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 C19 26 05C19 26 05 地块地块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 专专 项项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上海中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编制人员 编制人员 王进锋王进锋 编制日期 编制日期 20182018 年年 4 4 月月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目目 录录 1 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 1 11 1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1 1 1 2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1 2 2 工程目标工程目标 1 1 3 3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1 1 3 13 1 工程性质工程性质 1 1 3 23 2 对测量的影响条件对测量的影响条件 2 2 3 33 3 建筑结构设计简况建筑结构设计简况 2 2 3 43 4 基准点简况基准点简况 3 3 3 53 5 施工测量特点及难点施工测量特点及难点 3 3 4 4 测量施工部署测量施工部署 3 3 4 14 1 设计图纸审核设计图纸审核 3 3 4 24 2 测量控制点校核测量控制点校核 3 3 4 34 3 检定测量器具的选用检定测量器具的选用 5 5 5 5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6 6 5 15 1 测量控制网建立测量控制网建立 6 6 5 25 2 建筑物控制测量建筑物控制测量 6 6 6 6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8 8 6 16 1 高程控制网建立高程控制网建立 8 8 6 26 2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8 8 7 7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 9 9 7 17 1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 9 9 7 27 2 观测周期与时间要求观测周期与时间要求 1010 8 8 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技术措施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技术措施 1010 9 9 测量放线精度要求测量放线精度要求 1212 10 10 测量管理制度测量管理制度 1212 10 110 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1212 10 210 2 测量施工人员管理测量施工人员管理 1212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10 310 3 仪器管理仪器管理 1212 10 410 4 资料管理资料管理 1313 11 11 复核验线复核验线 1313 11 111 1 要求要求 1313 11 211 2 验线范围验线范围 1313 11 211 2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 1414 12 12 附图附图 1515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1 1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1 11 1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 本方案针对上海市松江南站大型居住社区 C19 26 05 地块项目建筑工程的施工测 量制定相应技术与管理措施 1 21 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施工现场的实地踏勘 施工总承包合同 地质勘察报告等 2 本工程建筑 结构 水电等施工图纸及文件 3 业主提供的 测量成果报告 项目编号 2016230 上海城欣测绘有限公司 4 现行国家 行业和上海市地方施工技术规范 规程 标准以及我集团公司有 效标准 文件等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2007 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 GB T50228 2011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12898 2009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GB T20257 1 2007 城市测量规范 CJJ T8 2011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 CJJ T73 2010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 2016 1 500 1 1000 1 2000 数字地形测量规范 DG TJ08 86 2010 装配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 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DGTJ08 2069 2010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DGTJ08 