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基础知识全面解读铜简介一、自然属性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oC。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铜冶炼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1)火法冶炼一般是先将含铜百分之几或千分之几的原矿石,通过选矿提高到2030,作为铜精矿,在密闭鼓风炉、反射炉、电炉或闪速炉进行造锍熔炼,产出的熔锍(冰铜)接着送入转炉进行吹炼成粗铜,再在另一种反射炉内经过氧化精炼脱杂,或铸成阳极板进行电解,获得品位高达99.9的电解铜。该流程简短、适应性强,铜的回收率可达95,但因矿石中的硫在造锍和吹炼两阶段作为二氧化硫废气排出,不易回收,易造成污染。近年来出现如白银法、诺兰达法等熔池熔炼以及日本的三菱法等、火法冶炼逐渐向连续化、自动化发展。2)现代湿法冶炼有硫酸化焙烧浸出电积,浸出萃取电积,细菌浸出等法,适于低品位复杂矿、氧化铜矿、含铜废矿石的堆浸、槽浸选用或就地浸出。湿法冶炼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预计本世纪末可达总产量的20%,湿法冶炼的推出使铜的冶炼成本大大降低。 二、铜及铜产品分类1、 按自然界中存在形态分类自然铜-铜含量在99以上,但储量极少;氧化铜矿-为数也不多硫化铜矿-含铜量极低,一般在2-3%左右,世界上80%以上的铜是从硫化铜矿精炼出来的。 2、按生产过程分类铜精矿-冶炼之前选出的含铜量较高的矿石。粗铜-铜精矿冶炼后的产品,含铜量在9598。纯铜-火炼或电解之后含量达99以上的铜。火炼可得9999.9的纯铜,电解可以使铜的纯度达到99.95-99.99。 3、按主要合金成份分类黄铜-铜锌合金青铜-铜锡合金等(除了锌镍外,加入其他元素的合金均称青铜)白铜-铜钴镍合金 4、按产品形态分类:铜管、铜棒、铜线、铜板、铜带、铜条、铜箔等 三、铜的品号及质量标准铜期货合约标的物在97年9月之前实行的质量标准是GB466-82标准,交割品是一号铜,97年9月-98年8月GB466-82与GB/T-467-1997两种标准同时执行,98年9月起全部执行GB/T467-1997标准,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均可交割,没有质量升贴水,只有品牌生贴水.1、标准阴极铜(Cu-CATH-2)化学成份% Cu+Ag不小于 杂质含量(不大于) As Sb Bi Fe Pb Sn Ni Zn S P 99.95 0.0015 0.0015 0.0006 0.0025 0.002 0.001 0.002 0.002 0.0025 0.001 2、高纯阴极铜(Cu-CATH-1)化学成份 :Cu+Ag不小于99.95,杂质总含量不超过0.0065(杂质分类含量略)。 四、铜的主要用途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在电气、电子工业中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占总消费量一半以上。常见的废铜种类 1号铜线 No.1 Copper Wire 1级:包括裸露、无涂层、无合金的纯铜线,表面无氧化,不含毛丝,铜线直径不小于1.6mm。2级:包括洁净、无色泽、无涂层、无锡、无合金的纯铜线和铜电缆线,不含毛丝和烧过的易碎的铜线。 BarleyBerry 2号铜线 No.2 Copper Wire 无合金的废铜线,含有杂料,含铜量为96%(最小含量94%)。不得含有过分铅化和锡化的铜线、焊接过的铜线、黄铜和青铜线、过多的油、废钢铁和非金属、脆的过烧线、绝缘性铜线和过多的细丝线。需用适当方式清除尘垢。 Birch 废漆包线 1级:纯漆包线,无杂质。2级:经过高温脱漆,表面有氧化层,无杂质。 特种紫杂铜 各种纯铜废料,主要包括铜材加工厂和铜加工制造厂产生的纯铜的边角料、切头、废次材、半成品、线材、废品等;允许有报废的纯铜裸线和铜管等其它纯铜制品,但不许有水垢、油污、涂层等;废铜料中不允许含有任何杂质和铜合金,也不许含有毛丝、车屑、磨屑和厚度小于1 mm的铜板。 1号紫杂铜 No.l Heavy Copper 应包括干净的、无合金、无涂层的加工下脚料、导电板以及直径大于1.6毫米的铜线,材料中允许带有洁净的铜管和其它纯铜块状料,含铜量为98%(最小含铜量大于96%)。不得有焚烧过的脆质铜线。 Candy 2号紫杂铜 No.2 Copper 应包括混杂纯铜废料,不含铜合金,含铜量为96%(最小含量94%)。不得含有过多的铅和锡、焊接过的废铜、过多的油、钢铁、非金属废料、带非铜接头的铜管或带有残渣的铜管、烧过的或有绝缘性的铜线、毛丝、焚烧后的脆质铜线、泥土等。 Cliff 1号铜米 No.1 Copper Wire Nodules 应包括1号裸露、无涂层、无合金的废铜线的铜米,最低含铜量为99%,不含毛丝。不含锡、铅、锌、铝、铁及其他金属杂质,无绝缘物,不含其他杂质。 Clove 2号铜米 Copper Wire NodulesNo.2 Copper Wire Nodules 1级:应包括无合金的废铜线铜米,最低含铜量为99%,不含其它非金属和绝缘物。金属杂质最大限量如下:铝0.05% 镍-0.05% 铁-0.05% 锡-0.25% 锑-0.01%2级:应包括2号无合金的废铜线加工的铜米。最低含铜量为97%,金属杂质铝含量不超过0.5%,其它金属或绝缘物均不超过1%。 CocoaCobra 薄铜板 Light Copper 应包括混杂的无合金的废铜板,含铜量为92%(最低含量88%)。包括薄铜板、流水槽、落水管、铜壶、热水器及类似的废铜。