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doc_第1页
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doc_第2页
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doc_第3页
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doc_第4页
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经营者对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评价和建议2009千户企业经营状况快速问卷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8年以来,受到国内外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出现了较大变化,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解今年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尤其是企业的生产状况、用工情况、订单情况以及企业面临的困难,企业经营者对宏观形势和调控政策的判断和建议,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属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近期组织实施了“2009一季度企业经营情况”快速调查。本次调查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参考我国经济结构,按行业进行分层随机抽样。调查采用邮寄和传真问卷的方式进行,于3月23日发放问卷5,000份,截至4月3日共回收有效问卷1,656份,有效回收率为33.1%。通过部分未填写问卷与填写问卷企业的对比分析,未发现存在系统偏差。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自1993年成立以来,每年8月至9月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4000余位企业经营者参与的年度问卷调查工作,每次调查问题大都保持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利于跨年度的比较和分析。因此本文中涉及到的跨年度比较,是指今年一季度调查数据与以往的年度调查数据进行的比较。本次调查主要涉及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行业,上述行业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9.5%、7%、4.6%、4.9%、1.3%、2.2%、1.7%、1.3%和1.2%。从企业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60.3%,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占18.5%、13.5%和7.7%;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9.3%、49.2%和41.5%;从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8.1%,有限责任公司占47.5%,股份有限公司占15.2%,私营企业占14.4%,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8.1%,股份合作企业占4.9%,集体企业占1.7%;调查对象的职务为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2%(见表1、2、3)。表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行业农林牧渔业1.7经济类型国有企业8.1采矿业1.3集体企业1.7制造业(详见表2)69.5私营企业14.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3股份合作企业4.9建筑业4.9股份有限公司1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2有限责任公司47.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2其他内资企业0.1批发和零售业7.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8.1住宿和餐饮业1.0房地产业4.6盈亏盈利企业41.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持平企业22.2其他行业3.6亏损企业36.2地区东部地区企业60.3中部地区企业18.5生产状况超负荷生产企业1.7西部地区企业13.5正常运作企业72.0东北地区企业7.7半停产企业25.6规模大型企业9.3停产企业0.7中型企业49.2出口型企业48.5小型企业41.5非出口型企业51.5注:1、其他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2、东部地区包括:京、津、冀、沪、苏、浙、闽、鲁、粤、桂、琼11省(市、自治区); 中部地区包括:晋、蒙、皖、赣、豫、鄂、湘7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渝、蜀、黔、滇、藏、陕、甘、宁、青、新10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3省表2 调查样本中制造业基本情况(%)制造业细分%制造业细分%1农副食品加工业3.516化学纤维制造业0.62食品制造业3.217橡胶制品业1.53饮料制造业0.618塑料制品业5.24烟草加工业0.1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5纺织业6.0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1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4.82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07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0.722金属制品业7.5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523通用设备制造业7.19家具制造业0.424专用设备制造业9.510造纸及纸制品业1.92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711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2.52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712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7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41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728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2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8.32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3.315医药制造业3.430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3表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15.5就职方式主管部门任命13.2大专34.9董事会任命46.6大学本科30.1职代会选举2.7研究生及以上19.5自己创业34.0现任职务董事长63.9企业内投标竞争0.5总经理53.3企业外部招聘2.1厂长6.1其他0.9党委书记15.3其他5.8注:由于存在职务兼任情况,因此现任职务比例合计大于100%。调查结果显示,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及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显现,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保持谨慎;金融危机和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需求不足给企业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具体表现在企业订货下降、产销下滑、价格下跌、进出口减少、库存上升等方面,造成了企业利润下滑、用工减少、采购量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受到全球需求急剧萎缩影响较大的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困难相对较大。