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南污水处理厂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1页
津南污水处理厂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2页
津南污水处理厂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3页
津南污水处理厂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4页
津南污水处理厂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津南污水处理厂深基坑土方开挖及降水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DB29-202-20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199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岩土工程技术规范 GB50021-200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 CECS246-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津南污水处理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配套进出水管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图纸 工程编号:12008W津南再生水厂(纪庄子再生水厂迁建)配套输水管网工程支护结构设计图纸 工程编号:12009S第二章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津南污水处理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及再生水配套进出水管网工程中第六标段污水进行输送干管。津南区共计2座鱼塘,此段鱼塘为污水顶管施工。西青区共计3座鱼塘,4#鱼塘抽水后池底标高为-1.700m;3#鱼塘抽水后池底标高为-2.200m;2#鱼塘抽水后池底标高为0.12m。施工前进行施工辅道的修筑,基坑周边环境为鱼塘、草丛及荒地,管线周边无高大建筑物,污水及中水管道顶管均穿越津港公路及南引河,施工范围内无重大地下管线。1、污水起点为污水WE1井,终点为WE10井;管道直径为d3000mm,管道顶管长度为2424m,基坑最深为11.224m,污水管线共计13座基坑,其中主坑主坑6座,副坑7座。WE5WE6井为明开段,沟槽深度较浅,未达到深基坑深度米数。WE1WE5井、WE6WE10井为顶管段,此段有深基坑13座,需要论证。2、再生水再生水管道主线起点由Z节19,至终点Z节26,管道直径为d1650mm,管道顶管长度为326m,基坑最深为11.69m,再生水管线共计4座基坑,其中主坑主坑2座,副坑2座。Z放9Z放10井、Z放11Z闸14井为顶管段,此段有4座深基坑,需要论证。其余段为明开,沟槽深度较浅,未达到深基坑深度。 3、地下水地质情况 地下水: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潜水,静止水位埋深0.501.3m,相当于标高1.30.8m。年变幅一般为0.501.00m。抗浮设防水位:按地面以下0.50m考虑。本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0.60m。 地下水腐蚀性: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类环境,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有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按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在长期浸水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在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1)人工填土层(Qml)全场地均有分布,厚度0.504.30m,底板标高为1.73-0.29m,主要由素填土(地层编号2)组成,呈褐色,软塑状态,粉质黏土、黏土组成,含砖渣、石子,腐植物、有机质,土质结构性差、不均匀。其中在418、424、425、427号孔附近缺失该层。 人工填土填垫年限小于十年。(2)全新统上组陆相冲积层(Q43al)厚度1.504.30m,顶板标高为1.73-0.29m,主要由黏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土透镜体。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尚稳定。