不得含有:烧过的细铜线、包覆铜件、电镀板、磨屑料、未完全烧过的电线、散热器、冰箱零件、印刷线路板、筛网、含焊锡过高的废铜、黄铜和青铜、过量的油、铁和非金属、灰渣泥土。 Dream 废铜箔 主要是铜箔厂和线路板厂产生的废铜箔。1级:纯废铜箔,无任何夹杂。2级:纯铜箔板,夹杂物的最大含量为3%。3级:纯铜箔板,含有黏结剂。 黄铜废料 包括了加工黄铜和铸造黄铜废料。1级:单一牌号的黄铜废料,包括废领部件、边角余料等各种形状的废料,但不得含有粉末、车屑等,夹杂物小于2%。2级:同一名称的黄铜废料,如普通黄铜废料、镍黄铜废料等,包括废零部件、边角料等各种形状的废料,不得含有粉末、车屑等,夹杂物小于2%。3级:不同名称的混合黄铜废料,包括了废零部件、边角料等各种废料,不得含有粉末、车屑等,夹杂物小于2%。 废黄铜 Refinery Brass 含铜量至少61.3%,含铁量小于5%,包括黄铜与青铜的块料及其边角料及这些合金的混合废料。不含绝缘线、磨屑料及非金属。 Drink 废黄铜铸件 Yellow Brass Castings 应包括黄铜铸造的机械零件。不含黄铜锻件、硅青铜、锰青铜、铝青铜,并且不得有含量超过15%的镀镍材料。不容许铸件长度超出300毫米。 Ivory 废红色黄铜 Composition or Red Brass 应包括红色黄铜废品、阀门、机械轴承和其他机械零件,包括各种各样由锡、锌和/或铅制成的铸件。不含半红色黄铜铸件(含铜78%81%)、铁路车辆用轴瓦和其它类似的高铅合金、水龙头和出水嘴、封闭式水表、闸门、壶具的毛坯、铸块与加热过的黄铜、铝硅和锰的青铜、铁和非金属。每个料件长度不超过300毫米,重量不超过50公斤。 Ebony 黄铜轴套 Genuine Babbitt-Lined Brass Bushings 应包括来自汽车或其他机械上的红色黄铜轴套和轴承,含有不小于12%的以高锡为基本材料的巴氏合金,不得含有铁衬里的轴承。 Elder 废黄铜管 Brass Pipe 应包括黄铜管,不带镀件与焊接材料,不含用黄铜铸件连接的黄铜管。管件应完整、洁净,不含沉淀物和冷凝管。 Melon 废海军黄铜管 Admiralty Brass Condenser Tubes 应包括洁净完整的海军黄铜冷凝管件,电镀、非电镀的均可。不得含有镍合金、铝合金以及腐蚀材料。 Pales 废铝黄铜管 Aluminum Brass Condenser Tubes 应包括洁净完整的铝黄铜冷凝管件,电镀、非电镀的均可。不得含有镍合金、铝合金以及被腐蚀的材料。 Pallu 黄铜边角 New Brass Clippings 包括新的无铅化的黄铜片或板上切下的边角料,不含杂质,小于6毫米的冲压下的废料不得超过10%。不得含有门氏锌铜合金和海军黄铜。 Label 铜水暖零件 Cocks and Faucets 应包括各式各样采用红色黄铜和黄铜制成的干净的水暖件,其中包括镀铬或镀镍构件。不得含有煤气开关(龙头)、啤酒的出酒嘴、以铝和锌为母材制成的水暖件。 Grape 废黄铜混合料 Yellow Brass Scrap 由黄铜铸件、锻件、棒材、管材和多种黄铜组成。含有带镀层黄铜,不能含有锰青铜、铝青铜、非熔焊散热器及散热器部件、铁以及较脏和受腐蚀的材料。 Honey 炮弹壳 已经发射过的炮弹壳,一般为70/30,其它牌号的炮弹壳的成分由供需方商定,不含引信及其它杂质。 带引信的炮弹壳 允许炮弹客带有雷管,但必须在合同中标出,不含其它杂质。 子弹壳 发射过的黄铜子弹壳,成分一般为70/30,其它牌号的子弹壳的成分由供需方商定,不带弹头、铁和其它任何杂质。 新白铜废料 New Cupro Nickel Clips and Solids 应包括洁净、新的、分门别类的、其正常接受验定等级为70/30,80/20,90/10的铜镍合金所制的管件、筒管、薄片、板或其他经过锻造的合金。材料中不得含有其它杂质。铜及铜合金分类和标准化我国铜及铜合金分类习惯按色泽分类,一般分为四大类: 1、 紫铜:系指纯铜,主要品种有无氧铜、紫铜、磷脱氧铜、银铜;2、 黄铜:系指铜与锌为基础的合金,又可细分为简单黄铜和复杂黄铜,复杂黄铜中又以第三组元冠名为镍黄铜、硅黄铜等; 3、 青铜:系指除铜镍、铜锌合金以外的铜基合金,主要品种有锡青铜、铝青铜、特殊青铜(又称高铜合金); 4、 白铜:系指铜镍系合金; 我国铜及铜合金标准化工作进展迅速,有关铜的国家标准分为四大类:一为基础标准,其中GB52312001规定了加工铜及铜合金化学成份及产品形状;二为化学分析方法标准,规定了铜及合金中主成份和杂质元素的化学分析方法;三为理化性能试验方法,其中包括了电阻系数、超声波探伤、涡流探伤、残余应力、脱锌腐蚀、无氧铜含氧量、断口、晶粒度等规定方法;四为产品标准,其中包括阴极铜、电工用铜线锭、铸造黄铜锭、铸造青铜锭、粗铜、硫酸铜、铜铍中间合金、铜中间合金、铜精矿以及铜及合金加工材标准。 我国除国家标准外,还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为满足产品开发的需要,供需双方还可商定专用技术条件。 