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工测量与仪表选择题.doc_第1页
热工测量与仪表选择题.doc_第2页
热工测量与仪表选择题.doc_第3页
热工测量与仪表选择题.doc_第4页
热工测量与仪表选择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 .选择题43、数字电压表是一种将被测的连续()自动转换成断续量,然后进行数字编码,并将测量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的电测仪表。A.模拟量;B.脉冲量;C.电压量C44、数字电压表按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可分成()式、()式、积分式和复合式等四种形式。A.大型集成化;B.斜波;C.脉冲;D.比较D;B45、数字电压表模/数转换器的作用是在现实存在的连续变化的()信号和人为的分立的()信号之间进行转换。A.数字;B.电压量;C.模拟;D.脉冲量C;A46、数字电压表的准确度较高,一般通用型很容易达到(),所以用它替代()仪表可以大大提高测量精度。A.机械传动式;B.0.05%;C.0.1%;D.直读式B;D47、通用型数字电压表,它具有一定的(),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低,适宜现场测量。A.技术功能;B.测量精度;C.实用价值B53、自动平衡式浮子式液位计中,由于采用了()作为将液位高度转换为电信号的转换元件,因而测量精度大为提A.电子放大路;B.位移推测放大器;C.差动变压器;D.可逆电机C54、沉筒式液位计中,沉筒下半部分浮力段的长度和重量是根据()而计算好的。A.液位变化满量程时、沉筒所受浮力大于它的重量;B.液位变化满量程时,沉筒所受浮力与它的重量相等;C.液位变化满量程时,沉筒所受浮力小于它的重量;D.液位为量程一半时,沉筒所受浮力与它的重量相等B55、用差压计式液位计测量密闭容器液位时,要根据()考虑对差压计进行零点迁移。A.密闭容器的静压力及差压汁位置的高低;B.密闭容器的静压力及被测介质与隔离液的性质:C.被测介质及隔离液的性质与差压计位置的高低;D.被测介质及隔离液的性质C56、浮球式液位计分为内浮球式液位计和外浮球式液位计,它们各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其中内浮球式液位计适于测量()。A.温度不高、压力不大,粘度较大,易于结晶的液体;B.温度高、压力大、粘度大,易结晶的液体;C.温度高、压力大、粘度低,不易结晶的液体;D.温度不高,压力不大,粘度低,不易结品的液体A57、使用压力式液位计时,压力计通过取压管与仪表底部相连,而压力计的安装高度(),否则指示值需加以修止。A.最好高于液位满量程高度;B.最好等于液位满量程高度;C.最好和取压点在同一水平面上;D.最好在取压点和液位满量程高度之间C58、电容式液位计是通过电容传感器把液位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然后再通过测量电容量来求知液位,因而这种液位计()。A.只能测量导电液体的液位;B.只能测量非导电液体的液位;C.根据传感器形式的不同即可测量导电液体的液位,也可测量非导电液体的液位;D.只能测量介电常数较大的液体的液位C59、简单的浮子式液位计的测量方法简单,读数直观,()。A.它即可用于敞口容器,也可用于密闭容器;B.它只可用于敞口容器,对密闭容器液位不能采用此法测量;C.只适用于密闭容器液位的测量;D.它常用于敞口容器,若用于密闭容器,则需将结构稍加改进D60、用沉筒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时作为检测元件的沉筒,()移动。A.必须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且其位置固定不;B.必须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且随液位有;C.它的一部分浸沉在被测液体中,且其位置固定不;D.它的一部分浸沉在被测液体中,且随液位有D61、用吹气式液位计测量液位时,当被测液体的液位发生变化时。()。A.应保持气体的流量基本不变;B.应保证气体的流量随之正比的变化;C.应保证气源压力随之改变;D.应保证节流元件的阻力固定不变A64、根据国家标准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标准节流装置,可不必用()进行检定能能使用。A.标准器;B.压缩空气;C.现场的方法C65、标准节流装置不适用于测量管径小于()和低()的流体。A.流远;B.80mm;C.50mm;D.雷诺数值C;D66、在同一流量下,同一形式的节流件选择较大的差压力可以得到较高的()和准确度。A.测量灵敏度;B.流速;C.测量精度A67、引压导管应按最短距离敷设,它的总长度应不大于(),也不得小于(),管道的转弯处应该是均匀的圆角。A.30m;B.50m;C.3m;D.5mB;C68、全部引压导管应保证(),密封和()现象。A.整齐;B.