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doc_第1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doc_第2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doc_第3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doc_第4页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客流预测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 流 预 测3.1 研究年度及路网构成1)研究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2)路网构成近期:京广客运专线、东部沿海铁路厦门至深圳段、广深港客运专线、广珠铁路、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南广铁路、贵广铁路建成;广珠城际、广佛城际、东莞惠州城际、广清城际、广佛珠城际广州至中山段、广佛外环城际线、珠海至珠海机场段建成。远期:深圳至珠海城际、深惠城际、佛山番禺东莞深圳城际、广佛珠城际中山-珠海段、广肇城际、广惠城际线建成。3.2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1)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广东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3)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62020)4)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2008年)5)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6)各市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7)各市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及发展规划8)各市交通统计资料及发展规划9)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际轨道交通同城化修编10)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3.3 现状客运交通及分析广深交通走廊指广州经由东莞至深圳并向香港延伸的交通走廊。广深交通走廊沿线是珠江三角洲乃至全国经济最发达、最具活力的区域,人口密集,交通需求大,是我国最为繁忙的综合运输交通走廊。广深交通走廊目前主要由广深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G107、S256和广深铁路组成。各公路主要观测点2007年流量如下表。表3-1 2007年广深交通走廊主要公路交通流量表公路编号观测点客 车货 车交通量合计交通拥挤度小 客大 客小 计自然数当量数广深高速广州广氮261285085312133335664570870541.09 深圳福永439154522484381348161919717020.89 莞深高速东莞黎光15050167916729827825006307740.39 深圳梅观65613758273196877881974940771.18 G107广州黄浦174916071235621302436586520720.95 东莞中堂206403666243053706761373979861.79 东莞万江33927953343460642521077111719923.13 东莞新锡边2075938592461742936675531158382.11 深圳宝安823941254594939435951385341772563.22 深圳南头819461710399050811431801932483614.52 S256东莞石龙26560115323809245602836931190212.16 东莞厚街225154979274941877446268638621.17 由上表,广深交通走廊的公路运输能力已全面紧张,尤其是国道和省道,已达其通行能力的数倍之多。多年的交通拥挤,已严重地制约了沿线各市经济的发展。目前广深交通走廊沿江高速公路项目正处于建设阶段,计划2010年建成通车。广深铁路是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也是我国第一条实现了客货分线的铁路运输交通走廊。2007年广深线客流密度达2135万人,其中城际间客流为1029万人,占全线客流密度的48.2%。由客流分析知,2007年广深交通走廊最大断面客流密度为1.47亿人次,其中城际客流量为9846万人,占交通走廊总量的66.9%;长途客流量为2232万人,占交通走廊总量的15.2%;香港过境客流量为2650万人,占交通走廊总量的18.0%。表3-2 广深交通走廊莞深段客流构成表 单位:万人指 标数 量运输方式公 路公路比重铁 路铁路比重合 计14728 12593 85.5%2135 14.5%一、城际客流9846 8817 89.5%1029 10.5%1广州与深圳2922 2218 75.9%704 24.1%2东莞与深圳3585 3266 91.1%319 8.9%3珠三角其他市与深圳1002 996 99.4%6 0.6%4珠三角其他市与东莞虎门483 483 100.0%5东莞组团间1854 1854 100.0%二、长途客流2232 1447 64.8%785 35.2%1深圳与广州以远1408 693 49.2%715 50.8%2虎门组团与广州以远472 402 85.2%70 14.8%3广州-汕头方向通过352 352 100.0%三、香港客流2650 2329 87.9%321 12.1%1香港与广州以远668 631 94.4%37 5.6%2广州与香港1131 891 78.8%240 21.2%3东莞与香港850 807 94.9%43 5.1%广深交通走廊以珠三角城际间客流为主。目前,城际客流主要由公路承担,占城际总量的89.7%。公路过多的承担了城际客运量,造成广深交通走廊各线公路拥挤,环境压力较大。针对广深交通走廊客流总量大,城际客流比重高的特点,新建轨道交通方式解决城际客流出行是十分必要的。3.4 客流预测过程及方法1)客流预测的指导思想根据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国内外交通需求预测采用的方法,本项目的客流预测理论与方法按下列原则确定:(1)以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为指导。四阶段法是进行交通运输需求预测时普遍采用的理论方法,目前,世界银行、亚洲银行交通运输项目一般均采用四阶段预测法来确定运输需求量,并以此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制定项目技术标准。