世界各国铜及铜合金产品均纳入国家标准,如美国ASTM标准、日本JIS标准、英国BS标准、德国DIN标准、法国NF标准、俄罗斯OCT标准、国际标准ISO、欧盟BSEN标准等;标准化工作对国民经济发展极为重要,同时也是铜材生产、研究、应用的总结,因此世界各国铜及铜合金标准都在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国内外铜及铜合金牌号对照表类别中国美国英国西德日本GBASTMCDABSDIN数字系统JIS纯铜T2C11000110C102ECu-582.0090C1100无氧铜TU1C10200102C103OF-Cu2.0040C1020磷脱氧铜TP1TP2C12000 C12100 C12200-122C106-SW-Cu SF-Cu-2.0076 2.0090-C1201C1220-含银纯铜TAg0.08TAg0.1C13000 C12900130-C101-CuAg0.1-C1271pp-普 通 黄铜H96H90H85H80H70H68AH68H65 H63H62H60C21000C22000C23000C23000C24000C26000C26100-C26200C26800C27000C27400C27200C28000C28000210220230 240260-268270272280280CZ125CZ101CZ102CZ103CZ106CZ126-CZ107CZ108-CZ109CuZn5CuZn10CuZn15CuZn20CuZn30-CuZn33CuZn36CuZn37CuZn40CuZn402.02202.02302.02402.02502.0265-2.02802.03352.03212.0360C2100C2200C2300C2400C2600-C2680C2700C2720C2800C2801铅 黄铜 HPb63-3 HPb63-0.1 HPb60-2 HPb59-2 HPb59-1 HPb58-2.5C34500C34700C34900C36000C35300C37800C38000345347-CZ119CZ124-CZ120-CZ122CZ121CuZn36pb1.5CuZn36pb3CuZn37pb0.5-CuZn39pb2CuZn39pb32.03312.0332-2.03802.0401C3560-C3713C3604C3771C3710C3603国内外再生铜的消费和分布情况 许多国家对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生铜来满足国内需要。例如,美国的铜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在1976到1996年的20年间,由废铜再生提供的铜占每年铜 消费量的比例在44至54.7。在欧洲,铜矿资源缺乏,除大量进口铜精矿外,还要依赖废铜作重要补充。据统计,1997年再生铜占总原料的42.6。其中废铜直接利用的为22.4,经再次精炼的为20.2。 我国既是铜资源较贫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第二大铜消费国。而解决资源缺乏和消费急增矛盾的方法则是大量进口铜原料,90年代以后,我国废杂铜进口量迅猛增加,我国近两年废杂铜用汇额达22.5亿美元,为同期进口铜精矿用汇额的 1.32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杂铜进口国之一,主要来源地是工业发达和环保要求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从美国和日本进口量比例分别为38和25。此外,估算我国每年尚有 15万吨的自产废杂铜。我国炼铜行业矿铜原料与废铜原料之比为 2.69:1,废杂铜在铜原料中比例已达27。 我国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珠江三角洲3个重点废铜拆解、加工、消费地区,这些地区精铜产量不足铜总产量的 40,但它们的再生铜产量却占全国再生铜产量的75.55。全国79.43的铜加工企业分布在该3地区,全国82.95的铜在这三地区消费(指被加工),特别是江、浙、沪3省市所占分额尤其突出,。仅浙江省1998-2000年3年间铜加工材产量即达 124.16万吨,占同期全国铜加工材产量的30。年,浙江废杂铜,年产铜材万吨以上的大型铜加工企业家,万万吨的中型铜加工企业家。万万吨的小型铜加工企业家。大、中型铜加工企业数仅占企业总数的和,而大、中型铜加工企业所利用的废杂铜占利用总量的和。废杂铜的利用已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并逐步壮大发展形成了浙江台州路桥、河北安新、广东清远、江苏宜兴及苏州等一批拆解量大、交易量大的废杂铜专业市场。 本文标签:铜 废铜的来源、再生加工方法、国内外再生铜的消费和分布情况、铜的市场分布及特点一废铜的主要来源废铜按其来源有两类。 一类是新废铜,它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冶金厂的叫本厂废铜(home scrap)或周转废铜(runaround)。铜加工厂产生的废铜屑及直接返回供应厂的叫做工业废杂铜、现货废杂铜(prompt)或新废杂铜。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如从旧建筑物及运输系统抛弃或拆卸的叫旧废杂铜。铜和铜基材料,不论处于裸露状态,还是被包在最终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废杂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另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前提是严格的分类堆放及严格的分拣。直接应用废杂铜具有简化工艺、设备简单、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多少,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铜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废杂铜的直接使用率较低,每年约为20万t,仅占废杂铜总回收量的30%40%,并且黄铜加工材的生产多由乡镇企业运作,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在能耗、环保方面带来后患。 