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本项目承办单位是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社会事务局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3、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 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个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的通知(国办发2009) 34号)6.关于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立项的批复红果开发区经发字(2013)183号 7、委托方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四、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背景 当今一世界,教育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新形势下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能否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的创新人才,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因此,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困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关个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关键部分,没有良好的基础教育就不可能有优秀的高等教育,基础教育是造就人才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我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学教育。“十八大”报告在基础教育方面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国家及各级政府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小学生校舍安全工作是做好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保障学生学习场所的安全,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是发展基础教育的保障,为此,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个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9) 34号)。在政策的指导下,红果经济开发区积极开展此项工作,提出要“个力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平等、优质的教育”,尤其强调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改善中小学教学条件。 红果经济开发区目前属新建开发区,其配套设施不能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存在巨大隐患,如需继续发展,必将新建校区,来满足学生数量的增加,完善其该新区的配套设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红果经济开发区决定新建校区,在红果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大樱桃树安置点)新建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该小学建成可辐射开发区内的旧铺村(949户,2685人),城关箐村(350户,1394人),老机场安置点(700户,2450人)以及园区企业(10130人),解决开发区旧铺村、城关箐村、老机场安置点及企业职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中心小学的建设坚持“学生利益优先”的原则,严抓工程质量,学校建成后将是一座能够代表形象的精品校园,成为环境优关、风格独特、设施现代、功能齐全、安全舒适的高品质小学,成为基础教育的龙头,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优势。项目的建设将有力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使学生们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让学生家长更加安心和放心,充分地体现我国基础教育的教育理念。本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二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红果城区与红果经济开发区核心区结合部(大樱桃树安置点)。二、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1亩,总建筑面积为18648.42平方米。其中:一期建设占地约43.9亩,建筑面积8759.4平方米(包含主教学楼建筑面积3716.77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85平方米;食堂(一)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公厕建筑面积为237.28平方米;大门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一个300米标准塑胶跑道,7人制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6个乒乓球台。二期建设占地约16.2亩,建筑面积9888.93平方米。(包含综合楼建筑面积2759.76平方米;男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女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二)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食堂(二)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1个标准篮球场。 项目建成后,学校形成42个教学班,学生规模为1890人,并可满足学校未来5年发展规划。三、项目建设工期项目建设工期为18个月,从2016年3月一2017年8月末。四、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7686.6888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为5765.5617万元,工程其他费用1555.0943万元,基本预备费为366.0328万元。