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初 步 设 计 报 告目 录1 综合说明81.1 工程概况81.2 水文气象111.3 工程地质111.4 工程任务与规模111.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11.6 水力机械、电气及金属结构设备171.7 施工组织设计171.8 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201.9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201.10 工程管理201.11 设计概算211.12 经济评价221.13 结论221.14 工程特性表232 水文262.1 流域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气象、潮汐与水文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2.3 外江设计洪水分析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2.4 治涝洪水分析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3 工程地质273.1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区域地质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堤线工程地质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3.4 天然建筑材料错误!未定义书签。3.5 结论及建议错误!未定义书签。4 工程任务和规模284.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284.2 防洪工程304.3治涝工程33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365.1 设计依据365.2 防洪工程395.3 治涝工程585.4 建筑物主要工程量645.5 与可研阶段工程量的比较646 水力机械、电气与金属结构设备666.1 水力机械666.2 电气666.3 消防666.4 金属结构667 施工组织设计687.1 施工条件687.2 施工导流与施工时段687.3 主体工程施工717.4 施工交通和施工总体布置747.5 施工总进度748 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778.1 工程用地范围778.2 占地拆迁调查工作内容778.3 调查工作方法与评价778.4 占地拆迁实物指标788.5 工程占地拆迁补偿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9 工程管理799.1 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设置839.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849.3 管理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9.4 管理、运行、维修所需经费及来源8410 环境保护8610.1 *区环境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10.2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错误!未定义书签。10.3 环境保护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10.4 环境保护总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11 水土保持8711.1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11.2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11.3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11.4 水土保持方案投资错误!未定义书签。12 设计概算8812.1 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12.2 编制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12.3 投资主要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12.4 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13 经济评价8913.1 概述8913.2 国民经济评价8913.3 综合评价921 综合说明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地理位置*区是中国*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39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6万,*区辖3个镇:*。*区东邻广东省湛江市,南临北部湾,西部为某市区,北部为灵山县、浦北县和博白县。*区距某市近40公里,距合浦县城廉州镇40多公里,距自治区首府某市250公里,距广东省湛江市约150公里,距海南省首府海口市124海里。*区西面有钦北铁路,北面有某至湛江高速公路经过。国家“十一五”计划建设的合浦-河唇铁路、玉林至合浦十字路乡铁路、合浦十字路乡至*铁路支线、玉林至*高速公路贯穿该区。*区是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之一,是广西以及大西南连接广东、福建陆路经济走廊的重要交通枢纽。1.1.2 流域自然条件*流域面积193.8 km2,河流比降为0.66,是*区水量最为丰富的河流。流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夏长冬短,1-2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3.9,6-9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2,年平均气温25.5,最高气温37.4,平均相对湿度70-80%,年平均降雨量1700mm,年径流深约为900mm。