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金属矿普查(探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某金属矿普查(探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某金属矿普查(探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某金属矿普查(探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某金属矿普查(探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建设单位(盖章):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2013年5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基本情况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17环境质量状况24评价适用标准30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3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8环境影响分析40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53结论与建议64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 项目外环境关系图附图3 项目工作平面布置图附件4 项目监测布点图附图5 某县植被分布图附图6 某县土壤侵蚀分布图附图7 某县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8 流域水系图附图9 项目周边情况图附件:附件1 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2 *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探矿许可证附件3 某县环境保护局出具的本项目执行标准附件4 某县县林业局出具的证明附件5 环境现状监测报告附件6 项目矿石成分分析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矿权单位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市*乡海滨村(海河南岸)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建设地点*省*县*地立项审批部门某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文号/勘查阶段探矿行业类别及代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M7472勘查面积(km2)1.05绿化面积(m2)/总投资(万元)50.97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4.3%评价经费(万元)/勘查时段2013.12013.11项目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位于某县46方向,直距54.4公里处,某江以西,行政区划隶属某县*镇(具体位置见附图1)。矿区中心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15510,北纬274545,普查区范围由1-5号拐点圈定。主要通过12000地质测量、1:1000剖面测量、地表探槽揭露等野外工作,对矿(化)体进行初步评价,但由于该区地形陡峻,对野外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地质普查实施方案工作完成不够,对某江以西的某县境内仅作了少量地质工作,主要是1:10000填图和少量槽探工作。为加快某县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发展地方经济,进一步探明矿区的资源储量,某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在前阶段勘查工作基础上,将继续对该矿区开展探矿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某省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项目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单位进行*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环评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现状、水土流失现状、环境敏感点、社会环境等内容进行了实地调查,收集工程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筛选利用。依据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项目环境工程的设计、环境管理与监督提供依据。2.