(3)全新统中组海相沉积层(Q42m)厚度11.5023.80m,顶板标高为-1.66-3.20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粉质黏土(地层编号1):厚度一般为5.508.0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土透镜体。其中在424、425号孔附近缺失该层。第二亚层,粉质黏土 (地层编号4):厚度一般为1.508.30m,呈灰色,软塑状态,有层理,含贝壳,属中压缩性土。局部夹淤泥质土、粉土透镜体。本层土1亚层土质尚均匀,分布欠稳定;4亚层土质较均匀,分布不甚稳定,局部水平方向顶、底板埋深起伏较大,厚度变化较大。(4)全新统下组沼泽相沉积层(Q41h)仅在416、417号孔附近揭示,厚度1.001.60m,顶板标高为-13.27-13.85m,主要由粉质黏土(地层编号)组成,呈黑灰浅灰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有机质、腐植物,属中压缩性土。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不稳定。(5)全新统下组陆相冲积层(Q41al)仅在416、417号孔附近揭示,厚度2.103.50m,顶板标高为-14.85-14.87m,主要由粉质黏土(地层编号1)组成,呈灰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不稳定。(6)上更新统第五组陆相冲积层(Q3eal)仅416号孔附近揭示,厚度12.30m,顶板标高为-16.97m,主要由粉土(地层编号2)组成,呈灰黄褐黄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偏低)压缩性土。局本层土水平方向上土质较均匀,分布不稳定。(7)上更新统第三组陆相冲积层(Q3cal)本次勘察钻至最低标高-38.55m,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7.00m,顶板标高为-29.27-36.50 m,该层从上而下可分为2个亚层。第一亚层,粉土(地层编号2):仅416号孔附近分布,厚度为4.70m,呈黄褐色,密实状态,无层理,含贝壳,属低压缩性土。第二亚层,粉质黏土(地层编号3):仅416号孔附近分布,本次勘察未穿透此层,揭露最大厚度2.30m,呈褐黄色,可塑状态,无层理,含铁质,属中压缩性土。地基土渗透系数及渗透性表地层编号岩性垂直渗透系数Kv(cm/s)水平渗透系数KH(cm/s)渗透性1粉质黏土1.70*10-71.00*10-7不透水1粉质黏土1.07*10-62.36*10-6微透水2粉质黏土4.08*10-84.08*10-8不透水4粉质黏土1.50*10-68.69*10-6微透水粉质黏土1.61*10-61.82*10-6微透水1粉质黏土1.00*10-71.00*10-7不透水1粉质黏土1.99*10-65.75*10-6微透水2粉土3.34*10-57.62*10-5弱透水1粉质黏土3.32*10-63.63*10-6微透水触变泥浆减阻管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地层编号土性触变泥浆减阻管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KN/m2)1粉质黏土4.04粉质黏土4.0注:上表参数仅适用于混凝土管道。72抗剪强度指标地层编号岩性重度(KN/m3)直剪固结快剪直剪快剪C(kPa)(度)C(kPa)(度)1杂填土16.00.0015.000.0010.002素填土18.012.0010.0010.008.001粉质黏土18.919.5417.1818.5111.361粉质黏土18.919.9716.7714.4914.372淤泥质黏土17.913.488.209.994.674粉质黏土19.316.1218.3614.0316.39粉质黏土19.924.2019.0516.7014.821粉质黏土19.925.6717.9123.3315.191粉质黏土19.919.7618.7718.6816.312粉土20.210.0032.688.5930.221粉质黏土20.221.2520.2320.9018.40注:(1)上表中C、值为标准值;(2)1、2人工填土结合工程经验提供。4、污水及再生水全线情况平面图如下:污水顶管为:过南引河:DN3000钢筋混凝土顶管150.4m。 过津港公路:DN3000钢筋混凝土顶管149m。再生水顶管为:过南引河:双排DN1650钢筋混凝土内衬PVC顶管109m。 过津港公路:双排DN1650钢筋混凝土内衬PVC顶管54m。