1.1.3 流域概况*是桂南沿海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某市合浦县十字乡白水塘东面的山地,流经某市合浦县十字乡和*区的*、兴港镇、营盘镇,于营盘镇青山头的沙角嘴流入北部湾,河流长度31km,属沿海低丘平原地区小河流。流域范围东经10922.510931,北纬21282143,其形状是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高南低。流域内有12条支沟,其中较大的有6条,流域面积193.8km2。本流域内最高山峰为北部的鹰婆岭,高程89m,其余的地形较平坦,略有起伏,一般高程2040m,地貌属滨海型海洪积台地,受河流切割的影响,东西向地形呈波状起伏,其相对高差一般1015m,河床为河流相沉积的一级阶地,河床两侧即台地部分为侵蚀二级阶地。二级台地为低丘山坡,表层为粉红色含砾砂质土,植被较差,林木大部分为桉树林,桉树林不适宜草的生长,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内有农田面积9.51万亩,其中直接受*洪水威胁的有1.86万亩,可开发的养殖面积3000亩。1972年以前*出口潮水自由进出,两岸农田既受洪水又受潮水的威胁,群众自建30多个独立小堤围。1972年在河口建成青山头挡潮闸后,农田免受潮水威胁,原来独立的小堤围逐步并堤联围,*以下已建成33.1km河堤(两岸),某至*一级公路*大桥堤段1.02公里于1999年进行浆砌石护面加固,*其余堤段均没进行过加固。排水涵闸21座,但河堤低矮单薄,水门涵闸坏烂失修,河道淤积、狭窄,无法抵御洪水的威胁。1.1.4 区域水利工程现状*河道上游建有杨家陂,中游*以上建有荔枝山水陂,南康糖厂水陂,取水灌溉农田及工业用水。杨家陂除消力池坏烂外,陂身尚好,取水灌溉农田500亩,荔枝山水陂经冲毁、修复反复多次,目前坏烂不能运用,南康糖厂水陂为糖厂取水及农田灌溉服务。*以上河段两岸地势较高,历史上未修筑过的河堤,也没有发生过淹没两岸农田,农田主要颁在*以下河道两岸。1972年以前*出口潮水自由进出,两岸农田既受洪水又受潮水的威胁,群众自建30多个独立小堤转。1972年在河口建成青山头挡潮闸后,农田免受潮水威胁,原来独立小堤转逐步并堤联围,*以下又建成33.1km河堤(两岸),某至*一级公路*大桥堤段1.02公里于1999年进行浆砌石护面加固,*其余堤段均没进行过加固。排水涵闸21座,但河堤低矮单薄,水门涵闸坏烂失修,河道淤积、狭窄,无法抵御洪水的威胁。1.1.5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的依据(1)政府相关政策加强中小河流治理作为国家防洪减灾的重要内容和水利建设的主要任务,已明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200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引导地方搞好河道疏浚。”为做好*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区水利局已委托资质单位完成了*近期治理规划报告。(1)广西某近期治理规划报告2008年某区水利局委托广西某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广西*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并于2009年4月上报广西某市水利局,2009年5月广西某市水利局以(北水利200959)号文作了批复。提高*防洪标准到10年一遇,并使农业保护区达到P=10%最大24小时降雨产生的洪水三天排干。(1)防洪规划:对*以下的主河道16.5km河段进行疏浚和堤防加固33.1km(其中浆砌石护坡长度5601m),加固支流出口处堤防5200m。(2)治涝规划:新建排水涵闸2座,重建6座,加长13座,修复加固水陂2座。(3)水保综合治理:修建拦砂坝14座,崩岗削坡2处,植草护坡71500平方米,挖引排水沟1459m,建筑挡土墙3115m,营造水源林25000亩等。工程总投资8154万元,其中防洪治涝投资估算为6459万元,水土保持投资估算为1695万元。1.1.5 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过程(1)工程测量2009年11月开始进行本工程测量,同年12月15日完成工程测绘的工作。完成的工作量为:一级导线测量10.5km,四等水准测量32km,1:1000地形测绘6km2,堤线横断面测量32km。(2)工程地质勘探2009年11月开始地质勘探工作,并于2010年1月5日完成。主要工作量1:20万区域地质测绘20km2,1:1000堤线区工程地质测绘6km2,1:10000天然建筑材料调查1.5km2,钻探130孔共1378.40m,以及相应的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和水质分析等多项工作。(3)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根据广西某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广西*近期治理规划报告和广西某市水利局(北水利200959)号文,我院组织有关人员与*区水电局有关领导就*整治工程实施范围进行了研讨,确定了本次初步设计项目范围为:防洪治涝工程从*南康桥至营盘镇青头山挡潮闸,堤线全长31.986km,其中,左岸长16.193km,右岸长15.791km。2009年11月我院本工程设计组成员根据本次初步设计项目范围着手开展初步设计及报告的编制工作,于2010年1月完成报告,提供给上级有关单位审查。1.2 水文气象*补充1.3 工程地质*补充1.4 工程任务与规模*区辖*三镇,总面积394平方公里,人口16万人,海岸线总长50平方公里,滩涂80平方公里。近年来,*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06年,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最快的一年,年内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6亿元,比增16;财政总收入达到1.49亿元,比增15.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71亿元,比增30,实际利用外资828万美元,增长6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560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3468元,增长10.2%,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当前北部湾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区春潮涌动。