编制依据2.1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9日修订,2005年4月1日实施;(9)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1986.10.1颁布实施,1996.8.29日修正);2.2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年11月29日施行;(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338号);(4)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5)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31号,1996年8月3日颁布);2.3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工程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环发20014号);(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13号);(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第21号令,2013年本);(5)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 201033号);(6)关于依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川环发2006 1号);(7)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8)某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2.4地方规章(1)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某省省政府川府发1996142号);(2)关于依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川环发2006 1号);(3)某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办法(NO:SC112041)。2.5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2.6建设项目有关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某地环境监测站出具的监测报告【(*监字(2013)第EM05-52号)】;(3)某县环保局出具的关于本项目的执行标准【*函20136号】;(4)*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实施方案;(5)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资料。3.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的相关规定,本工程为铅锑多金属矿勘查类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淘汰类、限制类、鼓励类项目,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按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第三章第十三条规定,视为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4.规划符合性分析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中提出: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油页岩、铀、铁、锰、铜、铝、铅、锌、镍、钨、锡、金、钾盐、磷等为重点矿种,合理部署和加强勘查;加强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16个重点成矿带的勘查;在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和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一定范围内依法限制矿产资源勘查活动。限制勘查区内严格控制探矿权设置数量,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禁止在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区域开展不符合其功能定位的勘查活动。禁止勘查区内除公益性地质工作外,已有的矿产资源勘查活动要逐步有序的退出。*镇梁子山铅锑矿探矿区位于某省某地自治州某县*镇,不在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限制的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和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本项目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某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中提出: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加强重要技术矿产勘查,以富铁、富锰、铜、铅、锌、锡、镍、金、银、铂族和稀有金属等为重点矿种,在川西北地区、*地区等地的重点成矿远景区和找矿靶区加强勘查,着力寻找中型、大型、超大型矿床,提供一批可供进一步探矿、勘探和开发的矿产地。本项目铅锑矿矿探矿的实施将进一步探明*梁子山铅锑多金属矿区铅锑矿资源储备量,以及铅锑矿资源开采的可行性,为以后的铅锑多金属的开采提供技术性依据。综上,本项目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和某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要求。5.周围环境及选址合理性某县*镇梁子山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矿区位于某省某地彝族自治州某县*镇梁子山。