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本科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鞍山函授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鞍山函授站 本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课课 题 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题 沈阳市城市宾馆设计 专专 业 土业 土 木木 工工 程程 学学 号 号 201132002 姓姓 名 高名 高 伟伟 平平 指导老师 陈指导老师 陈 云云 钢钢 日日 期 期 2013 年年 9 月月 21 日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i 摘 要 本设计的设计题目是宾馆 该项目的名称是沈阳市城市宾馆 其位于沈阳市 和平区 本工程占地面积约为 949 9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9499 平方米 十层 各层 层高均为 3 6 米 旅馆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 柱网尺寸为 3 9m 6 6m 总长度为 58 5m 总宽度为 15 6m 总高度为 36m 本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部分 设计内容包括 建筑设计部分 平面设计 立面设计 剖面设计及相应的构件设计 结构设计部分 计算模型 的选取 荷载计算 内力计算 构件设计及相应的配筋图 外墙采用 370mm 厚焦渣空心砖砌块 楼梯间墙为 240mm 焦渣实心砖砌块 内墙采用 240mm 厚焦渣空心砖砌块 柱子采用 500mm 500mm 方形柱 每层的柱 子截面尺寸一样 梁的截面高度由其跨度确定 考虑到施工便利 边跨主梁尺寸 为 250mm 600mm 中跨主梁采用 250 600 所用钢筋为 HRB400 级 梁板混 凝土为 C30 柱子为 C35 本设计依据现行国家规范和相关参考设计资料完成 根据经济 安全 适用 美观 私密性的原则 并且考虑了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和统一 进行设计 结构计 算中 采用 D 值法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和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顶点位移和内力 采用分层法计算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并考虑地震的影响进行内力组合 在此基础上 进行框架梁 柱的配筋设计计算 同时 还对楼板和楼梯进行了设 计 关键词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结构设计 内力分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i 页 共 63 页 Abstract The design is about a hotel The hotel with the name Shenyangshizhongxinlvguan hotel located at the Shenyang heping area This engineering covers an area of 949 9 square meters The total building areas is 9499square meters There are ten floors and the floor height is 3 6m The main body structure of the teaching building is reinforced concrete portal frame structure the column net size is 3 9m 6 6m and its hotel length is 58 5m total width is 15 6m hotel height is 36m The design includes building design and structure design The content of design includes plane design elevation design section design corresponding component design the selection of calculation model the calculation of load and internel force the design of component and some reinforcement gragh about the structure The outer wall uses hollow cement artificial brick whose size is 370mm and the inside wall is 240mm of the hollow cement artificial brick except that the wall of stair hall is 240mm with solid brick The size of columns is 500 500 and columns of other floor in the same size The height of beam is determined by its span The section size of the main beam is 250mm 600mm Considering the construction convenience the section size of all the secondary girder is 250mm 600mm All the steel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portal