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隧道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太行山隧道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太行山隧道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太行山隧道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太行山隧道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行山隧道一、隧道概況太行山特長隧道位於石太客運專線小寨車站和盂縣車站之間,隧道通過太行山山脈山峰越宵山,隧道最大埋深445m,設計為雙洞單線隧道,兩線線間距35m。左線隧道全長27839 m;右線隧道全長27848 m;太行山隧道是目前我國設計和施工最長山嶺鐵路隧道。太行山隧道位於直線上,隧道內線路坡度從進口至出口分別為13.4、14.3和6上坡。二、隧道工程條件(一)地形地貌隧道區位於太行山脈中南段剝蝕中低山區及盂縣壽陽黃土盆地堆積區兩大地貌單元內。隧道進口段及中部位於剝蝕中低山區,區內山峰林立,綿延起伏,形成了型態各異陡崖、峭壁、單面山,峽穀深切,多呈“V”字型,地形起伏較大,最大高差約600.0m,峽穀中無水,均為幹穀,山上植被較為茂密,基岩裸露,呈現山地地貌典型特征;隧道出口段位於盂縣壽陽黃土堆積盆地邊緣,呈現典型黃土高原峁、塬、梁等地貌,“U”字型沖溝發育,地形平坦開闊,起伏相對較小,最大高差約100m。(二)地層岩性隧道區地層表覆第四系松散堆積層沖洪積層馬蘭黃土、離石黃土,下伏石炭系中統本溪組(C2b)、奧陶系、寒武系及太古界(Art)地層。太古界為一套花崗片麻岩及黑雲斜長片麻岩相組合。奧陶系、寒武系為灰深灰色中厚厚層狀白雲岩、石灰岩、紫紅色薄層狀竹葉狀灰岩、角礫狀泥灰岩(膏溶角礫岩)。石炭系中統本溪組為砂岩、泥岩及鋁土質泥岩組成。(三)地質構造本隧道通過了沁水塊陷娘子關-坪頭坳緣翹起帶、盂縣坳緣翹起帶、沾尚-武鄉-陽成北北東向褶皺帶等三個3個V級構造單元。其中以古咀至交口以及紅貝嶺至窄溝水斷裂東延部份是娘子關至坪頭坳緣翹帶與盂縣坳緣翹帶分界,古咀至交口以及北坡至小岩溝斷裂所圍限地帶則構成了在區內沾尚武鄉陽城北北東向褶帶東北邊緣地帶。(四)水文地質隧道區地下水類型主要為松散岩類孔隙潛水、碎屑岩類裂隙孔隙水和碳酸鹽岩類裂隙溶隙水。角礫狀泥灰岩(膏溶角礫岩)段地下水對混凝土具硫酸鹽弱腐蝕性。(五)特殊岩土角礫狀泥灰岩(膏溶角礫岩)太行山隧道在DK85+055DK93+900之間穿越了累計4410m長膏溶角礫岩地段,這種膏溶角礫岩主要集中分布在奧陶系峰峰組一段和上馬家溝組一段。從勘察和試驗情況來看,物質組成複雜,塊體大小不一。這種特殊軟岩硬土具有極其特殊工程性狀和物理力學性質,單軸飽和抗壓強度極低,Rc0.142.2MPa,屬於極軟岩,隧道挖開後穩定時間很短,容易發生坍塌和大變形,如果遇水則強度很快降低,極易崩解軟化,軟化系數0.040.09;同時具有弱至中等程度膨脹性,其自由膨脹率在40%66%。(六)綜合地質情況太行山隧道圍岩級別表圍岩級別總長太行山隧道(m)1672438551769549127839占比例()60.113.86.419.7100太行山隧道地質縱剖面簡圖(七)地震基本烈度及氣象隧道所在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地震基本烈度)為:0.10g()。隧道區內氣候屬暖溫帶亞潤濕區,冬季以西風或西北風為主,夏秋季以東北風為主,土壤最大凍結深度為1.01m。三、隧道斷面設計根據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暫行規定(鐵建設2004157號)中客運專線建築接近限界和預留空間要求、新建時速200公裏客貨共線鐵路設計暫行規定(鐵建設函2005285號)中電力牽引鐵路KH-200橋隧建築限界、200km/h客貨共線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建築限界暫行)(鐵科技函2004157號)中電力牽引雙層集裝箱運輸隧道建築限界(SJX-SD)、關於石太客運專線單線隧道斷面尺寸意見(鑒線2005120號)等要求,在充分分析空氣動力學效應基礎上,結合圍岩穩定性和襯砌結構受力條件,設計隧道內軌頂面以上有效淨空面積為60.4m2,曲線地段襯砌內輪廓不考慮加寬。