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12年7月目录前 言概 述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水资源质量特点重要水事附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前 言2011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编发,旨在向社会公告2011年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提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依据,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公报主要包括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水资源质量特点、重要水事七部分。本公报由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编制,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八省(自治区)水利厅和黄委会水文局等为公报编制做了大量工作,其所属水质监测单位提供了相应的水质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概 述2011年汛期黄河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但受华西秋雨影响,渭河华县站和伊洛河黑石关站出现了近30年来最大洪水,黄河潼关站出现1998年以来的最大洪水。2011年黄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唐乃亥站偏大,其余站偏小;与19872010年均值比较,龙门站偏小,其余站偏大;与上年相比较,唐乃亥、三门峡、小浪底、花园口和高村站增大,其余站减小。实测年输沙量与多年均值、19872010年均值和上年度比较全部偏小。2011年黄河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实测径流量与多年均值比较,渭河咸阳、渭河华县和伊洛河黑石关站偏大,其余站偏小(皇甫川皇甫站全年河干);与19872010年均值比较,洮河红旗、窟野河温家川、无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和泾河张家山站偏小,其余站偏大;与上年度比较,窟野河温家川站基本持平,无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驿、泾河张家山和伊洛河黑石关站减小,其余站增大。实测年输沙量与多年均值和19872010年均值比较偏小;与上年度比较,无定河白家川和渭河咸阳站增大,其余站减小。2011年选择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重点河段,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氰化物、砷、挥发酚、六价铬、铜、铅、锌、镉、汞、氟化物、石油类、pH等参数,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黄河流域水质进行评价,并对照功能区水质目标进行达标统计分析。2011年黄河流域全年评价河长19734.2千米,50.2%的河长水质劣于类标准; 37个省界断面中,18个未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占48.6%;15处城市供水水源地中,6处不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要求。对照功能区水质目标,2011年黄河流域评价的210个重点水功能区中,参加达标统计的188个重点水功能区,全年达标率为46.3%,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黄河流域 2011年选取黄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共19734.2千米河长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年平均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河长9832.7千米,占评价总河长的49.8%;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河长4170.9千米,占评价总河长的21.2%;劣于类水质标准的河长5730.6千米,占评价总河长的29.0%。2011年黄河流域不同水期各类水质河长及所占百分比见表1。表1 2011年黄河流域不同水期各类水质河长及所占百分比表评价范围评价河长类类类类劣于类(km)河长(km)所占百分比(%)河长(km)所占百分比(%)河长(km)所占百分比(%)河长(km)所占百分比(%)河长(km)所占百分比(%)全流域非汛期19519.76292.432.24188.021.51771.89.11828.39.45439.227.9汛期19631.26860.634.93006.215.33035.515.51206.26.15522.728.1全年19734.27110.236.02722.513.82650.513.51520.47.75730.629.0干流非汛期5463.62787.451.01853.333.9664.112.2158.82.9汛期5463.63376.161.81185.221.7902.316.5全年5463.63160.657.81247.822.81055.219.3支流非汛期14056.13505.024.92334.716.61107.77.91669.511.95439.238.7汛期14167.63484.524.61821.012.92133.215.11206.28.55522.739.0全年14270.63949.627.71474.710.31595.311.21520.410.75730.640.2黄河干流 评价河长5463.6千米,年平均满足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评价总河长57.8%,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22.8%,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19.3%。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支流 评价河长14270.6千米,年平均满足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评价总河长27.7%,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10.3%,符合类、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分别占11.2%、10.7%,劣于类水质标准的河长占40.2%。支流污染以湟水西宁至老鸦峡河段、大黑河呼和浩特以下、汾河太原以下、渭河甘谷至太碌、耿镇以下、沁河武陟县王顺以下等河段,以及祖厉河、宛川河、苦水河、清水河、东排水沟、银新沟、三川河、偏关河、蔚汾河、湫水河、延河、涑水河、双桥河、宏农涧河、新蟒河等入黄河段尤为突出,其水质全年基本为劣于类,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等。