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地理位置图 运输径路示意图运输径路示意图 项目平面示意图项目平面示意图 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 1 1 一 研究依据一 研究依据 1 二 研究范围及年度二 研究范围及年度 1 三 项目地理位置及径路三 项目地理位置及径路 1 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五 研究工作概述五 研究工作概述 2 第二章第二章 经济及运量经济及运量 4 4 一 区域路网一 区域路网 4 二 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二 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 4 三 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概况三 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6 四 运量预测四 运量预测 7 第三章第三章 铁路运输通道铁路运输通道 9 9 一 货运流向及通道径路一 货运流向及通道径路 9 二 通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二 通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9 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地质 1111 一 自然地理特征一 自然地理特征 11 二 地层岩性及地质特征二 地层岩性及地质特征 12 三 水文地质特征三 水文地质特征 13 四 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四 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13 五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五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4 第五章第五章 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 1515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一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5 二 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二 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15 第六章第六章 专用线方案专用线方案 1717 二 线路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二 线路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 19 第七章第七章 运输组织运输组织 2222 一 车站设置一 车站设置 22 二 运营管理方式二 运营管理方式 22 三 车流组织三 车流组织 22 四 行车量及车站工作量四 行车量及车站工作量 23 五 专用线能力分析五 专用线能力分析 23 六 组织机构及定员六 组织机构及定员 23 第八章第八章 各项技术设备的主要工程内容各项技术设备的主要工程内容 2525 一 线路一 线路 25 二 站场二 站场 26 三 路基三 路基 27 四 轨道四 轨道 28 五 桥涵五 桥涵 29 六 电气化六 电气化 32 七 机务 车辆设备七 机务 车辆设备 34 八 给水排水八 给水排水 35 九 通信 信息九 通信 信息 37 十 信号十 信号 40 十一 电力十一 电力 43 十二 房屋建筑十二 房屋建筑 47 第九章第九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 5353 一 铁路用地设计原则一 铁路用地设计原则 53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 铁路所经地区用地概况 全线用地数及用地类型说明二 铁路所经地区用地概况 全线用地数及用地类型说明 53 第十章第十章 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环境保护 水土保持 5454 一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一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54 二 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变化二 工程建设引起的生态变化 54 三 控制与防治污染措施初步方案三 控制与防治污染措施初步方案 54 四 生态环境防护措施初步方案四 生态环境防护措施初步方案 55 五 结论及建议五 结论及建议 56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5757 一 节约能源措施一 节约能源措施 57 二 新技术 新设备的采用及效果二 新技术 新设备的采用及效果 57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施工组织方案意见施工组织方案意见 5858 一 全线主要工程分布情况一 全线主要工程分布情况 58 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点二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点 58 三 主要工程数量和控制工程三 主要工程数量和控制工程 58 四 施工组织方案四 施工组织方案 59 五 临时工程五 临时工程 60 六 施工安全措施六 施工安全措施 60 七 建设工期七 建设工期 61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 资金筹措投资估算 资金筹措 6363 一 主要工程数量及估算编制单元一 主要工程数量及估算编制单元 63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63 三 各项工程静态投资估算及费用的编制三 各项工程静态投资估算及费用的编制 66 四 动态概算费用四 动态概算费用 68 五 铺底流动资金五 铺底流动资金 68 六 投资估算总额六 投资估算总额 68 七 资金筹措七 资金筹措 68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6969 一 修建铁路专用线的必要性一 修建铁路专用线的必要性 69 二 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二 