四、主要設計原則(一)洞門形式及緩沖結構縱合考慮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地質條件及周邊環境,隧道洞口結合緩沖結構段設計為斜截式隧道門。(二)襯砌支護類型隧道采用複合式襯砌,級及以上圍岩采用曲牆帶仰拱襯砌,級圍岩采用曲牆式不帶仰拱襯砌。隧道洞口、淺埋地段按照地震設防要求及國防設防要求進行設防。(三)防水及排水隧道防排水采取“防、排、截、堵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原則。在裂隙水較發育及有水文環境嚴格要求地段,防排水采用“以堵為主,限量排放”原則,達到防水可靠、經濟合理目。1. 隧道防水等級為一級。2.隧道二次襯砌采用防水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於P8;膏溶角礫岩地段防水混凝土按抗腐蝕性混凝土設計,抗滲性系數不小於0.8。3.隧道內設雙側水溝排水。4.隧道拱牆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鋪設柔性防水層。5.隧道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環縱向設盲溝。6.二次襯砌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變形縫采用背貼式橡膠止水帶加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四)運營環境通風本線采用電力牽引,近期客貨共線、遠期客運專線,隧道設置運營環境通風,並主要考慮發生火災時防災通風,具體通風方案正在研究。(五)防災救援、安全疏散每條隧道內行車方向右側設置貫通救援通道,兩座單線隧道間每420m設置與線路中線垂直橫通道。太行山隧道防災救援和安全疏散具體方案正在研究。(六)隧道軌下基礎類型、照明、通信、信號、電力、電氣化等有關設計1.軌道隧道鋪設無碴軌道;軌道采用重型鋼軌60kg/m;軌道高度為71.4cm。2.照明隧道、緊急出入口通道設固定電力照明和應急照明。3.貫通電纜隧道內設置貫通通信、信號、電力電纜槽。4綜合洞室在隧道內設置存放維修、防災工具等用途專用洞室,洞室間距采用單側500m。5.其它牽引變電AT所、信號中繼站、GSM-R基站通信機械室、電力室、綜合接地、接觸網電分相及非絕緣下錨段均結合相關專業設置。五、輔助坑道設計太行山隧道為了能夠滿足總工期4年要求,結合隧道長度、施工工期40個月、地形、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條件,同時考慮運營環境通風、防災通風及防災救援、安全疏散需要,以永臨結合觀點綜合選擇了9座施工斜井,斜井總長11120m。7號施工斜井采用有軌運輸方式,其餘8座施工斜井均采用無軌運輸方式;7號有軌運輸施工斜井設計為主、副井,主井按小礦車雙車道斷面設計,副井按小礦車單車道斷面設計;8號無軌運輸施工斜井按雙車道斷面設計,底部設雙聯單車道;其餘7座無軌運輸施工斜井按單車道設計,每隔250m距離設置長25m錯車道。太行山隧道施工斜井平面示意圖見圖6,斜井參數見表5。六、施工方法正洞、級圍岩采用全斷面法施工;級圍岩采用臺階法施工;級圍岩、級膏溶角礫岩地段采用短臺階法施工,必要時增加臨時仰拱。施工斜井、級圍岩采用全斷面法施工;級圍岩采用臺階法施工;級膏溶角礫岩地段采用短臺階法施工。七、施工組織設計(一)施工工期隧道土建工期為40個月。(二)施工便道自附近國道及省道就近引入,1、2號斜井和進口采用新建和擴建便道。(三)施工用水采用打深井措施,滿足隧道施工用水。(四)施工用電利用永臨結合貫通電力線。(五)施工場地在隧道口和斜井口附近依地勢修建。(六)施工通風隧道施工通風主要按長管路獨頭壓入式,利用風管對單獨掘進工作面供風,通風系統簡單、穩定,適合多單位、多掘進面同時施工。(七)施工排水反坡段施工段,分別由各工區利用移動或固定泵站將水引至洞口集水坑,經處理後排出洞外。八、關鍵技術太行山隧道長27.839km,作為我國目前在建最長鐵路山嶺隧道,確保其運營安全及運營通風、防災救援疏散方案經濟合理,確定適合我國環境、工程狀況實施方案,正在進行以下科學研究:(1)複雜地質條件隧道綜合技術研究對膏溶角礫岩地層、岩溶地層、高地應力地層、斷層破碎帶地層、膨脹性地層及對襯砌混凝土有侵蝕性地層等不良地質條件下隧道受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