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2 一 刺络疗法追根溯源二 络脉含义及此穴疗法的作用机制和功用2 1络脉含义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2 2刺络疗法的功效 适应症三 病例展示四 展望 2 3 刺血疗法源远流长 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现存的文献中此法最早载于马王堆出土的汉帛书 五十二病方 中 其中曾有 一引下其皮 以砭穿其旁 的记载即用砭石刺破八髎以治疗疝气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 黄帝内经 使这一疗法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全书162篇 论及此疗法的竟多达40余篇 从理论到临床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 其中对刺血疗法的机理 施术部位 操作手法 适应症及禁忌症均作了精辟的论述 一 刺络放血疗法追根溯源 3 4 4 汉书 苏武传 曾有这样的记载 武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 自抱持武 驰召整 凿地为坎 置温火 覆武其上 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 半日复息 也就是说 卫律的医生在坎火的辅助下 用蹈其背出血的方法 使苏武的呼吸在半日内恢复到正常 这种放血疗法极像后世刘涓子所说的水角或水银角血法 晋 葛洪 肘后方 载以 针角 之法治病 南北朝 小品方 载 若有聚血在折上 以刀破之 即是用刺血的方法治疗疾病 5 5 唐代刺血疗法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理论也日臻完善 出现了用刺血疗法治疗疾病的专案记载 如御医秦鸣鹤针刺百会及脑空出血 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目不能视 宋 王怀隐 太平圣惠方 载在治疗舌头肿胀时 用手指或铍刀把舌下两边的皮肤粘膜弄破使之出血 此法不仅为后世医家所借鉴用于治疗舌肿胀 而且发展为针刺金津 玉液出血 治疗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 6 6 金元时期 随着医学争鸣之风的兴起 刺血疗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身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 虽不专攻针灸 但对刺血疗法的运用颇有心得 据 儒门事亲 记载 张从正曾身患目疾 或肿或翁 休止无时 后用被针针刺攒竹 丝竹空等穴 且使之出血约两升许 三日后平复如故 从此张从正对刺血疗法不仅在理论上潜心研究 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发挥和创新 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刺血诊疗方法 张从正认为刺血不仅可发汗 而且可以补虚 在治疗时 不仅刺血部位多 针刺次数多 而且出血量大 他在 儒门事亲 中记述的针刺医案凡30余例 几乎都是刺血疗法的验例 脾胃学派的代表李东垣对刺血疗法也很精通 其门人罗天益在其代表著作 卫生宝鉴 中 也收集了不少刺血疗法的经验 7 7 明清医家善刺络放血者 也不乏名家 如杨继洲 叶天士 赵学敏等皆擅刺血 杨继洲在 针灸大成 一书中详细记述了针刺放血的穴位及针刺放血治疗重症 急症的经验 清代医家郭志邃所著 痞胀玉衡 堪称刺血治疗急症的专著 对后世影响极深 民国期间由于西方医学传入 中医针灸学受到了面临被消灭的危险 但是由于中医药她独具的可靠疗效被人们认可而存活了下来 刺络放血简便易行 疗效显著 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8 8 新中国建立后刺血疗法发展快速 刺络放血疗法的专著有 刺血疗法 刺血医镜 放血疗法 民间简易疗法刺血 中国刺血疗法大全 王正本刺血 和国外的一些刺络放血书籍如韩国 心天泻血疗法 日本 图说刺络治疗 等等 使刺血疗法的研究达到了新的高度 9 9 2 1络脉的含义 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2 1 