我国进口废杂铜主要来自美、日、德、俄,其中美国高居榜首,而美国对废杂铜的管理又有严格的规定。以美国的分类标准作为典型加以介绍。美国的废杂铜依据纯度进行分类。美国废杂金属再生研究所甚至把铜及其合金细分为53类。 美国通常把含Cu量大于99%的铜材叫做1号铜,1号铜可以直接重熔和使用,不要求进一步加工;把铜含量最低为94.5%的铜叫2号铜,这种废杂铜在以金属铜的形态使用之前,通常一定要重熔。其它常见的分类等级还包括加铅黄铜、黄铜与低锌黄铜、弹壳黄铜、汽车散热片、高铜黄铜(红色黄铜),以及应用十分广泛的高速切削黄铜,其车屑直接再生,以同成分合金的形式用于重新加工黄铜产品。对制造厂家而言,其主要优点就是大幅度降低净金属消耗的成本。废杂铜也用于生产铜的化学制品,但不易获得定量数据。 我国目前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国门,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2002年底完成。二废铜的再生和加工方式实际上所有的废铜都可以再生。再生工艺很简单。首先把收集的废铜进行分拣。 没有受污染的废铜或成分相同的铜合金,可以回炉熔化后直接利用;被严重污染的废铜要进一步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对于相互混杂的铜合金废料,则需熔化后进行成 分调整。通过这样的再生处理,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受损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再生的废杂铜应按两步法处理,第一步是进行干燥处理并烧掉机油、润滑脂等有机物;第二步才是熔炼金属,将金属杂质在熔渣中除去。 由于废铜可以再生,从而有较高的价值。例如,清洁的1级废铜的价格可以达到新精炼铜价格的90以上;黄铜新废料的价格也可达到相应黄铜价格的80以上。 世界上废杂铜处理工艺及设备形成倾动炉火法精炼工艺加ISA电解工艺的废杂铜先进处理工艺。西德精炼公司(NA)胡藤维克凯撒工厂(HK)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废杂铜精炼厂,它采用一台倾动炉(350tf)和一台反射炉 (200tf)处理废杂铜,采用ISA工艺(DK=313Am2)生产阴极铜,产能17万ta。美国废铜再生工艺。 我国与国外先进的再生处理工艺相比, 对废杂铜的预处理及再生利用工艺及装备整体水平落后,废杂铜的预处理及再生利用两大环节脱钩,我国至今没有一个从废杂铜拆解到阴极铜精炼的完整废杂铜工厂,废杂铜精炼工厂厂多规模小、工艺落后、装备差、环保问题严重。我国至今没有一座现代化的杂铜精炼工厂或车间。这些工厂规模一般在0.5-3万吨级,火法精炼基本采用反射炉,炉能 25-110吨大小不等,这种炉子热效率低、能耗大,还原作业时黑尘污染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只能达到甚至低于 GBT467-1997标准中标准阴极铜的水平。相当数量的高品位废杂铜未经精炼即被直接生产铜线锭和铜黑杆。 江铜、云铜、铜陵、大冶等以处理铜精矿为主的国内大型铜企业也将的参与必然加剧国内废杂铜原料的竞争,冲击中小废杂铜企业. 江铜将引进先进的倾动式阳极炉,建立专门杂铜处理车间,作为实现公司十五总体规划的重要措施。 我国废杂铜再生、加工行业必须走技术进步的健康发展之路。三国内外再生铜的消费和分布情况 许多国家对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生铜来满足国内需要。例如,美国的铜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在1976到1996年的20年间,由废铜再生提供的铜占每年铜 消费量的比例在44至54.7。在欧洲,铜矿资源缺乏,除大量进口铜精矿外,还要依赖废铜作重要补充。据统计,1997年再生铜占总原料的42.6。其中废铜直接利用的为22.4,经再次精炼的为20.2。 我国既是铜资源较贫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第二大铜消费国。而解决资源缺乏和消费急增矛盾的方法则是大量进口铜原料,90年代以后,我国废杂铜进口量迅猛增加,我国近两年废杂铜用汇额达22.5亿美元,为同期进口铜精矿用汇额的 1.32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杂铜进口国之一,主要来源地是工业发达和环保要求严格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从美国和日本进口量比例分别为38和25。此外,估算我国每年尚有 15万吨的自产废杂铜。我国炼铜行业矿铜原料与废铜原料之比为 2.69:1,废杂铜在铜原料中比例已达27。 我国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珠江三角洲3个重点废铜拆解、加工、消费地区,这些地区精铜产量不足铜总产量的 40,但它们的再生铜产量却占全国再生铜产量的75.55。全国79.43的铜加工企业分布在该3地区,全国82.95的铜在这三地区消费(指被加工),特别是江、浙、沪3省市所占分额尤其突出,。仅浙江省1998-2000年3年间铜加工材产量即达 124.16万吨,占同期全国铜加工材产量的30。年,浙江废杂铜,年产铜材万吨以上的大型铜加工企业家,万万吨的中型铜加工企业家。万万吨的小型铜加工企业家。大、中型铜加工企业数仅占企业总数的和,而大、中型铜加工企业所利用的废杂铜占利用总量的和。