*区以中国东盟“一轴两冀”区域合作为契机,按照“以港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的战略思路,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区、以区带农”的策略方针,大力推进*临海工业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成为某工业发展的重点、广西沿海开发的优势特区。*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为:长31.986km的堤防工程、新建6座防洪排水涵闸、修复加固13座涵闸以及其它附属建筑物。1.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1.5.1 工程等级及建筑物级别1.5.2 防洪工程1.5.2.1 堤线布置1.5.2.2 堤顶高程确定1.5.2.3 堤型方案比选1.5.2.5 建筑物设计1.5.3 治涝工程1.5.3.1 排涝总体布置方案1.5.3.2 防洪排涝闸1.6 水力机械、电气及金属结构设备1.6.1 水力机械本工程防洪排水涵闸及交通涵闸均为自运行设施,未设计有水力机械设备。1.6.2 电气设计本工程涵闸设计为自排式,自动运行,未设计有相应的电气设备。1.6.3 消防本工程未设计有消防设施。1.6.4 金属结构广西*区*疏浚综合治理工程共设有座防洪排水闸和座交通闸,分别是闸。整个工程共有各种闸门扇,门槽埋件套,各类启闭设备套,金属结构设备总重t。1.7 施工组织设计1.7.1 施工条件1.7.2 施工导流与施工时段1.7.3 主体工程施工1.7.4 施工交通和施工总体布置1.7.5 施工总进度1.8 工程建设征地及移民1.8.1 工程用地范围为了保证*区*疏浚综合治理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和水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流域总体规划和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堤防工程的堤型特点,以及对堤身和涵闸的施工占地面积、抢险道路及工程管理需要来划定本工程的用地范围。工程建设用地、工程管理用地和临时施工用地三部分,调查范围是堤前从堤身到河岸边,堤身按6m宽,堤后到开挖上边线。1.8.2 工程占地拆迁实物指标调查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290-2003)及*流域防洪(潮)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布置,由我院设计人员会同*区水利局及当地政府有关人员根据1/500地形图,主要按设计拟定的防洪堤线和涵闸的推荐方案及比较方案的工程用地范围对耕地、房屋等进行实地丈量。1.8.3 拆迁用地实物指标*河道整治工程永久占地包括河道扩宽占地、局部裁弯取直占地、防洪堤工程占地和防洪排水交通涵闸占地。经1:1000地形图及现场实物指标调查,本工程*河道整治设计的永久占地均属原有河道或河岸,未涉及新征土地,也未涉及移民安置等,因此不需拆迁建筑物,不存在征地和移民拆迁等费用。1.9 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1.10 工程管理1.10.1 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流域内现有较大的管理所是青山头挡潮闸管理所,现在管理所共有9个管理人员,由于南康流经31km,需要重点管理为16.5km,不是很大,建议考虑青山头挡潮闸管理所的人员进行扩充6个人,配备四辆越野较好的交通工具,*的运行管理工作由青山头挡潮闸管理所进行统一管理,将每座涵闸的运行管理分配到个人,使责任真正落实到个人。机构设置如下:(1) 所长室,配备2人。其中正所长1人,全面负责管理工作,分管财务与资产;副所长1人,分管技术管理工作和日常堤防管理工作。(2)办公室,配备3人。其中办公室主任1人,兼人事劳动教育、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文秘与档案管理,司机2人。(3) 生产技术科,配备7人。其中技术科科长1人(兼水工),技术科副科长1人(兼机电、金结),水工技术管理人员1人,机电和金属结构技术管理人员1人,计划与统计和水土资源管理人员1人,堤防巡视管理人员1人,穿堤涵闸管理人员1人。(4)财务科,配备3人。其中科长1人,会计1人,出纳1人。(5)其他司机及人员2人。1.10.2 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条和二十六条,防洪工程设施的管理需明确划定管理范围和工程保护范围。因此,结合*流域防洪治涝工程的实际情况,划定工程管理范围和安全保护范围。(1)堤防工程拟定在堤防内侧,从内坡脚往内8m15m为护堤地,在堤防外侧,从外坡往外至水边一带,为护堤地,管理范围为:护堤地、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滩、滩地、堤身。在堤防和护堤地,禁止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葬坟、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挖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河滩利用,应由堤防管理处会同土地管理局等有关部门制定规划,报*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在堤防工程背水侧紧邻护堤地边界线以外20m为堤防工程保护范围。(2)其他建筑物排洪闸、交通闸、上下堤码头、抢险道路等设施从工程外轮廓向外不少于20m以内区域作为工程管理范围。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20m作为工程保护范围。(3)管理处办公室生活区按占地面积不少于3倍的房屋建筑面积计算管理范围。工程管理范围边界线外延20m作为工程保护范围。1.10.3 管理、运行、维修所需经费及来源(1)年运行费依据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有关费用计算的规定,水利建设项目的年运行费应包括项目的初期和正常运行期每年所需支出的全部运行费用,可根据项目总成本费用调整计算。年运行费包括管理人员经常费和运行维修费两大部分。