1络脉的含义 刺络疗法的作用与针灸疗法一样 仍然离不开中医 经络学说 和 气血学说 的理论依据 络者 络脉也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之络 包含 经络之络 与 脉络之络 经络之络是对经脉中横而旁出的分支部分的统称 脉络之络系血脉的分支部分 脉络在 灵枢 也称为 血络 狭义的络仅只经络的络脉部分 刺络放血所涉及的络是广义之络 内经 首次论述了络脉与络病 为络病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络脉含义及刺血疗法的作用机制和功用 10 10 内经 首次明确提出 经络 概念 络 字有网络之义 古亦称 落 古代医家根据 天人相应 的观点 将水利学中的 经落 概念引入中医学领域 灵枢 邪客 记载 黄帝问于伯高曰 愿闻人之肢节 以应天地奈何 伯高答曰 天圆地方 人头圆足方以应之 地有十二经水 人有十二经脉 内经 经络 之 络 乃指从经脉主干支横别出 逐级细化 遍布全身的络脉 即 灵枢 脉度 所言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 内经 把直接从经脉分出的络脉称为十五别络或大络 把最细小的络脉称为孙络 分布于体表的称为浮络 11 内经 记载了络脉的循行和分布规律 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 象树枝样逐层细化 形成遍布全身的网络结构 灵枢 经脉 曰 经脉者 伏行分肉之间 深而不见 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皆络脉也 指出经脉是直行于分肉的主干 络脉是经脉的分支 直接从经脉分支的大络称作 十五别络 从别络逐层细分化直至孙络 形成布散于全身的络脉系统 12 12 十五别络由十二经脉和任 督二脉各分出一络 加上脾之大络 共计15条 分别以其发出处的腧穴命名 十五别络的循行和分布有一定的规律 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络穴分出后 多浅行四肢部 走向与其相表里的经脉 即阴经的络脉走向相表里的阳经 阳经的络脉走向相表里的阴经 如 灵枢 经脉 说 手太阴之别 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 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 别走阳明也 手少阴之别 名曰通里 去腕一寸半 别走太阳也 从而可以加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13 13 任督二脉及脾之大络分布于躯干 任脉的别络从络穴鸠尾分出以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从络穴长强分出后散布于头 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从络穴大包分出以后散布于胸胁 从别络分出的更细小的络脉叫做 孙络 分布在皮肤表面的络脉叫做 浮络 络脉之间可以相互吻合 络脉从大到小 分成无数细支遍布全身 将气血渗灌到人体各部位及组织中去 这样就使在经脉中运行的气血由线状流行扩展为面状弥散 起到营养和络属脏腑肢节的作用 14 14 络脉作为从经脉支横别出网状分支 是经络系统中和内在脏腑与外在肌腠直接相连的部分 络脉承递着经脉运行的气血 借助其逐级细化 网络全身的独特组织结构 实现气血向内在脏腑和外在肌腠的渗濡灌注 15 15 2 1 2络脉的生理功能 从广义角度讲 运行气血也是络脉的基本功能 但由于其本身独特的生理组织结构 络脉除具有经络所共有的通行气血 沟通表里等作用之外 还具有以下4个方便的生理功能 16 16 渗濡灌注 灵枢 本藏 曰 经脉者 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 濡筋骨 利关节者也 经脉的这种作用 主要是通过络脉来实现的 特别是孙络 具有一种渗濡灌注作用 将经脉中运行的气血渗注到全身脏腑组织中去 以发挥 气主口句之 血主濡之 难经 二十二难 的功能 沟通表里 络脉中的十五别络 从本经别出后 走向相表里的经脉 有沟通表里经脉的作用 如 灵枢 经脉 曰 手太阴之别 名曰列缺 起于腕上分间 别走阳明也 17 17 贯通营卫 营卫由于其性质不同 一行于脉外 一行于脉内 但营卫之气并不是互不相涉 各自为政 二者通过络脉相贯通 以实现 阴阳相贯 如环无端 灵枢 营卫生会 的生理常态 如 素问 气穴论 曰 孙络三百六十五穴会 