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 目: 温室环境中速度场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 姓 名: 学 院: 工学院 专 业: 自动化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目 录摘 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 words11 引言11.1 研究的意义11.2 温室CFD模拟发展概况21.3 国内外温室CFD模拟的研究现状51.4 CFD软件简介51.5 研究的主要内容62 Venlo型温室概述72.1 温室框架结构72.2 遮阳和保温系统72.3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73 温室的数学模型83.1 微分方程的离散83.2 微分方程的求解84 Venlo温室自然通风的CFD数值模拟94.1 计算区域的选择和网格的划分94.2 边界条件的处理105 温室内速度场模拟的计算结果115.1 温室内速度场纵剖面分布情况125.2 温室内不同高度水平风速分布情况136 总结16致谢18参 考 文 献19温室环境中速度场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自动化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 摘 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改善,计算流体力学(CFD)作为一种成熟的工程设计工具,正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农业建筑工程中。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数值方法, 以无作物的Venlo 型玻璃温室为研究对象,建立与温室同等大小的三维模型,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选择合适的辐射模型,对温室内部自然通风时的速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模拟结果,并针对温室的通风环境的改进提出了建议。关键词: CFD技术,温室环境,自然通风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mputer performance and technology, CFD is now a mature engineering design tool and is increasingly being utilized in various horticultural and agricultural studies .This paper based on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numerical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 is venlo greenhouse without crops .We establish a 3D mode as same as the true greenhouse, and we adopt standard kturbulent mode, choose the appropriate radiation model .Finally we go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speed field when the greenhouse in natural ventilation, analyses the result of simul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the improve the greenhouse ventilation.Key word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Greenhouse environment, Natural ventilation1 引言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依据流动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利用计算机求解流体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传热等计算,并运用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流体流动的物理现象。近年来,随着CFD 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及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许多成熟的商业化CFD 计算软件得到不断推广。近年来,CFD被广泛应用于温室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中,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温室室内速度场、温度场和湿度等环境状态,为温室的优化和设计实现提供了很好途径。研究温室传统的方法是通过温室模型实验。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得到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但实验周期长且实验费用昂贵,对于不同的条件,可能还需要多个实验,周期长达数月以上,难于在工程设计中广泛使用;另一种方法是物理模型模拟的方法,把温室内的空气作为总体来建立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忽略温室内区域间压差和流动的关系来研究温室内的温度分布以及流动情况,因此模拟得到的结果实际上只是温室内环境的集总结果。温室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生物系统,包含许多非线性动态过程(如动态传热过程、作物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等过程)。温室的特点决定了研究温室内环境的困难性,而目前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温室环境建模。