frame structure use the HRB400 The design completed bases on current national regulation and correlation reference design material considering economy security practicality esthetic appearance and privacy In the structural computation D method is adopted to calculate horizontal earthquake effect and wind effect layer calculation procedure to calculate frame s inner forces The calculations of internal force include permanent and live load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nerl force is calculated too taking earthquake wind effect into consideration And reinforce for the frame girders and columns Furthermore the stair and floor slabs are designed Keywords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construction Structural design Internal force analyzing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I 页 共 63 页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 1 绪论 5 1 1 设计简介 5 2 方案论述 5 2 1 建筑方案论述 5 2 2 结构方案论述 7 3 设计总说明 8 3 1 设计依据 8 3 2 设计概述 8 3 3 建筑说明 9 3 4 各部分建筑构造 9 4 荷载计算 10 4 1 荷载汇集及截面尺寸的计算 10 4 2 荷载汇集 10 4 3 计算简图及层数划分 12 4 4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13 5 框架配筋计算 17 5 1 框架梁的设计 17 5 2 框架柱的设计 28 6 现浇板配筋计算 40 6 1 荷载计算 40 6 2 计算跨度 40 6 3 双向板弯矩计算 41 6 4 截面设计 43 7 板式楼梯设计 45 7 1 梯段板设计 4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II 页 共 63 页 7 2 平台板设计 45 7 3 平台梁设计 46 8 基础设计 48 8 1 边柱基础设计 48 8 2 内柱基础设计 51 9 结论 54 参考文献 55 附 录 56 致 谢 5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3 页 共 63 页 1 绪论 1 1 设计简介 1 1 1 设计的目的 此次设计的目的旨在通过综合运用本科阶段所学到的专业知识 充分利用图 书馆 网络等现有资源完成一个包括建筑方案和结构方案的确定 结构计算 建 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绘制等内容的一个完整的设计任务 从而让我们通过设 计了解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 掌握建筑设计的全部内容 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综 合运用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掌握多 种绘图设计软件 以及 word excel 等 office 软件的操作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 次设计还可以让我们对大学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融合 这是对我们本科学 习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具体的运用 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帮助甚大 1 1 2 设计的内容 本毕业设计主要分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建筑设计主要是绘制建筑施工图 而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设计计算书 2 方案论述 2 1 建筑方案论述 1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为沈阳市城市宾馆 建筑场地条件良好 建筑面积 9499 平方米 层数 10 层 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由上述基本条件 进行方案设计 2 首先根据建筑使用功能 和所给出的建筑环境加以分析 考虑到建筑与 道路和原有建筑的对位关系 人流疏散的问题 和北方地区冬季寒冷等因素旅馆 的布置主入口方向朝南 北方冬季寒冷 所以建筑平面方案多为内廊形式 且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4 页 共 63 页 论在建筑的节能与保温上还是在施工的经济性方面上内廊形式都应该是首选方案 本次设计采用内廊形式 3 出于对所给场地局限性的分析 建筑抗震有利因素的考虑 建筑的平面 布置成对称形式最为合理 由于宾馆建筑的使用功能和外观形式的要求 要求色 彩简洁 外型美观 对称 首先根据给定的房间的面积 