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说明手册.doc_第1页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说明手册.doc_第2页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说明手册.doc_第3页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说明手册.doc_第4页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说明手册.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CMBR-150型船用膜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使用说明书 321NJUV-15P-00SMWCMBR-150型船用膜法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使用说明书JZ25-1321NJUV-15P-00SM使用说明书标记数量修改单号签字日期图样标记总面积m2编制打字校对审核共 11 页第 1 页标检江苏南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JIANGSU NANJI MACHINERY CO., LTD.审定日期标 志1. 本装置可使用于检查船舶或非检查船舶。2. 本装置可使用于淡水冲洗或海水冲洗厕所污水。3. 本装置柜体的压力试验为0.021MPa。4. 本装置排放水指标符合IMO、MEPC159(55)的排放标准。警 告1. 本装置不得安装在爆炸性大气中,即非防爆型。2. 本装置柜内壁涂环氧沥青漆,不得在柜上再焊接。目 录1 概述42 主要技术参数43 系统原理54 主要功能单元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55 运行方式76 操作97 安装108 故障排除111 概述1.1 用途本装置用于处理平台上产生的生活黑水和厨房灰水,使之达到IMO、MEPC159(55)的排放标准,排至舷外。 1.2 工作条件1.2.1 环境条件1.2.1.1 工作环境温度:-21.934 1.2.1.2 最大环境相对湿度:87% 最小环境相对湿度:45%1.2.1.3 区域类型:室外安全区域1.2.1.4 大气环境:高含盐雾1.2.2 电源:AC380、50Hz、32 组成和技术特性2.1 组成装置主要由如下主要部件组成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本体321NJ-15P-02套1材料:Q345R2粉碎泵50CPW1-10B台1壳体、叶轮为青铜,轴为不锈钢,电机防护等级IP563气泵CYBW-25台2IP564流程泵CLH50-32-4.5(Z)台1壳体、叶轮为铸铜,轴为不锈钢,电机防护等级IP565排放泵CLH40-32-2(Z)台1壳体、叶轮为铸铜,轴为不锈钢,电机防护等级IP566加药泵DL7-5台1防护等级IP567膜组6040W套18紫外线消毒器JX-2.0UV台1防护等级IP569电控箱321NJ-2H8-01YL台1防护等级IP5610药桶10L只111电动二通球阀C800-40BF只1防护等级IP5612流量计Z-6501只213电缆浮球开关UHK-30-500只3防护等级IP5614双金属温度计WSS-401-F只1防护等级IP5615鸣音器YM-220J只1防护等级IP5616扶梯只117电伴热(含附件)套1防护等级IP5618隶属于装置连接管系套12.2 主要技术参数2.2.1 型号:WCMBR-1502.2.2 处理能力:使用人数:150人平均水力负荷黑水: 11200升/天;黑水+厨房灰水:16440升/天2.2.3排放水水质:符合IMO.MEPC159(55)排放标准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5mg/L悬浮固体35mg/L大肠菌群数100个/100ml化学需氧量COD125 