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省界断面37个,年平均满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评价省界断面的29.7%,符合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16.2%,符合类、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分别占16.2%、10.8%,劣于类水质标准的断面占27.0%。劣于类水质断面主要分布在黄河山西入黄支流湫水河碛口、三川河后大成、汾河河津、涑水河蒲州;陕西入黄支流孤山川孤山川大桥、清涧河延川、延河呼家川、渭河吊桥;河南入黄支流宏农涧河坡头、双桥河双桥等断面。对照功能区水质目标,有19个省界断面达到水质目标要求,占51.4%。干流玛曲、大河家,大通河享堂、板涧河解村、亳清河上亳城、天然文岩渠渠村断面全年达标率为100%;干流下河沿、兴神大桥、吴堡、龙门、南村、高村、孙口、利津,沁河五龙口、丹河电厂桥断面达标率均在75%以上;干流河曲,湟水民和、昕水河大宁、渭河拓石、金堤河曹堤口断面达标率在50.0%70.0%之间;干流麻黄沟、喇嘛湾、潼关、三门峡,湫水河碛口、窟野河温家川、清涧河延川、渭河吊桥断面达标率在15.0%45.0%之间,孤山川孤山川大桥、延河呼家川断面达标率在15.0%以下,支流三川河后大成、无定河辛店、汾河河津、涑水河蒲州、双桥河双桥、宏农涧河坡头断面全年均未达标。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等,见表2。表2 2011年黄河流域省界水体水质状况表序号河流监测断面水质目标年均水质类别达标率主要超标项目(%)1黄 河玛曲1002黄 河大河家1003黄 河下河沿83.34黄 河麻黄沟22.2COD5黄 河喇嘛湾16.7COD6黄 河河曲66.77黄 河兴神大桥77.88黄 河吴堡75.09黄 河龙门83.310黄 河潼关16.7COD、氨氮11黄 河三门峡41.712黄 河南村91.713黄 河高村83.314黄 河孙口83.315黄 河利津75.016湟 水民和58.3氨氮17大通河享堂10018孤山川孤山川大桥劣8.3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挥发酚、石油类19湫水河碛口劣41.7COD、BOD5、氨氮20窟野河温家川33.3氨氮21三川河后大成劣0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挥发酚、氟化物22无定河辛店0氨氮、挥发酚23清涧河延川劣16.7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挥发酚24昕水河大宁58.3氨氮25延 河呼家川劣8.3COD、BOD5、氨氮26汾 河河津劣0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挥发酚、氟化物、汞、石油类27涑水河蒲州劣0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挥发酚、氟化物、汞、石油类28渭 河拓石50.0COD29渭 河吊桥劣25.0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汞30双桥河双桥劣0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氰化物、挥发酚、氟化物、汞、镉、铅、铜、石油类31宏农涧河坡头劣0高锰酸盐指数、COD、BOD5、氨氮、氰化物、砷、氟化物、汞、镉、铅、锌32板涧河解村10033亳清河上亳城10034沁 河五龙口83.335丹 河电厂桥83.336天然文岩渠渠村10037金堤河曹堤口50.0高锰酸盐指数、COD、氨氮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选取黄河干流新城桥、水川吊桥、石嘴山、昭君坟、画匠营、镫口、头道拐、万家寨库区、三门峡公路桥、花园口、开封大桥、高村、泺口、滨州、利津15处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饮用水)进行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显示,6处水源地水质不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要求,占40%,见表3。对照功能区水质目标逐月统计,15处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达标率变化较大,其中新城桥、水川吊桥、开封大桥断面全年100%达标,花园口、泺口、高村断面达标率较高,均在80%以上,利津、万家寨库区、滨州断面达标率均在70%左右,三门峡公路桥、昭君坟、头道拐、画匠营断面达标率在50%以下,石嘴山、磴口断面全年均未达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表3 2011年黄河干流15处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表序号水源地监测断面供水城市水质目标年 均水质类别达标率(%)主要超标项目1新城桥兰州市1002水川吊桥白银市1003石嘴山石嘴山市0氨氮、COD4昭君坟包头市16.7COD5画匠营包头市8.3COD6镫口包头市0COD7头道拐呼和浩特市25.0COD8万家寨库区太原市66.79三门峡公路桥三门峡市41.7氨氮10花园口郑州市91.711开封大桥开封市10012高村濮阳市83.313泺口济南市91.714滨州滨州市66.715利津东营市75.0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2011年评价重点水功能区210个,其中22个未确立水质目标的排污控制区仅作水质类别评价,不参与水功能区达标分析,其余188个水功能区进行达标统计。本年度达标水功能区87个,占46.3%;未达标水功能区101个,占53.7%。评价重点水功能区河长11116.8千米,其中参加达标统计河长10892.1千米,达标河长6059.7千米,达标率为55.6%。黄河干流 评价重点水功能区43个,其中排污控制区3个,参与达标统计水功能区40个,达标23个,达标率为57.5%。主要支流 评价重点水功能区167个,其中排污控制区19个,参与达标统计水功能区148个,达标64个,达标率为43.2%。各类水功能区 按水功能区个数统计,保护区和渔业用水区达标率最高,均为75.0%;保留区达标率最低,为25.0%。按水功能区河长统计,保护区和保留区达标率最高,分别为85.8%、74.1%;景观娱乐用水区达标率最低,为31.1%。 22个排污控制区中,水质满足类4个,类、类、类均为2个,劣于类12个。重点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详见表4。表4 2011年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全年达标情况表指标类型按个数统计按河长统计总 数(个)达标个数(个)达标率(%)总河长(千米)达标河长(千米)达标率(%)保护区12975.0 794.0680.985.8保留区8225.0 2046.21516.074.1 缓冲区401742.5 1389.0729.652.5饮用水源区291448.3 1531.9650.642.5 工业用水区20735.0 1155.6463.740.1 农业用水区472348.9 3126.91587.050.8渔业用水区4375.0 354.8225.163.4 景观娱乐用水区7342.9 78.124.331.1过渡区21942.9 415.6182.543.9 小计1888746.3 10892.16059.755.6 各省(区)水功能区 青海省全年评价水功能区21个,参与达标统计20个,达标14个,达标率为70.0%;四川省评价水功能区1个,参与达标统计1个,达标;甘肃省评价水功能区38个, 参与达标统计37个, 达标25个,达标率为67.6%;宁夏回族自治区评价水功能区9个, 参与达标统计9个, 达标5个,达标率为55.6%;内蒙古自治区评价水功能区14个,参与达标统计13个,达标3个,达标率为23.1%;陕西省评价水功能区共58个,参与达标统计54个,达标19个,达标率为35.2%;山西省评价水功能区30个,参与达标统计24个, 达标12个,达标率为50.0%;河南省评价水功能区58个,参与达标统计48个,达标27个,达标率为56.2%;山东省评价水功能区13个, 参与达标统计13个,达标3个,达标率为23.1%。