无渗漏;C.定期清洗;D.畅通D;69、为使引压导管管路能顺利的排污或排气,除应安装必要的()以外,引压导管的安装应保持垂直或与水平面之间不小于()的倾斜度。A.排污阀;B.110;C.沉降器、集气器;D.3/100C;D70、测量高温介质流量的引压导管管路,除保证有足够长的引压导管以外,还应加装()或()。A.沉降器;B.集气器;C.冷凝器;D.隔离罐D;C71、当使用冷凝器时,正负压冷凝器应装在垂直安装的引压管路上的(),并具有相同的()。A.平衡高度;B.最低处;C.最高处;D.垂直度C;A73、用于有腐蚀性流体的引压导管应采用(),并充加()。A.不锈钢管;B.隔离液;C.防腐剂;D.隔离器D;B74、在测量能引起节流装置()的介质流量时,必须进行定期清洗。A.腐蚀;B.堵塞;C.损伤B75、引压导管应按()距离敷设,并保持垂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不得小于()的倾斜角度。A.15;B.规定;C.最短;D.8412C;D76、孔板锐孔和其他节流件内表面上的个别伤痕,毛刺等,应用细油石逐个磨平,使锐孔边缘(),节流件圆柱形及内表面应()。A.光滑;B.呈45角;C.尖锐;D.呈90角C;A80、电子电位差计示值出现非线性误差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的局部磨损所造成。A.齿轮机构;B.沿线电阻;C.指示机构B84、电子电位差计一般常用的检定方法有()和()两种。A.比较法;B.微差法;C.冰点法;D.温度计法C;D90、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放大器的输入变压器采用(),并把它和第一级电压放大的晶体管及电容一起装在一个屏蔽罩内。A.屏蔽;b.双层屏蔽;C.阻容耦合B93、自动平衡电桥的测量桥路有()和()两种。A.文氏电桥;B.交流;C.惠斯登电桥;D.直流B;D94、外界对自动平衡显示仪表的干扰主要有()干扰、()干扰。A.交流;B.直流;C.横向;D.电源B;C95、电子电位差计与自动平衡电桥相比较,除感温元件和()外,仪表的其他部分都完全一样。A.滑线电阻;B.测量桥路;C.被测参数B96、电子电位差计的自动平衡是由()来实现。A.沿线电阻;B.阻尼器;C.可逆电机C97、电子平衡电桥桥路总电流限制在()以下,主要是考虑不使热电阻因流过电流而()。A.6mA;B.4mA;C.使测量桥路起变化;D.发热A;D98、当变流级直流输入信号的()改变时,交流输出信号的()也随之改变。A.测量值;B.频率;C.极性;D.相位C;D99、在工作现场,仪表纵向干扰的产生,主要是由()所引起的。A.外磁场强度;B.仪表绝缘强度;C.高温漏电C124、当焊接S型热电偶时,测量端的焊接点应牢固、()、无气孔,直径约为()。A.无折叠损伤;B.圆滑;C.0.8mm;D.1.2mmB;D125、级S型热电偶的测量范围为6001600,其允许误差为()。A.1.5;B.0.5%tC.0.25%tC126、H级K型热电偶的测温范围为400以上,其允许误差为()。A.3;B.0.4%t;C.0.75%tC127、当绞缠焊接K型热电偶时,其绞接长度相当于电极直径的()。A.34倍;B.45倍;C.56倍B128、检定S型热电偶的方法有()和()。A.双极比较法;B.双极法;C.同名极法;D.微差法B;C129、当检定300以上各点K型热电偶时,应与二等标准销铑10-铂热电偶进行比较检定,这种检定方法是()。A.双极比较法;B.双极法;C.同名极法,D.微差法A130、一定波长的辐射强度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是()的;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强。A.单值;B.单色;C.双值;D.多色A;B131、物体在()状态下发光,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亮度。A.正常;B.高温;C.辐射B132、物体的亮度和它的辐射强度成()。A.正比;B.反比;C.函数关系A133、光学高温计采用()测量物体的亮度,来测量物体的温度。A.观测法;B.比较法;C.均衡法B134、光学高温计在热处理生产中仅用于热电偶腐蚀较甚或难以测量的高温场合,如()炉。A.离子渗氮B.可控气氛;C.高频感应加热和高温盐浴C135、当把热电偶正负热电极绞缠在一起焊接时,其绞缠圈数不宜多于()。A.5圈;B.2圈;C.3圈C136、在检定热电偶时,热电偶插入炉中的深度一般为(),长度较短的热电偶插入深度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少于()。A.500mm;B.300mm;C.250mm;D.150mmB137、热电阻是根据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将()的变化用仪表显示出来,达到测温目的的。A.温度;B.被测量;C.电阻值C138、热电阻的校验,除按国家检定规程检定以外,还可以通过测量()和计算()的数值来确定电阻体是否合格。