探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中心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15510,北纬274545,普查区范围由1-5号拐点圈定,延续缩减面积后为1.05km2,本项目探矿区四面均为山地,探矿区北面1000m有灰折村村民1户,东侧为某江,评价范围内无学校、医院、风景名胜保护区、无饮用水源地等敏感点。探矿范围内多为荒山,主要为一些灌木丛所覆盖,矿区范围内无珍稀保护植物、未发现珍稀保护动物,探矿点远离村民居住点且不占用农田、林地。在探矿过程中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对矿区周边的居民影响较小。项目符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和某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的要求。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选址符合要求。6.工程布局及总体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6.1生活营地设置合理性分析由于本项目施工人员较少,施工人员主要依靠搭建帐篷解决住宿问题。本次设置一个临时生活营地,占地面积共约150m2。选址区场地平坦,占地为山地河谷灌丛,适宜搭建生活营地,对区域环境影响甚微。临时生活营地不动土开挖,在临时生活营地附近设置一个旱厕,员工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可得到妥善的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经现场勘查,生活营地设置点不会产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适宜搭建生活营地。生活营地设置不需动土施工,对区域环境影响甚微,设置合理。6.2坑道渣场布置合理、可行性分析本工程设计设置1个坑道,若坑道开挖处理的弃土石随意堆放的话,不仅破坏周围植被,还可能产生滑坡的隐患。建议设置渣场用来堆放施工道路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和施工道路及渣场本身预先剥离的表土层。本工程设置1个坑道,为防止增加运输通道增加工程投资以及加重工程对植被、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本项目渣场设置在硐口,用于堆放坑道开挖产生的废弃土石方,矿石带走进行实验分析,根据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提供的矿石成分分析报告,比对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国家环保部1号令),本项目废渣不属于危险废物,渣场的占地植被类型均为山地河谷灌丛,堆高3m,渣场占地面积设置约为391.5m2,根据土石方平衡计算,本项目的弃渣量为1174.5m3,因此渣场能够满足堆放要求,根据现场勘查,渣场所在区域宽阔,库容较大,容量足够施工道路开挖产生的土石方及剥离的表土层堆放,表土的堆放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为防止,项目在渣场下设置了双层拦渣坝,拦渣坝能够防止大量泥沙石块滑落,所以渣场的设置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渣场将弃土集中堆放,最大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在对渣场采取边坡防护、设置排水沟和设置挡墙等措施后,将坑道产生的弃土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渣场预先剥离表土,与其它弃方分开堆放,施工完成回填后,覆盖表土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同时,本项目的渣场位于主导风向下风向,距居民集中区500m外,当地地基能够满足承载力,不会造成地基下沉,不在某江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也不属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保护的区域,并且通过截洪沟和双层拦渣坝的设置可以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弃渣场的设置在环保上是合理可行的。7.项目概况7.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矿权单位: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勘查单位:某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勘查阶段:探矿;勘查地点:某省某县*镇;勘查时间:11个月(其中室内工作时间4个月);工程投资:50.979万元。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矿区位于某县46方向,直距54.4公里处,行政区划隶属某县*镇管辖。探矿区范围地理坐标:中心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15510,北纬274545,普查区范围由1-5号拐点圈定,探矿权面积为1.05km2。*至某县的公路到某河流大桥沿江而上4公里至矿区,里程约75公里,矿区内无公路,仅有小道,整体看,矿区交通尚属方便。进场道路利用已有*到*的道路,上山道路利用山上原有的小道,不新修道路。经现场勘查公路可满足运输车辆的通行,能够完成机械及物资运输的需求,物资上山主要依靠船只运送到某江对面,再利用人力运送到探矿区。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表 1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工程类别指标备注1测量、填图1:2000地形测量1.05km2/2槽探总工作量约为500m3/3坑探总工作量300m/4渣场面积为391.5m2/4基本分析样100件/5组合分析样5件/6小体重样30件/7劳动定员17人(考虑12人外聘人员)/8工作天数11个月包括野外与室内时间9总投资50.979万元/9.