5、顶管工作坑一览表井 位施工工艺基坑名称间 距基坑深度基坑尺寸围护结构土层支护结构污水项管工作坑WE1(起点)副坑6.258.3*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顶管264mWE2主坑5.578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顶管197.5mWE2-1副坑6.2178.3*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顶管153mWE3主坑6.389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顶管182.3mWE4副坑6.3088.3*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顶管199mWE4-1主坑6.81710.8*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顶管201.5mWE5副坑6.4698.3*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WE6主坑7.826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149mWE7副坑8.0398.3*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400mWE8主坑9.079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360mWE9副坑8.2858.3*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166.2mWE9-1主坑11.224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150.4mWE10(终点)副坑11.0448.3*7.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再生水工作坑Z放9主坑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109m10.39Z放10副坑9*6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Z放11主坑10.8*8.3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顶管54m11.69Z闸14副坑9*6水泥搅拌桩+钻孔灌注桩粉质黏土一道混凝土支撑+一道型钢支撑水平支撑共设置两道,桩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冠梁+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采用三拼I36b工字钢支撑,腰梁采用三拼H6002001117mm型钢。井位原地表标高降水井标高井垫层底标高灌注桩桩长搅拌桩桩长一步支撑标高二步支撑标高所在土层WE10.75-11-6.014.4511.250.35/粉质黏土WE2-0.08-11.158-6.15812.77810.7380.48/粉质黏土WE2-10.44-11.277-6.27713.41711.2170.04/粉质黏土WE30.52-11.369-6.36914.58911.3890.12/粉质黏土WE40.33-11.478-6.47814.50811.308-0.07/粉质黏土WE4-10.72-11.597-6.59715.01711.8170.32/粉质黏土WE50.25-11.791-6.71910.66911.469-0.15/粉质黏土WE61.22-12.109-7.10917.02612.826-0.02-1.606粉质黏土WE71.34-12.199-7.19916.23913.0390.94-1.199粉质黏土WE82.14-12.439-7.43917.27914.0791.74-1.939粉质黏土WE91.13-12.655-7.65514.48513.2850.73-1.655粉质黏土WE9-11.07-15.654-10.65419.42416.2240.67-2.154粉质黏土WE100.8-15.744-10.74419.24416.0440.4-4.744粉质黏土Z放9主坑1.96-13.43-8.4317.5915.391.56-3.43粉质黏土Z放10副坑1.01-13.43-8.4316.6414.440.61-3.43粉质黏土Z放11主坑2.1-7.595-2.59510.8959.6951.7/粉质黏土Z闸14副坑1.01-7.99-2.990/120.91/粉质黏土6、工期计划 时间工程项目2012.10.110.312012.11.111.302012.12.112.312013.1.11.312013.2.12.282013.3.13.30WE9-1WE10基坑、顶管施工WE9-1WE9基坑、顶管施工WE8WE9基坑、顶管施工WE8WE7基坑、顶管施工WE6WE7基坑、顶管施工WE2WE1基坑、顶管施工WE2WE2-1基坑、顶管施工WE3WE2-1基坑、顶管施工WE3WE4基坑、顶管施工WE4-1WE4基坑、顶管施工WE4-1WE5基坑、顶管施工7、基坑概况以污水WE9-1为例:基坑长10.8*宽8.3m,深度11.244m,外部8501200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止水,8001000钻孔灌注桩支护。再生水基坑 8、基坑工程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调了安全生产为施工重点。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先撑后挖,支撑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100%,不得进行下层土体的开挖。