中引入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可用计算机来模拟温室内的温度场与速度场等。1.1 研究的意义设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同传统农业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够为农产品生产提供可以人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环境条件,使植物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使光、热、土地等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形成农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周年生产,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农产品的供应、提高农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是传统农业产业升级的基础,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的必由之路。我国是全世界设施园艺面积最大的国家,约占世界设施栽培总面积的85%。总面积比1980年增长约350 倍,其中塑料大棚180万多公顷,日光温室70万多公顷,现代化温室1.2万公顷1。人均拥有设施面积达19.4平方米,设施生产的蔬菜人均占有量已突破 80kg,比1980年增长近400倍。在我国温室栽培时设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能日光型温室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高技术,并具有一定风险的工程。由农业部联合有关部门试验推广节能型日光温室,每年每亩可节约燃煤约20吨。正因为日光温室的节能与环保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肯定。我国节能日光温室生产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发展十分迅猛,对解决全国冬春蔬菜淡季,丰富城乡人民的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日光温室生产管理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环境调控能力差,一方面是日光温室结构简单,环境控制能力低;另一方面是日光温室环境调控上经验值和经验的方法较多,因此,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只能停留在以经验为主的人工控制阶段,不能进行精确的自动化控制。然而,良好的温室结构如果不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应用,也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温室的最佳性能。在温室的管理过程中,通风换气对温室环境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日光温室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温度、排除余湿、排除有害气体、补充二氧化碳;其次,空气循环能使温室内温度和湿度的分布更加均匀,消除室内的冷点、热点和稠密叶面区的高湿点,调节植物叶面微环境、降低叶片温度、减少叶片水分凝结、避免在高湿点产生病害;第三,通过通风换气,还可以使温室内的气体进行流动,进而减小植物叶片蒸腾作用的扩散阻力,提高气体交换的速率;最后,气流运动是作物叶片来回摆动,可以提高整个作物群体的采光性能,提高产量。在日光温室的实践管理过程中,通过恰当合理的通风技术手段,在同样的条件下获得更大成功的例子屡见不鲜2。在温室生产中,通风是决定内部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炎热的夏季,利用通风来交换温室内外的空气从而转移室内热量并降低过高的室内温、湿度。即便是在冬季,温室也需要通风来降低经过长时间封闭后内部过高的湿度。另外,对某些作物还需要通风来补充温室中的二氧化碳。温室通风促进了室内外环境之间的质热交换。常用的通风方式有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前者是通过打开天窗或侧窗依靠风压或热压作用进行通风,由于其维护方便、不需消耗额外的能源,已成为温室环境调控的首选方式3。不同通风方式下温室内气流模式和温湿度分布不尽相同,而室内微环境分布的均匀性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温室自然通风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十分必要计算流体力学(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是依据流动基本方程(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利用计算机求解流体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组,进行数值传热等计算,并运用于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流体流动的物理现象。近年来,随着CFD 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及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许多成熟的商业化CFD 计算软件得到不断推广。近年来,CFD被广泛应用于温室室内环境的数值模拟中,能够较准确地模拟温室室内速度场、温度场和湿度等环境状态,为温室的优化和设计实现提供了很好途径。1.2 温室CFD模拟发展概况CFD(计算流体力学)作为一种模拟仿真工具经历了发展阶段现己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设计工具。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各种传递过程包括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等。CFD模拟一般的输出结果包括流体的速度和方向、压力、温度和浓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 CFD最先是在化学,汽车,航空宇宙和核工业等领域中建立起来的,在近几年来,一种全新的CFD技术用于园艺领域的研究,在园艺领域CFD被用来模拟温室室内的气候环境。