我国高等级公路及城市交通建设项目已全部采用四阶段法预测运输需求,绝大部分铁路建设项目也采用四阶段预测法。(2)考虑项目客流预测的特点,采用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客流出行调查方式,来获得现状客流出行分布与出行特征的相关资料。(3)采用符合本项目特征的预测阶段与预测模型。(4)对于预测模型有关参数的标定采用数学估计方法,或借鉴国内外同类项目的参数取值。2)客流预测的方法与模型本次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四阶段客流预测方法。四阶段预测方法通常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个阶段。出行生成阶段可选用的模型有增长率法、弹性系数法、回归分析法、类别生成法等;出行分布阶段可选用的模型有平均系数法、福莱特法、沃尔希斯重力模型、BPRP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等;方式划分阶段可选用的模型有比例模型、MNL模型等;交通分配阶段可选用的模型有全有全无模型、静态多路径模型、容量限制模型等。针对项目沿线地区的综合交通网络特征、客流特征以及出行方式的多样性,本次预测在生成阶段选用弹性系数法,在分布阶段选用双约束重力模型,并将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阶段合二为一,采用多方式多路径的组合分配模型进行多方式的客流分配预测,最后在分配量的基础上分析交通方式的构成,即采用出行生成、出行分布、交通分配的预测路线。3)客流预测过程概述在收集了沿线各地市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资料的前提下,结合我院广深四线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等设计项目情况,我们对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的服务对象和项目功能进行分析,针对项目特点在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客流调查的基础上设计针对本项目的客流调查方案,并于2005年12月联合西南交通大学组织近800名调查人员进行了详细的交通调查,掌握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为客流预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后,结合广深交通走廊运输特点,我们设计了完整的客流预测技术路线,并针对其技术重点和技术难点进行把握,运用“高速铁路及客运专线客流预测系统” 软件(Passenger Volume Forecast System,简称PVFS)进行客流预测。2006年11月,来自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的专家组对客流预测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评审认为:项目功能定位准确,预测思路和方法科学合理,预测过程中采用的资料和数据翔实、准确,模型的参数论证充分,取值合理,客流预测结果稳妥可信。3.5 客流预测结果1)客流预测主要指标在预可性研究客流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专家评审意见和项目自身的变化情况(如本线线站位变化、莞惠城际线的接入方案、深圳11号线建设规划等)对客流预测进行修正,客流预测主要指标如下表。表3-3 客 流 预 测 主 要 指 标年度全日客运量(万人次)客运工作量(万人公里)平均运距(公里)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及流量断面通过量(人次)近期57.2162028.3深圳机场-新安13803远期83.0239828.9深圳机场-新安203382)全日客运量表3-4 近期全日客流量表 单位:人上 行站名下 行上车数下车数通过量通过量下车数上车数41140 41140 新塘40950 40950 1203 7931 中堂1206 8055 47868 47799 2244 7880 望牛墩2326 7522 53504 52995 26325 16327 洪梅站26162 16127 43506 42960 6672 9771 沙田站6431 9473 46605 46002 7841 11801 厚街站7493 11602 50565 50112 17314 31937 虎门火车站站16808 31781 65189 65085 12435 10740 虎门商贸城站11566 10323 63495 63842 7455 8079 长安乌沙站6489 7360 64118 64714 9934 9804 长安步行街站8929 8421 63988 64206 3209 17026 松岗站2986 17107 77804 78327 5575 18056 沙井站5323 18142 90284 91146 5122 18260 福永站4891 18347 103423 104601 6851 19204 机场北站6622 19581 115776 117560 8737 19329 深圳机场站8529 19970 126367 129001 14138 8736 新安14139 8778 120965 123641 26917 16139 前海湾26529 16572 110187 113684 19091 7510 南山20526 6215 98606 99373 15792 4501 深圳湾15854 4522 87315 88041 34379 3274 竹子林35493 3288 56211 55836 56211 福田中心区55836 表3-5 远期全日客流量表 单位:人上 行站名下 行上车数下车数通过量通过量下车数上车数62444 62444 新塘62157 62157 1531 11828 中堂1535 12013 72740 72634 3415 10672 望牛墩3541 10232 79998 79326 38914 23289 洪梅站38706 23078 64373 63698 9306 13501 沙田站8987 13187 68568 67898 10801 16381 厚街站10349 16202 74148 73751 24817 46250 虎门火车站站24205 46333 95581 95878 16868 15422 虎门商贸城站15735 14931 94135 95075 10126 11919 长安乌沙站8877 10836 95927 97035 13198 14780 长安步行街站11905 12696 97509 97825 4861 24604 松岗站4524 24722 117252 118022 8339 26092 沙井站7958 26216 135005 136280 7639 26387 福永站7292 26512 153753 155501 10228 27751 机场北站9880 28296 171276 173917 13019 27932 深圳机场站12703 28859 186189 190073 20769 12595 新安20764 12655 178016 181965 39424 23322 前海湾38830 24005 161914 167139 28155 10852 南山30268 8982 144611 145853 23223 6505 深圳湾23311 6534 127893 129076 50444 4731 竹子林52120 4752 82179 81708 82179 福田中心区81708 3.6 客流特性分析1)客运量分析项目承担的客运总量近期为571582人/日,远期830456人/日,客运总量近期-远期年均增长率为3.8%。