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_第1页
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_第2页
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_第3页
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_第4页
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湛江与茂名经济发展比较分析湛江与茂名同属粤西地区的重要城市,地理上互相毗邻。湛江是全国最早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拥有华南地区最好的深水大港,土地、矿产、热带作物、海洋等资源丰富。近年来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经济好转,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茂名一直以石化而闻名,上世纪80年代地改市时从湛江分出设市以来,经济在以石化、建材、矿产开发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年度生产总值超过湛江。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市的经济总量、发展动力、产业结构等,试图分析湛江强化粤西中心地位的对策,同时,探求更有效的整合两地资源,发挥两地经济的互补融通的措施,共同振兴粤西。一、整体经济比较湛江地处雷州半岛,濒临南海,背靠大西南,居粤、琼、桂三省交汇,辖4区5县(市),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土地面积12471平方公里,总人口715.94万,市区面积14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5.7公里,海陆空交通便捷,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茂名毗邻湛江,现辖2区、4县(市),土地面积11458平方公里,总人口670.59万,市区面积90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20公里,以石油化工和三高农业而出名,素有“南国油城”之称。(一)经济总量比较从生产总值(表一)角度看,湛江的形势比较紧迫,要确立和发展粤西和环北部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未来必须以跨越式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可以看出,湛江与茂名总量平均差150亿元左右,湛江2004年的经济总量与茂名2002年的经济总量接近。从主要支柱行业看,支撑茂名经济总量的主要力量是石化,茂名石化2004年炼油能力1350万吨,38万吨乙烯生产能力,产值408.3亿元,这正是湛江和茂名的差距所在。表一:生产总值(GDP)表(单位:亿元)年份湛江茂名2001435551200246461820035216922004608775资料来源:湛江市统计年鉴(2004)、茂名市统计年鉴(2004),个别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统计年鉴。下面表同。(二)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及承载力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靠三架马车,即投资、出口、消费。因此,我们对比两地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主要从这三方面来考虑。1、投资。综合比较,从年度额到累计额,湛江的投资总量均高于茂名。20012004年累计投资额(表二),湛江为444.53亿元,比茂名392.59亿元高出51.94亿元。两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2002年前相差很少,从2003年开始,湛江投资总量开始大幅超过茂名,到2004年超过30亿元。这说明近两年湛江经济发力后,经济增长的后劲增强。但是分析湛江投资结构,可以看出,其中的工业投资所占比重仍少,2004年仅占30.1%,今后继续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尤其是扩大工业的投资,至关重要。表二: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表(单位:亿元)年份湛江茂名投资总量工业投资投资总量200184.8619.5286.00200295.5130.5892.452003114.1331.2593.842004150.0345.10120.30合计444.53126.45392.59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两市居民消费情况看(见表三),没有太明显差距。2001年前,湛江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茂名,从2002年起,茂名赶上并超过我市,但两地消费水平的提高幅度接近。表三:湛江与茂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表(单位:亿元)年份湛江茂名湛江/茂名2001189.01421.33/12002205.72215.390.96/12003226.44241.260.94/12004231.66260.210.89/13、外贸出口。湛江外贸出口(见表四)一直持续增长,平均水平高过茂名;茂名外贸出口2004年出现大幅下滑,下滑幅度约50%。跟珠三角比较,两地外贸出口额非常小,都是需要继续扩大出口的地区,都需要做大外向型经济。表四:外贸出口总额表(单位:亿美元)年份湛江茂名20003.7810.0320025.468.7920039.0112.6320049.786.38合计28.2734.744、吸收外资。湛江合同吸收外资额及实际使用外资额(见表五)皆超过茂名,据2003年数据,合同外资25822万美元,实际使用外资18011万美元,皆为茂名的1.78倍。两市吸收外资资金到位率69%,使用外资额保持较快平稳增长。表五:吸收外资总额表(单位:万美元)年份湛江茂名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合同外资实际使用200115477103095783705520021978611130956788932003258221801114499101035、金融。湛江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都高于茂名。从经济学上储蓄和投资的关系看,湛江发展经济的后续资本强于茂名,细致比较存、贷差额,两市都存在贷款增长缓慢、存款增速快于贷款增速的情况。如2004年(表六),湛江存款增长12.1%,贷款却下降1.69%,这说明还应继续鼓励企业、社会扩大投资,充分利用全社会闲置资金。但从两市情况看,湛江在金融后备及利用贷款投资方面好于茂名,就2004年而言,存贷款总额湛江高于茂名211.88亿元,这也是经济增长后劲的一个体现。表六:金融情况表(单位:亿元)年份湛江茂名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存款余额贷款余额2001431.43266.58346.78214.322002468.92280.83351.84217.252003540.05297.53445.67249.332004605.23292.50479.92250.93(三)产业结构比较 从两地三次产业的结构来分析。2001-2004年,两地产业结构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优化,都遵循了经济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的规律。单从结构看,两地产业结构没有太大差异,细致比较,湛江的三产结构要优于茂名,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过茂名,但是近两年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茂名则在上升。