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 69 三 推荐方案综述三 推荐方案综述 69 四 工程投资四 工程投资 70 五 管理体制五 管理体制 70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7171 附件 一 投资估算表 1 总估算汇总表 2 总估算表 3 综合估算汇总表 4 综合估算表 二 公文 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函 三 图纸 1 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线路平面图 1 2000 2 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某东站站改造平面图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述 一 研究依据一 研究依据 1 2012 年 2 月 21 日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函 2 2011 年 1 月 6 日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编制的 某市东方 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 研究范围及年度二 研究范围及年度 一 研究范围 一 研究范围 结合项目厂址的情况 本次研究范围如下 1 铁路专用线接轨站淮南线某东站 K93 000 K96 000 2 自接轨站至电厂站铁路专用线 CK0 000 CK1 550 含电厂电厂 站 二 研究年度 二 研究年度 近期 2020 年 远期 2030 年 三 三 项目地理位置及径路项目地理位置及径路 新建电厂位于某市东北部新站试验区 紧邻某市中心区 城市交 通主干道穿区而过 某铁路客站 主货站 编组站以及安徽省汽车客 运枢纽站 安徽省邮政枢纽等均位于区内 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明显 某市热电集团新建厂址位于淮南线某东站正北方向 详见地理位 置示意图 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四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新建某热电的必要性 一 新建某热电的必要性 1 国家现行政策鼓励并要求发展热电联产事业 随着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特出 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热电联产项目对于节约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也是城市治理大气 污染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2 安徽省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 根据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制定 全省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通过实施区域热电联产 余热余压利用 节约和替代石油 电机系统 节能 能量系统优化 建筑节能 绿色照明 政府机构节能以及节能 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等以到达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项目为区域热 电联产项目 项目建设符合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 案的通知 对促进安徽省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满足新站综合实验区供热的需要 某热电联产项目是某东北 部工业生产发展而新建的热电联产工程 满足某市 工业立市 战略 的需要 4 建设热电为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 本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 与热电分产项比较 每年可节约标准煤 12 2 104吨 可减少灰渣排 放 9 7 104吨 飞灰排放 0 22 104吨 SO2排放 983 吨 为某市的 环境保护作出了贡献 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企业的 今后发展 二 新建某热电铁路专用线的必要性 二 新建某热电铁路专用线的必要性 新建某热电铁路专用线 承担某热电的煤炭运输任务 是热电厂 建设的基础条件之一 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新建铁路专用线能发挥铁 路运输大运量 长距离的特点 充分利用铁路运输费用低廉 性能稳 定 对环境低污染的优势 能充分运用铁路运输具有速度快 点对点 的服务等其他运输方式所无法替代的有利条件 从技术条件上根本保 证某热电的正常运转 铁路运输具有的高速 及时 全天候等优势 对于耗煤大户电厂来说是较理想的一种运输方式 并可以减少电厂大 量的短途运输费 降低运输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 新建 某热电铁路专用线路意义重大 很有必要 同时国铁淮南线某东站距某热电不足 200m 可以为本项目提供便 利的铁路专用线接轨条件 五 研究工作概述五 研究工作概述 根据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函 我院立即组织有关专业人员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铁路专用线周边地区地形 地物等进行了实地踏勘 征求多方意见 尤其国铁运输部门的意见 并充分利用我院掌握的既有相关铁路路网 规划 对拟建铁路专用线工程运输通道及铁路专用线的接轨站站场 线路走向 运输方式 工程投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 于 2012 年 4 月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二章 经济及运量 一 区域路网一 区域路网 一 既有区域路网构成 一 既有区域路网构成 区域既有路网有 京沪线 京沪高铁 京九线 陇海线 符夹线 青阜线 漯阜线 阜淮线 淮南线 水蚌线 沪汉蓉快速通道 宁西 线 合九线 宁芜线 芜铜线 皖赣线 宣杭线 沪宁城际 沪杭城 际 昌九城际 二 区域路网规划 二 区域路网规划 根据我国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 