如监测过程中发现支撑内力变化较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后,再进行后续施工。基坑开挖前,制定专项安全保证措施与应急预案,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应严格按照开挖方案的应急措施进行抢险,保证应急措施的有效实施,保证基坑安全。C30钻孔灌注桩施工为基坑施工的难点。基坑围护结构灌注桩之间距离仅为1m,如何合理确定灌注桩的施工顺序,防止塌孔是工程的难点。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的施工质量为工程的关键点。如果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渗漏,将会给基坑开挖带来很大困难,造成施工成本增加,施工质量下降。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相关规范进行施工,严格控制水泥掺量(20%)、水灰比(1.5)、桩机的钻进速度与提升速度及垂直度等,保证成桩质量及止水效果。第二道支撑位本工程难点,钢腰梁与灌注桩连接选用植筋方式保证其连接稳定。脚撑和钢腰梁可通过牛腿增加铁板焊接,保证其连接稳定。9、施工组织管理机构10、资源配置(1)劳动力配置劳动力计划表 单位:人 工种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情况基坑支护基础开挖临时结构拆除临时结构降水回填测量员222222试验员222222材料员222222安全员222222钢筋工621141模板工1021121混凝土工15512151木工421121电焊工441121机械工151255155电工552222普工201530303030注:1.本计划表是以每班八小时工作制为基础编制的。(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用于施工部位备注1挖掘机卡特3204台美国200286/83铲斗容量0.6m3沟槽开挖2装载机小松WA3004台日本2003铲斗容量1.7m3材料倒运3发电机凯通R4105ZD4台国产200650(KW)90(A)临时用电4运输车东方中型8台国产20046吨材料倒运5顶管机泥水平衡2套国产200510米顶管施工6吊车徐工25吨2台国产200225吨吊运材料设备7平板振捣器恒新ZB110-504台国产20041.56880(N)基础及回填8电焊机150A-500A4台国产2005500焊接钢管连接9打桩机1.2t轨道式3台国产200420跟基坑打桩10全液压履带起重机QUY502徐工02.8117.650t整个工程11三轴搅拌桩机NSC-200-EP1中国200kw基坑工程12桩机重力桩架1台中国基坑工程13震动打桩机GOG182台围护工程(3)拟配备工程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序 号设 备 名 称规 格 型 号单 位数 量备 注1电子天平不低于是4000g/0.01g台12中型烘箱带调控温装置,精度1C,体积不小于220升台13土工标准筛(套)方孔,筛框高不小于50mm孔径0.07460mm套14台秤15kg/5g台15电子秤30kg/1g台16砂浆振动台转速60转/分,带自动定时装置台17砂浆试模个188电子温度计温度范围-30500,精度0.1个59水准仪自动安平1.5mm/km台3第三章 土方开挖前对支护结构进行渗漏检测土方开挖前,应对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的隔水封闭效果进行渗漏检测。采用洛阳铲小范围开挖探坑,检查每次开挖深度范围内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是否有漏水情况。如果存在漏水情况,则要找到漏水点的准确位置,然后在漏水点的水泥搅拌桩外侧进行双液注浆补漏。确保止水帷幕的隔水封闭效果。第四章 基坑开挖及支护1、基坑开挖及支护土方开挖应分层、平衡开挖,严格遵守“先撑后挖”的施工原则。待上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100%强度后再进行下层土体的开挖。基坑开挖时宜采用人工与挖掘机配合、分步进行。开挖深度直至每一步开挖基底标高以上30cm后,采用人工清理槽底,严禁超挖或扰动基底土层。机械开挖时,机械工作平台放置在工作井出入口一侧,随开挖随清运至事先指定地点并远离基坑周边区域。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为8001000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止水帷幕采用三轴8501200水泥搅拌桩。水平支撑共设置两道,桩顶采用钢筋混凝土冠梁+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采用三拼I36b工字钢支撑,腰梁采用三拼H6002001117mm型钢。 基坑支护剖面图:基坑开挖一步土从原地面向下挖1米,沿基坑挖截水沟0.3m0.3m,将基坑四周水泥搅拌桩剔平,用空压机将灌注桩剔除0.8m深,用人工挖除砼支撑沟槽。