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1页
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2页
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3页
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4页
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毕业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目录摘要1前言21.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征21.1 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21.2 注意科学合理配置植物21.3 植物造景功能多样化21.4 现代园林重写实21.5 植物材料丰富多彩32.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32.1 乔灌木类32.2 花卉类52.3 藤本类62.4 匍地类73.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应用83.1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空变化83.2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观83.3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空间变化83.4 利用园林植物改造地形83.5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衬托效果93.6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意境效果94.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94.1 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的存在问题94.1.1 园林植物种类少94.1.2 侧重视觉艺术效果而忽视生态效益104.1.3 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104.2 如何更好地创造植物景观104.2.1 强化园林植物的开发与利用104.2.2 造景形式多样化104.2.3 重视生态效益115.结论11参考文献1211浅析园林植物在造景中的应用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膨胀、用地紧张、环境恶化,人们发现园林绿化建设是解决环境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建设较注重植物景观、注重生态效益,改善和提高了环境质量。但仍有些地方进行园林绿地建设及城市规划时只重经济效益而轻植物生态效益,破坏了生态环境。而现在城市中原有的园林绿地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人们不仅需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来到园林绿地中休息、活动、观赏花木等美景,以寻求一种身心的释放和轻松,而且需要生活、工作和学习等环境都充满绿色生机。植物景观除了供人欣赏自然美、陶冶情操、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外,还能改善日益恶化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因此,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应进一步深化。1.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特征现代园林由于其历史时期、造园者、服务对象等不同于古典园林,因此形成了极其鲜明的特点。1.1 注重生态效益和生态景观在自然界中,植物群落所创造的生态效益最高。因此植物造景中遵循自然群落组成、结构进行植物的组合。1.2 注意科学合理配置植物现代园林作为人们游憩、休闲活动的场所,以室外活动空间为主,绿地比例要高。配置植物时要做到适地适树。1.3 植物造景功能多样化植物材料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建筑物周围种植、假山上种植、发展到行道树、绿篱、广场遮荫、空间分割等;从传统的花台发展到花坛、花境、室内花园、屋顶花园、温室等造景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和功能。1.4 现代园林重写实现代园林作为大众的一种公共空间,与传统的诗情画意相比,开阔的疏林草地、城市广场、森林公园则更加合乎现代人的口味。1.5 植物材料丰富多彩我国的种子植物超过2.5万种以上,其中乔灌木种类约8000多种。但是,真正用于造景的植物各地分布不均匀,许多植物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引种驯化,以丰富园林植物景观。此外,现代园林中草坪花卉的大量应用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而且新品种不断推陈出新。2.