2117 2012 2 2 工程目标工程目标 质量目标 确保本项目符合一次性验收合格率 100 标准 争创市优质结构和 白 玉兰 工程 安全文明目标 无安全重大事故 争创上海市安全文明工地 3 3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3 13 1 工程性质工程性质 建设单位 上海华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上海市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上海海洋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监理单位 上海中慧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上海中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3 23 2 对测量的影响条件对测量的影响条件 3 2 1 工程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 东至欣浪路 西侧为规划用地 南至茶亭路 北至车阳路 除欣浪路为现有道路外 茶亭路 车阳路均尚未施工 现为空地 目前现场围墙已施工完毕 现场施工主入口开设在欣浪路上 3 2 2 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情况 目前场地基本平整 现状标高 3 400 设计文件采用上海平面坐标系 吴淞高程 系 2016 年度公布的成果施测 场地内无明显障碍物 有杂填土和暗浜分布 本场地内有明浜分布 其中场地南部的明浜宽度约 10 0m 水深约 2 0m 浜底淤 泥厚度约 1 5m 场地北部的明浜宽度约 10 0m 水深约 1 5m 浜底淤泥厚度约 1 3m 3 33 3 建筑结构设计简况建筑结构设计简况 3 3 1 建筑简况 本工程用地面积 37321 总建筑面积 116509 54 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 79666 31 地下建筑面积 36843 23 项目总建设用地内建筑类型由 8 幢高层住宅 2 栋 配套商业 地下车库 1 座 K 站 4 座 P 站 1 处垃圾房 2 处门卫组成 本工程配建核六级 常六级人防 位于地下一层车库南侧 人防建筑面积为 3408 平时为地下汽车库 战时为甲类二等人员掩蔽体 本工程 0 000 相当于绝对标高 5 850m 吴淞高程 场地自然地坪相对标高为 1 850m 绝对标高 4 00m 3 3 2 结构简况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除 10 商 业为重点设防类 乙类 以外 均为标准设防类 丙类 A 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 筑 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 10g 设计 地震分组为第二组 场地特征周期 0 9s 基本地震加速度 0 1g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 甲级 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 10 商业 三级 9 商业 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地 下车库抗震等级三级 有上部结构处抗震等级同上部结构 1 桩基础 本工程 1 8 楼采用桩基 筏板基础 桩型为 PHC 500 预应力管桩 地下车库采用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桩基 筏板基础 桩型为 JAZHb 2 35 预制方桩 2 地下结构 本工程地下车库基础采用桩筏基础 整个地下车库底板普遍厚 350mm 底板顶面标 高均为 5 400m 车库结构采用框架 剪力墙结构形式 外墙板厚 300mm 地下一层层高 3 3m 顶板厚度为 250mm 顶板上部覆土 1 5m 3 上部结构 本工程 1 8 住宅楼采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 配套商业楼采用装配整体 式框架结构体系 住宅楼预制构件包括预制外墙 非受力 预制实心剪力墙 受力 预制内墙 剪力墙 叠合楼板 预制楼梯等 配套商业用房预制构件包括 预制外墙 非受力 预制实心剪力墙 受力 叠合楼板 预制楼梯 预制梁 预制装配式建筑 是以工厂化预制构件为主要构件 经装配 连接 部分现浇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K 站 P 站 垃圾房 门卫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 43 4 基准点简况基准点简况 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点成果表 平面坐标 平面坐标 m m 定位点号定位点号 纵坐标 纵坐标 X X 横坐标 横坐标 Y Y 高程 高程 m m GP1 27098 249 18218 2083 860 GP2 27108 248 8527 1574 123 GP3 26832 003 18530 7113 669 注 本表摘自上海城欣测绘有限公司 2018 年 3 月 27 日出具的 工程测量成果报告 项目编号 G17 022 1 3 工程测量测绘成果表 3 53 5 施工测量特点及难点施工测量特点及难点 场地地质条件差 范围面积广 地上单体多 对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 4 4 测量测量施工部署施工部署 4 14 1 设计图纸审核设计图纸审核 通过校核设计图纸 计算测量控制数据 复核拟建工程与规划红线 周边建 构 筑物及市政道路的位置关系 确保拟建工程测量控制数据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计算 