基坑开挖二步土冠梁砼强度达到100%挖二步土,钢支撑完成后将钢围檩与灌注桩的缝隙用C30细石混凝土灌实。坑外挖掘机坐落于工作井出入口一侧,开挖至环梁底部。基坑开挖到底开挖到底时用加长臂挖掘机取土并配合人工挖土。基坑四边挖排水沟深0.3m宽0.3m,清平基坑地面,遇有腐软的地方要挖掉软土回填片石或混渣石料以加固土体。其它对于中水工作坑,基坑开挖方式与WE9-1基本相同,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型钢支撑安装时,因牛腿安装需要,牛腿部位土方开挖面低于支撑面30cm,存在超挖问题,保证型钢支撑在土方开挖完成后的12小时之内完成安装。挖掘机距基坑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m,基坑内所有开挖出的土方堆放在距基坑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然后用运输车运出场地。2、型钢安装土方开挖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当土方开挖至支撑下0.3m内时应及时架设型钢支撑。当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及时组织测量人员施放型钢支撑的点位,焊接牛腿。牛腿一定要准确定位,利用牛腿控制支撑的水平位置与高程。型钢支撑施工时在一天气温较低时进行。牛腿剖面图基坑开挖至型钢支撑设计标高后,在12小时之内完成上撑。3、进出洞口处理由于土体自身均缺少自立性和防水性,一旦有临空面时,会产生滑坡塌方,出现涌水、涌泥、涌砂。严重时造成基坑失稳。 对洞口外土体加固处理的目的,是使土体具有自立性、隔水性和一定的强度,防止机头在顶进初期由于自重过大而产生“叩头”现象。在机头进洞穿墙初期,因入土较少,机头的自重仅由导轨和入土较浅的土体支承,作用于支撑面上的应力很可能超过允许承载力,使机头“叩头”下栽。 因此,对洞口土体加固十分必要。破除砼桩应为圆形,圆心与管道中心保持一至,洞口直径大于管道外径50mm.对于破除围护桩后的洞口上边缘以上80mm除横向焊接一道过梁保证其整体性,并且在洞口周边安放橡胶止水法兰。在洞口周边预埋螺栓,然后进行橡胶止水法兰的安装,设置扇形钢压板,防止橡胶法兰被挤翻,橡胶法兰内径小于管道外侧30mm左右,单边翻进去15mm,使用回弹力较高的橡胶板,板厚不小于16mm。橡胶止水法兰橡胶止水法兰设置图4、顶力的计算顶进需要顶力与基坑允许最大顶力对照表井号顶 距(m)顶进需要顶力(KN)基坑允许最大顶力(KN)备注WE61491060610496中继间接力WE8400218038831中继间接力WE9-11501065118613钢筋混凝土管顶管传力面允许最大顶力按下式计算:Fdc=0.5123 fcAp Qd5式中 Fbc混凝土管道允许顶力设计值(N) 1混凝土材料受压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90; 2偏心受压强度提高系数,可取1.05; 3材料脆性系数,可取0.85; 5混凝土强度标准调整系数,可取0.9; e混凝土受压强度设计值(N/mm); Ap 管道的最小有效力面积(mm) Qd顶力分项系数,可取1.3。后座反力常用的计算: 式中:总推力之反力,kN;系数,取=1.52.5;后座墙的宽度,m;土的容重,kN/m3;后座墙的高度,m;被动土压系数(见表7.1.8);土的内聚力,kPa;地面到后座墙顶部土体的高度,m5、后背墙在施工中,要求后背墙必须保持稳定,一旦后座墙遭到破坏,顶进工程就要停顿。后背墙必须要有充分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并且要平直,后背墙选用5m*5m钢板,钢板后部浇筑混凝土并且向灌注桩内植筋以确保后背墙的稳定性。后背墙影响因素:1.1顶进误差在顶进过程中,由于土质、设备的操作等原因,导致管子的方向或高程出与偏差,这种误差将导致顶力增加。1.2中途停工顶进作业一开始,中途就不能停顿。如果停止一段时间后再顶进,其起始顶力要大大超过停工前的顶力,因此必须对后座墙进行加固后方可再顶进。在计算所得顶力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安全系数,作为防止主观因素影响的储备力量,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能保证后座墙在设计强度以内,不致受超负荷顶力的影响而导致破坏。后座墙的刚度要求顶管时要求后后座墙具有充分的刚度,以避免往复回弹,消耗能量。所以,要提高顶进效率,除采用长行程的千斤顶外,还应设法增加后座墙的刚度。后背墙简图浇筑基坑底板。 底板满铺浇注。模板采用钢模P3012,U型卡连接,后背用钢管顶牢加固,模板的边线由给定的井中反出,砼底板的上平线用水准仪给出。砼采用商品砼,为使砼的早期强度提高的更快,应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浇筑时,因地面到坑底距离为67米,故用砼溜管。浇筑砼前将导轨预埋钢板安装到位,钢板按中线一边7块铺设,共计14块,按导轨的长度均匀布置,钢板尺寸0.20.4米,厚1cm.下面焊接14钢筋做爪,长25厘米。