项目内容与项目组成9.1勘查范围本次探矿项目位于某省某县境内,普查区范围由1-5号拐点圈定,面积为1.05km2,各拐点坐标见表 2。表 2 某县*镇梁子山铅锑多金属矿普查区范围坐标表拐点编号经纬度(北京54)经纬度(西安80)面积(km2)经度纬度经度纬度110155002744151015456.8567274514.80161.05210155002746301015456.8564274629.8027310155122746301015508.8568274629.8008410155202745271015516.8567274526.8014510155202744151015516.8567274514.80169.2勘查部署与探矿工作内容(1)工作部署根据普查的目的和任务及地质特征,参照固体矿产勘探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铅、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及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012002),确定本次铅锑多金属矿勘查类型为“”类,工程间距为5040米。主要通过12000地质简测,探槽、坑探等取样工程。大致查明矿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矿体的控制情况,主要矿(化)体形态、产状、规模和矿石质量,推断矿体的连续性;大致了解矿床氧化带发育情况;估算矿区内铅锑多金属矿的资源量,对矿区作出有无工业价值的评价,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总体工作原则是遵循:由点到面,面中求点,点面结合。在工程布置上,由稀到密,由浅到深,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佳的地质效果。对主矿体分布区开展1:2000地形测量,查明主矿体由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分布情况,设计工作量1.05km2。对矿区主要铅锑矿矿体进行系统工程控制,查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等。设计工作量:槽探500m3;坑探300m。进行矿样的化学分析和小体重样分析,了解矿石质量。(2)探矿工作内容本次探矿项目主要实物工作量为1:2000地形测量1.05km2,坑探300m,探槽500m3。*梁子山探矿项目实施时间为2013年1-11月,在探矿靶区范围内,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主要为机械岩心坑探工程和槽探工程),并通过概略研究,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其主要工作见表 3。表 3 项目主要实物工作量项目名称单位工作量2013年度1:2000地形测量km21.05槽探m3500坑探m300刻槽取样m135化学分析件135 探矿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测量、地质填图、槽探、坑探、采样与测试及地质编录等。测量为了满足勘查区探矿地质工作要求,测量工作主要为探矿区的1:2000地形测量及槽、坑工程测量。测量工作采用全仪器法,辅以GPS定位。A.1:2000地形测量对重点成矿区开展12000地形测量工作,12000地形测量采用西安80坐标,1985年国家高程系统,运用3度分带投影,控制点采用GPS测制(精度为51PPm)地形测量主要运用全站仪采点(精度为2)电脑绘制;测量的精度要求执行DZ/T0091地质矿产普查测量规范。B.槽探、坑探工作a.槽探主要针对矿区内的铅锑矿化体,具体是在铅锑(银)矿化体按50米间距布设,共设计探槽8条,工作量1300m3,2013年完成500m3,工作中,根据矿化情况灵活增减。探槽主要布置在矿化体,由北向南编号为TC01-81,本年度主要完成TC11的槽探工作,探槽应尽量垂直于矿体走向布置,探槽施工应揭露出新鲜基岩,深度大于3米者可加用浅井代替。施工中严格按有关规范进行。b.坑探坑探工程应布置在普查区主要储量区,用于查明矿体的埋藏条件及矿石质量,以探明、控制矿产资源量为布置原则。在地表工作、探槽取得成果后,在矿化带较好地段沿矿体倾向按40米中段施工坑道。坑道布置应以查明矿体深部延伸变化、矿石质量变化情况为主,并考虑将来为矿山生产所利用。野外工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坑道实际施工位置、施工顺序。设计坑道基本情况见表 4。表 4 设计坑道基本情况编号位置方位深度目的XYHPD01307307334491825150529690m查明矿体埋藏条件和矿石质量坑道施工质量要求参考(DZ/T0141-94)地质勘查坑探工程规定执行。坑探工程原则上应在勘探线上布设,长度应以能揭穿整个矿体或含矿带顶、底板围岩为准。坑探断面规格不小于1.8m1.5m,同时不大于设计断面的20%,掘进方向不允许偏离设计方向,坡度一般1-3,不得大于1%。 C.采样与测试a.采样基本分析样:在勘查探矿工程中分层、分段采取。地表样品应在新鲜岩矿层中采取,采样方法用刻槽法,刻槽断面规格一般为(3cm2cm)(10cm5cm)。样长为12m。采样方法、长度和断面规格,可根据矿石质量变化情况,考虑矿体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而定。采样时应保证质量,要求不重号、不漏采、不重采、不混入外来物质。设计取样135件,主要分布在探槽和坑道工程。对肉眼可以区别的夹石,其厚度超过0.5m者应单独采样分析。b.测试基本分析项目:铅锑多金属矿为:Cu、Pb、Zn、Sb、Ag。组合分析样:组合分析样品从同一块段、一个或几个相邻探矿工程中提取若干个基本分析副样,按矿体分矿石类(或品级)、依样品长度的比例组且成一个样品。分析项目:铅锑多金属矿为: Sn、WO3、Mo、S、Au、Ga、Ge、Se;岩矿鉴定样:在工程中或露头上用打块法采取。