经计算工程年运行费用约为67.36万元。(2)经费来源防洪排涝工程管理运行维修所需经费来源根据国发19977号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桂政发20005号文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防洪保安费的决定的规定,从以下渠道筹集: 从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收费、附加)中提取3%; *区为重点防洪城市,要从征收的城市建设维护税中拨出不少于1.5%资金用于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 防洪堤保护区范围和各类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专业户、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等,本着“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都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城市防洪工程修建、维护和管理费。 从商业性房地产开发收益中,征收一定数额的防洪建设资金。1.11 设计概算1.12 经济评价从工程的经济指标来看,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1.33%,大于当前的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效益费用比大于1,因此建设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说明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防洪治涝工程建成后,不但使防护范围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了保障,而且保证了防护区工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同时防洪堤兴建,大大美化了城区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建议该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尽快发挥效益。1.13 结论(1) 本期工程实施后,*防洪能力可提高到10年一遇洪水标准,保护范围达*km2,现状保护人口*万人,近期保护人口2.3万人。建设好*东西两岸防洪工程,将有效地保护城区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将对*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为城区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建设环境。(2)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经分析计算结果,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大于当前的社会折现率8,经济净现值大于零,效益费用比大于1,从经济指标来看,工程实施在经济上是可行的。(3) 从该项目的防洪效果和国民经济评价结果可知,实施该项目可行,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尽快组织实施。1.14 工程特性表工程特性表见表1-14-1。表1-14-1 工程特性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一基本情况1*城区人口(现状/近期)万人近期为2010年2*城区用地(现状/近期)km2近期为2010年二水文特性1利用水文年限年2河流干流长km3全流域集雨面积km24河流全长km5河流坡降6设计洪水7外江P=10洪水位(天然/归槽)mP=10设计洪峰流量m3/s三水工建筑物(一)堤防工程1防洪堤防洪水位(P=10)10.452.962防洪标准103保护面积km24保护人口(现状/近期)万人2.3/2.75堤线长度km31.986左16.193km/右15.791km6主要堤型土堤kmM7.5挡墙土堤段km抛石护脚土堤段km护岸km7堤顶高程m8最大堤高m(二)堤防交叉建筑物1下河码头座3交通闸座21(三)防洪排涝闸(新建)1排涝标准P()10 2防洪排涝闸数量及孔口尺寸个12续表1-14-1 工程特性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 量备 注四工程永久占地及拆迁安置(一)工程永久占地亩(二)工程临时占地亩含取土场、弃土场(三)拆迁房屋面积m20(四)搬迁人口人0五主要工程量1土石方开挖万m31.372土方填筑万m369.563干砌石万m347.164浆砌石万m33.175混凝土万m31.626钢筋T276六主要建筑材料1原木m32水泥t3钢材t4块石m35碎石m36砂m3七劳动工日万工日八施工工期年24个月九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80402动态总投资万元3多年平均效益万元11814经济内部收益率11.335经济净现值万元27126效率费用比1.31172 水文3 工程地质674 工程任务和规模4.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4.1.1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自然条件某市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是国家第一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铁杉港区是中国*所辖的一个市辖区,总面积为394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为16万,辖3个镇:*,海岸线总长50平方公里,滩涂80平方公里。近年来,*区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在2006年,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是建区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长最快的一年,年内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6亿元,比增16;财政总收入达到1.49亿元,比增15.