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_第1页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_第2页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_第3页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_第4页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主编:惠节 王玉洁 叶亚兰 王宜翠 王红涛主审:王永祥 安翔二0一四年四月前言 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依据热能、空调、内燃机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企业的需求以及一线教师根据的相关考试科目与知识要求等整编写而成。热工与流体力学基础习题集由惠节、王玉洁、叶亚兰、王宜翠、王红涛等老师主持编写(排名不分先后),全书由王永祥副教授和安翔副教授担任主审。本书是热工基础与流体力学教材配套用书。本书侧重于基本知识理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能加强对基础知识理解和熟练掌握,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学好热工基础课程要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注意知识要点及其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反对“背出来就能考出来”观点。 因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若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编 者 2014年4月第一篇 工程热力学1. . 把热量转化为功的媒介物称为_。A功源 B热源 C质源 D工质2. . 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_通过工质的膨胀来实现。A可以 B只有 C无法 D均不对3. . 在热力设备中进行的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需通过物质来完成,这种物质简称为_。A工质 B燃气 C蒸汽 D理想气体4. . 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通过_的膨胀来实现。A高温气体 B工质 C液体 DA、B、C均不对5. . 工质是把热量转化为功的_。A功源 B热源 C质源 D媒介物6. . 作为工质应具有良好的_和_。A流动性/多变性 B膨胀性/多变性 C膨胀性/分离性 D膨胀性/流动性7. . 工质必须具有良好的膨胀性和流动性,常用工质有_。A燃气 B润滑油 C水 D天然气8. . 气态物质具有显著的_性质,所以最适合充当工质。A压缩 B膨胀 C流动 DA+B+C9. . 蒸汽动力装置的工质必须具有良好的_性。A膨胀 B耐高温 C纯净 D导热10. . 热力学研究的工质一般都是_物质。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液晶态11. . 内燃机动力装置的工质是_。A空气 B燃油 C蒸气 D燃气12. . 柴油机中的_在能量转化过程中起到了媒介作用,是一种工质。A燃气 B水蒸汽 C液压油 D柴油13. . 热机中最合适充当工质的是_。A氨 B空气 C氟利昂 D二氧化碳14. . 蒸汽动力装置中的工质是_。A燃气 B水蒸汽 C液压油 D柴油15. . 蒸汽压缩制冷装置中的_是工质。A燃气 B水蒸汽 C燃油 D制冷剂16. . 蒸气压缩制冷系统是_。A绝热系统 B孤立系统 C封闭系统 D开口系统17. . 封闭系统是指_的系统。A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B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热量交换 D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18. . 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是_。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平衡系统 D孤立系统 19. . 与外界没有质量交换的系统是_,同时它也可能是_。A开口系统/孤立系统 B开口系统/绝热系统C封闭系统/孤立系统 D绝热系统/孤立系统20. . 相互作用的各种热力设备中被划分出的作为研究对象的热力设备成为_。A热力学系统 B孤立系统 C封闭系统 D闭口系统21. . 热力学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外界_。A必须是真实的 B必须是虚拟的C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 D必须是虚实结合的22. . 开口系统是指_的系统。A.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 B. 与外界有热量交换C. 与外界有物质交换没有热量交换 D. 与外界有功的交换23. . 一般情况下,热力学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有_种。A一 B二 C三 D四24. . 一般情况下,热力学系统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有_。物质交换;功交换;热量交换。A B C D25. . 绝热系统是指_的系统。