各省(区)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详见表5。表5 2011年黄河流域各省(区)重点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表省(区)主导功能汛期非汛期全年参评数(个)达标数(个)达标率(%)参评数(个)达标数(个)达标率(%)参评数(个)达标数(个)达标率(%)青海省保护区221002210022100保留区221001110022100缓冲区441004410044100饮用水源区111001110011100工业用水区2150.0200200农业用水区6583.363506466.7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100100100过渡区2150.02150.02150.0小计201680.0 191263.2 201470.0 甘肃省保护区保留区2150.02150.02150.0缓冲区13969.213861.5131076.9饮用水源区551005480.055100工业用水区9555.69555.69555.6农业用水区6116.76116.76233.3渔业用水区221002210022100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小计372362.2 372156.8 372567.6 宁夏回族自治区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5240.05240.05240.0饮用水源区111001110011100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2150.0221002150.0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1001110011100小计9444.4 9666.7 9555.6 内蒙古自治区保护区221002150.022100保留区缓冲区3133.33133.3300饮用水源区3003133.33133.3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30033100300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200200200小计13323.1 13646.2 13323.1 续表5 2011年黄河流域各省(区)重点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表省(区)主导功能汛期非汛期全年参评数(个)达标数(个)达标率(%)参评数(个)达标数(个)达标率(%)参评数(个)达标数(个)达标率(%)山西省保护区331003266.733100保留区10011100100缓冲区6350.06233.36233.3饮用水源区3266.73266.73266.7工业用水区10011100100农业用水区8450.08337.58450渔业用水区11100100100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111001110011100小计241458.3 241250.0 241250.0 陕西省保护区2150.02150.02150.0保留区200200200缓冲区19736.819526.319631.6饮用水源区5120.05360.05120.0工业用水区5240.05120.05120.0农业用水区13646.213430.813646.2渔业用水区11100100100景观娱乐用水区3133.33266.73266.7过渡区4125.04375.04250.0小计542037.0 541935.2 541935.2 河南省保护区4375.04375.04375.0保留区100100100缓冲区6466.76350.06466.7饮用水源区8337.58337.58337.5工业用水区111001110011100农业用水区12541.712866.712975.0渔业用水区111001110011100景观娱乐用水区3003003133.3过渡区12650.012433.312541.7小计482347.9 482347.9 482756.2 山东省保护区10011100100保留区100100100缓冲区2150.02002150饮用水源区6116.76116.76116.7工业用水区3266.73133.33133.3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小计13430.8 13323.1 13323.1 达标统计结果显示,总体上2011年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污染依然严重,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干流、支流水功能区达标率分别为57.5%和43.2%;全流域各水期达标率变化不大,全年、汛期、非汛期达标率分别为46.3%、45.2%、46.5%。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氟化物、石油类等。不同水期重点水功能区达标情况见表6。表6 2011年黄河流域不同水期重点水功能区达标情况统计表指标类型 汛 期非 汛 期总数(个)达标个数达标率(%)总数(个)达标个数达标率(%)保护区12975.0 12975.0 保留区8225.0 7228.6缓冲区401947.5 401640.0 饮用水源区291344.8 291551.7 工业用水区201050.0 20840.0 农业用水区471940.4 472348.9 渔业用水区44100 4375.0 景观娱乐用水区7114.3 7228.6 过渡区21838.1 21942.9 小 计1888545.2 1878746.5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黄河流域 2011年黄河流域类水河长占49.8%,类水河长占21.1%,劣于类水河长占29.0%。与2010年相比,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增加了5.6个百分点,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劣于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减少了4.9个百分点,整个流域水质有所好转。2011年黄河干流类水河长占80.6%,类水河长占19.3%,未出现劣于类水河段。与2010年相比,黄河干流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增加了2.9个百分点,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减少了3.0个百分点,黄河干流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支流类水河长占38.0%,类水河长占21.9%,劣于类水河长占40.2%。