测量控制数据时 必须要检查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轴线尺寸 检查拟建工程轴线 标高是否有矛盾 及时发现问题并向设计反映 以便设计及 时作出相应变更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4 24 2 测量控制点校核测量控制点校核 1 总体要求 1 业主提供测量控制点 水准高程点及相关原始资料交接 对移交后的控制 点进行妥善保护 防止点位受到扰动破坏 2 根据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图及测量成果表对控制点的原始数据进行校核 3 校验控制点的坐标和水准高程位置 数据与现场相符性 4 如果超出规范要求 及时向业主和施测单位反映本工程的校核结果 必要 时 请业主重新提供数据 本工程测量定位采用全站仪 1 套 经纬仪 1 台 水平仪 1 台 工程定位依据建筑 总体定位图和业主提供的测量成果资料 进场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依据业主提供的 基准点 GP1 GP2 GP3 选择在现场能通视的转站点 W1 W2 定出 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点 转站点坐标值转站点坐标值 平面坐标 平面坐标 m m 转站基准点号转站基准点号 纵坐标 纵坐标 X X 横坐标 横坐标 Y Y W1 27073 931 18553 409 W2 26852 871 18547 519 测量方法如下 1 使用数字式全站仪在 GP2 点建站 后视 GP1 GP3 W2 点 测放工程坐标点 H1 H2 H3 在 W2 点建站 后视 GP1 GP2 W1 点 测放工程坐标点 7 8 9 10 其中一个点备用 复核无误后 最终得出工程坐标点 2 高程测量均根据业主提供的 GP2 点 沿现场围墙一圈进行引用测量场区高程 采用红色油漆在围墙上标识高程做参照 3 基准桩均埋设在原土地基上 其形成如图 5 1 和 5 2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件件件件件件件 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 5 1 C20件 件件件 4 8件250 件件件件件 件件件件100 100 件件件件件件件 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件 5 2 C20件 件件件 12件400 件件件件 4 三角锁网的基线根据发包人提供的基点为基准边线 再根据地形条件 和方 便需要放样的构筑物 各基点布置详见附图 各个三角网的边线所有角度宜布设在 30 120 之间 测设精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5 再由控制点定出轴线 经建设单位 设计 监理和有关部门复核无误后标识 于远处围墙 根据控制坐标点定出整个场地的 十 控制线 并引测到围墙上 作为 定位放线的依据之一 整个定位工作由现场测量员与施工员完成 技术员进行复核 6 工程标高控制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测水准点 GP1 GP2 GP3 进行转站至 临时基准点 W1 W2 对现场挖土 支撑施工 结构施工进行标高测量 严格控制结 构施工时的标高 每皮土 或两层结构 进行复核 每次使用前均互相复核 4 34 3 检定测量器具的选用检定测量器具的选用 测量仪器 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 经 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 确保建筑物的定位及轴线间距 楼层标高的准确可靠 选用 以下仪器及量具 主要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主要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配备一览表 序号序号器具名称器具名称型号型号精度精度施工用途施工用途 1 全站仪索佳 SET210K 2 2pp m D mm 样桩 房屋轴线定位 2 经纬仪苏一光 LT402L J2 轴线 3 水准仪苏州一光 DSZ2 1 5mm 标高 4 50m 钢卷尺长城牌 mm 轴线 标高 5 塔尺长城牌 mm 轴线 6 吊锤长城牌垂直度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7 5m 卷尺长城牌轴线 标高 5 5 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 5 15 1 测量控制网建立测量控制网建立 根据施工测量程序将控制网分为一级 二级 三级 首级控制由业主提供控制点作 为一级控制网 因施工需要进行加密的控制点为二级控制网 引测至拟建单体工程的 控制点为三级控制网 施工测量二级控制网的建立 控制点的设置应避免离基坑较近 受施工影响较大的 位置 控制点数量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引测 间距要满足仪器的精度要求 有关控制点的埋设方法参见下图所示 控制点埋设保护示意图控制点埋设保护示意图 附图附图 施工二级控制点平面布置图施工二级控制点平面布置图 5 25 2 建筑物控制测量建筑物控制测量 5 2 1 挖土轴线放设 在挖土前 根据设计图纸及本方案放出挖土白灰线 挖土灰线的放设结合围护体 系且分区分块进行 灰线宜在挖土前一天放设 不宜过早 经技术员复核后再于专业 单位交底后开始施工 5 2 2 基础底板轴线放设 在每个区段基坑挖土及垫层浇捣完毕后 利用经纬仪在垫层上投点 先弹出主控 轴线 再将经纬仪移至坑内 将主轴四面封闭 复核无误后引出其他轴线 作为基础 底板结构施工依据 5 2 3 地下室柱 顶板轴线放设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在基础底板浇捣完毕并养护 24 小时后 在底板上投测轴线 