然后利用这些模型来研究温室室内环境对外部环境和控制的响应。目前有关温室领域CFD模拟的研究论文都是用商业CFD软件包或基于相同的理论和数学方法的程序在稳态下进行的。自从1981年英国CHAM 公司首先推出求解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商业软件 PHOENICS 以来,迅速在国际软件产业中形成了通称为 CFD 软件产业市场。到今天,全世界至少已有50余种这样的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商业软件,在促进 CFD 技术应用于工业实际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的软件如 CFX(computationalFluid Dynamics Services, Harwell, UK), Fluent (Fluent Europe Ltd. Sheffield, UK),CFD2000/Stom (Adative Research Cooperation, Huntsille, USA), PHOENICS (CHAM Ltd., London, UK) and STAR-CD (computational Dynamics, London, UK) 等提供了模拟不同类型的传递过程的各种可能性。上面5 种软件国内的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均已引进。根据模拟的复杂性(如参数的个数和流体的种类)和网格的尺寸,所有的程序提供相似的工具来模拟温室内的气候而且可在个人电脑和多处理器电脑上运行。目前各种软件的最新版本不断推出,功能越来越接近,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影响温室环境的主要因素有通风率、湿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这些参数对室内气候和生产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少量的实验。大部分小型的温室,单独的隔离间和比例温室模型都进行过实验研究。不选择大型的商业温室作为实验研究的主体是由于进行详细测量花费巨大,耗时很长,担心大规模的实验操作给温室生产带来损失,而且商业温室的巨大尺寸不适于实验操作,将大大增加实验测量的复杂性。而小规模的实验结果并不能代表大型现代商业温室的情况。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考虑作物存在的情况下温室的环境情况。而温室内作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的测量是非常困难的,也很少有这方面的实验研究。然而,园艺产业对温室内部环境相关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CFD 被认为是一个可以胜任的研究工具。正确地使用 CFD 软件,它不仅能正确和具体地模拟温室内环境的传递过程,而且能为温室产业提供一定的温室环境信息,从而减少了大量昂贵的实验测量费用。在温室研究领域,CFD己经用于对温室内部环境的简单研究(如预测温室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分布)并且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无植物条件下单跨的温室常被用来模拟,而且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通风和内部流场上。己知的大多数模型都是二维的。全部出版的研究论文都是用商业的CFD软件包或为基于相同的理论和数学方法的程序在稳态下进行的。Bailey(1994年)等对机械通风下的venlo。型连栋温室的内部流场进行了CFD模拟。模拟采用三维稳态模型,并采用标准的k-湍流模型。CFD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封闭的四连跨的温室和一个九连跨的温室。对四连跨温室的预测结果和有限的实验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CFD方法的可行性。利用CFD来研究相同温室中风机位置对温室内部流场的影响。对于带有双风机的九连跨的商业温室的模拟并不成功,无法进行满意地运行,而且风机最合适位置也无法确定。short(1996年)等采用了标准湍流模型对自然通风下二连跨锯齿型温室内部流场进行了三维、稳态的CFD数值模拟,对二连跨温室有侧窗和无侧窗两种情况进行了模拟比较。Mistriod(1997年)等在无风速和低风速的情况下采用RNG和与CK湍流模型对圆拱型屋面温室内部流场和温度分布进行了二维的CFD数值模拟,对实物大小的两跨和四连跨圆拱型屋面温室进行了预测,给出了内部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模拟结果和实验值吻合得很好。Striods(l997年)等对实物大小的二维CFD模型,计算域为周围的一个93.5mx54mx14.5m的区域,在不考虑浮力影响的自然通风的圆拱型屋面温室内部流场和温度分布进行了二维的CFD数值模拟,采用了标准k-湍流模型、双尺度RNG模型和CK模型三个不同的湍流模型。结果表明对于自然通风,双尺度RNG湍流模型比标准的k-模型吻合性更好。Boulard(l997年)等采用CK湍流模型对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圆拱型连栋温室内部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证明了选用的CK湍流模型的有效性。同年, Boulard等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对自然通风条件下的圆拱型连栋温室内部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研究温室长度对温室流场的影响参数,从结果的计算当中发现温室长度50m有较高的通风率。Boulard(1997年)等建立了与实物的比例为1/2的比例模型,对在浮力作用下的单跨封闭的venlo型温室的内部环境进行了二维的CFD数值模拟,得到湍动能和温度的分布并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Haxarie(1998年)等对单跨封闭的venlo型温室建立了原实物1/2比例大小的CFD模型,研究了单面和双面通风在浮力作用下的情况,模拟了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同年, Haxarie(l998年)等建立了与原实物1/2比例大小的CFD模型,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对浮力作用下的温室的自然通风进行了模拟。