在 既有路网的基础上考虑 近期 商阜杭客专 合蚌客专建成 水蚌线 阜淮线 淮南线电化扩能 改造完成 远期 根据需要进一步完善路网 二 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二 区域经济现状及发展 本次研究主要涵盖某市 某 安徽省省会 位于中国中部 北纬 32 东经 117 长 江淮河之间 巢湖之滨 通过南淝河通江达海 具有承东启西 接连 中原 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是全省政治 经济 文化 信息 金融和商贸中心 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某是一座具有 2000 多年历史的古城 素有 三国故地 包拯家乡 之称 秦置某县 隋 至明清时 某一直是庐州府治所 故又称 庐州 又名 庐阳 某自然环境优美 名胜古迹甚多 市区公园环城走 碧水绕城流 是全国著名的园林城市 卫生城市 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城市环境综 合整治优秀城市 还是全国双拥模范和全国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某市辖肥东县 肥西县 长丰县 庐江县和巢湖市以及瑶海区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庐阳区 蜀山区 包河区 并赋予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某经济技 术开发区 某新站综合试验区 巢湖经济开发区市级管理权限 土地 面积达 1 14 万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达 752 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 12 6 其中 城镇人口达 486 万人 乡村人口 266 万人 城镇化率达 64 6 2010 年 是 十一五 收官之年 在市委 市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 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抢抓发展机遇 奋力争先进位 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总体呈现 规模迅速扩张 质量明显提升 动力显著增强 结构趋强 趋优 在快速发展 跨越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了科学发展 协调发展 的良好局面 全年生产总值 GDP 2702 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7 5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32 6 亿元 增长 3 5 第二产业增 加值 1457 6 亿元 增长 22 3 第三产业增加值 1112 3 亿元 增长 12 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 5 2 52 6 42 2 调整为 4 9 53 9 41 2 其中 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41 5 比上年 提高 1 5 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 年主营业务收入 500 万元及以上 工业企业 2091 户 完成工业总产值 3768 94 亿元 全年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 1052 71 亿元 比上年增长 24 9 其中 轻工业增长 26 8 重工业增长 23 7 轻 重工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 41 59 调整为 40 2 59 8 股份制企业实现增加值 659 39 亿元 增长 26 2 大中 型企业实现增加值 700 10 亿元 增长 22 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 效益综合指数为 292 7 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收入 3208 93 亿元 同比增长 39 4 实现利税 273 10 亿元 增长 33 1 其中利润 165 46 亿元 增长 47 7 亏损面为 12 5 比上 年收窄 1 6 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66 97 亿元 比上 年增长 24 2 其中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1103 58 亿元 增长 11 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 152 36 亿元 下降 6 6 民间投资 1811 03 亿元 增长 37 3 市区投资 2410 40 亿元 增长 23 2 县域投资 656 58 亿元 增长 28 3 全年进出口总额 99 58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54 9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其中 出口 56 26 亿美元 增长 26 5 进口 43 32 亿美元 增长 118 9 从出口经营主体看 生产型企业 贸易型企业出口分别增长 31 1 和 14 4 全年对外经济合作新签合同额 14 39 亿美元 比上年 增长 169 完成营业额 16 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 31 外派劳务人员 8168 人 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 72 户 实际利用外资 14 3 亿美元 增长 10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 10 96 亿美元 增长 27 8 工业实 际利用外资 7 91 亿美元 增长 34 9 新增 3 家境外世界 500 强企业 来我市投资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39 02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9 8 按区域分 市区消费品零售额 744 70 亿元 增长 19 6 县 域消费品零售额 94 32 亿元 增长 21 3 按行业分 批发零售业实 现零售额 768 21 亿元 增长 19 9 住宿餐饮业零售额 70 81 亿元 增长 17 6 