投测方法同 基础底 板轴线放设 偏轴线柱中心位置另行投出 5 2 4 上部结构施工轴线放设 1 楼 17F 2 楼 17F 3 楼 17F 4 楼 17F 5 楼 17F 6 楼 17F 7 楼 17F 8 楼 17F 配套商业 3F 楼均采用用内控法在主楼 0 首层平面上 适当位置设置与轴线平行的辅助轴线 辅助轴线距轴线 500 800mm 为宜 并在辅助轴线交点或端点处埋设埋设 4 个标志点 详见附图 由此 4 点组成控制轴 线 测放楼层轴线 将控制点引至底层设置的钢板位置 并在面层用钢针刻上十字线 校正后作为垂直投设的控制点 预制构件控制线由轴线引出 每一块预制构件有纵横 控制线各 2 条 预制外墙板安装前在墙板内侧弹出竖向和水平线 安装时顶楼层上该 墙板控制线与之相对应 标准层采用结构留洞 150 150mm 采用 上投 的方式用垂 准仪将控制点投于施工楼层 不用垂准仪的楼面用线锤 10kg 垂引至待施工楼面 再用经纬仪校正后 开出控制轴线 经技术复核后 再报监理复核认可 经监理复核 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轴线的垂直传递 根据地面层设置的控制网 控制点逐层向上传递 测量仪器为 垂准仪 经纬仪 具体方法为 垂准仪置与基准点上调平 在开顶上方放置目标分划 板 移动分划板 使分划板中心点位于垂直仪光点的中心 取点即垂直控制点 连接 控制点形成控制轴线 用经纬仪和钢尺校对 调整误差 最后细分全部轴线 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K 站 1F P 1F 门卫 1F 等属单层建筑 层数较少 放线时可采用外控 的方法 从控制线直接用 10kg 的线锤垂引至施工楼层 再用经纬仪开出控制轴线 并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形成封闭 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再细分轴线 并报请监理复核 方可进入下道 工序施工 6 6 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 6 16 1 高程控制网建立高程控制网建立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准点 向施工现场内引测 做往返测量 在场区内的水准控制点 的设置应避免离基坑较近 受施工影响较大的位置 控制点数量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引 测 间距要满足仪器的精度要求 引测出水准控制点并用红倒三角标记 水准控制点 要定期复测 6 26 2 建筑物的高程控制建筑物的高程控制 6 2 1 挖土标高控制 本基础工程高程控制采用水平仪 2 台以及钢卷尺等测量器械 在根据测绘院提供 3 个高程控制点 GP1 GP2 GP3 在南侧箱变上设置临时水准点 W2 及北侧箱变上设 W1 点 并定期校核 在挖土施工前 首先应对上述 3 个高程控制点进行复测 准确无 误后方可使用 在基坑挖土成型后以及整个基础结构施工完毕后应分别复核校正 为了控制基坑每层土开挖深度 在即将挖到此层土设计标高时 由现场专职测量 员用水平仪将水准标高引测至基坑围护体上 然后随着挖机逐步向前推进 将水平仪 置于坑底 每隔 4 6m 设置一标高控制点 纵横向组成标高控制网 以准确控制支撑 及基坑底标高 必要时 可拉上白线绳 作为清理槽底和打基础垫层时掌握标高的依 据 在机械挖至坑底上 200mm 时 在坑底插上竹片或木桩 作为人工扦土的标高控制 点 间距宜在 3 5m 挖土至坑底上 200mm 余土须由扦土人工进行挖掘 修底而成 以防扰动基坑底土体部份 6 2 2 基础底板面标高控制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完毕后 将标高引测在围护体上 用红油漆作为标记 作为底 板混凝土浇捣时的标高控制点 在没有插筋处 应焊短钢筋并作标记 保证标高控制 点间距不超过 4m 红油漆标记宜标识在底板面以上 300 500mm 处 不宜过低 以免在 混凝土浇捣时控制点被混凝土浆污染而无法辨识 6 2 3 0 000 以下标高控制 将高程点引至基槽内 并加强高程点的保护措施 地下结构拆模后 把标高返到 结构外墙上 内侧面放出建筑完成面 1m 线 基槽内标高控制点要定期检查 以便及时 修正 引测到结构内的标高要复核到场区内控制点进行检查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6 2 4 0 000 以上标高控制 当首层墙体施工完毕后 根据现场高程控制点 经复测校核后向首层测设建筑 1m 线 标高控制点设在外墙或电梯井道能够铅直拉上去的地方 建筑物宜每 200 300 设 置 1 个标高控制点并不少于两个 用红倒三角标示 楼层垂直度控制 本楼房预制外墙板垂直度测量 4 个角留设的测点为预制外墙板 转换控制点 用靠尺以此 4 点在内侧进行垂直度校核和测量 首层以上的各层标高抄测 以首层 1m 标高控制点用钢尺向上传递 每栋楼的两个 控制点经联测校核 若不超过 3mm 以平均值作为结果 若超过 3mm 则重新传递 在预制外墙板顶部设置水平标高点 在上层预制外墙板吊装时在构件上预埋标高控制 调节件 用钢尺量距时 应进行温度 尺长改正 以后各栋楼的标高控制点要与前一 施工段的标高点进行附合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的中间 楼层楼层 1m1m 线线 7 7 沉降观测沉降观测 7 17 1 观测点布设观测点布设 1 沉降观测点布设原则 1 建 构 筑物的主要墙角及沿外墙每 10 15m 处或每隔 2 3 根柱基上 2 沉降缝 伸缩缝 新旧建 构 筑物或高低建 构 筑物接壤处的两侧 3 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 4 当建 构 筑物出现裂缝时 布设在裂缝两侧 2 沉降观测标志应稳固埋设 高度以高于室内地坪 0 000 0 5m 对于建筑立 面后期有贴面装饰的建 构 筑物 采用预埋螺栓式活动标志 3 建筑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周期 