定义覆盖层和土壤不同温度(在2224K之间)来形成两者之间的温度差,温室四周墙壁设为绝热。Boulard(1999年)等建立了1/2的比例模型,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对浮力作用下的封闭的Veulo型温室的内部流场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定义覆盖层和土壤温度在22-24K之间来形成两者之间的温度差,温室四周墙壁设为绝热层。Lee和short(2000年)对4.5连跨双层充气聚乙烯膜的圆拱型屋面温室的自然通风进行了二维、稳态的CFD数值模拟,采用多孔介质来模拟遮阳网,研究了风速从0.1到6m/s之间时,温室的空气交换率。除此之外,还研究了通风口的大小及苗床上植物的存在对空气交换率的影响。Reichrath(2001年)等采用标准k-和RNG湍流模型对大型商业venlo型连栋温室的内部环境进行了二维的CFD数值模拟。同年,Reichrath(2001年)等采用标准k-和RNG湍流模型对无植物条件下的温室内部流场进行了模拟。对不同的温室长度,风速,湍流模型和数学参数下的内部流场的研究进行了比较。MikeBrugger(2003年)等采用标准k-与RNG等多种湍流模型对自然通风条件下的连栋温室的降温进行了二维、稳态的CFD数值模拟。讨论了室外风速分别为2,3,4和5m/s时室内的空气交换率。通过对CFD模拟的实验验证,对采用自然通风的连栋温室进行优化设计。中国农业大学的童莉(2003年)建立了无植物条件下湿帘机械通风的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三维数值模拟模型,得到了合理的速度场分布和温度场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并与试验值进行了比较。与试验值相比,模拟结果误差成5%,在入口风速小于1.5m/s,入口气温小于26(热浮力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效果更好。并讨论了入口风速和湿帘高度对温室可控距离的影响:提高入口风速可以增大温室的可控距离,湿帘高度越大,可控距离越大。中国农业大学的陈忠购(2004年)利用CFD方法建立了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实物大小的三维CFD模型,采用稳态和标准k-湍流模型对实验温室在不同湿帘高度和安装高度情况下的温室环境进行了CFD模拟,预测了实验温室内部的流场和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实验值和计算值吻合得比较好,由此验证了CFD模型对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浙江工业大学的陈晓(2008年)建立了无植物条件下的机械通风的venlo型温室的三维稳态的CFD模型,采用标准k-湍流模型、DO辐射模型以及SIMPLE算法对实际大小的温室环境进行CFD数值模拟。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结果证明了CFD模型的有效性。并讨论了内遮阳的设置、风机与湿帘的安装高度、湿帘的高度以及温室长度的协调配置等结构参数进行了深入研究。1.3 国内外温室CFD模拟的研究现状从该领域第一篇论文的出现到现在,能够看到在温室研究领域CFD模拟的复杂性和真实性的一个清晰的发展历程。这主要是由于随着时间的推进,新的、更快速和更高性能的硬件对更复杂的情况预测更具有准确性;同时,CFD软件包拥有越来越多的算法库和计算方法而变得更强大和复杂,从而也增加了它的应用范围。大部分小型温室和比例温室模型的 CFD 初步研究都是用来研究温室内部环境的。后者的研究是为了通过风洞实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因为风洞实验无法对实际大小的温室进行测量。绝大多数温室的研究都是在无植物条件下进行的。大多数的研究人员认为应将植物和结构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要对温室内部气候环境进行真实的模拟,则植物和气候环境间的交互作用是不可以被疏忽的。然而,一些模拟将植物当作内部环境的一部分,植物被视为多孔介质,植物模型中包括二氧化碳的吸收。需要更详细和具体的植物模型,其中可能包括太阳辐射、湿度和温度的影响。模型的细化必须注意研究下面几方面的平衡,包括模型复杂性,对模拟技术、计算能力以及模拟输出结果必要的准确性。大部分的研究是采用二维模拟。与三维模拟相比,它减少了模拟过程的复杂性,也大大地减少了计算量。从某种程度来说,三维模拟是必需的,因为二维模拟达不到需要的准确性;而三维模拟的主要缺点对硬件的计算能力要求高。模拟一个标准尺寸的商业连栋温室需要一个超级计算机才能完成。对CFD研究的探讨中发现,在这个工作中适当的数学参数的选择和充分正确的边界条件的设定对结果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其中,一个例子就是湍流模型的选择。对于自然通风的温室,双尺度湍流模型的应用发现比标准的 k-模型有着较好的结果;而对于机械通风的温室,二者的效果相差不多。除了湍流、对流、传导和辐射外,传热传质过程也是一些模拟研究的主题。在不同的模拟中,变量一般有气流速度和方向、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在自然通风下不同类型和大小的温室中,对受热压作用的通风如零风速和低风速情况以及受风压作用的通风的模拟都较为成功。得到结论是侧窗的存在增加了空气交换率,从而也降低了室内温度。对于地中海型温室、其他一些拱型和锯齿型温室,一般的结论是如果温室的跨数较多则意味着通风效率的减少和作物水平的温度较高,并且观察得到增加通风口开放面积确实增加了空气交换,同样增加了风速,在所有的通风情形中情况都是如此。如果没有侧窗,在下风通风的情况下,在开着天窗的 Venlo型温室当中的作物水平高度存在逆流。一种尝试对大型商业 Venlo型温室的一个代表性区段进行的模拟不能达到期望的准确性。因此,对完全的和标准尺寸的温室进行模拟成为必要。1.4 CFD软件简介目前,有关温室领域CFD 模拟的研究论文都是采用商业CFD 软件包或为基于相同的理论和数学方法的程序在稳态下进行的。