项目投资的资金来源为:由政府投资解决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生均面积1总用地面积40055.6622.25/人2 自然规模(学生数)人1890人(42班)3校舍建设用地5994.43主教学楼1194.36综合教学楼(2个)1554.48行政办公楼422.71食堂(2个)739.62公厕118.64大门35.6综合楼674.54宿舍(2个)1234.484体育设施用地13098.637.28/人5专用绿地12452.56校舍建筑面积18648.4210.36/人 主教学楼3716.77综合教学楼6223.36行政办公楼1286.85食堂739.62公厕237.28大门35.6综合楼2759.76宿舍(2个)3646.187绿地率%31.098容积率0.479建筑密度%14.9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 、项目建设是红果经济开发区大力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红果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贯彻落实教一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事业重要性日益凸显,是提高个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居民基本素质的根本途径。大规模劳动人口基木素质提高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因此,红果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发展基础教育,调整完善中小学布局,健个“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实现中小学“双高普九”省级达标。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和法规,符合红果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是发展基础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红果经济开发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适应了红果经济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二、项目建设是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红果经济开发区教育资源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做出的合理规划。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红果经济开发区整体教育水平,对提高当地人日和劳动力素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三、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学校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贵州盘县第六小学辐射开发区内的旧铺村(949户,2685人),城关箐村(350户,1394人),老机场安置点(700户,2450人)以及园区企业(10130人),解决开发区旧铺村、城关箐村、老机场安置点及企业职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因此,本项目通过盘县第六小学建设项目,解决了该周边上学困难问题,提高了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为区域内小学生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环境。中心小学将以学生和家长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造福个街道居民。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建设规模 一、规模确定的依据 1,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二、建设规模 1、现状分析 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到目前为此,引进项目113个、投产项目65个,在建项目31个,拟建项目17个,现就业人数已达10130人,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本项目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大樱桃树安置点),项目内有规划道路及消防环线道路,与规划道路相通,地质条件较好,具备基础建设的条件。该小学建成可辐射开发区内的旧铺村(949户,2685人),城关箐村(350户,1394人),老机场安置点(700户,2450人)以及园区企业(10130人),解决开发区旧铺村、城关箐村、老机场安置点及企业职工子女上学困难问题。 2,需求分析 随着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多,学龄儿童数量必然随之增加。因此,应综合考虑实际情况、经验值和中心小学未来5年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学校规模。 3、相关建设标准分析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普通小学的建设标准进行了说明。 (1)学校规模和班额 标准中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学制、学校规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确定,完全小学的规模设置有12班、18班、24班、30班,每班45人。本项目为了缓解盘县城区“大班额”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按42班(1890人)规模设计。 (2)建设规模和建设面积 标准中,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分规划指标和基本指标。新建学校应按规划指标进行校园总体规划,首期建设的校舍建筑面积不应低于基本指标的规定。本项目为24班(1890人)规模,根据标准,建筑面积及建设用地无指标规定。但在设计满足生均建筑面积10.36。 (3)项目构成 完全小学设置普通教室;自然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等专用教室和辅助用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科技活动室、体育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综合以上分析,确定各项指标如下: (I)综合考虑中心小学在当地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及该校的实际情况,班级规模参照完全小学学校规模设置,共42个班设计,45人/班,最大容纳能力达1890人,为今后该区域小学生人数的增长预留了一定的空间,规模合理。 本项目配备教师210人,与学校规模相适应。 (2)本项目项目规划用地面积60.1亩,一期建设占地约43.9,建筑面积8759.4平方米;二期建设占地约16.2亩,建筑面积9888.9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达10.36 ,略高于标准中的“规划指标”和“基木指标”,但综合考虑中心小学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该指标较为合理。(3)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教学楼,建筑面积3716.77平方米;综合教学楼(2栋),每栋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85平方米;食堂(2栋),每栋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公厕,建筑面积为237.28平方米;大门,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综合楼,建筑面积为2759.76平方米男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823.09平方米女生宿舍,建筑面积为1823.09平方米一个300米标准塑胶跑道,一个7人制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3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6个标准乒乓球台。 第四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第一节 场址现状 一、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红果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大樱桃树安置点) 位于盘县西部偏中位置,盘县新县城红果和老县城城关之间,东连盘县刘官镇,西接红果镇,北抵滑石乡和盘江镇,南至西冲镇接老县城城关。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37平方公里,范围包括两河乡的9个行政村和红果镇的沙坡、旧铺、花家庄3个行政村,人口4万。 按照盘县的综合实力跻身西部十强县、全国百强县和实施“三化”同步战略的目标,红果将按50万人口的大城市来规划建设,主城区将打造成区域交通枢纽、商贸物流中心、山水园林城市,将成为贵州西部充满活力、富有魅力、宜居宜业的大城市。这一思路和目标的提出,为的发展增添了动力和压力,新区必将在贵州西部的“三化”同步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场址土地利用现状目前场地内无建筑物和构筑物,但需进行平整,即具备现场施工条件。第二节 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场地西南低东北高,地势程台阶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利用地形高差,尽量减少土石方量,整个校区成台阶式布置。土地使用强度也随地势呈阶梯状分布。二、自然条件 盘县气候宜人,是中国凉都六盘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立体气候明显,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5.2,夏季平均气温19.8,是消 夏避暑的胜地;年平均降水1400毫米,年无霜期平均271天;空气污染指 数在60以下,质量常年保持在一级。独特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三、工程地质条件 1、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形式选择 因现未进行地质勘查,无法确定各主要土层分布及承载力特征值情况,结合本工程结构特点,基础形式估计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人工挖空桩、墙下条形基础相结合。最终基础形式待勘察后确定。 2、关于岩土工程勘察的说明: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并根据详勘资料确定各单体建筑的基础形式及具体的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四、基础设施条件 基础设施配套目前已达到“三通一平”,即通路、通上水、通电和场地平整。待项目建成后,基础设施配套可达到“七通一平”,可满足项目未来的需要。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指导原则 一、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 1、在充分满足办学功能要求基础上,合理组织各类功能空间,注重建筑使用功能设计,突出适应多功能和灵活空间的要求。 2、在建筑风格和色彩方面与周围建筑保持和谐统一,力求创造出简介、欢快的室内外建筑环境。 3、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组织交通流线,达到通顺便捷,互不干扰,并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利节能。 4、积极合理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满足人体健康无害的需求。 5、注重环境保护,满足环保要求和噪声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土建方面采取隔声、吸音措施,降低噪声影响。 6、遵循实用、经济、便利、美观原则,合理控制建筑标准和造价。二、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 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0 8、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10、甲方提供的关于该项目的相关文件,以及其他未列入国家及省有关规范规程。第二节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 一、总体规划指标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1亩,总建筑面积为18648.42平方米。项目总体规划主要指标如下: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生均面积1总用地面积40055.6622.25/人2 自然规模(学生数)人1890人(42班)3校舍建设用地5994.43主教学楼1194.36综合教学楼(2个)1554.48行政办公楼422.71食堂(2个)739.62公厕118.64大门35.6综合楼674.54宿舍(2个)1234.484体育设施用地13098.637.28/人5专用绿地12452.56校舍建筑面积18648.4210.36/人 主教学楼3716.77综合教学楼6223.36行政办公楼1286.85食堂739.62公厕237.28大门35.6综合楼2759.76宿舍(2个)3646.187绿地率%31.098容积率0.479建筑密度%14.96二、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为60.1亩,一期建设占地约43.9亩,建筑面积8759.4平方米(包含主教学楼建筑面积3716.77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一)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行政办公楼建筑面积1286.85平方米;食堂(一)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公厕建筑面积为237.28平方米;大门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一个300米标准塑胶跑道,7人制标准人造草坪足球场:2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6个乒乓球台。