亦以应一岁 以通营卫 18 18 津血互渗 津血同源而异流 在运行过程中二者可以通过孙络互渗互化 血液在经脉中运行 从络脉渗出脉外 与脉外的津液化合以濡润皮肤而为津液 皮肤肌腠之中的津液 亦可由孙络渗入经脉之中 与经脉中运行的血液化合 在心脏的作用下 化赤为血 所以 灵枢 血络论 曰 新饮而液渗于络 灵枢 痈疽 亦云 肠胃受谷 中焦出气如露 上注溪谷 而渗孙脉 津液和调 变化而赤为血 19 19 2 1 3络脉的病理变化 络脉既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也是病邪侵袭人体的通道 由于络脉细小迂曲 血流缓慢 发病也不像经脉那样快速传变 而是呈现出以络脉不通为突出表现的病变特点 对于 络脉的病理变化 在 内经 中便有了论述 据 内经 所载 络脉的病理变化主要有络脉瘀阻 络脉绌急 络邪传经和络脉损伤4个方面 20 20 络脉瘀阻络脉是营卫气血津液贯通的通路 而且络体细小 分支多 分布广 若气虚血行不畅 或气滞血行不利 或寒凝血滞 或血热互结 或湿滞络脉 或痰阻络道影响络中气血津液的输布环流而导致络脉瘀阻 临床常表现出各种病证 络脉绌急寒邪客于络脉 可引起络脉拘急 收引状态 表现为卒然疼痛 素问 举痛论 曰 脉寒则缩镸 缩镸则脉绌急 绌急则外引小络 故卒然而痛 21 21 络邪传经位于体表的络脉具有布散卫气 固护腠理的功能 是人体抵御六淫外邪侵袭的蕃蓠 故 内经 言其有 溢奇邪 通营卫 的作用 外邪犯人 络脉首当其冲 灵枢 百病始生 曰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 始于皮肤 皮肤缓则腠理开 开则邪从毛发入 入则抵深 深则毛发立 毛发立则淅然 故皮肤痛 留而不去 则传舍于络脉 在络之时 痛于肌肉 其痛之时息 大经乃代 留而不去 传舍于经 指出六淫外邪伤人致病 先犯络脉 由络传经的病理过程 22 22 络脉损伤 内经 记载了络脉损伤的病证 灵枢 百病始生 曰 阳络伤则血外溢 血外溢则衄血 阴络伤则血内溢 血内溢则后血 素问 缪刺论 曰 有所堕坠 恶血留内 指出跌损劳伤等损伤络脉可导致出血证 23 23 2 2 1刺血疗法的功效刺络疗法包括以下几个作用 疏通经络 活血化瘀 清热解毒 消肿散结 醒脑开窍 镇静止痛 和血养血 调整阴阳 2 2刺血疗法的功效 适应症 出血量及方法 体位要求 禁忌症 注意事项 意外情况处理 24 24 2 2 2刺络疗法的适应症 人体的气血在病理上 多因气血的失常或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而导致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正如 素问 调经论 说 气血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针对 气血运行不畅 的治疗则如 灵枢 九针十二原 所说 宛陈则除之 就是说要通过刺络放血的方法疏通经络中壅滞的气血 协调虚实 调整紊乱的脏腑功能 从而达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25 25 一般而言 针刺放血主要有泻热 止痛 镇静 消肿 急救开窍 解毒 化瘀消癥的作用 其主要的适应症是急证 热证 实证 瘀证和痛证等病症 所涉及的病种有乳腺炎 急性腰扭伤 带状疱疹 周围面神经炎 高热 痹痛 踝关节扭伤 软组织扭挫伤 关节炎肿胀疼痛 急性中暑 腰椎间盘突出 黄褐斑 扁平疣 坐骨神经痛 口唇干裂 早期甲沟炎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26 26 高血压 膝骨关节炎 痛风 银屑病 角膜溃疡 顽癣 美尼尔氏综合症 大隐静脉急性炎症 流行性腮腺炎 急性咽炎扁桃体炎 外眼急性炎症 如麦粒肿等 顽固性头痛 偏头痛 淋巴管炎 中风后遗症 特别是语言不利 键鞘囊肿等 27 27 2 2 3刺络疗法的出血量及刺络方法1 刺络疗法的出血量在 刺络疗法中 出血量的多少 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 原则上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情况而定 体质 一般年轻力壮 气血旺盛者出血量稍多 年老体弱 妇儿则出血偏少 部位 头面 四肢指 趾 部出血量宜少 四肢部出血量可略多 病情 阳证 实证 热证 新病刺血量偏多 阴证 虚证 久病则出血量宜少 28 28 在具体操作时 对刺络出血量一般分为4种不同类型 微量 出血量在1滴左右 包括局部充血 渗血以及 内经 中所载 出血如大豆 