园林植物造景的主要形式2.1 乔灌木类园林植物造景的形式依植物材料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乔灌木类在园林造景中的主要形式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孤植。孤植造景是园林构图艺术上的需要,是单形体的树木型态与色彩的景观表现形式。一般配植在开阔空间中或视线开阔的山崖坡顶处,往往是所在空间的主景和焦点。不同的空间形式和树种,具有不同的景观效果。孤植树可作为园林局部空旷地段的主景,同时具有遮荫功能。用作孤植的园林树种有:雪松、南洋杉、白皮松、银杏、广玉兰、玉兰、国槐、垂柳、香樟、木棉、榕树、凤凰木、柠檬桉等。如图1-1,1-2。 图1-1:垂柳孤植 图1-2:七叶树孤植对植。两株乔木或灌木按一定的轴线关系对称或均衡对应种植的方式。这种造景方式主要用于强调公园、建筑、道路、广场的入口,同时具有结合蔽荫给人提供休息的作用。在园林空间构图上,对植是主要作配景或夹景使,以烘托主景,或增强景观透视的前后层次和纵深感。如可种植雪松、龙爪槐、国槐、桂花、海桐、大叶黄杨、樱花、榕树等对植树景观。如图1-3,1-4。 图1-3:入口处的黄杨球对植 图1-4:小径两侧的国槐 列植。树木呈行列式种植,有单列、双列、多列等方式,其株距与行距可以相同亦可以不同,多用于行道树、植篱、防护林带、整形式园林等,这种方式有利于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管理。常用的园林树种有:悬铃木、银杏、椴树、鹅掌楸、广玉兰、香樟、七叶树、榕树、合欢、油松,五角枫等。如图1-5,1-6列植景观。图1-5:圆柏列植 图1-6:合欢列植 丛植。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形成一个整体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由较强的整体感,少量株树的丛植亦有独赏树的艺术效果,丛植的目的主要在发挥集体的作用,它对环境有较强的抗逆性,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如图1-7,1-8所示景观。 群植。或称树丛种植。其中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群称为纯种树群;以一种为主,配以适量的其它乔灌木组成的树群称为混合树群。在种类搭配上除考虑生态习性、种间关系外, 一般采用针、阔叶树搭配,乔灌木搭配,并注意叶色的组合,形成具有丰富的林貌和四季季相变化的人工群落。群植在园林中可作背景,在自然风景区中亦可作主景,两组树群相邻时,又可起到透景、框景的作用。树群不但有形成景观的艺术效果,还有改善环境的作用。在群植时应注意树群的林冠线轮廓以及色相、季相效果,更应注意树木间种类间的生态习性,以保持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性。如图1-9,1-10所示群植景观。 图1-7:三株榕树丛植 图1-8:多株丛植 图1-9:水杉群植 图1-10:乔灌木群植 2.2 花卉类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形式非常丰富,主要的有花丛、花坛、花境等,其他的形式如花台、花卉立体装饰、花卉专类园、屋顶花园以及室内插花等也逐渐在园林中广泛应用。花丛。重在表现植物开花时华丽的色彩或彩叶植物美丽的叶色。最宜布置与自然式园林环境,也可点缀于建筑周围或广场一角,对过于生硬的线条和规整的人工环境起到软化和调和的作用。植物材料多为宿根和球根花卉,如芍药、玉簪、萱草、鸢尾、百合、玉带草等。如图1-11,1-12所示花丛景观。 花坛。现代意义的花坛是按照设计意图在一定形体范围内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群体美的设施有盛花花坛、模纹花坛、标题花坛等。花坛作为主景时, 大多设在大门和建筑前广场上或主要道路口交叉广场中心。作配景时, 常设于道路、广场两侧, 以带状、花缘和花径形式表现。花坛应用的植物主要为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及少量木本植物等。如三色堇、金盏菊、一串红、万寿菊、百日草、四季秋海棠、彩叶草、美女樱、菊花、紫罗兰等。如图1-13,1-14。图1-11:矮牵牛 图1-12:波斯菊 图1-13:模纹花坛 图1-14:带状花坛花境。根据自然风景中林缘野生花卉自然散布生长的规律, 加以艺术提炼而应用于园林,多供一侧观赏的自然式造景设施。花境多用于林缘、墙基、草坪边缘、路边坡地、挡土墙垣等装饰边缘。常用于花镜的宿根、球根花卉有: 风信子、水仙、郁金香、芍药、锦团石竹、玉簪、葱兰、菊花、荷兰菊等。如图1-15,1-16。图1-15:草坪边缘花境 图1-16:路边花境 2.3 藤本类藤本类的在园林造景中主要用于对现代建筑的立面或局部环境进行竖向绿化装饰,或专设篱、棚、架、栏等布置攀缘植物的绿化方式。垂直绿化是增加城市绿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园林植物有:紫藤、葛藤、常春藤、凌霄、铁线莲、忍冬、茑萝、炮仗花、金银花、爬山虎、五叶地锦、葡萄、络石等。如图1-17,1-18。 图1-17:五叶地锦 图1-18:紫藤 2.4 匍地类草坪与地被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同样可以创造优美的景观。草坪具有改善环境的作用,可以滞尘、阻止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面的热辐射等。草坪在景观上如绿色的地毯, 柔美轻快, 对其它景物能起着很好的衬托作用。草坪景观是草坪或与其他观赏植物相互组合所形成的自然景色。