他居然会这样看待她 她吓得魂飞魄 散 体瘫肢软 英语原文为典型的形合句 由 so that 引导 62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 3 卷 的结果状语从句表示主句为因 从句为果的逻辑关系 汉语译 文化显为隐 将因果关系隐含在句中 省译了表示因果关系的 关联词 汉语译文为典型的意合句 The church was surrounded by yew trees which seemed almost coeval with itself 教堂四周 有紫杉环绕 两者几乎 一样古老 英语原文的形合明显 由which引导定语从句作 trees的后置定语 汉语译文并未将之译为前置定语 而将整 句译为松散的流水句 If I had known it would come to this I would have acted differently 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英语原文的条件关系由连 词 if 引导的从句表示 为形合结构 逻辑关系清楚明显 汉语 译文靠行文的语气来暗示这种条件关系 不使用任何关联词 是明显的意合句 When the conversation gets disagreeable to say one word more is a waste of breath 话不投机半句多 英语原 文的形合靠连词when连接 汉语译文却不凸显这种逻辑关 系 译成了一句压缩句 无半点形合的影子 2 英语表达倾向静态 Static 汉语倾向动态 Dynamic 描述 英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受形态变化的约束 句中只能有 一个限定动词 因此在表达动作概念时 英语倾向少用动词 而借助其他手段 如非限定动词 介词 副词 同源名词 形容 词等 来表示动作意义 这样英语中名词和介词等使用较多 汉语在表达一些较复杂的思想时往往借助动词 按时间或逻 辑顺序 逐步交代 层层铺开 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 因此大 量使用动词 采用兼动式或连动式写出 流水句 Run on Sentence 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 使用方便 便于动态描写 所以汉语动词用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讲 英语是静态语言 汉 语属动态语言 在翻译中 我们可采取词类转译法 将英语的 名词 介词 形容词 副词 非限定动词等转译成汉语的动词 如 Backand forthhishead swiveled desirewaxing resolution waning 他来回晃着脑袋 欲望在膨胀 意志在萎 缩 英语原文用非限定动词 waxing waning 表示动作意义 汉语则采用连动式来翻译 动态情景凸显 No one was against his proposal at the meeting 会上没 有人反对他的提议 英语用介词 against 表示动作 反对 汉 语只能用动词翻译 将介词转译成动词 That would be the confirmation that it was in general use 这将证实其用途十分普遍 The very first sight of her made him fall in love with her 他对她一见钟情 以上两 句 英语原文用同源名词confirmation sight表示动词意义 汉语则用相应动词本身来翻译 3 英语重物称 Impersonal 汉语重人称 Personal 不同的思维方式 思维习惯 思维风格形成不同的语言心 理取向 英语重客体性思维 汉语重主体性思维 因此 英汉表 达的另一显著差异则表现在 英语重物称 汉语重人称 英语 常使用不能施行动作或无生命的 Inanimate 事物作句子主 语 物称倾向十分凸显 汉语一般更习惯人称化的表达 喜用 能施行动作或有生命的物体作句子主语 这可能是汉民族受 人是万物之主 及 天人合一 的哲学思想影响所致 在英汉 翻译中 译者就应根据这种差异作主语指称的转换 将英语的 物称主语句译成汉语的人称主语句 采取归化翻译 A wave of cigar smoke accompanied the film star in 这 位电影明星口吐雪茄烟雾 走了进来 英语用物质名词a wave of cigar smoke作句子主语 表达生动形象 汉语无此习 惯 不说 一缕雪茄烟雾伴随这位电影明星走了进来 而将该 句译成了人称主语句 Bitterness fed on the man who had made the world laugh 这位曾给全世界带来笑声的人自己却饱尝辛酸 原 文用抽象名词 Bitterness 作主语 表达客观 汉语的人称倾向 不习惯这样表达 不译为 痛苦哺育了这位使全世界的人发出 笑声的人 而按汉语习惯归化译为人称主语句 4 英语多被动 Passive 汉语多主动 Active 英汉语在语态上的差异表现在 英语多被动句 汉语多主 动句 英语多被动句式究其原因与物称倾向不无关联 英语句 子主语大量使用 无灵 Inanimate 物称词 则为被动句式提 供了前提和基础 汉语具有人称倾向 讲究意合 自然采用更 多的主动句式 据有人统计 水浒传 全书仅用了 120 个被动 句 但在英语各种文体中 被动句式的使用频率却较汉语高得 多 尤其在科技英语中更是如此 英语被动句式的表达较具客 观性和描述性 因此科技文体中被动句式的使用最多 汉语被 动句的标志 被 字可用 给 受 由 让 遭 挨 等词替代 汉语 表达被动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叶斯伯森在 语法哲学 中说 英 语各类作品中的被动句有 70 到 90 是不提施动者 我国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教授在 中国语法理论 中指出 中国正常 的被动式是必须把主事者说出来的 根据这种差异 在翻译英 语被动句时 按照汉语的习惯 更多的是将之译成汉语的主动 句 判断句 无主语句等 但有时也可保留原文的被动结构译 成汉语的被动句 The senator was assassinated in a theater last night 该 议员昨晚在一家剧院遇刺身亡 译为主动句 Hi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译 为判断句 Manystrangenewmeansoftransporthavebeen