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doc_第1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doc_第2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doc_第3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doc_第4页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资料 下载可编辑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1、 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2、 题目要求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房屋结构设计基本技能,学会运用技术规范和标准图册,掌握施工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图;启发学生对实践结构工作和巩固多学 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一般程序和内容,为毕业设计及今后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初步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2.1 目的 1)掌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得一般设计方法。 2)掌握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 3)掌握混凝土结构弹性设计方法和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设计方法。 4) 掌握主,次梁活荷载最不利组合,内力弯矩包络图,剪力包络图,抵抗弯矩图绘制方法和意义。 5)了解结构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2.2 要求 1)按塑性方法设计板和次梁,按弹性方法设计主梁。 2)提交按规定格式书写结构计算书一份,要求步骤清楚,计算正确,是学工整。 3)绘制结构施工图,内容包括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图;板的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弯矩包络图,抵抗弯矩图;及配筋断面详图。图纸折叠成A4规格,图签朝外。3、 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筋钢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布置如附图所示。 1)结构布置柱网尺寸及楼面活荷载大小详见附图3-1; 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0,钢筋除梁纵向主筋采用HRB335钢筋外,其余均采用HPB235钢筋,(钢筋混凝土容重); 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300 mm400 mm。 5)楼面活荷载标准值:5.0KN/m24、 计算部分 建筑物的楼盖平面为矩形,轴线尺寸为34.8m24.6m。按肋梁楼盖的板、梁理跨度,主梁为612m,次梁46m,单向板1.73m。由此确定主梁跨度为6.3m,梁跨度为6m,板的跨度为3.15m。 图3-1楼盖柱网图 根据构造要求,初定截面尺寸如下: 板厚 :按高跨比条件,当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且,取板厚; 次梁: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 ;则,取。 主梁: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则,取。 柱截面为:楼盖的梁板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尺寸如图4-1所示 图4-1梁板结构平面布置(1) 板的计算1) 荷载计算 (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取1m宽板带计算: 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 150mm钢筋混凝土板()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设计值总值: = 2) 计算简图 图4-2板的计算简图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次梁截面尺寸为,板后为。 板的计算跨度为: 边跨:, 或 取最小值 () 中间跨: 平均跨度为: 跨度差: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差不超过10%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计算简图如图4-3所示 图4-3 板的计算简图3) 内力计算见表4-1所示 表4-1 板的内力计算 截面边跨中第一支座中跨中中间支座截面系数 1/11-1/111/16-1/14=3.136=-3.136=2.324=2.6564) 正截面强度计算 取则采用C20混凝土(),HRB335钢筋(梁纵向主筋)(),(HPB235钢筋:) 根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表4-2 板的弯矩计算 截面边跨中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在平面上的部位M()3.136-3.1362.3241.859-2.6562.1250.051-0.0510.0380.030-0.0430.0350.0520.0490.0390.0300.0440.036190.164179.193142.623109.71160.908131.652选用钢筋实际配筋262.0262.0189.0189.0189.0189.0(2) .次梁的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1) 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的荷载: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抹灰重: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设计值总值:=2) 计算简图次梁为五跨连续梁,主梁截面尺寸为 图4-4 板的计算简图计算跨度: 边跨: 取 中间跨: 图4-5板的计算简图3) 内力计算 次梁弯矩计算见表4-3所示 表4-3截面边跨中第一支座中跨中中间支座截面系数 1/11-1/111/16-1/14=73.49=-73.49=42.97=-49.11 次梁剪力计算见表4-4(剪力计算使用梁的净跨L0) 表4-4截面边支座第一支座(左)第一支座(左)中间支座剪力系数0.450.600.550.55=60.80=81.07=70.03=70.03 4) 正截面强度计算:1 确定翼缘宽度:次梁工作时板可作为翼缘参与工作,在跨中截面翼缘受压可按梁计算,翼缘的计算宽度去下列值中的小值。因 所以紧按计算跨度 和净距考虑 考虑=400-35=365mm ( 取保护层厚度为35mm ),翼缘厚度边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 按梁(肋)净跨考虑 , 故取。 中间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按梁(肋)净距考虑 取 支座截面翼缘受拉仅按矩形梁计算2 判断次梁的截面类型 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按梁宽为 的矩形截面计算。3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见表4-5所示 表4-5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截面边支座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M()73.49-73.4942.9749.11195020018002000.0290.290.0190.1920.0290.3520.0190.192660.56810.60399.45448.51选用钢筋实配AS (mm)763914.5462.5462.55) 次梁斜截面强度计算见表4-6 表4-6 次梁斜截面强度计算 截面边支座第一内支座中间跨中中间支座V (kN)60.8081.0770.0370.03 满足 按计算配筋箍筋肢数、直径575757571699313.8564.5564.5实配箍筋间距1501501501506) 次梁构造 次梁的构造应满足:次梁的构造应符合受弯构件的所有构造要求;次梁深入墙内的长度不小于240mm;当截面尺寸满足高跨比()和高宽比()要求时,一般可以不做使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验算。次梁的配筋图附见4-6。(3) 主梁的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变形较大,应力较高,裂缝较宽。因为主梁是楼盖的重要构件,要求有较大的强度储备,且不易有较大的挠度,因此不使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采用弹性方法分析内力。1) 荷载计算主梁自重为均布荷载,但此荷载值与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相比很小。为计算方便,采取就近集中的方法,把集中荷载作用点两边的主梁自重集中到荷载作用点,将主梁视为承受集中荷载的梁来计算。 次梁传来的荷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重: 恒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标准值: 恒载设计值: 活载设计值:2) 计算简图主梁为四跨连续梁,柱截面尺寸为:计算跨度:边跨: 取 中跨:平均跨度:跨度差: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图4-7主梁计算简图3) 内力计算1 弯矩计算:由弯矩及剪力系数计算主梁弯矩及剪力,等截面等跨连续梁在常用荷载作用下内力系数可以参见相关资料。弯矩设计值:,其中,可由书中表查取,L为计算跨度。边跨: 中跨: 平均跨: 主梁弯矩计算见表4-7。 主梁弯矩包络图见附图4-82 剪力计算 主梁剪力计算见表4-8. 主梁剪力包络图见附图4-94) 正截面强度计算1 确定翼缘宽度 主梁跨中按T型截面梁计算,翼缘宽度取下列值中的小值。因 所以紧按计算跨度 和净距考虑 考虑。边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 按梁(肋)净跨考虑 , 故取。 中间跨:按计算跨度考虑 按梁(肋)净距考虑 取 支座截面翼缘受拉仅按矩形梁计算2 判断次梁的截面类型 属于第一类T型截面,按梁宽为 的矩形截面计算。3 正截面强度计算主梁正截面强度计算见表4-9 表4-9 主梁强度计算截 面边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中 241.16-174.34164.69-8.64 241.16-146.34164.69-8.640.0310.1240.0200.001 0.9840.9330.9890.9941276.5916.9867.3452.7选用钢筋422222+418122+218218实际钢筋截面面积(mm215095) 斜截面强度计算斜截面强度计算见表4-10 表4-10 主梁斜截面强度计算截 面边支座B支座左B支座右C支座左C支座右V121.56-201.32180.58-148.51163.14 满足 计算配箍箍筋肢数、直径 n=200000弯起钢筋 0 00 00实配面积 0 0 0 0 06) 主梁构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