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从十个数字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符号或数量,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人类从最早用来计数的工具是手指和脚趾、小石子和豆粒和打绳结、刻画记数,到后来发展到刻画记数,乃至使用今天的文字数字。所以说数字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承载者,通过数字的内涵与外延,可以知悉古代先贤智者为我们留下的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等宝贵的精神遗产。后来,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并在文化生活中普遍使用。其数字由0、1、2、3、4、5、6、7、8、9等十个字母组成,万变不离其宗。但在中国人的字典里,这几个数字不单单包括计数,让模糊的事物清晰可见,让一切变的如此简单。而且还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数字文化更是无比深奥。在中国道家传统文化里,那些玄妙又神秘的数字又代表了什么?【0无极】在我国道家文化中,零代表无极,“无”是零和空的意思,“极”是无思无念的意思。零也代表代表圆满,无缺陷才能圆。零是根本,是本源,一切由本源生,一切从零开始。无极出自道德经,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指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 无边际,无穷尽,无限,无终。无极一词在文言文中是表示没有中心的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事物产生之前状态的抽象理解。既没有中心又没有边界,这种状态当然是无穷无尽混沌。现代科学认为:在大约150亿年前,宇宙还未诞生,虚无缥缈,宇宙还处于一种没有前后,没有左右,没有上下,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这与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前的状态的抽象理解不谋而合。古代哲学范畴认为,无极亦指派生万物的本体,以其无味、无臭、无声、无色、无始、无终,无可指名,故曰无极。老子第二十八章:“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在我国古代文字中,“零”字出现很早。不过那时它不表示“空无所有”,而只表示“零碎”、“不多”的意思。如“零头”、“零星”、“零丁”。“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0”这一数学符号的发明应归功于公元6世纪的印度人。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这种数字符号传到阿拉伯国家,被命名为阿拉伯数字,至今印度人还耿耿于怀。随着阿拉伯数字的引进,“零”字与“0”恰好对应,“零”也就具有了“0”的含义。由于这一记数法简洁明了,而被使用至今,成为世界数学的通用语言。难怪恩格斯称它为“最美妙的发明”。【一无极生太极】太极,是天地未开、混沌未明之前的状态。老子道德经第42章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道生一,一是太极,就是无极生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就是太极生两仪;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就是阴阳交感化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就是太极含三为一, 因万物由阴阳而化生, 故万物各具一太极。在这里,没有把这一、二、三这几个数字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说文解字:“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古人认为,“一”不仅是数的开始,是万物之始,而且是生成万物的元素,是世界的本源。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旨在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中国古代哲学对“一”推崇倍至。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用数来认识和阐释宇宙起源的先哲之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论述,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他的天地始于“道”、万物之本生于“一”的观点。数字1,既是最小的数字,在正整数中找不到比它更小的数;又是最大的数字,意味着“一切”。在中华词典里,以一字打头的成语和词语就有2千多个。始终如一的字形,象征着中华民族统一、稳定与持久。【二太极生两仪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是什么?阴阳,天地,昼夜,男女,乾坤,动静,刚柔等等,万事万物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说文解字:“二,地之数也。从偶一。”汉书律历志:“地之数始于二。”周易:“天一地二。“一阴一阳之谓到。”乾坤凿度:“地数二。二者,有偶也。”这几处引文都表明了古人对“二”的哲学认识。吕氏春秋大乐:“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两仪是阴气与阳气的合称,指事物普遍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种属性,阴阳相反相成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根源。【三两仪生三才】三才:指天、地、人。易经:“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字经: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天地人三才,代表易经道法的世界观,组成了中国的风水学最高思想内容。老子的三生万物思想,实质就是三才生万物的思想。所谓”三才之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就是高扬人道旗帜,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和谐发展之道。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三的发现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抽象思维。天、地、人,这三类物质皆包含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则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天地人,三才,在五格剖析法中位天格、地格、人格。讲人的内在运势,讲人类与天地的自然和谐,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三是很有讲究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土金;人有三宝:精气神。三是上中下;三是过去、现在和未来。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级别最高的尊神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佛家级别最高的是三宝:佛、法、僧;大乘教有横三世佛: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央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东方玻璃世界的药师王佛;还有竖三世佛:过去佛燃灯古佛,现代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我国儒家对三也是推崇备至,地位最高者称为三尊:君、亲、师。在数学几何中,三点形成的平面图最稳固;在力学中,以三点为支撑的无题平衡性最好。在一定程度上,数字三代表了稳定、牢固、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四两仪生四象】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最先出自伏羲的易经。什么是四象?即太阳、太阴、少阴、少阳。而又名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从数学角度论,四象为七、九、八、六;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从人的名字论,四象为孟章、执名、监兵、陵光;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先民最初可能从对东南西北的方位识别中,逐步建立起四方、四时乃至四象等自然观念,并无一例外地加以崇拜。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对星宿的信仰。古时人们将天上的星座分为二十八宿,由于不好记忆,便将其分为四部分,以动物的形象代替,称为四象,也称四神、四灵。中国数字文化中的“四”:四邻:指东南西北四个邻居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季:春、夏、秋、冬;四声:平、上、去、入,又称平仄;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四库:经、史、子、集四部;文房四艺:琴、棋、书、画;文房四宝:笔、砚、纸、墨。【五四象生五行】何谓五行?尚书解释说:“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战国末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们把五行与阴阳、日月星辰、乾坤八卦结合起来,进一步发展为五行学说,渗透于天文、历法、医学等各个领域,盛行于汉世,从此五行才变得神秘起来。