废杂铜的利用已形成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主体的格局,并逐步壮大发展形成了浙江台州路桥、河北安新、广东清远、江苏宜兴及苏州等一批拆解量大、交易量大的废杂铜专业市场。四铜的市场分布及特点一、供给与需求(一)国际市场 铜的主要产地从地区分布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1)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2)美国西部的洛矶和大坪谷地区;3)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4)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加拿大东部和中部。从国家分布看,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独联体和秘鲁等国。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1/4。 美国、日本是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赞比亚和扎伊尔是非洲中部的主要产铜国,其生产的铜全部用于出口,德国和比利时是利用进口铜精矿和粗铜冶炼精铜的生产国。此外,秘鲁、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波兰、前南斯拉夫等也均是重要的产铜国。铜的产量人类炼铜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由于炼铜方法原始,铜的产量一直很低,17世纪出现现代炼铜法后,铜产量才有明显增加。1928年,世界精铜产量为167万吨。战后世界冶炼工业发展较快,1950年全世界精铜产量只有315万吨,1992年已达到1100万吨。不同年代的生产发展速度不同,50年代铜生产发展速度为年均递增4.7%,60年代年均增速为4.2%,70年代则为2.07%,80年代进一步降为1.5%. 90年代初、中期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和较高铜价的刺激,铜的产量大幅增长。99年全世界年产铜达1430万吨,各主要生产国的产量分别为:智利259万吨、美国201万吨,日本135万吨,中国104万吨,德国69.7万吨,俄罗斯64万吨。 铜的消费99年全球消费铜约1460万吨,铜的消费集中在发达工业国。 美国是最大的铜消费国,99年消费298万吨,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1/5,其次是中国146万吨,日本125万吨,德国109万吨,从行业看,消费铜最多的是八十年代是电气工业部门,九十年代是建筑业。据统计,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80年代中期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占47.8,机械制造业占23.8%,建筑业占15.8%,运输业占8.8%,其他占8。九十年代后,西方国家铜消费的行业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美国为例,98年铜消费中,建筑业占41.4%,电器电子产品占26.0%,运输设备12.4%,机械制造11.2%,其他9.0%。 铜的进出口世界主要铜出口国:1)智利:世界上最大的铜出口国,生产的铜矿石和铜绝大部分出口,主要输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地;2)赞比亚:输往欧共体、美国、日本等,也有部分输往中国。3)秘鲁: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四位,年开采量占世界第七位,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产品主要输往美国、日本等国;4)扎伊尔:所产铜矿石大部分供应出口,主要输往西欧、日本和美国;5)澳大利亚:其产量的1/4出口;6)加拿大:是发达国家铜矿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出口量占生产量的70左右。 (二)国内市场我国铜的生产我国虽然铜资源贫乏,但却是世界主要的精炼铜生产国之一,99年铜产量达104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27%。目前铜生产地集中在华东地区,该地区铜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1.8%,其中安徽、江西两省产量约占35。 我国铜的消费从地区分布看,我国铜的主要消费地则在华东和华南地区,二者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70。从行业分布看,铜消费最大的行业是电子电气行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也消耗大量的铜。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电气行业与机械制造业消费的铜占总消费的比例明显高于发达国家,而建筑业及交通运输业消费铜所占的比例却又大大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铜的进出口我国是个铜资源短缺的国家,精炼铜的原料自率只有40%,每年均需进口大量的铜精矿。 铜的进口构成中原料进口占的比重较大,电解铜的进口增长幅度大于半成品(铜杆、铜管等)的进口增长幅度。