要采新鲜的基岩,规格为258cm,一式两块。小体重样:在矿体上按不同品级的矿石分别采取。用封蜡排水法进行测试D.地质编录、综合整理研究及报告编写报告编写按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DZ1-T0033-92)执行,认真做到“三编一及时”。(3)技术标准地质工作中严格按照我国地矿行业标准和矿产资源评价规程规范、操作细则执行。执行的国家技术标准和现行规范、规程如下: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D200601);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2719-91);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固定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设计(中国地调局,某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矿处,1999-08-11)。(4)勘查总体布局施工场地本项目施工点分散,各施工点规模较小(主要为探槽和坑探场地),工程所需材料利用已有的乡村道路运送,再有人工搬运到施工地,随用随卸,不单设固定的大、中型施工场地。临时生活营地在矿区内新搭建一处临时生活营作为工作人员休息和施工材料的堆放场所,营地搭建帐篷,占地面积约150m2,布置在项目区域地势平缓植被稀疏处,探矿工作结束后对临时生活营地进行恢复。供水供电情况生活水源来自矿区内的山泉水,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9.3 项目组成本项目主要组成见表 5。表 5 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工程内容与前一阶段工作依托关系及主要环境问题主体工程测量1:2千地形测量1.05km2/槽探总工作量500m3新设置,占地、噪声、扬尘、水土流失、固废、景观、生态影响坑探设计工作量为300m,一个坑道,设置一个渣场采样测试样品的化学分析由某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队实验室承担承担。/地质编录、综合研究按部颁规范DZ/T0078-93执行,报告编写按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DZ1-T0033-92)执行。/公用工程给水系统生活用水人工提取某江水;/供电系统柴油发电机发电噪声生活营地设置一处,占地面积约150m2,场地内新搭建帐篷,不动土开挖。新建,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储运工程施工道路不新建,利用已有*至*道路/环保工程废水处理旱厕收集(临时生活营地旁设置一个旱厕)新建,扰动地貌、水土流失垃圾处理集中收集,定期带至山下交由环卫部门处置扰动地表拦渣坝对土壤进行拦截,以防大量水土流失/10.工程平面布置本次探矿区浅部工程以探槽为主,深部工程为坑探。探槽布置按勘探线网度布置,工程间距50m,总工作量为500m3,布设在接触带和矿化带上,目的是对矿化或有矿化潜力的部位进行揭露。设置1个坑道,TC11,主要是为控制深部矿体。为探明矿体埋藏条件和矿石质量,深度工程采用坑探,编号为PD01。矿区不新建施工便道,利用矿区已有*至*道路。在硐口附近平坦处设置一处渣场,用于堆放坑道开挖出的土石方,共设置1个渣场。设置一处临时生活营地,新搭建帐篷,离工作区较近,总占地面积约150m2。本项目勘查工作平面布置见附图3。11.主要勘查设备及原、辅材料本项目所需主要勘查设备见表 6,原辅材料消耗见表 7。表 6 工程主要设备一览表技术装备名称单位数量凿岩机台4抽风机台2空气压缩设备套3铁锹个10帐篷顶5照相机台2GPS卫星定位仪台5柴油发电机组台3采样工具套1对讲机台4皮尺付2测绳根2皮卡车辆1GPS接受机台4拓普康台3计算机(笔记本)台3表 7 工程主要原、辅材料一览表序号名称用量来源备注1水生活用水:0.85m3/d矿区内地表河流:某江江水2电3000kwh/a柴油发电机生产生活3柴油定期定量的从*市运送至矿区12.勘查人员及组织管理项目组成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必要的技术人员,人员组成力求精干,做到人员及专业配置合理。员工共5人。施工人员聘用当地民工,约12人。共17人。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各组组长分工协作。13.拆迁安置本项目施工营地及各勘查工作在布局时,尽量避开附近民房或直接利用已有建筑布置,当地仅在本次勘察范围1000m外有一户居民,工程勘查期间不涉及拆迁。14.施工组织安排勘查时间为2013年1-11月,其中野外工作时间约6个月,其余均为室内工作。本工程分为施工准备期、探矿工作期,施工准备期内容为生活营地的建设、旱厕开挖等,约为3-4d;其余时间为探矿期,进行地质测量、槽探、坑探等探矿工作。15.投资估算项目总勘查资金预算为50.979万元。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区域地质工作概况该区尽管距离*市较近,但地质工作程度并不高。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20万*幅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化探扫面及150万航磁测量。2.普查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果2009年度某省国土资源厅颁发了*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探矿许可证矿权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2010月1-3月,在收集矿区前人工作资料和区域成果资料,同时根据2010年提交的某省*市马鞍山铅锑多金属及石灰石矿区铅、锑多金属矿详查地质报告进行综合整理、研究。