备注 以上数据未含 2010 年巢湖市 庐江县两地经济 发展数据 近年来 某将建成以某都市圈 基本圈层半径为 100 公里 引 领并形成皖中一体化发展格局 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到 2020 年 某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经济中心 三 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概况三 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概况 为实现某市热电联产资源的 统一建设 统一规划 统一采购 统一服务 2007 年 11 月 经某市国资委批准将某市从事热电联产的 三大热电企业 某市热力公司 某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安徽安能热 电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整合 共同组建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热电集团 的前身是 1989 年 11 月经工商登记成立的某市城市改造热力实验公司 热电集团是拥有 3 家全资子公司 2 家控股子公司 3 家分公司 3 家二级机构 12 个职能部门的某市专业从事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的 公用事业企业 其注册资本 5 39 亿元 资产总额约 21 7 亿元 现有 在岗职工 1010 人 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 22 人 中高级职称 79 人 公司主要经营电力 蒸汽的生产 销售 热力市场开发与维护 城市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热力 煤气 供水管网的设计 生产 销售 安装 维修 热力工程 安装等 热电集团拥有四个自营热源厂 并与皖能某发电厂合作 点 状分布在某城市四周 蒸汽供应主要为医院 宾馆 办公写字楼和民 用住宅等各类用户提供采暖 制冷 热力供应等多项服务 同时 蒸 汽供应还广泛应用于食品 轻纺等各类工业 商业用途 热电集团组建以来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关心下 集中供热实现 了规模化发展 截止到 2011 年底 供热主管网长度达 280 公里 供 热范围覆盖某市城市 80 左右区域 供热能力达 1050 吨 小时 装机 容量为 81 兆瓦 服务的居民用户达 7 万多户 工商业用户 300 多家 蒸汽服务各类建筑面积超过 1700 万平方米 热电集团秉承 服务创造价值 的企业理念 通过开展 三加强 三提高 集中宣传教育活动 强化服务技能培训 开通 24 小时冷暖 热线 962666 并实现和市长热线 12345 的无缝对接 建设银行热力收 费系统 提供现代化缴费服务 向社会公开六大服务纪律 八项服务 承诺 开展服务进小区 冷暖知心 艺术团服务演出进小区等多项 措施 全面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不断增强用户对热电集 团服务质量的认同感 塑造了国有供热企业的良好企业形象 在未来发展中 热电集团将服务于某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 为 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性热源配套 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供热服 务 着力为某市节能减配及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四四 运量预测 运量预测 一 现状运量分析 一 现状运量分析 接轨站运量 根据调查的资料 某东站是枢纽内的唯一的编组站 性质为区域 性编组站 站型单向二级四场 没有货物达到和发送 仅办理解编作 业 二 专用线运量预测 二 专用线运量预测 根据某热电燃煤采购计划 一期已建成投产 需燃煤 50 万吨 年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要来自两淮地区 本专用线运输的货物品类 运量及流向如下 品类 燃煤 品种单一 运量 近期运量 50 万吨 年 远期运量 80 万吨 年 流向 自煤矿矿井装车后经青阜线 阜淮线 淮南线或阜淮线 淮南线等线 达到某东站至某热电 三 接轨站总运量预测 三 接轨站总运量预测 2014 年 某热电专用线建成后 近期某东站年总运量预计达到 50 万吨 远期为 80 万吨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铁路运输通道 一 货运流向及通道径路一 货运流向及通道径路 根据业主提供的采购计划 某热电燃煤主要来自两淮地区 运输 径路为 矿井专用线 国铁接轨站 青阜线 阜淮线 淮南线或经阜 淮线 淮南线等到某东站至厂区 二 通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二 通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1 既有货运通道状况 按照货流流向 相关国铁线路运输通道为青阜线 阜淮线 淮南 线等 其既有通过能力见下表 相关线路的通过能力表相关线路的通过能力表 线名线名相关区段相关区段平图能力平图能力旅客列车旅客列车摘挂列车摘挂列车货物列车货物列车平图利用率 平图利用率 青阜线青龙山 阜阳172 5633231 6 阜淮线阜阳 淮南171 22328385 7 水家湖 某 185 735393100 淮南线 某 芜湖东185 72638383 5 2 近远期货运通道规划概况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近远期相关通道能力 见下表 近远期国铁路网通道能力表近远期国铁路网通道能力表 线别线别区段区段年度年度货流密度货流密度 客车客车 对 对 平图能力平图能力 对 对 输送能力输送能力 万吨 万吨 富余能力富余能力 万吨 万吨 20201327628220146261350 阜淮线阜阳 淮南 20301110225220154224320 20201357228220145741002 淮南线淮南 芜湖东 20301145925220153713912 2020485092201939014540 青阜线青龙山 阜阳 20305900122201857812678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 相关货运通道能力适应性分析 本工程相关的通道阜淮线 淮南线电化工程正在实施中 改造后 货物列车牵引质量将提高到 5000t 届时阜淮线 淮南线输送能力将 得到提高 具有较大的运能储备 同时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 符夹线 