底板平面示意图预埋钢板大样图 基坑开挖防渗漏措施:采用两种浆液和两套输浆系统输浆,经混合器混合后进行的注浆,将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使土壤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用于地基加固,其方法为双液注浆。 中水顶管管道下管顺序:首先施作北侧顶管,再施作南侧顶管。第五章 基坑降水 1、降水井布置:采用疏干降水管井,对抗潜水层进行降水,有效降低被开挖土体含水量;疏干井井深低于基坑底5m,坑内疏干井材料采用无砂管。在坑外设置适量观测井,井深低于基坑底3m,观测井的位置尽量靠近围护结构。材料采用无砂管。2、降水井布置图:顶管基坑外侧观测井可兼做顶管进出洞口的降水井。3、封井方案:坑内疏干井:降低水位后在静止状态下,快速回填硬性混凝土至底板底面,最后浇筑底板混凝土。坑外观测井:降低水位后在静止状态下,快速回填粘土球至基坑顶面。第六章 基坑监测措施 1、监测项目:序号观测名称方法及工具测点距离备注1基坑内外情况观察现场观察及地质描述每次开挖后立即进行2地表沉陷地表桩,精密水准仪详见监测平面布置图施工监测极限值:0.001h且不大于30mm,2mm/d(报警值为24mm)3水位观测打水位观测孔,水位管,地下水位仪详见监测平面布置图累计下降500mm(报警值为400mm)4桩水平位移测斜管,测斜仪详见监测平面布置图施工监测极限值:0.0014h且不大于30mm,2mm/d(报警值为24mm)1h值为基坑开挖深度;2监测值达到设计值的80%,即为报警值;2、监测点布置:序号观测点观测点职能11号桩体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22号地下水位观测点33号地表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基坑深度1倍范围以外3、监测措施:成立施工监测领导小组,对各施工监测内容进行分工,有专人负责;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对各部分监测编制详细方案及监测计划;按照监测方案及监测计划要求准时准确进行监测;开挖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监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以监测日报的形式及时上报,发现监测数值异常则及时向监理及设计单位报告,分析产生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天监测12次,出异常情况可适当加大监测频率。监测第二天的早上8:00上报前一天监测结果。对监测布点设专人监护,施工过程中将监测点周围明显标记,处在施工辅道上的观测点在其周围砌一20高砖墙加以保护。对测斜管加盖,防止异物进入。4、基坑巡视:序号巡视项目巡视内容备注1支撑堆载变形2地面情况堆载材料存放机械行走3降水情况水泵运行出水量排水系统4止水帷幕渗漏5土方开挖土质土层机械以上各个项目我部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一定频率(每天)进行巡视,一旦发生安全隐患,应立即实施监测,如数据显示出现险情,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避免事故的出现。第七章 应急预案1、自身风险:围护结构变形较大支撑体系失稳维护结构渗漏基底管涌2、基坑开挖应急预案围护结构变形较大: 预防措施: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基坑开挖过程中,应按照“分层、均衡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进行施工。采用合理的降水措施。应急措施:当围护结构变形较大时,立即停止开挖,撇掉地面所有施工荷载,及时与相关各方沟通,情况继续恶化,应立即采取基坑内回填土方等坑内加载措施,以确保基坑安全。支撑体系失稳:预防措施: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撑的施工,应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时各个工序的质量,包括植筋、钢筋焊接、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等。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待上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进行下层土体的开挖。加强围护结构位移监测。应急措施:发现问题后及时将基坑内所有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备有足够的抢险用钢支撑、吊车,一旦发生支撑失稳事故,立即采取增设支撑的措施。现场抢险同时,立即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商定解决方案。基坑底部突涌预防措施:避免超挖、严格控制挖掘深度。避免基底土体暴露时间过长,及时进行基坑封底。应急措施:对涌水处进行注浆封堵。采取回填土方压载措施。