与2010年相比,主要支流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增加了5.1个百分点,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基本不变,劣于类水河长所占比例减少了5.2个百分点,支流水质略有好转。黄河流域2010、2011年各类水质百分比见表7。省界水体 2011年黄河流域省界37个断面满足水质目标的占51.4%,与2010年相比增加了1.4个百分点。2011年黄河流域省界水体类水断面占45.9%,类水断面占27.0%,劣于类水断面占27.0%。与2010年相比,省界水体类水断面增加了5.9个百分点,类水断面减少了6.3个百分点,劣于类水断面所占比例基本不变,表明省界水体水质略有好转。省界水体2010、2011年各类水质百分比见表7。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 与2010年相比,2011年黄河干流符合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要求的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减少了26.7个百分点,为60%,表明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有所下降,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氨氮。表7 2010、2011年水质类别百分比统计表评 价 范 围类类类类劣于类所占百分比(%)黄河流域2010年23.720.513.18.733.92011年36.013.813.47.729.0干流2010年31.746.019.23.12011年57.822.819.3支流2010年21.011.911.010.645.42011年27.710.311.210.740.2省界水体2010年30.010.030.03.326.72011年29.716.216.210.827.0水资源质量特点1、流域水质有所好转,水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与2010年相比,2011年黄河流域满足类水的河长增加了5.6个百分点,劣于类水的河长减少了4.9个百分点,流域水质有所好转;2011年全流域劣于类河长所占比例为50.1%,其中支流劣于类河长所占比例为62.1%、劣于类水的河长占40.2%,全流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2、流域汛期、非汛期水质无明显差异2011年汛期黄河流域类水的河长占50.2%,劣于类水的河长占28.1%;非汛期类水河长占53.7%,劣于类水河长占27.9%;汛期、非汛期水质无明显差异。3、干流供水水源地水质有所下降,省界水体水质较差2011年黄河干流15处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中,满足水源地水质目标的占60.0%,与2010年相比减少了26.7个百分点,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质有所下降;在评价的37个省界断面中,满足省界水体水质目标的仅占51.4%,表明省界整体水体水质依然较差。4、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2011年黄河流域评价重点水功能区210个,其中参加达标统计的188个水功能区在非汛期、汛期、全年三个不同时段的达标率分别为46.5%、45.2%、46.3%,水功能区达标率依然较低。重要水事2011年黄河水资源保护工作会议召开2011年1月21日,水资源保护局召开2011年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流域水资源工作座谈会和全河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回顾“十一五”事业发展,认真总结2010年各项工作,深入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确立“十二五”时期总体思路,安排部署2011年工作任务。黄委副主任廖义伟莅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司毅铭代表局党组作题为抓住重大机遇 继续开拓创新 全面推进新时期黄河水资源保护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十一五”期间,我局在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能力提升、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保护规划、水质监测、科技支撑和创新、信息化建设、经济发展、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认真总结了2010年的工作;深入分析了中央关于加快水利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决策、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黄河自然规律、关键技术问题和经济生态问题的研究和攻关、新“三定方案”的职能强化和机构增设等新形势、新要求带来的机遇、挑战和任务。下一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将在黄河水资源保护“十二五”总体工作思路框架下,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主线,以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为依据,以落实“三定方案”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深化改革,进一步强化“业务立本、经济保障、和谐构建”三大支撑体系,全面加强和推进黄河水资源保护,为新时期治黄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黄河流域省界断面监测全覆盖及前期调查监测启动2011年6月23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在西安组织召开黄河流域省界断面监测全覆盖及前期调查监测启动会。会议进一步研讨和完善黄河流域省界断面全覆盖水质监测方案,安排部署黄河流域省界断面全覆盖及前期调查监测工作。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水利厅、水文水资源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以及流域境监测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强调,要高质量、高标准完成黄河流域省界断面监测全覆盖目标任务,建立和完善省界监测网络体系,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会议还明确了黄河流域省界断面监测全覆盖的目标和手段,计划采用直测、共建共管、委托等三种监测手段,逐步实现黄河流域省界断面监测全覆盖,2012年全流域省界断面监测覆盖率达到80%、2013年达到100%。会议还就委托与共建共管断面监测质量管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同时,就2011年黄河流域省界断面调查监测方案中的任务、计划、组织实施和进度等作出了详细安排。