应每增加 1 2 层观测 1 次 建筑物封顶后 应 每 3 个月观测一次 观测一年 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小于 0 02mm 日 可以认为整体趋于稳定 如果各点的沉降速率均小于 0 02mm 日 即可终止观测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否则 应继续每 3 个月观测一次 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 4 沉降观测按三等水准测量进行 三等水准测量的闭合差应小于 1 0 Nmm 鉴 于沉降观测资料的连贯性要求 严禁任意改用水准点和更改其标高 埋设在地下室底 板上的初始沉降观测点 应随地下室施工逐层向上引测直至地面以上 7 27 2 观测周期与时间要求观测周期与时间要求 施工期观测根据施工进度确定 观测应从基础施工起直到建筑物沉降基本稳定位 置 具体要求如下 在浇筑基础时开始观测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 1 次 主 体结构封顶后 沉降观测每 2 个月不少于 1 次 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检查 复测 并将 资料列入工程质量评估内容 竣工后 建设单位或责任单位必须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沉降观测 第一年内每隔 3 个月观测一次 以后每隔 6 个月观测一次 沉降停测标准可采用连续两次半年沉降量 不超过 2mm 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 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 2 3 个月观测一次 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 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 除有特殊要求外 可在第一年观测 3 4 次 第二年观测 2 3 次 第三年后每年观测 1 次 直至稳定为 止 在观测过程中 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 基础口周大量积水 长时间连续 降雨等情况 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 不均匀沉降或严重 裂缝时 应立即进行逐日或 2 3d 一次的连续观测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 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当最后 l00d 的沉 降速率小于 0 01 0 04mm d 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 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 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沉降观测工作做到 四定 即使用固定的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使用固定的水准仪 和塔尺 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按固定的方法和路线进行观测 每次沉降观测后应及时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本次沉降量 累计沉降量和平 均沉降量 同时请专业监理工程及时复测 并将各方签字整理后的沉降资料给提供给 设计 必要时 还根据各个阶段观测成果可绘制荷载 沉降 时间 Q s t 关系曲线图 和沉降 距离 s L 关系的展开曲线图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8 8 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技术措施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控制技术措施 1 桩基 围护工程测量控制 1 静压桩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设计标高与水平位移 在地下无任何障碍物的 情况下进行静压施工 2 施工前 桩基施工单位根据设计的桩位图 按施工顺序将桩逐一编号 依据 桩号所对应轴线 按尺寸要求验收桩位 并设置样桩 以供桩机就位 定位 3 为确保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由二台经纬仪在垂直方向上相互交叉成 90 双 向控制桩身垂直度 如下图所示 桩位轴线每天复测 压桩时做好沉桩记录 4 送桩时配置一台 DSZ2 水准仪 在送桩杆上预先画好标记以控制桩顶标高 2 土方开挖测量控制 土方开挖至基坑底面时 首先投测控制轴线 并撒出灰线作为标志 然后根据开挖 底口线和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底口线 以控制轴线为依据 放样出集水坑 电梯井坑等开挖线 4 装修施工测量控制 在四周墙面和柱身上测设出 1 000 线 作为地面面层与设备安装 门口 安装和 吊顶等施工的标高控制线 5 剪力墙施工测量控制 为了保证剪力墙位置的正确 放线时首先根据轴线放测出墙位置 弹出墙边线 然 后放测出墙 20cm 的控制线 同时用悬吊线坠的方法检查模板 钢筋等垂直度 外墙墙 角 墙垛依据轴线弹出墙中线或 10cm 控制线 用以检查各外墙墙角 墙垛垂直度 6 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在结构施工中 在电梯井底以控制线为准弹测出井筒 20cm 控制线和电梯井中心线 并用红三角标识 等墙体施工完成后 在墙上弹出井筒墙中心线 