调查同时发现,面对当前的困难和挑战,企业经营者心态相对稳定,对企业未来发展保持信心;调查显示,企业的成本压力下降明显,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企业经营者预计二季度企业盈利或有好转,西部地区企业、大型企业投资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逆市坚挺对稳定内需起到一定的作用,汽车行业的探底回升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有待释放,房地产行业的回稳对整个经济的复苏意义重大。调查还显示,面对当前形势,企业经营者将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增加创新投入、开拓国内市场和引进人才等措施积极应对挑战,这也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起到积极作用。一、对企业经营状况的整体判断1、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保持谨慎,外资企业担忧较多关于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很好”或“较好”的企业经营者占17.4%,认为“一般”的占41.6%;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占41%,比2008年增加了16.9个百分点(见表4)。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的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相对积极,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占27.3%,高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中小企业相对乐观;从不同所有制看,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认为“较差”或“很差”的占57.7%,担忧程度更大(见表4)。表4 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总体2009年一季度1.416.041.635.55.52008年2.832.640.521.13.0东部地区企业1.314.140.238.46.0中部地区企业0.715.145.334.94.0西部地区企业2.824.542.125.55.1东北地区企业0.818.342.133.35.6大型企业11.850.730.37.2中型企业1.916.140.635.75.7小型企业1.117.040.436.74.8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13.151.429.95.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7.734.645.412.3民营企业1.816.838.837.55.1关于“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调查显示,认为目前宏观经济“偏热”或“过热”的企业经营者占6.3%,比2008年减少23.4个百分点;认为“正常”的占23.9%;认为“偏冷”或“过冷”的占56.3%,比2008年提高27.5个百分点(见表5)。调查表明,总体来看,企业经营者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保持谨慎。表5 20052009年一季度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判断(%)过热偏热正常偏冷过冷尚难判断2009年一季度0.36.023.950.45.913.52008年3.626.129.127.21.612.42007年8.757.029.41.90.03.02006年3.844.942.04.40.14.82005年2.625.949.414.90.66.6注:0.0表示答题者选择了此项,但选择比重小于0.05%。以下同。2、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相对较大,不同类型企业存在差异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经营者占21%,认为“一般”的占46.1%,认为“不佳”的占32.9%,认为“良好”的比认为“不佳”的少11.9个百分点。调查表明,部分企业一季度经营困难相对较大(见表6)。从不同地区看,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好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从不同规模看,大型企业经营状况好于中小型企业;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和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好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见表6)。分行业看,不同行业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差异。调查显示,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制造业中的医药、汽车、通信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其认为“良好”的企业比重超过30%。而采矿、化工、橡胶、非金属制品、钢铁等行业经营状况相对较差,其认为“不佳”的企业比重超过40%(见表6)。表6 企业目前经营总体状况(%)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不佳良好一般不佳2009年一季度2008年总体21.046.132.9-11.913.1东部地区企业21.645.632.8-11.212.2中部地区企业18.545.336.2-17.813.9西部地区企业22.549.528.0-5.514.4东北地区企业20.044.835.2-15.216.1大型企业27.844.427.80.044.3中型企业22.744.333.0-10.215.2小型企业17.748.334.0-16.25.1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21.845.632.5-10.72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15.936.447.7-31.810.3民营企业20.545.334.2-13.810.0农林牧渔业42.330.826.915.422.7采矿业14.333.352.4-38.130.2制造业19.843.436.8-17.010.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4.876.219.0-14.311.5建筑业19.553.227.3-7.823.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7.652.929.4-11.834.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5.045.010.035.041.5批发和零售业23.051.325.7-2.726.1住宿和餐饮业23.564.711.811.836.1房地产业24.350.025.7-1.41.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2.255.622.20.015.0食品饮料制造业28.947.024.14.82.6纺织业16.044.439.5-23.5-20.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7.942.939.3-21.4-6.9造纸及纸制品业16.754.229.2-12.53.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238.145.7-29.517.9医药制造业35.951.312.823.125.0化学纤维制造业66.733.3-33.317.1橡胶制品业21.136.842.1-21.17.5塑料制品业22.242.635.2-13.0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5.650.743.7-38.010.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6.740.043.3-26.70.