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开展泾河水系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工作为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水利部关于开展水资源专项执法检查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会同黄委有关单位及陕、甘、宁三省(区)水利厅对黄河二级支流泾河水系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进行执法检查,其中检查范围涉及泾河水系8个省界缓冲区。2011年8月,泾河水系省界缓冲区水资源保护执法检查组先后奔赴陕西长武县、甘肃平凉市、庆阳市等地,对有关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现场调查和执法检查。检查组详细了解了企业日常生产、取用水、污水处理、排放等情况。根据废污水达标排放、入河排污许可情况,现场开展水资源保护法规宣传教育,督促地方进一步加大企业入河排污监管力度。在检查过程中,相关企业积极配合执法检查,详细汇报企业生产、排放程序,并主动要求按照入河排污的相关规定,尽快向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争取加快和改善污水处理工艺,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加快泾河水质改善作出贡献。黄河流域贯彻落实加强质量管理七项制度及省界断面调查监测阶段工作会召开2011年11月2224日,黄河流域落实加强质量管理七项制度及省界断面调查监测阶段工作会在广州召开,来自流域(片)十省(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黄委水文局、黄委部分基层水资源保护局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李群充分肯定了黄河流域贯彻落实加强质量管理七项制度和省界断面调查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对今后加强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和省界监测全覆盖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流域监测中心对一年来的黄河流域水质监测质量管理和省界断面调查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明年这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省(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和黄委部分基层水资源保护局的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此次会议的召开,及时总结了黄河流域贯彻落实加强质量管理七项制度及省界断面调查监测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为明年推进加强质量管理七项制度的落实和正式开展省界断面全覆盖监测工作奠定了基础。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与沟通协作机制基本建立 2011年7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召开了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与协作机制协调会,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8省(区)水利厅和环保厅参加会议。会议讨论了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沟通与协作机制框架意见,并形成会议纪要。截至年底,流域8省(区)水利、环保部门已按会议精神确定了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与沟通协作机制建设负责人和联络员,并先后对“框架意见”及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与沟通协作机制建设有关承诺做出了最后确认,这标志着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与沟通协作机制基本建立。该机制将以预防为主,加强对水污染事件危险污染源的监测、监控,尽可能避免或减少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注重团结协作,流域管理机构将与省(区)有关部门共同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充分发挥不同部门与行业的专业优势,最大限度减少损失。黄河水利委员会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印发实施2011年12月,黄河水利委员会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印发施行。该预案的出台,是在已有应急机制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黄委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体系,使黄委在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中能够更好地履行流域机构职责。为保障供水安全,黄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的要求。水资源保护局根据水利部授权和黄委职责,针对黄河流域的特点,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育员个人发言稿
- 春节生产安全培训
- 食品卫生安全培训
- 2025版医疗机构药品研发保密协议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社区建设项目内部承包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网络直播合作协议
- 2025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检测协议
- 2025版离婚协议书:无子女财产分配与分割
- 二零二五版劳动合同法修订后企业应对策略合同
- 无人机驾驶员临时工合同书
-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T3671-2021)
- 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
- 企业应急知识培训课件
- (高清版)WST 311-2023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 普通地质学及地貌课件
- 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 JGT366-2012 外墙保温用锚栓
- 项目征地拆迁应急预案
- 血尿护理查房
- 化学锚栓承载力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