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S体系训练教材.ppt_第1页
OHSAS体系训练教材.ppt_第2页
OHSAS体系训练教材.ppt_第3页
OHSAS体系训练教材.ppt_第4页
OHSAS体系训练教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知識培訓講義 OHSAS體系推行小組 1 教材目錄 體系產生的背景體系簡介 特點及實施難點體系規范 GB T28001 2001 我們的責任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职业安全卫生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早在七十年代初期 一些发达国家针对国内职业安全卫生的现状提出了 国家检察 雇主负责 行业 协会 管理 工人监督 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模式 健全和规范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同时与之相适应的法律 法规及管理标准也日趋完善和成熟 由于国际社会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希望将职业安全卫生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及其标准系统化 规范化 以更科学的方式全面推进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八十年代末开始 英美等发达国家率先开展了该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国际劳工组织ILO就该领域的国际标准的制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以形成国际社会的共识 1996年 DNV BSI BVQI SGS等十余个国际标准机构合作 在其各自现有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基础上联合起草了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1 简称OHSAS18001 我國目前現狀 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 死亡139393人 其中工矿企业共发生伤亡事故13960起 死亡14924人 火灾事故 不含森林 草原等火灾 258315起 死亡2393人 道路交通事故773137起 死亡109381人 水上交通事故735起 死亡和失踪463人 铁路路外伤亡事故11922起 死亡8217人 民航系统发生3起飞行事故 死亡134人 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128起 死亡2341人 安全現狀 我国从建国以来 党 政府十分重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早在1956年6月由周总理亲自主持 起草并通过了三个职业安全卫生法规 即 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建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和 职员 工人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即著名的三大规程 为我国企业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也十分重视职业安全工作 从立法 执法 资源配置等也都有了相当的规模 1999年我国派出观察员 参加了OHSAS18001标准的起草和制定 为标准的出台做出了努力和贡献 1999年10月 国家经贸委以红头文件的方式 正式公布了OHSAS18001标准 并要求企业在健全 完善 规范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中 实施这个标准 我國体系的發展現狀 體系發展 1 1994年9月ISO技術管理局 TMB 正式討論OHSMS國際標準化問題 2 1995年ISO ILO 國際勞工組織 和WHO 世界衛生組織 組成OHS特別工作小組 對建立OHSMS的標準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3 1996年英國BS8800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 國家標準 4 1997年日本工業安全衛生協會JISHA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導則 5 1997年美國工業協會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指導性文件 6 1998年亞太地區OHS組織 APOSHO 和歐洲十幾個著名的認證機構共同制定了 職業安全衛生評價系列OHSAS18001 7 1999年英國標準局 BSI 頒布OHSAS18001及OHSAS18002 8 2001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頒布國家標準GB T 28001 2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範 我國職業健康安全法律和法規 憲法 職業健康安全基本法 職業健康安全專項法 職業健康安全行政法規 職業健康安全地方法規 職業健康安全規章 部委規章 地方規章 職業健康安全相關法 職業健康安全 國際標準 國家標準 行業標準 地方標準 職業健康安全國際公約 刑法 我國主要職業健康安全法律介紹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年 月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 1 1關於用人單位在職業健康安全方面的權利和義務的規定 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 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 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 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 减少职业危害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用人單位 是指中國境內的企業 個體經濟組織 勞動者與國家機關 事業組織 社會團體建立勞動關係時 國家機關 事業組織 社會團體也可視為用人單位 勞動安全衛生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制度 安全生產教育制度 安全衛生檢查制度 傷亡事故職業病統計報告制度和處理制度等 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準 關於消除限制或預防勞動過程中的危險和危險因素 保護職工安全健康 保障設備生產正常運行而制定的統一規定 勞動安全衛生標准共分為三級 即國家標准 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 國家規定 主要是指 工廠安全衛生規程 建築安裝工程安全技術規程 及其它一些國家標準 如 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准 工業企業場內運輸安規程 等 1 2關於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和三同時制度的規定 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 