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原理通过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可以知道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很大的直径分布范围,并且这些颗粒物对燃气轮机的影响也因为颗粒直径范围和颗粒性质的不同而不同。针对不同环境下大气颗粒物的性质,人们提出了不同的过滤方法,如图6所示。其中一些方法针对固体颗粒,一些针对液体颗粒。不过所有这些过滤方法都建立在以下几种基本过滤原理上。l 筛分 (Sieving or straining)l 沉降 (Settling or deposition)l 静电集尘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l 惯性分离 (Inertial separation)l 冲撞(干式和粘性) (Impingement/impaction (dry/viscous)l 拦截 (interception)l 扩散 (diffusion 筛分(Sieving or straining): 大的颗粒物(间距) 沉降(Settling or deposition):较大的颗(重力,气流速度较慢) 静电除尘(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粉尘(静电,类似于静电复印,可加振打机构) 惯性分离(Inertial separation):大的颗粒(惯性,气流速度方向改变,气流速度不能太高,3-6m/s) 冲撞分离(Impingement/impaction (dry/viscous):较大的颗粒(纤维碰撞,气流速度较低,1.5-3m/s) 拦截分离(interception): 较小颗粒(纤维稠密,分子 吸引力,速度较低0.1-0.2m/s) 扩散分离(diffusion):较小颗粒(分子力, 高稠密度滤料,驻留时间,附着机会,0.02m/s)其中筛分方法只适合除去棉绒(lint)、毛发以及其他非常大的颗粒物。其原理是利用滤料纤维之间的间距小于颗粒物的直径来筛去大颗粒物,如图7所示。图7 筛分原理沉降原理是利用颗粒自身重力,在流动过程中逐渐下落而从气流中分离。这一原理也只适合分离较大粒径的颗粒,且气流的速度相对较慢。如图8所示。沉降轨迹重力方向气流方向图8 沉降原理静电集尘是在两个曲率半径相差较大的金属阳极和阴极上通过高压直流电,维持一个足以使气体电离的静电场。气体电离后所生成的电子,阴离子和阳离子,吸附在通过电场的粉尘上,而使粉尘获得电荷。荷电粉尘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电极性相反的电极运动而沉积在电极上,以达到粉尘和气体分离的目的。如图9所示。沉积在电极上的粉尘达到一定厚度时,借助于振打机构使粉尘落入下部灰斗。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通过将过滤器滤料的纤维上充上一定静电荷,利用静电荷对颗粒的静电力来吸附空气中的颗粒物。图9 静电集尘原理 (From )惯性分离主要利用颗粒的惯性作用和气流速度方向的突然改变来实现颗粒分离。在颗粒直径大于10mm时,此种方法有很高的分离效率;而在粒径小于5mm时,分离效率则很低。所以此种过滤方法用在燃气轮机时,可以有效防止侵蚀(erosion)的发生,但是不能防止结垢(fouling)的发生。为了是颗粒有较大惯性,此种方法要求颗粒速度在36m/s左右。AAF在开发燃机过滤器方面,充分利用了惯性分离。比如AAF dust louvre pocket利用惯性原理来除去空气中沙尘,Amervane用来除去空气中直径较大的液滴,如图10所示。关于这些过滤器的细节将在后面介绍。AAF Dust Louvre PocketAAF AmerVanes VI Louvres图10 惯性分离原理冲撞分离是利用颗粒惯性,在流动过程中和过滤器中的纤维(fibre)碰撞,然后附着在纤维上来过滤空气。在颗粒直径大于10mm时,此种方法有很高的分离效率;而在粒径小于5mm时,则只有中等分离效率。这种过滤方法可以防止燃气轮机叶片遭到侵蚀和减少其结垢,但不能完全防止结垢。AAF通常利用这种过滤原理来制造燃气轮机的预过滤器,如Am-Air 300GT过滤器(干式)。在利用冲击分离原理时,AAF还研制出了特殊的粘渣油(Viscosine),将之涂抹在滤料纤维上以增强颗粒在过滤器纤维上的附着能力。这种粘性过滤器不仅具有很强的吸附颗粒物的能力,而且具有更大的容尘能力(high dust holding capacity),如M80 Pad过滤器。图11显示了冲击分离颗粒的原理图。为了保证最大冲击分离颗粒效率,除了使用粘性Viscosine外,通常要求滤料纤维直径尽可能大,数量尽可能多,以使气流能够充分发生偏转。