2010年4月至今,主要通过12000地质测量、1:1000剖面测量、地表探槽揭露等野外工作,对矿(化)体进行初步评价,但由于该区地形陡峻,对野外工作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地质普查实施方案工作完成不够。其剩余工作量需安排在下一普查年度完成。2010年至今所完成的工作量见表 8,累计完成地质勘查投入19.36万元。表 8 2010-2012年累计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统计表主要工作项目单位2010年-2012年度完成工作量预算标准(元/单位工作量)费用(万元)12000地质测量km21.4836968.7791:1000剖面测量km1.05286472.865探槽m33501986.93基本分析样件133700.481岩矿鉴定样件201500.300合计19.36万元3.区域早期地质工作环境问题3.1本项目前期普查遗留环境问题分析*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探矿权人是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1月3日,经某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并颁发了*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普查探矿许可证,许可证号:T51320091102035972。有效期限:2009年11月3日至2011年11月3日。探矿证到期后,公司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又申请延续2年普查时间,于2011年11月取得新的探矿证,探矿权许可证号:T51320091102035972,有效期:2011年11月3日2013年12月31日。新证取得后公司与*地质队签订了勘查承包合同。*地质队在2011年工作的基础上,开展2012年矿区地质普查工作主要通过12000地质测量、1:1000剖面测量、地表探槽揭露等野外工作,对矿(化)体进行初步评价。经调查和现场踏勘,探槽已回填,旱厕已回填,生活营地等设施已拆除,生活营地无固体废物残留。探槽回填后植被恢复情况良好,但因时间较短,部分探槽仍可看到探槽迹地遗留。16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矿区位于某县46方向,直距54.4公里处,行政区划隶属某县*镇管辖。中心地理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东经1015510,北纬274545,普查区范围由1-5号拐点圈定,原探矿权面积为1.54km2,延续缩减面积后为1.05km2。*至某县的公路到某河流大桥沿江而上4公里至矿区,里程约75公里。*与外界有公路、铁路及航空线路相通。整体看,矿区交通尚属方便。2.地质条件矿区地处木里*推覆构造带前缘与“康滇地轴”中段西侧的过渡带,某江成矿带内。区内地层及构造展布严格受某河流箐河冲断裂控制,以南北走向为主。震旦系至三叠系的地层不连续出露。2.1地层区内地层出露不全,以某河流箐河断裂带为界,断裂带两侧地层较新,带内相对较老。西侧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l)、中统石门砍组(S2s);泥盆系中统未分组(D21-3);石炭系中统威宁组(C2w)、上统马坪组(C3m);二叠系下统未分组(P1),峨眉山玄武岩一段(P21)、二段(P22),上统乐平组(P3l);三叠系下统青天堡组(T1q),中统盐塘组(T2y)。断裂带东侧出露地层单一,为三叠系上统博大组(T3jb+sb),断裂带内出露地层有震旦系灯影组一段(Zbd1)、二段(Zbd2),震旦系观音崖组(Zbg),泥盆系中统未分组(D21-3)。断裂带内各地层以断块接触形式出露。2.2构造矿区地处某河流箐河断裂带上,区内构造形迹明显受其控制。某河流箐河断裂带特征如下:某河流箐河断裂为中部向东南凸出的冲断裂,走向大致为北东南西向,其控制着区内地层、构造的展布及发展。断裂带内次级断层及褶皱构造发育,断裂带两侧地层较新,带内相对较老。断裂带弧顶宽10-15公里,两翼仅数十至数百米,冲断裂上有一系列平行前弧断裂带彼此协调的剪切断裂,冲断夹片,逆掩断层和弯曲褶皱组成,以脆性变形为主。矿区的赋矿岩块就属于冲断夹片上。矿区内泥盆系坡脚组地层直接逆冲掩盖于三叠系的博大组煤线地层之上。西侧的古生代震旦系地层掩盖于泥盆系地层之上,以超覆叠加而成,沿白云质灰岩常形成陡崖地形(断层崖),前缘断裂下盘岩石(砂、泥岩)受挤压剧烈褶皱发育,有动力变质带和糜棱岩带出现,很可能是早期断裂的遗迹。冲断岩片的构造形迹显示了逆冲平移特征(上盘相对向南运动)。在某河流以北,据岩石片理擦痕和地表岩体错位判断前缘断裂为左行平移断裂。该断裂带走向为南北向,与南北向的磨盘山断裂复合。接合部位应力显得格外集中,岩石变形强烈。另外其它构造主要是某河流箐河冲断裂带的次一级构造,构造线走向呈南西北东向,以雁行式排列,切割震旦系、泥盆系、三叠系等地层,在平面上显示左行组合特征。2.3岩浆岩区内岩浆岩不发育。主要有少量橄榄岩及橄榄辉长岩分布于某河流箐河断裂带上,并严格受其控制,具有长期性,断裂活动的多期性演化特点。如大板山基性超基性橄榄岩及大盐池的基性橄榄辉长岩,与区内磁铁矿、铅锑矿的成矿有着密切关系;大板山基性岩的西侧有*矿山梁子中型磁铁矿床,及铜矿产出。矿区两侧橄榄辉长岩脉的北端有铜矿赋存。说明区内各种金属矿的形成与基性超基性岩的侵入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为矿产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矿源层)。3.气候与气象区内气候为温带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每年12月至翌年1月为霜冻期,气温低下,多为雨雪天气,但降雪期短,降雪量不大,伴有季节性积雪和冻土层;2-4月份为风季,气候干燥;6-9月为雨季,降水占全年总量的80%左右,干季(10-翌年5月),降雨量很小,春季干旱严重。