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老子“无为而治”领导之道.ppt_第1页
第二章老子“无为而治”领导之道.ppt_第2页
第二章老子“无为而治”领导之道.ppt_第3页
第二章老子“无为而治”领导之道.ppt_第4页
第二章老子“无为而治”领导之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老子 无为而治 领导之道 天下难事 必做于易 天下大事 必做于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一 道德经 的关键词 道 德 自然 道德经 下篇 德经 上篇 道经 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 道德经 第1章 上篇 道经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道德经 第42章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 第25章 1 道 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 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 2 道 是运动变化的 而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自然界 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切运动无不遵循 道 的规律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独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 第25章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 道德经 第38章 下篇 德经 道生之 而德畜之 物形之 而势成之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德经 第51章 德经 言处世之方 含人事进退之术 蕴长生久视之道 报怨以德 上德若谷 以德报怨 明道若昧 进道若退 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 广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质德若渝 圣人常善救人 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 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自然 老子提出 自然 这一观念 目的在于消除外界力量的阻碍 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 主张对待任何事物 都应该顺应它本身的内在规律去运行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 第25章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 第17章 希言自然 道德经 第23章 道之尊 德之贵 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德经 第51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 而不敢为 道德经 第64章 万物以自然为性 辅万物之自然 反者道之动 万物负阴而抱阳 道德经 第42章 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道德经 第2章 相反相成 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道德经 第44章 物壮则老 道德经 第55章 物极必反 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道德经 第76章 合抱之木 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 起于垒土 道德经 第64章 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 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 道德经 第63章 祸兮 福之所倚 福兮 祸之所伏 道德经 第58章 重视内在转化 重视量变过程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12章 金玉满堂 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 自遗其咎 九章 物壮则老 30章 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76章 有物混成 周行而不殆 道德经 第25章 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 道德经 第16章 循环往复 第三 善于守柔处弱 维持事物的和谐稳定 第一 全面了解事物的正反两面 善于从反面入手 第二 积极创造条件 促使事物向对立面转化 二 无为而治 的思想基础 老子 无为而治 思想的基础 善下 柔弱 一 善下 的要义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之欲上民 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 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 古之极 知其雄 守其雌 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 常德不离 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 守其黑 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 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 守其辱 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 常德乃足 复归于朴 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称孤 寡 不谷 此非以贱为本邪 非乎 故至誉无誉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 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做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弗恃 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 是以不去 二 柔弱 的要义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 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 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 莫能行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 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 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 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 柔弱处上 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 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无有入无间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 心善渊 夫惟不争 故无尤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与善仁 言善信 苏辙 水的 七善 第一 避高趋下 未尝有所逆 善地也 第二 空虚寂寞 深不可测 善渊也 第三 利泽万物 施而不求报 善仁也 第四 圆必旋 方必折 塞必止 决必流 善信也 第五 洗涤群秽 平准高下 善治也 第六 遇物赋形 而不留于一 善能也 第七 冬凝春水 涸溢不失节 善时也 三 无为而治 的深刻内涵 为无为 则无不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 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万物将自化 天下多忌讳 而民弥贫 法令滋彰 盗贼多有 民之饥 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民之难治 以其上之有为 是以难治 其一 无为就是 清静 致虚极 守静笃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以正治国 以奇用兵 以无事取天下 其二 无为就是 无事 其三 无为就是 无欲 圣人为腹不为目 少私寡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一 在大事上 有所为 在小事上 有所不为 汉代学者刘向 将治大者不治小 成大功者不小苛 管理者 在现代组织中随时都会碰到两类事情 事关组织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事 相对次要的琐碎小事 二 在求贤上 有所为 在用人上 有所不为 三 在行为上要 顺其自然 不要 逆其自然 不言之教 在教育方法上 强调 身教重于言教 贵行而不贵言 言教上 强调 希言 重于 多言 1 不言之教的含义 2 不言之教 的重要性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四 在市场上既要 竞争 又要 不竞争 四 无为 品格修炼 胜人者有力 自胜者强 道德经 第33章 一 四不 之德 二 我有三宝 三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四 治大国若烹小鲜 一 四不 之德 不自是 不自伐 不自见 企者不立 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 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道德经 第24章 不自矜 圣人被褐怀玉 1 不自见 2 不自是 3 不自伐 当我以为我什么都懂的时候 学校颁给我学士学位 当我觉得自己一知半解的时候 学校颁给我硕士学位 当我发现自己竟是如此孤陋寡闻的时候 学校颁给了我博士学位 越熟的麦子头垂得越低 4 不自矜 上等人有本事没脾气 中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下等人没本事脾气大 台湾学者南怀瑾 论语别裁 二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 似不肖 夫唯大 故似不肖 若肖 久矣其细也夫 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 一曰慈 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 故能勇 俭 故能广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今舍慈且勇 舍俭且广 舍后且先 死矣 夫慈 以战则胜 以守则固 天将救之 以慈卫之 慈 仁慈与威严是管理不可或缺的两种重要手段 老子更倾向于 仁慈 指出 慈故能勇 俭 智士俭用其财家富 圣人宝爱其神则精盛 人君重战其卒则民众 民众则国广 是以举之曰 俭故能广 韩非子 解老 不敢为天下先 还没有处在天下之先的位置上 那么你就应该采取 不敢为天下先 的理念与做法 已经处在天下之先的位置之上 那你也应该采取 不敢为天下先 的理念与做法 老子说 不敢为天下先 故能成器长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道德经 六十九章 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 劣势军队为了保存兵力 待机破敌 而采取战略退却的方针 是完全必要的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和光同尘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道德经 第56章 圣人方而不割 廉而不刿 直而不肆 光而不耀 道德经 第58章 和光同尘 实际上是一种不露锋芒 与世无争 以民心为心 的处世哲学 三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第一 提倡 少私寡欲 反对无止境地追逐名利财货 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19章 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 29章 益生曰祥 55章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故去彼取此 12章 第二 老子讲为人处世之道 强调 知足 倡导 不争之德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33章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长久 44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 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 常足矣 46章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81章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68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夫唯不争 故无尤 8章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2章 第三 从 少私寡欲 知足 不争 的基本观点出发 老子强调那些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而占有了一定历史地位的人 应该功成不居 功遂身退 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 是以不去 2章 功遂身退 天之道 9章 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 功成而不有 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 34章 圣人为而不恃 功成而不处 7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