个数 用途初步定出功 能分区 分别处理好主用功能与次要功能分区 静与闹的关系 建筑功能的对内 对外的关系 同时注意人流分析 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人流交叉 4 房间的布置 尽量将主要功能房间置于朝向较好的位置 而楼梯 卫生 间等可安放在北朝向 通过各房间的初步尺寸确定各个房间的摆放关系 开间进 深 在调整房间时宜考虑房间内的设施摆放 房间的长宽比 并考虑到框架结构 的均匀布置 柱网布置变化不宜较大 要和房间尺寸有很好的协调关系 尽量使 结构布置均匀对称 以尽量减少偏心 从而提高抗震性 依据 民用建筑设计通 则 中给人最舒服感觉的房间尺度比例为 1 1 1 2 和我国现有经济和施工条 件下最经济的跨度为 6 8 米等信息 为满足房间使用面积 经反复修改确定本设 计选用开间 3 9 米 进深 6 6 米的柱网 考虑旅馆建筑的疏散要求 走廊宽 2 4 米 同时要考虑楼梯的疏散距离的要求 确定设计三个楼梯 两个电梯 在绝对 保证疏散的同时 为了提高旅馆的经济性 同时考虑窗地面积比 满足采光要求 各层层高均为 3 6 米 5 采光以及通风 走廊两端分别设一个窗户增加采光 房间的门窗洞口均 对应布置 加强通风 减小涡流 进而选择门窗的型号和布置 6 楼梯疏散距离不能太远 防火要求之间距离以及距端部距离都要符合要 求 楼梯的宽度 净高 坡度和踏板的宽度 踏步的高度都应满足疏散人群和使 用功能的要求 经过认真的分析 比较 最后次要楼梯的布置有了较为合适的雏 形 再全面的考虑楼梯等交通部分的布置和楼梯板下入口出对高度要求等因素最 后确定楼梯的形式 7 最后经过多次修改 经指导老师对方案的调整最终敲定的方案为建筑设 计的基本方案 7 1 房间构成 本工程为宾馆 根据宾馆的功能要求 此次设计该宾馆共包括普通客房 80 间 25 74m2 高级客房 50 间 51 48m2 大型会议室二个 51 48m2 小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5 页 共 63 页 议室四个 25 74 m2 办公室四个 25 74m2 大型康乐一间 102 96 多 功能厅一间 77 22 各层均有公共卫生间男女各一个 还有宾馆所必须的基 本设施 7 2 房间布局 充分考虑宾馆各种房间在功能和面积等方面的不同 尽量做到功能分区 清晰 各功能分区之间联系紧密 以及结构布置合理等 在设计中主要注意了以 下几点 主要功能房间尽量布置在旅馆的阳面 公共卫生间布置在阴面 且通风良好以减少异味 各层卫生间都上下对齐 布置 方便穿管 2 2 结构方案论述 1 房屋的建筑方案确定后 开始考虑结构上的计算 结构形式采用钢筋混 凝土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体系采用梁 柱连接成骨架来承受荷载的体系 为保证 其设置合理 宜先确定荷载的传播途径 即由楼板 屋面板荷载以均布荷载的方 式传给框架梁 再传给框架柱 由框架柱传给基础 最后由基础传给地基 梁与 柱按固接计算连接 柱子与基础固接 在结构布置上易规则 以减少由于质量与 刚度中心不对称产生的抗震不利 2 在框架的空间受力上 可将柱认为是支撑在基础的悬臂梁上的 它必须具有 足够的刚度 但就单柱来说 其空间抗弯能力较小 为改变其整体受力性能 宜 将柱子与水平体系做成固结 则它们之间有转动约束而使其整体性加强 水平部 分体系将起到联系梁的作用 它可以阻止各个独立悬臂柱顶部的转动 并使顶部 与底部相互反向弯曲 这就是框架作用 由于柱向相反方向弯曲 改善了每根柱 的受力性能 使每根柱像两根短柱那样 反弯点的位置决定了弯曲 其结果减少 了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 还改善了轴向作用下的抗压受弯能力 对于框架而言 它的轴力弯矩大小以及总变形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柱抗弯刚度在总体抗弯作用下 的比例 其中梁与柱之间的刚度比大于等于 4 1 时 可以近似于完全框架作用 此时水平作用下反弯点位置将只在柱高的中央 柱子一半长度的所承担的只是全 部弯矩的一半 弯矩的其余部分则由柱中轴力抵抗 此时柱的变形将是完全悬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6 页 共 63 页 作用的四分之一 经过理论分析可知 多层框架柱能够减少总体上的受力性能 还可以降低柱的抗弯作用在整体弯矩中的比例 实际分析中增加柱或梁有利于整 体性的加强 3 在计算地震水平作用时 采用 D 值法 此法是对反弯点修正后得到的 改进 后考虑到框架柱的侧移刚度受梁的线形刚度的影响 并且反弯点位置随柱梁的线 刚度比变化而变化 在竖向荷载作用分析中 出于计算简便 受力明确而采用弯 矩二次分配法 可以满足工程上精度的要求 内力组合采用抗震设计组合方式 进行框架结构的不 利内力计算 在柱子组合内力作用时 既要考虑地震作用的 不确定性 边柱轴力产生的偏心弯矩的影响 活荷载的不利位置 考虑计算简便 采用活荷载满跨布置的方法 活荷载的层间折减系数 还有风荷载的影响 在 计算框架柱配筋时 要考虑三种不利内力组合 以确定其最不利内力组合形式 在基础设计时 对中间柱联合基础 要考虑柱子的三种内力组合作用下对基础作 用 并要分析地震作用下地震作用方向的变化 以及竖向荷载的柱子基底反力的 影响 在楼梯设计时 宜将平台梁作用设置梁上柱而避免形成短柱 对于框架柱 受力将会不利 综合以上因素进行结构计算 并完成此次设计任务 3 设计总说明 3 1 设计依据 1 土木工程专业 2011 届毕业设任务书 2 国家规定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 3 2 设计概述 1 本次设计的题目为 城市宾馆设计 该工程位于沈阳市 为永久性建筑 2 建筑面积 9499m2 占地面积 949 9m2 共 10 层 各层层高为 3 6m 楼 内 3 部楼梯 三部电梯 柱网尺寸见建筑图 3 室内外高差 0 450m 室外地面标高为 0 450m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7 页 共 63 页 3 3 建筑说明 1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 