出口则相反,铜的出口量很少,且主要以半成品、加工品为主。随着出口关税的逐步降低,近年来铜的出口量较九十年代初中期有一定增加。资料来源:原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世界主要铜进口国:美国、日本、欧共体、中国。 二、流通特点1、我国铜的生产和消费相对比较集中。据统计,西北地区铜产量、消费量均为全国最低,而华东地区的铜产量、消费量均居全国之首。各个地区的产销不完全平衡。华东、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的铜产量大于消费量,而华北、中南地区的铜产量小于消费量,尤其是广东省,年产需缺口达8万吨,因此形成铜从东北、西北流向华北地区,从西南、华东流向中南地区的流通格局。2、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铜一直属于短缺商品,国家对铜实行“宽进,严出”的进出口政策,进口原料关税2,出口关税曾高达30,每年都需要进口相当数量的铜原料及铜材,使铜的进口量远远大于出口量。99年,由于国内铜产量提高,国内供略大于求,国家开始逐步取消出口关税,铜的出口量有所提高。三、影响价格变动因素1、供求需关系: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供需关系是影响商品价格的最直接因素供给量生产量进口量库存量,需求量消费量出口量当供给量需求量时,价格下跌;当供给量需求量时,价格上涨;当供给量与需求量基本相等时,价格基本维持不变。2、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其需求量与经济形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时,铜需求增加从而带动铜价上升,经济萧条时,铜需求萎缩从而促使铜价下跌。例如,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进入新一轮经济疲软期,铜价由1989年的2969美元回落至1993年的1995美元/吨;94年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对铜的需求有所增加,铜价又开始攀升;97年亚洲经济危机爆发,整个亚洲地区(中国除外)用铜量急据下跌,导致铜价连续下跌至20年来最低点;相反,99年下半年亚洲地区经济出现好转,美国经济持续增长,铜价又逐步回升。因而铜价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3、进出口政策、关税;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是个铜资源不足的用铜大国,因而在进出口方面一直采取“宽进严出”的政策,铜及铜制品的平均进口税率为2,出口税则高达30。近两年随着国内铜供求的基本平衡,国家逐步降低出口关税,铜基本可以自由进出口。从而使国内国际铜价互为影响。4、国际上相关市场的价格,例如LME、COMEX价格;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及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是国际上主要的铜交易市场,LME的铜价具有国际权威性,国内铜价与LME铜价有很强相关性。5、用铜行业发展趋势的变化;消费量是影响铜价的直接因素,而用铜行业的发展则是影响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例如,80年代中期,美国、日本和西欧国家的精铜消费中,电气工业所占比重最大,中国业不例外。而进入90年代后,国外在建筑行业中管道用铜增幅巨大,成为国外铜消费最大的行业,美国的住房开工率也就成了影响铜价的因素之一。94、95年铜价的上涨,部分原因来自于建筑业的发展。而在汽车行业,制造商正在倡导用铝代替铜以降低车重从而减少该行业的用铜量.此外,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铜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拓宽,铜在医学、生物、超导及环保等领域已开设发挥作用。最近,IBM公司已采用铜代替硅芯片中的铝,这标志着铜在半导体技术应用方面的最新突破。6、铜的生产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冶炼法的采用,铜的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目前国际上火法炼铜平均成本为14001600美元/t,湿法炼铜成本为800900美元/t,使用湿发炼铜的总产量迅速增加,预计1998年达200万吨左右,占全部精铜产量的14.4%,其所占比重仍在增加。7、国际对冲基金及其他投机资金的交易方向;铜是国际对冲基金投资的重要商品期货,基金的出入市对价格有一定影响。 例如1996年铜价的大跌,除了住友事件的推动外,美国基金大举入市抛空也是加速铜价下跌的重要因素。8、相关商品如石油、黄金等价格的波动也会对铜价产生影响。石油与铜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而黄金与铜都属于金属类商品,因而石油与铜、黄金与铜价格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何为升水铜 平水铜及其利弊升水交割制度是在特定时期,由交易所人为制定的政策性产物配对时对接货的会员单位规定升水和平水铜仓单的分配比例。 