围护结构漏水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基坑开挖前,进行渗漏检测,如发现有渗漏处及时处理。应急措施:提前联系好专业堵漏队伍,约定接到任务通知后2小时内到场采取注浆堵漏。当严重漏水导致围护结构有较大变形时,可考虑坑内堆载的方式保证基坑安全。基坑开挖影响河道、公路的安全预防措施:对河道、公路和基坑本体做重点监测;会同管理单位提前做好应急方案;沉降接近警戒值时增加监测频率以指导基坑开挖施工。应急措施: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 为防止掘进机出洞发生磕头现象,采取以下措施:a、 掘进机就位后,将机头垫高5mm,保持出洞时掘进机有一向上的趋势。调整后座主推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出洞时加密测量掘进机的偏差,一旦发现下磕趋势,立即用后座千斤顶进行纠偏。由于距离较短。这一方面效果会非常明显。b、 施工时在出洞口内预埋一块钢板,工具管出洞前可安装导出轨道。c、 顶管管节制作时,前三节砼“F”管内侧预埋钢套环,可将工具管与砼“F”管用槽钢连成一个整体。d、 另外,出洞口外侧的地基加固措施,也进一步防止了磕头现象发生。 由于在初始顶进阶段正面水土压力远大于管周围的摩擦阻力。拼接管子时主推千斤顶在缩回前必须对已顶进的部分与井壁进行固定,否则管道发生后退会导致洞口止水装置受损,因此在主推千斤顶退回前将砼管与沉井壁相连,直至砼管外壁摩阻力大于掘进机正面水土压力为止。 第八章 基坑开挖应急预案 根据本项目风险评估报告确定的风险因素: 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坑开挖危险源: .围护结构变形较大;支撑体系失稳;围护结构渗漏;基底管涌。 以上环境风险均为二级风险点1 基坑开挖过程中预防、应急措施1. 围护结构变形 预防措施:围护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基坑开挖过程中,挖掘机距基坑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3m,基坑内所有开挖出的土方堆放在距基坑边缘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然后用运输车运出场地,为应按照分层、分段开挖、先撑后挖的原则进行施工。采用合理的降水措施。 应急措施:当维护结构变形较大时,立即停止开挖,刺激、撤掉地面所有施工荷载,及时与相关各方沟通,情况继续恶化,应立即采取基坑内回填土方等坑内加载措施,以确保基坑安全。2. 支撑体系失稳 预防措施: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支撑的施工,应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支撑施工时各个工序的质量,包括植筋、钢筋焊接、绑扎、模板支护、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等。开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待上层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进行下层土底的开挖。加强维护结构内力、位移检测。 应急措施:发现问题后及时将基坑内所有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备有足够的抢险用钢支撑、吊车,一旦发生支撑失稳事故,立即采取增设支撑的措施。现场抢险同时,立即会同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商定解决方案。3. 维护结构渗漏水 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基坑开挖前,进行渗漏检测,如发现有渗漏处及时处理。 应急措施:提前联系好专业堵漏队伍,约定接到任务通知后2小时内到场采取注浆堵漏。当严重漏水导致围护结构有较大变形时,可考虑坑内加载的方式保证基坑安全。4. 基底突涌 预防措施:避免超挖、严格控制挖掘深度。避免基底土体暴露时间过长,及时进行基坑封底。 应急措施:对涌水处进行注浆封堵。采取回填土方压载措施。5. 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南引河、津港公路的影响预防措施:对河道、津港公路和基坑本体作重点监测;会同管理单位提前做好应急方案;沉降接近警戒值时增加监测频以指导基坑开挖施工; 应急措施: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6. 大口井措施预防措施:土方开挖时,除向土方开挖人员做好保护交底外,派专人负责看护成井,井口设置井盖盖好,以防掉落井内杂物。 应急措施:井周围做好标志,以示保护,每天进行巡视保护情况,配备足够的机动设备,一旦发生意外情况,在第一时间投入工作。二.降水应急预案1.预警等级划分在深基坑开挖前进行坑内降水,对坑内、坑外水位变化进行监测,分析判断坑内水位降低与坑外的水力联系状况,根据坑内外水力联系状况,根据坑内外水力联系强弱划分为三个等级:联系弱(III级)、联系较强(II级)、联系强(I级),并设立预警装置,一次采用蓝色、黄色和红色来加以表示、一旦坑内外水力联系较强时就要启动报警。