外墙 370mm 的空心砖 内墙 240mm 的 空心砖 女儿墙为 120mm 钢筋混凝土现浇墙 2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建筑场地类别二类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为 0 10g 3 4 各部分建筑构造 3 4 1 屋面 上人屋面 保护层 25 厚 1 3 水泥砂浆 改性沥青防水层 20mm 厚 1 2 5 水泥沙浆找平层 80mm 厚聚苯板保温层 100 140mm 厚膨胀珍珠岩找坡层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0mm 厚板下抹灰 3 4 2 楼 地面 20mm 厚磨光花岗岩地面 30mm 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素水泥浆一道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100mm 厚 C15 混凝土垫层 20mm 厚板下混合砂浆抹灰 素土夯实基土 3 4 3 厕所 8mm 面砖地面 50mm 厚防水砂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8 页 共 63 页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0mm 厚混合砂浆抹灰 4 荷载计算 4 1 荷载汇集及截面尺寸的计算 4 1 1 框架柱 根据轴压比公式初步估定柱截面尺寸 N fN fc cbh 0 75bh 0 75 二级框架 框架柱的负荷面积内每平米按 12 15kN m2初估 N 一根柱子的单层负荷面积 层数 边柱取 1 3 中柱取 1 2 考虑安 全 取 1 3 N 1 3 一根柱子的单层负荷面积 层数 N 1 3 13 6 6 2 2 4 2 3 9 2 3 9 2 10 2965 95kN A N 0 75fc 2965 95 1000 0 75 19 1 207047 12 2 选定柱截面尺寸 bc hc 500 500mm 4 1 2 框架梁 h 1 8 1 12 L 取 h 600 b 1 2 1 2 5 h 取 b 250 选定框架梁截面尺寸为 b h 250 600mm 4 1 3 材料情况 非重承空心砖 砂浆等级为 M5 混凝土 C20 基础 C25 板 C30 梁 C35 柱 纵向受力钢筋 HRB400 级 箍筋 HPB235 级钢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9 页 共 63 页 4 2 荷载汇集 4 2 1 恒载 1 屋面 20mm 厚保护层 0 5 kN m2 改性沥青防水 0 35kN m2 20mm 厚 1 2 5 水泥砂浆找平 20 0 02 0 4 kN m2 80mm 厚聚苯板保温层 0 5 0 08 0 04 kN m 100 140mm 厚膨胀珍珠岩找坡层 0 01 0 14 2 7 0 84kN m2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25 0 12 3kN m2 20mm 厚板下抹灰 17 0 02 0 34 kN m2 5 47kN m2 2 楼面 20mm 厚花岗岩地面 28 0 02 0 56kN m2 30mm 干硬性水泥砂浆 20 0 03 0 6kN m2 水泥浆一道 20 0 005 0 1kN m2 12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3kN m2 20mm 厚板下混合砂浆抹灰 0 02 17 0 34 kN m2 4 6kN m2 3 梁重 取梁自重 25 kN m3 框架梁 梁自重 0 25 0 60 25 3 75kN m 粉 刷 2 0 02 0 6 0 12 17 0 33kN m 4 08kN m 4 墙重 砌体与抹灰之和 抹灰 外墙面外抹灰 20 厚水泥砂浆 0 4kN m2 外墙内抹灰及内墙面抹灰 20 厚石灰砂浆 0 34 kN m2 墙重 外墙 370 厚 10 0 37 0 4 0 34 4 44 kN m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0 页 共 63 页 焦渣空心砖 10kN m3 内墙 240 厚 10 0 24 0 34 2 3 08kN m2 焦渣空心砖 10kN m3 5 柱 取柱子自重 25 kN m3 柱自重 25 0 50 0 50 6 25kN m 柱粉刷 1 0 02 17 0 34kN m 6 59kN m 6 门 0 2 kN m2 窗 0 4 kN m2 4 2 2 活荷载 雪活载 0 40 kN m2 风活载 0 5 kN m2 厕所 2 0 kN m2 楼面 2 0kN m2 走廊 门厅 2 0 kN m2 楼梯 2 0kN m2 上人屋面 2 0kN m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1 页 共 63 页 4 3 计算简图及层数划分 图 4 1 计算单元简图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2 页 共 63 页 6600 45503600 2400 图 4 2 层数划分 4 4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4 4 1 十层上半层 女 儿 墙 0 12 0 9 58 5 15 6 2 10 160 06kN 屋 面 5 47 58 5 15 6 4991 92kN 框架横梁 4 08 15 6 3 0 5 16 920 45kN 框架纵梁 4 08 58 5 15 0 5 4 832 32kN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k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3 页 共 63 页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0 6 2 29 1 2 1 8 