从客运量的构成分析,各城市组团间的客运量所占比重大于城际间客运量比重,但其比例逐年下降,城际间的客运量比例逐年上升。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城市间的交流日趋频繁。近期项目承担的城际间客流为225527人/日,远期为341932人/日。表3-6 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客运量表 单位:人/日交 流近 期远 期客运量比 例客运量比 例一、城市内组团交流346055 60.5%488524 58.8%广 州东 莞81499 14.3%106218 12.8%深 圳264556 46.3%382306 46.0%二、城际间交流225527 39.5%341932 41.2%广州-东莞23236 4.1%35766 4.3%东莞-深圳93441 16.3%140934 17.0%广州-深圳19291 3.4%30510 3.7%惠州方向接入55904 9.8%82236 9.9%中山方向接入33656 5.9%52486 6.3%三、合计571582 100.0%830456 100.0%图3-1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远期客运量构成如下图。其承担城市内组团交流比重由近期的60.5%下降到远期58.8%,城际间客流比重占总客运量的比例由近期39.5%上升到远期41.2%2)广州至东莞段客流构成分析广州至东莞洪梅区段间客流量呈由新塘至洪梅逐渐增大的趋势,本次主要分析新塘-中堂区段的客流构成。本区段断面客流量近期为41140人/日,远期为62444人/日。其断面客流构成如下表。表3-7 广州至东莞区段客流构成表 单位:人/日交 流近 期远 期东莞-广州11618 17883 深圳-广州9646 15255 惠州、中山方向-广州19877 29306 新塘-中堂区段断面流量4114062444新塘-中堂区段断面流量以惠州、中山方向及东莞与广州间的交流为主,占断面客流量的比重为75%以上。3)高峰小时运量分析(1)分时客流系数研究根据客流调查的公路、铁路分时客流系数,综合考虑未来引起分时客流变化的主要因素,预测本线研究年度客流分时系数如下图:图3-2(2)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高峰小时客流量由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全日客流表、各年度客流分时系数,可得穗莞深城际轨道交通各年度高峰小时客流量。全线高峰小时最大断面为深圳机场-新安段,近期断面流量为13803人/高峰小时,远期为20338人/高峰小时,如下表所示。表3-8 近期高峰小时客流量表 单位:人上 行站名下 行上车数下车数通过量通过量下车数上车数4402 4402 新塘4382 4382 129 849 中堂129 862 5122 5115 240 843 望牛墩249 805 5725 5670 2817 1747 洪梅站2799 1726 4655 4597 714 1045 沙田站688 1014 4987 4922 839 1263 厚街站802 1241 5410 5362 1853 3417 虎门火车站站1798 3401 6975 6964 1330 1149 虎门商贸城站1238 1105 6794 6831 798 864 长安乌沙站694 788 6861 6924 1063 1049 长安步行街站955 901 6847 6870 343 1822 松岗站319 1830 8325 8381 597 1932 沙井站570 1941 9660 9753 548 1954 福永站523 1963 11066 11192 733 2055 机场北站709 2095 12388 12579 935 2068 深圳机场站913 2137 13521 13803 1513 935 新安1513 939 12943 13230 2880 1727 前海湾2839 1773 11790 12164 2043 804 南山2196 665 10551 10633 1690 482 深圳湾1696 484 9343 9420 3679 350 竹子林3798 352 6015 5974 6015 福田中心区5974 表3-9 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表 单位:人上 行站名下 行上车数下车数通过量通过量下车数上车数6682 6682 新塘6651 6651 164 1266 中堂164 1285 7783 7772 365 1142 望牛墩379 1095 8560 8488 4164 2492 洪梅站4142 2469 6888 6816 996 1445 沙田站962 1411 7337 7265 1156 1753 厚街站1107 1734 7934 7891 2655 4949 虎门火车站站2590 4958 10227 10259 1805 1650 虎门商贸城站1684 1598 10072 10173 1084 1275 长安乌沙站950 1159 10264 10383 1412 1581 长安步行街站1274 1358 10433 10467 520 2633 松岗站484 2645 12546 12628 892 2792 沙井站852 2805 14446 14582 817 2823 福永站780 2837 16452 16639 1094 2969 机场北站1057 3028 18327 18609 1393 2989 深圳机场站1359 3088 19922 20338 2222 1348 新安2222 1354 19048 19470 4218 2495 前海湾4155 2569 17325 17884 3013 1161 南山3239 961 15473 15606 2485 696 深圳湾2494 699 13685 13811 5398 506 竹子林5577 508 8793 8743 8793 福田中心区8743 图3-3图3-44)平均运距分析由本线承担的客运量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