按照上海期货交易所交割制度的规定,注册铜分为标准品和替代品两种不同的交割等级。前者为标准阴极铜,后者包括高纯阴极铜和LME注册阴极铜。其中达到高纯阴极铜标准并经交易所认定的注册铜实行升水交割,升水幅度为110元,俗称“升水铜”;其他国产品牌和进口LME注册铜则按标准级交割,不享受升水,习惯称作“平水铜”。目前,在所有注册品牌中,仅有下列五个品牌享有升水:江西铜业的“贵冶”牌、铜陵有色的“铜冠”牌、云南铜业的“铁峰”牌、金隆铜业的“金豚”牌,以及张家港联合铜业的“铜鼎”牌,其中前四个品牌已在LME注册。升水铜尽管牌号不多,但都属于国内大型铜厂所有,且占国内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注册铜实行升水交割制度沿袭于以前的上海金属交易所。当初制定该制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区分和平衡国产铜不同品牌之间的品质差异。国内铜厂因所采用的工艺设备和技术不同,所产铜的品级和质量也存在差异。一些国营大厂的产品能达到较高品级,即符合国标GB/T4671997高级阴极铜规定,纯度可达99.9935;而一些中小厂家的产品仅能达到国标GB/T4671997标准阴极铜规定,铜加银含量不小于99.95。二是出于保护和扶植国内主要铜厂的需要。铜属于战略物质,当时国内铜产量十分有限,严重依赖进口。而国内铜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缺乏竞争优势,实行交割升水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国内铜厂发展的作用;三是在上海金交所成立之初,为了吸引国内大型铜厂积极参与铜期货交易和保值交割,交易所在制定交割制度时,不可避免地对这些厂家的铜交割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 但这种交割制度一直沿革下来,所暴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并日益引起市场参与各方对其合理性提出质疑。 首先,升水交割制度是在特定时期,由交易所人为制定的政策性产物。因时过境迁和缺乏市场定价机制,而逐步与国内和国际市场脱节,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引起市场利益各方的异议。 第一,消费者认为升水铜尽管质量较好,但使用成本过高。许多用户只需使用一般品级的平水铜,若在交割时被迫接下升水铜,就得额外承担110元升水成本。即便那些因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品级铜的用户,也尽量选择具备同样品质的进口铜代替,以省掉升水费用。因此,升水交割制度未考虑消费方面不同用户群对不同等级铜的需求差异。 第二,进口商认为,进口铜的品质并不逊色于升水铜,有些如智利CCC牌号甚至优于一些升水铜,却不能享有任何升水,显然有失公平。 第三,一些平水铜厂家也不服气,自己的铜比那些升水铜也差不到哪儿去,凭什么就要少卖110元?他们认为升水交割制度不太合理。例如金川和大冶的铜在改进质量后,也基本能达到升水铜的品级标准,在现货市场上很紧俏,但交割就不合算。事实上,现货市场平水与升水铜之间的差价很少真能达到110元,一般也就在几十元之间。 其次,由于升水交割制度固有的缺陷,导致升水铜大量沉积在交易所仓库。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具体表现在: 第一,由于升水铜在现货市场流通相对不畅,其厂家更乐于选择注册成仓单进行实物交割,这不仅解决了销售问题,还可取得高于在现货市场销售的额外升水收益。因此,个别厂家甚至将自己的升水铜拿去交割,然后再到现货市场收购其他平水铜履行现货交货义务;而进口铜和一些质量较好的平水铜因在现货市场畅销,不仅能卖出好价,还可省掉不必要的交割费用,大都不愿选择交割。此长彼消的结果是,进行实物交割的升水和平水铜比例日益失调。 第二, 以前因沪铜合约间基差较大,吸引不少交易商接下现货抛到远期,进行跨期套利交易。由于套利商并不在意所接仓单是否升水,有的甚至特意到现货市场以相对较低价格收购升水铜仓单,或进行仓单串换,专门用于套利交割,以牟取额外差价。但下半年随着基差的大幅收缩,套利机会消失,结果前期大量交割的升水铜不断沉积在交易所仓库,并成为导致库存膨胀和高企的因素之一。 第三,在缺乏套利商接货的情况下,交割接货的就变成了实际用户。由于许多用户只要平水铜,结果使交易所库存铜的结构日趋畸形,即平水铜越来越少,而升水铜比例越来越大,且这种失衡现象随着库存的下降而更显突出。有人形象地指出,目前的升水交割制度使交易所及其指定仓库变成了一些升水铜的“蓄水池”,而升水铜仓单则几乎变成套利交易和抵押融资的专门工具。 最后,由于交易所仓库升水铜与平水铜比例严重失调,致使许多用户不愿接升水铜,而对数量十分有限的平水铜仓单则趋之若鹜,交易所被迫在交割配对时对接货的会员单位规定升水和平水铜仓单的分配比例。据了解,近几个月交易所掌握的分配比例为,平水铜仓单大约只有1020,而升水铜则高达8090,许多实际用户对这种接货交割限制怨声不断。同时,在每个月交割前,一些用户都四处寻找平水铜仓单持有者来进行期转现,以避免到其正常交割时接到升水铜,尤其是那些根本不需要使用高品级升水铜的用户。 对于现存升水交割制度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及其不合理性,业内人士一直呼吁及早加以解决。但对于如何解决则众说纷纭,大致存在以下几种选择方案: 其一,逐步取消升水交割制度。但问题是,一旦取消升水,则这些升水铜所属厂家不仅以后无法再享受升水优惠,还得被迫承担处理现存仓单所出现的损失,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存在利益平衡问题。