4 44 15 6 0 5 3 1 8 0 6 1 8 1 8 0 6 4 44 2 396 4kN 内 纵 墙 3 9 0 5 1 2 0 3 0 9 17 3 08 7 8 1 1 2 0 3 1 8 2 3 08 7 8 1 1 2 0 3 0 9 2 3 08 295 03kN 内 横 墙 6 6 0 5 1 2 3 08 24 541 09kN 门 20 0 3 0 9 0 2 2 0 3 1 8 0 2 1 30kN 电 梯 门 0 3 0 8 7 85 3 5 56 kN 窗 31 1 2 1 8 0 4 26 78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0 3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1 8 0 3 0 8 3 08 3 9 1 8 0 9 0 3 3 08 77 34kN 8960 06kN 8960 06kN G10 8960 06 0 5 活 8960 06 0 5 15 6 58 5 2 9872 66kN 4 4 2 十层下半层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2 29 0 9 1 8 4 44 15 6 0 5 3 1 8 1 8 0 9 4 44 2 817 58kN 内纵墙 3 9 0 5 1 8 1 8 0 9 17 3 08 7 8 1 1 8 1 8 1 8 2 3 08 7 8 1 1 8 1 8 0 9 2 3 08 356 48kN 内横墙 6 6 0 5 1 8 3 08 24 811 64kN 门 20 1 8 0 9 0 2 2 1 8 1 8 0 2 7 78kN 电梯门 1 8 0 8 7 85 3 33 91 kN 窗 31 0 9 1 8 0 4 20 09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1 8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4 页 共 63 页 1 8 1 8 0 8 3 08 3 9 1 8 0 9 1 8 3 08 62 09kN 2821 29kN 2821 29kN 4 4 3 二 四 六 九层上半层 楼 面 4 6 58 5 15 6 4197 96kN 横 梁 4 08 15 6 3 0 5 16 920 45kN 纵 梁 4 08 58 5 15 0 5 4 832 32kN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kN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0 5 2 29 1 2 1 8 4 44 15 6 0 5 3 1 8 0 6 1 8 1 8 0 6 4 44 2 441 69kN 内 纵 墙 3 9 0 5 1 2 0 3 0 9 13 3 08 7 8 1 1 2 0 3 0 9 6 3 08 298 36kN 内 横 墙 6 6 0 5 1 2 3 08 22 496 00kN 门 20 0 3 0 9 0 2 1 08kN 电 梯 门 0 3 0 8 7 85 3 5 56 kN 窗 31 1 2 1 8 0 4 26 78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0 3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1 8 0 3 0 8 3 08 3 9 1 8 0 9 0 3 3 08 77 34kN 7936 91kN7936 91kN 4 4 4 二 四 六 九层下半层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kN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2 29 0 9 1 8 4 44 15 6 0 5 3 1 8 1 8 0 9 4 44 2 871 58kN 内纵墙 3 9 0 5 1 8 1 8 0 9 13 3 08 7 8 1 1 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5 页 共 63 页 1 8 0 9 6 3 08 376 44kN 内 横 墙 6 6 0 5 1 8 3 08 22 744 00kN 门 20 1 8 0 9 0 2 6 48kN 电 梯 门 1 8 0 8 7 85 3 33 91 kN 窗 31 0 9 1 8 0 4 20 09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1 8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1 8 1 8 0 8 3 08 3 9 1 8 0 9 1 8 3 08 62 09kN 2772 312772 31 kNkN 4 4 5 五层上半层 楼 面 4 6 58 5 15 6 4197 96kN 横 梁 4 08 15 6 3 0 5 16 920 45kN 纵 梁 4 08 58 5 15 0 5 4 832 32kN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kN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0 6 2 29 1 2 1 8 4 44 15 6 0 5 3 1 8 0 6 1 8 1 8 0 6 4 44 2 396 4kN 内纵墙 3 9 0 5 1 2 0 3 0 9 10 3 08 7 8 1 1 2 0 3 0 9 6 3 08 11 7 1 5 1 8 0 6 0 3 1 8 2 3 08 297 53kN 内 横 墙 6 6 0 5 1 2 3 08 20 450 91kN 门 16 0 3 0 9 0 2 0 3 1 8 0 2 2 1 08kN 电 梯 门 0 3 0 8 7 85 3 5 56 kN 窗 31 1 2 1 8 0 4 26 78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0 