自从1981 年英国CHAM公司首先推出求解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商业软件PHOENICS 以来,迅速在国际软件产业中形成了通称为CFD 软件产业市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至少已有50 余种这样的流动与传热问题的商业软件,在促进CFD 技术在工业实际中的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国内有关高等院校和研究院所引进的5 种软件。1) CFX。该软件采用有限容积法、拼片式块结构化网格,在非正交曲线坐标(适体坐标)系上进行离散,变量的布置采用同位网格方式。可计算的物理问题包括不可压缩及可压缩流动、耦合传热问题、多相流、粒子运输过程、化学反映、气体燃烧、热辐射等,同时还可以处理滑移网格,用来计算透平机械中叶片间的流场。2) FIDAP。该软件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有限元法(FEM)的CFD 软件。其可以计算可压缩及不可压缩流、凝固与熔化、层流与湍流、单相与两相流、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的流动问题等。3) FLUENT。这一软件是继PHOENICS 软件后第二个投放市场的基于有限容积法的软件,包含有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网格两个版本。其可以计算的物理问题类型有:定常与非定常流动,不可压缩与可压缩流动,含有粒子/液滴的蒸发、燃烧的过程、多组份介质的化学反映过程等。4) PHOENICS。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投放市场的CFD 商用软件(1981),可以算是CFD/NHT 商用软件的鼻祖。这一软件中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算法,如SIMPLE方法、混合格式等,由该软件的创始人D.B.Spalding及其合作者S.V.Patankar等所提出,对以后开发的商用软件有着较大的影响。5) STAR-CD。这是基于有限容积法的一个通用软件。在网格生成方面,采用非结构化网格,还可以与目前通用的CAD/CAE 软件相连接,如ANSYS,I-DEAS,NASTRAN,PATRAN 等,在适应复杂计算区域的能力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应用这一软件可以计算稳态与非稳态流动,牛顿流体及非牛顿流体的流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亚音速及超音速流动,涉及导热、对流与辐射换热的流动问题,涉及化学反应的流动与传热问题及多相流的数值分析等。1.5 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Venlo型日光温室内的速度场CFD模拟。1)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原理,构建venlo型日光温室的三维模型。2)合理划分网格。 3)综合考量温室材质以及室内外各种变化因素,合理设置边界条件。4)进行速度场的模拟,并对结果进行验证和分析,提出合理建议。2 Venlo型温室概述2.1 温室框架结构温室结构形式为venlo型玻璃温室。温室采用热镀锌钢制骨架,覆盖材料为4mm厚浮法玻璃,透光率接近100%。温室顶部及四周为专用铝型材。温室顶部为双向开窗,齿轮齿条副传动venlo型玻璃温室具有外形美观、吊挂能力强,透光性好等优点。适合大面积蔬菜及花卉种植。一个完整的温室系统通常包括下列各个部分或其中的部分内容:温室框架结构主要由基础、立柱、析架、凛条椽子、天沟、门、电动天窗。温室跨度:16m,每跨小屋顶数:2。 2.2 遮阳和保温系统内保温系统:温室配置齿轮/齿条传动内保温系统,用于冬季热能的储存和夏天遮光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控制箱及减速电机,既可手动,又可自动控制。分3套布置在温室的3个独立单元,3套分别独立控制。外遮阳系统:温室配置齿轮/齿条传动外遮阳系统。控制箱及减速电机,既可手动,又可自动控制。幕帘采用国产黑色聚乙烯折叠网,遮阳率70%,正常使用寿命5年。2.3 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上位机为工控机,下位机为单片机。配套测控单元,温度、湿度、光照传感器,室外气象站,可根据室内外环境参数自动控制天窗、侧窗、外遮阳机构、内保温幕机构、湿帘-风机系统、滴灌系统等各执行机构,以调节温室内部的小气候环境,也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人工手动控制。图1 venlo型温室模型3 温室的数学模型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为简化问题, 认为自然通风情况下温室内空气为定常不可压缩牛顿流体, 且具有较高的湍流特性。流体在流动过程中遵循基于雷诺时均的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 其一般形式为: (1)(1)式中:为通用传输量;为流体密度;t为时间;为速度矢量;为广义扩散系数;为广义源项。同一个模型其预测性能的好坏是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目前还没有找到对各类问题预测性能都优良的模型。从现阶段的计算设备来看,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适用一切情况的湍流模型,但可以查明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标准k-湍流模型假定流体流动具有各向同性的湍流特点,它是针对湍流发展非常充分的湍流运动建立的,也就是说他是针对高Re数的湍流模型,而自然通风下的Venlo型温室内气流场Re数较高,本模拟采用该模型描述温室内气体的湍流输运过程, 并在温室环境模拟中获得了较高的精度,具体形式参见文献3。辐射模型: 离散坐标辐射模型将卡迪尔坐标系下的辐射传输方程转换为空间坐标系下的辐射强度输运方程,适用于几乎所有光学厚度的介质,可对材质作不透明或半透明(如玻璃)处理。空间坐标系下沿方向的辐射强度输运方程为 (2)(2)式中:r为位置向量;s为方向向量;为散射方向向量;为吸收系数;n为折射系数;为散射系数;为Stafen-Boltzma常数; I为辐射强度,依赖于位置r与方向s; T为当地温度;为相位函数;为空间立体角。3.1 微分方程的离散建立了室内空气流动的数学物理模型之后,就可以对相关方程进行离散,从而将不易解的偏微分方程组转化为易解的代数方程组。目前,在数值计算方法中存在三种离散方法:有限差分法,有限体积法,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通常采用截断的Taylor级数来近似微分方程,是导数定义的直接应用。