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vered_PowerPoint_95.ppt_第1页
Recovered_PowerPoint_95.ppt_第2页
Recovered_PowerPoint_95.ppt_第3页
Recovered_PowerPoint_95.ppt_第4页
Recovered_PowerPoint_9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内燃机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 本章主要内容 1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2 内燃机的排放特性 3 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4 排气后处理 5 低排放燃料 6 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 重点内容 1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2 内燃机的排放特性 3 发动机设计的低排放考虑 4 三元催化转换器 5 柴油机的颗粒捕集器 6 排放的测量 第一节概述 一 污染物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 1 内燃机主要有害排放物 CO HC 烯烃 芳香烃 烷烃 对人体不产生直接影响 经代谢转化变成对基因有毒的光化烟雾 NOx 微粒 2 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第一节概述 一 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2 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l光化烟雾l酸雨l臭氧浓度变化l温室效应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概述 二 评定内燃机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的指标 1 排放物体积分数和质量浓度10 6 ppm mg m32 质量排放量g h g km3 比排放量g kw h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一 一氧化碳 CO 一氧化碳是碳氢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重要的中间产物 1 生成机理2 主要影响因素 一氧化碳生成机理 在燃燃烧过程中 存在下述中间反应 氧充足的话 会发生下述反应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二 未燃碳氢化合物未燃碳氢化合物 HC 包括 未燃碳氢燃料未燃润滑油热分解生成的低分子量碳氢化合物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一 点燃式内燃机未燃HC的生成与排放的渠道 l燃烧过程中生成 气门叠开 没有参与燃烧 l曲轴箱窜气 l蒸发排放物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二 内燃机燃烧过程HC排放的生成机理 1 点燃式内燃机HC的生成机理1 冷激效应 使燃烧反应过程中断 化学反应停止 冷起动 暖机 怠速 出现壁面狭隙2 油膜和沉淀物吸附 挥发 3 容积淬熄4 HC的后期氧化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二 内燃机燃烧过程HC排放的生成机理 2 柴油机HC的生成机理未燃HC的排放主要来自1 喷油初期过稀混合气区 2 喷油后期 混合气过浓 3 喷油嘴压力室的容积 4 壁面淬熄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三 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以下形式 NO 90 95 NO2 少量 NO2被人体吸收后会变为硝酸 硝酸与血红蛋白结合变成变性血红蛋白 使心 肝 肾都有不良影响 N2O3 N2O N2O5 NO3这些可以忽略不计 NO NO2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产生来源1 空气中氮氧元素有关 产生氮氧化合物 ThermalNOx 2 燃料中微量氮化物 产生氮氧化合物 FuelNOx 生成条件高温富氧 持续时间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1 点燃式内燃机主要影响因素 1 空燃比 NO的排放量峰值在 a 1 1左右的略稀混合气中 2 已燃气体量 EGR ExhaustGasRecirculation 3 点火定时 推迟点火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并缩短已燃气体在高温下的时间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NO的生成机理极为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弄清楚其生成原因 现在一种thermalNOx被广为接受的理论是泽耳多维奇机理 20世纪60年代提出 N2 O NO NN O2 NO O进一步 NO NO2 硝酸NO的生成过程比较缓慢 对温度的依赖性较大 需要吸收较高热量 一般到火焰后期才产生有关反应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2 柴油机 1 预混合燃烧比例 2 推迟喷油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四 微粒 1 在点燃式内燃机中 铅 硫酸盐为主要成分无铅汽油 可以认为点燃式内燃机基本不排放微粒 2 在柴油机中 微粒排放量高 由含碳粒子 碳烟 