货运列车对数将有所减少 也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 4 能力加强措施 1 组织整列直进直出 减少 避免对国铁站的能力影响 提 高车辆周转率 2 采用机械装车 缩短作业时间 提高运输效率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四章 地质 一 自然地理特征一 自然地理特征 一 地形地貌 一 地形地貌 工程地处某盆地派河冲积平原 工程所处地区主要为派河二级阶 地和一级阶地 阶地经剥蚀作用 形成垄岗于坳谷相间的垄岗亚地形 地貌形态 地势平缓开阔 地形波状起伏 地面高程 15 35m 派河 两层发育一级阶地 地面高程 10 m 左右 地表均辟为农田 其余为 道路和民房 发布有较多水塘 二 气象特征 二 气象特征 某市为安徽省省会 位于安徽省中部 江 淮之间 巢湖西北岸 东经 116 40 117 52 北纬 31 30 32 37 是南淝河 航运的终点 某地区属季风亚热带湿润气候 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雨量适中 无霜期长 全年盛行风向东北偏东南 其中 以东北偏东风频率最大 达 8 6 而西北频率最小 占 1 5 多年平均风速 2 3m s 夏季多 东南风和南风 冬季多东北风和西北风 年平均气温 15 7 左右 夏 季极端气温 41 摄氏度 冬季极端气温零下 20 6 多年平均绝对湿 度 15 8 毫巴 相对湿度 76 多年平均降水量 1000mm 左右 雨水主 要集中于春 夏之交 汛期 5 9 月 年平均日照 2218 小时 多年平 均无霜期 227 天左右 冰冻期 82 天左右 最大积雪深度 45cm 土壤 冻结深度 6 8cm 最深 11cm 主要气象资料 常年平均气温 15 7 极端最高气温为 41 1988 年 7 月 7 日 极端最低气温为 20 6 1977 年 1 月 6 日 极端最高平均气温为 37 6 1988 年 7 月 7 日 极端最低平均气温为 9 4 1977 年 1 月 6 日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冬季平均气温为 4 3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 5m s 冬季主导风向 ENE 最大冻土深度 11cm 1981 年三天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3 采暖期天数 90 d 供暖小时 2160 h 采暖起止日期 12 月 10 日 3 月 1 日 15 日 三 水文 三 水文 本区属长江水系 地表水系发育 地表水体主要派河及其支流 天然河流与人工河道 沟渠构成较密的水网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 隙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浅层地下水属孔隙潜水 地下水位埋深 一般在 0 8 1 0 m 之间 最高水位与地表平 年变化幅度在 1 2m 左右 黏性土下部砂类土层含水具有承压性 该区地表水长年不枯 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位地下水提供了良好的补给来源 二 地层岩性及地质特征二 地层岩性及地质特征 一 地层岩性 一 地层岩性 沿线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未见有软土分布区 无不良地质现象 线路通过区表覆第四系覆盖 主要为第四全新统冲积层 Q4al 和第四 系上更新统冲积层 Q3al 黏性土 砂类土 碎石类土和淤泥构成 描 述如下 层表土 Q4al 灰褐黄色 粘性土为主 上部含农作物根茎 疏松 层底埋深 0 50 1 10 m 层厚 0 50 1 10 m 层粉质粘土 Q3al 褐黄色 硬塑 坚硬 稍湿 含铁锰质和 少量钙质结核 无摇振反应 断面稍有光滑 干强度中等 自由膨胀 率 55 0 63 0 具弱膨胀潜势 层底埋深 4 4 7 0 m 层厚 3 4 6 5 m 层粘土 Q3al 褐黄色 硬塑 坚硬 湿 含铁锰质和钙质结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核 见铁锰质浸染 上部粉土薄层 无摇振反应 稍有光滑 干强度 中等 韧性中等 该层未穿透 最大揭露厚度 15 4 m 二 地质构造 二 地质构造 本区地质构造上地处扬子地台和华北板块东南缘结合部位 晋宁 期及以前的构造运动形成区内构造格局的基底及 NNW 和 E W 向褶皱 燕山运动形成 NNE 向褶皱叠加于前期褶皱之上 并以频繁的岩浆活动 形成大量断裂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形成了 NNE 向和近 E W 向盆隆相 间的新格局 建设场地内无活动断裂发育 三 地震 三 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01 和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厂址区 50 年超越 概率 10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0g 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 三 水文地质特征三 水文地质特征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地下水均为潜水类型 具有微承压 性 地下水位受地形控制深度不一 初见水位深度多在 0 8 1 5m 初见水位标高为 27 8 33 10 m 稳定水位深度多在 1 50 3 00 m 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地表水及大气降水 水位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 根据附近水质分析资料表明 地表水无污染 地下水为重碳酸钾 钠钙水 水质对各种类型的混凝土无侵蚀性 四 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四 工程地质评价及工程措施意见 地基土由为第四全新统冲积层 Q4al 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 Q3al 构成 以粘性土为主 层粘土层位稳定 分布普遍 系良好 的天然地基持力层 层砂粘土及 层粘土层为弱膨胀潜势的膨胀土 故路堤边坡防护类型为草皮防护与浆砌片石骨架防护 线路沿线表层粘性土 除耕土和路基素填土 可作为路基填料 因其具弱胀缩性 填筑条件要求控制含水量比最优含水量稍大 2 左右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密实度大于 90 铁路路基取土开挖的深度宜在稳定水位以上 否则 难以控制填料的含水量 由于地基土中蒙脱石含量较高 若夯填不好 时 路堤容易产生边坡溜坍 施工中注意夯实 并铺砌草皮 加设护 道 