二期建设占地约16.2亩,建筑面积9888.93平方米。(包含综合楼建筑面积2759.76平方米;男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女生宿舍建筑面积1823.09平方米;综合教学楼(二)建筑面积3113.18平方米;食堂(二)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1个标准篮球场。第三节 建筑工程方案一、主教学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3716.77,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四层,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3.9m,总层高为13.65 m。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根据学校各班教学的需要,结合现有建筑物总体布局,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表5-3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序号层数建筑面积()主要功能1第一层709.44普通教室、卫生间2 第二层1194.36普通教室、卫生间3第三层1194.36普通教室、卫生间4第四层611.16普通教室、卫生间5合计3716.77二、综合教学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3113.18,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四层,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4.8m, 总层高为20.85 m.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表5-4综合教学楼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序号层数建筑面积()主要功能1第一层777.24电教器材室、科技活动室、语言教室、语言资料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卫生间2 第二层787.23仪器标本准备室、体育器材室、自然教室、多功能教室、卫生间3第三层787.23音乐教室、劳动教具室、书法教室、劳动教室 、卫生间4第四层681.39美术教室、计算机辅房、计算机教室、卫生间5合计3113.18三、行政办公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1286.85,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建筑层数为三层,一至三层层高分别为3.9m, 总层高为13.65m.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表5-5行政办公楼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序号层数建筑面积()主要功能1第一层442.71总务仓库、维修管理室资料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2 第二层442.71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间、会议室3第三层337.38教学办公室、德育展览室、卫生间、广播室 、广播社团办公室、教工休息室4合计1286.85四、食堂建筑情祝 1、建筑面积为369.81平方米,框架结构; 2、单层,层高4.5米: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五、公厕建筑情况(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237.28,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建筑层数为二层,一至二层层高分别为3.9m, 总层高为8.85m.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表5-6公厕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序号层数建筑面积()主要功能1第一层118.64男卫生间2 第二层118.64女卫生间3合计237.28六、大门建筑情祝 1、建筑面积为35.6平方米,砖混结构; 2、单层,层高3.0米: 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 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七、综合楼建筑情况 (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2759.76,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四层,一至四层层高分别为3.9m, 总层高为16.05 m.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表5-7综合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序号层数建筑面积()主要功能1第一层674.54普通教室、卫生间2 第二层674.54普通教室、卫生间3第三层674.54普通教室、卫生间4第四层674.54德育展览室、维修管理室、卫生保健室、总仓务室行政办公室、广播社团办公室、传达值班室、会议接待室、卫生间5合计2759.76八、宿舍建筑情况(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各一栋)(一)工程概述 1、建筑面积为1823.09,框架结构。 2、建筑层数、高度、层高: 建筑层数为三层,一至三层层高分别为3.6m, 总层高为11.25 m.3,建筑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七度抗震设防,七度抗震构造措施要求;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二)单体平面设计各楼层布局方案如下:表5-8宿舍(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各一栋)楼层详细功能布局表序号层数建筑面积()主要功能1第一层617.24无障碍宿舍、普通宿舍、管理室兼活动室、门厅、开水房2 第二层617.24普通宿舍3第三层554.24普通宿舍,露台5合计1823.09九、装修方案 1,墙体工程 对所有承重砖墙采用两侧加钢丝网抹灰的方法进行加固,使墙体成为复合墙体,以满足抗震要求。 