A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B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热量交换 D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26. .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热力系统一定是_。A开口系统 B封闭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27. . 开口系统与外界之间_热量交换。一定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一定没有。A B C D或28. . 孤立系统是指_的系统。A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B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C与外界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热量和功的交换 D与外界没有功的交换29. . _与外界肯定没有能量交换。A开口系统 B封闭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30. . 与外界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的热力系统是_。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31. . 运行中的锅炉是_。A开口系统 B闭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孤立系统32. 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系统是绝热系统,同时它也可能是_。A开口系统 B封闭系统 C孤立系统 D三种都是33. 下列_与外界肯定没有热量交换,但可能有质量交换A绝热系 B孤立系 C封闭系 D开口系 34. . _与外界肯定没有质量交换但可能有热量交换A绝热系统 B孤立系统 C封闭系统 D开口系统35. . 热力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_。A边界 B界面 C隔离面 DA或B或C36. . 下列_不是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外界A功源 B热源 C质源 D工质37. . 与_进行热量交换的_,称为热源。A. 系统外界 B. 系统工质 C. 外界边界 D. 外界工质38. . 与_进行功交换的_,称为功源。A. 系统外界 B. 系统工质 C. 外界边界 D. 外界工质39. . 吸热和放热都不改变自身温度的热容量为无限大的吸热系统,称为_。A封闭系统 B热源 C质源 D孤立系统40. . 孤立系统是指_的系统。A与外界没有物质交换 B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 C与外界没有功量交换 DA+B+C41. . 孤立系统可能是_。A封闭系统 B开口系统 C绝热系统 DA+C42. . 工质的状态一般是指工质的_。A平衡状态 B运动状态 C静止状态 D以上都是43. . 在无外界影响的条件下,若热力学系统内部工质的状态到处是均匀一致的且不随时间变化。则该热力学系统处于_。A平衡态 B均匀态 C非平衡态 D稳定44. . 热力系统内各部分的_相同时,称为平衡状态。A压力和热量 B温度和能量 C压力和热能 D压力和温度45. . 热力学平衡态是指系统同时处于_平衡和_平衡。.在压力、比容、温度三者之间只要其中有_个状态参数确定,气体的状态也就确定了。A1 B2 C3 DB或C46. . 下列参数中,_的变化量只与初终状态有关,而与变化过程无关。A功 B焓 C比热容 D热效率47. . 表示工质状态最基本的三个参数是_。A压力、温度、体积 B压力、温度、比容 C压力、内能、温度 D比容、内能、温度48. . 常见的热力学状态参数有压力、温度、比容积、_。A内能、热量、熵 B内能、功、熵 C内能、速度、熵 D内能、熵、焓49. . _是热力学中表示工质能量状态的一种参数。A熵 B热量 C焓 D功50. . 常见的热力学状态参数都直接或间接地与系统的_有关。A能量或能量转换 B质量或质量转换 C能量与动量转换 D动量或动量转换51. . 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是指_的热力学状态参数。A. 可直接观察和测量 B. 既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又能通过公式计算C. 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又不能通过公式计算 D. 既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又不能通过公式计算52. . 基本热力学状态参数有_。A内能、焓、熵 B压力、热量、功 C压力、温度、容积 D焓、温度、功53. . 功_状态参数,温度_状态参数A是/不是 B不是/是 C是/是 D不是/不是54. . 摄氏温标上的1度与华氏温标上的1度相比较_。A前者大于后者 B二者相等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定55. . 10化为其他温标,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A10=43.8=285.15K B10=50=283.15K C10=40.2=283.15K D10=42=288.15K56. . 系统内工质分子不规则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称为_。A热量 B内能 C焓 D熵57. . 国际单位制中,比容的基本单位为_。Akg/ B/kg Ckg/ Dkg/58. . 下列哪个是密度的单位_。AN/m Bkg/m Cm/kg DN/m59. . 单位质量工质的容积称为_。A比容 B密度 C比质 D比重60. . 