有限元法采用问题的变分原理或带权余数法来控制每一个元素的近似解与真实解的误差,其网格单元是非结构形式的,有限体积法是对方程的积分形式进行离散,它既可以像有限元法那样方便地应用非结构化网格,又可以像有限差分法那样方便地确定离散的流场7。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求解,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控制方程时,首先要把求解区域用网格分成有限个控制体积,同有限差分法不同的是网格为控制体积的边界,而不是计算节点。为保证守恒,控制体积必须是不重叠的,且表面同相邻控制体积是同一个。3.2 微分方程的求解建立了流场中的各变量的离散方程并确立边界条件之后,就可以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了。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求解通常有联立求解法和分离式求解法两大类。对于流体流动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是经济、快速、有效的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所必需的。联立求解法可以分为隐式算法和显示算法;在分离式求解法中,一类是以速度、压力为基本变量进行求解的原始变量法,一类是以涡量、流函数为变量进行求解的非原始变量法。分离式求解法对计算机的内存要求低,尤其是压力修正法在流动计算中应用得最为普遍,本文将采用分离式求解法中的压力修正法中的SIMPLE算法对veulo型温室的通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4 Venlo温室自然通风的CFD数值模拟 接下来将对无作物条件的venlo型温室自然通风下室内速度场进行CFD数值模拟,模拟venlo型温室在自然环境下室内空气温度变化以及气流速度场的分布情况,并且对CFD模拟的结果进行分析。由于温室的长度一般远大于其跨度和高度,而通风窗在长度方向是连续的,并且温室在建造时一般考虑盛行风向垂直于屋脊,所以以前的多数研究假设温室的长度是无限的,把模型简化成二维,取通过通风窗的一个剖面,且不考虑温室中种植作物。本文研究的是在不同开窗形式下,由于风压和热压作用产生的通风使温室内温度场和速度场在通风窗剖面上的三维分布情况。考虑热压作用是因为在 1994 年Papadakis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当外界的风速小于1.8m/s时,热压作用对自然通风的影响较大。使用Fluent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在只考虑通风产生的热量交换情况下,将温室的墙体设置成良好的绝缘体;不考虑辐射带来的热交换,只考虑风压和热压作用产生的通风,根据前期试验测量的结果,温室前通风窗和后通风窗的进口风速取3m/s,重力可视为0;气体材料的性质为理想气体。将所得的实验测试值以边界条件的方式加入到 CFD 模拟的数值计算过程中,由于自然通风的西北型日光温室为风压和热压通风,设定入口为速度边界条件,出口为压力边界条件,其余为壁面。设定室外空气的压力为1 个标准大气压,模拟计算的时间步长为自动设置。本文所用的CFD模型选用湍流模型,所有的计算都用Launder 和Spalding 在1974年建立的k-模型中完成。假设在各近壁处的流动符合单层壁面函数法的对数分布规律。在风压通风入口处给定气体流速,并以进口风速进行初始化。4.1 计算区域的选择和网格的划分目前绝大多数的计算机的硬件已经可以满足三维模拟的需求,本文采用三维模拟,选取整个温室作为计算域。选定计算域后,就可以对连动温室及其室外区域进行几何建模和网格生成,在CFD研究中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于流场中的离散点的集合叫网格(Grid),分布这些网格节点的过程叫网格生成(Meshing)。网格生成对CFD研究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CFD数值模拟的成败。网格可以分为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两种。结构化网格:是在整个空间区域内采用笛卡尔坐标(i,j,k)对所有网格进行定位的网格形式,如四边形网格和六面体网格。采用结构化网格的优势在于它易于生成物面附近的边界层网格,有许多成熟的计算方法和比较好的湍流计算模型,但是比较长的物面离散时间、单块网格边界条件的确定以及网格块之间各种相关信息的传递,又增加了快速计算分析的难度,而且对于不同的复杂外形,它必须构造不同的网格拓扑结构,因而无法自动实现网格生成,网格生成费时费力。非结构化网格:这类网格由三角形和四边形单元组合而成(三维为四面体和六面体),其网格点不是用坐标线定义,无法用一套有序的整数,如(i,j)或三维对应于(i,j,幻来表示。而必须按一定顺序单独进行计算。非结构化网格消户除了结构化网格中节点的结构性限制,节点和单元的分布可控性好,因而能较好地处理边界,适用于模拟真实复杂外型。一旦在边界上指定网格的分布,在边界之间可以自动生成网格,无需分块或用户的操作,而且不需要在子域间传递信息。因而,近年来非结构网格方法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有了很大发展。本研究对连栋温室整体采用非结构化网格进行划分。按温室的实际尺寸建模。共划分网格6*1011个,整个计算域和网格如下图。图2 Venlo型日光温室CFD数值模拟网格划分4.2 边界条件的处理温室 CFD 数值模拟以室内外空气作为研究对象,外界气象条件、温室围护结构、室外遮阳与屋顶喷淋、室内植物和土壤都作为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进行处理。边界条件处理得准确与否对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有直接影响。1)外界气象条件。外界气象条件包括室外空气温湿度、室外风速和风向、太阳辐射等条件。初始时刻的室外空气温湿度根据实测值以初始值的形式输入;室外风速和风向以速度进口边界条件输入,在计算时选择长方体室外空间区域的一个面作为进口,根据室外风速和风向的实测值以速度矢量的形式输入;太阳辐射使温室内空气能量得到增加,在数值模拟中,通过在能量方程中加入太阳辐射的能量源项进行处理,能量源项的数值根据太阳辐照度的实测值以多项式或离散值形式输入能量方程。2)温室围护结构。温室围护结构包括屋面、侧墙等,围护结构与室内外空气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方式进行能量交换。在数值模拟中,围护结构的材料属性确定后,将围护结构与两侧空气能量传递方式设置为耦合传热形式。