mg/LPH 值 68.52.2.4排放水压力:0.1MPa2.2.5 压缩空气:无油, 0.3MPa,0.8m3/h(平台供气压力0.55Mpa)2.2.6 膜冲洗水:清洁水,压力: 0.3MPa (平台供水压力0.75Mpa)2.3 接口2.3.1 电源接口:AC380V、50Hz、32.3.2 物理接口:(法兰标准:ANSI B16.5 150LB)序号名 称通径规格1污水入口(黑水)DN1506”2灰水入口DN1506”3溢流口DN1004”4通气口DN1506”5排放口DN502”6冲洗水入口DN502”7应急排放口DN401 1/2”8压缩空气入口DN151/2”3 系统原理(请参照系统图321NJ-15P-00XT)本装置采用序批式-膜法处理原理处理有机污染物质,其处理流程为: 污水入口 缓冲柜 序批柜 清水柜 膜组 排放 回流生活污水首先进入缓冲柜,以适应生化处理,同时该柜能容纳三倍的水力高峰负荷,当柜内液位达到中位时,粉碎泵启动,将污水转驳至置有软性填料的序批柜,进行序批式接触氧化、生化处理,处理水由流程泵转驳至清水柜内,当液位达到中位时,排放泵启动,将处理水泵入膜组或直接排放,经膜组过滤后的排放水经紫外线消毒后排出舷外。根据国际公约规定的规则海区可灵活使用序批式处理或膜法处理。4 主要功能单元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4.1 粉碎泵粉碎泵用于将缓冲柜内的污水转驳至序批柜进行生化处理。粉碎泵为开式叶轮的离心泵,在叶轮及泵的进口处带有刀刃,粉碎污水中的污物,叶轮背面带有短叶,以平衡泵产生的轴向力。泵的轴封采用骨架油封密封,通过泵体上的压注油杯可定时加上润滑油以润滑油封。本泵采用机械密封圈密封。泵体间的连接用1:5锥度交合用4只螺柱紧固,以便在进行泵的检拆时能方便地将泵卸下,而人体不易接触到污物,连接片采用O形橡胶密封圈密封。4.2 流程泵,排放泵流程泵、排放泵为离心泵,其功能分别是:流程泵:将序批柜内经序批式处理过的污水转驳至清水柜内;排放泵:将清水柜内处理水泵入膜组进行过滤处理或直接排放至舷外。4.3 气泵气泵用于向缓冲柜、序批柜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利于活性污泥的繁殖。气泵由主机、气包、底座、润滑、冷却等部件组成,主机部件有泵体、转子、滑片等主要零件组成。转子回转中心与缸体成偏心配置,转子有七条槽,槽内装有自润滑滑片,当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子转动时,滑片在离心力的作用甩出与缸壁接触,形成七个气室,每个室的容积随着转子的转动而改变,依次使气室内产生真空,中途经补气,然后压缩到额定压力后排出不含油的压缩空气。4.4 紫外线消毒装置紫外线消毒装置由控制箱手动-停止-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转向“手动”时,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当排放泵启动,将清水柜内处理水泵入膜组进行过滤处理时,消毒装置启动;排放泵停止时,紫外线消毒装置停止运行。4.5 膜组膜组由中空纤维超滤膜组成,用于过滤清水柜内的排放水。4.6 加药泵定量泵用于将3%NaOH溶液或者是次氯酸钠溶液泵入膜组,对膜组进行清洗。该泵的泵头由几个聚四氟乙烯滚轮组成,由一个电动机通过减速齿轮驱动,液体由加药泵从塑料桶通过一根硅胶管由滚轮挤压到膜组内,在泵运转时,始终有一个滚轮压住尼龙管,保证液体不返回到塑料桶内。 4.7 电气控制箱警示:本装置操作人员必须首先熟读电气控制使用说明书,在没有弄懂操作程序前不得合上电源和任意按动电气控制箱上的按钮和拨弄转换开关!警告:电气控制箱为强电控制设备,操作不当会引起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危险!必须由专业人员才可接触电气控制系统。电控箱控制本装置各运动部件的启、停,开、关,运行由PLC程序控制。