及其表面上吸附的多种有机物组成 后者称为有机可溶成分 SOF 碳烟生成的条件是高温缺氧碳烟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温度和空燃比 柴油机微粒的成分 第二节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 排放对比 1 排放的对比柴油机汽油机CO COHC HCNOx NOx 带有催化转化器 CO2 CO2 2 柴油机在整个工作过程中 排放特性比较稳定 第三节内燃机的排放特性 一 点燃式内燃机1 稳定运转状态2 瞬态运转状态1 冷起动 CO排放较高 HC较高 NOx排放很低2 暖机过程CO和HC仍然很高NOx排放增加3 加速CO和HC较高4 减速CO和HC较高 第三节内燃机的排放特性 二 柴油机1 稳定运转状态2 瞬态运转状态 第三节内燃机的排放特性 三 汽油机与柴油机排放及其耐久性的比较 1 汽油机的排放高于柴油机 2 柴油机有较好的排放耐久特性 第三节内燃机的排放特性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一 点燃式内燃机 一 曲轴箱排放物控制系统曲轴箱通风 二 蒸发排放物控制系统解决HC 三 废气再循环 EGR 有效降低NOx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对EGR系统的大致要求 1 废气回流量应随负荷而增大 2 暖机过程不进行EGR 3 怠速 中小负荷不进行EGR 4 高负荷不进行EGR 车用汽油机常用的三种EGR系统 汽油机电气式EGR系统简图 1 ECU2 空气滤清器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4 电控压力转换器5 EGR控制阀6 氧传感器7 催化转换器 汽油机电磁式EGR系统简图 1 ECU2 空气滤清器3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4 EGR阀5 氧传感器6 催化转换器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四 发动机设计的低排放考虑1 冷起动和暖机 进气和润滑油的预热 冷起动时 由于温度低 空燃比大 CO和HC2 怠速 设计高怠速CO HC高怠速排放测量3 混合气形成和空燃比 稀燃4 点火系统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二 柴油机 一 燃烧方式和燃烧室形状1 非直喷式柴油机 碳烟高2 直喷式柴油机HC和NOx增大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从降低排放出发 完善燃烧室设计对直喷式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有下述要求1 滞燃期少喷油量 2 高喷油压力 3 喷油结束后 良好混合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发展趋势 1 提高喷油压力2 增加孔数3 喷射率可控4 优化喷油定时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一 燃烧室设计1 容积比 提高容积比2 口径比 增大口径比l缩口l凸起加大l方形3 压缩比 第四节内燃机的排放控制 二 喷油系统1 喷油泵泵喷嘴单体泵2 喷油器压力室减小 三 气流组织及多气门技术四气门 四 柴油机的排气再循环 五 增压 六 喷油定时 对直喷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和燃烧要求及发展趋势 直喷柴油机控制排放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排气后处理 一 三元催化转换器原理原理 结构组成 1 净化化学反应机理及结构材料外壳载体与催化剂 减震密封衬垫性能2 影响净化过程的因素 a和温度 第五节排气后处理 1 三元催化转换器原理 过量空气系数与三元催化器效能 氧传感器的构造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转换效率与温度的关系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结构组成 三元催化转换器的结构组成 催化器活性表面的构造示意图 二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体积型和表面型体积型 滤芯用泡沫陶瓷等材料制成 体积型特点 受热均 再生过程不易损坏 捕集效率不高 阻力大表面型微粒捕集器蜂窝陶瓷滤芯再生附加能源陶瓷载体表面 结一层20 50 m的活化层 1 贵金层铂Pt CO HC 2 Rh NOx 第五节排气后处理 柴油机排气微粒捕集器 第六节低排放燃料 一 燃料成分对排放影响1 对CO HC NOx的影响2 对碳烟和微粒排放的影响3 对臭氧形成的影响4 二氧化碳 第六节低排放燃料 一 燃料成分对排放影响 第六节低排放燃料 二 石油燃料的改善1 汽油的改善2 柴油的改善 第六节低排放燃料 三 代用燃料与排放1 天然气2 醇类3 氢4 电 第七节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 一 内燃机排气污染物的测量1 取样系统定容取样系统 CVS 第七节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 2 气体成分的测量原理1 不分光红外分析仪 NDIR 2 化学发光分析仪 CLD 3 氢火焰离子化分析仪 FID 4 气象色谱仪5 顺磁分析仪 世界各国的排放法规规定 CO和CO2用不分光红外分析仪 NDIR 测量 NOx用化学发光分析仪 CLD 测量 HC用氢火焰离子化分析仪 FID 测量 当需要从总碳氢THC中分出无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时 一般用气相色谱仪测量甲烷CH4 此外 内燃机排气中的氧常用顺磁分析仪测量 第七节排放测量与排放法规 第七节排放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