2、屋面工程 本工程的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l5年。平屋顶防水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单层厚度 4mm,沥青油膏粘贴,雨水口周边直径300范围内坡度须大于5 %,须有专业队伍施工; 屋面排水组织,外排雨水斗、雨水管采用PVC管材,雨水管的公称直径为DN100 ; 屋面保温材料为50mm厚泡沫玻璃 3、门窗工程 门采用成品实木门、乙级防火门、三防门等。所有木门制作时木料均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含水率不得大于下列数值:门扇15%,门框18%; 采用塑钢窗应与生产厂家协商,有关预理件及详图构造详见加工单位图纸。采用铜色塑钢窗框,玻璃采用6绿色吸热+6A+6中空玻璃。 外窗保温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8484中规定的II级水平:外窗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2002中规定的4级水平; 门窗玻璃的选用应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13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第四节 配套工程 一、给水系统水源:市政给水管供水压力为O.4MPa-0.6Mpa。系统:本工程盥洗槽、拖布槽及开水器给水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二、排水系统 学校自建化粪池和隔油池。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合流制,重力流排出,到污水沉淀池,处理过之后排到市政管网中。屋面雨水由建筑处理。三、电力系统 本项目不需要建变电所,电源直接从附近高压电引来。 本工程电气系统包括:电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个措施、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广播系统等。1、0.4kV配电系统负荷分类: 应急照明为二级,其它均为三级。供电电源:本工程从项目区域周边变电所引来一路0.4KV电源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应急照明电源采用EFS供电。 2、电力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220/380V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对于照明及般负荷采用树干式与放射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本工程均采用单电源供电。 3、照明系统 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般场所为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或其他节能型灯 照明、抽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照明为单相三线,除应急照明配电箱出线采用ZRBV-3X2.5-SC 1外,其他均为B V-3X2.5-PC16:插座为单相三线,所有插座回路、实验台抽座、室外照明灯具低于2.4m的回路均设剩余电流断路器保护。 4,应急照明 (1)走廊及楼梯间设置应急照明。 (2)在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主要出入口等场所设置疏散照明。 (3)应急照明在火灾确认时由一层值班室控制点亮全部应急照明灯。 (4)装修场所照明配电设计时,应保留原有的应急照明。 (5)节能:采用荧光灯时,应配备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的电感镇流器,采用的镇流器应符合国家能效标准。第五节 室外工程一、操场 建设300米塑胶跑道,7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体育活动场地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二、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台 篮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设3块篮球场地、2块排球场地、6个乒乓球台,采用塑胶地面,并配有相关的篮球架、篮网、球网等。三、道路 合理设置道路,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互不干扰,主要出入口前的宽度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四、绿化景观 景观设计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各异,尺度适宜,将休息、观景、交流、通过等功能空间有机结合,实现室外景观环境中“人”的参与。 在设计功能分区中从个方位着眼考虑设计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不仅仅关注于平面的构图及功能分区,还注重于个方位的立体层次分布,运用堆土成坡、铺地落差、植物配置等手段进行高差的创造和空间转换,改善周围小环境,净化空气。五、围墙 为便于管理,设置新型防腐钢栅栏,将建筑围合起来。六、大门 设不锈钢电动伸缩大门两个。分别设于主入口和车行出入口。第六章 能耗及节能措施第一节 能耗计算一 、能源消耗种类与数量 本项目在运行过程中有电力、水、煤、液化石油气的消耗,没有其他能源的消耗。年用电总量为117773千瓦时,参考折标系数0.1229kgce/kwh折算,折算后年耗能量14.47吨标准煤;年用水总量为31680吨,参考折标系数0.0857kgce/kwh折算,折算后年耗能量2.72吨标准煤。二、能耗计算与分析 1、电力 电力消耗主要是照明用电、水泵用电、风机用电,年用电总量为16089千瓦时。 (l)照明用电 本项目主要采用自然光,特殊天气使用荧光灯照明,预计特殊天气占上学总时间240天的30%,共计72天,照明时间按每日8小时计算,正常天气照明时间平均为每日3小时。根据照明设计,本项目共需照明灯具1500盏,照明灯贝选用节能型荧光灯,灯具功率为40w。经估算,年照明用电量为64800千瓦时。 150O(盏)x8小时x72(天)X40 W=34560kw h . 1500(盏)x3小时)x168(天)x40W=30240kw h (2)水泵用电 根据给水设计,木项目选用2台功率为l0Kw水泵,平均每天运行一小时即可满足项目用水需要。经估算,年水泵用电为2400千瓦时. 2(台)Xl(小时)x240(天)x 1 OkW=4800kw h (3)风机用电 本项目通风设备选用双速风机两台,日常运行采用低速运行,运行功率为5kw,平均运行时间为2小时。经估算,年风机用电为4800千瓦时。 2(台)X2(小时)X 240(天)X 5Kw=4800kw h (4)食堂用电(2栋) 本项目中午提供午餐,需要8台300升冰柜,功率为160w,大容量电饭煲100个,功率为30Oow,经估算为43373千瓦时。 冰柜:8(台)X 24(小时)X 240(天)X 160w=7373kw h 电饭煲:100(台)X 0.5(小时)X 240(天)X 3000w=36000kwh 2、水 项目水的消耗主要为学生和教师生活用水,本项目人员配置为2200人,人均生活用水按每人每天6OL计算,经估算,年生活用水量为27720吨。 