在后续施工中 每 层都要将墙中心线引上去 并用楼层线校核 9 9 测量放线精度要求测量放线精度要求 项目项目内容内容 允许偏差允许偏差 mmmm 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 10 基础桩位放样 群 桩 20 L 30 5 30 L 60 10 60 L 90 15 外廓主轴线长度 L m 90 L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 梁 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各施工层上放线 门窗洞口线 3 每 层 3 H 305 30 H 60 10 60 H 90 15 90 H 120 20 120 H 150 25 轴线竖向投测 总高 H m 150 H 30 每层 3 H 30 5 30 H 60 10 60 H 90 15 90 H 120 20 120 H 150 25 标高竖向传递 总高 H m 150 H 30 10 10 测量管理制度测量管理制度 10 110 1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管理体系是工程测量工作的制度保障 明确从总包到分包各级测量管理具体责 任人 相应职责 包括测量的控制点的交接 测设 复核等职责 管理流程 10 210 2 测量施工人员管理测量施工人员管理 专职测量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10 310 3 仪器管理仪器管理 1 所有仪器设备都应有检定合格证 并按周期检定 2 仪器检定按照国家 市 各类设备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 检定方法 检验准则 在国家授权的计量单位进行检定 3 保存检定记录 建立仪器管理台帐 内容主要包括 型号 数量 检定时间 搬运 收发使用等 4 现场设仪器柜 测量人员负责仪器日常管理 5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杜绝冒险 违章 10 410 4 资料管理资料管理 根据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 T185 中的有关测量章节内容和要求 测 量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施工测量方案及审批 2 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 3 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4 基槽验线记录 5 楼层平面放线记录 6 楼层标高抄测记录 7 建筑物垂直度 标高测量记录 8 沉降观测记录 11 11 复核验线复核验线 11 111 1 要求要求 1 测量员测量放线完毕首先进行自检 2 自检合格后通知项目经理部 由项目工程师进行复检 3 复检合格后 向监理公司申请验线 4 经监理公司复检通过后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 验线不合格 需立即改正 复检合格后 重新整理资料 申请验线 11 211 2 验线范围验线范围 1 监理验线范围 现场和作业面各级平面 高程控制点 各种分部 分项工程的 定位桩点 基槽位置 几何尺寸和标高 各种关键部位的线 2 项目部测量员验线范围 除了以上监理验线范围内的必验项目 随时检查各种 精选资料 欢迎下载 细部线 验线结果及时反馈各作业队 以便改正 3 施工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1 验线工作应主动及时 验线工作要从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 在施工的各主 要阶段前 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 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 验线的依据必须原始 正确 有效 3 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和校正 4 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主要包括 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 并校 正完好 必须按规程作业 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 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 行改正 5 验线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 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场区平面控制网 主 轴线及其控制点 引桩 场区高程控制网及 0 000 高程线 技术复核单技术复核单 序号复核项目施工人员技术复核人 1 规划验线测量定位放线专职测量员 技术员 项目工程师 专业监理工程 师 2 样桩 工程桩 定位放线测量员 施工员 项目工程师 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绪饱满进入职场课件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蚌埠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方案
- 幼儿园班务新学期工作方案
- 酒吧营销活动方案年
- 全年销售工作方案
- 调查队面试题及答案
- 旅游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税务延期面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