3關於特種作業上崗要求的規定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特種作業 是指操作者本人及他人和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險因素的作業 特种作业包括 一 电工作业 二 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三 起重机械 含电梯 作业 四 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五 登高架设作业 六 锅炉作业 含水质化验 七 压力容器操作 八 制冷作业 九 爆破作业 十 矿山通风作业 含瓦斯检验 十一 矿山排水作业 含尾矿坝作业 十二 由省 自治区 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国务院行业主管部门提出 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作业 1 4關於勞動者在衛生安全中的權利和義務 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1 5關於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統計報告處理制度的規定 第五十七条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对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和劳动者的职业病状况 进行统计 报告和处理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 3用人單位的義務和責任 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制與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我國是實行企業負責 行業管理 國家監察和群眾監督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体制 企業法定代表人是職業健康安全的第一責任人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抓生產首先抓安全 在組織和指揮生產時 首先要考慮生產中有哪些安全方面的問題 並有針對性地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當生產工作和安全工作發生矛盾時 要把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前提條件 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組織生產 防止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發生 安全第一 的內容 1 勞動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確保勞者的生命安全與身體健康是安全生產首要目標 2 預知危險是采取有效防護措施的前提 即在規則 組織和指揮生產時 必須首先認真分析生產過程中存在或可能產生危險和有害因素的類別 數量 性質和危害程度 以及危害的途徑與後果 可能產生危險和有害作用的過程 設備 場所和物料 3 各崗位上的生產人員 必須首先接受安全教育 並經考核合格才能上崗 4 當生產與任務與安全發生矛盾時 必須堅持 生產服從安全的 的原則 把安全作為一切工作的前提條件 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進行生產 5 在評價生產工作時 安全有 一票否決權 預防為主 的內容 預防為主 是指安全生產的工作重點要放在預防上 防止人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不善而導致和職業危害發生 實現安全生產主要靠創造一個符合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要求的勞動條件和不斷題提高勞動者的安全宿質 在技術上和管理上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防患于未然 使事故和職業危害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預防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 體系的簡介及特點 綜合管理体系 QMS EMS OHSMS 甚麼是職業健康安全 我國的勞動法這樣描述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 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 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 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 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 減少職業危害 針對以上建立的管理體系就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 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簡稱OHSMS 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AssessmentSeries簡稱OHSAS 對這樣的管理體系進行評判的標準稱為職業健康安全稽核系列或職業安全衛生評價系列 OHSAS18000全名为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AssessmentSeries18000 是一国际性安全及健康管理系统验证标准 OHSAS之所以发展 主要为解决客户群在面对诸多验证机构自行开发的安卫管理系统验证标准时 如何取舍之问题 以及取代知名度较高之BS8800 仅为指导纲要 而非验证标准 而成为可正式验证之国际标准 OHSAS18001标准的突出特点 用科学化 系统化的方式方法 全面规范和改进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现状 上层次 上水准 以切实保障企业员工职业安全卫生权利的有效实现 减少企业领导人 决策层的困惑和压力 从而进一步保障企业员工 财产的安全 保证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实现 OHSAS体系运作的目的和着眼点 是企业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企业财产的安全 OHSAS18001体系标准内容充实 可操作性强 对企业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有较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可以全面有效推动企业OHS管理工作向科学化 系统化发展 这个优势是必然的 体系的运作 实际是对法律法规遵守提供保障 我们要掌握国际条约 国内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规范要求 使企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 这样 会从根本上改善企业同员工 同员工家属 同社区 同政府的关系 提高企业声誉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还体现了系统化 程序化和文件化 更有利于理解和贯彻 OHSAS18001标准实施上的难点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只要企业存在 OHS相关管理一刻也不能停息 就是说OHS的概念 