同时要求气流速度在1.53m/s,这一速度可以保证颗粒以较大的惯性来避免颗粒随气流绕流滤料纤维时发生偏转。图 11 冲撞原理拦截分离是利用微小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滤料纤维之间的分子吸引力使颗粒附着在滤料纤维上。此种方法对惯性较小的颗粒比较有效,颗粒运动方向能够随气流方向改变而改变,颗粒在绕流滤料纤维时容易被分子吸引力吸附在纤维上。这种方法要求滤料较大的稠密度,气流速度在0.10.2m/s之间。 (a) 干净滤料纤维(b) 附着颗粒后滤料(放大600倍)(c) 附着颗粒后滤料(放大600倍)图12 颗粒在DuraCel过滤器上的分布微观图当颗粒极端小时(sub-micron sized),颗粒将会随着气体分子产生随机的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随机运动越强。扩散分离正是利用这种性质,通过滤料纤维和颗粒之间的分子力,即范德瓦尔力将颗粒吸附在滤料纤维上。为了增强扩散分离效果,通常要求高稠密度滤料,而且通过滤料的气流速度要非常低(通常0.02m/s左右)。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微小颗粒在滤料介质中的驻留时间,使微小颗粒能够充分扩散,另一方面增加滤料纤维对颗粒的吸附机会。空气中的颗粒物大多数为sub-micron size,因此人们通常利用扩散分离原理来制造中效和高效过滤器。AAF的DuraVee, DuraCel, Hydrocel H95/H12就是这种过滤器。图12显示了Duracel过滤器滤料纤维dust-laden后的发大图,从图12 (b) 中可以清楚看到大颗粒通过拦截分离(interception)附着在滤料上。图12 (c)则清晰显示了颗粒通过扩散作用吸附在滤料纤维上。为了让大家对不同过滤原理有个更加清晰地认识,图13给出了上述几种不同过滤原理图比较。图 13 不同过滤原理的比较图 14 综合过滤效率 (Lee et al.1980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对不同大小和性质的大气颗粒物,存在不同的过滤原理。因此人们通常需要同时利用这些过滤原理来研制过滤器,从而有效地过滤空气。将这些过滤原理综合在一起制造出的过滤器,它对不同粒径大小颗粒的过滤效率如图14所示。当颗粒直径大于1mm时,冲撞和拦截分离效果较好;当颗粒直径小于0.1mm时,扩散分离效果较好。而粒径在0.11.0mm区域内的颗粒,扩散分离和拦截分离的整体效果都较低。为了提高整体过滤效率,人们常常利用不同过滤原理制造出不同精度的过滤器,然后将这些过滤器组成一个过滤系统一起使用。这样的过滤系统通常可以取得最佳的过滤效果。图15显示了这种过滤系统的原理图。首先利用碰撞分离(为增强纤维对颗粒的吸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培训人员课件
- 聘请专家教师讲课合同6篇
- 安全施工培训课件模板
- 理解我们的老师课件
- 农业碳汇技术革新与市场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电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3篇)
- 理化室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球阀的日常维护保养
- 广西山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干混砂浆及混凝土构件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地震道路抢修工程方案(3篇)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基本信息采集表(2022修订版)
- DL∕T 5461.11-2013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第11部分土建结构
- CB-Z-239-1987一般排水量船模双桨自航试验方法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平安经营分析岗面试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簿表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牙本质过敏症课件
-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