4.7.1 粉碎泵粉碎泵由控制箱手动-停止-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转向“手动”时,粉碎泵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粉碎泵受缓冲柜内液位控制,柜内液位达到中位时,粉碎泵自动启动,直至低位时停止。4.7.2流程泵流程泵由控制箱手动-停止-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转向“手动”时,流程泵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流程泵受序批柜内液位控制,当序批柜内液位至高液位,沉淀期结束后,流程泵启动,同时电动阀DV1打开,直至低位时停止。 4.7.2 排放泵排放泵由控制箱手动-停止-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转向“手动”时,排放泵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排放泵受清水柜内液位控制,当清水柜内液位至中液位时,排放泵启动,直至低位时停止。4.7.3 气泵气泵一、气泵二由控制箱手动-停止-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转向“手动”时,气泵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受PLC程序控制启、停。4.7.4 紫外线消毒装置紫外线发生装置由控制箱手动-停止-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转向“手动”时,紫外线消毒装置连续运行;转向“自动”时,当排放泵启动,将清水柜内处理水泵入膜组进行过滤处理时,紫外线消毒装置启动,同时电磁阀VS1打开;排放泵停止时,紫外线消毒装置停止运行。4.7.5 加药泵加药泵由控制箱加药泵启动、加药泵停止按钮控制,按下启动按钮时,加药泵连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时,加药泵停止运行。5 运行方式5.1 培菌警示:本装置在启动正常运行前,必须进行培菌程序。膜不能在原污水状态下运行。将运行模式转换开关转向“培菌”程序,打开原污水入口阀,污水进入缓冲柜,当液位至中位时,此时粉碎泵自动启动,将污水转驳至序批柜内,直至低位时自动停止。 再次进入原污水,缓冲柜因水位上升至中位而又重复上述动作,直至序批柜液位高位R2指示灯亮,缓冲柜液位中位F2指示灯亮,关闭污水入口阀。启动曝气泵PQ1、PQ2,PQ1、PQ2、P1泵连续运行4h后,自动转入“间歇运行” 开20min,停20min。运行2天后,执行一次公海排放程序,排去少量污水后,如上所述加入新鲜污水。可以从取样口取出序批柜内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观察活性污泥的培养状态如何,如达到1/3,则说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时间,如能加入“种泥”菌种可缩短培养时间。装置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停歇,也可用“培菌”程序,因为柜内已有休眠的活性污泥,培菌过程仅需1-2天。培菌过程中膜组不参加工作。5.2正常运行在“培菌”程序完成后,可将程序转向正常运行,打开污水入口阀,当缓冲柜内液位达F2时,P1泵启动,将污水转驳至序批柜内,直至液位至R2时停止(此过程为“进水期”),进水期PQ1、PQ2连续运转;进水期完成后,进入“曝气期”,PQ1、PQ2连续运转;曝气期结束后,进入“静止期”,PQ1、PQ2停止,;静止期结束后,电动阀打开,P2泵启动,将上清液泵入清水柜内,直至液位至R1时或当清水柜内液位至L3时停止,电动阀关闭。当清水柜内液位至L2时,以下有两种选择:5.2.1 膜法处理:手动关闭阀VQ9,打开VQ7、VQ8,将转换开关转向膜法处理,VS1打开,紫外线消毒装置运行, P3泵启动,手动调节V1、V2、V3,控制出水量和浓缩液回流量(一般预先都调定为50%),排放水经膜组过滤后进入接触消毒柜,经消毒后排放至舷外,直至液位至L1时,P3、紫外线消毒装置停止,VS1关闭,延时1分钟后,VS2打开,间隔10秒对膜冲洗二次后关闭。