年降雨量650-1420毫米,平均1200毫米,年蒸发量为178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气温17.2,一月平均气温在7.2,七月平均气温22.8,最高气温38.0,最低气温-15,年温差较大,无霜期259天左右,年日照2312小时,热量资源丰富。4.水文条件*县域内河流纵横,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某江、金沙江、盐井河、*河、五道河、冷水河、黑水河。马丝螺河等横贯全县,水量丰富,落差集中,水能理论蕴藏量为151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27万千瓦以上,目前,开发利用量仅占可开发利用量的2.25%,水能资源开发潜力甚大。锦屏电站、官地电站均在某县与邻县境内,官地电站位于探矿区上游约4km处。5.土壤、植被及生物多样性某县内已知珍稀飞禽兽44种,名贵药材上百种,入药植物1400多种;野生食用菌如松茸、香菇、木耳、牛肝菌、鸡棕菌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苹果是国内著名品牌。6.勘查区与敏感区的关系情况6.1自然保护区本探矿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问题。本工程所在区域不在保护区内,无珍稀保护动植物分布。(见附件4)6.2饮用水源保护区经调查,探矿区内水系为某江。经踏勘调查,本次探矿不涉及居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6.3地质公园经调查,探矿区不涉及地质公园。6.4森林公园经调查,探矿区不涉及森林公园问题。6.5文物古迹经调查,探矿区附近不涉及文物古迹问题。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及人口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某江下游西岸,幅员面积8398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境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厚。历史上曾以“南方丝绸之路”而兴盛,而今又以盐铁之利、山川之胜和泸沽湖摩梭人婚俗而远近闻名,有神秘“女儿国”之称。 县内蕴藏着盐、铁、金等41种矿产资源;生息着黑顶鹤、熊、獐子等多种珍稀动物;盛产苹果、金边瓜子等名优特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原某省人大主任何郝炬同志曾这样题词*:“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览,拥盐铁之利,具林木之长”。 盐县辖8个镇、25个乡、1个民族乡:盐井镇、卫城镇、梅雨镇、白乌镇、树河镇、黄草镇、*镇、泸沽湖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棉垭乡、甘塘乡、马鹿乡、藤桥乡、田湾乡、德石乡、大河乡、盐塘乡、巫木乡、大草乡、博大乡、某河流乡、右所乡、巴折乡、阿萨乡、长柏乡、桃子乡、盖租乡、前所乡、沃底乡、大坡蒙古族乡、洼里乡、梅子坪乡。2.经济发展情况2011年完成生产总值49.71亿元,增长19.6%,总量位居全州第五,增速位居全州第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1.11亿元,增长37.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0亿元,增长17.1%。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5.86亿元,增长18.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21亿元,增长27.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192元,同比增加669元,增长19.0%。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17元,同比增加1267元,增长9.8%。全年新种植苹果1.28万亩,全年苹果产量达到5.6亿斤,实现产值2.58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23.3万亩马铃薯基地实现产量6.18亿斤,实现产值1.14亿元;种植辣椒6.8万亩,产量达1.16亿斤,实现产值1.3亿元;畜牧业产值实现7.74亿元;合同种烟7.33万亩,完成计划内烟叶收购22.42万担,实现产值1.3亿元。“八大基地、十大产业”人均助农增收400元以上,产业富民效益进一步显现。大力开展“品牌建设年”活动,农业品牌战略实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注册成功,“国家苹果标准化示范区”已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国家苹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获国家质监总局批准;马铃薯已获全国绿色食品基地认证;“*高原辣椒”证明商标已分别申报国家、省工商总局受理;“省级优质核桃标准化示范项目”已获省质监局批准,“*早核桃”经省级林木良种委员会审定为良种。当地人口34.05万人,其中汉族14.93万人,其他民族19.12万人(2005)。2011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63324万元,同比增长19.1%(可比价,下同),总量居全州第5位,增速居全州第3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27801万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9088万元,同比增长29.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6435万元,同比增长7.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837万元(不含上划州级部分),同比增长28.