(见表七)表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表(单位:%)年份湛江茂名200126.2:37.5:36.327.8:38.3:34.0200223.1:39.8:37.127.1:37.9:35.0200321.3:42.6:36.126.0:38.4:35.6200420.5:44.4:35.125.4:35.6:39.0(四)收入分配的比较 1、人均GDP。户籍人口湛江人口总数大于茂名。湛江人均GDP2001-2004年均小于茂名,预计2005年达到100300元。(见表八)表八:人均经济总量(GDP)表(单位:元)年份湛江茂名2001713083132002753990052003838998832004973311189注:此处人口数按户籍人口数计算 2、财政收入。我市财政收入要高于茂名。但两地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接近。(见表九)表九: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性收入)表(单位:亿元)年份湛江茂名200012.449.08200215.4812.20200316.8214.25200419.7617.76 3、居民收入。湛江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高过茂名7.9%;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则低于茂名10.0%,湛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年增长7.5%,高过茂名的4.6%,这收入水平方面验证我市县域经济不如茂名,但是增长速度却不逊色。(见表十)表十: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表(单位:元)年份湛江茂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农村居民200175203443-4777200276443552-496020038235 3687752841652004892139648269 4360二、市区经济和县域经济比较1、市区经济比较。同样对比湛江与茂名市区2003年主要经济指标,除非农业人口(可显示城市化程度)、全社会工业总产值指标低于茂名外,其余指标皆高于茂名。这相对于我市县域经济与茂名差距来讲,市区经济则可分伯仲。总体评价,我市市区经济整体实力要强于茂名。(见表十一)表十一:2003年湛江和茂名市区主要经济指标表指标单位湛江市区茂名市区GDP亿元271.80217.72人均GDP元1745515686总人口万人144.25120.19非农业人口万人72.44117.86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亿元358.40462.86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7.5413.42使用外资亿美元1.540.3014财政收入亿元2.971.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2.6680.742、县域经济比较。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按2003年数据,湛江经济总量最强县(市)廉江市74.05亿元,最小县徐闻县31.36亿元;茂名最强县(市)高州市134.5亿元,最小县(市)信宜市103.5亿元;之间互相比较看,高州是廉江的1.82倍、徐闻的4.25倍,信宜则是廉江的1.4倍、徐闻的3.27倍;我市2003年最强的县仍比不上茂名2001年最弱的县。(见表十二、十三)茂名市所辖全部4县市GDP皆过100亿元大关,更有高州列入全国百强县市第98位,增幅皆保持在10%以上;湛江所辖5县市GDP未有过100亿元关者,增长率不超过10%,增长最快的遂溪9.0%。同时,茂名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68.54%,湛江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47.83%。表十二:湛江市及各县(市、区)2001-2003年经济总量(GDP)及其分年度增量(单位:亿元) 2003年2002年 2001年2003年比2002年增加量 (%)2002年比2001年增加量 (%)湛江市 521市 区 271.8234.3215.515.410.1雷州市 57.6753.0951.248.67.3廉江市 74.0567.663.288.88.3吴川市 37.2333.8130.968.67.8遂溪县 52.5548.6646.659.07.5徐闻县31.6329.2828.978.63.8表十三:茂名市及各县(市、区)2001-2003年GDP总量及其分年度增量(单位:亿元) 2003年2002年 2001年2003年比2002年增加量 (%)2002年比2001年增加量 (%)茂名市 692市 区 217.7180.76164.112.89.4信宜市 103.592.7885.2611.410.8高州市 134.5120.73107.511.010.9化州市 116.8105.6798.6411.110.3电白县 104.992.6184.6911.310.2两地最强县(市)比较。对比我市廉江市与茂名高州市,2003年数据(表十四)显示,廉江GDP、人均GDP、非农业人口、全社会工业总产值、投资、使用外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项指标皆小于高州。特别是工业产值仅相当于高州的40.09%,进而使经济总量相当于高州的55.06%。表十四:2003年廉江市和高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表指标单位廉江市高州市GDP亿元74.05134.5人均GDP元55197725总人口万人150.79158.36非农业人口万人26.4936.24全社会工业总产值亿元55.35138.15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174.81财政收入亿元1.09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6.4941.21总之,从经济总量到增长速度,茂名县域经济强过我市,差距十分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拖慢了全市发展的步伐。抓县域经济促全市经济排位上升任务艰巨。湛江GDP不及茂名主要是因为县域经济量小。三、分析及对策综述,湛江年度生产总值虽低于茂名,但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实力、产业结构、财政收入、金融存贷款、外贸出口、市区经济等方面都优于茂名,湛江市经济的薄弱环节不在市区而在县域,县域经济的小而弱造成了经济总量不大不强。下一步面临逐步提高县域经济增长水平,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总量的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实现有效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湛江与茂名同属广东省内欠发达地区,为提高效率、加快发展步伐起见,两地应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模式共讨的思路加强联系,促进交流。茂名支柱产业与湛江相近,茂名以石化为基础,提出打造重化产业基地,与湛江一样具有港口优势、矿产、农作、海洋、土地、人力、区位、市场等优势,今后应联手打造粤西地区经济圈,组合粤西港口群,在经济发展中更多实施联席会议制度,以实现资源更优配置,转化为优势。湛江要凸显现代化新兴港口城市和美丽的海滨城市地位,实现省内排位上升,应不断“强身健体”,着重、切实抓好如下几方面:(一)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通过深化改革,增强自身的发展效力;通过扩大开放,增强我市在区域内及对周边的影响力。在改革方面,要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做大做强民营企业,要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和“不限发展比例、不限发展速度、不限经营方式、不限经营规模”的要求,促进民营企业大发展、大提高;继续深化就业、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投融资以及粮食等体制的改革;完善城镇建设用地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协调机制。