A.R0、R50;B.R0、R100;C.R100/R0;D.R0/R100B;C139、如果射到物体上的热辐射能被物体(),则称此物体为绝对黑体。A.不吸收;B.部分吸收;C.全部吸收C140、辐射强度是物体在一定波长下的(),是波长和温度的因数。A.发光度;B.温度梯度;C.辐射能力C141、光学高温计是利用受热物体的()辐射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长的原理,来进行高温测量的仪表。A.亮度;B.温度;C.单色C142、光学高温计主要是由()系统和()系统两部分组成。A.测量;B.控制;C.光学;D.电测C143、光学高温计是采用亮度()来进行温度测量的。A.辐射能力;B.辐射强度;C.均衡法C;D144、根据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只要显示仪表和连接导线是()的,接入热电偶回路的两端温度相等,那么,它们对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就没有影响。A.可靠连接;B.匀质;C.补偿导线B145、热电势修正法是根据()来对热电偶自由端温度进行补偿的。A.中间导体定律;B.中间温度定律;C.均质导体定律B146、任意两个冷热程度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必然发生()现象。A.热平衡;B.热交换;C.热辐射B147、“90国标温标”是从()起施行的。A.1990年1月1日;B.1991年1月1日;C.1991年7月1日C148、测温仪表是利用物体在温度变化时,它的某些()也随着变化的特性来测量温度的。A.分子量;B.物理量;C.接触点B148、热电偶是根据()原理进行制造的。A.热敏效应;B.热导率;C.热电效应C150、热电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感温元件之一,一般用于测量()以上的温度。A.490;B.500;C.600;B151、温度越高,两金属的自由电子密度相差越大,则接触电势()。B.越大;B.越小;C.趋于稳定A152、温差电势的大小与导体的种类及导体两端的温差大小()。A.有关;B.无关;C.相等A153、热电偶热电极材料的(),是衡量热电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A.粗细;B.长短;C.均匀C162、标堆孔板常用的取压方法有角接取压法、法兰取压法、()取压法、()取压法和径距取压法五种。A.理论;B.实际;C.直管段;D.管接D;A163、节流装置两侧的取压点其()不同,所测取的()也不同。A.静压力;B.取压方式;C.位置;D.被测参数C;A164、节流件()与管道的中心线应互相垂直。A.中心;B.径距;C.端面C165、根据流体()连续性和()方程,可以推导出流量基本方程式。A.标准,B.伯努利;C.流束;D.流动C;B166、节流装置的()应与显示仪表的测量范围相一致。A.测量范围;B.流速;C.设计流量C167、节流装置的()应与显示仪表的压差测量范围相一致。A.设计压差;B.压差范围;C.压头损失A168、节流装置不论在空间的什么位置,必须安装在直管段上,应尽量避免任何局部阻力对()的影响。A.流量;B.流动方向;C.流速C169、在靠近节流装置和距离节流装置为()的两个截面上,要测量管道的实际内径。A.5D20;B.2D20;C.1.5mB;170、测量高温介质流量的引压管管路,除保证有足够长的引压导管外,还应加装()或()。A.抑气阀门;B.冷凝器;C.集气器;D.隔离罐D;C171、在测量能引起节流件堵塞的介质流量时,应进行()。A.疏通;B.周期检定;C.定期清洗C172、在U型管压力计中,封液的作用是隔离U形管两边的介质和形成一定高度的液柱来()被测压力。A.校正;B.平衡;C.测量B173、液柱式压力计的液柱高度,应按照封液()位置在标尺上读数。A.弯月面顶点;B.弯月面凹点;C.弯月面平面A174、金属膜盒的膜片刚度和有效面积是随()变化。A.压力;B.温度;C.湿度B175、一般压力表的弹性元件,在测量高温介质的压力参数时,应使高温介质的冷却温度达到(),方能进行测量。A.3040以下;B.5060以下;C.1020以下A176、压力表的表盘分度标尺是均匀分布的,所包的中心角一般为()。A.180;B.270;C.360B177、压力表的指针应伸入所有分度线内,其指针指示端宽度应不大于最小分度间隔的()。3.1/3;B.1/4;C.1/5C178、压力表的回程误差不应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的()。A.1/3;B.平均值;C.绝对值C179、压力表在轻敲表壳后,其指针示值变动量不得超过最大允许基本误差()。A.绝对值的1/2;B.1/2;C.1/5A182、在使用液柱式压力计时,应使仪器处于垂直位置,否则将产生()。A.系统误差;B.歪斜误差;C.回程误差B183、弹性压力计的制造原理是()。A.牛顿第三定律;B.帕斯卡原理;C.力平衡原理C184、自动平衡显示仪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