国际单位制中比内能的单位是_。Akg/cm2 BkJ/kg CkJ/m3 DkJ/K61. . 在工程热力学计算中使用的压力是_。A大气压力 B表压力 C真空压力 D绝对压力62. . 分子运动论把气体压力看作是_的宏观表现。A气体分子相互撞击 B气体分子内动能 C气体分子撞击壁面 D气体分子内势能63. . 从大气压算起的压力为_。A标准压力 B表压力 C绝对压力 D大气压64. . 绝对真空算起的压力为_。A表压力 B绝对压力 C真空度 D标准压力65. . 绝对压力p,表压力pg,真空度pv与大气压力pa之间的关系(以鼓风机为例)_。、入口处p=papv 、出口处p=pa+pg 、入口处p=papg 、出口处p=pg+pvA. 、对 B. 、对 C. 、对 D. 、对66. . 在分机的吸入管上,用U形管真空计测得的吸入真空度就是吸入管中空气的_。A绝对压力当地大气压力 B当地大气压力绝对压力 C绝对压力+当地大气压力 D绝对压力67. . 绝对压力等于_(pg表压力,pb大气压力)。Apgpb Bpg Cpg + pb Dpbpg 68. . 若大气压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高0.004MPa,则容器内的_。A表压力为0.094MPa B绝对压力为0.094MPa C真空度为0.104MPa D绝对压力为0.104 MPa69. . 若大气压为0.1MPa,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低0.006MPa,则容器内的_。A表压力为0.094MPa B绝对压力为0.094MPa C真空度为0.106MPa D表压力为0.106MPa70. . 若大气压为1at,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低0.05at,则容器内的_。A表压力为0.95at B绝对压力为1.05at C真空度为0.05at D表压力为1.05at71. . 若大气压为1at,容器内的压力比大气压高0.1at,则容器内的_。A表压力为1.1at B表压力为0.9at C真空度为0.9at D都不对72. . 如某阀门后的表压力为0.5个大气压,则该处的绝对压力应为_个大气压。A5 B1.5 C0.4 D0.573. . 关于状态变化过程_是正确的。.非准静态过程在压容图上无法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系统进行了一个过程后,如果使系统沿着原过程相反的方向回复初态,则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内外平衡是可逆过程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只有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才是可逆过程。A、 B、 C、 D74. . 在压容图上,准静态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非准静态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A. 可以可以 B. 可以不可以 C. 不可以可以 D. 不可以不可以75. . 在压容图上,可逆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不可逆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不是。A可以/可以 B可以/不可以 C不可以/可以 D不可以/不可以76. . 在温熵图上,准静态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可逆过程_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A可以/可以 B可以/不可以 C不可以/可以 D不可以/不可以77. . 对于热力过程来说_是正确的。A. 准静态过程可以在压容图上用一条连续曲线表示;B. 由于内燃机的实际膨胀过程进行的很快,不能近似地认为是准静态过程;C. 可逆过程可以理解为能使系统逆向进行回到初态的过程;D. 都不对。78. . 焓是状态参数,指工质的_之总和。A压力+比容 B内能+比容 C内能+流动能 D内能+压力79. . 工质内那中哪个是内动能的函数_。A绝对温度 B压力 C比容 D热量80. . 气体的内能是_。A气体所具有的热量 B气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之和C气体中所有分子的势能之和 D气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之和81. . 实际气体的内能是_的函数A比容 B压力 C绝对温度 DA和C82. . 气体的_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度量_A平移动能 B转动动能 C振动动能 DA+B+C83. . 气体的_是气体分子平均移动动能的度量A绝对温度 B压力 C比容 D热量84. . 工质状态变化,因其比容变化而作的功称为_。A内部功 B推动功 C技术功 D容积功85. . 工质流进开口系统时存在流动功,流动功_状态参数A是 B不是 C不一定 D有时是86. . 内能是_状态参数,绝热功_内能变化的度量,功_状态参数。A是/是/不是 B不是/是/不是 C不是/是/是 D不是/不是/是87. . 工质在流动过程中必须克服沿途的压力,因而外界必须对流入的工质作功,这种功称为_。A流动功 B轴功 C技术功 D容积功88. . 工质流经开口系统而引起的流动动能的变化量与外界发生的轴功之和,称为_。A流动功 B轴功 C技术功 D容积功89. . 系统与外界应存在温差而通过边界传递的能量称为_。A膨胀功 B热量 C技术功 D热流量90. . 热量是_。A系统所具有的能量 B传递中的能量 C外界具有的能量 D无法确定91. . 热力学第一定律说明了能量可以转换而不能_。A增加或减少 B减少或再生 C增加或再生 D再生92. . 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述为_。