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8元,同比增加1821元,增长12.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998元,同比增加806元,增长19.23%。工业经济的发展一是重点项目强力推进。中小水电项目全面开发。水电产业已建电站16座8.22万千瓦,在建电站9座20.12万千瓦,拟建电站19座18.38万千瓦。矿冶、煤炭、建材、农产品加工项目获得重大进展,部分项目建成投产。*铁矿完成135万吨原矿生产任务,实现工业总产值11.06亿元,40万吨选厂建成投产,后备矿山勘探项目扎实推进。卫城三块石70万吨铁选厂建成投产。八达硅厂新上一台6300千伏安电热炉投入运行。30万吨还原铁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干塘煤矿技改完成投产5000余万元。金冠100万吨水泥厂工程量已完成95%以上,完成投产3亿元,预计今年4月试产。某河流蕨箕坪100万吨石灰石项目已投产。辣椒加工项目已确定厂址。二是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州B类县第一,全州第四。全年工业实现总产值25.9亿元,同比增长116.6%;实现增加值15.37亿元,以比增长6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97亿元,同比增长130.57%;实现增加值15.18亿元,同比增长62.6%;实现销售收入12.33亿元,同比增长41.02%;实现利润总额5.33亿元,同比增长78.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31家,增加4家。三是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招商引资取得突破,引进了农机铸造及机械零部件加工、辣椒深加工项目,项目总投资近9亿元,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亿元(含锦屏、官地投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位居全州第一。搭建了发展平台,工业园区综合规划已通过评审并获得批复,规划区现有金冠水泥有限公司、兴洋实业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入住。创新资源开发模式,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出台了某县关于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的暂行规定。矿权整合取得实质性进展,组建了县矿整办和国有惠盐矿业总公司。3.基础设施及社会事业干海、双河、下海、白乌、大河通乡油路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泸亚路续建工程已完成路基工程;盐米路工程进展迅速,路基工程即将完工;竹巴公路,桃子乡、茅坪子村、藤桥村、芭蕉湾村、德壁村、桃子村、三家村9条通村公路全部完工。实施7600亩中低田土改造,完成棉桠苦竹坝和双河五台山土地开发项目,新增耕地9070亩。投入水利建设资金3746万元,各类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开工174处,枧槽沟水库、梅雨大堰等21个病险塘库堰险险加固进展顺利,加固堤防13.5公里,新增有效灌面1500亩,新增节水灌面2000亩。县城建设总体规划通过评审,县城房地产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稳步推进。启动龙塘、老沟水库前期工作。投入1200万元新建盐井小学、民族小学教学楼,民族中学学生宿舍楼和幼儿园综合楼,完成民族中学学生宿舍楼、盐井小学和民族小学教学楼主体工程。拨款150万元完成了12所村级小学改造工程。装备了14所中学、72所完小、142所村小的现代远程教育设备。招考了138名新教师和152名“特岗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高,高考成绩保持全州第三。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8.4%,全年3.8万余人次受益。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完成盐塘、甘塘、某河流、长柏4个乡卫生院业务用房新建、改扩建工程。医护队伍得到加强,招聘了20名医护人员充实医疗卫生单位。全县人口出生率为12.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1。4.文物保护工程所在区域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文物古迹等敏感点。23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本项目位于某省某地某县*镇,建设单位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某地监测站对本项目所在区的地表水、大气、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其监测布点见附图2,根据某地环境监测站2013年3月29日出具的“*省*县*地铅锑多金属矿探矿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如下: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1)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点位:本次探矿区域中心位置监测因子:SO2、TSP、NO2监测时间及频次:3月18-22日,连续监测5天。SO2、NO2测小时平均浓度,采样时间为07:0008: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