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357.128.6-14.38.3金属制品业23.840.036.3-12.519.4通用设备制造业15.145.339.5-24.422.3专用设备制造业16.752.431.0-14.323.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5.933.330.85.115.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745.934.4-14.822.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5.032.532.52.59.6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0.040.020.020.038.8从企业生产状况看,调查显示,2009年一季度处于“超负荷生产”或“正常运作”的企业占73.7%,也就是说有近四分之三的企业生产状况正常。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有25.6%的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这也表明部分企业困难相对较大(见表7)。表7 20052009年一季度企业生产状况对比(%)超负荷生产正常运作半停产停产2009年一季度1.772.025.60.72008年4.480.414.40.82007年6.885.47.10.72006年4.986.97.60.62005年6.884.38.40.5当问及“2009年以来贵企业所在地区、所在行业停产和倒闭的企业数量”时,调查显示,认为企业所在地区、所在行业停产和倒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的企业经营者占1.7%,认为“比较多”的占26.8%,合计比重比2008年有所下降;认为“比较少”的占52.2%,认为“非常少”的占11.6%,认为“不清楚”的占7.7%(见表8)。表8 2009年以来企业所在地区及行业停产和倒闭的企业数量情况(%)非常多比较多比较少非常少不清楚总体2009年一季度1.726.852.211.67.72008年3.129.745.111.111.0东部地区企业1.828.351.99.88.2中部地区企业1.029.750.313.06.0西部地区企业1.818.356.015.68.3东北地区企业2.421.654.415.26.4农林牧渔业29.655.67.47.4采矿业5.025.050.010.010.0制造业1.830.450.510.66.6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4.361.914.39.5建筑业2.611.766.29.110.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151.527.39.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7.833.316.722.2批发和零售业1.822.554.116.25.4住宿和餐饮业6.36.350.018.818.8房地产业13.961.111.113.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15.453.815.411.5续上表非常多比较多比较少非常少不清楚食品饮料制造业1.337.542.57.511.3纺织业4.932.150.612.3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50.936.47.35.5造纸及纸制品业34.843.513.08.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930.145.69.711.7医药制造业20.052.522.55.0化学纤维制造业57.142.9橡胶制品业11.161.122.25.6塑料制品业34.651.95.8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0.850.75.62.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330.043.310.013.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725.745.720.02.9金属制品业1.323.160.36.49.0通用设备制造业1.223.358.112.84.7专用设备制造业27.946.514.011.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7.560.010.02.5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428.852.513.61.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525.062.57.52.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5.010.040.030.015.0调查表明,目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相对较大,且不同类型企业之间存在差异:一方面东部地区企业、中小企业和外资企业受到全球需求急剧萎缩的影响首当其冲,目前困难相对较大;另一方面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逆市坚挺对稳定内需起到一定作用,汽车行业的探底回升对相关行业的带动效应有待释放。二、企业经营面临的具体挑战与转机1、需求不足给企业经营带来一系列挑战关于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调查显示,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人工成本上升”(53.6%)、“资金紧张”(49.8%)、“缺乏人才”(39.6%)、“国内需求不足”(37.7%)。值得注意的是,与200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人工成本上升”、“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资金紧张”、“缺乏人才”的选择比重都有所下降,这表明成本、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企业带来的困难有所减小;而“国内需求不足”和“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的选择比重分别从19.6%和16.7%上升到37.7%和32.7%,排名也上升到第四位和第六位,这表明需求下滑是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见表9)。表9 当前企业经营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总 体2009年一季度2008年人工成本上升53.672.2资金紧张49.857.2缺乏人才39.641.8国内需求不足37.719.6缺乏创新能力33.129.4国际经济环境恶化32.716.7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25.577.8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19.025.8行业发展前景不明16.214.3资源、环境约束较大15.419.4遭受侵权等不正当竞争12.710.5地方政府干预较多11.67.2房地产行业下滑造成市场需求低迷10.78.9企业领导发展动力不足9.710.8缺乏投资方向4.64.6股市震荡造成企业投资收益锐减1.01.9需求不足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各方面都带来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从产销情况看,调查显示,认为一季度企业的生产(服务)量和销售量 “增加”的企业经营者分别为15.2%和16.1%,比认为“减少”的分别少40.1和43.8个百分点,为200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呈现出产销下滑的趋势(见表10)。表10 企业目前的生产(服务)量、销售量情况(%)增加持平减少增加减少目前生产(服务)量2009年一季度15.229.555.3-40.12008年38.930.630.58.42007年54.331.114.639.72006年52.731.915.437.32005年49.530.120.429.12004年52.028.819.232.8目前销售量2009年一季度16.124.059.9-43.82008年40.825.333.96.92007年56.826.416.840.02006年54.327.418.336.02005年49.727.323.026.72004年52.325.122.629.7从不同行业看,生产(服务)量下滑较多的行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制造业中的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通用设备和电气机械等,其认为“减少”的比认为“增加”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医药行业相对较好,生产(服务)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28.2个百分点(见表11)。