A第一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B第二类永动机是造不成的C永动机是造不成的 D制冷机是造不成的93. .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_。A质量守恒定律 B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C机械能守恒定律 D卡诺定理94. . 热力学第一定律阐述了能量转换的_。A方向 B速度 C限度 D数量关系95. . 由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_过程一定是吸热过程。A内能增加且对外界作功 B内能减少且对外界作功 C内能增加且消耗界作功 D内能减少且消耗界作功96. . dqdu + dw 的适用范围是_。A理想气体、可逆过程 B任意工质、可逆过程 C理想气体、任意过程 D任意工质、任意过程97. . dqdhvdp的适用范围是_。A理想气体、封闭系统 B任意气体、封闭系统 C理想气体、开口系统 D任意气体、开口系统98. . 求膨胀功qu的公式适用于_。A任意气体、任意过程 B任意气体、定容过程 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D理想气体、可逆过程99. . 满足0u+w 关系的热力过程是_。A任意气体、任意过程 B任意气体、绝热过程 C理想气体、任意过程 D理想气体、可逆过程100. . 求膨胀功wu的公式适用于_。A任意气体、定温过程 B任意气体、绝热过程 C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D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101. . 由开口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_过程的焓值一定是增加的。A从外界吸热且对外界做技术功 B向外界放热且对外界作技术功C从外界吸热且消耗界做技术功 D向外界放热且消耗界做技术功102. . 由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可知,外界加给开口系统的热量用于_。A增加流动工质的焓值 B增加流动工质的动能C对外界做轴功 DA+B+C103. . 由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可知,工质流进换热器时所吸收的热量用于_。A增加流动工质的焓值 B增加流动工质的动能C对外界做轴功 DA+B+C104. . 在_过程中,外界加给系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增加系统的内能,其余部分用于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A定容 B定温 C定压 D绝热105. . 可看作理想气体的气体是_。A制冷装置中的R12蒸气 B房间内空气中的水蒸汽 C锅炉中的水蒸汽 D汽轮机中的水蒸汽106. . 以下_不可以近似地看成为理想气体。A起动气瓶中的空气 B烟囱中的水蒸汽C造水机中的水蒸汽 D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107. . 下列_可看作理想气体。AR22蒸汽 B水蒸汽 CR12蒸汽 D氧气108. . 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vRT中,_只与气体的种类有关。Ap BV CR DT109.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pvmRT中,比值 R 与_有关,与_无关。A气体种类/状态 B比容/压力 C气体种类/温度 D温度/压力110.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容条件下加热,初始温度为27、初始压力为5MP,加热后终了压力为8MPa,则加热后终了温度为_。A45 B约205 C约300K D约400K111.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作用下,温度从127上升到227,其比容等于原来的_。A4/5 B5/4 C127/227 D227/127112.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容过程中,绝对压力从0.2MPa上升到0.3MPa,其温度等于原来的_。A3/2 B2/3 C4/3 D3/4113. .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量与下列_无关。A环境温度 B性质 C质量 D热力过程气114. . 理想气体的比热容与_无关。A气体种类 B压力 C温度 D热力过程115. .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为40,压强为1.5 标准大气压,若使气体温度升高到80,压强增大到 3个标准大气压,如果在过程中气体不与外交换热量,则在这个过程中_。A气体的内能不变 B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 C气体的密度不变 D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116. . 某气体cv0.8kJ/(kg)在膨胀过程中,对外界作功70kJ/kg,温度上升50,此过程中,该气体将从外界吸热_kJ/kg。A26 B64 C154 D都不对117. . 某气体cv0.8kJ/(kg)被压缩过程中,接受外界功90kJ/kg,温度上升80,此过程中该气体对外界放热_kJ/kgA26 B64 C154 D都不对118. . 某气体cvm0.8kJ/(kg)在膨胀过程中,从外界吸热32 kJ/kg,对外界作功80kJ/kg,此过程中,该气体温度下降_。A54.4 B60 C105.6 D都不对119. . 