做好排水措施 土石工程分级为 II 类普通土 可考虑利用矿井矸石作为路堤填 料 但应进行经济比选 矿井矸石土石工程分级为 IV 级软石 建筑 场地类别为 III 类 线路所经过区段无不良地质和压矿情况 五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五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1 在渠塘及水田局部分布软弱土 下阶段应加深地质调绘 勘 探测试工作 进一步查明其分布范围 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 2 下阶段就具体工点采取针对性勘察 3 路基填方取土地土源性质查证 4 进一步查明地下水情况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五章 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 一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一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表相邻线路主要技术标准表 线路名称线路名称青阜线青阜线阜淮线阜淮线淮南线淮南线 线路等级 级 级 级 正线数目双线双线双线 牵引种类内燃 预留电力 电力电力 机车类型 货运机车 ND5 客运机 车 DF4 货机 HXD 客机 SS94货机 HXD 客机 SS94 牵引质量 t 500050005000 限制坡度 466 最小曲线半径 m 1050800800 到发线有效长 m 80010501050 闭塞类型自动自动自动 二二 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铁路专用线主要技术标准的选择 本专用线近 远期运量分别为 50 万吨 年和 80 万吨 年 根据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采用工业企业 级标准 专用线所经地区为平原地区 主要避开村庄和其他建筑物 故采 用最小曲线半径为 300 m 淮南铁路电气化工程正在实施中 为保证专用线到发线和国铁一 致性 其有效长采用 1050 m 限制坡度采用 6 装卸线长度为 550 m 故本专用线技术标准为 铁路等级 工企 级 正线数目 单线 牵引种类 内燃 机车类型 DF4 牵引质量 5000t 限制坡度 重车 4 空车 6 最小曲线半径 困难地段 300m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到发线有效长度 1050m 闭塞类型 半自动闭塞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六章 专用线方案 一 接轨站比选推荐意见一 接轨站比选推荐意见 一 接轨站既有技术设备概况 一 接轨站既有技术设备概况 1 国铁淮南线有关接轨站概况 新建某热电位于淮南线北侧 距某东站正北方向不足 300m 双 墩集站西北方向 15 47km 和三十里铺站东南方向 5 76 km 与三站距 离相差较大 最大 15 47km 某东站 双墩集站和三十里铺站可为本 项目提供接轨条件 区域车站分布图区域车站分布图 1 双墩集站概况 双墩集站为淮南线上一个中间站为货运站 枢纽前方站 车站中 心里程为 K79 694 下行端相邻站为某东站 站间距离为 15 47km 上行端相邻站为罗集站 站间距离 10 84km 本站站房位于站场东侧 本站有正线 2 股 道 有效长分别为 850 m 和 946 m 到 发线 3 股 有效长均满足 850m 货物线 1 股 有效长均为 330m 安 全线 1 股 有效长为 50 m 基本站台位于车站东侧 规模为 350 6 0 4m 4 道间有中间站台 1 座 规模为 350 7 0 4m 货物线外侧设有货物占 1 座 规模为 95 14 5 1 1m 航运局专用线 群从该站右侧南端 某方向 接轨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既有双墩集站示意图既有双墩集站示意图 2 某东站概况 某东站为淮南线上一个编组站 站中心里程 K95 164 上行端相 邻站为双墩集站 站间距离为 15 47km 下行端相邻站为三十里铺站 站间距离 5 76km 站房位于 场北面 某东站是枢纽内的唯一的编组站 性质为区域性编组站 站型单 向二级四场 其规模为 到达场 8 股 下行到发场 6 股 上行到发场 7 股 编组场 23 股 其中编发线 4 股 预留发展为 30 股的条件 有 效长满足 850m 半自动化驼峰 峰高 3 53m 峰下溜放线 2 条 编 组牵出线 2 条 编尾微机联锁 机务段位于到达场西侧 站修所 12 个台位 预留至 20 个台位 位于编尾西侧 配备调机 2 台 峰 尾 各一 点连式调速系统 缓行器 减速顶 既有某东站示意图详见某东站改造平面示意图 3 三十里铺站概况 三十里铺站为淮南线上一个中间站 车站中心里程为 K100 943 上行端相邻站为某东站 站间距离为 5 76km 下行端相邻站为撮镇站 站间距离 8 30km 本站站房位于站场左侧 该站为某直通线上的中间站 现有到发线 2 条 5 道和 6 道 正 线 4 条 和 到发线和正线有效长均满足 850m 安全 线 3 条 安 1 安 2 和安 3 有效长均为 50m 撮镇端接有工务段段 管线 目前本站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既有三十里铺示意图既有三十里铺示意图 二 接轨站比选 二 接轨站比选推荐意见推荐意见 1 双墩集站 双墩集站位于某热电东南方向 相距 15 47 km 该站办理货运业 务 虽有接轨条件 但两者相距较远 线路所经区域为某市区 与市 政规划冲突严重 且线路长 投资大 该站接轨条件不理想 2 某东站 某东站位于某热电正南方向 相距仅距为 300m 较双墩集 三十 里铺站距离最近 某东站具有接轨条件 且和某热电燃煤运输径路同 向 能满足路企直通条件 根据线路方案走向来看 某东站接轨具有 线路短 影响市政规划影响小 投资小等优点 从某东站接轨较为适 宜 3 三十里铺站 三十里铺站目前本站不办理客货运业务 因此本专用线不考虑在 三十里铺站接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某热电铁路专用线从淮南线某东站接轨较 适宜 设计推荐阜淮线凤台站接轨方案 二 线路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二 线路方案比选及推荐意见 根据某热电厂址位置及接轨站的位置 现将线路走向详述如下 一 线路方案 一 线路方案 1 方案一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某东站 场新增 2 条到发线和 1 条牵出线后 专用线于某东站 K95 337 C1K0 000 处接轨后 经 1 组半径为 300 的反弯曲线 进 入电厂站 线路全长 997 m 全线设 2 个曲线 半径均为 300m 详见 某热电铁路专用线方案一平面图 2 方案二 专用线在 K94 848 23 C2K0 000 接轨后 