是一个空间 时间以及员工 三维 全方位的系统 由于科技水平及其运用的有限性 资源投入及经济合理性的限制 会使OHS管理产生种种缺陷和不足 尤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更是千姿百态 因而OHSAS同其他体系一样 不是全面消灭事故的灵丹妙药 它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基础 资源 风险 性质 规模以及员工的素质 通过两家试点企业体系的策划运作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难点 关于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手段 风险评价起源于美国航天部门 为了确保几亿元的财产不会因一时的疏忽和简单的环节操作而毁于一旦 美航天局投入可观的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航天飞机各系统的全面分析 常常是几千万美金的技术投入 技术支持功不可没 我们在进行OHS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时 进行类似的投入是不现实 不经济的 职业安全卫生涉及技术领域是广泛的 物理 化学 生物等领域有可能在一个企业内全部涵盖 如何将复杂的根源分析变得简单 易掌握而又有实际意义 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建体系的目的是消除或降低风险 而发生事故具有极大的偶然性 那么控制机制的运作对于避免偶然性发生如何有效 本身有体系健康 健全和持续改进的问题 同时也可能出现体系运作上有偏差 此如美国航天飞机进行几千万美元的评价 也出现了控制系统失灵而机毁人亡的重大事件 这一点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OHSAS18000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1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 以上合稱為工業時代現代企業三大管理體系 推行OHSAS18000能給我們帶來甚麼好處 1 消除貿易壁壘WTO的最基本原則是 公平競爭 其中包含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安全的問題 2 控制職業傷害給企業帶來的損失各類事故的頻繁發生 將困擾著員工的身心健康 企業也將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3 提高企業的社會形象良好的信譽 良好的政府關係 將為企業贏得更多的市場 4 其他好處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GB T28001 2001 一 基礎術語 1 事故accident造成死亡 疾病 傷害 損壞或其他損失的意外情況 2 審核audit見GB T19000 2000中3 9 1的定義 3 持續改進continualimprovement爲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總體績效 根據健康安全方針 組織強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過程 注 該過程不必同時發生在活動的所有領域 4 危險源hazard可能導致傷害或疾病 財産損失 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組合的根源或狀態 5 危險源辨識hazardidentification識別危險源的存在並確定其特性的過程 6 事件incident導致或可能導致事故的情況 注 其結果未産生疾病 傷害 損壞或其他損失的事件在英文中還可稱爲 near miss 英文中 術語 incident 包含 near misses 7 相關方interestedparties與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有關的或受其職業健康安全績效影響的個人或團體8 不符合non conformance任何與工作標準 慣例 程序 法規 管理體系績效等的偏離 其結果能夠直接或間接導致傷害或疾病 財産損失 工作環境破壞或這些情況的組合 9 目標objectives組織在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方面所要達到的目的 10 職業健康安全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 OHS 影響工作場所內員工 臨時工作人員 合同方人員 訪問者和其他人員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危險源 1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 OHSMS 總的管理仔細檢查一個部分 便於組織對與其業務相關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的管理 它包括爲制定 實施 實現 評審睡保持職業健康健全方針所需的組織結構 策劃活動 職責 程序 過程和資源 12 組織organization見GB T19000 2000中3 3 1的定義 注 對於擁有一個以上運行單位的組織 可以把一個單獨的運行單位視爲一個組織 13 績效performance基於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目標 與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控制有關的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可測量結果 注1 績效測量包括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活動和結果的測量 注2 績效 也可稱爲 業績 14 風險risk某一特定危險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的組合 15 風險評價riskassessment評估風險大小以及確定風險是否可容許的全過程 16 安全safety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損害風險的狀態 17 可容許風險tolerablerisk根據組織的法律義務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已降至組織可接受程度的風險 18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OHSASaudit客觀地獲取審核證據並予以評價 以判斷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否符合所規定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準則的一個以文件支援的系統化驗證過程 包括將這一過程的結果呈報管理者 19 職業健康安全目標OHSASobjectives組織依據其職業健康安全方針規定自已所要實現的總體職業健康安全目的 如可行應予以量化 20 職業健康安全表現 行爲 組織基於其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目標和指標 對它的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進行控制所取得的可測量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結果21職業健康安全方針組織對其全部職業健康安全表現 行爲 的意圖與原則的聲明 它爲組織的行爲及職業健康安全目標和指標的建立提供了一個框架 