理想气体对外作功,当温度升高时,该过程是_。A吸热过程 B放热过程 C绝热过程 D不一定120. . 理想气体消耗外界功过程,当温度下降时,该过程是_。A吸热过程 B放热过程 C绝热过程 D不一定121. . 热力学中的基本热力过程有_。A定温加热,绝热膨胀,定温放热,绝热压缩四个过程 B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多变等五个过程 C绝热压缩,定容加热,定压加热,绝热膨胀,定容放热等五个过程D定容,定压,定温,绝热四个过程122. . 在定温过程中,技术功是膨胀功的_倍。A0 B1 Ck D123. . 理想气体进行定温过程,_不变A比焓 B比熵 CA+B D都不对124. . 绝热过程的方程式是_。AT v常数 Bp v常数 Cp T k常数 Dp v k常数125. . 绝热过程是多变数 n 为_的热力过程。A0 Bk C D1126. . 定压过程是多变指数 n 为_的热力过程A0 B1 Ck D127. . 在多变指数n1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有_转化为内能增加量。A0 B50% C83.6% D100%128. . 在定温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有_转化为对外作功。A28.6% B50% C71.4% D100%129. . 在定压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有_转化为对外作功。A28.6% B50% C71.4% D100%130. . 在多变指数 n0.4 的多变过程中,空气吸收的热量有_转化为对外作功。A28.6% B40% C71.4% D100%131. .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kn+的多变过程,若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则_。A系统从外界吸热 B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 C系统对外界放热 D或A或B或C132. .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kn+的多变过程,若系统从外界吸热,则_。A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 B系统与外界无容积功交换C外界对系统做压缩功 D或A或B或C133. .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1nk的多变过程,若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则_。A系统从外界吸热 B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 C系统对外界放热 D或A或B或C134. .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1nk的多变过程,若系统向外界放热,则_。A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 B系统与外界无容积功交换C外界对系统做压缩功 D或A或B或C135. .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n1的多变过程,若外界对系统做压缩功,则_。A系统从外界吸热 B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 C系统对外界放热 D或A或B或C136. . 理想气体封闭系统-n1的多变过程,若系统从外界吸热,则_。A系统对外界做膨胀功 B系统与外界无容积功交换C外界对系统做压缩功 D或A或B或C137. . 理想气体放热、膨胀过程,该过程为多变过程,其多变指数为_。An 0 B0n 1 C1nk Dn k138. . 理想气体进行压缩、降温和降压过程,该多变过程的多变指数 n为_。An 0 B0n1 C1nk Dn k139. . 在pv图上,_。A定温线要比绝热线陡一些 B定温线与绝热线平行C绝热线要比定温线陡一些 D定温线与绝热线垂直140. . 在Ts图上,_。A定温线要比绝热线陡一些 B定温线与绝热线平行C绝热线要比定温线陡一些 D定温线与绝热线垂直141. . 在Ts图上,_。A定容线要比定压线陡一些 B定容线与定压线平行C定压线要比定容线陡一些 D定容线与定压线垂直142. .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A热量可以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也能从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B热不可能自发地,不费代价地,从一个低温物体传到另一个高温物体;C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后,机械能总量小于热能,故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减少;D热力学第一定律可表达为:输入系统的能量系统输出的能量=系统储存能量的变化量143. . 下列说法中,_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A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B不可能从两个热源吸放热量使之部分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C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D不可能把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144. . 