经 1 组半径为 300 的反弯曲线后 线路平行淮南线 某东站 场 向东至 C2K2 000 线 路全长 2 0K m 线路于 C2K1 344 7 处出岔 经 1 组半径为 300 的反 弯曲线与淮南线相接 K95 538 全线设 2 个曲线 半径均为 300 m 全长 2 0 公里 详见某热电铁路专用线方案二平面图 二 方案比较 二 方案比较 1 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方案优缺点比较表方案优缺点比较表 序号序号优点优点缺点缺点 方案一 区间线路短 线型流畅 桥涵少 工程量小 征地少 压矿范围小 避 开了高压走廊 投资小 拆迁量相对较大 加大实施难度 方案二拆迁量相对较小 征地多 线型差 线路略长 桥涵 多 压矿范围大 需要穿过高压走廊 2 区间线路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表 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表主要工程数量及投资比较表 工程项目工程项目单位单位方案一方案一 方案二方案二 线路长度 铺轨公里 km29 1529 33 填方万 m394 0294 56 挖土及种植土万 m311 4911 12土石方 A 组填料万 m36 166 21 抛填片石万 m32 032 37 片石护坡m36095060950 路 基 浆砌片石排水沟km25 325 5 涵洞座123 含接长 127 含接长 桥 涵 箱形桥座2527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铺轨km29 1529 33 铺岔组2020 轨 道 铺碴m35799458395 通信 信号 信息项11 电气化项1 电力 建筑及给排水项11 用地亩742751 征地 拆迁 拆迁房屋m265405437 静态投资万元59191 5259768 35 三 方案推荐意见 三 方案推荐意见 本工程特点为区间短 电厂站作业需调车才能进行 方案一作业 方便 路外拆迁较少 征地少 路内拆迁多 但投资少 方案二作业 不方便 桥涵多 路外拆迁较多 征地多 投资大 从方案优缺点 工程投资方面分析 两者相差不多 但考虑车站作业情况 因此设计 推荐方案一为实施方案 四 电厂站四 电厂站 根据工艺要求及总图布置要求 电厂站设卸车线 2 条 1 道和 2 道 有效长 550m 满足办列卸车条件 材料线 1 条 3 道 有效 长 200m 卸车线上设门式螺旋机 2 台 每小时卸车能力达 700t 卸 车线外侧各设 1 条地下皮带输送机 运至电厂 皮带输送机输送能力 达 700t 可以满足日平均卸车对数 近 0 5 对 天 远期 1 对 天 需 求 平面布置见图 电厂站示意图电厂站示意图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七章 运输组织 一 车站设置一 车站设置 某热电专用线接轨站为某东站 某东站是枢纽内的唯一的编组站 性质为区域性编组站 站型单向二级四场 其规模为 到达场 8 股 下行到发场 6 股 上行到发场 7 股 编组场 23 股 其中编发线 4 股 预留发展为 30 股的条件 有效长满足 850m 半自动化驼峰 峰高 3 53m 峰下溜放线 2 条 编组牵出线 2 条 编尾微机联锁 机务段 位于到达场西侧 站修所 12 个台位 预留至 20 个台位 位于编尾 西侧 配备调机 2 台 峰 尾各一 点连式调速系统 缓行器 减速 顶 改编能力 既有驼峰解体能力为 3569 车 编组能力为 3213 车 2009 年 1 9 月份 某东站日均办理车 16290 车 其中 有调车 4170 车 无调车 12120 车 无调比 74 4 某热电专用线厂区南侧新设电厂站 3 股道 1 道和 2 道为卸车 线 3 道为材料线 距接轨站不足 300m 二 运营管理方式二 运营管理方式 本铁路专用线按路企直达运输整列到发设计 调车作业相对简单 如由国铁直接控制调机进行取送车 可节省专用线与车站间的交接环 节 提高运输效率 另外 车站线路与专用线共同进行检修养护更为 合理 便捷 因此本次建议专用线运输管理选用国铁代管的模式 在 矿井装车站进行货物交接 三 车流组织三 车流组织 研究年度本专用线为重车到达 空车原地返回 到达品名为煤炭 主要来源两淮地区 某热电燃煤运输属于单一品名稳定大宗货物 结合车流计算结果 两淮电煤至电厂间具有组织开行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的条件 根据铁 道部铁运函 2011 209 号文有关规定 应当组织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始发直达列车应参照青阜线 阜淮线 淮南线的主要技术标准 近期远期编组 63 辆 本务机用电力机车 研究年度开行对数近期 0 5 对 远期 1 对 研究年度编组计划中 应增加燃煤装车地 某东站始发直达列车 空列原路返回 其余零散车流应由阜淮线沿线摘挂列车组织挂运 四 行车量及车站工作量四 行车量及车站工作量 某热电近期年运量为 50 万吨 电厂材料 5 万吨 远期年运量为 80 万吨 电厂材料 5 万吨 货车平均净载重 56 865t 平均静载系数 0 72 货运不均衡系数 1 2 根据项目总体规划 接轨站及本专用线 工作量见下表 某东站及某热电电厂站工作量表某东站及某热电电厂站工作量表 单位 辆单位 辆 日日 作业作业 年度年度 卸车卸车装车装车合计合计 某东站 000 2020电厂站 燃煤 建材 29 3032 某东站 000 2030电厂站 燃煤 建材 46 3049 五 专用线能力分析五 专用线能力分析 一 专用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一 专用线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本专用线以取送车速度 40km h 计算 接轨站至电厂站线路通过 能力最大可达 48 对 因此专用线区间通过能力有较大富余 二 专用线装卸能力适应性分析 二 专用线装卸能力适应性分析 根据业主要求 卸车方式采用门式螺旋机 配置 2 台 每小时卸 车能力达 700t 卸车线外侧各设 1 条地下皮带输送机 运至电厂 皮 带输送机输送能力达 700t 可以满足日平均卸车对数 近 0 5 对 天 远期 1 对 天 需求 六 组织机构及定员六 组织机构及定员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专用线由某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建设 运营管理模式为国铁 代管 运输环节由车站统一指挥调度 专用线内部装车作业由某热电 集团指挥进行 与专用线相关岗位应新增货运员 道岔清扫员 采用两班制 合 计共 7 人 卸车定员由电厂自己安排 不纳入本文件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八章 各项技术设备的主要工程内容 一 线路一 线路 一 主要设计原则 一 主要设计原则 1 平面设计原则 1 线路平面的圆曲线半径应根据地形 地貌 地质等情况 因地制宜 由大到小合理选用 2 直线与圆曲线间采用缓和曲线连接 