22職業健康安全指標直接來自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或爲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所需規定並滿足的具體的職業健康安全表現 行爲 要求 它們可適用於組織或其局部 如可行應予量化 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要素 4 1總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康安全管理系统 本 4 节将说明此系统的要求 職業安全体系模式 4 2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组织应有一個經最高管理者授权之职业健康安全方針 清楚陈述整体健康安全目标与改善健康安全绩效之承诺 该方針应 对组织之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及规模是合宜的 包括持续改善之承诺 包括对至少符合目前适用的健康安全法令规章及组织须遵守的其他要求事项之承诺 已文件化 实施及维持 传达给所有员工 使其认知个人的安全及卫生责任 可向利害相关者公开 以及定期审查以确认该政策保持对组织的相关性及合宜性 4 3策劃 策劃 方針 審核 績效測量及反饋 實施與運行 4 3 1對危險源識別 風險平價和風險控制的策划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以持續進行危險源辨識 風險平價和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 這些程序應包含 常規和非常規活動 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 包括合同方人員和訪問者 的活動 工作場所的設施 無論由本組織還是外界所提供 組織應確保在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 考慮這些風險評價的結果和控制的效果 將此信息形成文件並即時更新 組織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的方法應 依據風險的範圍 性質和時限性進行確定 以確保該方法是主動性的而不是被動性的 規定風險分級 識別可通過4 3 3和4 3 4中所規定的措施來削除或控制的風險 輿運行經驗和所採取的風險控制措施的相適應 4 3 2法規和其他要求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以識別和獲得適用法規和其他職業健康安全要求組織應即時更新有關法規和其他要求的信息 並將這些信息傳達給員工和其他有關的相關方 4 3 3目標 組織應針對其內部各有關職能和層次 建立並保持形成文件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 如可行 目標宜予以量化 組織在建立和評審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時 應考慮 法規和其他要求 職業健康安全危險源和風險 可選擇的技術方案 財務 運行和經營要求 相關方的意見 目標應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包括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4 3 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組織應制定並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以實現其目標 方案應包括形成文件的 為實現目標所賦予組織有關職能和層次的職責和權限 實現目標的方法和時間表 應定期並且在計劃的時間間隔內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評審 必要時應針對組織的活動 產品 服務或運行條件的變化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案進行修訂 實施與運行 策劃 審核 績效測量及反饋 檢查和糾正措施 4 4實施與運行 對組織的活動 設施和過程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有影響的從事管理 執行和驗証工作的人員 應確定其作用 職責和權限 形成文件 並予以溝通 以便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 職業健康安全的最終責任由最高管理者承擔 組織應在最高管理者中指定一名成員 如 某大組織內的董事會或執委會成員 作為管理者代表承攬特定職責 以確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正確實施 並在組織內所有崗位和運行範圍內執行各項要求 管理者應為實施 控制和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供必要的資源 注 資源包括人力資源 專項技能 技朮和財力資源組織的管理者代表應有明確的作用和權限 以便 a 確保按本標準建立 實施和保持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b 確保向最高管理者代表提交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績效報告 以供評審 並為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提供依據 所有承擔管理職責的人員 都應表明其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持續改進的承諾 4 4 1結構和職責 4 4 2培訓 意識和能力 對其工作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職業健康安全的人員 應有相應的工作能力 在教育 培訓和 或 經歷方面 組織應對其能力作出適當的規定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確保處于各有關職能和層次的員工都意識到 符合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程序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的重要性 在工作活動中實際的或潛在的職業健康安全後果 以及個人工作的改進所帶來的職業健康安全效益 在執行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和程序 實現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 包括應急準備和響應要求 見4 4 7 方面的作用和職責 偏離規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後果 培訓程序應考慮不同層次的 職責 能力及文化程度 風險 4 4 3協商和溝通 組織應具有程序 確保與員工和其他相關方就相關職業健康安全信息進行相互溝通 組織應將員工參與和協商的安排形成文件 並通報相關方 員工應 參與風險管理方針和程序的制定和評審 參與商討影響工作場所職業健康安全的任何變化 參與職業健康安全事務 了解誰是職業健康安全的員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 見4 4 1 4 4 4文件 組織應以適當的媒體 如紙或電子形式 建立並保持下列信息 a 描述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b 提供查詢相關文件的途徑 注 重要的是 按有效性和效率要求使文件數量盡可能少 4 4 5文件和資料控制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控制本標準所要求的所有文件和資料 以確保 a 文件和資料易于查找 b 對文件和資料定期進行評審 必要時予以修訂並由被授權人員確認其實異性 c 凡對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的有效運行具有關鍵作用的崗位 