下列说法中,_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说法。A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B不可能从两个热源吸放热量使之部分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C不可能把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D不可能把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变化145. .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述了能量传递的_A方向 B数量 C速度 D程度146. .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了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中方向、条件和_。A速度 B限度 C速率 D数量147. . 热力学第二定律并没有阐明能量转换的_。A条件 B限度 C速度 D方向148. . 如循环的目的是将热能持续地转化为机械能,则该循环是_。A制冷循环 B热机循环 C逆循环 D热泵循环149. . 实际工作中用 t 表示热效率,_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At 1 Bt 1 Ct 1 Dt 1150. . 柴油机循环的最高热效率_。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以上都有可能151. . 某热机在一个循环中,吸热Q1,放热Q2,则热效率为_。,_。A B C D152. . 某热机在一个循环中,吸热Q1,放热Q2,对外做功W,则热效率为_。,_。A B C D153. . 某空调机,在蒸发器中吸热Q2,在冷凝器中放热Q1,则制冷系数为_。,_。A B C D154. . 某空调机,在蒸发器中吸热Q2,在冷凝器中放热Q1,则供热系数为_。,_。A B C D155. . 卡诺循环包括过程_。A定容加热、定容放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B定温加热、定温放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C可逆定温加热、可逆定温放热、可逆绝热膨胀、可逆绝热压缩D可逆定压加热、可逆定压放热、可逆绝热膨胀、可逆绝热压缩156. . 工质经卡诺循环后,又回到初始状态,其压力_。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增加或减少157. . 卡诺循环中的加热过程为_。A定温过程 B定容过程 C定压过程 D混合过程158. . 卡诺循环中的放热过程是_过程A定压放热 B定温放热 C定容放热 D绝热放热159. . 卡诺循环是由两个_和两个_过程组成的。A绝热/定压 B等温/定容 C等温/绝热 D定容/多变160. . 卡诺循环是在_过程对外界作功。A定温放热 B绝热膨胀 CB与D D定温吸热161. .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_。A1 B01 C1 D0162. . 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H 和低温热源温度L 之间的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_。A(HL )/H BH /(HL ) CL /(HL ) D(LH )/L163. . 理想气体在高温热源温度H 和低温热源温度L 之间的逆向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为_。A(HL )/H BH /(HL ) CL /(HL ) D(LH )/L164. .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_有关A循环过程 B工质性质 C热源温度 D工质初态165. .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能优劣有直接关系,该说法_。A完全正确 B有一定道理 C完全错误 D有可能对166. .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_有关A高温热源温度 B高温热源温度和低温热源温度 C低温热源温度 D高温热源温度和低温热源温度及工质的性质167.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所用工质的性质无关B当系统从热源吸收一定数量的热量时,工质绝对温度越高,则系统熵的变化越小,热量转换为功的程度就越大C柴油机冷却水温度越低,循环热效率就越高D无摩擦的绝热过程中工质的熵不变168. . 卡诺定理指出,在高温热源温度T1和低温热源温度T2之间工作的所有可逆热机,_。A以卡诺循环热效率为最低 B其热效率不一定相等,与工质的性质有关C以卡诺循环热效率为最高 D其热效率均相等,与工质的性质无关169. . 卡诺定理指出,在高温热源温度T1和低温热源温度T2之间工作的所有热机,_。A以卡诺循环热效率为最低 B其热效率均相等,与工质的性质有关C以卡诺循环热效率为最高 D其热效率均相等,与工质的性质无关170. . 热机最理想的循环是_。A卡诺循环 B逆卡诺循环 C回热循环 D奥托循环171. . 最理想的制冷循环是_。A卡诺循环 B逆卡诺循环 C回热循环 D奥托循环172. . 如循环的目的是从低温吸热,则该循环是_。A制冷循环 B热机循环 C正循环 D热泵循环173. . 逆向卡诺循环包括过程_。A定容加热、定容放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B定温加热、定温放热、绝热膨胀、绝热压缩C可逆定温加热、可逆定温放热、可逆绝热膨胀、可逆绝热压缩D可逆定压加热、可逆定压放热、可逆绝热膨胀、可逆绝热压缩174. . 空调的冬天工况,系统进行的循环是_。