大自然由这五种要素构成。这五种要素的兴衰,关乎大自然的变化,关乎宇宙万物的循环,影响到人的命运。这五种因素相生相克,相对立而存在,相制约而发展。中国数字文化中的“五”,是一个代表阴阳平衡的数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在象征天地之气的洛河图里,5在中心,足见5是一个支配天地之气的数字。后天之相,基于五行。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我们的祖先又衍化出更多的“五”之数。中国真是一个神秘数字的王国。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灵天、地、人、神、鬼;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时春、夏、四季、秋、冬;五谷稻、黍、稷、麦、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气风、热、湿、燥、寒;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蕴色、受、想、行、识;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义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经易、尚书、诗、礼、春秋。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且宽和烦恼、安详。五帝:东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和北方黑帝,即五位天帝。另有一种说法,是指上古时的五位帝王: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六五行生六合】六合,一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二指古代用于记时、记月的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历来古代人们认为,“六”是个象征顺利的数字,也因为易经的坤卦有三个阴爻“- -”重叠而成,是三个“六”组成的纯阴之卦。坤传:“坤道其顺乎。”说卦传;“坤,顺也。”坤卦代表了顺利,重叠的“六”也就代表了顺利,所谓“六六大顺”是也。在中国数字文化中,“六”象征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中国自先泰以来就有崇尚“六”的传统观念,许多事物都用“六”这数字来概括。六部儒家经典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诸子六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周代兵书太公六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父子、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六十年为一周期,称“六十甲子”;妇女怀孕称为“身怀六甲”;民间还有“六六大顺”的吉语。【七六合生七星】七星,可用于表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八宿中的天罡,即北斗星。北斗七星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纵观中国传统文化,7这个数字是吉祥和吉利、尊贵博大的象征,它代表着古代自然科技与人文科学的一种结合。7其实是阴阳与五行之和,既是道家所谓的“道”或“气”也是儒家所谓的“和”的状态,都与“善”、“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古代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有7大行星;皇帝内经中说,女性的生命周期数是7,每7年体现一次大变化,此所谓男八女七;人体有七窍,感情有七情;诗歌有七言、七绝、七律;音乐符号有七个,大可以组成美妙的曲调。道家说,人有七魄;佛教也有佛祖打坐七七四十九天成佛的说法。【八四象生八卦】易经所说的卦,是宇宙间的现象,是我们肉眼可以看见的现象。宇宙间共有八个基本的大现象,而宇宙间的万有、万事、万物皆依这八个现象而变化,这就是八卦法则的起源。八卦是古代汉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画出的。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画八卦,一画开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变化的阴阳系统,用“一”代表阳,用“- -”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按照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平行组合,组成八种不同形式,叫做八卦。根据史料记载,八卦的形成源于河图和洛书。是中国道家文化的深奥概念,其深邃的哲理可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就像八只无限无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装进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变成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八”这个数字就有着不一般的喜爱,将它视为祥和的象征。早在古代时期的道教文化中,易经就将八个不同的卦象,作为万物诞生的基础,更可以配合生辰八字,解说个人的运道。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文学智慧中,大多褒义词语也含有“八”这数字,体现出古人对它情有独钟,好比说“才高八斗”用来形容生活中有才干的人、善于交际的人则是“八面玲珑”;以前有功名显赫背景的人都会坐上“八抬大轿”,以彰显其“八面威风”的风范。【九八卦生九宫】九宫,是古代中国天文学家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九宫在奇门遁甲中代表地,指大地,为奇门遁甲之基,是不动的,奇门遁甲分为天、地、人、神四盘,四盘之中唯有地盘不动,为坐山。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空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九宫”之法用之多端。汉代时有“九宫占”、“九宫术”、“九宫算”、“九宫八风”、“太一下行九宫”、“太一坛”等,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古代中国中的数字九即为龙。九本是正似形蛇,突出其三角形的蛇头,又突出其张开的蛇口及伸出的蛇舌,另外数字九为一人首蛇身。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的极数,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帝王之位称“九五”。帝王称“九五之尊”。大禹治水,后来称王,建立了夏朝,在全国划分为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九个州;青铜器有“九鼎”,皇帝周围要设“九卿”;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间半;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佛堂供物重量,不是八九七十二斤,就是九九八十一斤。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共81个钉。器物也多以“九”为名。如:“九龙杯”、“九龙壁”、“九桃壶”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还谐音“久”,有长长久久的意思。民间以“九”作为最高境界,100多岁的老人总是说自己九十九岁,以期望活的更长久。【十九宫生十方归零】我国道教有三界十方之说。三界者有:以时间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以空间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以道境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也。十方是指: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天也。佛家也讲十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标准)果树管护协议书
- (2025年标准)硅石收购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关于离婚贷款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挂牌签约协议书
- 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工作总结
- 改革开放四十年课件模板
- 农村生态农业项目合作协议方案
- 国际贸易与跨境支付作业指导书
- 核能技术与应用作业指导书
- 2025年MTV合成机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全真试题及答案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要略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核工程与核技术毕业设计(论文)闪烁探测器探测效率与γ射线能量关系的数值模拟
- 期货交易基础知识测试题库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第一堂班会课
- 【学生生涯规划系列】高一上学期生涯规划讲座课件
- 焊接工艺要求
- JJF(电子) 31502-2010 静电腕带/脚盘测试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国学武术操太极拳表演活动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