因取消升水而产生的技术性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可先制定一个取消的时间表或宽限期(如一年),让升水铜厂家可以逐步调整其保值和交割计划,同时也让市场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现存的升水铜仓单;对于最后仍剩余的仓单,可仿照原“上冶”牌(即目前的“鑫冶”牌)取消升水时的做法解决;而在规定的宽限期内,新生成的原属升水铜品牌的仓单不再享受升水待遇。取消升水将对消除目前升水铜大量沉淀在交易所仓库的反常现象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曾长期滞留在交易所仓库的“上冶”牌升水被取消后,很快就流出仓库并进入流通即为例证。不过,也有人担心,如果取消升水交割,那些品质较差的平水铜可就销售困难了,市面上流转的仓单或仓库里堆放的现货铜就可能大都被这些原来的平水铜所取代,产生新的不正常现象。 其二,调整升水幅度,缩小升水和平水铜之间的价格差异,以平衡供需双方之间的利益冲突。但升水幅度究竟多少合适,并为市场相关各方所能接受,应在广泛征求市场各方的意见后予以确定。 其三,实行浮动升水制度。交易所根据一段时期内交割时对不同等级铜的需求程度,同时结合不同等级铜在现货市场的销售价格差异,来定期调整升水幅度。当然,这会增加交易所的工作量和难度。另外,市场处于不同价格水平时,采用固定的升水标准也是不太合理的。例如当铜价为30000元时,110元升水的比例只有0.36,但当铜价为15000元时却翻一番达到0.73,因此,是否也应根据铜价水平的高低对升水幅度适当做出相应调整? 其四,比照现货仓单交易方式,专门设计一个电子交易盘,在进入交割月后,对准备交割的品牌加以标明,通过市场竞价方式,自动调节不同品牌之间的交割差价,并自行配对。即不同品牌之间的升水幅度,甚至交割配对完全由市场机制来确定。 最后,对进口铜实行无差别待遇,进行同等幅度的升水交割。其实, LME注册铜基本能达到国内高级阴极铜质量标准,有些品牌如智利CCC牌甚至超过国内一些升水铜的品质,在现货市场的售价也比升水铜高,但就是不能进行升水交割。而且,目前国内的5个升水铜品牌中已有4个在LME注册,假设这些品牌出口后又被国内企业“进口”,是该当升水还是平水铜处理?另外,LME注册铜之间的质量实际上也是存在差异的,如智利、日本及韩国的一些品牌质量较好,其他如印度和菲律宾等国生产的则相对差一些,但LME并未因此实行升贴水制度。因此,国内要么取消升水制度,与国际接轨,要么国内外一视同仁,对不同品牌进口铜也根据其实际品质和市场认可程度加以区分,实行升水交割。本文标签:铜 废铜具体关税商品编码 附加 编号 商品名称 (点击查询商品进出口统计数据) 进口税率 出口 税率 增值税 消费税 计量单位 监管 条件 优惠 普通 74040000 10 以回收铜为主的废电机等 1.5 11.0 30.0 17.0 0.0 千克 AP74040000 90 铜废碎料 1.5 11.0 30.0 17.0 0.0 千克 AP废铜处理设备 按照再生产品的质量要求、废铜的处理,可以分为火法冶炼和电解冶炼。生产粗铜和铜合金,一般采用火法冶炼,而生产电解铜需要电解冶炼。 最常用的火法废铜处理没备为回转炉,也叫作转鼓炉或转筒栌。工艺原理如图 1-15 所示。 炉体由两端呈锥形的水平圆筒组成。一端安装以煤气、燃油或煤粉为燃料的燃烧喷嘴,另一端供装入炉料。排出孔位于侧壁中心与转炉相似。炉身依水平轴旋转,运作时连续转动以保证加热的炉衬与炉料完全接触。回转炉的容量介于 50 6000kg 之间。熔炼速度快、熔炼损失低,生产的金属铜气体含量少,并且成分和温度均匀。整个冶炼过程能耗低,且能完全控制温度和气氛。缺点是因为熔池较浅,不宜用惰性气体吹洗,也不容易快速加入新的炉料,并可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现在,这种炉子已多用作废杂铜的预熔化,以便送入精炼炉熔炼。(1) 铜在电力工业中的应用 电力输送 线电缆、汇流排、变压器、开关、接插元件和连接器等。 电机制造 定子、转子和轴头、中空导线等。 通讯电缆及住宅电气线路需使用大量的铜导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高一化学暑假衔接讲练(人教版)专题08金属材料
-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第一合同)
- 现代英文面试题目及答案
- 化妆品研制知识培训班课件
- 新解读《GB-T 36623 - 2018信息技术 云计算 文件服务应用接口》
- 新解读《GB-T 36259-2018触摸屏盖板用高铝硅玻璃》
- 新解读《GB-T 36023 - 2018钢带连续彩色涂层工序能效评估导则》
- 秦淮区期中初三数学试卷
- 曲靖初中生数学试卷
- 乐山市初二的数学试卷
- 公交公司成本化管理制度
- 公司博士工作站管理制度
- GB/T 17948.7-2025旋转电机绝缘结构功能性评定总则
- 汽车行业研发数据保密协议
- T/CI 312-2024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主体用高强钢焊接性评价方法
- 不锈钢焊工技能培训课件
- 管道迁改协议书
- 水利安全风险防控“六项机制”与安全生产培训
- 2025年中国异噻唑啉酮杀菌灭藻剂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 剑桥PET2025年试卷词汇记忆法与实际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