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科学技术发展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科学技术概论 英文名称学 分: 2分 总学时: 32学时开课专业:五年制高职二年级各专业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是职校学生的选修课。旨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职校学生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熟悉历史上科学发明家的思想与实践,以及历史的经验,受到启迪,从而增强进行科学活动的自觉性;了解科学技术活动的一般规律性,以便于提高科学管理的能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科学和技术及其演变史,从而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人类的历史;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促进学生继承科学研究史上的优良传统和学习杰出科学发明家的高贵品质。二、预修课程:无三、课程内容、要求和建议学时分配导论一、 科学科学的的概念 科学的分类 科学的著名奖项二、 技术技术的概念 技术的分类三、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四、 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五、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六、 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七、 知识经济的兴起第一章 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第一节 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的科学技术一、 古代埃及的科学技术象形文字 太阳历 数学知识 化学知识 医学知识 金字塔二、 两河流域的科学技术阴历 数学成就 楔形文字 手工业三、 古代印度的科学技术数学成就 医学成就 佛教 农业生产 手工业第二节 古代希腊、罗马和阿拉伯的科学技术一、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古希腊自然哲学 天文学 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和医学 技术二、古罗马的科学技术古罗马的科学 古罗马的技术三、古代阿拉伯的科学技术第三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古代中国的四大学科天文学 数学 医药学 农学 二、 古代中国的三大技术陶瓷技术 丝织技术 建筑技术三、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1、 唐代是许多科学技术成就的开花时期2、 宋代完成了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发明,被称为数学家的时代四、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终结随着西方国家的入侵,西方文化的传播和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沿着独特的路线发展的时期结束了。第五章 近代科学的产生第一节 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一、欧洲中世纪前期科学技术的停滞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科学技术的复苏1、科学活动的重新开展2、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复苏三、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第二节 科学革命的突破一、哥白尼革命二、认识人体的结构第三节 经典力学的奠基一、开普勒为天空立法二、斯台文对力学的研究三、伽得略的研究四、关于碰撞的研究第四节 微积分的诞生一、笛卡尔的解析几何 二、微积分的诞生第五节 近代科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牛顿力学的基本内容 牛顿力学的伟大意义第六节 近代科学方法的确立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 笛卡尔创立数学演绎法 伽得略的数学与实验相结合 惠更斯强调假说的作用 莱布尼兹符号技巧的运用 牛顿的综合分析方法第三章 工业革命第一节 英国的技术革命纺织技术 钢铁产业的进步 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 蒸汽技术革命第二节 法国产业革命的兴衰技术的移植 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科学中心的第二次转移第三节 德国的崛起李比希的贡献 第二次产业革命 德国科学的衰落第四节 美国的兴起重视农业和工业的紧密联系业务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者 众多的技术创新 管理出效益第四章 自然科学的全面展开第一节 数学对数 数学分析 概率论 近代数论 非欧几何学 拓朴学的兴起 抽象代数 集合论的产生 罗素悖论 数理逻辑第二节 物理学力学 热学 电磁学 波动学 第三节 化学无机化学 有机化学 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第五章 现代科学基础第一节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 第二节 量子力学量子现象的发现 量子力学的建立 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思想第三节 现代化学理论的发展元素周期理论的新发展 化学键理论 现代化学的发展第六章 微观世界的探索第一节 基本粒子十九世纪末三大发现 原子模型 亚原子粒子探索 粒子的物理性质 基本粒子分类 强子结构 四种力第二节 对称与守恒定律第三节 世界统一性弱电统一理论 大统一理论 超统一理论 第七章 天文学基础第一节 天文学观测方法光谱类型 恒星 量天的尺子 天体距离的测量第二节 现代宇宙学宇宙的整体性特征 宇宙模型 宇宙的演化 宇宙的形状讨论 宇宙的未来 当代宇宙学面临的问题第三节 星系星系的哈勃分类 银河系 星系的演化第四节 恒星的演化恒星的一生 特殊星体第五节 太阳系八大行星 太阳系的形成第六节 太阳和月亮太阳 太阳活动 月球第七节 空间技术人类的第四环境 铺向通天的路 现代空间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 载人航天 征服宇宙的梦想第八节 热力学的建立是由研究蒸汽机的效率开始的一、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是牛顿力学体系建立以来物理学的最大成就二、天学、地学、生物学的演化理论1、 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说2、 地质演化理论的提出3、 生物进化论三、遗传学研究与细胞学说的建立1、物质结构的化学理论2、原子分子学说3、元素周期律的发现4、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5、电磁理论的建立为后来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八章 地球科学第一节 地球概述地球运动 地球的结构第二节 现代大地构造理论大陆漂移说 海底扩张说 板块构造 地球的演化 第三节 地球大气与高空地球大气层结构 地球的辐射带和磁层第四节 大陆岩石 岩石的风化 矿物 山河第五节 海洋海洋概貌 海洋矿物资源第六节 生态学森林生态 草原生态 沙滩生态 湖泊与沼泽生态 海洋生态第七节 环境科学全球性问题 中国的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实施第九章 复杂系统科学第一节 系统论系统论的发展过程 系统基本概念 系统方法第二节 控制论和信息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产生 控制和控制论的定义 控制论基本思想 自动化技术 信息论第三节 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 协同学和突变论 混沌学 分型学第四节 科学思想的进步观念的进步 科学方法的进步 科学方法的多元化 建议学时分配表序号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其中讲授实践练习讨论1导论222第一章、古代世界的科学技术223第二章、近代科学的诞生4314第三章、工业革命4315第四章、自然科学的全面展开226第五章 、现代科学的基础4317第六章、微观世界的探索228第七章 、天文学基础2119第八章、地球科学22第九章 、复杂系统科学22复习2211机动与考核422合计322246四、教材和参考书目教材:曹必文 刘丽霞 贾湛主编科学技术概论(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电子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参考书目:1、科学技术概论胡显章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现代科学技术基础胡炳生 南京大学出版社3、自然科学发展概述远德玉 辽宁人民出版社4、自然科学基础张民生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许志峰 东北师大出版社五、课外学习要求 学生须做到课前阅读教材,课后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准备课堂提问。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 1.平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