也可定期手动打开冲洗水阀V2,V4、V5,关闭VQ7、V3,用清水对膜进行清洗,从视流管中看到水变清为止。5.2.2 公海排放:当船航行于公海或非规则海区时,可关闭阀VQ7、VQ8,打开阀VQ9,将转换开关转向公海排放, P3启动,可将经过曝气、沉淀后的上清液直接排放至舷外,此方式可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果F1、R1脱水4小时以上,装置将自动进入休眠状态,PQ1、PQ2开20分钟,停20分钟,直至污水进入,休眠才自动中止。5.3 应急排放:当遇到紧急情况,装置不能正常运行时,可手动关闭VQ2、VQ4,打开VQ1,VQ3,当缓冲柜内液位至F2时,粉碎泵自动启动,将污水粉碎后排放至舷外,直至低位时自动停止。5.4 化学清洗:膜组参加装置正常运行3个月以后或流量降低时,需对其进行一次化学清洗。关闭阀V1、V2、V3、V4、V5、VQ7,打开加药考克C1、C2,启动加药泵,使药闭式循环30分钟后,停止加药泵,关闭C1、C2。38小时浸泡完成,手动打开阀VQ8,VQ7、V1,关闭阀VQ9,将残余液排至舷外,5分钟后关闭阀V2。化学药剂采用二种溶液:一是采用3%的NaOH溶液,二是采用次氯酸钠溶液。5.4.1 3%NaOH溶液配制程序:本装置配有10升容量的塑料带盖方桶,先加满清水,然后加入0.75kg100%的NaOH固体粉剂,用木棒搅匀,让其静放2小时以上,盖上盖子,连接上加药泵的硅胶管即可使用。注意:1、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接触; 2、失火时,可用水、砂土和各种灭火器扑救,但操作人员应注意水中溶入烧碱后的腐蚀性。3、保存固体氢氧化钠时要注意把瓶口封严,以防止暴露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潮解或与二氧化碳反应,保持容器在冷却、干燥的地方,不要任意更换容器;4、不要让氢氧化钠接触人眼、皮肤或衣服,吃入口中会发生很大危险;5、小心安放容器,不要跌落、滚动或拖滑,保持朝上安放位置;6、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用空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干净放在安全的处所;7、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8、添加氢氧化钠时,穿戴防护眼镜、口罩与手套,慢慢倒至水中;9、万一发生氢氧化钠散落,首先将氢氧化钠扫起,慢慢倒至大量水中,然后地面用水冲洗,冲洗水放入废水系统。10、不要让儿童接触;解毒方法:碱液触及皮肤,可用510%硫酸镁溶液清洗;如溅入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硼酸水溶液清洗;少量误食时立即用食醋、35%醋酸或5%稀盐酸、大量橘汁或柠檬汁等中和,给饮蛋清、牛奶或植物油并迅速就医,禁忌催吐和洗胃。5.4.2 次氯酸钠溶液配制程序:每次向10L容量的塑料桶内加入2kg65%漂粉精,然后加满水,用木棒搅匀,盖上盖子,让其静放2小时以上,然后连上定量泵的硅胶管即可使用。注意:1、不要将下列物品与次氯酸钠溶液混合以及接触:润滑油脂、柴油、机油、酸、碱、肥皂制品、油漆制品、厨房用化学品、醋、泔脚、饮料、松节能油等等。如与这类化学品混和或接触,含氯消毒剂将会引起剧烈燃烧。 2、防止任何热的或燃烧物质与次氯酸钠接触,如点燃的香烟。 3、如果发生火灾,必须用大量水浇灭和冷却周围环境。 4、不要让次氯酸钠接触人眼、皮肤或衣服,否则可能引起化学燃烧,吃入口中会发生很大危险。 5、小心安放容器,不要跌落、滚动或拖滑,保持朝上安放位置。 6、在添加次氯酸钠粉时必须保持手的干燥,清洁,戴橡皮手套用金属器皿,如果散落,可能引起火灾。 7、万一发生次氯酸钠粉散落,必须用大量水冲洗干净。 8、不要让儿童接触。 9、保持容器在冷却、干燥的地方,不要任意更换容器。 10、不要乱扔空桶,用空后立即用大量水冲净放在安全的处所。