缓和曲线长度根据曲 线半径按照规定合理选用 3 圆曲线和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的最小长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一般不小于 45m 困难条件下不小于 20m 2 纵断面设计原则 1 铁路的限制坡度 应根据铁路等级 接轨铁路技术标准 牵引种类 地形条件和运输要求比选确定 本专用线区间限坡为重车 6 空车 10 2 纵断面宜设计为较长的坡段 本专用线最小坡段长度按照 工企 级标准设计 3 平面曲线范围内应进行曲线阻力所引起的坡度减缓 其减 缓值应按标准折减 二 沿线主要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二 沿线主要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本专用线平面和高程控制点主要受接轨点高程控制等 三 线路平面设计 三 线路平面设计 在某东站 场新增 2 条到发线和 1 条牵出线后 专用线于某东站 K95 337 C1K0 000 处接轨后 经 1 组半径为 300 的反弯曲线 进 入电厂站 全线设 2 个曲线 半径均为 300m 线路全长 997 m 四 专用线纵断面设计 四 专用线纵断面设计 本工程方案线路纵断面设计受接轨点既有轨面高程控制 专用线 接轨后 区间不足 200 m 故本次区间和站场均为平坡 轨面高程为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9 10 m 五 工务有关设施 五 工务有关设施 本专用线配备养护维修人员及机械设备 日常养护维修建议全部 委托上海铁路局相关部门完成 大修 中修也由上海铁路局有铁路大 中修能力的公司完成 增加设备宜在委托合同中解决 设计不考虑 二 站场二 站场 一 主要设计原则 一 主要设计原则 1 车站站型 接轨站站型维持原站型不变 电厂站采用横列式 布置直线站 2 受条件限制 电厂站卸车线有效长采用 550 m 3 电厂站坡度为平坡 4 接轨站增建股道与该站到发线一致 有效长满足 1050 m 牵 出线有效长满足 550 m 安全线有效长不小于 50 m 二 接轨站改造 二 接轨站改造 某东站改造在下行到发 3 场 8 道 淮南线电化后 外侧新增 9 道 10 道 2 条到发线 有效长满足 1050 m 在芜湖端设 1 条牵出线 11 道 有效长为 550 m 在淮南端设安全线 1 条 12 道 有效长不小于 50 m 8 道和 9 道线间距为 5 m 9 道和 10 道线间距为 5 m 站房侧既有 建筑拆除后在同侧新建还原 详见某东站改造平面示意图 三 三 新建电厂站新建电厂站 根据电厂位置及卸车作业要求 该站设卸车线 2 条 1 道和 2 道 有效长 550m 满足办列卸车条件 材料线 1 条 3 道 有效长 200m 1 道和 2 道线间距为 8 m 2 道和 3 道线间距为 18 m 卸车线 上设门式螺旋机 2 台 每小时卸车能力达 700t 卸车线外侧各设 1 条 地下皮带输送机 运至电厂 皮带输送机输送能力达 700t 可以满足 日平均卸车对数 近 0 5 对 天 远期 1 对 天 需求 平面布置见图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厂站示意图电厂站示意图 四 有关工程及其他 四 有关工程及其他 1 接轨站 某东站 8 9 道间和 10 道外侧各新设 1 条盖板排水沟 并对既 有通站道路改建 2 电厂站 电厂新建消防通道 1 条 基本站台 1 座及盖板排水沟等 三 路基三 路基 一 路基工程概况 一 路基工程概况 某东站改造 区间和新建电厂站 某东站路基工程主要为接轨站 场外侧加宽 采用购土填筑路基 路基土方工程量挖方 6 91 万方 填方 2 12 万方 石方 0 36 万方 区间及矿井装车站为新筑路基 土 方工程量挖方为 5 60 万方 填方 1 30 挖方 石方 0 15 万方 河塘 路基采用抛片加固处理 二 主要设计原则 二 主要设计原则 路基设计按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 级铁路标准办 理和设置电气化考虑 三 一般路基设计 三 一般路基设计 1 路基宽度 区间直线地段 6 2m 曲线地段外侧按规范加宽 站场从最外侧的 线路中心至路基边缘宽度不小于 3 0m 梯线部分为 3 5 m 2 路基基床 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热电铁路专用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路肩施工高程以下 1 2m 为路基基床 顶面 0 3m 为基床表层 其 下 0 9m 为底层 路基基床表层填 A 组填料 底层为 B 组填料 基床 以下路基采用 A B C 组填料 3 路基面形状 走行线路基面为梯形路拱 路拱上宽为 2 1m 拱高 0 15m 底宽 等于路基面宽度 装车站路基面为 4 的人字坡或单面坡 利于路基面 排水 4 路基边坡 路基填土高度和路堑一般在 2 8m 路堤和路堑边坡采用 1 1 5 四 特殊路基工程设计 四 特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浮式储卸油装置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核心知识点归纳
- 防汛救灾知识培训
- 建筑3D打印施工工艺研究
- 资产管理合同
- 防暴车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版权使用许可合同
- 营销策略优化算法-洞察及研究
- 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算法设计-洞察及研究
- 房屋转让标准合同5篇
- 垃圾的危害教学课件
- 寻找闪闪发光的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 卷烟送货员安全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招投标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GB 26488-2025镁合金压铸安全生产规范
- 抖音达人签约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园林绿化技术员职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军事模型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焦虑症的课件
- 2025安徽宣城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1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北京数语科技Datablau数据模型与数据资产平台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