都可得到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現行版本 d 及時將失效文件和資料從所有發放和使用場所撤回 或採取其他措施防止誤用 e 對出于法規和保留信息的需要而留存檔案文件和資料予以適當標識 4 4 6運行控制 組織應識別與所認定的 需要採取控制措施的風險有關的運行和活動 組織應針對這些活動 包括維護工作 進行策劃 通過以下方式確保它們在規定的條件下執行 a 對於因缺乏形成文件的程序而可能導致偏離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目標的運行情況 建立並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 b 在程序中規定運行準則 c 對於組織所購買和 或 使用的貨物 設備和服務中已識別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建立並保持程序 並將有關的程序和要求通報供方和合同方 d 建立並保持程序 用于工作場所 過程 裝置 機械 運行程序和工作的設計 包括考慮與人的能力相適應 以便從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 4 4 7應急準備和響應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計劃和程序 以識別潛在的事件或緊急情況 並作出響應 以便預防和減少可能隨之引發的疾病和傷害 組織應評審其應急準備和響應的計劃和程序 尤其是在事件或緊急情況發生後 如果可行 組織還應定期測試這些程序 4 5檢查和糾正措施 實施與運行 實施與運行 審核 績效測量及反饋 管理評審 4 5 1績效測量和監視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對職業健康安全績效進行常規監視和測量 程序應規定 對適合組織需要的定性和定量測量 對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目標的滿足程度的監視 主動性的績效測量 即監視事故 疾病 事件和其他不良職業健康安全績效的歷史證據 紀錄充分的監視和測量的數據和結果 以便於後面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分析 如果績效測量和監視需要設備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對此類設備進行校準和維護 並保存校準和維護活動及其結果的紀錄 4 5 2事故 事件 不符合 糾正和預防措施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確定有關的職責和權限 以便 a 處理和條查 事故 事件 不符合 b 採取措施減小因事故 事件或不符合而產生的影響 c 採取糾正和預防措施 並予以完成 d 確認所採取的糾正和預防措施的有效性 這些程序應要求 對於所有擬定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在其實施前應先通過風險評價過程進行評審 為消除實際和潛在不符合原因而採取的任何糾正或預防措施 應與問題的嚴重性和面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相適應 組織應實施並記錄因糾正和預防措施引起的對形成文件的程序的任何更改 4 5 3紀錄和紀錄管理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程序 以標識 保存和處置職業健康安全紀錄以及審核和評審結果 職業健康安全紀錄應字跡清晰 標識明確 並可追溯相關的活動 職業健康安全紀錄的保存和管理應便于查閱 避免損壞 變質或遺失 應規定並記錄保存期限 應按照適于體系和組織的方式保存紀錄 用于證實符合本標準的要求 4 5 4審核 組織應建立並保持審核方案和程序 定期開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 以便 a 確保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否 1 符合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策劃安排 包括滿足本標準的要求 2 得到了正確實施和保持 3 有效的滿足組織的方針和目標 b 評審以往審核的結果 c 向管理者提供審核結果的信息 審核方案 包括日程安排 應基于組織活動的風險評價結果和以往審核的結果 審核程序應既包括審核的範圍 頻次 方法和能力 又包括實施審核和報告審核結果的職責和要求 如果可能 審核應由與所審核活動無直接責任的人員進行 注 這裡 無直接責任的人員 並不意味著必須來自外部 4 6管理評審 組織的最高管理者應按規定的時間間隔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審 以確保體系的持續事宜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評審過程應確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以供管理者進行評價 管理評審應形成文件 管理評審應針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審核的結果 環境的變化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指出可能需要修改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方針 目標和其他要素 管理評審 檢查和糾正措施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職業健康安全方針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整合型管理体系 整合型管理体系 又称一体化管理体系 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管理体系经过整合而形成的综合性管理体系 相当于在一个组织内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理体系的离散型体系而言 整合型体系 至少 具有以下优势 有利于避免不同体系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提高管理体系的效率和效益 有利于降低体系运行成本和认证成本 有利于多方面提高组织整体业绩 因此 谋求既符合要求 又便于操作的整合模式 已成为愈来愈多寻求认证的组织 认证机构和咨询机构的目标 在此将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整合型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问题进行探索 供读者参考 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二者的异同 准则要求的异同 环境体系所要求的准则是GB T24001 1996idtISO14001 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以下简称ISO1400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依据的准则是国家经贸委2001年12月20日发布的OHSAS18001 1999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以下简称审核规范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 都遵循PDCA循环的原理 都强调系统化 标准化 程序化 文件化的管理 采用相同的要素管理模式 其核心的要素都是17个 且条款号一一对应 框架结构一致 PDCA循环与17个要素的对应关系同是 P P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