3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1 8 0 3 0 8 3 08 3 9 1 8 0 9 0 3 3 08 77 34kN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6 页 共 63 页 7918 14kN7918 14kN 4 4 6 五层下半层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kN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2 29 0 9 1 8 4 44 15 6 0 5 3 1 8 1 8 0 9 4 44 2 871 58kN 内纵墙 3 9 0 5 1 8 1 8 0 9 10 3 08 7 8 1 1 8 1 8 0 9 6 3 08 11 7 1 5 1 8 1 8 1 8 2 3 08 371 45kN 内 横 墙 6 6 0 5 1 8 3 08 20 676 37kN 门 16 1 8 0 9 0 2 1 8 1 8 0 2 2 6 48kN 电 梯 门 1 8 0 8 7 85 3 33 91 kN 窗 31 0 9 1 8 0 4 20 09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1 8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1 8 1 8 0 8 3 08 3 9 1 8 0 9 1 8 3 08 62 09kN 2699 692699 69 kNkN 4 4 7 一层上半层 楼 面 4 6 58 5 15 6 4197 96kN 横 梁 4 08 15 6 3 0 5 16 920 45kN 纵 梁 4 08 58 5 15 0 5 4 832 32kN 次 梁 3 52 3 9 0 25 53 680 94kN 柱 子 60 1 8 6 59 711 72 kN 外 墙 58 5 0 5 15 1 8 0 6 2 28 1 2 1 8 2 7 0 3 4 44 15 6 0 5 3 1 8 0 6 2 2 1 8 0 3 4 44 416 78kN 内 纵 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7 页 共 63 页 3 9 0 5 1 2 0 3 0 9 8 3 08 3 9 0 5 1 2 8 3 08 3 0 5 1 8 0 6 0 3 1 8 7 3 08 3 9 1 8 0 3 0 9 2 3 08 3 9 1 8 3 08 333 93kN 内 横 墙 6 6 0 5 1 8 3 08 17 6 6 0 5 1 8 0 3 3 6 3 08 6 6 0 5 1 8 0 3 2 4 3 08 3 6 1 8 0 3 0 9 2 3 08 5 1 8 3 08 702 97kN 门 13 0 3 0 9 0 2 0 3 1 8 0 2 9 0 3 2 7 0 2 0 3 3 6 0 2 2 05kN 电 梯 门 0 3 0 8 7 85 3 5 56 kN 窗 28 1 2 1 8 0 4 1 2 2 4 0 4 25 34kN 电梯井墙 3 1 8 3 08 3 9 1 8 0 8 0 3 2 3 08 2 1 8 3 08 1 95 0 25 1 8 0 3 0 8 3 08 3 9 1 8 0 9 0 3 3 08 77 34kN 雨 棚 25 2 4 0 1 1 4 2 25 3 9 2 1 0 3 78 23kN 8227 4kN8227 4kN G1 0 5 活 8227 4 2772 31 0 5 2 15 6 58 5 11912 31kN 由于标准层布置相同 故 G2 7936 91 2772 31 0 5 活 7936 91 2772 31 0 5 15 6 58 5 2 11621 82kN G3 7936 91 2772 31 0 5 活 7936 91 2772 31 0 5 15 6 58 5 2 11621 82kN G 7936 91 2772 31 0 5 活 7936 91 2772 31 0 5 15 6 58 5 2 11621 82kN G7 7936 91 2772 31 0 5 活 7936 91 2772 31 0 5 15 6 58 5 2 11621 82kN G8 7936 91 2772 31 0 5 活 7936 91 2772 31 0 5 15 6 58 5 2 11621 82kN 非标准层 G4 7936 91 2699 69 0 5 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8 页 共 63 页 7936 91 2699 69 0 5 15 6 58 5 2 11549 2kN G5 7918 14 2772 31 0 5 活 7918 14 2772 31 0 5 15 6 58 5 2 11603 05kN G 7936 91 2821 19 0 5 活 7936 91 2821 19 0 5 15 6 58 5 2 11670 8kN G G G G1 1 G G2 2 G G3 3 G G4 4 G G5 5 G G6 6 G G7 7 G G8 8 G G9 9 G G10 10 114717 12kN 114717 12kN A 9499 A 9499 G A 114717 12 9499 12 08kN m G A 114717 12 9499 12 08kN m2 2 5 框架配筋计算 配筋计算内容包括 梁 柱 板 楼梯 基础 5 1 框架梁的设计 梁的纵向钢筋采用 HRB400 箍筋采用 HPB235 5 1 1 梁的正截面配筋计算 1 跨中最大正弯矩的配筋计算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由于楼面板为现浇构件的框架梁 按混凝土结构中的 T 矩 形截面梁计算 混凝土受压区的翼缘计算宽度 b f应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表 7 2 3 所列情况中的最小值取用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 