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71亿元,比增30,实际利用外资828万美元,增长65.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560元,增长10.1%农民人均纯收入3468元,增长10.2%,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当前北部湾开放开发风生水起,*区春潮涌动。*区以中国东盟“一轴两冀”区域合作为契机,按照“以港立区、工业强区、物流兴区”的战略思路,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区、以区带农”的策略方针,大力推进*临海工业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使*成为某工业发展的重点、广西沿海开发的优势特区。*是桂南沿海独流入海的河流,发源于某市合浦县十字乡白水塘东面的山地,流经某市合浦县十字乡和*区的*、兴港镇、营盘镇,于营盘镇青山头的沙角嘴流入北部湾,河流长度31km,属沿海低丘平原地区小河流。流域范围东经10922.510931,北纬21282143,其形状是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北高南低。*流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夏长冬短,1-2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3.9,6-9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2,年平均气温25.5,最高气温37.4,平均相对湿度70-80%,暴雨的主要成因是热带气旋、低压涡流成的台风雨,年平均降雨量1700mm,年径流深约为900mm。雨量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4月-9月份占84%以上,10月份至次年3月份占16%,而其中12月份至2月份仅占5%。气温高,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年蒸发量1676,年最大蒸发量1959mm,年最小蒸发量1453mm。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9月份受海洋湿暖气团的影响,多吹西南风和东南风,并且热带气旋活动频繁,平均每3至4年发生一次破坏性极大的强台风,风力10级至12级以上。*出口潮汐属于混合潮,附近的石头埠潮位站最大潮差6.25m,平均潮差2.45m。潮汐的变化规律是涨潮历时比落潮时间长,平均涨潮历时为8小时50分,平均落潮时间为6小时52分。实测到石头埠潮位站最高潮位4.186m(1986),最低潮位-2.496m(1956年黄基)。4.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某区(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可持发展的要求,针对流域(区域)特点、治理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遵循“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并重、建设与管理并举”的方针,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体现水利保障体系的完整性。通过加强河流的治理,保障区域防满腔安全和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区除*外,没有较大的河流发育,其防洪(潮)主要在*沿岸,河涌以排涝为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利作为基础产业,有必要适当超前发展。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的各个方面,从全局和系统的观点出发,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使工程建设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积极保护、高效利用和有效管理密切结合,以免除或减轻水害,形成防洪减灾的安全保障;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形成供水安全保障;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形成水环境的保障。2008年2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实施,该规划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完善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和开放合作的重措施。规划的批准给北部湾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闸东侧为规划中的*工业区,广西高峰林浆纸业与芬兰斯道拉恩公司合资建设林浆纸一体纸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落户在*工业区内。*工业区已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临海工业园区之一,在打造某市核心竞争力区域,实施“一带两湾”发展战略,实现某市在北部湾经济区中率先崛起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意义。因此,应加快*工业区的基础建设、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等各项工作。近年来,由于由于洪(潮)水灾害的破坏作用,制约着流域下游镇区和港区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流域防洪工程,将对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城区整体功能和城区品位,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美化城区建设等均起着重要作用。