在开放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要有新突破,产业发展要有新突破,基础设施建设要有新突破,区域合作要有新突破”的要求,认真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积极主动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及做好产业配套工作。充分利用CEPA的实施、“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有利时机,把招商引资重点放到国内外经济增长极的地区,推动我市与珠江三角洲及周边省市开展资源型、贸易型、生产型、资产型和科技型等多种形式合作。大力推进网上招商、代理招商和中介招商等业务。招商引资要做到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引进高科技企业并重,引进大财团企业和引进中小企业并重,引进海外资本和引进内资并重,引进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重。同时,考虑实施走出去战略,在发达省市地区举办我市招商引资推介会,做足宣传,扩大开放力度。(二)想方设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近年来湛江县域经济虽然获得有效发展,但仍为全市经济的薄弱环节之一。县域面积占全市的88.3%,人口占全市近80%,经济总量仅占全市比重49%,县域经济总量不大,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差距大,整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二产比重低;城镇化进程比较慢;农业产业化还需加强,我市有5个农产品产量是全省第一,但以农产品为原料的深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产销脱节,新上工业项目较少,后劲乏力,影响了县域的财政税收和农民收入增加。湛江要实现跨越发展,就必须重视发展县域经济。党的十六大已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核心是发展县域经济。为此,以发展县域工业为突破口,着重发展民营经济,推进县域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三化”进程,增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以“固本强基”的工作精神,从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和加快城镇化进程、发展效益农业和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把这项事关全局的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导思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重心下移,把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和加强基础设施的措施落实到农村最基层,使农民直接受益;二是拓宽渠道,着力建立农民增收的新机制,在发展小城镇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同时,强化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外出务工经商,增加收入;三是减轻负担,通过降低电力等公共产品价格、推行税费改革等措施,使农民真正享受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四是强化服务,重点是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动植物防疫检疫体系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建设。(三)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一要充分发挥我市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临港工业,尤其是石化、钢铁工业,充分发挥大型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品。二要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临海型、资源型、特色型工业。因地制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专业镇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发展壮大石化、能源、纺织、家电、以高岭土为主的资源深加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成为带动力更强、作用更突出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钢铁、造纸、医药、电子、机械等行业,发展成为我市未来的支柱产业。三要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制定产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和区域环境规划,切实保护好耕地、岸线和水资源,促进园区经济快速、持续、有序发展,工业用地原则上实行集中开发,以项目为依托、优势产业为基础,规划建设各具特色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引导企业进园经营。四要构建海洋经济区。发展临港工业、滨海旅游和外向型渔业,做足海洋大文章。五要加快建设一批工业重点项目。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支持上马一批带动作用大的大工业项目,做到规划一批、招商一批、建设一批、见效一批,切实增强发展后劲。(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通过规划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市经济发展情况,理清思路,明确方向,选准重点,落实项目,促进发展。当前,规划编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做好我市“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做好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工作。通过制定规划并实施,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努力增大我市经济总量和经济发展后劲,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结构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实施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实施制度创新,提高经济自助增长的能力;实施环境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促进市区经济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强内外源型经济,在规划中突出重点,加强重大工程的研究和论证,以保证我市未来实现大跨越。 (五)发挥优势互补,共同振兴粤西。现代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区域经济时代。湛江、茂名两市本是同根同源,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互相影响。两地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湛江和茂名都是沿海城市,海洋特色明显,港口优势突出。目前正值国内重化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珠三角等国内外发达地区产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