其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仍然按上述规定计算 但在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0 75 RE B h0 250mm 565mm b f 1690mm 35 s amm mmhf120 比较判断属于第一类 T 形截面 0 2 cfff f b hhh 1 M 和 5 1 2 0 s cf M f b h 5 2 11 2 s 5 3 0 hf M A sy s 纵向非预应力受拉钢筋合力点 s 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19 页 共 63 页 T 形截面翼缘宽和高 ff bh 截面抵抗矩系数 s 相对受压区高度 纵向受拉钢筋面积 s A 等效矩形应力图形特征值 为简化计算 1 1 1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c f 纵向受拉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y f 截面有效高度 腹板宽度 0 hb 验算最小配筋面积 跨中 和 0 25 比较取大值 支座 和 y t f f 55 y t f f 65 0 3 比较取大值 经计算跨中取 0 25 支座取 0 3 最大配筋率 2 06 计算过程如下表 表 5 1 梁跨中正截面弯矩承载力 截面 L0bh0M s AB 跨中 6502250565 152 29 0 01970 0199 十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52 42AB 跨中 6502250565168 7 7 0 02190 0221 九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6 64AB 跨中 6502250565169 8 3 0 02200 0222 八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7 62AB 跨中 6502250565169 8 3 0 02200 0222 七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7 62AB 跨中 6502250565176 7 1 0 02290 0232 六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7 62AB 跨中 6502250565176 8 4 0 02290 0232 五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7 62AB 跨中 6502250565184 1 7 0 02390 0242 四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7 62AB 跨中 6502250565187 0 1 0 02420 0245 三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7 62AB 跨中 6502250565188 8 6 0 02450 0248 二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18 47 AB 跨中 6502250565198 470 02570 0260 一层 BC 跨中 2400250565 25 48 表 5 2 梁跨中正截面弯矩承载力 截面 s A min0 bh 实配面积配筋率 AB 跨中 756 28353 133C187630 54 十层 BC 跨中 353 132C185090 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0 页 共 63 页 AB 跨中 838 97353 133C209410 67 九层 BC 跨中 353 132C206280 44 AB 跨中 844 24353 133C209410 67 八层 BC 跨中 353 132C206280 44 AB 跨中 844 24353 133C209410 67 七层 BC 跨中 353 132C206280 44 AB 跨中 878 44353 133C209410 67 六层 BC 跨中 353 132C206280 44 AB 跨中 879 09353 133C209410 67 五层 BC 跨中 353 132C206280 44 AB 跨中 916 45353 133C209410 67 四层 BC 跨中 353 132C206280 44 AB 跨中 930 59353 133C2211400 81 三层 BC 跨中 353 132C227600 54 AB 跨中 939 79353 133C2211400 81 二层 BC 跨中 353 132C227600 54 AB 跨中 988 61353 133C2211400 81 一层 BC 跨中 353 132C227600 54 2 梁端最大正弯矩配筋计算 按双筋梁计算时 其截面受压区高度计算结果一定小于零 即 可直 2 s ax 接对受压钢筋取矩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5 4 0sy s ahf M A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5 5 0sy RE s ahf M A 受压钢筋合力点到截面近边距离 s a 计算结果和梁跨中比较取大者 表 5 3 梁端正截面正弯矩承载力 梁端正截面正弯矩承载力 截面 h0s RE MREM s A 跨中计算实配面积配筋率 AB 左565 35 0 7 5 0 62 0 4737637633C187630 54 AB 右565 35 0 7 5 41 237637633C18763 0 54 十层 BC 左565 35 0 7 5 5 365095092C18509 0 36 九层AB 左565 35 0 7 6 33 4 75259419413C209410 6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1 