*区目前全部地区仍维持农田排水系统和村镇自流排水的状况,并且许多地区处在开发建设中。*的*(南康糖厂水坡)以上河段地势较高,一般不存在积涝部下;*的南康糖厂水陂至出海口地势逐渐平缓,一般情况下可自流排涝,遇高潮暴雨,极易积涝成灾。随着*区的城镇化,*的排水功能已由过去的农田排涝转变为农田排涝和城市排水相结合,但是,由于河道断面不足,河道淤积及被占压等问题,排水不畅,遇高潮暴雨易积涝成灾。随着*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成区后不断扩大,工业污水、生活污水逐年增多,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使河道水质日趋恶化。因为进行*流域的治涝工作十分必要。某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整治工程的建设,指示*区水利局组织做好各项前期工作,相关部门做好前期工程的配合工作,完成了*整治工程前期查勘及规划报告等工作,区领导把该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工作之一,积极挖掘资金筹措等渠道,以尽快建成。4.2 防洪工程4.2.1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上河段两岸地热较高,农田主要分布在*以下河道两岸。历史上没有对*河道的河堤进行过整体的综合整治及相关水土保持,某市水利局曾于1999年对某至*一级*大桥位置附近1.02公里堤段进行加固,由于管护不到位以及*两岸的植被破坏严重,*两岸的土坡崩塌严重,土坡崩塌的土方被雨水冲进河里,造成了河道不断抬升。河道中的一些土堆常年露出水面,在土堆上长着一些灌木丛,河道萎缩严重,当洪水来临时,严重影响水流流速,河道行洪能力逐步降低。1972年以前*出口潮水自由进出,两岸农田既受洪水又受潮水的威胁,群众自建30多个独立小堤围。1972年在河口建成青山头挡潮闸后,农田免受潮水威胁,原来独立的小堤围逐步并堤联围,*以下已建成33.1km河堤(两岸),某市水利局曾于1999年对某至*一级*大桥位置附近1.02公里堤段进行加固,排水涵闸21座,但河堤低矮单薄,水门涵闸坏烂失修,河道淤积、狭窄,无法抵御洪水的威胁。*沿岸受灾情况见表4-2-1。表4-2-1 *沿岸历年受灾情况统计表受灾年份受灾村委(个)受淹作物(亩)经济损失(万元)1954.8.3013100001601962.8.3012125001761964.6.212140001761971.5.301316600211197710173002201982.5.151212200162198412151001801986.7.21102200023519908175002311995.10.1210173002221996.9.1013220002862002.9.2713220004652007.7.412173006854.2.2 防洪标准*流域内有农田面积9.51万亩,其中直接受*流域洪水威胁的有1.86万亩,可开发的养殖面积3000亩,合计流域防洪面积约2.16万亩,即14.4km2,主要涉及兴港镇和营盘镇两个镇,防洪人口约2.3万人。*区兴港镇和营盘镇属于一般城镇,城市等级属IV级。依据我国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防,与广西某市水利局(北水利200959)关于*近期治理规划的审查意见批复的标准一致。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本工程等别为V等,堤防及治涝工程建筑物级别为5级,农业保护区采用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三天排除的治涝目标。4.2.3 工程任务防洪工程初步设计内容为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防洪堤,防洪堤段长31.986km,其中左岸长16.193km,右岸长15.791km,防洪排水涵闸21座及其附属建筑物下河码头、交通闸等。4.2.4 防洪堤总体设计方案(1)防洪总体方案的方针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区域综合规划与国土规划和全流域规划相协调。坚持科学可行的原则,处理好水利建设与国土整治的关系,整体与局部、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资料、开拓新思路,增加科技含量,突出宏观性、战略性,具有可操作性。 (2)堤防实施方案的拟定本次设计防洪河堤是*整治工程的组成部分,河东上游始于*南康桥,下游终于*营盘镇已建防潮闸(海堤)。左右岸河堤和海堤组合形成各自独立的封闭系统。堤线总长31.986km,其中左岸堤段长16.193km,桩号为0+00016+180;右岸堤段长15.791km,桩号为0+00015+600。堤防全段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设防。(3)主要防洪工程措施的规模和主要参数 堤防工程各堤段的堤型特性表见表4-2-2。表4-2-2 堤防工程布置堤型特性表堤段堤型长度(m)平均堤高(m)最大堤高(m)抢险路面宽度(m)内坡/外坡二级平台高程/宽度(m)普通堤段土堤31:2.0/1:2.0护岸堤段M7.5浆砌石挡墙31:2.0/直立塌方堤段抛石护脚结合土堤31:2.0/1:2.0 附属建筑物 堤防工程主要附属建筑物有:下河码头、抢险道路及交通闸。 (a) 下河码头为便于工程管理,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在堤防与各路口交叉处或人口密集处设上堤、下河码头。本工程总共设上堤、下河码头共座。 (b) 抢险道路为满足防洪抢险及工程的维修的需要,结合城区规划,堤防工程的堤后或堤顶设有抢险道路,做到有堤必有路。上下游全线贯通,抢险道路长度基本与堤防长度相同,为路堤结合,即防洪抢险道设于堤后或堤顶。本次设计沿两岸堤线共涉及防洪道路全长31.986km,其中左岸长16.193km,右岸长15.791km。(c) 涵闸为了不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在六条较大支流处共设6座防洪排水涵闸兼做交通涵闸。4.2.5 防洪设计水面线推求由于沿河道横断面变化不规则,沿程有支流加入,所以本次分析计算采用分段计算法,即将分析的河段分成水力要素基本一致的若干计算段,逐段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到整个河道的水面曲线。每一段的基本方程式可运用能量平衡方程式直接建立,即分析计算原理是在恒定非均匀渐变流河段中由下断面水位Z1推求上断面水位Z2,使之符合能量平衡方程。