表11 不同行业企业目前的生产(服务)量情况(%)增加持平减少增加减少2009年一季度2008年总体15.229.555.3-40.18.4农林牧渔业20.044.036.0-16.012.4采矿业10.531.657.9-47.413.5制造业15.227.057.8-42.67.1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557.931.6-21.126.3建筑业20.534.245.2-24.72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3.827.658.6-44.819.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0.030.040.0-10.034.4批发和零售业16.427.356.4-40.017.7住宿和餐饮业62.537.5-37.517.1房地产业8.833.857.4-48.5-27.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3.838.557.7-53.813.9食品饮料制造业12.241.546.3-34.19.6纺织业8.835.056.3-47.5-26.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929.160.0-49.1-27.4造纸及纸制品业4.225.070.8-66.72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026.752.4-31.412.8医药制造业46.235.917.928.247.7化学纤维制造业33.333.333.30.05.9橡胶制品业11.133.355.6-44.44.5塑料制品业20.822.656.6-35.8-1.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623.265.2-53.614.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33.682.1-67.91.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6.713.969.4-52.84.9金属制品业12.825.661.5-48.711.1通用设备制造业10.727.461.9-51.218.8专用设备制造业14.632.952.4-37.815.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2.517.560.0-37.515.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922.066.1-54.217.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7.535.047.5-30.00.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0.035.055.0-45.029.4调查显示,销售量下滑较多的行业有:采矿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和电气机械等,其认为“减少”的比认为“增加”的多50个百分点以上;而医药行业相对较好,销售量“增加”的企业比“减少”的多20个百分点(见表12)。表12 不同行业企业目前的销售量情况(%)增加持平减少增加减少2009年一季度2008年总体16.124.059.9-43.86.9农林牧渔业16.044.040.0-24.018.4采矿业10.515.873.7-63.210.6制造业15.821.263.0-47.27.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10.045.045.0-35.025.0建筑业13.631.854.5-40.91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7.928.653.6-35.715.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1.631.636.8-5.337.7批发和零售业19.625.954.5-34.816.9住宿和餐饮业46.753.3-53.312.5房地产业15.522.562.0-46.5-5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8.341.750.0-41.76.3食品饮料制造业19.331.349.4-30.111.7纺织业12.523.863.8-51.3-26.5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927.361.8-50.9-27.0造纸及纸制品业4.317.478.3-73.917.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216.363.5-43.310.7医药制造业45.030.025.020.051.9化学纤维制造业33.316.750.0-16.711.8橡胶制品业15.821.163.2-47.43.0塑料制品业20.822.656.6-35.8-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217.475.4-68.17.9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310.379.3-69.0-5.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3.913.972.2-58.39.6金属制品业15.017.567.5-52.512.2通用设备制造业10.623.565.9-55.322.0专用设备制造业15.726.557.8-42.215.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012.557.5-27.516.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0.016.773.3-63.323.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0.025.055.0-35.04.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1.126.352.6-31.629.9从库存情况看,调查显示,认为企业库存“正常”的企业经营者占60.6%,认为“低于正常”的占15.4%,两者合计比重比2008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认为 “高于正常”的占24%(见表13)。调查表明,受到需求不足的影响,企业的库存略有上升。从不同行业看,目前企业库存较多的行业包括:纺织、化纤、非金属制品、钢铁和金属制品等,其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超过30%;而食品、医药、塑料、有色金属、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行业库存相对较低,其库存“高于正常”的企业比重低于20%(见表13)。表13 企业目前的库存情况(%)高于正常正常低于正常正常低于正常2009年一季度2008年总体24.060.615.476.082.5东部地区企业22.763.414.077.482.0中部地区企业29.755.714.670.382.3西部地区企业19.563.816.880.683.6东北地区企业22.056.921.178.084.6大型企业28.459.711.971.683.2中型企业22.761.515.977.481.9小型企业23.461.914.776.682.9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25.060.214.875.087.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4.660.514.975.478.9民营企业23.361.015.776.781.6食品饮料制造业17.967.914.382.182.6纺织业39.556.83.760.570.4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22.259.318.577.884.2造纸及纸制品业20.875.04.279.274.