2200人X 60L/人X 240天=31680吨 3、煤本项目选用1.4MW/h燃煤锅炉,年用煤量为220吨。 第二节 节能措施一、 设计依据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建设部文件计交能(1997) 2542号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二、主要设计原则执行国家现行的节能政策、指令、规定及有关标准,合理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能源选择应贯彻国家能源方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设计中所选设备应采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严禁采用国家己明令淘汰的低效高耗能设备。三、节能措施综述1、建筑节能 本项目处于气候分区的温和地区,在保温上采取措施: (1)外墙基层墙体为240厚、中空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10mm,燃烧性能为A级。 (2)屋顶保温为中空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50mm,燃烧性能为A级。 (3)外窗做法为塑钢窗中空玻璃窗(6绿色吸热+ 6A+6),传热系数3.5 W/(K)。 (4)外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发泡聚氨酷填实,并用硅酮密封胶嵌缝。 2、电气节能 在设备选型时,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包括: (1)供、配电设计符合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3485-98)的有关规定,优先采用低压电容器作为无功功率补偿,以降低无功损耗。室内照明选用高效节能灯具。 (2)照明设备的节能:适当增加照明分支回路,增设照明开关,采用分区控制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照明,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以减少压力损失,设计尽量使用三相负荷平衡,照明灯具采用细管式节能灯,避免使用大功率白炽灯。 (3)局部屋面使用钢结构阳光板,增加采光面,改善采光效果,节约照明能源。 (4)低压电器的选型为DZ20, DW20, AE, AH型。 (5)设备及泵用电机选择节能型,可降低能耗i0%以上。 (6)动力负荷功率因数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照明负荷功率因素采用分散补偿,补偿后功率因素大于0.9 。 3、节水措施 建立并落实有效的工作机制,是项目单位实现节约用水的重要方法。应把这一方法落实到节水工作中,坚持抓好以下儿个环节: (1)建立并落实节水工作领导责任制。应把节约用水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本项目的实际,建立以楼层为单位的节水责任制,分区落实节水任务,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2)建立并落实职能部门节水责任制。后勤部门明确分工,协调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加强督促检查,把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3)树立全员节水意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节水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生态建设、节约用水的知识、政策和法律,树立全员节水意识,明确自己在生态建设和节约用水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4)大量采用节水器具,这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卫生间采用节水型便器。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项目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一、污染因素分析为确定环境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内容及规模识别出工程实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具体见下表:二、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及初步分析,确定该工程对环境影响因素如下:1、施工期间1)施工行为产生的扬尘。拆迁、场地平整、掘土、地基深层处理及土石方、建筑材料运输等建筑施工行为的扬尘。2)施工过程中所用建筑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空振机、搅拌机、风镐、振捣机、电锯等施工机械,噪声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强度高,其瞬时噪声值可达89一120分贝,主要施工机械的器械源强度见下表。 2、运营期间 项目运营期间,环境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固体废弃物、油烟等。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油烟主要来自餐厅厨房。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一、施工建设期1、施工扬尘建设施工期间采取以下扬尘防治措施: 1)施工场地周边必须设置高度在1. 8米以上的围档;高层施工必须加装防护网;土堆、料堆要有遮盖或喷洒覆盖剂; 2)建筑垃圾的堆放不准超出场地围档范围,施工场地内不堆放生活垃圾;严禁高空抛撒建筑垃圾: 3)施工道路要硬化,要在工地出日处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确保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要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 4)混凝土浇注量在100立方米以上的时必须使用预制混凝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 5)拆迁工地随拆随撒水,避免产生扬尘; 此外,建筑材料运输过程中进行遮盖,防止撒漏,尽可能减少运输中产生的扬尘。 2、施工噪声 针对建筑施工露天作业,流动性和间歇性较强的特点,对各施工环节中噪声较强的设备采取局部吸声、隔声降噪措施,建设临时隔声屏障达到降噪效果。 对不同阶段的施工噪声严格遵守国家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规定的标准。二、运营期 1、废水 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须经化粪池处理:其他生活污水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到污水沉淀池,处理过之后排到就近排污的沟里。 