A热机循环 B制冷循环 C热泵循环 D正循环175. . 逆卡诺循环是在_向外界放热。A定温过程 B绝热膨胀过程 CB与D D绝热压缩过程176. .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范围是_。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大于0 D小于0177. . _的工作原理是逆卡诺循环的应用。A蒸汽机 B热机 C锅炉 D制冷装置178. . 在相同的高温热源与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不同的可逆循环,其热效率 。A与采用的工质性质有关 B相等 C不相等 DA+C179. . 一台热机带动一台热泵,热机和热泵排除的热量均用于加热暖气散热器的热水。若热机的热效率为50%,热泵的供热系数为10,则输给散热器热水的热量是输给热机热量的_倍。A5.5 B9.5 C10 D10.5180. . 一台热机带动一台热泵,热机和热泵排除的热量均用于加热暖气散热器的热水。若热机的热效率为30%,热泵的供热系数为3,则输给散热器热水的热量是输给热机热量的_倍。A1.6 B2.4 C3 D3.3181. . 由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称为_A结露 B液化 C凝结 DB或C182. . 不存在30的水蒸气,只存在30的水;此说法_。A正确 B错误 C有一定道理 D无法确定183. . 不存在200的水,只存在200的水蒸汽;此说法_。A正确 B错误 C有一定道理 D无法确定184. . 汽化是_指的过程。A由固态物质转化为液态物质 B由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 C由固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 DB或C 185. . 凝结是_指的过程。A由液态物质转化为固态物质 B由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 C由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 D由固态物质转化为液态物质186. . 若饱和压力_,则饱和温度_。A越低/越高 B越低/越不变 C越低/越低 D无法确定187. . 沸腾是指_。A从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的过程 B从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 C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D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现象188. . 蒸发是指_。A 从液态物质转变为气态物质的过程 B从气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物质的过程B C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D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现象189. . 在水的汽化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_A 沸点是一个恒定的温度 B只要仍有水沸腾,锅炉内的温度仍是沸点 C沸腾时不断加热的热量被浪费掉了D水变成过热蒸汽时因为压力升高,将发生结露现象190. . 水蒸汽的焓定义式是_。Ahu + s Bhu + rt Chs + pv Dhu + pv191. . 水的定压汽化过程经历了除_以外的三个阶段。A定压升温阶段 B定压预热阶段 C定压汽化阶段 D定压过热阶段192. . 水在密闭容器内定压加热,在汽化过程中的蒸汽是_。A饱和蒸汽 B饱和水 C湿蒸汽 D过热蒸汽193. . 湿蒸汽是指_。A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蒸汽 B饱和蒸汽与饱和液体的混合物 C饱和蒸汽与不饱和液体的混合物 D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的混合物194. . 水在密闭容器中定压加热汽化时,当最后一滴水也变成蒸汽时,这时容器内的蒸汽称为_。A饱和蒸汽 B未饱和蒸汽 C过热蒸汽 D过饱和蒸汽195. . 对于定压下水蒸汽的发生过程,下列论述错误的是_。A在临界点,饱和水与干饱和蒸气已没有差别B在临界压力下,对水加热,达到临界温度时,水立刻全部汽化C当温度高于临界温度时,施加足够压力,可以使蒸气液化D以上论述全部错误196.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在一定的温度下,若压力低于该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此工质一定处于过热状态。B饱和蒸汽只要知道其状态参数的压力值或温度值,其状态便可以唯一确定C饱和蒸汽的干度为1D因为某压力下的饱和水与饱和蒸汽的温度相同,所以二者的内能也相等19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若工质的压力低于其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则工质为过热状态;若工质的压力高于其温度下的饱和压力,则工质为过热状态;若工质的温度低于其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则工质为过热状态;若工质的温度高于其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则工质为过热状态;A B C D198. . 某压力下,干饱和蒸汽的比焓与饱和水的比焓的差值为_。A干度 B湿度 C汽化潜热 D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