因所用植物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和不同的情趣, 同时与四周的景物也有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草坪有:沟叶结缕草、狗牙根、早熟禾、多年生黑麦草等。地被植物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而免杂草兹生并形成一定的园林地被景观的植物种类。主要有: 白车轴草、紫花苜蓿、吉祥草、葱兰、石蒜、野菊、紫酢浆草等。如图1-19,1-20。 图1-19:混植草坪 图1-20:混植地被3.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应用3.1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时空变化 园林空间是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空间,这个空间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这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季相演变方面。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不同景象,由此产生了“春风又绿江南岸”、“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特定景观。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而植物与山水、建筑的配合, 也因植物的季相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画面效果。3.2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观赏景观 植物材料是造园要素之一,这是由园林植物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之美所决定的。园林中栽植的孤立木,往往因其浓冠密覆或花繁叶茂而格外引人注目。银杏、银桦、白扬主干通直,气势轩昂,松树曲虬苍劲,这些树往往作为孤立木栽植,构成园林主景。几棵树按一定的构图方式配置形成树丛,既能表现树木的群体美,又表现树木个体美;既在整体上有高低远近的层次变化,又能形成较大的观赏面,而更多的树木组合如群植,则可以构成群体效果。如“万壑松风”、“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风景点。选一种有花有果可赏的树木,造成一片小型群植,即通常所说的纯林,如我国传统喜好的竹林、梅林、松林,在园林中颇受欢迎;还可以利用树木秋季变色造“秋色林”,如枫香、乌桕、银杏、槭树、黄栌、重阳木等都可以形成“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观,这种形式在园林绿地中既可以成为构图主景,又能作为屏障,掩盖某些不美观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多种树种的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由一种或两种为主,突出主题。3.3 利用园林植物创造空间变化 城市园林绿地不仅能用建筑、山水等来分隔空间,而且利用植物材料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中国画讲究“疏能走马, 密不透风”,植物配置也同理,根据需要可以将绿地划分为各种空间。一般地说,植物布局应疏密错落,在有景可借的地方,树要栽得稀疏,树冠要高或低于视线以保持透视线;对视线杂乱的地方则要用致密的树加以遮挡,用绿篱来分隔空间是最常见的方式。这样既能达到减弱噪音,构成封闭、安静的街头绿地的目的,又能与城市道路绿化相结合,为过往行人和附近居民提供小憩场所。3.4 利用园林植物改造地形 园林中地形的高低起伏,往往使人产生新奇感,同时也增强了空间的变化。利用植物则能强调地形的高低起伏,地形较高处种植高大的乔灌木,能加强高耸的感觉, 种于凹处使地形平缓。园林中有时要强调地形的起伏变化,常采用挖土堆山的方法,此举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若能用植物来弥补地形变化的不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3.5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衬托效果 植物的枝条呈现一种自然的曲线,园林中往往利用它的质感以及自然曲线,来衬托人工硬质材料构成的规则式建筑形体, 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两种材料的质感。现代园林中往往以常绿树作雕塑的背景, 通过色彩对比来强调某一特定的空间, 加强人们对这一景点的印象。建筑物旁的植物通常选用具有一定的姿态、色彩、芳香的树种。一般体型较大, 立面庄严, 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 要选干高枝粗, 树冠开展的树种; 在结构细致、玲珑、精美的建筑物四周, 要选栽一些叶小枝纤, 树冠致密的树种。植物与山石相配, 要表现起伏峥嵘, 野趣横生的自然景色, 一般选用乔灌木错综搭配, 树种可以多一些, 树木姿态要好, 能欣赏山石和花木的姿态之美。3.6 利用园林植物表现意境效果 植物不仅能令人赏心悦目,还可以进行意境的创作。人们常借助植物抒发情怀,寓情于景。