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6.764.88.673.381.9医药制造业19.573.27.380.584.7化学纤维制造业33.350.016.766.776.5橡胶制品业26.352.621.173.783.6塑料制品业16.757.425.983.38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5.745.78.654.375.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1.741.46.948.373.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1.169.419.488.975.9金属制品业32.150.017.967.981.9通用设备制造业20.957.022.179.180.1专用设备制造业27.454.817.972.683.3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0.060.020.080.08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9.759.021.380.387.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2.874.412.887.282.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25.060.015.075.086.8从产品销售价格情况看,认为一季度产品销售价格“上升”的企业经营者占5.7%,比认为价格“下降”的少57.8个百分点,而2008年则是认为“上升”的比认为“下降”的多23.3个百分点(见表14)。从不同行业看,采矿业、造纸、化工、化纤、塑料、钢铁、有色金属、汽车、电气机械和通信设备等行业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显著,认为“下降”的比认为“上升”的多7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14)。表14 不同行业企业目前的销售价格情况(%)上升持平下降上升下降2009年一季度2008年总体5.730.863.5-57.823.3农林牧渔业12.036.052.0-40.025.8采矿业10.010.080.0-70.036.5制造业5.126.968.0-63.022.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677.816.7-11.146.6建筑业6.139.454.5-48.525.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2.133.354.5-42.423.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10.536.852.6-42.1-32.3批发和零售业5.541.852.7-47.341.4住宿和餐饮业6.760.033.3-26.711.8房地产业8.832.458.8-50.019.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347.847.8-43.56.7食品饮料制造业19.041.739.3-20.247.6纺织业4.921.074.1-69.1-17.6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9.123.667.3-58.24.0造纸及纸制品业16.783.3-83.341.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912.685.4-83.544.2医药制造业7.764.128.2-20.56.2化学纤维制造业100.0-100.026.4橡胶制品业5.331.663.2-57.916.9塑料制品业1.915.183.0-81.119.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8.726.165.2-56.548.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43.493.1-89.756.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62.891.7-86.1-11.0金属制品业5.120.374.7-69.635.7通用设备制造业5.934.160.0-54.138.1专用设备制造业1.238.160.7-59.515.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22.577.5-77.527.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5.075.0-75.01.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520.077.5-75.0-32.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0.040.0-40.0-5.8企业产销下滑是导致企业盈利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一季度盈利的企业占41.6%,比2008年下降21.3个百分点;亏损的企业占36.2%,比2008年上升16个百分点。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盈利企业占42.8%,好于其他地区;从不同规模看,规模越大,盈利企业比重越高;从不同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盈利情况相对较好(见表15)。表15 不同地区、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2009年一季度的盈利状况(%)盈 利持平亏 损较大盈利略有盈余小计亏损严重亏损小计总体2009年一季度4.836.841.622.232.33.936.22008年11.651.362.916.918.02.220.2东部地区企业4.937.942.822.930.53.834.3中部地区企业4.333.137.525.134.43.037.5西部地区企业4.537.742.315.537.35.042.3东北地区企业5.633.939.521.034.74.839.5大型企业12.044.756.716.722.04.726.7中型企业5.038.043.021.831.04.235.2小型企业2.933.836.723.336.63.540.0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6.835.742.621.731.34.435.7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433.138.519.233.19.242.3民营企业3.737.341.022.033.43.637.0虽然一季度企业盈利有所下降,但二季度或有好转。调查显示,预计二季度盈利的企业占48.6%,比一季度提高了7个百分点,预计“持平”的占27.6%,预计“亏损”的占23.8%,比一季度下降12.4个百分点(见表16)。表16 不同地区、规模及经济类型企业2009年二季度的盈利状况(%)盈 利持平亏 损较大盈利略有盈余小计亏损严重亏损小计总体5.143.548.627.621.32.523.8东部地区企业5.445.350.826.720.12.422.5中部地区企业3.639.142.833.020.73.624.3西部地区企业5.544.049.523.526.01.027.0东北地区企业6.136.542.629.624.33.527.8大型企业12.651.764.321.010.54.214.7中型企业5.142.347.429.520.52.623.1小型企业3.543.346.926.924.22.126.2国有及国有控股公司6.841.948.726.321.23.825.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4.040.344.426.624.24.829.0民营企业4.243.547.728.122.02.124.1外需的下降给出口企业带来了较大影响。本次调查企业中,约一半(48.5%)的企业有产品出口。在这些企业中,认为一季度企业产品出口比2008年同期增长的企业经营者占11%,其中认为“小幅增长”的占9.4%,认为“大幅增长”的占1.6%;认为“持平”的占15.2%;认为下降的占73.8%,其中“大幅下降”的占39%,“小幅下降”的占34.8%。认为出口增长的比认为下降的少62.8个百分点,比2008年增加了59.6个百分点(见表17)。从不同行业看,出口形势相对较差的行业有:纺织、造纸、非金属制品、钢铁、有色金属和汽车等,其认为出口数量“下降”的比认为“上升”的多70个百分点以上(见表17)。表17 对企业产品出口数量的判断(%)增 长持平下 降增长下降大幅增长小幅增长小幅下降大幅下降总体2009年一季度1.69.415.234.839.0-62.82008年7.031.519.824.916.8-3.2制造业总体2009年一季度1.58.8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