见血而至 及 微出血 等情况 微量放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 如 神经性皮炎 下肢慢性溃疡 银屑病 白癜风 末梢神经炎 顽癣 慢性软组织劳损 头痛 不寐等 常使用皮肤针散刺 29 29 少量 出血量一般在10滴左右 大约半毫升 少量血主用于头面以及四肢指部穴位的一些急性 热性病 如感冒 急性结膜炎 急性咽炎 急性扁桃腺炎 疟疾等 常使用三棱针速刺法 中等量 中等量出血是指放血量在10ml左右 主要用于如疖 痈疽 乳腺炎和急性软组织损伤 中暑 各种痛证 常用四肢部用三棱针点刺法 30 30 大量 出血量超过15ml以上 这种方法多用于一些慢性全身性疾患和部分急证实证 如中风后遗症 脑震荡后遗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放血时可以用三棱针缪刺加罐或注射器抽吸 2 刺络的方法 点刺 散刺 又叫豹纹刺 刺络 用三棱针对准已消毒的较细的浅静脉 割刺 使用小眉刀进行操作 31 31 刺血疗法虽然副作用少 但手法和刺血量必须掌握得当 操作手法要稳 准 快 要一针见血 由于创面较大 必须无菌操作 以防感染 下针时如穴位和血络不吻合 施穴时宁失其穴 勿失其络 点刺穴位不宜太浅 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度 注意避开动脉血管 若误伤动脉造成血肿 应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带 此外 为提高疗效 应保证出血量 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 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 在术前应做好解释工作 点刺 散刺法可1次 每日或隔日 挑刺泄血法宜1次 5 7日 32 32 2 2 4刺络疗法体位要求采用刺络疗法治疗时应以方便取穴 操作方便 患者舒适为原则选择合适的体位 患者可取立位 坐位 俯伏位 侧卧位 视具体情况而选 例如头项 上背部取俯伏位 背部 腰部 臀及下肢后面取俯卧位等 刺络疗法的深浅 胖人宜深 廋人宜浅 33 33 2 2 5禁忌证1 体质情况凡体质太虚弱 有出血倾向者 有严重的静脉曲张者 有习惯性流产病史者 孕妇 产后 有严重心 肝 肾功能损害者 血友病患者 危重烈性传染病者 如 灵枢 禁刺论 说 形肉已夺 是一夺也 大脱气血后 是二夺也 大汗出之后 是三夺也 大泻之后 是四夺也 新产及大血之后 是五夺也 皆不可泻 即指 五夺不可泻 34 34 2 神志生活异常大劳 大醉 大饱 大饥 大渴 大悲 大惊 大怒等不刺 如 素问 刺禁论 记载有 无刺大醉 令人气乱 无刺大怒 令人气逆 无刺大劳人 无刺新饱人 无刺大渴人 无刺大惊人 既指出了神志 生活失常者不可刺 35 35 3 刺络部位内脏 动脉 体内深层的血管 皮肤有感染 溃疡 瘢痕 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刺 如 素问 刺禁论 说 刺中心一日死 其动为噫 刺中肝五日死 其动为语 刺中肾六日死 其动为嚏 刺中肺三日死 其动为咳 刺中脾十日死 其动为吞 刺中胆一日半死 其动为呕 又说 刺跗上中大脉 血出不止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 血出不止为瘖 刺足下布络中脉 血不出为肿 刺郄中大脉 令人仆脱色 刺气街中脉 血不出为肿鼠仆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 为内漏为聋 刺膝髌出液为跛 刺臂太阴脉 出血多定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 为舌难以言 即指出了刺中内脏 动脉等部位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36 36 2 2 6注意事项小腿 足 前臂 手背 头部放血时 用坐位 大 小腿上的畸络或畸络结可用侧卧位 术前要尽量向患者解释清楚以减轻病人的惧怕和心理负担 刺血疗法治疗疾病安全可靠 但治疗时应注意 避免医源性感染及医患交叉感染 37 37 2 2 7意外情况处理 1 晕针刺血疗法治疗疾病安全可靠 只有极少数人对刺血疗法不够了解 心里恐惧而晕针 大抵晕由心生 心不惧怕 晕从何生 刺血时一旦反生晕针 应立即停针处理 2 血肿刺血治疗后若局部发生血肿 可用棉签挤压出血或用火罐拔出 如果仍不消退 24小时后可用热敷促使血肿消散 3 误伤动脉如果不慎误伤动脉出血 