例如用松柏苍劲挺拔、蟠虬古朴的形态, 来比拟人的坚贞不屈、永葆青春的意志; 腊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 常常被喻作刚毅的性格。园林绿地可以借鉴植物的这一特点, 创造有特色的观赏效果。避暑山庄的“万壑山庄”、“梨花伴月”便采用植物造景来营造出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园林植物不仅具有独立的景观表象,还是园林中的山水、建筑、道路及雕塑、喷泉等小品构景的重要组合材料。4.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4.1 植物造景在园林应用中的存在问题4.1.1 园林植物种类少我国目前大多数园林中, 作为园林绿地种植的植物种类相对贫乏。用于绿地常见的园林树种、常用灌木等比较单一,草本观赏植物贫乏,常用的有一串红、三色董、金盏菊、鸡冠花、万寿菊、百日草等十几种,且大多从国外引种,我国特有的观赏植物栽培不多。此外,在选种育种培育优良及新品种上水平较落后。在植物造景上, 除少数大城市如杭州的园林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及艺术性的水平较突出外,大部分还与国际水平相差甚远。再者,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及传统的古典造园理论的影响,在园林建设中人文景观投资大,占地多,植物造景用的植物种类仍局限在传统的种类及配置方式上。4.1.2 侧重视觉艺术效果而忽视生态效益在植物造景中人们习惯于侧重植物所营造的视觉艺术效果。有些地方一味追求景观的“欧陆风格”,不论场地大与小,都是一片草地,点缀几丛灌木,几堆小花丛,间或加上几株棕榈植物;或者在草地上由灌木、地被组成图案,讲究华丽,求大排场、大气魄。这种追求“开敞景观”的植物造景,其结果无疑使单位面积绿地的绿量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使绿地的生态效益也处于相对低水平发挥的状态 。4.1.3 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舍乡土植物而盲目引种求新,盲目从外国或外省购入新的品种。新品种是否适合生于当地的生长环境仍有待于研究,盲目引种不仅降低了成活率,而且影响了园林绿化效果,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大树、古树盲目移植进城,这不仅破坏了原地生态,而且绿化地景观的单一,成活率低。色块色带应用过滥,红瑞木、杜鹃、金叶女贞的色块色带在植物造景中大面积进行推广应用,植物配置缺乏一定的新颖性、科学性与合理性。4.2 如何更好地创造植物景观4.2.1 强化园林植物的开发与利用4.2.1.1 大力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园林绿化的主要宗旨是改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园林。地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较稳定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 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绿地的生物量,而且可以通过乡土植物造景反映地方季相变化, 重要的是易于管理,管理费用降低。此同时,也不排除对国外优良植物品种的引种。4.2.1.2 利用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创造植物景观充分利用地被植物、水生植物、攀援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创造园林景观。采用多层次的、合理的、科学的园林植物配置,不仅可以丰富植物景观的物种多样性,而且还可以增加植物造景的景观效果。4.2.1.3 充分开发和利用园林植物野生资源,培育优良新品种我国园林植物有待开发利用。优良的新品种可以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增加植物造景的新颖性。应引进科技人才加入投资,开发野生植物资源,培育出适合我国各地条件及各种需要的优良造园植物。4.2.2 造景形式多样化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采取不同形式的植物造景形式。更新观念, 植物造景不拘一格, 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4.2.2.1 充分利用水生植物造景水生植物造景是以适生的、具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为材料,科学合理地配置水体并营造景观,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力求模拟并再现自然水景, 最终达到自身的景观稳定。4.2.2.1 充分利用水生植物造景应加强垂直绿化,垂直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上应加强研究,找出适合本地的垂直绿化植物,尽量做到四季景色优美。一个现代化城镇需要一定的绿地面积来实现和保证环境质量。我国目前城镇用地紧张,高层建设不断增加,平地绿化面积越来越少,垂直绿化势在必行垂直绿化不仅能增加建筑物的艺术效果,而且占地少、见效快、绿化率高, 对增加绿化面积有明显的作用。4.2.3 重视生态效益如何在有限的城市绿地面积内选用更能改善城市环境的植物和种植方式,是植物造景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