页 共 63 页 5 AB 右565 35 0 7 5 38 27 9419413C209410 67 BC 左565 35 0 7 5 43 98 32 99 173 6286282C206280 44 AB 左565 35 0 7 5 30 31 22 73 1209419413C209410 67 AB 右565 35 0 7 5 27 24 9419413C209410 67 八层 BC 左565 35 0 7 5 69 49 52 12 274 6286282C206280 44 AB 左565 35 0 7 5 44 33 33 25 1759419413C209410 67 AB 右565 35 0 7 5 14 17 9419413C209410 67 七层 BC 左565 35 0 7 5 99 81 74 86 393 6286282C206280 44 AB 左565 35 0 7 5 76 56 57 42 3019419413C209410 67 AB 右565 35 0 7 5 5 01 9419413C209410 67 六层 BC 左565 35 0 7 5 123 09 92 32 484 6286282C206280 44 AB 左565 35 0 7 5 85 36 64 02 3369419413C209410 67 AB 右565 35 0 7 5 3 55 9419413C209410 67 五层 BC 左565 35 0 7 5 142 9 170 18 562 6286282C206280 44 AB 左565 35 0 7 5 106 54 79 91 4199419413C209410 67 AB 右565 35 0 7 5 10 05 9419413C209410 67 四层 BC 左565 35 0 7 5 159 20 119 4 626 6286282C206280 44 AB 左565 35 0 7 5 117 54 88 16 462 1140 1140 3C22 1140 0 81 AB 右565 35 0 7 5 15 39 114011403C2211400 81 三层 BC 左565 35 0 7 5 172 11129 08 677 7607602C227600 54 AB 左565 35 0 7 5 125 32 93 99 493 11401140 3C22 1140 0 8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2 页 共 63 页 AB 右565 35 0 7 5 19 31 114011403C2211400 81 二层 BC 左565 35 0 7 5 181 20 135 9 713 7607602C227600 54 AB 左565 35 0 7 5 143 91107 93 566 1140 1140 3C22 1140 0 81 AB 右565 35 0 7 5 25 64 114011403C2211400 81 一层 BC 左565 35 0 7 5 186 16139 62 732 7607602C227600 54 3 梁端最大负弯矩配筋计算 框架梁支座最大负弯矩的配筋应按双筋矩形截面梁计算 在计算框架梁支座 最大负弯矩的配筋时 梁下部的纵向钢筋可作为受压钢筋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框架梁支座最大负弯矩的配筋按受压钢筋已知的双筋矩 性截面梁计算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 其支座最大负弯矩的配筋仍按受压 钢筋已知的双筋矩性截面梁计算 但在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 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在计算中 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RE 应符合下列要求 x 0 35h0 且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 5 另外 混凝土 结构设计规范 规定 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 值 除按计算确定外 二 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 3 4 基本过程 先将梁下部的纵向钢筋作为受压钢筋 按力矩平衡方程求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 度 5 2 01 0 bhf ahAfM c ssyRE s 6 5 s 211 7 计算出后 可能遇到下列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或 二 三级抗震等级 说明 00 25 0 hh 00 35 0 hh 受压钢筋数量不足 按受压钢筋未知重新计算 5 8 0 2 s ah 0sy RE s ahf M A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 论文 第 23 页 共 63 页 一级抗震等级 或 二 三级抗震等 00 25 0 2hhas 00 25 0 2hhas 级 5 9 1s y c s A f f bA 纵向普通受压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y f 纵向受压钢筋面积 s A 求出受拉钢筋面积后 验算 一级抗震等级 或 二 s A 0 5 s s A A 0 3 s s A A 三级抗震等级 如果不满足要求 说明受压钢筋数量还是不足 按受压钢筋未 知重新计算 梁端负弯矩配筋计算 表 5 4 梁端正截面负弯矩 梁端正截面负弯矩 截面 h0 s RE MREM s A s AB 左 565 350 7570 9153 18763 AB 右 565 350 7578 3958 79763 十层 BC 左 565 350 7577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