解毒方法:外部:用大量水冲洗皮肤或眼睛15分钟,如果皮肤灼烧,应立即医疗处置,如果眼睛灼烧应立即请外科医生处置。内部:饮大量水或牛奶,然后吃镁盐泻药,蔬菜油或鸡蛋。5.5 污泥排放当装置正常运行半年左右,使用100mL量筒从序批柜内取100ml污水,放置半个小时,若量筒内污泥量达到1/2时,就需排去少量污泥,直至达到1/3时停止。排放的必须用污泥桶进行收集,或在公海进行排放,不得任意排放。警示:膜化学清洗程序必须是在采用“公海排放”运行方式或根本不使用本装置时进行.6 操作6.1启动前的准备6.1.1 检查各泵、接口连接和紧固情况;6.1.2 检查主电源电路;6.1.3 检查并确认所有泵、气泵转向正确;6.1.4检查压缩空气的气源。6.1.5检查装置接地是否牢靠。6.1.6出厂时保水阀V1、V2、V4、VQ7关紧,保证膜处于保养液中,膜长期脱水干裂会失效。所以,在运转时才能打开。6.2 起动及运行6.2.1 培菌6.2.1.1 打开污水入口阀、VQ2、VQ3、VQ5、VQ6、VQ9;关闭VQ7、VQ8;6.2.1.2 将运行模式转换开关转向“培菌”;6.2.1.3将粉碎泵、气泵一、气泵二、流程泵、排放泵转换开关转向“自动”;6.2.1.4 将电动阀转换开关转向“自动”;6.2.1.5 当缓冲柜液位达F2、序批柜液位至R2后,关闭污水入口阀;6.2.1.6 每二天启动一次“公海排放”程序后,加入新鲜污水;6.2.1.7可以从取样口取出序批的污水,用100ml量筒观察活性污泥的培养状态如何,如达到1/3,则说明“培菌”工作完成。一般生的原污水培菌需要2-3周时间,如能加入“种泥”菌种可缩短培养时间。6.2.2正常运行6.2.2.1公海排放 将转换开关转向“正常运行”、“公海排放”; 打开阀VQ2、VQ3、VQ5、VQ6、VQ9,关闭阀VQ7、VQ8; 将粉碎泵、气泵一、气泵二、流程泵、排放泵、电动阀转换开关转向“自动”;6.2.2.2 膜法处理 将转换开关转向“正常运行”、“膜法处理”; 打开阀VQ2、VQ3、VQ5、VQ6、VQ7、VQ8、V1、V2、V3,关闭阀V5、V4、VQ9; 将粉碎泵、气泵一、气泵二、流程泵、排放泵、紫外线消毒器转换开关转向“自动”; 将电动阀转换开关转向“自动”;6.2.3 应急排放6.2.3.1 将粉碎泵转换开关转向“自动”;6.2.3.2 打开阀VQ1、VQ3,关闭阀VQ2、VQ4;6.2.3.3 按下“应急排放”按钮。6.2.4 化学清洗6.2.4.1 向药箱内加入3%NaOH溶液或漂粉精;6.2.4.2 打开加药泵盖板,将硅胶管压入后盖上盖板;6.2.4.3 将加药泵连接的硅胶管一头与阀C2相连,一头放置在药桶内;6.2.4.4 将另一根硅胶管一头与阀C1相连,一头放置在药桶内;6.2.4.5 关闭阀VQ7、V1、V2、V4,打开阀C1、C2;6.2.4.6 按下加药泵启动按钮;6.2.4.7 约60分钟后按下加药泵停止按钮;6.2.4.8 关闭阀C1、C2;6.2.4.9 拆下硅胶管,并将药桶带离现场;6.2.4.6 38小时后,打开阀V2,VQ7、VQ8,关闭阀VQ9、VQ6,5分钟后关闭阀V2,打开阀VQ6,VQ8或VQ9。6.2.5 清水清洗6.2.5.1 关闭阀VQ7、V1,打开阀V2、V4、V5;6.2.5.2 直至视流管中的水变清后关闭阀V2,V4。6.2.6 污泥排放6.2.6.1 打开阀VQ4,VQ1,关闭阀VQ2、VQ3;6.2.6.2 手动启动粉碎排放泵,当排放污泥达到要求时,停止泵;6.2.6.3 将阀转向正常运行状态。6.3 停止运行长期停止不用(指超过三个月不用的工况)3.4.1 关闭污水进口阀;3.4.2 将装置内的水排空;3.4.3 打开装置的冲洗水口,用冲洗水冲洗柜子,反复二次,排空3.4.4 切断电源7 安装7.1装置安装7.1.1 装置配套有公共底座,公共底座采用10#槽钢焊接而成,公共底座与平台可采用直接焊接连接;7.1.2 电气控制箱外部接线完毕以后,应将机架接地;7.1.3 本装置正面、右侧面为操作面,维修空间大于600mm;7.1.4 装置附近应设有清洗用自来水龙头和洗手盆,还应有空间贮存化学药品,此外应保持干燥和远离可能发生爆炸的地方;7.2电气7.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