developed in our century 在本世纪 发明了许多新奇的交通 工具 译为无主语句 The novel is said to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foreign languages 据说 这本小说被译成了多种外语 仍译 为被动句 5 英语多复合长句 汉语多简单短句 英语由于重形合 讲究逻辑理性 句子的逻辑关系依靠各 种连接词 关系词 指代词等来表示 句子结构叠床架屋 从句 套从句 一环扣一环 因而较多出现 多枝共干 式的长句 复 合句 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 以神驭形 较少使用关联词 句间 的逻辑关系隐含在词序 语序里 讲究意境美 较多使用 流水 句 式的短句 简单句 最具特色的是汉语特有的四字结构 其 形式齐整 音律悦耳 辞格丰富 错落有序 音形皆美 意境性 第 4 期廖 晟 英汉差异比较与翻译63 强 在翻译英语复合长句时 我们可采取化整为零 拆散分译 的方法 并适当运用汉语四字格结构 译成汉语的简单短句 并列句等 Some fishing boats were becalmed just in front of us Their shadows slept or almost slept upon that water a gentle quivering alone showing that it was not complete sleep or if sleep that it was sleep with dreams 渔舟三五 横泊眼前 樯影倒映水面 仿佛睡去 偶尔微颤 似又未尝深 眠 恍若惊梦 英语原文只两句 尤其第二句 一个介词短语 一个独立 结构 其后又带that引导的两个从句 是个名副其实的长句 汉语利用几个四字结构 就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意境 句短意 深 情景交融 原文写得很美 译文译得更美 毫不逊色 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由于距离远 又缺乏交通工具 使 农村社会与外界隔绝 而这种隔绝 又由于通讯工具不足而变 得更加严重 这又是一句典型的英语句子 全句只有一个动词 但有九 个名词 用五个介词连接起来 成了一个长句 汉译全句用了 四个逗号 一个句号 这样一层层 一点点地把事情交代清楚 整句语气从容不迫 这是典型的汉语叙事方法 6 英语句子重心在前 修饰重后 汉语句子重心在后 修 饰重前 英语和汉语同属分析性语言 语序在各自的语法中具有 同等的重要性 通常都采用 主谓宾 SVO 的线性排列顺序 然而 英语习惯于把最着重强调的事物放在句首先说出来 开 门见山 先声夺人 一语破的 然后再把各种标志一条条补述 一步步交代 慢条斯理 从容不迫 形成一条头短尾长的线性 链 汉语句子的线性序列的展开好比 画龙点睛 先把外围的 环境与衬托一一交代周到 最后 压轴 式地点出话语的信息 中心 水到渠成 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 形成头大尾小的句式 英语句子重心在前 先果后因 先结论后论据 先断言后条件 结构布局前轻后重 汉语句子重心在后 先因后果 先论据后 结论 先条件后断言 结构铺列前重后轻 两者之 异 显而易 见 在英汉翻译时 我们就应对原文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进 行调整 逆过来倒译 先译出原因 条件 论据 层层铺开后 最 后译出结果 断言 结论等 试比较 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 生活中既然有悲剧 文学作品就可以写悲剧 英语先果 后因 汉语先因后果 The people of a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 争 敢于拿起武器并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 就一定能够打败大 国的侵略 英语先结论后论据 汉语先论据后结论 英语和汉语由于各自句子的逻辑重心点位置不相同 在 修饰语 定语和状语 的位置处理上便凸现一个差异 英语重 后饰 汉语重前饰 英语的修饰语既可置于被修饰成分之前 又可置于其后 但修饰语若为短语或分句 则往往置于被修饰 成分之后 英语以 尾重 句为美 这种 美 依靠 重后饰 的表 达习惯造就 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由词 短语或是句子来充 任 其位置总是处于被修饰成分之前 在翻译中 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一专题研讨发言稿
- 幼儿保育课件
- 形象塑造课程课件
- 2025版住宅小区智能化改造物业合作协议
- 2025版节能环保型建筑玻璃贴膜施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设备销售台账合同及环保技术研发服务协议
- 2025版互联网企业员工安全责任与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土壤污染修复地质勘察合同范本
- 2025版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培养协议下载
- 二零二五年度钢管租赁及项目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完整版)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低压电工理论考试1000题(附答案)
- 【湖南】2025年高考湖南卷化学高考真题+答案
- 社工的劳动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中国LCP料数据监测报告
- DGTJ08-2093-2019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含2021年局部修订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房屋加固与修复工程结构加固监理实施细则
- QFP器件引脚成形参数理解和计算方法
- 三栋监舍楼家具详细技术参数
- 《审计报告模板》word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