主要边界条件:室外温度(C)30.9室内温度(C)39室外风速(m/s)2.8太阳辐射(Klux)115 温室内速度场模拟的计算结果图3 监视得到的残差图图4 Venlo型温室速度场矢量图-1图5 Venlo型温室速度场矢量图-2图4和图5 显示了venlo型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情况下温室内气体流速的矢量分布图。图4为温室内风速分布矢量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温室入口一侧和温室顶部通风窗附近风速较大,并且入口处的风速最大,温室顶部风速次之,中部风速为均匀。从图5可以看出,温室东墙,也就是温室最内侧的风速较小且有相当大的区域风速较小。总体上看来,在温室内部风速较大的区域分布在温室的入口处以及顶通风口区域,温室唯一的入口难以影响整个温室的通风,唯一的入口作用区域有限,加之温室东墙没有设置通风口,所以对整个温室的气流场的气体交换造成了不利的影响。5.1 温室内速度场纵剖面分布情况图6 温室内速度场纵剖面云图(分别距离出口4米,8米,12米)图7 温室内速度场的纵剖面矢量图(分别距离出口4米,8米,12米)由图6和7可以看出,图6是温室不同位置纵剖面风速分布云图,图7是温室不同纵剖面风速分布矢量图,两个剖面中z值分别等于4米,8米和12米,从图6和图7明显可以看出风速在z方向上和x方向上的梯度递减,从z方向看来,入口处的高风速区域只影响温室前三分之二,对于后三分之一则无较大的空气流动。从x方向看来,入口处的高风速区域只影响温室的入口一侧(北侧),对南边一侧的空气流动没有较大影响。 5.2 温室内不同高度水平风速分布情况图8 温室内距离地面1.7米处的水平剖面速度场矢量图图9 温室内距离地面1.7米处的水平剖面速度场云图由图8图9可以看出,在温室的水平面上,在靠近入口一侧的北墙区域风速较大,在南墙区域风速有所下降,在温室的后侧也就是东墙一侧,风速很小,几乎为零。由于大部分的植物都生长在这一区域,如果在温室后侧加之通风口,能使室内通风更加均匀,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图10 温室内距离地面3.4米处的水平剖面速度场矢量图图11 温室内距离地面3.4米处的水平剖面速度场云图由图10和图11可以看出,在温室距地面3.4米的水平面上,室内气流速度较为均匀,但比较低,由于作物一般生长在距地面1.5米的范围内,此区域的风速分布对下部作物的生长影响不大。6 总结本文针对我国园艺设施中的温室进行了自然通风风速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室内的风速因子对温室性能的影响重要性。采用CFD方法模拟了venlo型日光温室自然通风过程中室内气流场的变化,并将CFD模拟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进行了比较和分析,CFD 模拟较好的体现了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情况下室内气流场的变化规律。利用CFD 理论模型对venlo型日光温室自然通风过程室内速度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预测了自然通风的venlo型温室的内部流场分布情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使用标准的k-湍流模型对自然通风的venlo型温室的CFD模拟结果与实测试结果验吻合得较好,证明了选用的CFD 软件对自然通风的venlo型温室进行CFD模拟研究的可行性。通过对实验温室的 CFD 模拟,我们得到了温室内部流场的详细信息。温室的通风口附近风速较大,并以顶通风窗口的风速最大。风速从通风口向温室的内部呈锥形放射状向外递减,变化较为剧烈;在温室的内部,温室的中间下部风速较大,但变化较为剧烈,上部风速较小,但较为均匀。温室后侧由于未设置通风口,所以该区域的风速变化较为平缓。但是,后墙未设置通风口有利于墙体的保温和蓄热,因此建议在venlo型温室的结构设计中考虑后侧通风口的设计。通过上述CFD模拟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的对比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CFD方法对venlo型温室的自然通风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能够给出温室内部环境的详细信息,模拟的结果形象生动,CFD 方法在温室优化设计和温室环境控制研究中应用前景广阔。由于受实验条件和模拟计算条件的限制,本论文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1、本文针对venlo型日光温室自然通风时的CFD 数值模拟,而影响通风效果除了通风口面积的大小外,还有近出风口的高度差、室外风速等因素,今后将对温室不同通风形式和通风窗口位置的自然通风问题进行CFD模拟与分析。2、本文中采用CFD方法对日光温室自然通风进行了建模和数值模拟,虽然初始条件采用实际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但是在其他边界条件方面未能充分考虑,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细化日光温室围护结构的边界条件设定,更好的模拟温室内的温度场、压力场和气流场的变化,为日光温室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3、本文只做了温室的模拟和仿真但是未考虑室内有作物生长的情况,今后将进步研究有作物的温室模拟与仿真。4、在温室内作物生长发育方面,应该综合考虑速度场,温度场,压力场,co2分布等条件,但由于时间和本人水平所限,未能做到综合考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好的控制环境的方法,来考量各个环境因子的影响。随着计算机运算速度的不断提高和CFD 物理模型及计算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CFD在温室研究中的应用也从简单到复杂。关于适用性,CFD 模拟得到的结果和现场测试所得到的数据有很好的吻合性,显示CFD 作为计算模拟工具在温室研究领域广阔的前景和实际价值。目前,CFD 对温室内部环境的模拟主要是在无作物条件下进行二维模拟,所建立的模型都采用了简化的边界条件。 对现代商业化温室来说,全局环境参数模拟仅采用上述的二维模型和简单的边界条件是不能满足实际情况要求的,合适的湍流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定对模拟结果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必须建立具有相对精度的边界条件下的三维CFD 模拟模型进行温室环境研究。