可用消毒棉球在局部加压止血 必要时结扎止血 38 38 周围性面瘫 案例 黄某某 女 26岁 罹患周围性面瘫18天后来就诊 患者自述18天前因脸部吹风扇一宿 次日清晨发现其左侧面部活动不灵 于他处行针灸 面部贴敷膏药等治疗 效果不佳 患者前来就诊时 左侧额纹消失且有紧绷发麻感 左侧口角向右侧歪斜 鼓腮漏气 舌质淡暗 舌下脉络迂曲 脉象细弱 予以三棱针于患者左侧额部及左口唇外周分别点刺数十针 随即用火罐吸附 出血量约5ml 血色暗红 次日 例行查房 可见患者左侧额部可见三道额纹 且患者自述左额部倍感轻松 紧绷 发麻症状均消失 后此患者每周放血三次 治疗四周 面瘫症状基本消失 三 病案举例 39 39 偏头痛 案例 患者丁某 男 47岁 平素性情急躁易怒 近1月余反复发作右侧头痛 为求诊治 来我诊室就诊 诉其右侧头痛1月余 头痛发作时右侧头皮发麻 紧绷 常伴有恶心和烦躁不安 纳食一般 睡眠差 二便尚调 舌质红 少苔 脉象弦数 予以三棱针刺患者局部太阳 风池 角孙出血 远端取双侧合谷 太冲 行间刺络放血 出血量约4ml 嘱患者卧床休息半小时后 患者自述右侧头痛 头皮发麻及紧绷感较来时减轻 此患隔日一行刺络放血 并嘱其保持心情愉悦 免与人争执 清淡饮食 前后刺络放血7次 患者右侧头痛 发麻 紧绷感基本消失 睡眠亦有改善 40 40 罗某 女 28岁 患者平素偏嗜肥甘厚腻 体检时发现尿酸增高 但未引起重视 患者因工作劳累加之大量食用烧烤类食物后出现右脚大拇指 食指跖趾关节红肿热痛 前来就诊时 患者来时走路颠簸 心烦意乱 精神不佳 右脚大拇趾及食指红肿热痛 不能触碰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 即予阿是穴处刺络放血 并在患侧三阴交 阳陵泉处刺络拔罐 留罐3分钟 患者拔罐处约4ml暗红色血液流出 此患者隔日刺络放血一次 并嘱其清淡饮食 连续放血5次 红肿热痛症状基本消失 随后每月间断放血2次 取穴足三里 三阴交 血海 太冲 绝骨 委中等穴位行刺络拔罐疗法 电话随访 未见痛风发作 痛风 案例 41 41 刺络疗法可以调节全身气血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治疗经脉所过之处的病症 正如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而我们临床发现 不仅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可以治疗局部和远端疾病 刺激脑部络脉也可以调节全身气血 治疗局部病症 四 展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电气答辩题库及答案
- 农村供水设备采购与安装方案
- 老旧厂区改造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玉米出口贸易代理服务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中知识产权分割及补偿协议范本
-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合同签订安全评估与应急处理
- 水厂水质升级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离婚协议书起草及财产分割方案协商合同
- 离婚抚养权分配协议:男方获得孩子抚养权及监护权
- 夫妻协议离婚及出轨方赔偿金支付及财产分割协议
- 6.2《插秧歌》任务式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司法局招聘司法所协理员历年考试试题与答案
- 金太阳福建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开学联考英语试卷
- 企业环保督察迎检工作指南培训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高清版)DZT 0261-2014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
- 服装企业生产工序分析
- 我的暑假生活PPT模板
- DB11-T 775-2021多孔混凝土铺装技术规程
- Q∕GDW 11612.4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4-2部分:数据链路层通信协议
- 颈部肿物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