具体规定如下: III级状态:坑内降水坑外水位不发生变化或水位下降非常缓慢,且坑外最大水位沉降到一定深度后停止下降,说明坑内和坑外无水力联系或水力联系弱,预警指示灯始终处于蓝色状态; II级状态:坑内降水坑外发生持续小幅下降或发生明显波动,说明坑内外水力联系叫强,预警指示灯由蓝色转为黄色状态,以示警惕; I级状态:坑内降水到一定深度时,坑外水位发生大幅波动或出现持续缓较明显下降,说明坑内外的水力联系强,预警指示灯转为红色状态,启动警报系统,实施报警,需要及时采取坑外回灌措施,以防事态的进一步扩展,同时立即请示上级主管部分,及时研究防治对策。 2.深基坑降水警报分级处置与应急措施 所有监测结果均处于III级状态时,施工可以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行 当监测水位或基坑外面沉降监测结果出现了II级状态时,就要引起高度警觉,分析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加以控制。 当监测水位或基坑外地面沉降监测结果出现了I级状态时,工程已处于严重的警备状态,实施全线告急,提请专家快速做出影响与抉择,以最快速度提出应急解决方案。 3.深基坑降水工程关键因素降水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降水安全的因素必须给予充分重视,特别强调的是: 电源保证 必须双电源保证,在工业用电的同时需配备一台柴油发电机,需电量为75-120KW,为了保证柴油发电机处于完好状态,需定期对发电机进行试运行保证应急时能够发动供电。同时字、在线路设计时必须自动切换电源,让降水的电源得到持续供电,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降水不得中断,否则造成的、后果无法估量。 排水保证 排水是否正常将直接影响降水运行,根据降水最高峰分析,要求施工区域内合理布置排水管线,能够迅速将大量地下水排入城市管道中。 井管保护 基坑开挖时注意保护降水井管,在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疏干井可逐节拆除。开挖时要防止堵死管井,应设专人对降水井井位进行控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在井口加盖,井周围要设置护栏。 抽水泵备用降水过程中要有备用泵及时更换。泵的启动系统要切实可靠。 电缆保护 降水系统电缆要入地或悬空,不能放置地面上,有破损及时更换。电缆线的规格应满足相关技术要求。3、 应急物资准备1.在施工过程中,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抢险物资,沙袋、水泥、钢支撑等,所有抢险物资要摆放在离现场很近的地方,搬运方便,道路通畅。2.开挖过程中视存土区存土情况,事先与土方开挖单位联系好,一但发生险情做好应急回填土方的准备。3.施工现场备有足够的刚支撑,并备足抢险专用钢支撑,事先拼装好一定量的钢支撑。4.现场挖掘机、汽车吊等大型机械,发生险情后统一服从应急领导小组的调配。5.现场备有相应的急救必备品(如止血带、止血药、创可贴、医用棉、绷带、夹板担架等)。50T汽车吊 1台25T汽车吊 1台水泥 30t砂 20t袋子 1000个铁锨 40把救援专用车 1辆担架 2副急救箱 2个 四.项目应急领导保障小组分工、职责:姓名职务职责孙万茹指挥(组长)全面负责应急排除、抢险的组织领导,现场决择、指挥、协调、下达指令。日常应急准备工作的部署、检查、督导。事故上报、救援。胡珺副指挥(副组长)协助指挥(组长)落实应急方案、设备、物资、人员的调配。指挥抢险。指挥不在时,代行指挥职责。徐双艳副指挥(副组长)应急事故的抢险方案的科技支持,事后总结与事关调查。张凯资金保障组执行指挥(组长)指令,提供资金保障,做好日常安措费的管理、监督。赵淮伟技术保障组对现场排险、抢险提供技术、安全技术措施。郭岩川安全保卫组事故现场的保护、警戒,应急现场的安全、保卫,应急防护用品的管、供。日常预案的的管理,组织培训、演练,参与事故调查刘玉纯设备保障组应急机械设备的购、供、管。刘东虹后勤通讯组生活保障、接待、疏导、安抚及善后处理。现场通讯保障,媒体接待、事故记录。窦玉杰医护抢救组急救医疗用品、药品的日常保管,抢救受伤害人员的医疗救护。侯志刚抢险救护组(主体)召集、组织抢险人员的参加应急培训、演练,实施应急抢救。于振龙抢险救护组(降水)降水应急器材的保管维护,降水险情排查、组织召集专业抢险人员实施抢险作业。五.应急响应1. 当发生险情或接报后,应急领导小组立即到现场观察、分析、判断,启动组应级别的应急处置。2. 按照应急处置程序统一,协调、有序实施险情排除或事故抢险。3. 险情得到控制或抢险完毕,得到上级或相关单位的确认后,恢复正常施工。4. 应急救援路线图 第九章 冬季施工措施根据业主的工期安排,工程将进入冬季施工,为确保冬季施工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1 冬期施工起始日期11月15日为冬季施工。2 冬期施工生产准备工作1. 冬期施工现场准备排除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