利用CFD 模拟温室内部气候环境才刚刚起步,这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耗费更长的时间来进一步发展这种研究方法。未来新的硬件和软件将会使人们利用更加复杂和大型的模型进行模拟。然而此时对模拟结果的验证却相应变少了,尤其是对大型的商业温室来说, 不能够被按比例缩小来进行风洞试验并与 CFD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对实物大小的测量势在必行。研究人员利用实验技术来获得温室内部的气候信息, PIV、热球式风速仪、激光多普勒风速计、二氧化碳传感器、热电偶、辐照计、温湿度自动记录仪、数据采集仪、气象站以及其他专用仪器等都能用来测量气候变量。CFD 在参数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将会在温室设计、操作和控制方面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更进一步就是将CFD 模型数据插入智能温室的控制系统中,来改善其对温室环境的反应,从而来调节温室内的风速和温度。致谢参 考 文 献:1 周长吉,杨振声,准确统一“日光温室”定义的商榷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6):200-2022 刘金泉,尹春,赵恒栋,浅谈节能型日光温室的风管理J. 蔬菜,2003,(2):33-343 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软件原理与应用 M .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4 陈忠购.CFD在机械通风的华北型连栋塑料温室的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5 李永欣.venlo型温室自然通风降温的实验研究与CFD模拟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6 傅宁,刘德义,温室大棚气流场的CFD数值模拟J.天津农业科学,2006:12(3):17197 毛罕平.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J.农业装备技术,2007,33(5):498 李小芳,日光温室的热环境数学模拟及其结构优化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9 童莉,张政,陈忠购,张天柱,机械通风条件下连栋温室速度场和温度场的 CFD 数值模拟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6):33-3710 司慧萍,苗香雯,华东型连栋塑料温室自然通风开窗度模型及试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 31(1):11311811 王健,丁为民,杨红兵,温室周围气流运动的有限元法模拟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161-16412佟国红,李保明,CHRISTOPHER D M,等 用CFD 方法模拟日光温室温度环境初探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7) : 17818513J. Perez Parral.E.Baeza; J.I. Montero; B.J. BaileyNatural ventilation of parral greenhousesJ. Biosystems Engineering (2004) 87 (3), 35536614Haxaire R, Boulard T, Mermier M .Greenhouse natural ventilation by wind forcesJ. ActaHorticulturae, 2000, 534:314015Kitaya Tsuruyama J, Shibuya T, Yoshida M, Kiyota M. Effects of air current speed on gasexchangein plant leaves and plant canopiesJ. Adv Space Res. 2003; 31(1):177-82.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智能交通系统的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与数字货币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屏山县2025四川宜宾市屏山县发展和改革局第二次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地质科学院招聘拟聘人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流动资金借款合同标准版5篇
- 吉安市江西吉安市峡江县2025年县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南宁市2025广西南宁中心血站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鲁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人(山东)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杭州西湖康养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绿色施工实施策划方案
- 《人工智能通识教程》(第2版)教学大纲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精诚联盟”10月联考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试题含答案
- 四川省建筑工程资料表格
- 棋牌室消防应急预案范本
- JGJ/T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 QC-T 1175-2022 电动汽车用高压接触器
- 隧道施工工期及施工进度安排
- 习思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学习任务十 汽车执行器电路控制与检测 (1)讲解
- 2024团校考试入团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