2、固体废弃物 生活垃圾,不含特殊有毒有害物质,可设立封闭式存放点,并定期清运至垃圾场。 3、油烟 餐厅厨房设置隔油池,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到污水沉淀池,处理过之后排到就近排污的沟里。厨房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油烟经净化处理后,由独立的排烟管道排放。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应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一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等国家相关标准来指导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营,最大程度地避免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加强绿化工作的力度彩!投入,对周边地区的改善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生态角度看,该项目是可行的。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项目的安全卫生与消防的研究是在工程方案的基础上,分析论证项目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第一节 安全卫生设施 一、安全措施 1、安全施工的防范措施 在施工期间,要坚持国家在建筑施工方面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一切实搞好安全生产,注意对不安全隐患的防范。 1)设置建筑物施工防护网,防止高空坠物对其他楼宇和人员的安全危害。 2)在项目周围要设置安全标志,警示行人注意安全,同时在行人可能进入的不安全区域,设置安全通道。 2、项目使用期间的用电防范措施 1)电管部门在安装和维修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对电气设备、线路要经常检查,发现隐患要立即采取措施,排除险情,并做好记录,报告领导。 2)用电单位不准乱拉电源线,不准私自安装电气设备,因工作需要确需拉设临时线,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用完拆除。不准随意安装不符合标准的保险丝。 3)电气、电动、照明等设备,要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安全情况。不用电时要随时因断电源。 4)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正常工作、科研等项工作的秩序;对重点单位和要害部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配备技术防范设施。 3、项目使用期间的公共财产保护措施 1)健全公共财产保卫制度,定期对楼内公共财产进行检查,对个体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共同搞好安全保卫工作。 2)出入口设值班室,外来人员实行登记制度。第二节 消防一、消防设计 总平面布置严格按照现行防火规范设计,以满足安全、防火和消防要求。建筑物之间留有足够防火间距,并设有消防通道或场地以供消防车通行,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 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装修材料的使用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的规定。 1、所采用的建材构件、部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耐火等级和耐火极限。 2、设自动报警系统。 3、安全疏散距离及疏散楼梯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 4、防火分区隔墙必须砌至梁底或板底,不留缝隙; 5、防火门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的耐火时间,防火门应采用经消防部门认可的生产厂家产品。 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一套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要求设置烟感、手动按钮等报警设施,主机选用智能型设备,设在消防控制室,采用集中报警方式,消防控制室可联动相应消防设备。消防报警按消防规范要求设报警警铃。二、消防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其它相关的法律规定精神,严格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防火工作方针,确保日常工作、科研等项工作建设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1、所有管道井(通风井除外)待管道安装完毕后,每层楼板处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灌密封; 2、所有管道穿过隔墙后均需用石棉毡将其周围间隙紧紧填实; 3、所有装修材料必须采用消防部门认可的并达到防火等级要求; 4、本建筑设自动灭火喷洒系统。消防分隔采用水喷雾防火卷帘。 5、防火安全预防管理工作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由各级主管领导负责的逐级防火责任制度。 6、坚持三级安全检查制度。坚持年内四大节日前开展全楼范围的防火安全大检查和每季度的重点要害部位大检查:各部门坚持每月检查一次:科、室坚持每日检查。 7、任何人员都不得私自存放和违章使用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物品;不准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准违章用火用电,不准违章使用电热器具:不准在禁止烟火的区域吸烟和动用明火设备。8、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防火设计图纸施工,不得擅自改动,并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工作。第九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第一节 项目组织 成立建设指挥部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工程招投标组织;建设项目规划、审查、报批;工程管理(现场工程项目管理,资金、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设计变更认定,工程结算等)。第二节 项目建设管理程序第三节 项目运营管理 项目建成后,交由学校后勤保障部门管理,负责绿化保洁、机房管理、电气、给排水、电话等系统的运行维护等后勤保障服务,或交给专业管理公司管理,实现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提高服务水准和物业管理水平。第四节 项目施工进度安排根据该项目的建设性质、工程量大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