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L河段长度(m);Q河段平均流量(m3/s);n河段糙率;Z2、Z1河段上、下断面水位(m);K2、K1河段上、下断面水位流量模数;K=AR2/3,A为过水断面面积(m2),R为水力半径(m),R=A/x,x为湿周(m)。计算成果见表4-2-2,水面曲线见图4-2-1。表4-2-2 0 *防洪设计水面曲线表断面号断面桩号治理前水位(m)治理后水位(m)流量(m3/s)1k+00010.452142k+50010.012143k=1+0009.523204k=1+5009.123205k=2+0008.723206k=2+5008.323207k=3+0008.023208k=3+5007.773209k=4+0007.4254010k=4+5007.3454011k=5+0007.2654012k=5+5007.1054013k=6+0006.7454014k=6+5006.2954015k=7+0005.8554016k=7+5005.4067317k=8+0005.2367318k=8+5005.0567319k=9+0004.8867320k=9+5004.7167321k=10+0004.5567322k=10+5004.3867323k=11+0004.2174824k=11+5004.1274825k=12+0004.0274826k=12+5003.9374827k=13+0003.8474828k=13+5003.7574829k=14+0003.6574830k=14+5003.4374831k=15+0003.2474832k=15+5002.9774833k=16+0002.9674834k=16+5002.96748图4-2-1 沿河水面线图4.3治涝工程4.3.1 治涝的必要性*流域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夏长冬短,1-2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13.9,6-9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2,年平均气温25.5,最高气温37.4,平均相对湿度70-80%,暴雨的主要成因是热带气旋、低压涡流成的台风雨,年平均降雨量1700mm,年径流深约为900mm。*流域面积不大,其洪水均由暴风雨产生,每年的49月受热带气旋、锋面、低涡等影响而产生暴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00mm,洪水暴涨暴落,一场洪水一般为13d,洪峰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峰顶不超过0.5h。河流防洪堤建成后,为了排泄保护区内暴雨而产生的洪水内涝和防止洪潮水倒灌造成的灾害,必须在原各天然排涝沟渠出口处设置挡洪(潮)排涝闸或设排涝泵站等治涝工程措施。4.3.2治涝的范围、分区治涝范围为防洪堤内的保护区,治涝主要针对防洪堤所形成的封闭区域的农田保护区、低洼地区以及菜田及耐涝较差的作物种植区。根据城区的地形、地貌,防洪工程保护范围内有6条较大的冲沟、21座涵闸(含新建)和多处洼地等,这些冲沟和洼地在不受淹时各自独立,为此仍根据它们各自的集雨区分别研究治理措施。4.3.3 治涝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本工程防洪堤属5级堤,治涝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洪水标准。根据广西某市水利局北水利200959关于*近期治理规划的审查意见确定,排涝闸自排标准按10年一遇,年最大24小时降雨洪水标准。4.3.4 治涝措施及方案防洪工程堤线范围内新建6座防洪排涝闸,修复15座涵闸,修复和加固两处水坡。描述*等等。5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5.1 设计依据5.1.1 设计标准及建筑物级别*流域内有农田面积9.51万亩,其中直接受*流域洪水威胁的有1.86万亩,可开发的养殖面积3000亩,合计流域防洪面积约2.16万亩,即14.4km2,主要涉及兴港镇和营盘镇两个镇,防洪人口约2.3万人。*区兴港镇和营盘镇属于一般城镇,城市等级属IV级。依据我国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防洪标准按10年一遇洪水设防,与广西某市水利局(北水利200959号)关于*近期治理规划的审查意见批复的标准一致。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本工程等别为V等,堤防及治涝工程建筑物级别为5级。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广西部分),工程所处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基本烈度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5.1.2 设计基本资料(1)设计采用的规程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50057199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2)水文气象多年平均风速:3.1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5m/s;历年最大风速:29.3m/s,风向N;多年平均降雨量:1716.2mm;极端最低气温:-0.8C;极端最高气温:37.1C;多年平均气温:22.6C;最大吹程:1.0km。建堤后各频率设计洪水水面线成果:工程按10年一遇洪(潮)水建堤后的归槽水位设计,建堤后各频率设计水面线计算成果如表5-1-1。表5-1-1 *建堤后设计洪水水面线成果表断面号断面桩号治理前水位(m)治理后水位(m)流量(m3/s)1k+00010.452142k+50010.012143k=1+0009.523204k=1+5009.123205k=2+0008.723206k=2+5008.323207k=3+0008.023208k=3+5007.773209k=4+0007.4254010k=4+5007.3454011k=5+0007.2654012k=5+5007.1054013k=6+0006.7454014k=6+5006.2954015k=7+0005.8554016k=7+5005.4067317k=8+0005.2367318k=8+5005.0567319k=9+0004.8867320k=9+5004.71673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